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增长方式转变(ppt)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增长方式转变(ppt)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增长方式转变 现状与前景分析
一、如何认识重工业增长加快的事实
近两年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正处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上升期
国际经验:快速增长并不是各个产业均衡增长的产物,而是由几个更快增长产业的带动,这种产业被称为主导产业
不同时期主导产业不同,主导产业的转换推动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中国经验:
80年代的主导产业:轻工、纺织
90年代的主导产业: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新一代家电产品、房地产等
97年以后的经济减速,是因为出现主导产业的“断档”
这种局面到2002年终于改变,一批新的主导产业浮出水面
以带头的是住宅、汽车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先导行业(具有一定的最终产品性质)
拉动了一批中间投资品性质的产业,主要是钢铁、有色金属、建材、机械、化工等。
中间投资品行业(材料和装备)
以上两个方面又拉动了电力、煤炭、石油等能源行业和港口、铁路、公路等运输行业的增长。
基础行业(通常所说的基础设施)
上述增长格局中的大多数行业属于统计中的重工业,于是近两年出现了重工业增长加快、比重明显提高的现象
对这一现象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
偶然的或趋势性的
中国独有的还是具有国际范围的普遍性
国际经验:
工业化先行国家经历的增长阶段
轻工业
以采掘和原材料工业为主的重工业
以技术含量较高的加工工业为主的重工业(或技术密集型产业)
美国: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中期
轻重工业比重由2:1转为1:2
这一轮重工业增长中的若干特点
作为高增长产业群龙头产业的住宅和汽车产业,近年来其产品的80—90%由居民个人购买。居民个人已经成为这一批高增长行业的最终消费主体。
两个重要的积极结果:
一是这一轮增长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具有市场导向的基础;
二是以居民大众消费做支撑,不排除局部和短期的泡沫,但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泡沫的可能性较小。
基本上形成了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中外合资或外商独资、民营企业三足鼎立的格局。外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上升势头较快。
案例:机械行业2003年1—7月
以几个龙头产业为先导,按照投入产出的关联关系,相应形成了几个高增长产业群
“汽车族”高增长产业群
“房地产族”高增长产业群
“机械制造族”高增长产业群
“其他消费品族”高增长产业群(乳制成品、数码相机等)
住宅、汽车在经济增长中龙头或主导地位的确立,将为我国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10—20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比如7—8%)搭建基础平台。
按照可借鉴的国际经验,一个大国在进入汽车大众消费阶段后,汽车产业将会保持20—30年的快速增长;
据有关方面的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将会使我国的住宅产业保持20年左右的快速增长。
国际经验:美国经济曾经在几十年的时间内以钢铁、汽车和建筑为三大主导产业。
机械、电子通讯设备制造、化工等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在重工业中的比重显著上升,将为今后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进步、要素生产率提高和竞争力的增强创造重要的物质基础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对农民进入非农
产业和城市,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
构至关重要
重工业增长加快为这类产业基础较好的老工
业基地和部分中西部地区营造了难得的宏观
需求条件,对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将起到积极
作用。
基本判断:
重工业增长加快是我国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必然产物,体现了结构调整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
围绕重工业增长加快的一些讨论和争论
这一阶段是否可以人为跨越?
小国可能,大国尚无先例
是否等同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
任何行业都可能出现低效问题。增长方式本质上是体制而非行业问题
是否可以人为选择“更好”的行业
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质上是市场选择产业,而不是依据某些人的主观偏好选择产业
讲新的重化工业阶段,与重视资源、环境约束的新发展观相冲突?
讲新的重化工业阶段,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战略不相符?
应当重点发展服务业,而不是新的重化工业?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是否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而将重工业转移到国外?
