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的七大手法(ppt)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品管的七大手法(ppt)
目 录
第一章 QC统计手法概述
第二章 数据与图表
第三章 查检表
第四章 散布图
第五章 层别法
第六章 直方图
第七章 柏拉图
第八章 特性要因分析图
第九章 管制图
第一章 QC统计手法概述
一、前言
二、管理循环
管理、改善与统计
P-D-C-A循环
三、QC STORY
四、QC七大手法与ISO 9000
统计技术
第二章 数据与图表
一、数据=事实
二、数据的分类
1.依特性
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
2.依来源
市场数据
制程数据
检验数据
3.依时间
过去数据
日常数据
新数据
三、应用数据须注意的重点
1.搜集正确可用的数据
2.避免个人主观的判断
3.掌握事实的真相
四、整理数据的方法
1.机器整理法(计算机软件…)
2.人工整理法(卡片、笔记…)
3.实例说明
五、整理数据的原则
1.发生问题而要采取改善对策
前,必须有数据作为依据。
2.对于数据使用目的应清楚了
解。
3.当数据搜集完成后,应立即
使用它。
4.数据的整理与运用,改善前、
改善后所具备的条件应一致。
5.数据不可造假,否则问题将
永远无法解决。
六、何谓图表
1.概念:
2.目的:
方便人的视觉
把握情报
采取必要对策
七、图表的种类
1.依使用目的:
解析用图表 管理用图表
计划用图表 计算用图表
统计用图表 说明用图表
2.依数据性质
静态图表 动态图表
3.依表现内容
系统图表 预定图表
记录图表 统计图表
4.依表示方法
棒形图、面积图、扇形图、折线
图….
八、图表之功用
1.利于多种复杂现象的相互比较。
2.费很少时间可得明确的概念。
3.快速显现变异,作为需改善的证据。
4.容易制作,大家都可使用。
5.对于专门知识不足的人,亦可了解。
6.图表较文字可以使阅读者印入脑海。
7.利于演讲、宣传、广告、加深印象。
8.可用插补法求近似值。
9.可供预测用。
九、图表必备条件
1.能把握全体
2.简单明了
3.能迅速了解
4.正确的判断
5.浮现对策
十、图表制作的原则
1.制作前考虑事项
确定目的
掌握资料
掌握情报
阅读对象
方便性、经久性、时间性
符合正确、简洁、清楚原则
2.制作应遵守的原则
目的明确(清楚标示主题)
数据特性掌握(固定、前后一致、正确性、适
用性)
图表之整体美观(单位、大小、点线、颜色…)
要求标准化,力求实用性
文词简洁(图文并茂,搭配突出)
图表履历(制作单位、人员、时间、主题…)
数值一般取三位数以下
十一、几种常用图表介绍
1.横式条形图范例:
2.正确范例:
3.正确范例:
第三章 查检表
一、定义:简单易于了解的标准化表格
或图形--可提供量化分析
或比对检查用。
二、查检表的分类:
◎点检用:
只做是非或选择的注记,主要功用
在于确认作业之执行,防止作业疏
忽或遗漏或预防事故发生。
◎记录用:
用来搜集计划数据,以作为数据解
析之依据,以找出不良原因或项目,
进而拟订改善对策。
三、查检表制作应注意事项:
1.明了制作目的
2.决定查检项目
3.决定查检频率
4.决定查检人员及方法
5.决定记录方式
6.决定查检表格式
7.决定查检符号
四、查检表的制作方法:
1.点检用查检表
◎列出每一需要点检项目
◎找出非点检不可之项目
◎注意顺序排列
◎尽可能将之层别~以利解析
(机种、人员、工程、时程…)
◎先使用,再求改善
2.记录用查检表
◎决定希望把握的项目
◎决定希望要搜集的数据
◎决定查检表格式
◎决定记录的方法
◎决定搜集数的方法
(何人?频率?方法?仪器…)
五、查检表记载的项目:
1.标题-目的
2.对象、项目-为什么?
3.人员-由谁做?
4.方法-何种方法?
5.时间-什么时间?频率?
6.制程别、检验站-什么地方、场所?
7.结果之整理-合计,平均值,统计
分析
8.传递途径-谁要了解?要报告给谁?
六、查检表制作要点:
1.可先参照他人范例
2.愈简单愈好
-易记录、易看、发现时间最短
3.记录者能一目了然所记录内容
4.集思广益,不可遗漏重要项目
5.不可让使用者产生错误的记录
七、查检表的应用:
1. 搜集数据立即使用,观察数据是否代表某些事实?
