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会计学(ppt)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计算机会计学(ppt)
计算机会计学
第一章 会计信息系统概述
第一节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三、信息系统
1、信息系统概念
信息系统是指基于计算机和各种软件技术的,融各种关联理论和管理方法,以信息为处理对象,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并在必要时向使用者提供信息的人机相结合的系统。
2、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数据的收集与输入,信息的存储,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加工,信息的输出
3、信息系统的分类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第二节 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专门用于处理会计业务,收集、存储、传输和加工各种会计数据、输出会计信息,并将其反馈给有关部门,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和决策活动提供帮助,为投资人,债权人、政府部门提供财务信息的系统。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
(一)手工会计信息系统阶段
(二)机械会计信息系统阶段
(三)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阶段
EDP阶段
会计管理信息系统阶段
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阶段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
(一)计算机硬件
(二)计算机软件
(三)人员
(四)会计规范
三、会计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
(一)财务系统
(二)购销存系统
(三)管理分析系统
四、会计信息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
系统间数据的传递方式:
1、集中传递式
2、帐务处理中心式
3、直接传递式
在数据传递过程中,根据各子系统接收、传递数据的情况,把子系统分为三类:单向接收型、单向发送型、双向联系型
第三节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系统的异同点
一、计算机会计系统与手工系统的共同点
1、系统目标一致
2、遵守的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一致
3、数据处理过程基本相同
4、共同特征:数据量大,数据结构复杂,数据加工处理方法要求严格,全面性、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安全性要求高,且要求具有可验证性
二、计算机会计系统与手工系统的不同点
1、数据收集方式不同
手工:人工
计算机:人工与计算机混合
自动收集 : 本子系统 、其他子系统、其他系统
2、数据处理方式发生了变化
核算程序发生了变化
对帐、结帐方式发生了变化
错帐更正方法发生了变化
3、会计数据存储介质、形式发生了变化
4、实现了数据 共享、处理速度、准确性明显提高
5、数据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代码广泛使用
6、内部控制制度发生了变化
手工:分工、核对、制度
计算机:控制范围:财务到计算机、财务部门
控制方式 :组织控制、手工控制、程序控制相结合
7、会计工作的组织体制发生了变化
手工:以会计事务的不同性质为主要依据
计算机:以数据的不同形态为主要依据
区别:手工 数据分散收集、分散处理、相互核对
计算机 数据集中收集、集中处理、数据共享
8、会计的职能、方法发生了变化
强化了管理、决策职能
会计方法得到了发展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什么是系统?简述系统的特征。
3、简述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数据收集的方式。
4、简述一个完整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内各子系统间数据传递的方式。
5、试述手工会计系统和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异同点。
第二章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步骤
第一节 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步骤
第二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第三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
三、会计信息系统的详细设计
第四节 会计信息系统程序设计及系统测试
二、系统测试
第三章 账务处理子系统
第一节 账务处理子系统概述
一、账务处理子系统的特点
规范性强、一致性好
综合性强,是核心子系统
二、账务处理子系统的目标
采集输入凭证、记账、输出账表、建立与其他子系统的接口
第二节 账务处理子系统数据流图
一、手工账务处理子系统数据流图(P92)
(一)五种帐务处理形式
不同的帐务处理形式其主要差别是登记总帐的方法和依据不同。
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帐凭证。
2、登记日记帐、明细帐。
3、根据——登记总帐(科目汇总表、汇总凭证等)
4、月末处理
5、编制报表
