中国企业:拥抱自主创新的春天
作者:编辑部 457
对于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市场换技术”的思路主导人们的决策和行动。这种思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曾经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目前它正逐渐被自主创新所取代。
自主创新之春:一个国家的梦想
1月9日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了讲话,并亲自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的科学家颁发了奖励证书和奖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主持了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领导人的阵容之大、会议的规格之高,无不向外界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会议!
有评论说,这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加强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员大会,它必将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历史关口的抉择
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这次会议的主旋律。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其中包括美国、日本、芬兰和韩国。
资料显示,这些国家的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了世界的绝大多数。
而有关研究报告显示,我国2004年的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关口,将建设创新型国家确立为重大的发展战略,充分显示了决策层的决心和信心。
“又一个科学的春天!”有评论欢欣鼓舞地说。
1978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此后又进一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欢呼“科学的春天已经大踏步地走来了”。
如今,继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之后,党中央为处于关键时期的中国进一步确定了目标:必须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这个战略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等科学发展观的思路一脉相承。
面对人口基数庞大、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较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等重大瓶颈约束,面对更加开放的国际环境和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的抉择或许只能是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实现从要素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的转变,并扭转我国在重要领域关键技术上依赖国外的局面。
盘点2005年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表现,可以让我们看到硬币的另一面。
去年上半年,我国重点企业研发经费增速为30%以上,而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科技活动经费的比重已达到61.31%。
针对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811家企业的一份调查表明,有89%的企业具有创新意识并制定了创新战略。在深圳,90%以上的研究开发机构设在企业,研究开发经费的90%以上来自企业,90%的专利由企业申请。
据统计,中央企业40%以上的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占技术来源比重超过50%,除个别企业外,绝大部分企业引进技术比重均在20%以下。
海尔、联想、奇瑞、华为、中兴、用友、东软、中芯国际、长城国际、长春生物、远大、地奥制药、大唐电子等拥有重点领域核心专利的骨干企业去年也取得了自主创新的突破,创造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在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52.3%的获奖项目由企业独立承担或参与完成,产学研合作的项目占到36.4%,民营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占到了17%。
另外,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开发项目获奖数占到了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总数的36.4%。“这反映出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开始逐步形成。”科技部奖励办的有关负责人说。
去年6月海信“信芯”的诞生让青岛再次受到了世人的关注。目前,这个城市已拥有11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世界名牌产品、44个中国名牌产品。2004年,海尔、海信、青啤、澳柯玛、双星等10家中国名牌企业创造了青岛工业增加值的50%。
种种迹象表明,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中国来说不仅是一种必要,也是一种可能。
亟须求解的困局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市场换技术”的思路主导人们的决策和行动。
有评论认为,这种思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曾经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目前它应为自主创新所取代。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说,“以市场换技术”直接导致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90%被跨国公司所占领,在表面上产销两旺的背后,“市场让出去了,原有技术也丢了,新的技术又没掌握,真正成了依附性的汽车工业”。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谢鲁江进一步指出,目前中国经济需要的不是零打碎敲的技术转让,而是核心技术、系统研发能力,而这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实现。
有专家表示,虽然个别垄断性质的行业可以用国内市场来换取国外的先进技术,但是把整个中国经济的技术进步寄托在国外厂商身上显然不切实际。
另一方面,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缺乏已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全国政协委员韩忠朝曾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我国发明专利授权中四分之三为外国人所拥有;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10家电子信息企业,5年申请数量之和仅与美国IBM公司1年申请的专利数量相当。
据统计,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在占固定资产投资40%左右的设备投资中,有60%以上要靠进口来满足,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科技创新能力的严重不足,已使许多企业陷入受制于人的被动境地。
明显的例证有:我国大批DVD制造商因无力向外国公司交纳巨额专利费而纷纷倒闭,我国97%的化学药品为仿制药,国外针对我国的反倾销案例逐年增多。
这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状况可能与科技投入有关。我国历史上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最高是1960年的2.32%,以后逐年下降,到1998年为0.69%,2004年回升到1.23%,仍未达到有关法规规定的1.5%。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中央财政的科技投入会有明显提高,并将引导和动员企业等社会资源的投入,从而保持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元说。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穆荣平则强调了政策的作用:“有关研究表明,目前‘政策寻租’空间仍较大,依靠政策或其他要素获得的超常规发展机遇要比依靠创新容易。因此要大力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更应压缩‘政策寻租’空间,全方位支持企业参与竞争。”
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滞后也是一个问题。“让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如果不进行融资体制的改革,无疑是让企业做无米之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郭励宏说。
郭励宏指出,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自主创新基本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现有企业研究开发,实现创新;另一种是新的风险企业开发创业。由于体制的原因,目前这两条主要途径在我国都不通畅。
为此,财政部政策研究所所长贾康呼吁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一是构建一种商业银行对于科技研发、自主创新活动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二是用好财政贴息、财政支持之下的政府目标信用担保体系等政策性金融工具。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营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有专家认为,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差异、公有和民营企业待遇的差异,都是妨碍国内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障碍,建立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体制和机制是政府,今后亟须解决的问题。
业已出炉的自主创新路线图表明,上述所有待解的困局都在决策者那里得到了充分咀嚼。
自主创新路线图
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强调,用15年的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是一项极其繁重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极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务必深刻认识完成这项任务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而将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上的是去年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
建议提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从2005年下半年,国务院有关部门开始从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保护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研究制定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具体政策措施。
“现在的关键是,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从体制改革、机制完善、能力建设、财税金融政策等方面形成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一位参与《规划纲要》制定的专家说。
有评论说,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在关键领域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在科学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根据2005年底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国将在以下各方面寻求突破:改革科技投入机制,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加快科技体制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力求实现重大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新突破;大力培养和积极引进科技人才,做到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把自主创新提高到立法的高度,修改科技进步法;建立健全科技工作的领导机制和协调机制;要认真做好各项配套政策措施的制订和实施。
据贾康介绍,未来15年中国在科技投入方面的总体思路是树立“政府引导型”全社会科技投入新方略,并在政府直接投入部分体现加大力度、适度超前、重点支持的方针。
“科技投入的重点一是支持基础研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支持社会公益科技发展;三是支持科技条件基础平台建设;四是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五是支持前沿技术的发展和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贾康说。
“创新不仅是科技界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事情。”中国科技馆馆长王渝生说。
“自主集成是我们这次组织设计队伍的一个指导思想。”负责首钢曹妃甸项目工作的首钢设计院总设计师助理周颂明说,“曹妃甸钢铁项目要在原始创新的基础上,立足于集成创新。在能体现优势和发挥潜力的方面,由我们自主来把国内外先进技术集成在一起,构成整个先进的流程,既降低了投资成本,又提升了技术水平。”
周颂明对企业自主创新有自己的理解:“我们不但要利用好自身资源、国内资源,和重要的研究院所、知名院校联合加强科技研发,在国内实现我们真正的自主创新。同时我们还要提高开放程度,充分利用国际智力资源,并把这作为中心和关键环节。因为自主创新不是闭门造车!”
