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战略(ppt)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战略(ppt)
第三讲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又称为区位经济学(location economics)或空间经济学(spatial economics)它研究一定的经济活动为什么会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进行,以及一定的经济设施为什么会建立于一定的地域范围之内。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石
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生产的不完全可分性——生产的集中
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区域增长和发展的相关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区域均衡增长理论
发展经济学对区域非均衡发展的分析
一价定律与区域差异
新古典经济学区域均衡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区域发展存在程度差别,其发展是一个由不均衡走向均衡的过程。新古典经济学区域均衡增长理论,主要采用静态分析方法,认为区域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劳动和技术三个生产要素。
各区域存在着要素禀赋和发展程度的差异,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和资本增长因区域而形成不同的差异,各区域的产出增长中各种要素的贡献不同,因而总产出和人均产出存在很大差异。
受资本和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各区域的资本收益率和工资报酬率——要素收益率趋于平均化,最终导致区域经济的均衡增长。工资、利润是由劳动、资本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的竞争机制和利益机制会使劳动力和资本在各区域间流动——劳动力由低工资区域流向高工资区域,资本则会从低资本收益率的高工资区域流向高资本收益率的低工资区域。只有当投资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才能使资本流动处于均衡状态。
在短期范围内,如果资本相对于劳动力具有更大的流动性,低工资区域就可能拥有更快的产出增长。一般说来,除非资本投入的净产出相当低,否则,那些拥有较高的资本/劳动力比率的区域拥有较高的工资水平。所以资本/劳动力比率高的区域(高工资区域)将有更多的劳动力流入和资本流出,而资本/劳动力比率较低的低工资区域将有更多的劳动力流出和资本流入。由于资本相对于劳动力具有更大的流动性,因此,资本流入的低工资区域相对于劳动力流入的高工资区域具有更快的经济扩张和产出增长,从而使各区域生产要素的回报率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缩小,在动态中实现区域的均衡发展。
发展经济学对区域非均衡发展的分析
谬尔达尔:循环累积因果原理
弗里德曼 :核心——边缘交互作用理论
卡尔多(N·kaldor):相对效应工资 理论
威廉逊:区域增长倒“U”型 理论
谬尔达尔:循环累积因果原理
1957年,谬尔达尔提出循环累积因果原理。谬尔达尔认为,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发达区域表现为一种上升的正反馈运动,不发达区域经济表现为一种下降的正反馈运动。
在这种循环累积过程中,存在着扩散和回波两种不同的效应。扩散效应是指生产要素由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的转移,发达区域的繁荣带动了不发达区域的经济增长;回波效应是指生产要素由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转移,它将引起不发达区域经济活动的衰退,不利于其经济增长。
在循环累积因果过程中,回波效应总是大于扩散效应。因此,如果没有适当的政府干预,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是倾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间的差异。
弗里德曼 :核心——边缘交互作用理论
60年代,弗里德曼以中心地体系与国家经济间的关系为基础,最早在其专著《区域发展政策》中提出了一个具体的中心——外围模式,从更广泛的范围来研究区际不平等过程。弗里德曼强调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和经济增长的空间影响,认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推动着空间经济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发展”。通过经济的空间组织,将促使整个国家经济从前工业社会初始农业状态转变到成熟工业阶段。他把这一空间一体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工业化过程以前资源配置时期、核心边缘区阶段、经济活动向边缘部分地域扩散时期即空间一体化时期。
核心——边缘交互作用理论:基本观点
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交互作用理论,将落后地区看成是与中心保持着依赖的且缺乏经济自主权的外围区,认为所有这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如思想、技术及资本等,都产生于中心、或由中心从海外接受,由此导致了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空间二元结构的出现。但是,随着市场的扩展、通讯设施的改善和城市增长的拓展,会出现空间经济的一体化,从而中心与外围将变得模糊,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间的差距也将最终缩小。
工业化过程以前资源配置时期
在第一个阶段,由于缺乏等级结构的独立中心区,会逐渐出现一些“核心区”和“边缘区”。所谓“核心区”就是指发生经济创新的主要中心。“边缘区”是指依赖于核心区,其发展主要取决于核心区制约的地区。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初始形式,地区间相互割裂,存在大量的自给自足经济。其特征是:具有典型的前工业社会结构;增长能力迅速耗竭;经济趋于停滞。
核心边缘区阶段
在这个阶段会出现单个的强有力中心。这是一种由外部力量打破前工业社会的空间均衡状态而出现的形式,整个空间经济受惟一的核心区支配,出现了外围地区,具有工业化初期的典型结构。
核心区对边缘区有六大反馈效应:(1)支配效应,指通过把资源转向核心区而弱化边缘区;(2)信息效应,反映核心区的交互作用和创新的增加;(3)心理效应,指由于更大的可见性、更高的预期和较低的风险而导致创新升级;(4)现代化效应,指社会和制度转变有利于创新;(5)连锁效应,指一种创新的出现会诱使其他创新的发生;(6)生产效应,指规模经济和聚集效应的增加。通过这六大反馈效应,核心区的核心地位日益得到加强,同时也使其创新和增长向边缘区扩散,促进边缘区的经济创新和增长。在这个阶段,国民经济实际上缩小为增长潜能有限的单个大城市地区(即首位城市地区),劳动力资源向经济中心大规模迁移,逐渐损害了外围地区的经济,外围地区经济的持续停滞可能导致社会和政治不安定。
经济活动向边缘部分地区扩散时期
该时期出现了单个全国性核心区和外围地区强有力的次中心,是一种过渡时期。随着投资向许多具有战略地位的次级中心地带集中,如果核心区扩散效应的不断加速或者边缘区降低了对核心区的依赖,则会发生核心区和边缘区的冲突,冲突的结果是边缘区代替了核心区,或者是在边缘区发展了新的核心。
空间一体化时期
这是组织结构复杂化的最后阶段,此时会出现一些在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城市等级体系。大城市间外围地带逐渐被卷入附近的大城市经济中,从而最终实现地域组织的主要目标:全国一体化、布局高效益、增长潜力最大化以及必要的地区发展均衡和地区差距最小化。
相对效应工资 理论
1973年,卡尔多(N·kaldor)提出相对效应工资的概念用来描述区域不均衡增长过程。相对效应工资是指货币工资(w)与生产率(u)的比例(w/u)。w/u值越低,产出增长率越高。卡尔多假定,由于制度原因,一个国家内部各个区域的货币工资水平及其增长率是相同的。因此,在发达区域,由于聚集经济而产生规模报酬递增,故产出增长率高,生产增长率也随之提高,进而,相对效应工资下降,又进一步导致区域产出增长率提高。这种循环累积的利益将使快速成长区域更快成长。即使各区域工资存在差异的条件下,只要区域货币工资水平及其增长率的差异小于各区域生产率水平及其增长率的差异,那么,发达区域的相对效应工资仍低于不发达区域,区域间发展差距的扩大也是难以避免的。
区域增长倒“U”型 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逊根据全世界24个国家的横界面和时间序列资料,对区域增长的趋势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他认为,伴随一国的经济发展,区域间增长差异呈倒“U”型变化——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随着总体经济增长,区域差异逐渐扩大,然后区域差异保持稳定,当经济进入成熟增长阶段以后,区域差异随着总体经济增长而趋于缩小。
倒“U”型变化的原因
(1)工业化处于早期阶段时,生产率水平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主要是因为经济结构的变革,即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和第二、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在这个阶段,大多数区域受到发展资金不足和当地市场潜力的束缚,经济结构变革相对缓慢。现代工业逐渐聚集于最主要的几个发达区域,经济结构、生产率和收入水平的区域差异扩大。
(2)伴随工业化的推进及其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区域获得了实现工业化起步所必需的市场潜力,获得发展资金与专门技术的机会,出现了经济结构、生产率和收入的区际趋同阶段。从各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来考察,是制造业在各区域的分布趋于均衡,发达区域制造业的区位商趋于降低,不发达区域制造业的区位商趋于提高。
影响区域差异变动的因素
(1)人口迁移成本。一国在开发初期,人口分布不均,相对迁移成本较高,阻碍劳动力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同时也阻碍发达地区的人才流向落后地区,使得区域间差异扩大。当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相对迁移成本逐渐下降,有利于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动,从而促进了区域间差异的缩小。
(2)投资收益率。一国在开发初期,发达地区的投资收益率高,促使资金流向发达地区,发达地区增长加快,区域差异扩大。当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全国性的资本市场逐渐形成,发达地区的投资收益率下降,资本收益率趋于平均化,资本流向落后地区,区域间差异趋于缩小。
影响区域差异变动的因素
(3)国家发展目标。一国经济开发初期,国家目标一般追求全国经济的最大增长,因而将公共投资集中投向具有优势的发达地区,政府的各项政策亦向发达地区倾斜,区域间差异扩大。当一国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后,国家目标一般从全国经济增长转向全国福利目标,公共投资更多地投向落后地区。