(二)手工帐务处理形式的缺陷
二、计算机账务处理数据流图
(二)编码方案
二、账务处理子系统主要数据文件设计
方案2、用专门字段描述科目的级次、父科目。
(二)记帐凭证文件的设计
凭证文件的存储策略
(三)汇总文件(科目余额文件)的设计
第四节 帐务处理子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第五节 初始化模块的设计
第六节 凭证处理模块的设计
二、凭证审核
第七节 记帐与结帐模块设计
记帐过程
二、结帐
第八节 帐表输出和系统服务模块设计
输出日记帐的处理过程
2、明细帐输出模块设计
二、系统服务
第九节 其他若干辅助管理模块设计
二、往来核算与管理
三、项目核算和管理
四、部门核算和管理
五、自动转帐
第七章 会计报表子系统
二、会计报表子系统功能
第二节 会计报表的数据来源
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会计报表的数据来源
第三节 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一、报表的格式设计
(二)报表格式设计
二、报表数据来源的定义
三、会计报表的生成
二、会计报表的合并
1、建立合并工作底稿(合并报表的初始化)
2、数据采集:接收个别报表
3、输入抵消分录
4、定义合并公司
5、报表合并:取数计算
6、报表查询
第六章 工资、固定资产子系统
第一节 工资子系统
工资是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它关系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同时,工资又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利费是根据工资总额一定比例提取的,工资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福利费的核算管理。为了完成工资核算任务,会计部门必须会同劳动、人事、生产统计部门作好职工调动、考勤、产量记录等工作。
在手工方式下,工资核算工作可分为两部分:工资结算和工资分配。工资结算阶段:会计部门从各有关部门收集数据、汇总、计算出每个职工的实际工资,编制工资结算单,根据工资结算汇总表的实发金额提取现金、备发工资。在工资费用分配阶段根据各部门编制的工资费用分配表编制汇总工资费用分配表,或根据工资的用途编制工资费用分配表。
一、工资子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一)工资子系统的特点
1、涉及面广,数据来源分散
2、项目多
3、计算复杂
4、数据量大
5、及时性要求高
6、精确性要求高
(二)工资子系统的功能
1、输入有关原始数据
2、处理职工调动、调资等数据
3、计算职工工资、输出“工资结算单”和“工资条”
4、票面分解、统计发放工资所需各种面额人民币
5、工资费用汇总,输出“工资费用汇总表”
6、计提职工福利费和工会经费
7、按工资的用途进行工资费用和职工福利费的分配
8、计算、代扣个人所得税
9、编制工资费用分配的转帐凭证
10、提供各种查询功能
二、工资子系统的数据流图
(一)手工系统的数据流图(P248)
(二)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流图
将工资数据分为基本不变数据和变动数据两类。
基本不变数据:是指固定不变的数据和在较长时间内很少变动的数据。
变动数据:是指每月都有可能发生变动的数据。
基本不变数据文件供系统长期使用,在人员调动、调资时更新。
变动数据文件的数据每月初始化后输入。
(三)工资子系统代码和数据库文件的设计
1、职工和部门代码的设计
组码和群码相结合的编码方式
2、主要数据库文件
职工工资结构描述文件、变动数据文件、基本不变数据文件、工资计算文件——工资子系统的核心文件、工资汇总文件、工资费用分配文件、部门代码文件
(四)工资子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
1、初始化模块
库结构设置——输入工资结构描述文件的数据
部门设置
工资费用分配项目设置
基本不变数据输入
月初始化
2、人事变动模块
人员变动:人员调入、调出、内部调动
基本工资变动
固定津贴统一调整
3、数据录入模块的设计
变动数据的输入
按职工、按项目
修改数据
审核数据
4、工资处理模块的设计
此模块是工资核算的核心。
工资计算:工资的匹配计算
病、事假扣款计算
工资汇总:全单位汇总
按部门汇总
工资分配:月末根据工资计算文件进行工资费用的分配,形成工资费用分配文件。
票面分解:余额整除法
截取子串法
查询、打印输出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
第二节 固定资产子系统
一、固定资产子系统概述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在生产过程中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不变的资产,其价值随着使用磨损逐渐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构成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随着产品价值的实现转化为货币资金。
1、固定资产子系统的特点
数据量大、日常变动少、计算量大但计算方法有规律、输出量大
2、固定资产子系统的功能
手工系统固定资产核算的主要任务:
(1)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保管使用以及清理报废情况
(2)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进行折旧费用的分配
手工核算设置“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登记簿”、“固定资产总帐”
计算机方式下固定资产子系统的主要功能:
(1)管理固定资产卡片
(2)处理固定资产增、减变化业务
(3)进行折旧计提和折旧费用分配
(4)编制有关凭证传出
2、固定资产子系统的数据流图
手工系统数据流图:
电算化方式下的数据流图
三、固定资产子系统代码和数据库文件设计
1、代码的设计
固定资产代码 采用群码的编码方式
反映 固定资产大类、详细分类和具体编码
2、文件的设计
固定资产卡片文件—一项固定资产占一条记录
固定资产增加文件、减少文件、内部调动文件、折旧文件(折旧费用分配和部门折旧额统计)
四、固定资产子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
更新模块的处理过程
更新是指用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文件去更新固定资产卡片文件。
1、增加文件
扫描增加文件将所有记录追加到卡片文件,将处理标志置为“T”
2、减少文件
以固定资产减少文件中的固定资产代码为键值,从卡片文件中删除其记录,并奖处理标志设为“T”
3、内部变动文件
扫描内部变动文件,以固定资产代码为键值,在卡片文件中找到相应记录,将部门代码改为新部门代码。
折旧计提
折旧方法
确定折旧计算公式(初始化)
计提折旧的处理
注意:当月增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
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仍提折旧
当月变动按原部门提折旧
因此每月应在更新文件以前计提折旧。
折旧的计提方法
间接法:根据上月数调整得到
直接法:每月月初根据卡片文件中的每一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按部门汇总存入折旧费用统计文件。
输出模块
固定资产卡片
部门折旧统计表
折旧费用分配表
固定资产增减变动表:以增减变动文件为依据,以部门为单位输出增减变动表。
自动转帐
自动转帐模块是根据固定资产各种数据文件自动生成机制凭证传入帐务或成本子系统。
对应科目根据固定资产增减方式确定
第八章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实施与管理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容包括:硬件、软件、人员和规范四个部分,相互相成缺一不可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财政部制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指出“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财力状况,选择与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规划向适应的计算机机种、机型和系统软件及有关配套设备。”“配备会计软件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工作,选择会计软件的好坏对会计电算化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 配备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硬件设备有多种组合方式,不同的组合方式构成会计信息系统的不同硬件结构。
1、单机结构
适用于核算简单的小规模公司。
单机结构由单独一台计算机和相应的外部设备组成。
优点:投资少,操作简单。
缺点:难以实现公司内部数据共享与数据自动传递。
2、对等网网络结构
对等网适用于那些规模小但是需要进行内部数据交换的公司或企业。
硬件构成 是将各个单独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连线物理地连在一起,形成能自动传递数据的网络结构。成员平等没有主次之分。
优点:投入少,能解决内部数据交换问题。
3、多用户结构
多用户结构系统需配置一台计算机主机和多个终端。数据通过各终端输入,即分散输入。主机集中处理来自各个终端的数据。这种分散输入集中处理的方式,很好地实现了数据共享,提高了系统效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硬件投入比较大。
4、局域网结构
局域网结构适用于那些机构内部部门较多、各部门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比较集中、部门之间数据交换频繁、数据共享要求比较高的企业。局域网网络操作系统基本上是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方式。
5、国际互联网结构
国际互联网技术是一门用于数据远程共享、异地交换的通信技术。在Internet环境下可以实现会计信息系统的凭证异地绿入、异地审核及异地核算与汇总,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速度与效率。
二、配备电子计算机软件
1、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计算机语言系统及数据库管理系统。
(1)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是一种有效地管理计算机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的软件。
单机结构的系统可采用DOS和Windows操作系统。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可采用Windows NT操作系统。多用户分时体系结构的单位可采用UNIX操作系统。
(2)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是进行程序设计的语言系统。可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3)数据库管理系统
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Foxbase Foxpro Clipper Oracle SQL Server Sybase Informix
在Windows平台下以Foxpro 最流行.