中国企业迎接自主创新潮流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约70%的创新来自中小企业,约65%专利由中小企业发明,80%以上的新产品由中小企业开发。这是记者在日前召开的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高级研讨会上获得的信息。会议由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和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共同主办。
我国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体。
从数量上看,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6%,截至2004年年底,我国中小企业达360万家,个体经营户2351万家;我国GDP的58%、工业新增产值的74%、社会销售额的59%、税收的48%和出口的68%由中小企业创造;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50%以上的国有企业下岗人员、70%以上的新增就业人员、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成为缓解就业压力、消除贫困、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据统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约70%的创新来自中小企业,约65%专利由中小企业发明,80%以上的新产品由中小企业开发。因此,积极引导和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发挥中小企业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事业中的作用,对于我国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据悉,“十一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将大力推动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从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加强公共技术支持平台建设、推动产学研联合、完善创新服务体系等多角度、多层面,组织社会资源,探索有效机制,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国企业,将在“十一五”期间拥抱自主创新的春天!
天时篇 国内外市场围堵 竞争逼迫创新
1912年,一位叫约瑟夫•熊彼特的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在他的德文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慎重地提出了创新这一概念。他有两个“没料到”,一是没料到创新这个提法居然在此后22年的时间里一直受到学术界冷遇,连那些因缺少创新而举步维艰的企业也没有想到这个概念能带来巨大利润。二是没料到当《经济发展理论》一书1934年用英文出版后,创新这个词的境遇忽然又发生了根本改变,很快变成了学界和企业界的“宠儿”。
估计约瑟夫•熊彼特也不会料到,当人类进入21世纪后,创新一词在东方的中国受到极高的“礼遇”。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把“创新”一词引入了科技界之后,很快形成“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等各种提法,创新的概念已经发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今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其中浓墨重彩的篇章。“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中国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做出了审慎判断和决策。有学者分析指出,中国已进入自主创新的春天。
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在改革开放中走过了极不平凡的27年。
纵览这27年,就国内而言,中国正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主导转变,从相对封闭转向日益开放,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另外需要我们正视的事实是: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跃上1000美元的台阶,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时期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时期,资本和土地资源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会出现递减趋势,而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将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我国资源禀赋较差,无论是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耕地资源、淡水资源,还是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都相对短缺,这一矛盾在今后一个时期将会更加突出,不允许我们继续走那种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了。
再放眼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世界各国的交往和联系日益密切,知识与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趋突出。但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利用其在知识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及在旧有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中的有利地位,占有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信息化、知识化所带来的绝大多数利益,而这一过程的代价则更多地由广大发展中国家承担。
海尔的员工都记得这样一个情节,那是他们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讲的——“过去在国际上别的企业不太注意海尔,因为我们做得不太大。现在慢慢做大了,别的企业也来注意了。国外的竞争对手们不仅有计划地在中国市场对付你,而且在全球市场上也要对付你。”
海尔是怎样被“对付”的?有专家曾总结出发达国家家电企业给中国企业设置的3道“鸿沟”:
第一道是反倾销。针对我国低价格产品,用所谓反倾销的方式来给中国产品“扣帽子”,抑制中国生产要素优势。
第二道是技术壁垒。在产品材料以及产品本身的技术标准方面设置重重障碍,提高产品的出口门槛。
第三道是生活方式的创新设计。拥有产品技术优势的外国企业跳出单一的技术进步的圈子,从适应和提倡新的生活方式入手来设计产品,以此使自己产品在附加值上战胜中国品牌。
在国际市场上,针对中国产品远远不止以上3道“鸿沟”。应用社会科学工具强化自己产品或者服务竞争力的做法,目前开始在发达国家变成潮流。比如,以日本公司为首的跨国汽车巨头们,已经在中国汽车企业前进的道路上,悄悄砌起了一道由数千条专利组成的知识产权“壁垒”,意欲凭借知识产权优势和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来压制中国产业。
权威统计显示,从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至今年8月底,国外共发起726起针对或涉及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调查案件,每7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1起涉及中国,这使中国已经连续10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每年约有400亿至50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影响。
在经历了市场上无数次碰撞摔打之后,中国人再也不怀疑这个道理:在全球化的国内外市场上,如果没有自主创新,中国企业需要面对的不是利润多少,而是生死存亡。
地利篇 众企业发力 中国渐成创新热土
“四流企业卖劳力,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专利,超级企业卖标准。”这是在中国企业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这个鲜活生动的顺口溜不仅助力国内企业出现了自主创新的热潮,而且使得普通百姓也很容易理解:只有进行自主创新,我国企业才能享有应有的国际地位和尊严。
以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中国人是在总结世界发展规律和自身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今天这种认识的。
10多年前,深圳虽然走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沿,但其实还是个以贸易、房地产和三来一补加工业为主导的城市。如今,深圳已成为国内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最高、出口最多的城市;华为、中兴等一批本土企业通过自主创新迅速成长壮大,并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产业生态和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和第一经济增长点。2004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350.6亿美元,居全国第一,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强的产品已进入欧美市场。
在深圳,创新型企业基本上是民营企业和股份制科技企业,其产生源于市场需求,其发展决定于市场竞争,企业因产品竞争力强而充满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科技人员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民营科技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已成为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行自主创新的有生力量。
在这场自主创新的热潮中,中央级企业从没有忘记自身“共和国之子”的责任。他们克服计划经济时期留下的弊端,肩负比中小企业更多的历史负荷,在技术创新之路上进行了执著而艰苦的探索。目前,中央企业有各种类型的技术创新机构近500家。2004年中央企业用于技术创新的费用总额为767.9亿元,占当年中央企业销售收入的1.5%,其中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2%。此外,近几年中央企业申请专利数量逐年上升,以平均28.2%的速度增长。
在众多勇于和善于自主创新的中国企业中,海尔无疑是最成功也最令国人骄傲的代表之一。以海尔空调为例,它不是盯住价格做文章,而是从消费需求入手,将这种需求与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创造新的独有的市场。1998年,海尔空调首开技术输出先河,向发达的欧洲国家输出直流变频技术。此外,海尔空调针对日本市场、美国市场、欧洲市场,甚至细化到专门面向日本大学生市场,提供了不同的产品系列。正是靠这种自主创新能力的支撑,海尔空调轻松跳过了发达国家企业给它设置的“鸿沟”。
张瑞敏说过:我希望有一天,无论走到世界上的哪一个角落,提到海尔,人们都会说,海尔我知道,这是一个世界名牌。
应用逆向思维,张瑞敏这句话也告诉我们:海尔目前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名牌。但有了海尔、华为、奇瑞以及成百上千的“海尔们”在市场上勇敢搏击,有了中国大地上方兴未艾、滚滚奔腾的自主创新潮,张瑞敏盼望的这一天还能远吗?
人和篇 发挥优势 举全国之力促创新体系
华为的一位工程师曾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其实高技术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之后跟种萝卜、白菜没什么两样!”然而,应当通过怎样的机制促使中国企业都能够像华为那样“捅破高技术的窗户纸”呢?
