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需求及其发展趋势分析(ppt)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钢铁需求及其发展趋势分析(ppt)
钢铁需求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部分: 中国经济与产业发展展望
中国经济的中长周期的机制与趋势分析
中国经济的中长周期的机制与趋势分析
第一轮增长周期上升阶段:改革开放释放的巨大能量
农村体制改革——农业生产快速增长
国有企业改革,尤其是非国有企业发展推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对外开放促进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
居民解决温饱问题对日用消费品需求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
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建设在“瓶颈”压力下形成建设高潮,
为满足国内工业需要,以引进为主的装备工业快速增长,等等
带有一定的“补课”性质。
86~90年
90~95年
95~00年
中国经济的中长周期的机制与趋势分析(2)
第一轮增长周期的回落
改革开放的前期成果基本释放,深层体制问题开始凸现;
“温饱层次”的“补课式”消费需求基本满足,新的消费需求增长热点尚未形成,进一步导致企业投资热情较低,工业增长放慢,“缺乏增长热点”,高增长行业转变中的“断档”。
例外的是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明显加速,成为不多的亮点之一。但不足以扭转大局。
中国经济的中长周期的机制与趋势分析(3)
第二轮高增长的到来
消费结构升级是最关键的驱动力量:01年到03的增长回顾
消费是启动力量
消费升级是行业增长格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投资“加速”了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投资是第二位的因素
中国经济的中长周期的机制与趋势分析(4)
第二轮高增长的动力
消费结构升级:以汽车住房为主,规模大带动力强
城市化和城市结构升级加快
全球产业转移、制造业基地和出口竞争力
投资增长的“加速”驱动
第二轮增长周期的特征
增长空间更大,规模更大,延续时间更长
需求驱动特征突出,比较平稳,内在持续性更强
中国经济的中长周期的机制与趋势分析(5)
基本趋势:
高增长阶段至少延续10到15年,整个周期将延续25到30年
重化工业特征突出(参见“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课题报告)
服务业将在周期回落阶段突出表现,并引导经济逐步进入以服务业增长为主导力量的“工业化后期”阶段。
主导产业群
消费结构升级行业:汽车(参见大众预测报告)、房地产业、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其他适应居民日常消费结构升级的行业,如乳制品、医药、旅游、教育、娱乐、大型超市和连锁商业等
装备工业(机械)及钢铁和化工等重化工行业(参见“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课题报告)
能源、交通基础设施行业(适当超前)
技术进步导向性行业:电子信息等(一定需要与前面三个层次的发展结合起来才有可能)
中国经济的中长周期的机制与趋势分析(7)
投资:将保持23%以上的增长水平
第一类行业的设别和投资需求
第二类行业自身“加速原理”形成的需求
城市化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促成的投资需求
价格水平:3-5%的水平波动
其中,能源价格有长期上升趋势,粮食价格在稳步上升到一定水平后将保持平稳,但由于居民日常消费结构升级等原因,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长期稳步上涨趋势,工业消费品价格有长期下降趋势
中国经济的中长周期的机制与趋势分析(8)
企业与市场竞争格局
爆发式增长回归持续稳定增长,促使竞争加剧,企业重组频繁,市场结构渐进稳定,
利润率平均化趋势日益明显,制造环节利润逐步向上游基础工业转移(资源不可再生导致的垄断),向服务业转移(附加价值高),向高技术环节转移,产业链的利润率结构从抛物线型向U型转移。汽车的例子
中国经济的中长周期的机制与趋势分析(7)
国际经济
中国制造业基地形成规模和竞争力,部分产品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出口导向特征日益突出(汽车的出口潜力)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将成为趋势(贸易壁垒、全球范围整合资源等)
汇率机制的逐步市场化、人民币走强
中国经济的中长周期的机制与趋势分析(8)
能源和原材料短缺——不会制约发展,但会影响结构
供应能力的短缺被扩大了,将短期问题长期化,随着全球各原料生产基地生产能力的扩充,短缺问题会逐步下降;
国际经济一体化实质上提高了解决资源短缺瓶颈的机会,提高了能源的安全程度
替代技术和节约技术的发展速度值得期待
