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
郭柯
数字电视产业联盟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趋势预测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策略
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跟踪起步阶段 —— 80年代中期
科研攻关阶段 —— 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
政府与产业高度关注推动阶段 —— 90年代末以来
产业准备与发展现状
标准化
产品技术开发和产业化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跟踪起步阶段 —— 80年代中期
1985年,我国部分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展数字电视的跟踪研究工作,并采用国外芯片试制出了一批我们现在所说的“数字处理电视机(DPTV)”。这一过程为我国进行数字电视技术研究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科研攻关阶段 —— 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
为发展高清晰度电视,
1989年原国家科委成立了“HDTV软科学专家组”
1993年4月又成立了“高清晰度电视(HDTV)战略研究专家组”,经过几年的前期论证和准备
1996年5月启动了HDTV功能样机系统的攻关和研发工作
1998年底完成了我国第一套高清晰度电视(HDTV)系统功能样机的开发工作。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政府与产业高度关注推动阶段 —— 90年代末以来
1999年初国家成立了以当时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副总理为组长的“国家数字电视研究开发及产业化领导小组”(现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国家技术监督局,广电总局五部门领导作为成员),
统一协调和规范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
组织制定
数字电视标准体系
推进时间表
发展目标
规划以及相关政策
信息产业部也成立了“数字电视产业发展专项工作组”,进一步加大对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组织推动力度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政府与产业高度关注推动阶段 —— 90年代末以来
四年来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在以下几方面取得进展:
提出了自主制定我国数字电视相关标准、以有线电视传输方式为切入点启动我国数字电视市场的总体发展思路;
组织国内有关单位积极开展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
采用自主开发设备完成了北京地区1999年国庆50周年庆典活动的HDTV地面播出试验;
2001年以来,先后建立了北京、上海、深圳三个数字电视试验区,数字电视终端产品测试实验室和数字电视系统测试实验室;
开展了数字电视音视频节目、数据广播、准视频点播、电子节目指南等业务试验工作;
积极为国内企业从事数字电视相关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工作营造环境,推动产业发展的准备工作。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产业准备与发展现状 -标准化
传输体制标准:
卫星数字电视标准:已采用DVB-S作为国家标准。,关于卫星数字电视直播问题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研究中;
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国内科研机构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自主研发,提出了多个技术方案,目前有关单位正组织力量抓紧进行相关开发工作;
有线数字电视标准:国家在已颁布了基于DVB-C的有线数字电视行业标准的,正在此基础上制定国家标准。
其他标准如:
信源编码标准、条件接收标准、终端设备性能和功能技术标准、接口标准、中间件标准制定工作已接近尾声。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产业准备与发展现状 -产品技术开发和产业化
经过多年努力,国内产业界在数字电视发射、部分有线前端系统、条件接收、中间件、数字机顶盒、数字电视接收一体机以及MPEG解码芯片、视频处理芯片、HDTV彩管、光学引擎等关键件的开发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长虹、康佳、厦华、TCL、西湖的数字处理电视(DPTV)和数字电视接收机(SDTV/HDTV)已推向市场并按进口国的有关要求出口产品。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趋势预测
传输方式与市场启动
业务发展
市场与产业规模预测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趋势预测 传输方式与市场启动
从三种数字电视传输方式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看,
由于多种原因存在政策性限制,短期内卫星直播方式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地面广播虽然可以实现移动接收和固定接收,但由于其技术复杂度高、实现难度大和商业模式问题,近期尚不具备推广条件;(标准化问题)
有线传输信号质量好、成本低、保密性好、便于收费。(用户量达1亿户)
以有线数字电视为切入点启动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和市场已成为国内各方的共识。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趋势预测 业务发展
目前,通常建设的数字电视的业务平台主要包括:流媒体服务器、节目服务器、业务与信道质量管理系统、任务管理系统等。
