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几个策略

 作者:金柏松    107

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以来,当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42%;2006年、2007年则分别升值3.24%和6.46%;2008年至今升值幅度超过了1.5%,按年率推算将升值10%以上,这与国际上一些著名研究机构对2008年人民币将加速升值的预测基本吻合。

  对我国企业出口来讲,2005年、2006年人民币升值尚可通过内部降低成本的方式进行消化,避免出口涨价。但随着人民币的加速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员工工资成本上调,采购成本和环保成本上升等各种因素的发生,产生的叠加效应给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它们被迫调整出口价格,出现了出口产品大范围涨价现象,甚至有越涨越高的发展势头。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还是第一次经历如此巨大的汇率波动,难免应对不周。据报道,出口企业普遍遭受较大损失。面对如此挑战,笔者研究了一些日本企业当年应对日元升值的对策,结合中国目前现状,供我国外贸公司、出口产品制造企业参考。

  一、对人民币升值应有预见性,预测汇率等因素,制定出口成本计划。

  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在30个月已累计升值超过13%,对企业来讲必须认清今后人民币是否还会升值,以及升值的幅度。综合考虑出口价格上升的各项因素制定出口成本计划,按计划采购、制定出口价格。

  例如2008年下半年的出口业务,按人民币比年初升值10%计算,其换汇成本就是6.48元,然后还要考虑2008年水电气和员工收入增加等因素,并加上一定的其他风险系数。

  二、在进口产品、零部件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增加进口可冲销出口汇率损失。

  人民币升值将拉低以美元计价的进口产品价格,出口企业如果同时进行进口就可以部分弥补汇率损失。如果出口产品是由进口零部件组装,如加工贸易型企业,那么只需增加国际采购就可以内部化解出口损失。

  三、采取防范汇率风险的金融措施,比如远期结售汇、外汇掉期等手段规避汇率风险。

  四、增加投入,尤其是研发投入,以提升产品质量,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来提高价格。

  五、向制造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生产基地。现在东南亚的越南、柬埔寨等国家投资环境已有很大改善。泰国等国家的投资环境也更为规范,市场规模更大,也是不错的选择。我国企业通过本土总部接订单,进行研发、设计,并在海外成本更加低廉的地方进行生产,然后销往世界各地,这种经营方式已经成为跨国公司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

  六、通过并购,提高竞争实力。企业通过收购做大,是积极发展、提升竞争力的好机会。

  七、开拓新的出口市场。以中东等能源出口地区为例,由于石油价格高企,这些国家进口实力增强,开拓这些市场,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八、在周边市场以人民币计价出口。近几年来,人民币在边境地区受欢迎程度逐步提高,边境地区出口企业如果有意识地以人民币为结算货币,可以有效规避汇率风险。

 人民币 对人 升值 应对 策略 几个 人民 企业

扩展阅读

2024年5月8日—5月10日,姜上泉导师在深圳主讲第234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中国外运、陕投集团、美卓集团、温氏集团、岗宏集团、开立股份、深圳第一健康医疗集团、深圳英驰供

  作者:姜上泉详情


2023年11月3日—11月4日,在美丽的厦门海滨五星级万丽大酒店,来自福建省15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带领其高管团队共计60多人参加厦门市降本增效系统企业家研习营。研习中,姜上泉导师重点分享了降本增

  作者:姜上泉详情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金字塔”的塔基,是支撑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数字化浪潮下,中小微企业要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加速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然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仍

  作者:王京刚详情


近年来,随着国家数字化政策不断出台、新兴技术不断进步、企业内生需求持续释放,数字化转型逐步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乃至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 本文重点分析当下阻碍企业数字

  作者:王京刚详情


2023年9月1日—9月2日,来自福建省晋江市的19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带领其高管团队共计90多人参加晋江市转型赋能企业管理提升之增效降本总裁研修班。晋江市2022年位列全国百强县第三位,生产总值3

  作者:姜上泉详情


北京新兴医院广告策略分析及其启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开展与深入,以及医院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医院的经营与管理将逐步走向市场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也将进一步催化医院品牌

  作者:李名梁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