(4)区域间的连锁效应。经济开发初期,区域间连锁效应缺乏,导致发达地区的技术进步、社会变革、收入乘数等效应传播困难,无法带动和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致使区域差异扩大。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区域间连锁效应增强,发达地区的效应传播加快,带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区域差异趋于缩小。
一价定律
该定律认为在没有运输费用和官方贸易壁垒(例如关税)的自由竞争市场上,同样货物在不同国家出售,按同一货币计量的价格应该是一样的。
一价定律也可以表述为,当贸易是开放的并且交易费用为零时,同样的货物无论在何地销售,其价格都必然相同。
一价定律蕴含着这样的假定:即便不同区域存在着价格差异,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也会趋于均衡。
一价定律存在的问题:
(1)与一价定律的假定相反,运输费用和贸易管制确实是存在的。这些贸易壁垒可能会高到使一些商品和劳务在两国间(或一国的不同区域间)无法贸易的程度。
(2)商品市场上的垄断或寡头行为可能会与运输费用和其他贸易壁垒相互作用,进一步削弱不同国家商品价格之间的联系。
贸易品和非贸易品
相对于一些商品和劳务的生产成本而言,运输成本又是可以高到使这些商品的国际流通无利可图的地步,这样的商品和劳务可称为非贸易品。贸易品主要是制成品、原材料和农产品,而非贸易品主要是服务与建筑行业产品。
但也有例外,例如银行和证券经纪商提供的金融服务经常是国际性的。此外,如果贸易管制足够严格,贸易品也可能变成非贸易品。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非贸易品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一半以上的份额。由于非贸易品的不完全流动性(一般服务产品)或不可流动性(如建筑物),国与国之间同一非贸易品价格水平存在重大差异。最典型的是实行自由贸易的中国香港,可贸易的制成品价格相当于或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但非贸易品价格、特别是和房地产相关的价格却是全世界最高的区域之一。
非贸易品的特点
对于一般性的服务业而言,大都属于技术进步相对较慢、劳动密集的行业。由于国与国之间一般劳动力流动受到的种种限制,不同国家因收入水平的不同而形成一般服务业产品价格水平的显著差异。
由于土地的稀缺性和不可流动性,发达国家和地区土地价格一般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例如,香港地区拥有600多万人口,但土地面积不到400平方英里,其中大部分还不适合于工程建设,因此土地一直十分稀缺。20世纪80~90年代,随着香港财富的增长和世界各地商人们对靠近中国市场办工厂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香港不动产价格的攀升。土地稀缺加上市场对土地需求的推动作用,香港成为当时全球房地产价格和租金最高的地区之一。
不同国家价格水平与人均收入水平的关系
对国际价格水平差异的研究发现了一个规律:当换算为一种货币来衡量价格时,各个国家的价格水平与实际人均收入成正比。同一单位的货币,在富国能够买到的东西比穷国要少。
贝拉·巴拉萨和保罗·萨缪尔森提出了对为什么穷国非贸易品价格相对较低这一现象的一种解释。
巴拉萨——萨缪尔森理论:为什么穷国非贸易品价格相对较低
在贸易品生产部门,穷国的劳动生产率低于富国;但在非贸易品生产部门,二者生产率的差别则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所有国家贸易品的价格大致相同,穷国贸易品生产部门较低的劳动生产率意味着穷国的工资水平较低,因此,在非贸易品部门的生产成本也比较低,非贸易品的价格水平也随之比较低。而富国贸易品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因此,富国的非贸易品价格从而整个价格水平都比较高。
有关劳动生产率的统计数据在实证方面支持了巴拉萨——萨缪尔森的生产率差别假设。而且,贸易品生产率的国际差别的确比非贸易品大。
巴格沃地—克莱维斯—力普塞理论
对上述问题的另一种解释是由杰格迪西·巴格沃蒂、欧文·克莱维斯,以及罗伯特·力普塞提出的。
该理论的出发点是各国资本和劳动资源储备的不同,而不是劳动生产率的差别。但是,它同样也得出了非贸易品价格随实际人均收入的增长而提高的结论。
他们认为,富国的资本—劳动比率较高,而穷国则拥有较多的劳动和较少的资本。因此,富国的边际劳动生产率高于穷国,从而工人工资也相应地高于穷国。非贸易品主要是劳务,相对于贸易品来说它是劳动密集的。因为穷国劳动力价格低廉,所以非贸易品在穷国比高工资的富国要便宜。
课堂讨论
区域发展理论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
上海市非贸易品价格偏高的原因?非贸易品价格偏高对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影响?如何抑制非贸易品价格的过快上涨?
如何全面和客观地衡量我国的区域差异?
区域差异的衡量
人均GDP或人均GNP
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
各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年份 2001 2002 2001 2002
全国平均 7651 8184 上海/贵州 12.9
上海 37382 40646 贵州 2895 3153
北京 25523 28449 甘肃 4163 4493
天津 20154 22380 广西 4688 5099
浙江 14655 16838 云南 4866 5179
广东 13730 15030 安徽 5221 5817
江苏 12922 14391 江西 5221 5829
福建 12362 13497 四川 5250 5766
辽宁 12041 12986 西藏 5307 6093
山东 10465 11645 宁夏 5340 5804
上海/全国 4.97
各地区居民消费水平
年份 2001 2002 2001 2002
全国平均 3609 3791 上海/贵州
上海 12562 14295 贵州 1631 1701
北京 8197 9291 甘肃 1839 1975
天津 6802 7162 广西 2247 2405
浙江 4772 5515 云南 2192 2377
广东 5308 5683 安徽 2739 2988
江苏 4322 4704 江西 2500 2651
福建 4611 4900 四川 2466 2621
辽宁 4789 5095 西藏 1939 2313
山东 3751 3952 宁夏 2384 2583
各地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年份 2001 2002 2001 2002
全国平均 6860 7703 上海/贵州
上海 12883 13250 贵州 5452 5944
北京 11578 12464 甘肃 5383 6151
天津 8959 9338 广西 6666 7315
浙江 10465 11716 云南 6798 7241
广东 10415 11137 安徽 5669 6032
江苏 7375 8178 江西 5506 6336
福建 8313 9189 四川 6360 6611
辽宁 5797 6525 西藏 7869 8079
山东 7101 7614 宁夏 5544 6067
农村人均纯收入(元)
年份 2001 2002 2001 2002
全国平均 2366 2476
上海 5871 6224 贵州 1412 1490
北京 5026 5398 甘肃 1509 1590
天津 3948 4279 广西 1944 2013
浙江 4582 4940 云南 1534 1609
广东 3770 3912 安徽 2020 2118
江苏 3785 3980 江西 2232 2306
福建 3381 3539 四川 1987 2108
辽宁 2558 2751 西藏 1404 1462
山东 2805 2948 宁夏 1823 1917
各地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年份 1990 2000 1990 2000
全国平均 68.55 71.40 内蒙古 65.68 69.87
上海 74.90 78.14 贵州 64.29 65.96
北京 72.86 76.10 甘肃 67.24 67.47
天津 72.32 74.91 广西 68.72 71.29
浙江 71.78 74.70 云南 63.49 65.49
广东 72.52 73.27 安徽 69.48 71.85
江苏 71.37 73.91 江西 66.11 68.95
福建 68.57 72.55 四川 66.33 71.20
辽宁 70.22 73.34 西藏 59.64 64.37
山东 70.57 73.92 宁夏 66.94 70.17
新疆 62.59 67.41
表7 各地区文盲半文盲人口的比重(%)
年份 2002 2002
全国平均 11.63 内蒙古 13.46
上海 8.18 贵州 18.74
北京 5.35 甘肃 21.11
天津 6.74 广西 9.45
浙江 13.54 云南 23.10
广东 7.01 安徽 17.88
江苏 14.31 江西 10.76
福建 13.67 四川 13.55
辽宁 5.16 西藏 43.82
山东 11.24 宁夏 17.49
陕西 15.56
部分省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年份 2002 2002
全国平均 37.68
上海 39.38 贵州 38.90
北京 33.76 甘肃 35.40
天津 36.25 广西 40.67
浙江 39.88 云南 41.58
广东 38.50 安徽 43.18
江苏 40.41 江西 40.53
福建 43.45 四川 39.83
辽宁 38.83 西藏 40.81
山东 34.44 宁夏 34.76
各地区文盲半文盲人口的比重(%)2002年
全国平均 11.63 内蒙古 13.46
上海 8.18 贵州 18.74
北京 5.35 甘肃 21.11
天津 6.74 广西 9.45
浙江 13.54 云南 23.10
广东 7.01 安徽 17.88
江苏 14.31 江西 10.76
福建 13.67 四川 13.55
辽宁 5.16 西藏 43.82
山东 11.24 宁夏 17.49
陕西 15.56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
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衡区域差距的缺陷
国民生产总值GNP=GDP+NFP(国外净要素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NNP=GNP-折旧
国民收入NI=NNP - 企业间接税
NI=工资和薪金+所有者收入+个人的租金收入+公司利润+利息净额
个人收入PI=NI-公司利润-社会保障金缴纳 +政府向个人的转移支付+利息调整+红利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非税收性支付
人均GDP存在的不足
(1)以本地区户籍人口为基础计算的人均GDP往往会夸大区域间的差异。因为经济发达地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往往大于户籍人口;而不发达地区常驻人口和流动人口一般小于户籍人口。这就导致发达地区的人均GDP高估,而不发达地区的人均GDP低估。
(2)GDP指标包括折旧,各地区经济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地区资本有机构成一般高于不发达地区,因此折旧率也比较高。
人均GDP存在的不足
(3)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沿海发达地区外资在推动本地区经济增长和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外资企业利润在GDP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扣除在外资企业就业的中方高薪阶层,占人口大多数的发达地区中低收入阶层,就其可支配收入而言,与不发达地区中低收入阶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别会显著地低于人均GDP的差距。
人均GDP存在的不足
(4)用人均GDP或人均货币收入衡量不同区域的差异,往往是以不同区域与人民生活相关的产品和劳务的价格不存在差异(至少是差异比较小)为假定前提的。但在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不仅非贸易商品存在很大的价格差异,即便贸易类商品由于运输成本和区际间的各种贸易障碍的存在,各地区的价格仍然存在显著的差异