21世纪的世界经济竞争是一场创新战。在这场创新战的交锋中,我国企业面临天然劣热——自主创新需要一个适合的社会环境来保障。这个环境需要鼓励尝试、包容失败的宽松氛围;这个环境需要技术、政策的进一步扶持;这个环境需要活跃而规范的资本市场;这个环境需要对无形资产的完善法律保护……
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基于历史与国情,我国创新系统建设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但从国外构建国家创新系统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可供借鉴的东西。——美国是富有创新文化传统的国家,它有适应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政治体制,宪法所规范的各种法规、科技政策的保证,以总统为首的科技领导机构,R&D(研究与开发)和教育的高投入,以及鼓励自由思考、独立创新的社会环境系统,美国的创新具有全方位的特征。
——二战后数十年间,日本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再改良——创新”的道路,一步步地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面对新世纪各国在经济、政治、军事和科技上的竞争态势,日本又明确提出了“科技创新立国”战略。在继续发扬技术创新的同时又增添了科学创新。为了使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能有效地持续下去,又强调要观念创新、管理创新、科技体制创新,并制定了《科技基本法》等,以从法律和政策上提供保证。
——韩国是从“引进、模仿”战略转向“创造性、自主性”创新战略的典型。韩国战后提出“科技立国”战略,后来又提出“世界化”战略。科技从支持工业发展转变为领导工业发展;决定科技问题已成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主要权力。东南亚金融危机后,韩国进行了深刻的反省,颁布了《科技创新特别法》,增强政府在国家技术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强调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在技术创新系统中发挥最重要的主导性作用。
经过大量的实践、思考与研究,中国学术界、企业界关于自主创新体系的探索也正在不断深入。比如,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在自己的任期内增加技术研发投入意味着风险的增加、利润的减少,投资后产生的效益可能是下一任的业绩,该怎样调动现任企业领导对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呢?有企业提出,要建立多元化的产权结构,由股东会选举董事会,董事会的作用是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利益,注定要重视技术开发投入,可有效防范短期行为。
今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闭幕后不久,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曾接受媒体采访,向我们展示了国家推进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的具体思路:
一是搞好规划。结合“十一五”规划的制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同时,在编制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以及能源等相关产业专项规划中,研究确定提高产业、行业、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重点、实现途径和具体政策措施,强化对创新能力建设的引导。
二是提升能力。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以现有99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332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为基础,加大对生物、水资源、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支持力度,着力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机构的发展,健全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三是创新机制。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做好科技资源共享的顶层设计,打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社会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研究制定鼓励科技投入、保护知识产权、建立创业投资机制等相关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的自主创新政策和体制环境。
在创新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后发优势”,指后进入者吸收和引进先进入者的技术,其技术成本比先进入者低得多。在建立企业自主创新体系问题上,中国固然有劣势,但无疑拥有后发优势。随着这项优势与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长相结合,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事业将迎来一个灿烂辉煌的明天!
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企业间的竞争已不是商品数量和价格的竞争,而主要是商品技术含量、品牌、质量安全性和成本的竞争。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只有全面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突破发达国家及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争取更为有利的贸易地位和竞争优势,才能为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提供重要支撑。
一、我国企业要争做科技自主创新的主体
据统计,目前世界科技研发投资的80%、技术创新的71%,均由世界500强企业所创造和拥有,62%的技术转让在500强企业间进行。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许多日本大企业纷纷设立基础研发所,并不断增加投资。在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进一步研发、普及等过程中,民间企业起到了主导作用。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互相依存,先以引进为基础,进而研发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了“企业为主”的科技发展格局。近百年世界产业发展的历史表明,真正起巨大推动作用的技术几乎都来自企业。如通讯领域中的贝尔实验室,汽车领域中的福特公司,航空领域中的波音和空客,化工领域中的杜邦和拜耳,机床领域中的西门子,计算机领域中的IBM、英特尔、微软等,都是自主技术创新的领军企业。在技术进步和创新中,企业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千千万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使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得到增强。
我们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应实施激励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改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在自主创新活动中的关键作用。以企业为主体,主要是因为企业最贴近市场,既了解市场现实的需求和潜在的需求,又有能力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而收回研发成本,科技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只有企业通过市场才能体现科研成果的作用和价值。企业只有掌握产业技术的制高点,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这也是企业自身生存的需要。每一个企业经营者都应深刻地意识到,缺乏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就推不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就不能适应国际、国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开拓新的市场需求等都将长期处于劣势。
企业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一是能充分体现自主创新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核心作用,并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措施;二是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善于将社会上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自己企业的定型商品推向市场;三是能主动快速地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再转化为市场优势,实现依靠科技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优势企业要在科技自主创新方面发挥领军作用
从我国具体情况看,要突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第一,不同企业要按各自发展水平、实力等具体情况加以选择和定位,按照自身发展目标和技术研发实施计划,努力在各种形式的创新中寻求新的突破。第二,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要起领军作用。瞄准企业长期发展目标,逐步开发、攻克和积累各自产业上的自主核心技术,达到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水平。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要带头多搞集成创新,以发展自主的关键核心技术为主,广泛与其他企业特别是相关配套的中小型企业合作,针对主导产品,开发系统性的集成式的自主创新技术。第三,有条件的优势企业要勇于攻克主导产品的核心技术,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都要与国家科学发展规划紧密结合,设立研发中心,开发中长期的应用技术和有关的基础技术。要有专业队伍从事研发工作,高素质人才是自主创新、科技开发的最重要资源。要着力培养和吸纳研发人才,特别要重视牵头人、领军人才的发掘与培养。可以招聘外来人才,通过合作方式利用外部人才,也可以通过并购获得所需人才和相关的技术专利。第四,科研型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专业性队伍,在新的发展阶段,更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第五,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对市场的商品需求,要着眼于技术进步上的合理化建议等广泛的群众性活动及通过企业内部培训,培育职工爱岗敬业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坚持现场生产活动中发现和改进实际问题,重视上下工序的互动,特别是在零部件生产和小商品生产中不断创造出新的技术。坚持引进项目、合作项目中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途径。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实现再提高,逐步培育成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专利。