2.数据各项目间之差异点为何?是否集中?
3.是否因时间经过而有变化?
4.如有异常,应马上追究原因,采取必要措施?
5.查检项目应随作业改善而改变。
6.查检项目检察要细心、客观。
7.记录能迅速判断、采取行动。
8.明确指定谁来做,并使了解目的及方法。
9.数据应能获得层别的情报。
10.数据收集若非当初所想的,应重新检讨查检表。
11.查检项目、时间、单位…等基准应一致,以利
分析。
12.尽快呈报结果给相关人员。
13.数据搜集应注意随机性、代表性。
14.过去、现在的查检记录,应适当保管。
15.查检表记录完成后,可用柏拉图加以整理。
八、查检表范例:
<例1>产品质量检验判定用查检表例
生产成品外观质量判定基准表
<例2>堆高机年度保养查检表例
堆高机每年自动检查记录表
<例3>电视机故障诉怨状况查检表例
九、实例演练
1.某一生产单位,欲知某零件尺寸其制程的变异情
形,故收集多组数据以为分析,已知该零件规格
为5.0 0.6,今量测50组数据如下:试依其条件
制作一查检表。
外 径 尺 寸量 测 记 录
第四章 散布图
一、前言:
◎掌握原因与结果之间之相关程度。
◎检视离岛现象。
◎掌握制程参数与产品性特之因果关
系?
◎可藉观察一变量之变化而知另一变
数之情形。
二、散布图的定义:
将因果关系所对应变化的数据分别点
绘在X-Y轴坐标的象限上,以观察其
中之相关性是否存在?
(例)空调销售台数与天气温度的关系。
三、散布图的制作方法:
1.收集成对的数据,整理成数据表。
2.找出X、Y的最大值及最小值。
3.以X、Y的最大值及最小值建立X-Y
坐标。
4.决定适当的刻度。
5.将数据依次数点绘于X-Y坐标中。
6.注记相关资料
7.判读图形
◎是否有异常点
◎是否需再层别
◎是否与固有技术、经验相符。
四、散布图的判读:
1.完成正(负)相关。
2.高度正(负)相关。
3.中度正(负)相关。
4.低度正(负)相关。
5.无相关。
6.曲线相关。
散布图:分析电压变异与准确度之关系
第五章 层别法
一、前言:
◎造成产品质量异常的因素。
◎如何正确、迅速找出问题症结所在。
◎节省时间、人力。
二、层别法的定义:
层别法:为区分吾人所搜集之数据中,
因各种不同之特征而对结果产
生之影响,而以个别之特征加
以分类、统计,而此类统计分
析的方法称为层别法。
三、层别法的分类
1.部门别、单位别
2.制程区层别
3.作业员层别
4.机械、设备之层别
5.作业条件之层别
6.时间之层别
7.原材料之层别
8.测量之层别
9.检查之层别
10.环境、天候之层别
11.地区之层别
12.制品的层别
13.其它
四、层别法的实施步骤
1.先行选定欲调查之原因对象。
2.设计搜集数据所使用之窗体。
3.设定数据之收集点并训练站别员工如
何填制窗体。
4.记录及观察所得之数值。
5.整理数据、分类绘制应有之图表。
6.比较分析与最终推论。
五、层别法使用之注意事项
1.实施前,首先确定层别的目的:不良
率分析?效率之提升?作业条件确认
?