地区间价格差异的影响
服务类价格的差异
住房价格的差异
食品类价格的差异
各地区住宅平均销售价格(元/平方米)
年份 2001 2002 2001 2002
全国平均 2017 2092 北京/江西 5.46 4.93
上海 3658 4007 贵州 1026 1068
北京 4716 4467 甘肃 1190 1195
天津 2308 2414 广西 1628 1644
浙江 1821 2128 云南 1848 1784
广东 3102 3022 安徽 994 1171
江苏 1665 1806 江西 864 907
福建 1788 1744 四川 1171 1190
辽宁 1999 1991 西藏 1466 1542
山东 1361 1535 宁夏 1309 1594
内蒙 1023 1041
各地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8平方米的户数占的比重(%)
年份 2000 2000
全国平均 9.08
上海 15.55 贵州 17.88
北京 14.93 甘肃 17.40
天津 11.33 广西 13.04
浙江 5.82 云南 14.73
广东 16.19 安徽 7.93
江苏 6.06 江西 10.38
福建 13.87 四川 4.44
辽宁 6.76 西藏 30.10
山东 3.97 宁夏 17.33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
货币购买力的地区差异
购买一揽子商品和劳务在一国(大国)不同区域支付的货币金额不同——等额的货币金额在不同区域的购买力不同。
发达地区价格偏高的原因
供求关系的影响
生产成本的差异(工资、租金、公用事业收费)
区域差异扩大的原因分析
地理环境与资源禀赋条件
市场经济的发育水平
国家的区域发展政策
对外开放程度(利用外资水平)
产业集聚的程度
教育与人口素质
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水平
城市化水平
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比较
发达国家的区域发展政策
西部大开发战略
老东北工业基地改造
美国区域发展援助的特点(1)
(1)美国区域发展援助的目标,是为落后地区创造经济机会,培育其自我发展的创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
(2)主要依靠市场的办法解决区域差异问题,中央政府承担有限责任。主要靠引导资本、人口、资源的区际流动,通过市场竞争激发落后地区的发展活力。
美国区域发展援助的特点(2)
(3)区域援助以间接的财政手段为主,并注意调动州和地方的积极性。美国实行的累进税制能够对高收入与低收入地区的差距起到自动调节作用。在较高的累进收入所得税制度下,地区间收入差异越大,自动出现的国民收入转移支付水平越高。与此相联系,美国财税体制允许各州实行相对独立的有差别的税收政策,以利于各州创造有利的地区投资环境。
美国区域发展援助的特点(3)
(4)加强对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及公共工程的投资建设。美国政府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重点投资建设的领域,一是水电工程,二是全国公路网,三是全国信息网络建设,四是环境保护,五是基础教育。美国从小学、中学到州立大学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州政府每年财政支出的85%用于教育,联邦政府的教育支出主要用于欠发达地区。
英国区域援助政策
英国区域发展援助的主要目标,是促进萧条地区的就业增长。政策实施以财政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形成鼓励与限制相结合的政策体系。为缩小地区差异,政府主要通过投资、就业补贴等财政刺激措施,引导企业向高失业地区迁移;同时,采用工业许可证等区位控制措施,限制企业在人口和经济活动过于集中的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英国区域政策的转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英国区域政策强调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鼓励其自力更生。政府认为,产生区域问题的重要原因是经济的低效率,而这种低效率是由于萧条区的供给刚性和缺乏企业家活动;减少区域差异的关键在于对当地企业的刺激,一是区域增长的动力由外部投资转向内生的发展。这种思路和方法与传统截然不同,标志着英国区域政策的重大转变。
1993年以来我国区域政策的调整
(1)国家投资与布局政策: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调整加工工业的地区布局,引导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2)财政政策: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1994年全国进行税制改革。新税制改变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分配格局,增强了中央财政的调控能力。1993年全国财政收入中,中央和地方之比为 22%:78%;1994年新税制后这一比例为55.7%:44.3%。
1993年以来我国区域政策的调整
(3)开放政策:加快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步伐,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中央还决定,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的60%以上要用于中西部地区。(4)区域合作政策:鼓励并加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5)扶贫政策: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扶贫方式从救济型转向开发型,并通过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贫困地区对口支援的方式,力争在本世纪末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
在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相对缩小的同时,西部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差距仍然继续扩大,1994-1998年, 西部地区在全国GDP总量中的比重,由14.51%下降为14.0%,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从0.63降为0.60。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中央又不失时机地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西部大开发的意义(1)
西部开发有利于扩大内需。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人口将近3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是一个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目前有效需求不足,从地域分布来看主要是西部地区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消费增长率大大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1996~1998年期间,东中西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分别为13.1%、14.2%、和6.9%。从地区间工业制成品角度看,许多西部省区60%~70%的主要消费品来源于东部地区。加快西部开发就是要首先提高近3亿西部人民的收入水平,刺激广大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需求,扩大东部制成品输出,从而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创造巨大的市场。
西部大开发的意义(2)
西部开发有利于全国生态环境的治理。西部地区是我国长江、黄河等主要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环境屏障和水源保护的特殊地带。但是数千年来无数次的战乱、灾害和人为破坏,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大规模的垦殖与开发,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不断恶化,水土流失严重,人类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自然灾害频率不断加剧,不仅对西部地区构成威胁,还对我国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构成长期性的洪水威胁。如果黄河的生态水被用尽,不仅会造成黄河常年断流,而且会在中下游形成大量的泥沙淤积。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西部大开发的意义(3)
西部开发有利于增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中国全面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只有依托广大的国内市场和国内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的区域分工,才能形成规模经济和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思路:环境改造与制度创新
环境改造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还西部以青山绿水;
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较好的投资环境,便于信息、资源的流动;大力改善教育、文化、医疗保健条件,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增大人力资本的价值。
环境改造的目的是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初始条件的差异显著缩小,积极地参与全国乃至全球的市场竞争。
制度创新,就是要按照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制定发展的规则,通过制度创新,形成自我持续发展的能力。
西部大开发要解决好的问题
要着眼于增强国际竞争力来看待西部开发。在高关税壁垒和实行地方分权的条件下,对本国产业的保护在各地区演化为地方保护,从而割裂了国内市场,削弱了国际竞争力。在对外开放、特别是在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条件下,关税大幅度降低甚至实行零税率,面对来自发达国家的国际竞争,迫切要求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最大限度地增强国际竞争力。只有西部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产业形成了国际竞争的优势,才有可能逐步改变其在国内竞争中的弱势地位。
协调好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完善基础设施,制定法律和规则,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搞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企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的作用应是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的基础上履行政府的职责,只能用更加规范的政策手段和市场秩序来弥补市场的不足。