三、企业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积累和保护
知识产权是企业无形资产,是企业品牌的主要支撑点,它的有效开发和经营管理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一个创意、一项发明、一项专利,往往会使一个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企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加快科技自主创新,加大科技投入的步伐,将技术成果以专利形式推向市场。知识产权的创造和应用能力,已上升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一个主要特征。
据了解,上海前不久实施了《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一系列鼓励企业自主开创专利技术的措施,对112家企业开展专利试点,确定宝钢等25家企业为专利工作示范企业,从培育、试点、示范三个阶段形成辐射效应。2005年1-8月,共申请专利22000多项,比上年同期增长74%,其中企业职务专利申请15600多件。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占到工业总产值的53%,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又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的“半壁江山”;并已形成计算机制造、通信设备、充电电池、平板显示、数字电视和生物医药的六大产业链,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都在国内大中城市中领先。有关资料表明,全国专利申请最多的地区是广东、浙江、上海和江苏。
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利用、保护和管理也会产生巨大效益。发达国家千方百计要保持专利、商标、版权、设计的快速发展。知识产权管理在欧美大型企业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以德国西门子公司为例,它在全球设有12个知识产权管理部,400多名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管理该公司15万项各类知识产权。荷兰飞利浦公司在全球设有10个知识产权办公室,共有150名专职管理人员,管理该公司6.5万个专利、21万个商标和4000个外观设计。韩国三星公司在全球各地有17个研发中心业务,拥有3万多名研发人员,约占全部员工的1/4左右。
我国企业要加快技术进步,最重要的是要靠自主创新,实现科技上的独立。目前,一些跨国公司不愿将先进技术卖给潜在竞争者。面对严密的法律制度及高度关注知识产权保护的对手,我国企业必须提高对知识产权、专有技术、商标使用权的合法拥有能力及管理能力,并强化专业的法律知识等基础工作。否则在对外合作中将支付高昂的成本和学费。跨国公司以大量的资本投入创造出的先进技术使其千方百计地加以保护成为必然。即便在对外合作中的所谓“技术溢出”也十分有限,还是会以不能损害其知识产权为限。
四、企业科技创新需要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的支撑和保证
管理和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提高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有效的组织和机制,要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特别是必须理顺各种关系,营造激发管理者和科技人员发挥创造精神的良好环境。胡锦涛同志最近指出,要始终把科学管理作为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环节,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表明,越是现代化,越是高技术,越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重大建设项目,越要加强科学管理。
体制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保证。企业的科技自主创新与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是密不可分的。要推进企业科技自主创新,必须从战略高度来认识科技自主创新对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只有集中各种资源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同时,要勇于打破束缚企业科技创新的科技体制和管理体制,真正有效建立起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社会进步紧密结合的新机制。要努力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最佳结合,提高企业科技自主创新效益。要改善组织管理,加强在一些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领域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力度,加大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力度,增强持续创新的能力。要发挥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内部、企业与企业间的合作中尽可能集中优势攻克一些关键技术。要从体制上、机制上、管理上、企业文化上克服和扫除影响科技自主创新的各种障碍。
自主创新政府要做好10篇“文章”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强调: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在千万个企业按照党中央的号令背负着民族的希望即将掀起技术自主创新大热潮的时候,政府的角色定位是什么?笔者认为,各级政府应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在工作上努力写好十篇引导服务“文章”。
“认识篇”激活创新内动力
引导企业牢固树立创新观念是提高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提。客观地说,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热情还不很高,2003年全国大中型企业中进行研发活动的仅占30%,设立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5%。根本原因是有相当部分企业对于技术自主创新的认识比较肤浅,体现在行为上主要是“不想”、“不愿”和“不敢”创新。面对如上情况,政府应采取多种有效的教育引导措施,促使企业领导人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切实从“要我创新”向“我要创新”的观念转变。具体来说要让他们认清3种危机、树立3种观念:一是要认清凡做先进技术的尾随者必然要被强者抛得更远的危机,要牢固树立依靠自主创新屹立于世界技术之林的观念。二是要认清靠买别人设备武装自己只会永远受制于人的危机,牢固树立依靠自主创新才能摆脱遭受别人控制的观念。三是要认清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不自主创新企业只有等死”的危机,要牢固树立依靠自主创新加快发展的观念。
“主体篇”调动创新迸发力
扶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是政府整个扶持工作的核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它们应该也完全能够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虽然近年来我国企业已经发展成为科技发展的生力军之一,但从全区直至全国企业总体来说,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企业总体科技创新率和自给率还相当低。因此,当前应着重抓好如下4项工作:第一,要放松管制,为企业和创业投资者提供广阔的技术自主创新空间。第二,各级政府制定的科技计划应当充分体现企业的重大科技需求,支持和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第三,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企业环境。通过大力扶持,尽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做到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科研人员扎根在企业,90%以上的科研经费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发明专利来自于企业,90%以上指导自主创新的精力投放在企业。
“体系篇”增强创新推动力
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体系保障是政府加强自主创新的突破口。多年来,我们国家虽然一再强调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但多数企业并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其中原因很多,但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产学研还没有真正结合起来,没有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因此政府当前的扶持创新工作重点,就是要真正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自主创新体系。一是坚持市场导向,运用市场竞争与利益兼有共享原则提高产、学、研的聚集与结合效果。二是由企业牵头实施科研项目,变过去创新的“配角”为自主创新的“主角”。三是鼓励科研院所到企业扎根,鼓励科技专家进一步面向主战场主动与企业家“握手”。四是采取合资合作方式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的放大利益。五是政府扶持重大研发项目,为产学研的结合创新提供资金和技术依托。六是促进“技术链”实现共赢共荣,引导各创新型企业之间形成并依靠技术链来维系产业链。七是倡导区域创新互动联合,形成新的发展动力来源。八是加强技术引进中的消化吸收,加快引进技术为我所用的进程。九是充分发挥企业家的核心作用,促成企业技术自主创新产生更大效果。