能源弹性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将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如废钢的积累、高耗能行业增长速度的减慢等等)。
中国经济的中长周期的机制与趋势分析(9)
能源和原材料短缺问题的关键:
认识上:中国现阶段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政策导向:逐步放开能源价格,刺激和鼓励各领域发展节能技术和替代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同时鼓励各方面在高价格的驱使下,通过国际资源流动来缓解国内短缺。
政府应将政策重点放在通过法规促使节能、通过核心节能技术的集中研发造福于整个社会,协调各部门之间在节能和环保方面的协作程度。
02年以来的景气周期与波动分析
02年以来的行业景气周期与波动分析
市场力量与宏观政策之间的博弈
行业增长格局出现复杂的分化局面
四类行业的走势分析
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小的周期性行业
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的周期性行业
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等瓶颈行业
消费品类行业
2005年产业发展展望(1)
第一类行业:趋稳回升,形成景气谷底(汽车)
第二类行业:短期回升后,回稳趋降,并先后筑底,寻找新的增长通道 (钢铁)
第三类行业:形成平缓的抛物线型增长通道(电力、煤炭、石化)
第四类行业:自我轨道平稳发展
前三类行业基本走势将从2005年下半年或年底开始,形成新一轮增长的梯次格局
2005年产业发展展望(2)
关于中国经济第二波景气周期的中长期展望
第二次的景气周期预计将延续较长时期,景气峰顶估计出现在“十一五”中后期,即2008~2010年间。这一事件判断的依据:第一,是消费周期的可持续性;第二是以奥运为代表的建设高潮;第三是“十一五”规划的重大项目建设将在此时期达到最高潮后,出现回落。
周期特点
第一,延续时间较长,驱动力量与第一次景气周期没有大的差别,但持续性要强;
第二,市场力量将取代宏观政策成为主导型力量
第三,平稳回升,短期波动少而小。
第二部分:
2005-2010中国钢铁
需求分析
第三部分:
中国钢铁工业竞争格局分析
1、需求增长速度放慢的必然性
需求增长的相对速度更有意义
3亿吨的总量控制影响长远
钢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性
需求弹性的阶段性变化
2、供给能力的快速扩张
国有企业资金积累创造了充裕的投资增长动力
民营企业自我投资能力较强
钢铁工业阶段性的高利润刺激投资的短期扩张
国家政策的控制能力减弱
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供给能力过剩,而且将加剧。
3、竞争加剧是必然趋势
利润率水平的长期下降
生产集中程度逐步提高
技术水平和产品结构将成为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分工局面将日益明显
4、钢铁工业竞争格局的几点看法
国有企业的主导性地位仍将在较长时间内得到保持和强化
少数已经形成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民营钢铁企业将形成与国有企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态势。
部分民营企业将在部分差异化特征突出的产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并长期保持优势。
5、出口增长的可能的变局
低端产品出口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步贯彻,以及能源和原材料短缺的制约,将逐步弱化
中高端产品的出口有可能形成气候
国内装备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档次都将可能提高,并逐步实现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的转变
6、技术进步将成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生命线
能源原材料短缺的压力将日益增大
国外生产能力的转移和竞争压力不断增强
国内需求档次不断提高
资源环保压力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技术进步将成为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7、钢铁工业装备水平需要不断提高
国外进口设备仍然会保持一定市场
国内自主知识产权和国产设备快速成长
取代国外设别并逐步形成出口竞争力
国产设备竞争力提升的多方面有利因素,如贴近市场,配套条件不断改善,成本低廉,多元化,等等
谢谢
杨建龙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
010-65595687
13911663136
yangjl@drc.gov.cn
www.chinasdir.org