城市化战略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核心
城市建设应当成为西部大开发中基础设施投入的重心,从一定意义上说,西部大开发战略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在各地区造就若干有现代经济意义的城市和依托城市的区域经济网络。西部城市的发展要特别注意综合性,不能重复专业化、基地型的城市建设的老路。综合性、多功能的现代化城市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加快西部地区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
缩小我国的区域差异,必须要加快西部地区经济体制的改革,约束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从法律上和制度上保护个人的财产权,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加快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的重新调整,在对大型骨干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同时,放开搞活大部分中小型国有企业。西部地区政治体制改革应与政府职能转换相适应,近期的重点是精简机构,大大压缩行政事业编制,节约政府支出,减少中央政府投资的漏出和管理成本,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
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1)
消除价格扭曲现象。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对能源的低价政策,对淡水、森林资源的开发低收费或不收费。上述政策是导致重要资源过度利用、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取消能源补贴,提高淡水等稀缺资源的开发费用和消费价格,使其市场价格大致能反映这些资源的稀缺程度。由此产生的积极效应是,替代品的出现、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化,在增加有效供给、满足需求的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积极的作用。
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明晰产权。当人们可以随意使用森林、草原或渔场时,他们一般都会过度使用这些资源。明确产权关系,可以使所有者或使用者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产权的排他性和出于理性动机对长期利益的追求,有利于资源的适度开发、利用,取得明显的环境效益。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提出 (1)
东北地区是我国资源禀赋条件比较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区域。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各省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分别用2001年的8项主要经济指标衡量并进行综合评价。综合指数在0.45~0.60的为较发达地区,共有6个,辽宁为0.5218,黑龙江为0.4637,分别居全国第7位和第9位。吉林省以0.4416位居全国第10。
50~60年代东北地区作为“共和国的长子”,不仅在全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为全国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大量人、财、物力的支援。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提出 (2)
1980年,东北三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3.4%,相当于长三角地区的3/4,相当于广东省的2.45倍。
2002年东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仍相当于全国的11.33%,但是已不足长三角地区的1/2,仅相当于广东省的99.4%。就经济总量而言,东北地区仍然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就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指标而言,大大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3-11的资料显示,2001年,东三省地方国有企业盈利面、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资产负债率和不良资产—权益比则数倍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吉林省有2项指标位居全国末位,黑龙江省有4项指标列全国倒数第2名。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提出 (3)
经济总量的增长相对放慢,经济效益指标大大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结果必然是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水平的相对减少。
2001年和2002年,东北三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0.49%和81.72%。1990年,东北三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7倍,2000年下降为0.97倍,2002年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
2002年,城镇登记失业率辽宁和黑龙江分列全国的前2位,分别为6.5%和4.9%。作为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东北地区经济的相对衰落,成为不争的事实。“东北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制度僵化 效率低下
东北地区在转轨中遇到的发展困境,与前苏联东欧国家十分相似。到2001年底,辽宁、吉林、黑龙江国有经济比重仍分别高达78.2%、86.2%和87.2%,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3、21.3和22.3个百分点。
国有经济比重太大,缺乏有效竞争,在短缺经济条件下矛盾并不突出。在经济相对过剩、国内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国有经济固有的制度僵化、效率低下的矛盾就充分暴露出来了。
制度创新——重构东北经济的微观基础
东北振兴要想有实质性突破,要从微观主体的改造入手。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微观基础,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要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二是要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发展国有与非国有相互融合的混合经济。东北地区要加大对内对外开放的力度,形成较充分的竞争环境。在此基础上,推动国有经济产权制度的变革,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对政府监督的民主制度的建设,给予公民广泛的参政议政和监督的权利。
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必须进行一揽子的经济和政治的变革。渐进过程中的突变或许是振兴东北的可供选择的较好方案。
振兴装备工业,优化资源配置
东北地区应紧紧抓住国际制造业转移、国家实施振兴东北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机遇,以开放和改革推动创新,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体系。
从产业选择上,东北的装备工业和原材料工业都有较好的基础。多年来,有关方面反复呼吁振兴装备工业,一个重要考虑是借此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在东北的下一步发展中,装备工业和部分原材料工业仍然是基础较好、机遇较多、值得下功夫推动的产业。
装备工业和重要原材料工业,从全国来讲,竞争相当激烈,特别是装备工业。尽管东北地区有较好的基础,但从装备工业新的特点和趋势来说,往往需要产业集聚的条件,需要相当发达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但在这方面东北并没有优势。
从全国来讲,装备工业大发展的条件正在成熟,但东北能否充分分享这种发展机遇,是否会像纺织等产业所发生的情况那样,出现产业中心的转移,应当说存在着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关键将取决于东北能否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尽快形成有利于产业集聚的条件,适应新的产业发展特点和趋势。
支付改革成本,推动企业转轨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以分散而随机的方式支付改革成本问题甚多,容易浪费资源,久拖不决。较好的选择是在较高的政府层次,设立专项基金,按照规则统一、责任明确、时间有限的原则,统筹解决支付改革成本、转换体制和机制的问题。
应该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建立老工业基地改造基金,主要用于支付国有企业的改制成本和资源枯竭产业的退出成本。
培育新的增长点
促进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上一批新的大项目很有必要。没有一定规模的增量,存量的改制和改组往往难以推动。
新项目不仅要成为经济上的新增长点,同时要成为新体制和机制的生长点。
最重要的不是政府确定项目,有潜力的项目最终要有市场来决定。问题的关键不是缺资金,而是由谁来投资,采取何种体制和机制来投资。不能再用老办法建新项目,否则很可能重蹈覆辙,搞出一些新的包袱。
建议在东北地区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放宽投资进入限制,吸引新的投资者,促成一批以非国有经济和混合经济为主的大项目。
政府职能的转变
政府职能转变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中的关键一环,这个问题不解决,再好的方案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与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相配合,各级地方政府,首先是省一级政府,要制定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步子要大一些,有些方面可以在全国先走一步。
要切实解决政企不分,政府对经济事务直接干预过多、过深,而公共服务又严重不足的状况,把政府经济工作的着力点转到创造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政策和法律环境上来,全面提高政府效率,形成市场机制更好发挥作用的条件,给投资者、创业者以稳定预期。
课堂讨论
上海在统筹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定位?