“投入篇”增强创新支撑力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是推进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由于各级财力薄弱,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是一个普遍性问题。仅以1991年到2003年为例,我国累计R&D总数仅为美国同期的1/36、韩国的1/2。广西也是一样,2002年全区研发经费支出仅占GDP比重0.03%,在全国省(区)排序第27位,只等于发达地区深圳市所占GDP比重3.67%的1/123。为此,要提高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多渠道、多层次逐步加大全社会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一是确保各级财政用于科技发展经费的落实,其增长幅度应高于同级财政投入的增长幅度。二是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协作和密切配合,加大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三是企业要成为科技投资的主体,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力争使企业对技术创新项目的投入达到全社会投入50%以上,用于技术改造投资要达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0%以上,用于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1%以上。四是引导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采取合资合作,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广阔的资金筹集渠道。五是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现行的鼓励企业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的政策和措施,积极争取各级财政、税收部门的支持。六是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确保龙头产业的技术创新成果掌握在自己手中。
“整合篇”打造创新研发力
形成创新合力是推动企业技术自主创新顺利发展的根本措施。技术开发的实践证明,无论是哪个地区、哪个企业,单纯依靠自身力量进行自主创新都是力不从心的,只有加强与各方面力量的合作才有可能取得双赢。当前,我区企业技术创新研发力尚处于后进状态。2003年我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排序第22位、综合科技进步指数全国排序第27位、万名就业人员发明专利授权量全国排序第29位,这说明搞好整合创新更为紧迫。为此,各级政府在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社会文化和市场环境中,应高度重视引导和帮助企业加强创新力量的整合,促进各种科研资源向企业创新有序流动。一要形成全社会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力量整合,即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市场对科技资源的配置作用、高等院校的基础性作用、科研院所在科技攻关方面的中坚力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等。二要形成科企联合,积极推进科研院所和当地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三要形成共性技术并充分应用研究联动,尽快建立起共性技术与应用技术研究联动的政策支持体系,引导企业从加强共性技术研究和应用联动的层面展开。
“中介篇”提升创新成果转化力
建立健全技术中介服务体系是促使企业技术创新成果顺利变为商品的根本措施。政府部门应在科技创新与经济的结合中发挥桥梁作用。一要利用好公共财政,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搭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二要搭建企业自主创新平台,充分整合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各方面资源,改变企业自主创新“单打独斗”或盲目“全线出击”的现象;三要完善科技信息中心,涵盖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市场信息、科技动态、技术标准、政策法规等权威数据库,面向全社会尤其是企业提供多方位全天候的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四要建设一支有技术专长、懂经济、会经营、具有评估和技术资质的技术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功能。
“人才篇”培育创新竞争力
加强科技人才建设是推进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关键措施。当前企业自主创新,人才短缺是主要瓶颈。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高级科技人员最密集的30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仍有84家没有一名博士;全国192家中央级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人员也只占总数的2.1%,高级技师仅占工人队伍的0.16%。并且,国有企业科技人才流失严重。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牢固树立人才是技术创新第一资源的观念,采取6个“结合”的方式,为企业培育和凝集自主创新的足够技术人员。一是尊重与爱护相结合,解决好创新人才的职称、人身保险和子女就学等后顾之忧,确保各类技术人才心情舒畅、聚精会神投入创新工作之中。二是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坚持引培并举方针,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技术开发和营销人才。三是培养专家与培养企业家相结合,以适应企业技术自主创新形势的需要。四是培训技术人员与培训职工相结合,全面提高企业全员劳动者的素质。五是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与人才培训相结合,通过实施重大项目,培训、凝聚和锻炼一批能为企业发展担当重任的人才。六是企业受益与科技人员个人受益相结合,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和企业家的积极性。
“政策篇”加固创新稳定力
完善有力的政策措施是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稳定有序发展的导航线。为防止技术创新“忽冷忽热”、“忽上忽下”的现象,各级政府应该依据国家法律和科技发展的总政策,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出有助于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各种政策措施,为技术创新指明发展目标、规范运作行为、协调各方支持。当前应从三个方面去努力:一是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助于促进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专门政策措施。用政策推动原有自主创新企业的更快发展,引领企业技术自主创新高潮的到来。二是勇于以创新的精神制定扶持创新的政策,要从有利于推动企业技术自主创新出发,制定出一些合乎时代要求的新政策。三是要加强督促确保政策落实,目前有关推动技术创新政策得不到很好落实的现象相当普遍。国家有关部门调查显示,中央文件规定的企业研发经费比例的落实低于14%,企业该享受的优惠政策在一些地方只达5.8%。在广西,2004年政府制定的企业可以享受的7项优惠政策,实际上得到落实的不足20%。为使相关促进技术创新政策发挥其应有作用,政府应该加大政策督察力度,确保各项政策的落实。同时要依据形势发展及时做好政策的修订,始终维护政策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
“法制篇”强化创新秩序维护力
良好的法制环境和法律秩序是企业技术自主创新得以正常运作和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和行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对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使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等,始终是企业“快跑”路上的“绊脚石”。政策必须加强以保护企业技术自主创新为主体的法制建设,形成得利于企业创新活动广泛开展的法制环境。一要建设系统的法律保护环境,确保企业和企业化经营的科研机构的合法性和不可侵犯性。二要建设严格的行政执法环境,从根本上维护企业合法的经济利益和正常的技术创新秩序。三是建设严于守法的企业自律环境,自行纠正不正当的研发竞争行为,自行消除和杜绝制假售假、坑蒙拐骗等违法行为和剽窃他人创新成果的欺诈行为,依靠自身努力铸造企业的良好形象。
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企业技术自主创新得以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政府一要发挥自己引导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相结合,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促进形成企业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布局。二要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充分发挥科技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作用,明确分工、加强合作,形成创新基础设施齐抓共管的新局面。三要加强各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打破创新基础设施部门和单位的封闭格局,统一筹划、统一组织,分步实施,加强多层次、多类型的创新设施建设,为全面提高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企业家专家共寻自主创新捷径
政府如何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杨启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技术创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政府组织创新,一种就是企业自主创新,这两者在经济生活当中非常重要,不可偏废。政府组织创新搞得好,会在经济技术当中和改变国家经济面貌当中起非常大的作用。但技术创新重点和核心还是企业的自主创新,这是因为企业最了解市场、了解需求。
政府应该从五个方面推动以企业为核心的自主创新。一是认真落实中央关于科教兴国的战略。二是必须强化经济改革,特别是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通过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为技术创新提供较好的体制环境。三是完善金融体制改革,建立适应企业自主创新风险投资的市场,有效利用资金,解决企业创新所需要资金的问题。四是制定一套支持和鼓励企业增加自主创新投入的责任机制,同时还要鼓励企业通过引进再消化吸收的方式搞技术创新。五是尽可能搞好各种社会服务,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一个较好的社会环境。
人才资源战略制约企业发展
解思忠(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监事会主席)
不管国营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和要求,希望做强做大,这恐怕是所有企业的沟通愿望。如何才能做强做大呢?
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很多,但是最终的因素是人的因素。人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人员素质、人力资源开发、企业文化,这三个问题是民营企业做强做大的三大法宝。如果说一个企业,每个人的素质都很高了,还必须有人力资源开发。还必须有约束激励机制,让你愿意把你的潜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但是不是人力资源做完就完了,不是的,还必须有企业文化。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三个因素做到了,企业才具备了核心竞争力。