2.查检表之设计应针对所怀疑之对象设
计之。
3.数据之性质分类应清晰详细载明之。
4.依各种可能原因加以层别,至寻出真
因所在。
5.层别所得之情报应与对策相连接,并
付诸实际行动。
六、层别法之运用手法
七、实例演练
某造纸厂之纸厚,制程线规定日
班人员须每二个小时抽测乙次,每次取
六段,并测量中央及两侧之厚度加以管
制。最近业务经理反应客户对纸张之厚
度不均造成管卷困扰屡有抱怨,总经理
要求品保经理追查原因。
第六章 直方图
一、前言:
◎制程数据
◎散布情形
◎问题所在
◎制程能力
◎掌握情报
◎改善问题
二、直方图的定义:
将制程中所收集有关计量之产品特
性值或结果值,分为几个相等的区间作
为横轴,并将各区间内所测定值,依所
出现的次数累积而成的面积,用柱子排
起来的图形。
三、使用直方图的目的:
(1)了解分配的型态
(2)研究制程能力或测知制程能力
(3)工程解析与管制
(4)测知数据之真伪
(5)计划产品之不良率
(6) 求分配之平均值与标准差
(7)藉以订定规格界限
(8)与规格或标准值比较
(9)调查是否混入两个以上不同群体
(10)了解设计管制是否合乎制程管制
四、与直方图有关之名词解释
1.次数分配
2.相对次数
3.累积次数(f)
4.全距(R)
5.组距(h)
6.算数平均数
7.中位数
8.各组中点之简化值
9.众数M
10.组中点
11.标准差
12.样本标准差(s)
五、直方图的制作方法
1.搜集数据并记录
2.找出数据中之最大值(L)与最小值(S)
3.求全距(R)
4.决定组数
K=1+3.321ogn
5.求组距 (h)
6.求各组上组界、下组界
7.求组中点
8.作次数分配表
9.制作直方图
六、常见的直方图型态
(1)正常型
说明:中间高,两边低,有集中趋势
(2)缺齿型 ( 凹凸不平型 )
说明:高低不一,有缺齿情形,不正
常分配,因测定值或换算方式
有偏差。
(3)切边型 ( 断裂型 )
说明:一端被切断。
(4)离岛型
说明:在右端或左端形成小岛。
(5)高原型
说明:形状似高原状。
(6)双峰型
说明:有两个高峰出现。
(7)偏态型 ( 偏态分配 )
说明:高处偏向一边,另一边低,拖长
尾巴。可分偏右,或偏左。
七、直方图的应用
1.测知制程能力、作为改善制程依据。
2.计算产品不良率。
3.测知分配型态。
4.藉以订定规格界限。
5.与规格或标准值比较。
6.调查是否混入两个以上不同群体。
7.分析设计时的管制界限可否用于制
程管制。
八、制程能力
1.制程准确度 Ca(Capabilty of accuracy)
生产过程中所获得之数据平均值
与规格中心值 之间偏差之程度
2.制程精密度Cp (Capabilty of Precison)
从制造过程中全数抽样或随机抽样所
计算出来之样本标准差(S)再乘以
以推定实绩群体之标准差 用 与
规格许容差比较,或是以 与规格公
差比较。
3.制程能力指数Cpk
Cpk 是总合Ca 和 Cp 二值之指数
Cpk=(1-|Ca|)Cp
第七章 柏拉图
一、前言
◎有价值的数据
◎充份掌握问题及重要原因
◎重点管理→决策
二、柏拉图由来
◎1897年V.Pareto ---- 意大利
◎重要的少数、琐细的多数---美国
朱兰
◎Q.C.C活动----QC7----日本、石川
馨
三、柏拉图的定义
1.搜集数据
2.依不良原因、状况、项目….等区
分、整理、分类
3.绘制成图
4.ABC图
5.排列图
四、柏拉图的制作说明
1.决定数据的分类项目
2.按项目分类、收集数据
3.依分类项目别、做数据整理,作
成统计表
4.记入图表纸,并依数据大小排列
画出柱状图
5.绘累计曲线
6.绘累计比率
7.记入必要的事项
五、绘制柏拉图应注意事项
1.依大小排列,其它项最后。
2. 柱形宽度一致。
3.纵轴与横轴比例为3:2。
4.纵轴最高点为总不良数,间距应
一致。
5.项目太多时,可列入其它。
6.纵轴、横轴表示内容。
7.改善前、后之比较。
8.柏拉曲线为折线非曲线。
9.注意2~8原则之重点管理。
10.柏拉图适用于计数值统计。
六、柏拉图之应用
1.作为降低不良的依据。
2.决定改善目标,找出问题点。
3.确认改善效果(前、后比较)。
4.应用于发掘现场的重要问题点。
5.用于整理报告或记录。
6.可作不同条件的评价。
7.验证或调整特性要因图。
8.配合特性要因图使用。
七、应用柏拉图应注意事项
1.依所选取之项目来分析。
2.项目比例相差不多时。
3.收集正确数据。
4.柏拉图为改善手段而非目的。
5.前1~2项不够具体时→需再检讨。
6.主要目的:从图中获得情报→分
析原因→采取对策。
7.改善后问题不久又重出→重新另
作柏拉图。
8.?其它?项大于前三项时→需再
检讨。
9.必要时,可作层别。
八、那些数据可以整理为柏拉图
1.质量方面
2.时间方面
3.成本方面
4.营业方面
5.交通方面
6.安全方面
7.选举方面
8.治安方面
9.医学方面
第八章 特性要因分析图
一、前言
◎特性 要因 因果图
◎1952石川馨 石川图 ◎鱼骨图
二、特性要因图二分类
1.原因追求型
2.对策追求型
三、如何绘制特性要因图
1.确定特性
2.绘制骨架
3.记载大要因
4.依大要因找出中要因
5.更详细列出小要因
6.圈出最重要的原因
7.记载相关条件
四、绘制时应注意事项
1.特性以注明「为什么」
2.主题之特性必须明确
3.收集众人意见
4.层别区分
5.无因果关系者不归类
6.多利用过去数据
7.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
8.以事实为依据
9.依特性不同,制作不同之特性要因图
五、特性要因图之应用
1.改善分析
2.制订标准
3.管理用
4.品质管制导入及培训用
5.配合其它手法应用
第九章 管制图
一、前言
设定一合理之高低界限,作为吾
人探测现场制程状况是否在?管理?
