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工有束缚 劳资无辩论

 作者:未知    119

从草案讨论到通过立法,再到实际执行,资方对《劳动合同法》的“攻击”始终存在。全国两会之前,广州两会上就有企业界的政协委员批评该法严重不公,过分保护了劳工权益,削弱企业用工自由。日前,参加全国两会的前中国首富张茵女士持同样看法。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进一步表示,要向全国政协提交提案废除“无固定期限合同”,并认为一旦废除该条款同样有助于劳工利益。果不其然,张茵委员的见解和做法引发网民“骚乱”,招致对整个资方的激烈炮轰。

  资方对新法有怨愤,在各种场合表达对它的排斥性意见并不新鲜。虑及她所代表的界别和身份背景,张茵女士对《劳动合同法》有那样的解读也属正常。甚至于,提交反对提案也是在履行委员的权责,并无越界或违法之意,其言说不该承受任何谴责。只是,在此番言论引起的喧哗中,当予以强烈警惕的不是委员说了什么,而是劳工代言人的缺失,以及由此造成的单向度的“辩论”。

  事实上,涉及劳动合同法的争论流布于坊间,弥漫在大众媒体上,然而绝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辩论。劳工缺席不在场,理想中有话语交锋、存利益博弈的辩论没有建立起来,一如既往地表现为资方的控诉。在张茵等委员发言之前、《劳动合同法》执行前夕,资方的不满一度演变成裁员行动,在受政府遏制后,此类行动没有蔓延。也曾有劳工受其牵累下岗,引发抗议举动,尽管如此,还是没有形成有效的对话,辩论更是空想。

  一部法律是否完备、需不需要修正当然可以讨论,全国两会也是合适展开此类话题的场合。问题是,为什么只见张茵疾呼而不见劳工出面?不管网民怎么愤怒,他们走不上前台;不论车间的劳工对资方说辞如何看待,但无出面驳斥的途径。总的形势仍是失衡的。资方不缺乏利益代言人,并利用重要的政治场合鼓与呼,协力对法律施加压力。本应同台发出声音、与之对弈的劳工阶层却隐没了,成了沉默的绝大多数。

  这一所谓“辩论”的缺陷大概印证了当今劳工的地位,也间接证明他们在政治生活中的尴尬境遇。对于劳工的地位问题,无论资方还是劳工自身都有焦虑。不过相较于资方完整的利益集团,劳工像沙子一样分散。分散的利益群体当然无法形成清晰、集中、有力度的诉求。在这样的情势下,劳工权益存在三种出路:被虚假地代表,被多方面束缚,被习惯性漠视。这大概也是因为两会匮乏劳工委员或劳工代表,或委员们尚无就公共议题进行辩论的议政意识。可是,政治建设的诸多后果为什么必须由劳工承受?

  劳工被阻止在辩论台之下,实际上也被阻碍在利益博弈的权力结构之外。显然,张茵委员们不仅能无碍地“辩论”,隔空发力,还有能力影响劳资关系在现实利益上的调整。这既包括在工厂中以管理之名干涉劳工权益,也可以是扭转法律重心,在宏观层面上制造利己的格局。在法律文件之外的领域,全国两会提供了资方表达意愿的身份和影响力,劳工方则没有获得这一政治平台的对等待遇,因而在这场“辩论”中缺席的不只是劳工代表,也包括政府职责。

  由此可见,“辩论”的新缺憾再次折射出政府治理的老问题。与主动吸纳新阶层或新富成员的政治倾向相比,劳工除了数量的增减和利益诉求的“老套”外,似乎不见得有新意,一贯地没能吸引政治意图的关注。眼下,工会作为政府从工厂外部赋予劳工的组织,已经在强势的资方面前,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似乎也难以解决的不足。最近的例证就是,一部《劳动合同法》已将这个组织的大多数薄弱衬托出来,不要说组织劳资辩论,恐怕连承担“劳工利益代言人”这一角色也勉强。岂止是辩论,劳工遇上需与资方谈判的矛盾,都选择避开工会,以各种方式给政府施压,就很能说明问题。

  正所谓劳工有束缚,劳资无辩论。一方缺席,理应受到质询的其实是三方,亦即:资方的咄咄逼人,劳方的隐忍谦卑,以及政府的力有不逮。

 劳资 劳工 辩论 束缚

扩展阅读

  董事长您好:  时间过的真快,从3月9日到公司参观造访到5月9日我们合作结束,二个月的时间转眼间就悄无声息地过去了,回想这段时间本人在公司所经历的很多事情,真是让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JF公司虽然

  作者:崔自三详情


富士康工厂再爆劳资纠纷,百名员工上楼顶呐喊,威胁跳楼自杀,起因是这些员工反对工厂将其工作调动至其他部门,事情虽已经协商解决,但有45名员工。由此,笔者想起前不久SOHO欠薪门事件,以及美的的裁员门和社

  作者:刘永Y@详情


劳工荒是目前企业需要提前思考的重要课题,必须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才不致于脱离了金融危机又陷入人才危机中。 前些天(7月21-22日),受广东省科技厅和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的邀请,赴广东佛山、江门等地给中小

  作者:蒋小华详情


  一位人力资源专家略显夸张地告诉我,没有经历过裁员以及其它劳资纠纷的人力资源总监在大公司里可以说是不称职的。以富士康调薪为代表,2010年珠三角和长三角部分制造型企业主动或被动地面临劳资纠纷,许多人

  作者:周鹏程详情


老板永远有一个梦想,就是员工最好都像自己一样把企业当成自己的,自动自发,不需要什么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等管理行为,甚至还有更理想的愿望,员工都是计算机,忠诚、敬业、服从、高效还从不计较回报;员工同样

  作者:详情


  论文摘要:文章根据现实中企业普遍存在的新旧劳资问题,对管理学意义上的惩罚原理的不足以及用人单位处罚劳动者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针对现实中劳动关系管理中新的亟待规范的问题,突破了传统处罚性管理思维,运

  作者:郑秀玲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