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出口应摆脱单纯“创汇”思维

 作者:汪洋    122

  回顾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上一个高点1995年,再到成为新高峰的2007年间十余年的中国玉米进出口,会发现一个很明显的现象——"贵买贱卖":中国玉米进口的最高纪录发生在国际玉米价格最高的1995年,超过了500万吨;而随着国际市场玉米价格的盘旋回落,中国每年的玉米进口却再也没有超过30万吨,反倒是出口节节攀升,终于在国际价格徘徊于低点的2003年达到了创纪录的1600余万吨;而在国际粮食价格自2005年开始稳步回升以后,我们每年的玉米出口却又降到了300-500万吨。在此期间,国内对玉米的刚性需求稳步上升,而玉米的年度期末库存则随着出口的增加逐年减少。

  以上可以解释为什么虽然近期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但是国内的玉米价格却依然难以回落。正如一些分析人士所指出的,目前调控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切断国际、国内粮食市场联系(取消进口关税、征收出口关税),然后借助中储粮和适量进口来平抑价格。在笔者看来,这一思路是把国际粮价的飙升当作了国内粮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然而,2007年1-11月中国的玉米出口总量不过487万吨,这么一点出口量不但离2004年以前大多数年分的水平很远,而且较之国内玉米总产量所占的比例也很小。

  不过如果反观国内市场,我们便不难发现我国的玉米年消费量自2006年起就已经和年产量基本持平,而每年的期末库存却已经从2000年以前占年消费量的80%多降到了2005年以后20-30%的水平上。2008年1月9日多个省份进行了国储玉米拍卖活动,起拍价竟然远高于市场价,由此造成了大量的流拍现象。然而即便是如此低的成交量,也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春节的临近,国家将很快被迫入市采购,补充储备。

  而造成这些年国家玉米库存过低,不敷国用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得归结到1990年代中期以来以"创汇"为指导的粮食出口政策了。1997年,在国际玉米价格尚居高位时,中国的玉米出口开始大幅度增加。这样的出口政策当然能帮助我们在短期竞争中胜出,赚取更多的美元。然而,这也等于是用贱卖中国粮产品的办法,来帮助国际市场平抑粮价。

  更糟是,在这一出口政策沉浸于创汇喜悦的很多年里,并没有对逐年稳步增长的国内玉米刚需做出必要安排,反而放任库存下降,幻想即便将来的供应有了缺口,也可以用手中的大把外汇从国际市场上收购。而当我们今天捧着大把美钞的时候又遭遇到什么情形了呢?美元大幅贬值,美国、阿根廷等产粮大国歉收,美国立法扶植乙醇燃料的发展导致对玉米的需求爆增,国际玉米价格重上高峰。

  令人庆幸的是,2007年中国的玉米播种面积有所扩大,产量小幅增长。这使得我们在开头多少赚了点,而且在国内供应出现严重短缺预期以后,又不需要在短期内进口太多玉米、再贱卖一次中国人民辛苦积累的财富(那些已经不那么值钱的美元储备)。现在,我们的粮食出口政策是到了抛弃单纯"创汇"思维的时候了。在国际粮食市场高度资本化的今天,我们也应该对国际市场上的博弈做一个长远布局,让中国人也能借着玉米丰收试着"贵卖"一把。

汪洋
 创汇 摆脱 粮食 单纯 思维 出口

扩展阅读

 什么样的经销商能做得更好?思维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如今的经销商要成为金牌经销商,家居培训专家高定基认为必须具备十大先进思维。  一、诚信思维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不得不谈的话题,很

  作者:高定基详情


未来,每个行业,每个企业,电子商务都不能少。正如张近东所言,电子商务将成为企业的标配。传统行业要进军电子商务,不能按照传统行业的思维来做,以传统思维做电子商务,可能会死得很难看。  有个企业想请高定基

  作者:高定基详情


系列专题:o2o营销模式观察 2014年的双十一狂欢以571亿高调收官,有人欢喜,有人骂,这个我们不管,我们来看看建材家居方面的几个销售数据。瓷砖前10名总销售额0.16亿,地板前10名总销售额1.1

  作者:高定基详情


一夜之间,仿佛人人都在谈论互联网思维。  这个被百度老总李彦宏发明出来的词汇,经过阿里巴巴马云、小米雷军的口口相传和反复营销,已变成近年来商业领域最具颠覆性的经营理念,其影响力也从互联网渗透到传统行业

  作者:陈亮详情


随着WTO的临近和外贸出口权的进一步放开,国内的中小企业纷纷开始出口业务的拓展,但大多随意性比较强。那么,如何顺利走好厂家出口第一步呢,这里我们总结出一篇文章《厂家出口第一步 计划、选择与评估》出口的

  作者:刘涛详情


前言:什么是生意思维?生意思维就是通过交易赚钱的思维。首先是通过什么赚钱,以及如何达成交易的商业模式思维;然后是基于市场环境和消费者的营销思维,市场份额最大化、销售额最大化、销售利润最大化是营销思维的

  作者:胡一夫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