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略角度看石油企业的成本核算和控制
作者:薛梅芳 陈超 128
关键词 石油企业 成本核算 成本控制
1 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是中国石油企业实现新世纪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我国石油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运行效率低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而随着中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全世界范围内科技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中国的石油生产企业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在充分认识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前提下,制定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是中国石油产业在新世纪开始最迫切的任务。中国石油企业面临的挑战来自多个方面,一方面国际竞争环境日益严峻,而同时企业自身缺乏足够的应对这种竞争的实力。在中国石油产业传统的政府规制体制下,石油产业的主要业务由中央政府垄断经营,也就造成石油生产企业长期以来是事实上的自然垄断行业。但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石油工业必将受到强烈的冲击。这种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关贸壁垒将被拆除,中国的原油开采将随国际油价波动。国内外市场接轨后,通过石油进出口,中国国内的油价与国际市场油价会相互影响,通过市场的机制和力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价格接轨。由于国际石油市场容量和交易规模极大,这种相互影响将主要表现为国内油价追随国际市场油价变动,并受国际市场制约。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状况,将因国际石油贸易量和交易价格的波动处于不稳定状态,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增大。而且国内的原油价格和国际市场接轨后,由于国内石油生产企业没有直接影响石油价格的能力,而只能被动接受国际价格,因此,国际油价波动将能够直接影响上游企业的收益;
其次,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一些实力强劲的跨国石油企业已经开始进军中国的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直接与国内石油生产企业展开上游竞争。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壳牌、埃克森、美孚和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等一些外国公司进一步深入参与了我国陆地、海上油气项目的勘探开发。这对于长期以来在国内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处于绝对垄断地位的一些石油生产企业来讲,无疑是非常大的冲击;
第三,国内石油缺口逐渐变大,出于国家战略考虑,对石油生产企业的要求将越来越高。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石油需求量也是节节攀升,并且国内石油生产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2000年我国的原油进口曾达到7 027万t,创下最高纪录,此后2001年、2002年原油进口数量都有所下降。按照2003年上半年中国原油进口4 380万t计算,2003年全年的原油进口量估计会突破8 000
万t 。正是由于原油缺口逐渐变大,国内石油企业必然将承受在降低消耗的前提下提高原油产出的巨大压力。因此,石油生产企业也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以适应新时期国家战略的需要。
进入21世纪,中石油和中石化相继将“低成本”和“走出去”战略作为新世纪的重点发展战略,试图进入开发成本相对较低的国际石油开发市场。同时对投资者承诺,将大幅削减操作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从本质来看所有这些战略都是围绕一点进行,就是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最终增强企业应对日益增强的国际竞争的能力。因此,降低油气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已经成为新世纪石油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关系到中国石油企业的长远生存和发展。
2 对产量的片面追求和成本考核的不合理是石油企业成本过高的重要因素
最近10年的相关数据显示,国外石油公司的生产操作成本发展趋势是稳中有降,保持在2~4 美元/桶之间,低于国内石油生产企业5美元左右的水平。从综合生产成本来看,国外石油公司基本稳定在10~12美元/桶左右,而2003年中石化石油企业年均17.8美元/桶,折合人民币约950元/t,并且在中原等部分开发较早的老油田区块,综合生产成本还在逐年上升。国内石油企业生产成本远高于国外企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很重要的两点在于:对石油产量的片面追求和成本考核体制的不合理。
2.1 过分注重产量而不是经济效益使企业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
由于石油的重要意义,多年来在石油企业内部始终都是“成本服从于产量”,不论是在前期勘探还是后期开发环节,都将产量的保持和提升作为资源投入的最重要的核定标准。尤其中石化和中石油上市后,各大油田更是感觉到了保持和提升产量的巨大压力。而且在对于企业管理人员和一般基层生产者的绩效考核中,产量始终都是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但是对于一个应当以盈利为目的的现代企业来讲,过分注重产量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极其深远。一些油田和区块经过了几十年的勘探开发,本身已经进入了正常的产量递减期,勘探和开发的难度将逐渐加大。出于对经济效益的考虑,国外公司对高操作成本的油田和油井一般进行废弃处理,而国内企业注重产量,为了稳产和高产往往会加大成本投入而忽视由此产生的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重大影响,大量采用增产措施。这些措施所发生的费用并不等同于一般的维修费用,其强度要远远超出一般的维修费用。在油田(区块)开采的中后期,措施费用要占到操作成本的30%~40%。
由于目前开采技术的限制,对于很多老区块的高投入往往很难收到高产出。过分注重产量而不顾开发的经济效益,最终造成了对资源投入缺乏合理科学的评估,无法规避和降低投资风险。再加上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石油企业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管理机制,使得石油企业成本居高不下,缺少和国外大型石油公司竞争的实力。
2.2 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国内石油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无法做到对投资效果的科学评估,不利于企业的成本控制
