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营销使企业生辉

 作者:范云峰    97

  二、如何打好文化营销这张牌

  第一,要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这是文化营销的基石。

  无数事实已经证明,优秀企业之所以优秀,不仅在于他们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文化特征。如威士忌的“田园文化”、日本太阳公司的“蒲公英”精神等。这些独特的文化特征包括:企业理念、经营哲学、经营宗旨,以及明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生活信念等。只有有了这种崇高的精神力量,才能说服人,吸引人,团结人,鼓舞人;才能强化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相反,如果企业不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不具备独特的精神力量,对外也决难产生出良好的企业形象,对内无法形成共同的使命和责任心,文化营销也只能是句冠冕堂皇的空话。

  第二,要在营销过程的各个环节,增加文化的份额,这是文化营销的核心。

  具体来说是要:

  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应赋予产品更多的文化品味和精神内涵,使有形的实物商品,升华为一种有灵性,有感情的“活物”,从而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产品的包装,装璜,命名之中,增加艺术品位,使产品的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机结合起来;

  在广告宣传中,应更多地研究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感性诉求为中心,并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去感染消费者,打动消费者;

  在企业公关中,不仅要提高公关人员的文化素养,还要使从事的每一项活动,更具有文化韵味和魅力;

  在企业定位中,应赋予企业更多的文化品位,塑独特的文化形象,使人们一提起某企业,马上会产生一种敬佩之心,崇尚之情。

  第三,要研究社会文化的变迁,这是文化营销的关键所在。

  文化营销属于一种企业的微观活动,只有建立在对社会文化这一宏观环境的准确把握之上,才能使其保持正确的方向。而社会文化又总是处在不断变迁中。因此,研究社会文化变迁的方向,发展的动态,就成为企业搞好文化营销的关键所在。

  就研究内容而言社会文化的变迁主要可以通过,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宇宙的关系等方面研究,而发现规律性。

  例如,近些年,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冲击,许多人的社会文化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正在由以他人为中心的导向转向以自我实现为中心;以延迟的享受变得更喜欢及时的行业;由努力的工作变得更向往轻松愉快的生活;由对组织的忠心变得不断“跳槽”与更换工作等。

  这种文化观念的变迁,必然会引起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比如,人对自我关心程度的增加,一定会引起他们对健康食品,减肥,运动器材等产品的消费增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淡漠,必然会导致那些能消除寂寞与孤独感的产品与服务,如电子游戏,影视产品,各种俱乐部等的需求增加。

  因此,只有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动态,变迁方向做出准确的预测,才能把握市场跳动的脉搏,也才能为文化营销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据和准确的航向。

  总之,文化营销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过程,企业对其重视的程度不同,必将区分出,谁 是未来营销的专业选手,谁是业余水平。 

范云峰
 文化,营销,企业,生辉,商战

扩展阅读

在位于北京CBD中心的一个由厂房改造的创意园区里,记者见到了刚刚搬来此处办公的凤凰网COO李亚。  在见到李亚之前,他微博上题为《保卫方舟子,捍卫韩寒》和《当求真遭遇为善:超越韩战》的博文给记者留下

  作者:李欣详情


2023年11月3日—11月4日,在美丽的厦门海滨五星级万丽大酒店,来自福建省15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带领其高管团队共计60多人参加厦门市降本增效系统企业家研习营。研习中,姜上泉导师重点分享了降本增

  作者:姜上泉详情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金字塔”的塔基,是支撑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数字化浪潮下,中小微企业要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加速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然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仍

  作者:王京刚详情


近年来,随着国家数字化政策不断出台、新兴技术不断进步、企业内生需求持续释放,数字化转型逐步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乃至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 本文重点分析当下阻碍企业数字

  作者:王京刚详情


传统企业转型数字化营销面临着哪些难题? 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为了接触终端用户,了解用户的本质需求,进行精细化运营,从而发掘用户的更大价值。 但是,百分之90多的传统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

  作者:杨建允详情


2023年9月1日—9月2日,来自福建省晋江市的19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带领其高管团队共计90多人参加晋江市转型赋能企业管理提升之增效降本总裁研修班。晋江市2022年位列全国百强县第三位,生产总值3

  作者:姜上泉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