“大数量”的交易风险
可以调节小比例,不可能替代主体
我国是否没有比较优势
需要重视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二、不可能再走传统 的重化工业增长道路
五个重要的约束或相关因素
资源和环境约束
我国是人均资源占有率低的国家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正在提高
后发优势
新技术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新的政策工具和管理方法
体制转轨
由于体制和政策问题而导致的严重浪费
如要素价格的人为扭曲
市场信号失真
重工业自我循环导致的市场需求信号错误
超大型国家
工业化史上前所未有的需求和生产规模
国际经验难以借鉴
问题:不是“跨越”重工业加快发展阶段,而是如何走一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工业加快发展并推动结构调整升级、增长方式转变的新路子,或者说新的模式
无法回避的三个重要挑战
1、即使达到国际先进的资源节约水平,中国的资源需求量依然很大
2、在重要资源需求的新增量多数依赖国际市场的情况下,能否在共赢的基础上利用国际资源支持我国的增长
3、能否通过改革和政策调整,真正解决资源节约、效率提高、增长方式转变问题
三、内在不稳定及其导致的结构失衡 是增长面临的重要风险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结构失衡。主要表现:
中间投资品行业滞后于先导行业
基础行业又滞后于上述两个行业
直接表现:
市场调节的产品涨价,如钢材、有色、建材等
受到价格管制的产品则表现为短缺,如限电、
铁路运输供求缺口的扩大、港口压货等
原因:
1、供给形成周期不同。中间投资品行业和基础行业投资需要量大,形成生产能力的周期较长。
2、中间投资品和基础行业具有“投资拉动投资”的特点,例如,钢增加需要电,而电增加需要发电设备,发电设备增加又需要钢。投资的“加速原理”。加大了中间投资品和“煤电油运”的短缺。宏观上则表现为投资比重的上升。。
原因:
3、市场化程度的差异。先导和中间投资品行业市场化程度高,市场化的投资主体为主,供给反应快;基础行业仍有较强的垄断性,供给反映较慢。另一方面,土地、能源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价格扭曲。
4、政府干预方式的差异。先导和中间投资品行业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政绩和地方竞争)。基础行业中央进入管制较严。
原因:
5、信息和知识问题。市场化程度较高行业中企业和政府存在预期过高、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国家有关部门也存在着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规律和重要产品规模认识不足的问题。如对电、煤、钢等产品规模上的估计失误。
原因:
6、国际因素的影响,如石油、钢材等国际市场价格的上升,直接影响到国内价格和供求关系。
总体判断:
结构失衡有技术方面原因,主要还是体制和政策
问题
结构失衡的治理思路
目标:充分利用增长潜力、保持较高增长
速度前提下的结构协调
先导行业:适度放缓增长速度
中间投资品行业:在防止短期过快增长的
同时保持中长期较快增长
基础行业:加快增长
不同行业针对问题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一刀切
四、增长前景展望与分析
十一月部分数据,如消费物价、工业增加值等明显回落
要防止“大落”,但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目前正处在严重失衡后新的均衡形成的过程之中
新的产业增长格局是否依然有效?
回答是肯定的。怀疑这一增长架构有效性是缺少根据的。
今后一个适当长的时期(例如一年左右),将是一个基础行业和某些中间投资品行业加快增长,形成新的均衡的过程。
在增长的波动中,这一产业增长格局将持续相当长一个时期。
三类行业的近期走势分析
先导行业:房地产应适度减速,以释放部分地区的“泡沫”;汽车在几个月后可能会有一个恢复性上升,逐步达到一个正常的较快增长水平
中间投资品行业:应当加强布局规划和社会性管制,仍然可能保持适度的较快增长速度
基础行业:
加快增长。但要某些行业防止需求型号过强引起的短期供给过剩,如电力
重要的加快改革:煤电价格问题;某些垄断性行业如铁路的改革,作为突破口,引入新的投资者
如果宏观政策得当和重要外部条件稳定,明年保持8%增长率的条件是具备的;新的产业增长格局中的大多数行业依然可能保持较快增长,但行业内部的分化和重组将会加强
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行业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某些行业的“暴利”时代将结束
企业分化加剧,看行业更要看企业
近期企业库存上升、坏账增加的情况可能出现,部分地可看成是新的均衡形成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低成本竞争的意义下降,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增加
企业的购并和整合可能加强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增长方式转变(ppt)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增长方式转变 现状与前景分析
一、如何认识重工业增长加快的事实
近两年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正处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上升期