在Windows NT 平台下以SQL Server最为流行。
2、应用软件的选择
配备会计软件主要有选择通用会计软件、定点开发会计软件、通用与定点开发会计软件相结合三种方式。
三、定点开发会计核算软件
1、定点开发会计核算软件的必要性
考虑单位会计工作的特殊需求
一般适用与经济技术力量雄厚的大型企事业单位。
2、选择顶点开发会计软件应注意的问题
(1)定点开发的可能性
(2)定点开发的可行性
经济、技术、组织上的可行性分析
(3)定点开发会计核算软件的方式
自行开发、委托开发、联合开发
四、通用与定点开发会计核算软件相结合
1、为什么要采用通用和定点开发相结合的方式?
2、通用和顶点开发会计核算软件相结合的方式
(1)自行开发
(2)委托开发
(3)联合开发
第二节 积极替代手工记帐
一、替代手工记帐的任务和条件
1、替代手工记帐是指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算帐、报帐的过程。替代手工记帐包括部分业务替代手工记帐和全部业务替代手工记帐。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主要分为会计核算电算化、会计管理电算化、会计辅助决策电算化三个阶段,替代手工记帐是会计核算电算化首先要达到的目标。
2、替代手工记帐的条件
(1)配备计算机硬件设备和适用的会计软件
(2)配备了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
(3)建立了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
二、替代手工记帐的过程
替代手工记帐的过程是会计工作从手工核算向电算化核算的过渡阶段。在甩帐前单位要作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手工会计业务数据的整理,确定会计核算方法和数据处理过程,建立会计科目编码体系,设置凭证类别、帐簿、报表的格式和项目,会计软件的初始化,以及在试运行阶段人工和计算机数据的对比分析工作。
1、整理手工数据
(1)重新进行对帐,做到帐证、帐帐、帐实相符。
(2)整理各帐户余额。
(3)清理往来帐和银行帐。
2、建立会计帐户体系并确定编码
(1) 建立会计帐户体系
从一级会计科目开始逐级向下设置会计科目。
设置会计科目应遵循的原则:
符合财政部和有关管理部门的要求。
满足本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的要求。
满足会计报表的要求。
保持体系的完整、稳定。
考虑与其他子系统的衔接。
(2)确定会计科目编码
一级会计科目编码按财政部规定。
明细科目编码按照具体编码规则设置。
会计科目编码采用科目全编码方案。
本级科目全编码=上级科目全编码+班级科目编码
3、规范各类帐证表的格式和会计核算方法
凭证类别确定
记帐程序的确定
会计核算方法的确定;成本核算方法、折旧计提方法、工资核算方法、存货核算方法等。
4、会计软件初始化
系统参数的设置
凭证类别设置
会计科目设置
期初余额录入
设置自动转帐凭证
辅助核算初始
其他子系统初始
5、计算机与手工并行
在试运行阶段手工和计算机并行。
时间安排:在年初、年末、季初、季末等特殊会计时期,为期三到六个月。
前期以手工为主,后期以计算机处理为主。
在并行期间可以采用计算机打印的记帐凭证替代手工填制的记帐凭证。
试运行阶段手工数据和计算机数据的对比是对系统的检验。
(1)检验核算方法
(2)检查会计科目体系是否正确完整
(3)考查操作熟练程度
(4)纠正出现的软件程序错误和操作方法错误
一段时间后开始建立各项管理制度。
第三节 建立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
一、建立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的原则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八十五条
P380
二、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主要包括:1、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
2、日常操作管理 3、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维护管理 4、会计档案管理
三、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
1、电算化会计岗位
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
基本会计岗位有: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岗位、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
电算化会计岗位有:电算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帐、电算维护、电算审查、数据分析、会计档案保管、软件开发等岗位。
2、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的基本内容
P386-P388
3、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后的岗位设置
四、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
1、计算机系统使用管理
2、上机操作管理
3、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管理
五、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
1、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维护
2、会计软件和系统软件的维护
3、会计数据的安全维护
六、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
第九章 计算机审计
审计分为两阶段:
对计算机系统的评价
对计算机系统产生的数据的评价
审计的方法分为:
饶过计算机的审计
穿过计算机的审计
使用计算机的审计
第三节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计算机会计学(ppt)
计算机会计学
第一章 会计信息系统概述
第一节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三、信息系统
1、信息系统概念
信息系统是指基于计算机和各种软件技术的,融各种关联理论和管理方法,以信息为处理对象,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并在必要时向使用者提供信息的人机相结合的系统。
2、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数据的收集与输入,信息的存储,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加工,信息的输出
3、信息系统的分类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第二节 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专门用于处理会计业务,收集、存储、传输和加工各种会计数据、输出会计信息,并将其反馈给有关部门,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和决策活动提供帮助,为投资人,债权人、政府部门提供财务信息的系统。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
(一)手工会计信息系统阶段
(二)机械会计信息系统阶段
(三)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阶段
EDP阶段
会计管理信息系统阶段
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阶段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
(一)计算机硬件
(二)计算机软件
(三)人员
(四)会计规范
三、会计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
(一)财务系统
(二)购销存系统
(三)管理分析系统
四、会计信息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
系统间数据的传递方式:
1、集中传递式
2、帐务处理中心式
3、直接传递式
在数据传递过程中,根据各子系统接收、传递数据的情况,把子系统分为三类:单向接收型、单向发送型、双向联系型
第三节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系统的异同点
一、计算机会计系统与手工系统的共同点
1、系统目标一致
2、遵守的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一致
3、数据处理过程基本相同
4、共同特征:数据量大,数据结构复杂,数据加工处理方法要求严格,全面性、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安全性要求高,且要求具有可验证性
二、计算机会计系统与手工系统的不同点
1、数据收集方式不同
手工:人工
计算机:人工与计算机混合
自动收集 : 本子系统 、其他子系统、其他系统
2、数据处理方式发生了变化
核算程序发生了变化
对帐、结帐方式发生了变化
错帐更正方法发生了变化
3、会计数据存储介质、形式发生了变化
4、实现了数据 共享、处理速度、准确性明显提高
5、数据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代码广泛使用
6、内部控制制度发生了变化
手工:分工、核对、制度
计算机:控制范围:财务到计算机、财务部门
控制方式 :组织控制、手工控制、程序控制相结合
7、会计工作的组织体制发生了变化
手工:以会计事务的不同性质为主要依据
计算机:以数据的不同形态为主要依据
区别:手工 数据分散收集、分散处理、相互核对
计算机 数据集中收集、集中处理、数据共享
8、会计的职能、方法发生了变化
强化了管理、决策职能
会计方法得到了发展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什么是系统?简述系统的特征。
3、简述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数据收集的方式。
4、简述一个完整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内各子系统间数据传递的方式。
5、试述手工会计系统和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异同点。
第二章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步骤
第一节 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步骤
第二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第三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
三、会计信息系统的详细设计
第四节 会计信息系统程序设计及系统测试
二、系统测试
第三章 账务处理子系统
第一节 账务处理子系统概述
一、账务处理子系统的特点
规范性强、一致性好
综合性强,是核心子系统
二、账务处理子系统的目标
采集输入凭证、记账、输出账表、建立与其他子系统的接口
第二节 账务处理子系统数据流图
一、手工账务处理子系统数据流图(P92)
(一)五种帐务处理形式
不同的帐务处理形式其主要差别是登记总帐的方法和依据不同。
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帐凭证。
2、登记日记帐、明细帐。
3、根据——登记总帐(科目汇总表、汇总凭证等)
4、月末处理