自主创新 持续发展 创建百年油田
王玉普(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大庆油田具有强劲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累计取得科技成果6316项,其中国家级成果95项、省部级成果521项,获得国家专利841项。大庆油田勘探开发成果与“两弹一星”共同载入共和国科技发展的史册。
纵观大庆油田46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主创新的科技发展史,大庆油田形成了世界领先,自主研发,原创性应用,系统配套,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勘探开发理论和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资源是基础,技术是关键,人才是支撑,管理是保障。我们的发展目标是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具体目标是率先建成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
以科学发展观制定企业发展战略
刘龙华(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北京城建集团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始终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规划企业未来发展,使规划真正成为指导企业战略的指南。
北京城建集团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也是企业发展战略不断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过程。2003年以来,我们针对市场环境和对未来形势的预测,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和定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做强、做大集团本部,放开搞活二级公司,协调发展繁荣稳定的战略,推进企业的全面进步和职工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科技创新提高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能力
斯泽夫(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总经理)
2005年,东方电气发电设备的产量完成了2311万千瓦,超出所有竞争对手至少8.2%以上,连续两年居世界第一。我们的国际承包工程连续8年列为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225强之一。
东方电气集团公司之所以能够在“十五”期间得到快速的发展,主要源于坚持科技创新,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走自主化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强企之路,在较短的时期内,形成了具有东方电气特色的科技创新模式,通过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化能力,提高集团公司核心竞争力,促进集团公司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发挥了国有重点大型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的带动力和影响力。
突出主业 走向国际 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庞善昌(兖矿集团宣传部副部长)
2006年是兖矿改革发展做强做大关键的一年,全年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中央及山东省委、省政府指示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一切,弘扬四种精神,深化四化管理,学习好五本书,突出五个建设,创建五型企业,推动五个转变,打好六个硬仗,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目标,加快建设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国际化企业集团。
按照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国际化企业集团发展方向,兖矿集团确立了本企业“十一五”的发展规划。总体思路是立足本业,依托山东,辐射国内,走向国际,做强做大煤炭主业,大力发展煤化工、煤电铝主导产业,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发挥主导资源,实现主副业协调发展,资源开发和节约并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并举,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自主创新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之路
李显君(清华大学汽车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自主创新的意义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就是抢占市场先机,获得超额利润而不是平均利润。制定行业标准,一个产业的最高境界、一个企业的最高境界就是制定行业标准。技术创新一方面要技术搜索,更重要的是要感知市场变化的能力,市场和技术的准确预测是产业政策和战略预测的前提。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首先不是产业基础,技术与管理能力和要素方面的问题,而是对产业认知不足。中国制造业发展存在认知误区和陷阱,扭曲了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过程,使得半个世纪后仍未能培育起自主创新能力。中国制造业要想实现根本突破,首先要突破认识误区,然后寻求以自主创新为战略纲领的技术、管理和决策方式等方面的突破。
服从首都经济发展 建设21世纪新首钢
王青海(首钢总公司总经理)
首钢作为地处北京的大型钢铁企业,近年来服从和服务于首都经济发展需要,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搞好环境治理,面对市场严峻挑战,抓好生产经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5年2月,国务院原则批准了首钢实施压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的方案。一是逐步压缩北京石景山区的钢铁生产能力,到2010年底冶炼、热轧能力全部停产;二是体制循环经济要求,在河北曹妃甸建设21世纪国际先进水平的节能环保生态型的钢铁精品生产基地,在北京顺义建设冷轧项目;三是在北京发展首钢总部经济,包括优势非钢产业、环保产业、研发体系等。按照中央领导同志要把曹妃甸钢铁厂建设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和自主创新的示范基地的要求,首钢正在全力推进建设方案的落实。
民营企业如何成为自主创新的领跑者
贺东东(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三一重工从11年前“零资本”踏入工程机械行业,能够取得今天的业绩主要有三点体会。第一,必须选择准确的细分市场和细分行业。第二,建立客户导向的自主创新研发战略或者说企业战略。作为民营企业来讲,要解决生存问题惟一一条路是能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怎样满足客户的需求呢?必须要有自主创新的能力。第三,建立有竞争力的研发机制和必要的研发平台。三一重工拥有160项国家专利,我们有世界首创的全世界第一台全液压机,保持了世界最高的泵送纪录,我们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强化自主创新 打造新型能源企业
李晋平(山西潞安环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围绕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新型能源企业,实现煤炭生产的现代化,煤炭产品的洁净化,潞安环能着重突出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自主创新的中采矿主导产业煤技术为依托、以自动化矿井建设为主体,构建高度集约化生产格局。二是发展绿色开采技术,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使煤炭产业信息化建设注入了绿色环保新内涵。三是以源头治理为宗旨,提升综合安全保障技术,为建设平安潞安奠定坚实基础。四是采用煤基多联产技术,使煤炭由粗放能源向精细能源和洁净能源转化,使传统煤炭产业走向高端。五是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建立自主创新战略联盟、外向型的自主创新平台。
创新推动发展 品牌提升价值
鲁瑞清(北京海龙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这几年以来,海龙紧紧抓住了创新和品牌两个关键的环节,把一个传统的供销社改造成现代化的海龙。
6年来,海龙坚持品牌打造,率先提出海龙商场基本的理念,实行市场化经营商场式管理,商城和商户共同对客户负责,缩短科技与大众的距离。2005年初,海龙采取主动性变革,采用现代流通业的理念和技术,对卖场的软件和硬件全面进行改革,完成传统卖场向现代卖场的过渡,在中国整个电子商城行业,海龙是第一个完成变革的企业。6年的时间,海龙成为中关村电子商场的龙头、中国北方地区IT集散地。
落实科学发展观 做实做强和谐发展
孟坚(朔黄铁路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会秘书)
作为朔黄铁路的建设和运营者,我们一直遵循的战略性准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创新和谐持续发展之路。打造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朔黄追求的崇高目标,这种理念所付出的行动,一是体现在铁路建设时期,保护土地资源、重视环保绿化的自觉性上。二是体现在工作的超前性、连续性和有效性上。三是体现在公司组建时期和发展时期依法经营规范工作上。四是体现在铁路运营时期尊重客观规律,立足自主创新上。五是处理内外关系上,诚信和谐、合作共赢。
落实安全发展观 实现企业跨越发展
付永水(义马煤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颁布了七条措施。义马煤业集团是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去年生产原煤1600万吨,销售收入达到54亿元,应该说这几年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一些贡献。在安全生产方面也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义马已形成一整套的以安全为主体的企业文化,抓住市场,加大安全方面的投入,我们提出企业的出发点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落脚点就是改善职工生活,职工最大的福利就是安全,所以说我们这几年在安全生产方面达到了安全企业,产量大幅度上升,效益大幅度提高。
工程咨询企业要肩负起企业的社会使命
王安瑞(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政工部部长)