上海与西部大开发战略;
上海与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战略;
上海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战略。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战略(ppt)
第三讲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又称为区位经济学(location economics)或空间经济学(spatial economics)它研究一定的经济活动为什么会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进行,以及一定的经济设施为什么会建立于一定的地域范围之内。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石
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生产的不完全可分性——生产的集中
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区域增长和发展的相关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区域均衡增长理论
发展经济学对区域非均衡发展的分析
一价定律与区域差异
新古典经济学区域均衡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区域发展存在程度差别,其发展是一个由不均衡走向均衡的过程。新古典经济学区域均衡增长理论,主要采用静态分析方法,认为区域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劳动和技术三个生产要素。
各区域存在着要素禀赋和发展程度的差异,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和资本增长因区域而形成不同的差异,各区域的产出增长中各种要素的贡献不同,因而总产出和人均产出存在很大差异。
受资本和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各区域的资本收益率和工资报酬率——要素收益率趋于平均化,最终导致区域经济的均衡增长。工资、利润是由劳动、资本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的竞争机制和利益机制会使劳动力和资本在各区域间流动——劳动力由低工资区域流向高工资区域,资本则会从低资本收益率的高工资区域流向高资本收益率的低工资区域。只有当投资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才能使资本流动处于均衡状态。
在短期范围内,如果资本相对于劳动力具有更大的流动性,低工资区域就可能拥有更快的产出增长。一般说来,除非资本投入的净产出相当低,否则,那些拥有较高的资本/劳动力比率的区域拥有较高的工资水平。所以资本/劳动力比率高的区域(高工资区域)将有更多的劳动力流入和资本流出,而资本/劳动力比率较低的低工资区域将有更多的劳动力流出和资本流入。由于资本相对于劳动力具有更大的流动性,因此,资本流入的低工资区域相对于劳动力流入的高工资区域具有更快的经济扩张和产出增长,从而使各区域生产要素的回报率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缩小,在动态中实现区域的均衡发展。
发展经济学对区域非均衡发展的分析
谬尔达尔:循环累积因果原理
弗里德曼 :核心——边缘交互作用理论
卡尔多(N·kaldor):相对效应工资 理论
威廉逊:区域增长倒“U”型 理论
谬尔达尔:循环累积因果原理
1957年,谬尔达尔提出循环累积因果原理。谬尔达尔认为,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发达区域表现为一种上升的正反馈运动,不发达区域经济表现为一种下降的正反馈运动。
在这种循环累积过程中,存在着扩散和回波两种不同的效应。扩散效应是指生产要素由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的转移,发达区域的繁荣带动了不发达区域的经济增长;回波效应是指生产要素由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转移,它将引起不发达区域经济活动的衰退,不利于其经济增长。
在循环累积因果过程中,回波效应总是大于扩散效应。因此,如果没有适当的政府干预,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是倾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间的差异。
弗里德曼 :核心——边缘交互作用理论
60年代,弗里德曼以中心地体系与国家经济间的关系为基础,最早在其专著《区域发展政策》中提出了一个具体的中心——外围模式,从更广泛的范围来研究区际不平等过程。弗里德曼强调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和经济增长的空间影响,认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推动着空间经济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发展”。通过经济的空间组织,将促使整个国家经济从前工业社会初始农业状态转变到成熟工业阶段。他把这一空间一体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工业化过程以前资源配置时期、核心边缘区阶段、经济活动向边缘部分地域扩散时期即空间一体化时期。
核心——边缘交互作用理论:基本观点
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交互作用理论,将落后地区看成是与中心保持着依赖的且缺乏经济自主权的外围区,认为所有这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如思想、技术及资本等,都产生于中心、或由中心从海外接受,由此导致了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空间二元结构的出现。但是,随着市场的扩展、通讯设施的改善和城市增长的拓展,会出现空间经济的一体化,从而中心与外围将变得模糊,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间的差距也将最终缩小。
工业化过程以前资源配置时期
在第一个阶段,由于缺乏等级结构的独立中心区,会逐渐出现一些“核心区”和“边缘区”。所谓“核心区”就是指发生经济创新的主要中心。“边缘区”是指依赖于核心区,其发展主要取决于核心区制约的地区。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初始形式,地区间相互割裂,存在大量的自给自足经济。其特征是:具有典型的前工业社会结构;增长能力迅速耗竭;经济趋于停滞。
核心边缘区阶段
在这个阶段会出现单个的强有力中心。这是一种由外部力量打破前工业社会的空间均衡状态而出现的形式,整个空间经济受惟一的核心区支配,出现了外围地区,具有工业化初期的典型结构。
核心区对边缘区有六大反馈效应:(1)支配效应,指通过把资源转向核心区而弱化边缘区;(2)信息效应,反映核心区的交互作用和创新的增加;(3)心理效应,指由于更大的可见性、更高的预期和较低的风险而导致创新升级;(4)现代化效应,指社会和制度转变有利于创新;(5)连锁效应,指一种创新的出现会诱使其他创新的发生;(6)生产效应,指规模经济和聚集效应的增加。通过这六大反馈效应,核心区的核心地位日益得到加强,同时也使其创新和增长向边缘区扩散,促进边缘区的经济创新和增长。在这个阶段,国民经济实际上缩小为增长潜能有限的单个大城市地区(即首位城市地区),劳动力资源向经济中心大规模迁移,逐渐损害了外围地区的经济,外围地区经济的持续停滞可能导致社会和政治不安定。
经济活动向边缘部分地区扩散时期
该时期出现了单个全国性核心区和外围地区强有力的次中心,是一种过渡时期。随着投资向许多具有战略地位的次级中心地带集中,如果核心区扩散效应的不断加速或者边缘区降低了对核心区的依赖,则会发生核心区和边缘区的冲突,冲突的结果是边缘区代替了核心区,或者是在边缘区发展了新的核心。
空间一体化时期
这是组织结构复杂化的最后阶段,此时会出现一些在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城市等级体系。大城市间外围地带逐渐被卷入附近的大城市经济中,从而最终实现地域组织的主要目标:全国一体化、布局高效益、增长潜力最大化以及必要的地区发展均衡和地区差距最小化。
相对效应工资 理论
1973年,卡尔多(N·kaldor)提出相对效应工资的概念用来描述区域不均衡增长过程。相对效应工资是指货币工资(w)与生产率(u)的比例(w/u)。w/u值越低,产出增长率越高。卡尔多假定,由于制度原因,一个国家内部各个区域的货币工资水平及其增长率是相同的。因此,在发达区域,由于聚集经济而产生规模报酬递增,故产出增长率高,生产增长率也随之提高,进而,相对效应工资下降,又进一步导致区域产出增长率提高。这种循环累积的利益将使快速成长区域更快成长。即使各区域工资存在差异的条件下,只要区域货币工资水平及其增长率的差异小于各区域生产率水平及其增长率的差异,那么,发达区域的相对效应工资仍低于不发达区域,区域间发展差距的扩大也是难以避免的。
区域增长倒“U”型 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逊根据全世界24个国家的横界面和时间序列资料,对区域增长的趋势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他认为,伴随一国的经济发展,区域间增长差异呈倒“U”型变化——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随着总体经济增长,区域差异逐渐扩大,然后区域差异保持稳定,当经济进入成熟增长阶段以后,区域差异随着总体经济增长而趋于缩小。
倒“U”型变化的原因
(1)工业化处于早期阶段时,生产率水平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主要是因为经济结构的变革,即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和第二、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在这个阶段,大多数区域受到发展资金不足和当地市场潜力的束缚,经济结构变革相对缓慢。现代工业逐渐聚集于最主要的几个发达区域,经济结构、生产率和收入水平的区域差异扩大。
(2)伴随工业化的推进及其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区域获得了实现工业化起步所必需的市场潜力,获得发展资金与专门技术的机会,出现了经济结构、生产率和收入的区际趋同阶段。从各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来考察,是制造业在各区域的分布趋于均衡,发达区域制造业的区位商趋于降低,不发达区域制造业的区位商趋于提高。
影响区域差异变动的因素
(1)人口迁移成本。一国在开发初期,人口分布不均,相对迁移成本较高,阻碍劳动力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同时也阻碍发达地区的人才流向落后地区,使得区域间差异扩大。当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相对迁移成本逐渐下降,有利于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动,从而促进了区域间差异的缩小。
(2)投资收益率。一国在开发初期,发达地区的投资收益率高,促使资金流向发达地区,发达地区增长加快,区域差异扩大。当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全国性的资本市场逐渐形成,发达地区的投资收益率下降,资本收益率趋于平均化,资本流向落后地区,区域间差异趋于缩小。
影响区域差异变动的因素
(3)国家发展目标。一国经济开发初期,国家目标一般追求全国经济的最大增长,因而将公共投资集中投向具有优势的发达地区,政府的各项政策亦向发达地区倾斜,区域间差异扩大。当一国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后,国家目标一般从全国经济增长转向全国福利目标,公共投资更多地投向落后地区。