5、编制报表
(二)手工帐务处理形式的缺陷
二、计算机账务处理数据流图
(二)编码方案
二、账务处理子系统主要数据文件设计
方案2、用专门字段描述科目的级次、父科目。
(二)记帐凭证文件的设计
凭证文件的存储策略
(三)汇总文件(科目余额文件)的设计
第四节 帐务处理子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第五节 初始化模块的设计
第六节 凭证处理模块的设计
二、凭证审核
第七节 记帐与结帐模块设计
记帐过程
二、结帐
第八节 帐表输出和系统服务模块设计
输出日记帐的处理过程
2、明细帐输出模块设计
二、系统服务
第九节 其他若干辅助管理模块设计
二、往来核算与管理
三、项目核算和管理
四、部门核算和管理
五、自动转帐
第七章 会计报表子系统
二、会计报表子系统功能
第二节 会计报表的数据来源
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会计报表的数据来源
第三节 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一、报表的格式设计
(二)报表格式设计
二、报表数据来源的定义
三、会计报表的生成
二、会计报表的合并
1、建立合并工作底稿(合并报表的初始化)
2、数据采集:接收个别报表
3、输入抵消分录
4、定义合并公司
5、报表合并:取数计算
6、报表查询
第六章 工资、固定资产子系统
第一节 工资子系统
工资是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它关系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同时,工资又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利费是根据工资总额一定比例提取的,工资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福利费的核算管理。为了完成工资核算任务,会计部门必须会同劳动、人事、生产统计部门作好职工调动、考勤、产量记录等工作。
在手工方式下,工资核算工作可分为两部分:工资结算和工资分配。工资结算阶段:会计部门从各有关部门收集数据、汇总、计算出每个职工的实际工资,编制工资结算单,根据工资结算汇总表的实发金额提取现金、备发工资。在工资费用分配阶段根据各部门编制的工资费用分配表编制汇总工资费用分配表,或根据工资的用途编制工资费用分配表。
一、工资子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一)工资子系统的特点
1、涉及面广,数据来源分散
2、项目多
3、计算复杂
4、数据量大
5、及时性要求高
6、精确性要求高
(二)工资子系统的功能
1、输入有关原始数据
2、处理职工调动、调资等数据
3、计算职工工资、输出“工资结算单”和“工资条”
4、票面分解、统计发放工资所需各种面额人民币
5、工资费用汇总,输出“工资费用汇总表”
6、计提职工福利费和工会经费
7、按工资的用途进行工资费用和职工福利费的分配
8、计算、代扣个人所得税
9、编制工资费用分配的转帐凭证
10、提供各种查询功能
二、工资子系统的数据流图
(一)手工系统的数据流图(P248)
(二)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流图
将工资数据分为基本不变数据和变动数据两类。
基本不变数据:是指固定不变的数据和在较长时间内很少变动的数据。
变动数据:是指每月都有可能发生变动的数据。
基本不变数据文件供系统长期使用,在人员调动、调资时更新。
变动数据文件的数据每月初始化后输入。
(三)工资子系统代码和数据库文件的设计
1、职工和部门代码的设计
组码和群码相结合的编码方式
2、主要数据库文件
职工工资结构描述文件、变动数据文件、基本不变数据文件、工资计算文件——工资子系统的核心文件、工资汇总文件、工资费用分配文件、部门代码文件
(四)工资子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
1、初始化模块
库结构设置——输入工资结构描述文件的数据
部门设置
工资费用分配项目设置
基本不变数据输入
月初始化
2、人事变动模块
人员变动:人员调入、调出、内部调动
基本工资变动
固定津贴统一调整
3、数据录入模块的设计
变动数据的输入
按职工、按项目
修改数据
审核数据
4、工资处理模块的设计
此模块是工资核算的核心。
工资计算:工资的匹配计算
病、事假扣款计算
工资汇总:全单位汇总
按部门汇总
工资分配:月末根据工资计算文件进行工资费用的分配,形成工资费用分配文件。
票面分解:余额整除法
截取子串法
查询、打印输出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
第二节 固定资产子系统
一、固定资产子系统概述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在生产过程中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不变的资产,其价值随着使用磨损逐渐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构成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随着产品价值的实现转化为货币资金。
1、固定资产子系统的特点
数据量大、日常变动少、计算量大但计算方法有规律、输出量大
2、固定资产子系统的功能
手工系统固定资产核算的主要任务:
(1)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保管使用以及清理报废情况
(2)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进行折旧费用的分配
手工核算设置“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登记簿”、“固定资产总帐”
计算机方式下固定资产子系统的主要功能:
(1)管理固定资产卡片
(2)处理固定资产增、减变化业务
(3)进行折旧计提和折旧费用分配
(4)编制有关凭证传出
2、固定资产子系统的数据流图
手工系统数据流图:
电算化方式下的数据流图
三、固定资产子系统代码和数据库文件设计
1、代码的设计
固定资产代码 采用群码的编码方式
反映 固定资产大类、详细分类和具体编码
2、文件的设计
固定资产卡片文件—一项固定资产占一条记录
固定资产增加文件、减少文件、内部调动文件、折旧文件(折旧费用分配和部门折旧额统计)
四、固定资产子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
更新模块的处理过程
更新是指用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文件去更新固定资产卡片文件。
1、增加文件
扫描增加文件将所有记录追加到卡片文件,将处理标志置为“T”
2、减少文件
以固定资产减少文件中的固定资产代码为键值,从卡片文件中删除其记录,并奖处理标志设为“T”
3、内部变动文件
扫描内部变动文件,以固定资产代码为键值,在卡片文件中找到相应记录,将部门代码改为新部门代码。
折旧计提
折旧方法
确定折旧计算公式(初始化)
计提折旧的处理
注意:当月增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
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仍提折旧
当月变动按原部门提折旧
因此每月应在更新文件以前计提折旧。
折旧的计提方法
间接法:根据上月数调整得到
直接法:每月月初根据卡片文件中的每一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按部门汇总存入折旧费用统计文件。
输出模块
固定资产卡片
部门折旧统计表
折旧费用分配表
固定资产增减变动表:以增减变动文件为依据,以部门为单位输出增减变动表。
自动转帐
自动转帐模块是根据固定资产各种数据文件自动生成机制凭证传入帐务或成本子系统。
对应科目根据固定资产增减方式确定
第八章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实施与管理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容包括:硬件、软件、人员和规范四个部分,相互相成缺一不可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财政部制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指出“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财力状况,选择与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规划向适应的计算机机种、机型和系统软件及有关配套设备。”“配备会计软件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工作,选择会计软件的好坏对会计电算化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 配备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硬件设备有多种组合方式,不同的组合方式构成会计信息系统的不同硬件结构。
1、单机结构
适用于核算简单的小规模公司。
单机结构由单独一台计算机和相应的外部设备组成。
优点:投资少,操作简单。
缺点:难以实现公司内部数据共享与数据自动传递。
2、对等网网络结构
对等网适用于那些规模小但是需要进行内部数据交换的公司或企业。
硬件构成 是将各个单独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连线物理地连在一起,形成能自动传递数据的网络结构。成员平等没有主次之分。
优点:投入少,能解决内部数据交换问题。
3、多用户结构
多用户结构系统需配置一台计算机主机和多个终端。数据通过各终端输入,即分散输入。主机集中处理来自各个终端的数据。这种分散输入集中处理的方式,很好地实现了数据共享,提高了系统效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硬件投入比较大。
4、局域网结构
局域网结构适用于那些机构内部部门较多、各部门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比较集中、部门之间数据交换频繁、数据共享要求比较高的企业。局域网网络操作系统基本上是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方式。
5、国际互联网结构
国际互联网技术是一门用于数据远程共享、异地交换的通信技术。在Internet环境下可以实现会计信息系统的凭证异地绿入、异地审核及异地核算与汇总,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速度与效率。
二、配备电子计算机软件
1、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计算机语言系统及数据库管理系统。
(1)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是一种有效地管理计算机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的软件。
单机结构的系统可采用DOS和Windows操作系统。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可采用Windows NT操作系统。多用户分时体系结构的单位可采用UNIX操作系统。
(2)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是进行程序设计的语言系统。可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3)数据库管理系统
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Foxbase Foxpro Clipper Oracle SQL Server Sybase Informix
在Windows平台下以Foxpro 最流行.