状态。
二、管制图之基本特性
◎产品特性与时间变化
◎三条直线
◎产品特性实测值记录--联机
三、管制图原理
1.质量变异之形成原因
◎偶然(机遇)原因
◎异常(非机遇)原因
2.管制界限之构成
◎以常态分配之三个标准差为理论
四、管制图之种类
◎依数据性质分类
1.计量值管制图
X-R管制图
X- 管制图
X-R管制图
X-Rm管制图
L-S管制图
2.计数值管制图
P管制图
Pn管制图
C管制图
U管制图
◎依管制图之用途分类
1.解析用管制图
决定方针用
制程解析用
制程能力研究用
制程管制之准备
2.管制用管制图
五、计数值与计量值管制图之应用
比较
六、管制图之绘制步骤
1.收集100个以上数据(先后顺序)
2.分组
3.将各组数据记录
4.计算各组平均值( )
5.计算各组全距 (R)
6.计算总平均 ( )
7.计算全距之平均 ( )
8.计算管制界限
◎X管制图中心线(CL)=
◎管制上界(UCL)=
◎管制下界(LCL)=
* R管制图中心线=
* 管制上限 (UCL)=
* 管制下界 (LCL)=
9.绘制中心线及管制界限,并将各点绘入图中
10.填入数据履历及特殊原因
1.收集20~25组数据
2.计算每组之不良率 ( P )
3.计算平均不良率 ( )
4.计算管制界限
中心线(CL)=
管制上限 (UCL) =
管制下限 (UCL) =
5 .绘制中心线及管制界限,并将各
点点入图中。
6.填入数据履历及特殊原因
七、管制图之判读
1.多数点子集中在中心线附近。
2.少数点子落在管制界限附近。
3.点子之分布与跳动呈随机状态,无规则
可循。
4.无点子超出管制界限以外。
1.连续25点以上出现在管制界限线内时
(机率为93.46%)
2.连续35点中,出现在管制界限外点子不
超出1点时。
3.连续100点中,出现在管制界限外点子
不起出2点时。
1.应视每一个点子为一个分配,非单纯之
点。
2.点子之动向代表制程之变化;虽无异常
之原因,各点子在界限内仍会有差异存
在。
3.异常之一般检定原则。
检定规则 1:(2/3 A)
3点中有2点在A区或A区以外者。
检定规则 2:(4/5 B)
5点中有4点在B区或B区以外者。
检定规则 3:(6 连串)
连续6点持续地上升或下降者。
检定规则 4:(8缺C)
有8点在中心线之两侧,但C区并无点子
者。
检定规则 5:(9 单侧)
连续9点在C区或C区以外者。
检定规则 6:(14升降)
连续14点交互着一升一降者。
检定规则7:(15C)
连续15点在中心在线下两侧之C区者。
检定规则 8:(1界外)
有点在A区以外者。
八、管制图使用时之注意事项
1.作业应标准化
2.先决定管制项目(质量特性)
3.不可用规格值替代管制界限
4.依特性选用管制图
5.合理抽样
6.点子超出界限之改善
7.样组大小 n= 4~5为佳
8. 之LCL取负值无意义
9.与制程管制配合
10.P管制图有点低于下限时,亦应
检讨
11. Cp >1,管制图才能发挥效用
品管的七大手法(ppt)
目 录
第一章 QC统计手法概述
第二章 数据与图表
第三章 查检表
第四章 散布图
第五章 层别法
第六章 直方图
第七章 柏拉图
第八章 特性要因分析图
第九章 管制图
第一章 QC统计手法概述
一、前言
二、管理循环
管理、改善与统计
P-D-C-A循环
三、QC STORY
四、QC七大手法与ISO 9000
统计技术
第二章 数据与图表
一、数据=事实
二、数据的分类
1.依特性
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