作为工程咨询企业,我们认为,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的是发挥自身的优势,设计并建造出更多科学先进、经济合理、高效节能、易于环保的精品工程,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是企业的使命。多年来,我们积极转变传统的设计理念,大胆采用新技术,深入开展设计革命,优化了设计产品和资源配置。我们确立了科技创新战略,不断完善科研体系,创新激励机制,培育人才队伍,积极推动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提高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努力在前沿技术领域和高附加值产业保持着领先的优势。
优秀团队和企业文化支撑企业发展
滕鸿儒(山东一滕集团董事长)
企业如果想发展,首先考虑到创新,创新首先得立足于当地的实际、企业的实际。回顾一下一滕集团的发展,其实就是自主创新、谋求发展,最后是实现价值。
解思忠主席在讲话中讲到了企业人的素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三大法宝,我非常赞成这个观点。一滕集团有两样东西:一个优秀的团队和企业文化。企业开始的时候靠的是人政,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靠的是法制,如果再发展,那就要靠企业文化进行支撑。一滕能够发展到今天,应该说有一个比较优秀的团队在支撑,而支撑优秀团队的就是企业文化。
技术创新持续推进产业升级
赵勇(长虹公司董事长)
近年来,长虹技术创新的力度、深度和广度逐年加大。一方面,长虹国家级技术中心获得国家和政府多项资金、政策支持;另一方面,长虹积极加强对外技术合作,与微软、中国电信、AMD、盛大以及西安交大等企业与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3C领域、家庭宽带互动娱乐市场、数字音视频IC设计等方面展开了深入合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目前,长虹沿着产业价值链、商业模式及产业形态三大方向进行产业布局,努力打造核心技术竞争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实施技术创新战略,长虹已经造就三大核心技术能力:以虹微公司为主体的嵌入式软件开发能力;以长虹国家级技术中心为主体的集成电路开发能力;以长虹工业设计中心为主体的工业设计能力。
关键是“持续创新”的能力
孙丕恕(浪潮集团总裁)
探寻企业持续创新之源,在文化层面上,企业要把创新精神融为企业文化的DNA;而在战略层面上,要把增强持续创新能力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点和产业增长的中心环节。因此,专注化、一体化、利益共同体和国际化既是浪潮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企业的持续创新战略。
企业要时刻提醒自己,在竞争的环境下要通过不断地创新来保持优势。要想保持领先,你就要跑得更快,持续创新是惟一的办法,以技术原创为核心并强调持续改进,这里的“技术原创”,主要是指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而“持续改进”则要做到“盯”与“瞄”的结合,即一方面要紧盯国际上的最新技术进步,另一方面又要瞄准国内市场,及时了解行业应用的需求,这样才能做到“持续改进”有的放矢。
创新是企业保持基业常青的根本
唐骏(盛大互动娱乐有限公司总裁)
我们不只是全球的加工厂,我们不只是需要全球的制造厂,我们需要有更多的商业创新、理念的创新,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成长起来,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我们讲到创新,很多人第一个概念就是技术的创新,我觉得创新有4个方面的创新:第一,理念创新;第二,商业模式创新;第三,整合创新;第四,技术创新。
其中理念的创新最重要。理念的创新是什么?就是在现有的模式、基础、环境之下的改变。技术之上的改变可以影响一大片,这就是理念的创新。中国企业可以成功,因为中国的机遇太好了,有这么大的市场份额。所以,任何一个商业模式只要专注、只要执着、只要做下去都会成功。
技术创新是自主创新原动力
邓中翰(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
除了技术创新作为原始动力之外,离开管理模式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一个孤立的技术创新是不能成功的,只能成为一个单一的技术成果。所以,在这样的思路下,过去学习革命家、学习科学家、学习企业家,今天就应该学习创新家。
创新经济应该说比知识经济涵盖更多,我们应该从整个制造业到核心技术领域再到商业模式等各个方面一系列的创新,而它带来的其实是在国家和政策方面以及在每个人工作、学习生涯计划方面都会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我们现在已进入到创新型经济,从技术创新到管理模式、商业、理念创新,应该是全方位的创新。这值得我们去思考,为什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以及各种表彰等都往创新角度上走,我觉得它体现了整体创新型经济的建立。
2005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之旅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
回首2005年,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已有所增强。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05年第43号《公告》也验证了这一结论。然而,我们毕竟是发展中的大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强综合国力,就必须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只能是自主创新,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客观上讲,没有一个企业不愿意进行创新,但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不等于解决了这个问题。有些企业将自身创新能力的强弱归结为技术条件、企业机制等客观因素,实际上问题的关键是观念,即企业创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为了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企业自主创新的指示精神,2005年,我们精心选择了10家在自主创新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典型企业,隆重推出了“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十大经典案例”。他们虽然分属于不同的地域和行业,但他们在自主创新方面进行的不懈探索和取得的突出成就,使他们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先锋。他们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精神,正是我们时代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企业学习;他们独辟蹊径、自主创新的经验,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每一个企业借鉴。
海尔:自主创新的国际化
2005年7月,海尔热水器“防电墙”技术、海尔“双动力”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相继被纳入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标准提案。海尔依靠自主创新而一举成为国际标准的参与和制定者,在国内引起轰动,同时也令世界级巨头企业大感震惊。然而,所有这些对于海尔来说,已经不再感到是一种意外的兴奋和欣喜,因为在海尔20余年的自主创新与发展的道路上,每一次成功都是由于长期积累而使其内涵再度蜕变与升华的一个结果。
海尔凭借“走出去、走上去、走进去”战略,实现了自身国际化的夙愿。以堪称“世界级试验”的流程再造,颠覆了陈旧的企业根基,创立了属于海尔的新的企业理念、企业结构、企业模式,成为世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让中国企业成为世界级企业,让中国名牌成为世界名牌,让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引领世界的发展潮流,这是所有中国企业的梦想。而海尔正将这个梦想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创新点:作为一个中国自主品牌的家电企业,海尔圆了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梦想。
振邦:做世界“涂料王”
半个多世纪以来,“涂料王”的桂冠一直戴在美国、日本等少数几家国际知名化工企业的头上。过去我国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氟碳漆,由于当时只有美、日两国的少数企业能够生产,所以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十几年来始终保持在每吨32万元,由于“振邦”氟碳漆的诞生,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迫使进口氟碳漆每吨降至16万元。
军人出身的大连振邦集团董事长周建良,率领大连振邦集团经过6年的艰苦奋斗,研制出其自主知识产权的FEVE氟树脂及氟碳漆核心专利技术,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拥有此项核心技术的国家。产品出口美国等国际市场。
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中国国家体育场(俗称“鸟巢”)钢结构防腐工程将刷上能够25年防腐不变的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涂料——“振邦”氟碳漆。
创新点:经过几年的专业化运作,目前振邦氟碳漆已经达到了品牌与定位的一致性,即提到氟碳漆必然会想到振邦,就像提到计算机操作系统,就会想到微软一样。
沈变:重大装备“中国创造”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我国经济落后于发达国家,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重大装备制造业的落后。由于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多年来,这些核心技术一直被几个发达国家垄断着。
特变电工沈变集团在引进技术的过程中,通过消化、吸收,在引进技术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2004年9月,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上,特变电工沈变集团参展的一台直流换流变压器是沈变在引进、消化、吸收德国西门子技术基础上自主研发生产的中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直流换流变压器,改写了我国直流换流变压器全部依赖外国进口的历史。
2004年12月,随着中国总理温家宝与原德国总理施罗德出席中德经济合作重大项目签约仪式,沈变作为联合体的主导方,赢得了贵广二回工程项目中20台变压器的生产合同,这是中外企业联合承接的重大输变电项目中方首次占主导地位,开创了重大装备国产化的先河。
创新点:以振兴国家装备制造业为己任,立足民族产业,特变电工沈变集团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掌握拥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的成功之路。
方太:做厨具“金刚钻”
曾经是名不见经传的方太公司,10年间化蛹为蝶,从一个乡镇点火枪小厂成长为中国厨房电器第一品牌,在中国中高端抽油烟机市场上占有率超过30%,远远领先于西门子、伊莱克斯等跨国巨头。以方太为代表的民营企业们,不但见证了中国厨房产业的壮大和发展,也承担着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角色。