钢铁需求及其发展趋势分析(ppt)
钢铁需求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部分: 中国经济与产业发展展望
中国经济的中长周期的机制与趋势分析
中国经济的中长周期的机制与趋势分析
第一轮增长周期上升阶段:改革开放释放的巨大能量
农村体制改革——农业生产快速增长
国有企业改革,尤其是非国有企业发展推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对外开放促进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
居民解决温饱问题对日用消费品需求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
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建设在“瓶颈”压力下形成建设高潮,
为满足国内工业需要,以引进为主的装备工业快速增长,等等
带有一定的“补课”性质。
86~90年
90~95年
95~00年
中国经济的中长周期的机制与趋势分析(2)
第一轮增长周期的回落
改革开放的前期成果基本释放,深层体制问题开始凸现;
“温饱层次”的“补课式”消费需求基本满足,新的消费需求增长热点尚未形成,进一步导致企业投资热情较低,工业增长放慢,“缺乏增长热点”,高增长行业转变中的“断档”。
例外的是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明显加速,成为不多的亮点之一。但不足以扭转大局。
中国经济的中长周期的机制与趋势分析(3)
第二轮高增长的到来
消费结构升级是最关键的驱动力量:01年到03的增长回顾
消费是启动力量
消费升级是行业增长格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投资“加速”了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投资是第二位的因素
中国经济的中长周期的机制与趋势分析(4)
第二轮高增长的动力
消费结构升级:以汽车住房为主,规模大带动力强
城市化和城市结构升级加快
全球产业转移、制造业基地和出口竞争力
投资增长的“加速”驱动
第二轮增长周期的特征
增长空间更大,规模更大,延续时间更长
需求驱动特征突出,比较平稳,内在持续性更强
中国经济的中长周期的机制与趋势分析(5)
基本趋势:
高增长阶段至少延续10到15年,整个周期将延续25到30年
重化工业特征突出(参见“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课题报告)
服务业将在周期回落阶段突出表现,并引导经济逐步进入以服务业增长为主导力量的“工业化后期”阶段。
主导产业群
消费结构升级行业:汽车(参见大众预测报告)、房地产业、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其他适应居民日常消费结构升级的行业,如乳制品、医药、旅游、教育、娱乐、大型超市和连锁商业等
装备工业(机械)及钢铁和化工等重化工行业(参见“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课题报告)
能源、交通基础设施行业(适当超前)
技术进步导向性行业:电子信息等(一定需要与前面三个层次的发展结合起来才有可能)
中国经济的中长周期的机制与趋势分析(7)
投资:将保持23%以上的增长水平
第一类行业的设别和投资需求
第二类行业自身“加速原理”形成的需求
城市化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促成的投资需求
价格水平:3-5%的水平波动
其中,能源价格有长期上升趋势,粮食价格在稳步上升到一定水平后将保持平稳,但由于居民日常消费结构升级等原因,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长期稳步上涨趋势,工业消费品价格有长期下降趋势
中国经济的中长周期的机制与趋势分析(8)
企业与市场竞争格局
爆发式增长回归持续稳定增长,促使竞争加剧,企业重组频繁,市场结构渐进稳定,
利润率平均化趋势日益明显,制造环节利润逐步向上游基础工业转移(资源不可再生导致的垄断),向服务业转移(附加价值高),向高技术环节转移,产业链的利润率结构从抛物线型向U型转移。汽车的例子
中国经济的中长周期的机制与趋势分析(7)
国际经济
中国制造业基地形成规模和竞争力,部分产品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出口导向特征日益突出(汽车的出口潜力)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将成为趋势(贸易壁垒、全球范围整合资源等)
汇率机制的逐步市场化、人民币走强
中国经济的中长周期的机制与趋势分析(8)
能源和原材料短缺——不会制约发展,但会影响结构
供应能力的短缺被扩大了,将短期问题长期化,随着全球各原料生产基地生产能力的扩充,短缺问题会逐步下降;
国际经济一体化实质上提高了解决资源短缺瓶颈的机会,提高了能源的安全程度
替代技术和节约技术的发展速度值得期待
能源弹性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将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如废钢的积累、高耗能行业增长速度的减慢等等)。