2.依来源
市场数据
制程数据
检验数据
3.依时间
过去数据
日常数据
新数据
三、应用数据须注意的重点
1.搜集正确可用的数据
2.避免个人主观的判断
3.掌握事实的真相
四、整理数据的方法
1.机器整理法(计算机软件…)
2.人工整理法(卡片、笔记…)
3.实例说明
五、整理数据的原则
1.发生问题而要采取改善对策
前,必须有数据作为依据。
2.对于数据使用目的应清楚了
解。
3.当数据搜集完成后,应立即
使用它。
4.数据的整理与运用,改善前、
改善后所具备的条件应一致。
5.数据不可造假,否则问题将
永远无法解决。
六、何谓图表
1.概念:
2.目的:
方便人的视觉
把握情报
采取必要对策
七、图表的种类
1.依使用目的:
解析用图表 管理用图表
计划用图表 计算用图表
统计用图表 说明用图表
2.依数据性质
静态图表 动态图表
3.依表现内容
系统图表 预定图表
记录图表 统计图表
4.依表示方法
棒形图、面积图、扇形图、折线
图….
八、图表之功用
1.利于多种复杂现象的相互比较。
2.费很少时间可得明确的概念。
3.快速显现变异,作为需改善的证据。
4.容易制作,大家都可使用。
5.对于专门知识不足的人,亦可了解。
6.图表较文字可以使阅读者印入脑海。
7.利于演讲、宣传、广告、加深印象。
8.可用插补法求近似值。
9.可供预测用。
九、图表必备条件
1.能把握全体
2.简单明了
3.能迅速了解
4.正确的判断
5.浮现对策
十、图表制作的原则
1.制作前考虑事项
确定目的
掌握资料
掌握情报
阅读对象
方便性、经久性、时间性
符合正确、简洁、清楚原则
2.制作应遵守的原则
目的明确(清楚标示主题)
数据特性掌握(固定、前后一致、正确性、适
用性)
图表之整体美观(单位、大小、点线、颜色…)
要求标准化,力求实用性
文词简洁(图文并茂,搭配突出)
图表履历(制作单位、人员、时间、主题…)
数值一般取三位数以下
十一、几种常用图表介绍
1.横式条形图范例:
2.正确范例:
3.正确范例:
第三章 查检表
一、定义:简单易于了解的标准化表格
或图形--可提供量化分析
或比对检查用。
二、查检表的分类:
◎点检用:
只做是非或选择的注记,主要功用
在于确认作业之执行,防止作业疏
忽或遗漏或预防事故发生。
◎记录用:
用来搜集计划数据,以作为数据解
析之依据,以找出不良原因或项目,
进而拟订改善对策。
三、查检表制作应注意事项:
1.明了制作目的
2.决定查检项目
3.决定查检频率
4.决定查检人员及方法
5.决定记录方式
6.决定查检表格式
7.决定查检符号
四、查检表的制作方法:
1.点检用查检表
◎列出每一需要点检项目
◎找出非点检不可之项目
◎注意顺序排列
◎尽可能将之层别~以利解析
(机种、人员、工程、时程…)
◎先使用,再求改善
2.记录用查检表
◎决定希望把握的项目
◎决定希望要搜集的数据
◎决定查检表格式
◎决定记录的方法
◎决定搜集数的方法
(何人?频率?方法?仪器…)
五、查检表记载的项目:
1.标题-目的
2.对象、项目-为什么?
3.人员-由谁做?
4.方法-何种方法?
5.时间-什么时间?频率?
6.制程别、检验站-什么地方、场所?
7.结果之整理-合计,平均值,统计
分析
8.传递途径-谁要了解?要报告给谁?
六、查检表制作要点:
1.可先参照他人范例
2.愈简单愈好
-易记录、易看、发现时间最短
3.记录者能一目了然所记录内容
4.集思广益,不可遗漏重要项目
5.不可让使用者产生错误的记录
七、查检表的应用:
1. 搜集数据立即使用,观察数据是否代表某些事实?
