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利剧增挑战结售汇制度

 作者:刘晓忠    116

 强制结售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套利的规模。

  2007年的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几乎是外资银行独占鳌头。在之前公布的2007年度银行间外汇市场衍生品交易优秀奖的10家获奖名单上,外资银行占据六席,花旗和摩根大通位居前两位(3月5日《21世纪经济报道》)。

  人民币外汇掉期业务存在套利机会客观地讲是一种正常的市场现象。从资本的逐利性讲,只要有套利机会的存在,就会有套利交易行为。显然,就当前的形势看,人民币外汇掉期业务确实存在明显的套利机会。中美货币政策存在明显的反向操作压力,中美利差存在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同时,人民币持续升值压力也进一步扩大了这一套利空间。另外,当前市场存在比较大的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需求。

  在银行间市场进行的人民币外汇掉期业务中,获利最大、交投最为活跃的主要是外资金融机构。市场主要担心,这是否会引发境外热钱的大规模套利行为,并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从而使得人民币外汇掉期套利行为进一步得以强化。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在这一领域的风险还属于可控制的状态,至少不会出现失控问题。

  然而,当前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交易所出现的套利现象背后所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也比较突出。

  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交易所凸显出来的大量套利现象首先反映出目前存在国内机构利用外汇贷款套利的违规动机。按照目前的相关规定,外汇贷款不允许结汇,包括外资金融机构发放的外汇贷款。但最近以来,由于美联储持续下调美元利率,而人民币利率存在上调压力,通过借款外汇资金结汇可以借用资金成本。因此,目前国内出现了外汇贷款增速远高于外汇存款的现象。这种外汇存贷款所存在的明显不匹配问题,客观上被动地增加了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的规模。目前,关于境内外汇贷款的结汇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直接进行违规的外汇贷款结汇问题,一是一些境内机构通过把境内获得的外汇贷款汇出国外,进入诸如在免税岛成立的壳公司,然后以外资的方式再次投资国内市场,从而间接完成了外汇贷款的结汇。从近年来中国的FDI资金来源地看,这种返程投资的规模还不小。

  其次,强制结售汇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套利的规模,并使得外资金融机构成为了在这一套利交易中最大的赢家。根据有关规定,国内机构的外汇收入在保证一定的流动性头寸的情况下需要向央行结汇。虽然政策进一步放宽了国内商业银行拥有外汇的头寸,但由于美元的持续贬值,商业银行等为了减少汇兑损失,一般都不愿意持有过多的美元等外汇头寸。在国内机构外汇贷款需求较旺,而外汇存款来源受强制结售汇等制度性因素而不足等因素下,中资银行增加的外汇贷款客观上也需要通过进行人民币外币的掉期业务交易来加以满足。

  中资银行在进行金融衍生品交易和产品开发、技术水平等方面相比外资银行也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中资银行存在明显的币种错配风险敞口。中资银行在与境内外资银行进行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交易时,并没有有效对冲掉由此形成的外币风险敞口。

  套利机会的存在不能成为改变货币政策从紧的依据和理由。但这一套利机会背后所暴露出来的风险和隐患更不容忽视;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外汇管理制度,而对中资金融机构来讲,则需要缩小在金融衍生品领域中与外资银行的差距。

 套利 剧增 挑战 制度

扩展阅读

作为厂家的管理层,为了规范销售人员的工作行为,提升效率,助力销售,会编制一套营销规范管理制度出来,内容厚达上百页,所包括的内容也是方方面面。诸如厂家发展历史,行业状况,相关法规,厂家文化,品牌故事,产

  作者:潘文富详情


一、唐代科举制度与当今中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内在联系  科举考试所体现公平竞争、广泛参与、惟才是举的思想不但在封建社会是进步的,同时在现今社会发展阶段,有着其积极的意义。当今中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在对传统

  作者:王志强详情


谁来挑战Google霸权?   2023.01.31

 Google的触角正在冰川下面延伸,谁也不知道它下一步会伸向何处。即使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传统产业,现在也不敢对Google掉以轻心。  谁来调查Google的垄断嫌疑?  除了传统的网页搜索、图片搜索

  作者:刘阳详情


  2006年,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的一篇文章《鹰的重生》被各大媒体争相转载。在这篇被媒体冠以“我的自省与救赎”之名的文章中,李东生感慨至深:“鹰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企业的生命周期中,有时候我们必须做

  作者:郭剑详情


  关键词二:微利时代  面对“价格屠夫”的争议,国美老总黄光裕认为是因为家电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才导致了目前的杀价竞争,他公开对供应商进行反驳:“我黄光裕把这12-13个点的毛利率全部送给你,你要送你

  作者:郭剑详情


  关键词三:全球化  在中国,谁最国际化?  少林寺即使不是当今中国最为国际化的组织,起码也是其中之一。不信请看以下事实:2006年3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紧张的访华行程中专程赶赴少林寺拜访,引起全球

  作者:郭剑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