国际经验:快速增长并不是各个产业均衡增长的产物,而是由几个更快增长产业的带动,这种产业被称为主导产业
不同时期主导产业不同,主导产业的转换推动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中国经验:
80年代的主导产业:轻工、纺织
90年代的主导产业: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新一代家电产品、房地产等
97年以后的经济减速,是因为出现主导产业的“断档”
这种局面到2002年终于改变,一批新的主导产业浮出水面
以带头的是住宅、汽车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先导行业(具有一定的最终产品性质)
拉动了一批中间投资品性质的产业,主要是钢铁、有色金属、建材、机械、化工等。
中间投资品行业(材料和装备)
以上两个方面又拉动了电力、煤炭、石油等能源行业和港口、铁路、公路等运输行业的增长。
基础行业(通常所说的基础设施)
上述增长格局中的大多数行业属于统计中的重工业,于是近两年出现了重工业增长加快、比重明显提高的现象
对这一现象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
偶然的或趋势性的
中国独有的还是具有国际范围的普遍性
国际经验:
工业化先行国家经历的增长阶段
轻工业
以采掘和原材料工业为主的重工业
以技术含量较高的加工工业为主的重工业(或技术密集型产业)
美国: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中期
轻重工业比重由2:1转为1:2
这一轮重工业增长中的若干特点
作为高增长产业群龙头产业的住宅和汽车产业,近年来其产品的80—90%由居民个人购买。居民个人已经成为这一批高增长行业的最终消费主体。
两个重要的积极结果:
一是这一轮增长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具有市场导向的基础;
二是以居民大众消费做支撑,不排除局部和短期的泡沫,但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泡沫的可能性较小。
基本上形成了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中外合资或外商独资、民营企业三足鼎立的格局。外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上升势头较快。
案例:机械行业2003年1—7月
以几个龙头产业为先导,按照投入产出的关联关系,相应形成了几个高增长产业群
“汽车族”高增长产业群
“房地产族”高增长产业群
“机械制造族”高增长产业群
“其他消费品族”高增长产业群(乳制成品、数码相机等)
住宅、汽车在经济增长中龙头或主导地位的确立,将为我国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10—20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比如7—8%)搭建基础平台。
按照可借鉴的国际经验,一个大国在进入汽车大众消费阶段后,汽车产业将会保持20—30年的快速增长;
据有关方面的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将会使我国的住宅产业保持20年左右的快速增长。
国际经验:美国经济曾经在几十年的时间内以钢铁、汽车和建筑为三大主导产业。
机械、电子通讯设备制造、化工等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在重工业中的比重显著上升,将为今后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进步、要素生产率提高和竞争力的增强创造重要的物质基础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对农民进入非农
产业和城市,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
构至关重要
重工业增长加快为这类产业基础较好的老工
业基地和部分中西部地区营造了难得的宏观
需求条件,对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将起到积极
作用。
基本判断:
重工业增长加快是我国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必然产物,体现了结构调整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
围绕重工业增长加快的一些讨论和争论
这一阶段是否可以人为跨越?
小国可能,大国尚无先例
是否等同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
任何行业都可能出现低效问题。增长方式本质上是体制而非行业问题
是否可以人为选择“更好”的行业
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质上是市场选择产业,而不是依据某些人的主观偏好选择产业
讲新的重化工业阶段,与重视资源、环境约束的新发展观相冲突?
讲新的重化工业阶段,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战略不相符?
应当重点发展服务业,而不是新的重化工业?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是否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而将重工业转移到国外?