2.数据各项目间之差异点为何?是否集中?
3.是否因时间经过而有变化?
4.如有异常,应马上追究原因,采取必要措施?
5.查检项目应随作业改善而改变。
6.查检项目检察要细心、客观。
7.记录能迅速判断、采取行动。
8.明确指定谁来做,并使了解目的及方法。
9.数据应能获得层别的情报。
10.数据收集若非当初所想的,应重新检讨查检表。
11.查检项目、时间、单位…等基准应一致,以利
分析。
12.尽快呈报结果给相关人员。
13.数据搜集应注意随机性、代表性。
14.过去、现在的查检记录,应适当保管。
15.查检表记录完成后,可用柏拉图加以整理。
八、查检表范例:
<例1>产品质量检验判定用查检表例
生产成品外观质量判定基准表
<例2>堆高机年度保养查检表例
堆高机每年自动检查记录表
<例3>电视机故障诉怨状况查检表例
九、实例演练
1.某一生产单位,欲知某零件尺寸其制程的变异情
形,故收集多组数据以为分析,已知该零件规格
为5.0 0.6,今量测50组数据如下:试依其条件
制作一查检表。
外 径 尺 寸量 测 记 录
第四章 散布图
一、前言:
◎掌握原因与结果之间之相关程度。
◎检视离岛现象。
◎掌握制程参数与产品性特之因果关
系?
◎可藉观察一变量之变化而知另一变
数之情形。
二、散布图的定义:
将因果关系所对应变化的数据分别点
绘在X-Y轴坐标的象限上,以观察其
中之相关性是否存在?
(例)空调销售台数与天气温度的关系。
三、散布图的制作方法:
1.收集成对的数据,整理成数据表。
2.找出X、Y的最大值及最小值。
3.以X、Y的最大值及最小值建立X-Y
坐标。
4.决定适当的刻度。
5.将数据依次数点绘于X-Y坐标中。
6.注记相关资料
7.判读图形
◎是否有异常点
◎是否需再层别
◎是否与固有技术、经验相符。
四、散布图的判读:
1.完成正(负)相关。
2.高度正(负)相关。
3.中度正(负)相关。
4.低度正(负)相关。
5.无相关。
6.曲线相关。
散布图:分析电压变异与准确度之关系
第五章 层别法
一、前言:
◎造成产品质量异常的因素。
◎如何正确、迅速找出问题症结所在。
◎节省时间、人力。
二、层别法的定义:
层别法:为区分吾人所搜集之数据中,
因各种不同之特征而对结果产
生之影响,而以个别之特征加
以分类、统计,而此类统计分
析的方法称为层别法。
三、层别法的分类
1.部门别、单位别
2.制程区层别
3.作业员层别
4.机械、设备之层别
5.作业条件之层别
6.时间之层别
7.原材料之层别
8.测量之层别
9.检查之层别
10.环境、天候之层别
11.地区之层别
12.制品的层别
13.其它
四、层别法的实施步骤
1.先行选定欲调查之原因对象。
2.设计搜集数据所使用之窗体。
3.设定数据之收集点并训练站别员工如
何填制窗体。
4.记录及观察所得之数值。
5.整理数据、分类绘制应有之图表。
6.比较分析与最终推论。
五、层别法使用之注意事项
1.实施前,首先确定层别的目的:不良
率分析?效率之提升?作业条件确认
?