(4)区域间的连锁效应。经济开发初期,区域间连锁效应缺乏,导致发达地区的技术进步、社会变革、收入乘数等效应传播困难,无法带动和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致使区域差异扩大。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区域间连锁效应增强,发达地区的效应传播加快,带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区域差异趋于缩小。
一价定律
该定律认为在没有运输费用和官方贸易壁垒(例如关税)的自由竞争市场上,同样货物在不同国家出售,按同一货币计量的价格应该是一样的。
一价定律也可以表述为,当贸易是开放的并且交易费用为零时,同样的货物无论在何地销售,其价格都必然相同。
一价定律蕴含着这样的假定:即便不同区域存在着价格差异,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也会趋于均衡。
一价定律存在的问题:
(1)与一价定律的假定相反,运输费用和贸易管制确实是存在的。这些贸易壁垒可能会高到使一些商品和劳务在两国间(或一国的不同区域间)无法贸易的程度。
(2)商品市场上的垄断或寡头行为可能会与运输费用和其他贸易壁垒相互作用,进一步削弱不同国家商品价格之间的联系。
贸易品和非贸易品
相对于一些商品和劳务的生产成本而言,运输成本又是可以高到使这些商品的国际流通无利可图的地步,这样的商品和劳务可称为非贸易品。贸易品主要是制成品、原材料和农产品,而非贸易品主要是服务与建筑行业产品。
但也有例外,例如银行和证券经纪商提供的金融服务经常是国际性的。此外,如果贸易管制足够严格,贸易品也可能变成非贸易品。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非贸易品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一半以上的份额。由于非贸易品的不完全流动性(一般服务产品)或不可流动性(如建筑物),国与国之间同一非贸易品价格水平存在重大差异。最典型的是实行自由贸易的中国香港,可贸易的制成品价格相当于或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但非贸易品价格、特别是和房地产相关的价格却是全世界最高的区域之一。
非贸易品的特点
对于一般性的服务业而言,大都属于技术进步相对较慢、劳动密集的行业。由于国与国之间一般劳动力流动受到的种种限制,不同国家因收入水平的不同而形成一般服务业产品价格水平的显著差异。
由于土地的稀缺性和不可流动性,发达国家和地区土地价格一般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例如,香港地区拥有600多万人口,但土地面积不到400平方英里,其中大部分还不适合于工程建设,因此土地一直十分稀缺。20世纪80~90年代,随着香港财富的增长和世界各地商人们对靠近中国市场办工厂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香港不动产价格的攀升。土地稀缺加上市场对土地需求的推动作用,香港成为当时全球房地产价格和租金最高的地区之一。
不同国家价格水平与人均收入水平的关系
对国际价格水平差异的研究发现了一个规律:当换算为一种货币来衡量价格时,各个国家的价格水平与实际人均收入成正比。同一单位的货币,在富国能够买到的东西比穷国要少。
贝拉·巴拉萨和保罗·萨缪尔森提出了对为什么穷国非贸易品价格相对较低这一现象的一种解释。
巴拉萨——萨缪尔森理论:为什么穷国非贸易品价格相对较低
在贸易品生产部门,穷国的劳动生产率低于富国;但在非贸易品生产部门,二者生产率的差别则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所有国家贸易品的价格大致相同,穷国贸易品生产部门较低的劳动生产率意味着穷国的工资水平较低,因此,在非贸易品部门的生产成本也比较低,非贸易品的价格水平也随之比较低。而富国贸易品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因此,富国的非贸易品价格从而整个价格水平都比较高。
有关劳动生产率的统计数据在实证方面支持了巴拉萨——萨缪尔森的生产率差别假设。而且,贸易品生产率的国际差别的确比非贸易品大。
巴格沃地—克莱维斯—力普塞理论
对上述问题的另一种解释是由杰格迪西·巴格沃蒂、欧文·克莱维斯,以及罗伯特·力普塞提出的。
该理论的出发点是各国资本和劳动资源储备的不同,而不是劳动生产率的差别。但是,它同样也得出了非贸易品价格随实际人均收入的增长而提高的结论。
他们认为,富国的资本—劳动比率较高,而穷国则拥有较多的劳动和较少的资本。因此,富国的边际劳动生产率高于穷国,从而工人工资也相应地高于穷国。非贸易品主要是劳务,相对于贸易品来说它是劳动密集的。因为穷国劳动力价格低廉,所以非贸易品在穷国比高工资的富国要便宜。
课堂讨论
区域发展理论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
上海市非贸易品价格偏高的原因?非贸易品价格偏高对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影响?如何抑制非贸易品价格的过快上涨?
如何全面和客观地衡量我国的区域差异?
区域差异的衡量
人均GDP或人均GNP
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
各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年份 2001 2002 2001 2002
全国平均 7651 8184 上海/贵州 12.9
上海 37382 40646 贵州 2895 3153
北京 25523 28449 甘肃 4163 4493
天津 20154 22380 广西 4688 5099
浙江 14655 16838 云南 4866 5179
广东 13730 15030 安徽 5221 5817
江苏 12922 14391 江西 5221 5829
福建 12362 13497 四川 5250 5766
辽宁 12041 12986 西藏 5307 6093
山东 10465 11645 宁夏 5340 5804
上海/全国 4.97
各地区居民消费水平
年份 2001 2002 2001 2002
全国平均 3609 3791 上海/贵州
上海 12562 14295 贵州 1631 1701
北京 8197 9291 甘肃 1839 1975
天津 6802 7162 广西 2247 2405
浙江 4772 5515 云南 2192 2377
广东 5308 5683 安徽 2739 2988
江苏 4322 4704 江西 2500 2651
福建 4611 4900 四川 2466 2621
辽宁 4789 5095 西藏 1939 2313
山东 3751 3952 宁夏 2384 2583
各地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年份 2001 2002 2001 2002
全国平均 6860 7703 上海/贵州
上海 12883 13250 贵州 5452 5944
北京 11578 12464 甘肃 5383 6151
天津 8959 9338 广西 6666 7315
浙江 10465 11716 云南 6798 7241
广东 10415 11137 安徽 5669 6032
江苏 7375 8178 江西 5506 6336
福建 8313 9189 四川 6360 6611
辽宁 5797 6525 西藏 7869 8079
山东 7101 7614 宁夏 5544 6067
农村人均纯收入(元)
年份 2001 2002 2001 2002
全国平均 2366 2476
上海 5871 6224 贵州 1412 1490
北京 5026 5398 甘肃 1509 1590
天津 3948 4279 广西 1944 2013
浙江 4582 4940 云南 1534 1609
广东 3770 3912 安徽 2020 2118
江苏 3785 3980 江西 2232 2306
福建 3381 3539 四川 1987 2108
辽宁 2558 2751 西藏 1404 1462
山东 2805 2948 宁夏 1823 1917
各地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年份 1990 2000 1990 2000
全国平均 68.55 71.40 内蒙古 65.68 69.87
上海 74.90 78.14 贵州 64.29 65.96
北京 72.86 76.10 甘肃 67.24 67.47
天津 72.32 74.91 广西 68.72 71.29
浙江 71.78 74.70 云南 63.49 65.49
广东 72.52 73.27 安徽 69.48 71.85
江苏 71.37 73.91 江西 66.11 68.95
福建 68.57 72.55 四川 66.33 71.20
辽宁 70.22 73.34 西藏 59.64 64.37
山东 70.57 73.92 宁夏 66.94 70.17
新疆 62.59 67.41
表7 各地区文盲半文盲人口的比重(%)
年份 2002 2002
全国平均 11.63 内蒙古 13.46
上海 8.18 贵州 18.74
北京 5.35 甘肃 21.11
天津 6.74 广西 9.45
浙江 13.54 云南 23.10
广东 7.01 安徽 17.88
江苏 14.31 江西 10.76
福建 13.67 四川 13.55
辽宁 5.16 西藏 43.82
山东 11.24 宁夏 17.49
陕西 15.56
部分省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年份 2002 2002
全国平均 37.68
上海 39.38 贵州 38.90
北京 33.76 甘肃 35.40
天津 36.25 广西 40.67
浙江 39.88 云南 41.58
广东 38.50 安徽 43.18
江苏 40.41 江西 40.53
福建 43.45 四川 39.83
辽宁 38.83 西藏 40.81
山东 34.44 宁夏 34.76
各地区文盲半文盲人口的比重(%)2002年
全国平均 11.63 内蒙古 13.46
上海 8.18 贵州 18.74
北京 5.35 甘肃 21.11
天津 6.74 广西 9.45
浙江 13.54 云南 23.10
广东 7.01 安徽 17.88
江苏 14.31 江西 10.76
福建 13.67 四川 13.55
辽宁 5.16 西藏 43.82
山东 11.24 宁夏 17.49
陕西 15.56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
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衡区域差距的缺陷
国民生产总值GNP=GDP+NFP(国外净要素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NNP=GNP-折旧
国民收入NI=NNP - 企业间接税
NI=工资和薪金+所有者收入+个人的租金收入+公司利润+利息净额
个人收入PI=NI-公司利润-社会保障金缴纳 +政府向个人的转移支付+利息调整+红利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非税收性支付
人均GDP存在的不足
(1)以本地区户籍人口为基础计算的人均GDP往往会夸大区域间的差异。因为经济发达地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往往大于户籍人口;而不发达地区常驻人口和流动人口一般小于户籍人口。这就导致发达地区的人均GDP高估,而不发达地区的人均GDP低估。
(2)GDP指标包括折旧,各地区经济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地区资本有机构成一般高于不发达地区,因此折旧率也比较高。
人均GDP存在的不足
(3)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沿海发达地区外资在推动本地区经济增长和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外资企业利润在GDP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扣除在外资企业就业的中方高薪阶层,占人口大多数的发达地区中低收入阶层,就其可支配收入而言,与不发达地区中低收入阶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别会显著地低于人均GDP的差距。
人均GDP存在的不足
(4)用人均GDP或人均货币收入衡量不同区域的差异,往往是以不同区域与人民生活相关的产品和劳务的价格不存在差异(至少是差异比较小)为假定前提的。但在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不仅非贸易商品存在很大的价格差异,即便贸易类商品由于运输成本和区际间的各种贸易障碍的存在,各地区的价格仍然存在显著的差异
地区间价格差异的影响
服务类价格的差异
住房价格的差异