中国经济的中长周期的机制与趋势分析(9)
能源和原材料短缺问题的关键:
认识上:中国现阶段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政策导向:逐步放开能源价格,刺激和鼓励各领域发展节能技术和替代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同时鼓励各方面在高价格的驱使下,通过国际资源流动来缓解国内短缺。
政府应将政策重点放在通过法规促使节能、通过核心节能技术的集中研发造福于整个社会,协调各部门之间在节能和环保方面的协作程度。
02年以来的景气周期与波动分析
02年以来的行业景气周期与波动分析
市场力量与宏观政策之间的博弈
行业增长格局出现复杂的分化局面
四类行业的走势分析
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小的周期性行业
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的周期性行业
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等瓶颈行业
消费品类行业
2005年产业发展展望(1)
第一类行业:趋稳回升,形成景气谷底(汽车)
第二类行业:短期回升后,回稳趋降,并先后筑底,寻找新的增长通道 (钢铁)
第三类行业:形成平缓的抛物线型增长通道(电力、煤炭、石化)
第四类行业:自我轨道平稳发展
前三类行业基本走势将从2005年下半年或年底开始,形成新一轮增长的梯次格局
2005年产业发展展望(2)
关于中国经济第二波景气周期的中长期展望
第二次的景气周期预计将延续较长时期,景气峰顶估计出现在“十一五”中后期,即2008~2010年间。这一事件判断的依据:第一,是消费周期的可持续性;第二是以奥运为代表的建设高潮;第三是“十一五”规划的重大项目建设将在此时期达到最高潮后,出现回落。
周期特点
第一,延续时间较长,驱动力量与第一次景气周期没有大的差别,但持续性要强;
第二,市场力量将取代宏观政策成为主导型力量
第三,平稳回升,短期波动少而小。
第二部分:
2005-2010中国钢铁
需求分析
第三部分:
中国钢铁工业竞争格局分析
1、需求增长速度放慢的必然性
需求增长的相对速度更有意义
3亿吨的总量控制影响长远
钢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性
需求弹性的阶段性变化
2、供给能力的快速扩张
国有企业资金积累创造了充裕的投资增长动力
民营企业自我投资能力较强
钢铁工业阶段性的高利润刺激投资的短期扩张
国家政策的控制能力减弱
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供给能力过剩,而且将加剧。
3、竞争加剧是必然趋势
利润率水平的长期下降
生产集中程度逐步提高
技术水平和产品结构将成为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分工局面将日益明显
4、钢铁工业竞争格局的几点看法
国有企业的主导性地位仍将在较长时间内得到保持和强化
少数已经形成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民营钢铁企业将形成与国有企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态势。
部分民营企业将在部分差异化特征突出的产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并长期保持优势。
5、出口增长的可能的变局
低端产品出口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步贯彻,以及能源和原材料短缺的制约,将逐步弱化
中高端产品的出口有可能形成气候
国内装备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档次都将可能提高,并逐步实现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的转变
6、技术进步将成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生命线
能源原材料短缺的压力将日益增大
国外生产能力的转移和竞争压力不断增强
国内需求档次不断提高
资源环保压力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技术进步将成为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7、钢铁工业装备水平需要不断提高
国外进口设备仍然会保持一定市场
国内自主知识产权和国产设备快速成长
取代国外设别并逐步形成出口竞争力
国产设备竞争力提升的多方面有利因素,如贴近市场,配套条件不断改善,成本低廉,多元化,等等
谢谢
杨建龙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
010-65595687
13911663136
yangjl@drc.gov.cn
www.chinasdir.org
钢铁需求及其发展趋势分析(ppt)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
- 10跟我学礼仪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