2.查检表之设计应针对所怀疑之对象设
计之。
3.数据之性质分类应清晰详细载明之。
4.依各种可能原因加以层别,至寻出真
因所在。
5.层别所得之情报应与对策相连接,并
付诸实际行动。
六、层别法之运用手法
七、实例演练
某造纸厂之纸厚,制程线规定日
班人员须每二个小时抽测乙次,每次取
六段,并测量中央及两侧之厚度加以管
制。最近业务经理反应客户对纸张之厚
度不均造成管卷困扰屡有抱怨,总经理
要求品保经理追查原因。
第六章 直方图
一、前言:
◎制程数据
◎散布情形
◎问题所在
◎制程能力
◎掌握情报
◎改善问题
二、直方图的定义:
将制程中所收集有关计量之产品特
性值或结果值,分为几个相等的区间作
为横轴,并将各区间内所测定值,依所
出现的次数累积而成的面积,用柱子排
起来的图形。
三、使用直方图的目的:
(1)了解分配的型态
(2)研究制程能力或测知制程能力
(3)工程解析与管制
(4)测知数据之真伪
(5)计划产品之不良率
(6) 求分配之平均值与标准差
(7)藉以订定规格界限
(8)与规格或标准值比较
(9)调查是否混入两个以上不同群体
(10)了解设计管制是否合乎制程管制
四、与直方图有关之名词解释
1.次数分配
2.相对次数
3.累积次数(f)
4.全距(R)
5.组距(h)
6.算数平均数
7.中位数
8.各组中点之简化值
9.众数M
10.组中点
11.标准差
12.样本标准差(s)
五、直方图的制作方法
1.搜集数据并记录
2.找出数据中之最大值(L)与最小值(S)
3.求全距(R)
4.决定组数
K=1+3.321ogn
5.求组距 (h)
6.求各组上组界、下组界
7.求组中点
8.作次数分配表
9.制作直方图
六、常见的直方图型态
(1)正常型
说明:中间高,两边低,有集中趋势
(2)缺齿型 ( 凹凸不平型 )
说明:高低不一,有缺齿情形,不正
常分配,因测定值或换算方式
有偏差。
(3)切边型 ( 断裂型 )
说明:一端被切断。
(4)离岛型
说明:在右端或左端形成小岛。
(5)高原型
说明:形状似高原状。
(6)双峰型
说明:有两个高峰出现。
(7)偏态型 ( 偏态分配 )
说明:高处偏向一边,另一边低,拖长
尾巴。可分偏右,或偏左。
七、直方图的应用
1.测知制程能力、作为改善制程依据。
2.计算产品不良率。
3.测知分配型态。
4.藉以订定规格界限。
5.与规格或标准值比较。
6.调查是否混入两个以上不同群体。
7.分析设计时的管制界限可否用于制
程管制。
八、制程能力
1.制程准确度 Ca(Capabilty of accuracy)
生产过程中所获得之数据平均值
与规格中心值 之间偏差之程度
2.制程精密度Cp (Capabilty of Precison)
从制造过程中全数抽样或随机抽样所
计算出来之样本标准差(S)再乘以
以推定实绩群体之标准差 用 与
规格许容差比较,或是以 与规格公
差比较。
3.制程能力指数Cpk
Cpk 是总合Ca 和 Cp 二值之指数
Cpk=(1-|Ca|)Cp
第七章 柏拉图
一、前言
◎有价值的数据
◎充份掌握问题及重要原因
◎重点管理→决策
二、柏拉图由来
◎1897年V.Pareto ---- 意大利
◎重要的少数、琐细的多数---美国
朱兰
◎Q.C.C活动----QC7----日本、石川
馨
三、柏拉图的定义
1.搜集数据
2.依不良原因、状况、项目….等区
分、整理、分类
3.绘制成图
4.ABC图
5.排列图
四、柏拉图的制作说明
1.决定数据的分类项目
2.按项目分类、收集数据
3.依分类项目别、做数据整理,作
成统计表
4.记入图表纸,并依数据大小排列
画出柱状图
5.绘累计曲线
6.绘累计比率
7.记入必要的事项
五、绘制柏拉图应注意事项
1.依大小排列,其它项最后。
2. 柱形宽度一致。
3.纵轴与横轴比例为3:2。
4.纵轴最高点为总不良数,间距应
一致。
5.项目太多时,可列入其它。
6.纵轴、横轴表示内容。
7.改善前、后之比较。
8.柏拉曲线为折线非曲线。
9.注意2~8原则之重点管理。
10.柏拉图适用于计数值统计。
六、柏拉图之应用
1.作为降低不良的依据。
2.决定改善目标,找出问题点。
3.确认改善效果(前、后比较)。
4.应用于发掘现场的重要问题点。
5.用于整理报告或记录。
6.可作不同条件的评价。
7.验证或调整特性要因图。
8.配合特性要因图使用。
七、应用柏拉图应注意事项
1.依所选取之项目来分析。
2.项目比例相差不多时。
3.收集正确数据。
4.柏拉图为改善手段而非目的。
5.前1~2项不够具体时→需再检讨。
6.主要目的:从图中获得情报→分
析原因→采取对策。
7.改善后问题不久又重出→重新另
作柏拉图。
8.?其它?项大于前三项时→需再
检讨。
9.必要时,可作层别。
八、那些数据可以整理为柏拉图
1.质量方面
2.时间方面
3.成本方面
4.营业方面
5.交通方面
6.安全方面
7.选举方面
8.治安方面
9.医学方面
第八章 特性要因分析图
一、前言
◎特性 要因 因果图
◎1952石川馨 石川图 ◎鱼骨图
二、特性要因图二分类
1.原因追求型
2.对策追求型
三、如何绘制特性要因图
1.确定特性
2.绘制骨架
3.记载大要因
4.依大要因找出中要因
5.更详细列出小要因
6.圈出最重要的原因
7.记载相关条件
四、绘制时应注意事项
1.特性以注明「为什么」
2.主题之特性必须明确
3.收集众人意见
4.层别区分
5.无因果关系者不归类
6.多利用过去数据
7.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
8.以事实为依据
9.依特性不同,制作不同之特性要因图
五、特性要因图之应用
1.改善分析
2.制订标准
3.管理用
4.品质管制导入及培训用
5.配合其它手法应用
第九章 管制图
一、前言
设定一合理之高低界限,作为吾
人探测现场制程状况是否在?管理?