“大数量”的交易风险
可以调节小比例,不可能替代主体
我国是否没有比较优势
需要重视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二、不可能再走传统 的重化工业增长道路
五个重要的约束或相关因素
资源和环境约束
我国是人均资源占有率低的国家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正在提高
后发优势
新技术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新的政策工具和管理方法
体制转轨
由于体制和政策问题而导致的严重浪费
如要素价格的人为扭曲
市场信号失真
重工业自我循环导致的市场需求信号错误
超大型国家
工业化史上前所未有的需求和生产规模
国际经验难以借鉴
问题:不是“跨越”重工业加快发展阶段,而是如何走一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工业加快发展并推动结构调整升级、增长方式转变的新路子,或者说新的模式
无法回避的三个重要挑战
1、即使达到国际先进的资源节约水平,中国的资源需求量依然很大
2、在重要资源需求的新增量多数依赖国际市场的情况下,能否在共赢的基础上利用国际资源支持我国的增长
3、能否通过改革和政策调整,真正解决资源节约、效率提高、增长方式转变问题
三、内在不稳定及其导致的结构失衡 是增长面临的重要风险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结构失衡。主要表现:
中间投资品行业滞后于先导行业
基础行业又滞后于上述两个行业
直接表现:
市场调节的产品涨价,如钢材、有色、建材等
受到价格管制的产品则表现为短缺,如限电、
铁路运输供求缺口的扩大、港口压货等
原因:
1、供给形成周期不同。中间投资品行业和基础行业投资需要量大,形成生产能力的周期较长。
2、中间投资品和基础行业具有“投资拉动投资”的特点,例如,钢增加需要电,而电增加需要发电设备,发电设备增加又需要钢。投资的“加速原理”。加大了中间投资品和“煤电油运”的短缺。宏观上则表现为投资比重的上升。。
原因:
3、市场化程度的差异。先导和中间投资品行业市场化程度高,市场化的投资主体为主,供给反应快;基础行业仍有较强的垄断性,供给反映较慢。另一方面,土地、能源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价格扭曲。
4、政府干预方式的差异。先导和中间投资品行业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政绩和地方竞争)。基础行业中央进入管制较严。
原因:
5、信息和知识问题。市场化程度较高行业中企业和政府存在预期过高、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国家有关部门也存在着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规律和重要产品规模认识不足的问题。如对电、煤、钢等产品规模上的估计失误。
原因:
6、国际因素的影响,如石油、钢材等国际市场价格的上升,直接影响到国内价格和供求关系。
总体判断:
结构失衡有技术方面原因,主要还是体制和政策
问题
结构失衡的治理思路
目标:充分利用增长潜力、保持较高增长
速度前提下的结构协调
先导行业:适度放缓增长速度
中间投资品行业:在防止短期过快增长的
同时保持中长期较快增长
基础行业:加快增长
不同行业针对问题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一刀切
四、增长前景展望与分析
十一月部分数据,如消费物价、工业增加值等明显回落
要防止“大落”,但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目前正处在严重失衡后新的均衡形成的过程之中
新的产业增长格局是否依然有效?
回答是肯定的。怀疑这一增长架构有效性是缺少根据的。
今后一个适当长的时期(例如一年左右),将是一个基础行业和某些中间投资品行业加快增长,形成新的均衡的过程。
在增长的波动中,这一产业增长格局将持续相当长一个时期。
三类行业的近期走势分析
先导行业:房地产应适度减速,以释放部分地区的“泡沫”;汽车在几个月后可能会有一个恢复性上升,逐步达到一个正常的较快增长水平
中间投资品行业:应当加强布局规划和社会性管制,仍然可能保持适度的较快增长速度
基础行业:
加快增长。但要某些行业防止需求型号过强引起的短期供给过剩,如电力
重要的加快改革:煤电价格问题;某些垄断性行业如铁路的改革,作为突破口,引入新的投资者
如果宏观政策得当和重要外部条件稳定,明年保持8%增长率的条件是具备的;新的产业增长格局中的大多数行业依然可能保持较快增长,但行业内部的分化和重组将会加强
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行业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某些行业的“暴利”时代将结束
企业分化加剧,看行业更要看企业
近期企业库存上升、坏账增加的情况可能出现,部分地可看成是新的均衡形成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低成本竞争的意义下降,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增加
企业的购并和整合可能加强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增长方式转变(ppt)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
- 10跟我学礼仪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