在Windows NT 平台下以SQL Server最为流行。
2、应用软件的选择
配备会计软件主要有选择通用会计软件、定点开发会计软件、通用与定点开发会计软件相结合三种方式。
三、定点开发会计核算软件
1、定点开发会计核算软件的必要性
考虑单位会计工作的特殊需求
一般适用与经济技术力量雄厚的大型企事业单位。
2、选择顶点开发会计软件应注意的问题
(1)定点开发的可能性
(2)定点开发的可行性
经济、技术、组织上的可行性分析
(3)定点开发会计核算软件的方式
自行开发、委托开发、联合开发
四、通用与定点开发会计核算软件相结合
1、为什么要采用通用和定点开发相结合的方式?
2、通用和顶点开发会计核算软件相结合的方式
(1)自行开发
(2)委托开发
(3)联合开发
第二节 积极替代手工记帐
一、替代手工记帐的任务和条件
1、替代手工记帐是指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算帐、报帐的过程。替代手工记帐包括部分业务替代手工记帐和全部业务替代手工记帐。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主要分为会计核算电算化、会计管理电算化、会计辅助决策电算化三个阶段,替代手工记帐是会计核算电算化首先要达到的目标。
2、替代手工记帐的条件
(1)配备计算机硬件设备和适用的会计软件
(2)配备了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
(3)建立了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
二、替代手工记帐的过程
替代手工记帐的过程是会计工作从手工核算向电算化核算的过渡阶段。在甩帐前单位要作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手工会计业务数据的整理,确定会计核算方法和数据处理过程,建立会计科目编码体系,设置凭证类别、帐簿、报表的格式和项目,会计软件的初始化,以及在试运行阶段人工和计算机数据的对比分析工作。
1、整理手工数据
(1)重新进行对帐,做到帐证、帐帐、帐实相符。
(2)整理各帐户余额。
(3)清理往来帐和银行帐。
2、建立会计帐户体系并确定编码
(1) 建立会计帐户体系
从一级会计科目开始逐级向下设置会计科目。
设置会计科目应遵循的原则:
符合财政部和有关管理部门的要求。
满足本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的要求。
满足会计报表的要求。
保持体系的完整、稳定。
考虑与其他子系统的衔接。
(2)确定会计科目编码
一级会计科目编码按财政部规定。
明细科目编码按照具体编码规则设置。
会计科目编码采用科目全编码方案。
本级科目全编码=上级科目全编码+班级科目编码
3、规范各类帐证表的格式和会计核算方法
凭证类别确定
记帐程序的确定
会计核算方法的确定;成本核算方法、折旧计提方法、工资核算方法、存货核算方法等。
4、会计软件初始化
系统参数的设置
凭证类别设置
会计科目设置
期初余额录入
设置自动转帐凭证
辅助核算初始
其他子系统初始
5、计算机与手工并行
在试运行阶段手工和计算机并行。
时间安排:在年初、年末、季初、季末等特殊会计时期,为期三到六个月。
前期以手工为主,后期以计算机处理为主。
在并行期间可以采用计算机打印的记帐凭证替代手工填制的记帐凭证。
试运行阶段手工数据和计算机数据的对比是对系统的检验。
(1)检验核算方法
(2)检查会计科目体系是否正确完整
(3)考查操作熟练程度
(4)纠正出现的软件程序错误和操作方法错误
一段时间后开始建立各项管理制度。
第三节 建立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
一、建立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的原则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八十五条
P380
二、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主要包括:1、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
2、日常操作管理 3、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维护管理 4、会计档案管理
三、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
1、电算化会计岗位
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
基本会计岗位有: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岗位、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
电算化会计岗位有:电算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帐、电算维护、电算审查、数据分析、会计档案保管、软件开发等岗位。
2、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的基本内容
P386-P388
3、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后的岗位设置
四、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
1、计算机系统使用管理
2、上机操作管理
3、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管理
五、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
1、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维护
2、会计软件和系统软件的维护
3、会计数据的安全维护
六、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
第九章 计算机审计
审计分为两阶段:
对计算机系统的评价
对计算机系统产生的数据的评价
审计的方法分为:
饶过计算机的审计
穿过计算机的审计
使用计算机的审计
第三节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计算机会计学(ppt)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
- 10跟我学礼仪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