状态。
二、管制图之基本特性
◎产品特性与时间变化
◎三条直线
◎产品特性实测值记录--联机
三、管制图原理
1.质量变异之形成原因
◎偶然(机遇)原因
◎异常(非机遇)原因
2.管制界限之构成
◎以常态分配之三个标准差为理论
四、管制图之种类
◎依数据性质分类
1.计量值管制图
X-R管制图
X- 管制图
X-R管制图
X-Rm管制图
L-S管制图
2.计数值管制图
P管制图
Pn管制图
C管制图
U管制图
◎依管制图之用途分类
1.解析用管制图
决定方针用
制程解析用
制程能力研究用
制程管制之准备
2.管制用管制图
五、计数值与计量值管制图之应用
比较
六、管制图之绘制步骤
1.收集100个以上数据(先后顺序)
2.分组
3.将各组数据记录
4.计算各组平均值( )
5.计算各组全距 (R)
6.计算总平均 ( )
7.计算全距之平均 ( )
8.计算管制界限
◎X管制图中心线(CL)=
◎管制上界(UCL)=
◎管制下界(LCL)=
* R管制图中心线=
* 管制上限 (UCL)=
* 管制下界 (LCL)=
9.绘制中心线及管制界限,并将各点绘入图中
10.填入数据履历及特殊原因
1.收集20~25组数据
2.计算每组之不良率 ( P )
3.计算平均不良率 ( )
4.计算管制界限
中心线(CL)=
管制上限 (UCL) =
管制下限 (UCL) =
5 .绘制中心线及管制界限,并将各
点点入图中。
6.填入数据履历及特殊原因
七、管制图之判读
1.多数点子集中在中心线附近。
2.少数点子落在管制界限附近。
3.点子之分布与跳动呈随机状态,无规则
可循。
4.无点子超出管制界限以外。
1.连续25点以上出现在管制界限线内时
(机率为93.46%)
2.连续35点中,出现在管制界限外点子不
超出1点时。
3.连续100点中,出现在管制界限外点子
不起出2点时。
1.应视每一个点子为一个分配,非单纯之
点。
2.点子之动向代表制程之变化;虽无异常
之原因,各点子在界限内仍会有差异存
在。
3.异常之一般检定原则。
检定规则 1:(2/3 A)
3点中有2点在A区或A区以外者。
检定规则 2:(4/5 B)
5点中有4点在B区或B区以外者。
检定规则 3:(6 连串)
连续6点持续地上升或下降者。
检定规则 4:(8缺C)
有8点在中心线之两侧,但C区并无点子
者。
检定规则 5:(9 单侧)
连续9点在C区或C区以外者。
检定规则 6:(14升降)
连续14点交互着一升一降者。
检定规则7:(15C)
连续15点在中心在线下两侧之C区者。
检定规则 8:(1界外)
有点在A区以外者。
八、管制图使用时之注意事项
1.作业应标准化
2.先决定管制项目(质量特性)
3.不可用规格值替代管制界限
4.依特性选用管制图
5.合理抽样
6.点子超出界限之改善
7.样组大小 n= 4~5为佳
8. 之LCL取负值无意义
9.与制程管制配合
10.P管制图有点低于下限时,亦应
检讨
11. Cp >1,管制图才能发挥效用
品管的七大手法(ppt)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
- 10跟我学礼仪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