广播形式主要有多节目电视广播、多路音频广播、准视频点播、节目相关的数据、数据广播、交互式业务等。
通过数字电视广播,电视台可以提供更多的节目和业务,而节目数量的增加和频道的专业化可以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
反过来,消费者的需求又推动数字电视综合业务的发展,形成巨大的市场,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趋势预测 市场与产业规模预测
目前
我国的电视机拥保有量约3亿台,
有线电视用户达1亿户左右,预计2006年有线电视用户将达到1.2亿户。
按照国家关于数字电视发展的部署,2004年国内部分城市将稳步启动有线数字电视市场;
2005年数字电视节目预计可能超过100个,
2008年主要大城市应具有普及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地面和有线的商用广播,并通过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向世界广播北京奥运会。
数字电视发展涉及演播室设备、发射设备、有线前端系统、接收终端的更新换代,以及专用IC、软件和新型显示器件等关键件产业的发展,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出新的市场空间。
预计2006年我国数字电视及相关产品市场将超过1400亿元人民币,
2015年市场规模可能会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以上。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策略
充分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成果,自主制定我国数字电视国家标准;
以标准清晰度和有线数字电视为切入点,启动我国的数字电视市场和产业;
面向两个市场,构造中国的数字电视产业链;
采用“机卡分离”的数字电视终端产品技术政策;
面临的主要问题
节目制约
广电运营体制与市场化程度不适应发展
产业技术储备不足和结构缺陷
缺乏可盈利的商业模式
面临的主要问题 节目制约
节目不足是制约数字电视发展的瓶颈之一。我国的数字节目制作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还不足
节目管制政策
面临的主要问题 广电运营体制与市场化程度不适应发展
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的体制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广播电视运营体制正在向市场化的方向转变
面临的主要问题 产业技术储备不足和结构缺陷
中国产业在数字电视前端设备、专用集成电路、核心软件、新型显示器件、数字电视生产检测专用仪器设备等领域的开发投入强度不够,产业化准备不足。
配套政策还不完善使得数字电视产品的产业化处于被动
面临的主要问题 缺乏可盈利的商业模式
作为一项全新的多媒体业务,经过多年探索,数字电视业务发展仍缺乏可盈利的新的商业模式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
郭柯
数字电视产业联盟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趋势预测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策略
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跟踪起步阶段 —— 80年代中期
科研攻关阶段 —— 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
政府与产业高度关注推动阶段 —— 90年代末以来
产业准备与发展现状
标准化
产品技术开发和产业化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跟踪起步阶段 —— 80年代中期
1985年,我国部分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展数字电视的跟踪研究工作,并采用国外芯片试制出了一批我们现在所说的“数字处理电视机(DPTV)”。这一过程为我国进行数字电视技术研究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科研攻关阶段 —— 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
为发展高清晰度电视,
1989年原国家科委成立了“HDTV软科学专家组”
1993年4月又成立了“高清晰度电视(HDTV)战略研究专家组”,经过几年的前期论证和准备
1996年5月启动了HDTV功能样机系统的攻关和研发工作
1998年底完成了我国第一套高清晰度电视(HDTV)系统功能样机的开发工作。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政府与产业高度关注推动阶段 —— 90年代末以来
1999年初国家成立了以当时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副总理为组长的“国家数字电视研究开发及产业化领导小组”(现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国家技术监督局,广电总局五部门领导作为成员),
统一协调和规范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
组织制定
数字电视标准体系
推进时间表
发展目标
规划以及相关政策
信息产业部也成立了“数字电视产业发展专项工作组”,进一步加大对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组织推动力度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政府与产业高度关注推动阶段 —— 90年代末以来
四年来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在以下几方面取得进展:
提出了自主制定我国数字电视相关标准、以有线电视传输方式为切入点启动我国数字电视市场的总体发展思路;
组织国内有关单位积极开展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
采用自主开发设备完成了北京地区1999年国庆50周年庆典活动的HDTV地面播出试验;