食品类价格的差异
各地区住宅平均销售价格(元/平方米)
年份 2001 2002 2001 2002
全国平均 2017 2092 北京/江西 5.46 4.93
上海 3658 4007 贵州 1026 1068
北京 4716 4467 甘肃 1190 1195
天津 2308 2414 广西 1628 1644
浙江 1821 2128 云南 1848 1784
广东 3102 3022 安徽 994 1171
江苏 1665 1806 江西 864 907
福建 1788 1744 四川 1171 1190
辽宁 1999 1991 西藏 1466 1542
山东 1361 1535 宁夏 1309 1594
内蒙 1023 1041
各地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8平方米的户数占的比重(%)
年份 2000 2000
全国平均 9.08
上海 15.55 贵州 17.88
北京 14.93 甘肃 17.40
天津 11.33 广西 13.04
浙江 5.82 云南 14.73
广东 16.19 安徽 7.93
江苏 6.06 江西 10.38
福建 13.87 四川 4.44
辽宁 6.76 西藏 30.10
山东 3.97 宁夏 17.33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
货币购买力的地区差异
购买一揽子商品和劳务在一国(大国)不同区域支付的货币金额不同——等额的货币金额在不同区域的购买力不同。
发达地区价格偏高的原因
供求关系的影响
生产成本的差异(工资、租金、公用事业收费)
区域差异扩大的原因分析
地理环境与资源禀赋条件
市场经济的发育水平
国家的区域发展政策
对外开放程度(利用外资水平)
产业集聚的程度
教育与人口素质
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水平
城市化水平
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比较
发达国家的区域发展政策
西部大开发战略
老东北工业基地改造
美国区域发展援助的特点(1)
(1)美国区域发展援助的目标,是为落后地区创造经济机会,培育其自我发展的创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
(2)主要依靠市场的办法解决区域差异问题,中央政府承担有限责任。主要靠引导资本、人口、资源的区际流动,通过市场竞争激发落后地区的发展活力。
美国区域发展援助的特点(2)
(3)区域援助以间接的财政手段为主,并注意调动州和地方的积极性。美国实行的累进税制能够对高收入与低收入地区的差距起到自动调节作用。在较高的累进收入所得税制度下,地区间收入差异越大,自动出现的国民收入转移支付水平越高。与此相联系,美国财税体制允许各州实行相对独立的有差别的税收政策,以利于各州创造有利的地区投资环境。
美国区域发展援助的特点(3)
(4)加强对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及公共工程的投资建设。美国政府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重点投资建设的领域,一是水电工程,二是全国公路网,三是全国信息网络建设,四是环境保护,五是基础教育。美国从小学、中学到州立大学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州政府每年财政支出的85%用于教育,联邦政府的教育支出主要用于欠发达地区。
英国区域援助政策
英国区域发展援助的主要目标,是促进萧条地区的就业增长。政策实施以财政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形成鼓励与限制相结合的政策体系。为缩小地区差异,政府主要通过投资、就业补贴等财政刺激措施,引导企业向高失业地区迁移;同时,采用工业许可证等区位控制措施,限制企业在人口和经济活动过于集中的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英国区域政策的转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英国区域政策强调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鼓励其自力更生。政府认为,产生区域问题的重要原因是经济的低效率,而这种低效率是由于萧条区的供给刚性和缺乏企业家活动;减少区域差异的关键在于对当地企业的刺激,一是区域增长的动力由外部投资转向内生的发展。这种思路和方法与传统截然不同,标志着英国区域政策的重大转变。
1993年以来我国区域政策的调整
(1)国家投资与布局政策: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调整加工工业的地区布局,引导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2)财政政策: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1994年全国进行税制改革。新税制改变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分配格局,增强了中央财政的调控能力。1993年全国财政收入中,中央和地方之比为 22%:78%;1994年新税制后这一比例为55.7%:44.3%。
1993年以来我国区域政策的调整
(3)开放政策:加快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步伐,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中央还决定,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的60%以上要用于中西部地区。(4)区域合作政策:鼓励并加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5)扶贫政策: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扶贫方式从救济型转向开发型,并通过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贫困地区对口支援的方式,力争在本世纪末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
在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相对缩小的同时,西部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差距仍然继续扩大,1994-1998年, 西部地区在全国GDP总量中的比重,由14.51%下降为14.0%,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从0.63降为0.60。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中央又不失时机地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西部大开发的意义(1)
西部开发有利于扩大内需。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人口将近3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是一个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目前有效需求不足,从地域分布来看主要是西部地区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消费增长率大大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1996~1998年期间,东中西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分别为13.1%、14.2%、和6.9%。从地区间工业制成品角度看,许多西部省区60%~70%的主要消费品来源于东部地区。加快西部开发就是要首先提高近3亿西部人民的收入水平,刺激广大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需求,扩大东部制成品输出,从而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创造巨大的市场。
西部大开发的意义(2)
西部开发有利于全国生态环境的治理。西部地区是我国长江、黄河等主要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环境屏障和水源保护的特殊地带。但是数千年来无数次的战乱、灾害和人为破坏,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大规模的垦殖与开发,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不断恶化,水土流失严重,人类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自然灾害频率不断加剧,不仅对西部地区构成威胁,还对我国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构成长期性的洪水威胁。如果黄河的生态水被用尽,不仅会造成黄河常年断流,而且会在中下游形成大量的泥沙淤积。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西部大开发的意义(3)
西部开发有利于增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中国全面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只有依托广大的国内市场和国内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的区域分工,才能形成规模经济和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思路:环境改造与制度创新
环境改造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还西部以青山绿水;
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较好的投资环境,便于信息、资源的流动;大力改善教育、文化、医疗保健条件,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增大人力资本的价值。
环境改造的目的是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初始条件的差异显著缩小,积极地参与全国乃至全球的市场竞争。
制度创新,就是要按照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制定发展的规则,通过制度创新,形成自我持续发展的能力。
西部大开发要解决好的问题
要着眼于增强国际竞争力来看待西部开发。在高关税壁垒和实行地方分权的条件下,对本国产业的保护在各地区演化为地方保护,从而割裂了国内市场,削弱了国际竞争力。在对外开放、特别是在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条件下,关税大幅度降低甚至实行零税率,面对来自发达国家的国际竞争,迫切要求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最大限度地增强国际竞争力。只有西部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产业形成了国际竞争的优势,才有可能逐步改变其在国内竞争中的弱势地位。
协调好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完善基础设施,制定法律和规则,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搞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企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的作用应是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的基础上履行政府的职责,只能用更加规范的政策手段和市场秩序来弥补市场的不足。
城市化战略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核心