回首方太品牌选择“自主创新”、“专业定位”与“精品路线”战略之初,旁观者格外地为其捏一把汗。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对抗国际品牌除了劳动力价格的明显优势外,本土制造企业在品牌建设能力、产品研发能力以及核心技术上难以与其抗衡。然而方太围绕品牌战略打造公司未来的勇气令人钦佩,因为他们在尝试突破本土制造企业的能力瓶颈,实施本土企业的质变。弹指10年间,频繁荣获多项顶级大奖也印证了方太管理层当时的远见卓识和精准战略,同时也巩固了方太中国厨房领域第一品牌的领先地位。
创新点: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品牌到全球品牌,方太将矢志不渝地在创新的基础上坚持三大定位,即行业专业化、市场中高档和质量精品化,始终坚持走“厨房专家”的专业化品牌之路。
利玛:管理软件中国化
1978年,当中国大地还没有“解冻”之际,北京利玛公司的前身——机械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MIS研究室,就在国内率先开始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研究工作。由此,利玛一直被业内称为中国ERP(企业资源计划)的摇篮。
与某些在财务软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软件不同,利玛ERP是一个真正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最专业、最正统的ERP管理套件。利玛CAPMS是真正拥有自主版权、成熟的ERP商品化软件。利玛ERP结合中国企业经营管理特点,在管理术语、屏幕显示、报表格式、业务处理方式上体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软件特色,是中国特色管理软件产品的典范。20多年来,利玛积累了丰富的制造业企业MRPⅡ和ERP实施经验,特别是对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管理体系有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经验(MRP/JIT混合、OKP、CIMS/ERP集成等),为客户成功实施ERP提供了更有效的保证。
创新点:当今天许多中国企业与国内外管理软件企业携手合作时,或许不会意识到,正是因为中国的利玛公司很早就踏上自主创新之路,所以才有了今天中国软件与国际巨头相抗衡和制约价格的杠杆。
联想:创新企业“DNA”
优秀的企业往往在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获取了对产业发展方向深刻理解的洞察力之后,就开始在全球竞争格局中努力抢占战略制高点。2004年,联想成功收购了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后者在创新方面的认识与联想不谋而合,也是并购成功的重要前提。从此,联想的创新精神和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不断寻求突破的传统得到了延续,国际化之后的新联想也更加坚定地继续秉承创新精神,整合全球资源,提高国际竞争力。
联想未来的创新驱动力将是客户需求和产业协作,因此联想的创新将是更具客户导向和更具协作精神的创新,创新中心的设立正是这种策略的重要体现。目前,联想已经建立起以中国北京、美国罗利、日本大和三大研发基地为支点的全球研发架构;拥有1800名世界一流的研发人才和46个顶级实验室;2005年联想的研发经费将超过25亿元人民币。
创新点:创新中心不仅为新联想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和活力,而且将更加凸显新联想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
金光:林浆纸一体化
面对未来原料供应的巨大缺口,中国造纸行业的根本出路就是——创造资源。通过营造人工林,实现“林浆纸一体化”的绿色循环经营模式,同时实施资源再造工程,加强废纸回收利用。
金光集团的子公司——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APP)从一开始就致力于“林浆纸一体化”循环经营模式中国化的探索。1995年起,APP在中国进行大规模植树造林实践,投资30多亿元用于人工林建设,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大面积人工造林。截至目前,累计完成造林360余万亩,相当于4.2个新加坡的国土面积,占全国行业造林的50%以上,成为中国“林浆纸一体化道路”的先驱。
APP在中国大量投资兴建纸厂的同时,也大力植树造林,并提倡环保理念,希望借此改变一般人认为国产纸不环保的印象。APP下属的5家林业公司已于2001年通过ISO14001国际环保体系认证,是国内首批获得ISO14001证书的林业企业。
创新点:APP在中国大规模植树造林的实践,使其成为中国“林浆纸一体化”道路的先驱者,为中国的“林浆纸一体化”建设树立了榜样。
太极:循环经济典范
目前,我国的环保产业还相对落后,特别是烟气脱硫工程绝大多数是引进国外技术和成套脱硫设备,其价格十分昂贵,运行成本非常高。我国急需开发自己的脱硫技术,实现脱硫装置国产化。
宁波太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研制的“DS-二氧化硫烟气治理技术”获得了国家5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曾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并被国家环保总局评定为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还被列入了国家高技术产业化推进项目和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国家权威评估机构北京中诚永信资产评估该技术价值185.8亿元。据悉,这是迄今为止全国专利项目评估中价值最高的。
这一技术最大的特点不仅在于脱硫率高达99.9%,减少向空气中排放有害气体,还在于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利用工业废渣作吸收剂,进行高效脱硫,吸收了二氧化硫的废渣经过简单加工,又可制成本肥或富硫生物肥,用于改良盐碱沙荒地。
创新点: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解决了工业烟气二氧化硫污染治理、工业废弃物的再利用、盐碱地生态恢复等三个难题,为二氧化硫烟气污染的治理找到了一个简单、经济、有效的新方法。
时风:立足自主争第一
这些年,尽管小柴在技术、质量上有所突破,但大多是缸径和马力的增加,始终没有跳出油耗高、排放差的小圈子,以至于一提到单缸机,人们总习惯与浓烟、噪音联系在一起。时风不负众望,在单缸小型柴油机方面获得了革命性的突破。时风欧Ⅱ发动机采用德国博世燃油喷射制造技术,缩口小平台燃烧室,燃烧充分,排放清洁,动力强劲,噪音微弱。时风成为世界单缸小型柴油机行业第一个达到欧Ⅱ排放标准的企业。
随着新技术不断提升老产业的价值,近年来时风先后取得了11项工艺性突破,形成了59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性技术,其中有两项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多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如今,时风集团三轮汽车、低速载货车、拖拉机、发动机四大主导产品产销量实现全国第一、亚洲第一和世界第一。其单缸小四轮拖拉机及其单缸发动机已出口到印度、俄罗斯、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和埃及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创新点:立足企业实际,创造性地将高科技融于农用车这一传统产业之中,实现了技术与科学的有机结合。
常烟:提升品牌文化含量
准确把握市场定位,大胆创新企业的机制和体制,才能抢占市场制高点,赢得强势发展机遇。
湖南省常德卷烟厂品牌“芙蓉王”10年创造了300亿元财富的传奇。创新是使品牌生命力延续并保持活力的最佳方法,芙蓉王品牌的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科技创新,向降焦减害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是规格创新,品牌从创牌时单一的牌号规格发展到目前一个牌号4个规格,未来10年内的目标是一个牌号5个规格。为了与国际市场接轨,让科技创新转化成先进的生产力,该厂还在四川、贵州、张家界等地开辟了5个紧密型烟叶生产基地,按照国际烟草标准指导烟农规范化生产,从源头上保证了产品质量。与此同时,该厂每年都有30多个与生产经营紧密相关的课题被国家烟草局、省烟草局列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常烟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及未来走向,确立差异化策略,寻找局部优势市场,根据市场细分求发展,从目标受众定位、产品品质定位以及产品风格定位上集中所有资源,力求构筑差异化的价值链。
创新点:科技含量与文化含量是通往品牌升值殿堂的两把金钥匙,一把打开品牌之门,一把赋予品牌之魂。
扩展阅读
姜上泉老师降本增效咨询培训:2024 2024.03.16
2024年3月15日—3月16日,姜上泉导师在济南市主讲第230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2天训战营。金锣集团、临工集团、新华医疗、联创集团、惠发食品等近30家企业的130多位经管人员参加了2天《利
作者:姜上泉详情
2024全国商业数字化技术与服务创新 2024.03.02
2024(第十三届)全国商业数字化技术与服务创新研讨会暨2024(第十一届)全国渠道服务转型巡回首站于3月1日在西安举行。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和经济商业模式的推动,数字化在零售行业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
作者:mys5518详情
降本增效咨询培训:2023年—降本增 2023.12.20
2023年12月14日—12月16日,姜上泉导师在上海市银星皇冠大酒店主讲第223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延锋集团、远景能源、蒙牛集团、科达集团、晶科集团、浦耀贸易、拓尚实业等
作者:姜上泉详情
降本增效咨询培训:2023年—降本增 2023.12.11
2023年12月7日—12月9日,姜上泉导师在济南市主讲第222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东阿阿胶、兖矿集团、圣泉集团、玫德集团、中东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的经管人员参加了3天2夜《
作者:姜上泉详情
在戛纳,重新认识数字中国 2023.12.04
庞大的人口规模,旺盛的用户需求,让中国成为了极为繁荣、活跃的互联网市场。4年前,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总裁、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刘胜义在戛纳广告节上向世界介绍,中国网民的特征是热爱社交,娱乐驱动,追求个性
作者:李欣详情
降本增效咨询培训:2023年—降本增 2023.11.21
2023年11月9日—11月18日,姜上泉导师在上海市、武汉市主讲第219期-220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并在东莞市主讲《降本增效目标达成》。三菱重工、上汽集团、平安集团、金
作者:姜上泉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厂家招商准备工作之沟 5
- 2太古可口可乐第2期降 15
- 3一定要脱离产品谈招商 19
- 4员工不是被招聘进来的 29
- 5姜上泉老师:降本必增 16
- 6西安王晓楠:2024 1476
- 7辅警或迎来转正新契机 43
- 8西安王晓楠:辅警月薪 55
- 9什么是小型门店的底层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