2001年以来,先后建立了北京、上海、深圳三个数字电视试验区,数字电视终端产品测试实验室和数字电视系统测试实验室;
开展了数字电视音视频节目、数据广播、准视频点播、电子节目指南等业务试验工作;
积极为国内企业从事数字电视相关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工作营造环境,推动产业发展的准备工作。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产业准备与发展现状 -标准化
传输体制标准:
卫星数字电视标准:已采用DVB-S作为国家标准。,关于卫星数字电视直播问题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研究中;
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国内科研机构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自主研发,提出了多个技术方案,目前有关单位正组织力量抓紧进行相关开发工作;
有线数字电视标准:国家在已颁布了基于DVB-C的有线数字电视行业标准的,正在此基础上制定国家标准。
其他标准如:
信源编码标准、条件接收标准、终端设备性能和功能技术标准、接口标准、中间件标准制定工作已接近尾声。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产业准备与发展现状 -产品技术开发和产业化
经过多年努力,国内产业界在数字电视发射、部分有线前端系统、条件接收、中间件、数字机顶盒、数字电视接收一体机以及MPEG解码芯片、视频处理芯片、HDTV彩管、光学引擎等关键件的开发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长虹、康佳、厦华、TCL、西湖的数字处理电视(DPTV)和数字电视接收机(SDTV/HDTV)已推向市场并按进口国的有关要求出口产品。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趋势预测
传输方式与市场启动
业务发展
市场与产业规模预测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趋势预测 传输方式与市场启动
从三种数字电视传输方式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看,
由于多种原因存在政策性限制,短期内卫星直播方式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地面广播虽然可以实现移动接收和固定接收,但由于其技术复杂度高、实现难度大和商业模式问题,近期尚不具备推广条件;(标准化问题)
有线传输信号质量好、成本低、保密性好、便于收费。(用户量达1亿户)
以有线数字电视为切入点启动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和市场已成为国内各方的共识。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趋势预测 业务发展
目前,通常建设的数字电视的业务平台主要包括:流媒体服务器、节目服务器、业务与信道质量管理系统、任务管理系统等。
广播形式主要有多节目电视广播、多路音频广播、准视频点播、节目相关的数据、数据广播、交互式业务等。
通过数字电视广播,电视台可以提供更多的节目和业务,而节目数量的增加和频道的专业化可以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
反过来,消费者的需求又推动数字电视综合业务的发展,形成巨大的市场,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趋势预测 市场与产业规模预测
目前
我国的电视机拥保有量约3亿台,
有线电视用户达1亿户左右,预计2006年有线电视用户将达到1.2亿户。
按照国家关于数字电视发展的部署,2004年国内部分城市将稳步启动有线数字电视市场;
2005年数字电视节目预计可能超过100个,
2008年主要大城市应具有普及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地面和有线的商用广播,并通过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向世界广播北京奥运会。
数字电视发展涉及演播室设备、发射设备、有线前端系统、接收终端的更新换代,以及专用IC、软件和新型显示器件等关键件产业的发展,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出新的市场空间。
预计2006年我国数字电视及相关产品市场将超过1400亿元人民币,
2015年市场规模可能会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以上。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策略
充分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成果,自主制定我国数字电视国家标准;
以标准清晰度和有线数字电视为切入点,启动我国的数字电视市场和产业;
面向两个市场,构造中国的数字电视产业链;
采用“机卡分离”的数字电视终端产品技术政策;
面临的主要问题
节目制约
广电运营体制与市场化程度不适应发展
产业技术储备不足和结构缺陷
缺乏可盈利的商业模式
面临的主要问题 节目制约
节目不足是制约数字电视发展的瓶颈之一。我国的数字节目制作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还不足
节目管制政策
面临的主要问题 广电运营体制与市场化程度不适应发展
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的体制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广播电视运营体制正在向市场化的方向转变
面临的主要问题 产业技术储备不足和结构缺陷
中国产业在数字电视前端设备、专用集成电路、核心软件、新型显示器件、数字电视生产检测专用仪器设备等领域的开发投入强度不够,产业化准备不足。
配套政策还不完善使得数字电视产品的产业化处于被动
面临的主要问题 缺乏可盈利的商业模式
作为一项全新的多媒体业务,经过多年探索,数字电视业务发展仍缺乏可盈利的新的商业模式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
- 10跟我学礼仪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