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道德的采购行为

 作者:陈学南    213

作为采购,最不道德的行为是什么?不是大家通常认为的受贿索贿,因为这些本来就是零容忍度。而是对供方市场信息的不了解。所谓“…公家之奉,日费千金…,不知敌之情,不仁之至也,…。”孙子指出:公家的开支,每天要花费大量金钱,却不能掌握真实的战场情况,那就是不道德到了极点。这种没有掌握市场信息的不道德直接导致采购中对价格和质量的失控。“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取于百度及阿里巴巴,必取于人,知敌之情也。优秀的将领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出类拔萃,是因为事前掌握了敌情。这些信息不是来自鬼神,或百度类的搜索引擎,它必然来自于人。百度的人机对话,无关信息将把你淹没,尤其是搞了什么竞价排名以后,相关性更是差。所有的情报必然来自对方阵营的人。善于此道者,凭一人之力就可以让巨型企业扭亏为盈。曾有一则新闻:美国通用一采购离开公司跳槽到了德国大众。他的到来立即让大众扭亏为盈。后来通用为此与德国大众打官司:说其泄露了通用的商业秘密。什么样的秘密会让大众获利巨大。美国数据公司GARTNER数据表明,当大众采购成本下降2%时,相当于其业绩提高67%。所以这个秘密显然不是内部管理流程的秘密,而是供应市场的秘密。最后大众还是让这个人离开了。离开的原因居然是收受回扣。但至少他没有在大众犯下最不道德的行为。

本人曾见过有的采购管理者为了保证部门的道德水平,宣布规定:不准采购员在办公室接待供应商,供应商如来办事,有一专门的等待区。曾有一供应商看其新上任,来拜访他。他直接对供应商说: 以后你不要再来了,我也不会去你那里。如此下来,采购部是否就没问题了?做过采购的朋友都不会这么认为,回扣可以晚上给,卡上给。但反作用是让整个采购部离市场更远。也就是说他在做最不道德的事,却自以为很道德。

采购管理者为什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原因是他们对错综复杂的供应市场的恐惧。因为几乎所有的人,包括供应商、采购员都知道的比他多。在这种状况下,采购管理者就会犯“管理多动症”。过度的管理让公司采购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作为采购最道德的事就是采购管理者知道更多的供应市场信息,而这些信息如上所述只能来自于“人”。这些人只能来自供应商群体。让供应商成为采购方的“间谍”是采购工作最重要的事情。见孙子曰:“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https://www.qg68.cn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其间也。”所以在三军中,没有比间谍更亲信的了,没有比给间谍奖赏更优厚的了,没有比间谍的事更秘密的了,不是才智超群的人不能使用间谍,不是深仁厚义的人不能使用间谍,不是谋虑精细的人不能得到间谍的真实情报。微妙啊微妙!简直是没有什么地方不可以使用间谍的了。可问题是到哪里去找仁义,而又才智超群的人来使用间谍?一家精于从采购各方动机出发设计采购管理工具的公司已经开发出一种互联网工具,在这里供应商自觉成为间谍,而不需要才智超群也可以使间如神。仁义的问题外包第三方,因为信誉就是他们吃饭的本钱,这种动机规避了犯规的可能性。在不久的将来,随着这个工具的运用,灰色销售将不再有市场。社会的交易费用将大幅降低。采购管理者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掌控市场信息,成为最有道德的职业采购管理者。

欢迎与作者陈学南探讨:13986000811 raymondcxn@163.com

 不道德 最不 道德 采购 行为

扩展阅读

消费行为的背后   2024.06.27

按说,所有做销售工作的,都要学习这个消费者心理学,分析消费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毕竟,销售过程的核心,就是心理学。买也好,不买也好,觉得好,觉得贵,都是心理作用。在消费者常见的行为背后,都有对应的心理因

  作者:潘文富详情


  近期关于电击治疗网瘾的报道时时见诸报端,一篇“全国戒网专家”杨永信治疗网瘾收入8100万元的报道,把电击治疗网瘾的模式频频地拉到了聚光灯下。他在网瘾孩子太阳穴或手指接通电极,以电流刺激脑部的治疗方

  作者:姜燕芬详情


  这里之所以说某些网络媒体的恶心营销,是笔者最近遇到的一个事情,确实让笔者感到无比的恶心,因此把这件事情在这里说一下,以解恶心之痛。  笔者在8月3日在中国营销传播网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地板营销的三个

  作者:崔学良详情


长沙市民购物行为分析——基于对2000名消费者的描述性统计一、导言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长沙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4.9亿元,占全省的31.0,对全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1.6。在全国2

  作者:陈琦详情


——北师大快递大叔用诗意短信传递着快意人生  “今日阳光灿烂,室外空气新鲜,出来取件匆匆,纵是时间宝贝,耽误不会太久,久坐易疲劳,取件权作喝咖啡……”3月29日,北师大的学生小唐收到这样一封快递

  作者:陈步峰详情


咨询圈里最近在传的两句玩笑:《没有任何借口》一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名字,同时为管理的隐藏问题找到了借口;《执行》为管理界诸多难解的问题梳理出了一个最恰当也最含糊的理由。这两句话确实有开玩笑的成分,但很多

  作者:王山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