美国石油公司的油气成本核算方法———成果法堪称世界上最为成熟、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油气成本核算体系和技术方法。根据美国SEC 颁布的《SX4—10 条例》的规定,油气生产活动分为四个阶段,相应的油气成本也分为矿区取得成本、勘探成本、开发成本和生产成本四个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基本定义和主要构成如下所述:①矿区取得成本。是指购买、租赁或以其他方式取得矿区(即矿产权) 时发生的成本。包括租赁定金、购买或租赁矿区选择权的成本土地租金、经纪人手续费、登记费用和法律费用以及为获得矿产权发生的其他成本。②勘探成本。是指发生在可以保证勘查的确定区域和被认为具有油气储量前景的正在勘查的特定区域的成本。勘探成本可以发生在取得矿产权之前或以后。其主要类型有地质和地球物理勘探成本、未开发矿区的持产和保留成本、干井贡献和井底贡献、钻井和准备钻探井的成本以及勘探型参数井的钻探费用。③开发成本。是指为了获得接近探明储量的机会和为建设用于开采、处理、集输和存储石油和天然气的设施而发生的成本。特别是为建立提高采收率系统的成本也包括在开发成本中。④生产成本。是指运行和维持井与有关设备和设施而发生的成本,换言之,是指为把石油和天然气提升到地面并对其进行处理、集输和储存的成本。其内容主要有运行井和有关设备与设施的人工成本、修理和维持费用、材料及供应品和消耗的燃料及动力、探明矿区及其之上的井及有关设备与设施的财产税和保险税、生产税。
成果法与我们石油企业核算方法最大的不同在于,国外勘探开发的资本化支出(不含辅助设备支出)是按生产的油气产量逐年折耗、摊销,投资回收与产量挂钩。在这种核算方式下,投资的效果直接反映在石油产量上,可以科学合理地对投资效果进行量化和考核,从而决定投资的合理性,能够更为有效地决定资源分配比例和流向。是把资本化的采油气井、注水井及地面设施等固定资产,按规定的年限计提折旧,没有与产量挂钩,使油气产出与成本不相匹配,造成油田高产时效益虚增,低产时成本压力加大。考核方式的不科学使得在确定投资效果时,无法真实反映单位产量的成本消耗以及不同区块之间、不同油井之间的成本分摊情况,而只能反映一段时间和范围内成本消耗和产量情况。这就造成在进行投资的可行性分析以及项目后评估时,很难得到准确的信息,对于科学合理地进行投资决策是非常不利的。
3 对石油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几点思考
3.1 对勘探开发资本化成本应按“产量法”摊销
目前,很多油田以及区块已经进入开发后期,含水量大,开发困难。但是在原有的成本核算体制下,很难真正反映出这部分区块的勘探开发成本消耗,从而给企业决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油气成本核算方式与国际通用方式的接轨,有利于客观考核油气生产活动的经营状况,保障降低成本措施更有针对性地实施。同时对于石油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投资评估和决策体系,增大勘探开发的合理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2 应逐步由注重产量向注重经济效益转变
原有的过分注重产量的生产经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经济时代对企业提出的严格要求,这就要求企业在制定决策时将重点放在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目前,由于大量油区的老化和减产,如果产量大幅下滑就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就要求石油企业拓展勘探开发领域,在更大的范围寻找优质储量。获得高品位的经济可采储量,既是增强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基础,更是从源头降低油气成本的重要途径。因此,从企业长远效益出发,必须拓展勘探开发领域,力求在新的勘探领域寻找到优质储量。
在拓展可开采区域的同时,还必须注重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含量,降低成本消耗。利用So low 模型对大庆、胜利等石油管理局的历年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国内石油生产企业的技术进步贡献率最好也就是48%左右,而国外大公司一般可以达到80%以上。石化集团公司创造1元利润需投入的管理费和销售费为国外公司的8~9倍。中国石化拥有员工比世界前四大公司员工总数还要多,人均创利仅为壳牌公司的1%。因此,提高经济效益必须要求不断提升技术创效能力,同时不断降低人工成本,精简机构和管理层次,提高组织效率,最终培育石油企业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 萧琛. 全球网络经济[M]. 北京: 华夏出版社,1999
2 朱国宏,刘子馨.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3 V. K,纳雷安安.技术战略与创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4 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扩展阅读
学习华为战略规划管理的秘密武器BLM 2024.01.20
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起源于IBM,是一个中高层用于战略制定与执行连接的方法与平台。至今,华为对该模型的实践应用深度与广度,已经远远超过IBM。华为不仅将这个模型应用于公司
作者:曹扬详情
降本增效咨询培训:厦门市降本增效系统 2023.11.06
2023年11月3日—11月4日,在美丽的厦门海滨五星级万丽大酒店,来自福建省15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带领其高管团队共计60多人参加厦门市降本增效系统企业家研习营。研习中,姜上泉导师重点分享了降本增
作者:姜上泉详情
京刚「说」未来:企业数字化转型受哪些 2023.11.01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金字塔”的塔基,是支撑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数字化浪潮下,中小微企业要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加速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然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仍
作者:王京刚详情
京刚「说」未来:企业数字化转型:再认 2023.11.01
近年来,随着国家数字化政策不断出台、新兴技术不断进步、企业内生需求持续释放,数字化转型逐步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乃至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 本文重点分析当下阻碍企业数字
作者:王京刚详情
降本增效咨询培训:晋江市转型赋能企业 2023.09.08
2023年9月1日—9月2日,来自福建省晋江市的19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带领其高管团队共计90多人参加晋江市转型赋能企业管理提升之增效降本总裁研修班。晋江市2022年位列全国百强县第三位,生产总值3
作者:姜上泉详情
从下游几家客户经营战略来看营销 2023.04.12
三年前,在浙江工商大学就读MBA,每每听到老师讲到企业经营战略规划时候,总感觉与自己有些遥远,所选用的案例都是名企,比如早就灰飞烟灭的三株,太阳神。成功再度创新转型的巨人,美国的GE专业多元化,海尔的
作者:蒋观庆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厂家招商准备工作之沟 5
- 2太古可口可乐第2期降 15
- 3一定要脱离产品谈招商 19
- 4员工不是被招聘进来的 29
- 5姜上泉老师:降本必增 16
- 6西安王晓楠:2024 1424
- 7辅警或迎来转正新契机 43
- 8西安王晓楠:辅警月薪 55
- 9什么是小型门店的底层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