城市建设应当成为西部大开发中基础设施投入的重心,从一定意义上说,西部大开发战略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在各地区造就若干有现代经济意义的城市和依托城市的区域经济网络。西部城市的发展要特别注意综合性,不能重复专业化、基地型的城市建设的老路。综合性、多功能的现代化城市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加快西部地区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
缩小我国的区域差异,必须要加快西部地区经济体制的改革,约束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从法律上和制度上保护个人的财产权,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加快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的重新调整,在对大型骨干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同时,放开搞活大部分中小型国有企业。西部地区政治体制改革应与政府职能转换相适应,近期的重点是精简机构,大大压缩行政事业编制,节约政府支出,减少中央政府投资的漏出和管理成本,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
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1)
消除价格扭曲现象。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对能源的低价政策,对淡水、森林资源的开发低收费或不收费。上述政策是导致重要资源过度利用、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取消能源补贴,提高淡水等稀缺资源的开发费用和消费价格,使其市场价格大致能反映这些资源的稀缺程度。由此产生的积极效应是,替代品的出现、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化,在增加有效供给、满足需求的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积极的作用。
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明晰产权。当人们可以随意使用森林、草原或渔场时,他们一般都会过度使用这些资源。明确产权关系,可以使所有者或使用者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产权的排他性和出于理性动机对长期利益的追求,有利于资源的适度开发、利用,取得明显的环境效益。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提出 (1)
东北地区是我国资源禀赋条件比较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区域。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各省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分别用2001年的8项主要经济指标衡量并进行综合评价。综合指数在0.45~0.60的为较发达地区,共有6个,辽宁为0.5218,黑龙江为0.4637,分别居全国第7位和第9位。吉林省以0.4416位居全国第10。
50~60年代东北地区作为“共和国的长子”,不仅在全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为全国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大量人、财、物力的支援。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提出 (2)
1980年,东北三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3.4%,相当于长三角地区的3/4,相当于广东省的2.45倍。
2002年东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仍相当于全国的11.33%,但是已不足长三角地区的1/2,仅相当于广东省的99.4%。就经济总量而言,东北地区仍然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就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指标而言,大大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3-11的资料显示,2001年,东三省地方国有企业盈利面、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资产负债率和不良资产—权益比则数倍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吉林省有2项指标位居全国末位,黑龙江省有4项指标列全国倒数第2名。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提出 (3)
经济总量的增长相对放慢,经济效益指标大大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结果必然是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水平的相对减少。
2001年和2002年,东北三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0.49%和81.72%。1990年,东北三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7倍,2000年下降为0.97倍,2002年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
2002年,城镇登记失业率辽宁和黑龙江分列全国的前2位,分别为6.5%和4.9%。作为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东北地区经济的相对衰落,成为不争的事实。“东北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制度僵化 效率低下
东北地区在转轨中遇到的发展困境,与前苏联东欧国家十分相似。到2001年底,辽宁、吉林、黑龙江国有经济比重仍分别高达78.2%、86.2%和87.2%,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3、21.3和22.3个百分点。
国有经济比重太大,缺乏有效竞争,在短缺经济条件下矛盾并不突出。在经济相对过剩、国内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国有经济固有的制度僵化、效率低下的矛盾就充分暴露出来了。
制度创新——重构东北经济的微观基础
东北振兴要想有实质性突破,要从微观主体的改造入手。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微观基础,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要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二是要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发展国有与非国有相互融合的混合经济。东北地区要加大对内对外开放的力度,形成较充分的竞争环境。在此基础上,推动国有经济产权制度的变革,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对政府监督的民主制度的建设,给予公民广泛的参政议政和监督的权利。
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必须进行一揽子的经济和政治的变革。渐进过程中的突变或许是振兴东北的可供选择的较好方案。
振兴装备工业,优化资源配置
东北地区应紧紧抓住国际制造业转移、国家实施振兴东北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机遇,以开放和改革推动创新,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体系。
从产业选择上,东北的装备工业和原材料工业都有较好的基础。多年来,有关方面反复呼吁振兴装备工业,一个重要考虑是借此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在东北的下一步发展中,装备工业和部分原材料工业仍然是基础较好、机遇较多、值得下功夫推动的产业。
装备工业和重要原材料工业,从全国来讲,竞争相当激烈,特别是装备工业。尽管东北地区有较好的基础,但从装备工业新的特点和趋势来说,往往需要产业集聚的条件,需要相当发达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但在这方面东北并没有优势。
从全国来讲,装备工业大发展的条件正在成熟,但东北能否充分分享这种发展机遇,是否会像纺织等产业所发生的情况那样,出现产业中心的转移,应当说存在着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关键将取决于东北能否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尽快形成有利于产业集聚的条件,适应新的产业发展特点和趋势。
支付改革成本,推动企业转轨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以分散而随机的方式支付改革成本问题甚多,容易浪费资源,久拖不决。较好的选择是在较高的政府层次,设立专项基金,按照规则统一、责任明确、时间有限的原则,统筹解决支付改革成本、转换体制和机制的问题。
应该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建立老工业基地改造基金,主要用于支付国有企业的改制成本和资源枯竭产业的退出成本。
培育新的增长点
促进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上一批新的大项目很有必要。没有一定规模的增量,存量的改制和改组往往难以推动。
新项目不仅要成为经济上的新增长点,同时要成为新体制和机制的生长点。
最重要的不是政府确定项目,有潜力的项目最终要有市场来决定。问题的关键不是缺资金,而是由谁来投资,采取何种体制和机制来投资。不能再用老办法建新项目,否则很可能重蹈覆辙,搞出一些新的包袱。
建议在东北地区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放宽投资进入限制,吸引新的投资者,促成一批以非国有经济和混合经济为主的大项目。
政府职能的转变
政府职能转变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中的关键一环,这个问题不解决,再好的方案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与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相配合,各级地方政府,首先是省一级政府,要制定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步子要大一些,有些方面可以在全国先走一步。
要切实解决政企不分,政府对经济事务直接干预过多、过深,而公共服务又严重不足的状况,把政府经济工作的着力点转到创造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政策和法律环境上来,全面提高政府效率,形成市场机制更好发挥作用的条件,给投资者、创业者以稳定预期。
课堂讨论
上海在统筹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定位?
上海与西部大开发战略;
上海与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战略;
上海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战略。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战略(ppt)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
- 10跟我学礼仪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