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讲义

  文件类别:培训讲义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小:77K

  下载次数:1041

  所需积分:4点

  解压密码:qg68.cn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

清华大学卓越生产运营总监高级研修班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区域经济学》讲义
《区域经济学》讲义 主讲:经济管理学院 韩纪江 联系电话:0538-8249636
鸣谢
周起业、刘再兴等.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朱传耿等.区域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
导言
一、经济区域
二、区域经济学
三、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讨论:谈到区域经济学,你首先想到什么?
一、经济区域
1、经济区域
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一般按照地理、行政、文化、经济特征划分区域。

讨论:撒哈拉沙漠是不是一个经济区域?
——撒南非洲的含义。
2、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
(1)自然禀赋差异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4)创新能力的集中性。
(5)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二、区域经济学
1、区域经济学
Regional Economics
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
2、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资源稀缺性的学问。

例如: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资源稀缺性问题。

讨论:区域经济学研究什么资源的稀缺?
3、区域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区域内经济发展、区域间经济关系
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空间和时间,经济学研究,也不能例外。
过去主流经济学家将过多的精力用于经济的时间特征研究,随着经济资源的消耗,空间的区位优势开始显现。
4、区域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区域经济问题大量涌现:
(1)开发区热、房地产热的不良后果。
(2)地区发展差距、特别是东西差距拉大。
(3)某些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滞缓和衰退。
(4)新一轮的重复建设和地区结构趋同。
(5)行业和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
(6)环境生态破坏,影响可持续发展。
5、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兴起
(1)经济学家、地理学家、社会学家以至工程技术专家投身到区域经济研究的领域。
(2)不同级别、不同范围和规模的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一个接着一个的召开。
(3)各大学和机构被邀请参加地区发展规划研究咨询、评审和委托研究的请柬应接不暇。
(4)每年有关地区发展战略、地区规划研究的成果,不下数百部。
讨论:关于泰安市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知道多少?
6、区域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1)我国是一个自然、人文条件差异大、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
(2)西方国家都曾经出现过萧条区、衰落区,我国某些老矿区集中的地区,人口超载地区等不同类型与成因的“问题区域”至今还没有针对性强,具体可操作的区域政策。
(3)任何资源空间优化配置方案的实现,必须以各利益主体合理权益得到保证为前提。
7、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1)区位论初期研究主要发源地在德国。
(2)战后主要集中到美国。60年代后,开始大力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中国计划时期对于生产力布局研究。
(3)80年代后,区域化、集团化和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4)地球村等空间狭小,现代区域经济学产生。
三、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

(1)区域内经济结构。
(2)如何组织区域内经济活动的路径。
(3)研究区际关系,经济分工与协作。
2、区域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生产力布局学
(2)西方经济学
(3)部门经济学
(4)经济地理学
(5)国土经济学
(1)生产力布局学
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研究物质生产部门的空间分布的发展变化规律,研究生产力空间配置的最优化。
区域经济学则是区域整体经济水平的最大化。
(2)西方经济学

研究的范围: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
理论基础和指导。
学习的先修课程。
(3)部门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

各个经济部门的经济发展规律。从部门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着手。

(4)经济地理学

研究地区经济布局的差异和特征,及其形成的条件和变化规律。着眼于已经形成的生产力布局。
区域经济学还重点研究经济的未来变化规律和趋势。
(5)国土经济学


以国土为研究对象,强调国土资源的保护利用。
(6)国际经济学
更为宏观的区域经济学,
在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布局。
强调为了国家利益,如何惟利是图。
第一章 区位论
第一节 区位论的产生和初期发展
第二节 近现代区位论
第三节 经济活动区位
第一节 区位论的产生和初期发展
一、古典区位论
二、屠能的农业区位论
三、龙哈德三角区位论
四、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一、古典区位论
1、早在18世纪。欧洲古典经济学家如康提隆、斯密、毕什等探讨并论述过运费、距离、运输等对工业分布的影响。
2、特点:从单一的企业或中心出发,研究成本和运费的最低化。

看不见的手理论。
二、屠能的农业区位论

1、屠能,V.Thünen
区位理论的鼻祖。
1820-1830,初步形成的标志
《孤立国》
2、形成背景
(1)19世纪初,德国的农业面临由庄园式向自由式转变,提出了耕作业和畜牧业的土地利用以及同市场的关系问题。
(2)屠能从区位地租出发,得出农产品种类围绕市场呈环带状分布理论化模式。
(3)假定:“孤立国”。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社会经济单位。
3、屠能圈理论的含义
(1)农地利用类型和农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天然特性,更重要的是其经济状况,特别是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
(2)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为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
利润=产品价格-(生产成本+运费)
即: P = p - (c + t)
4、屠能圈农业布局6层次
(1)自由农作圈,蔬菜和牛奶等鲜活农产品。
(2)林业圈,木材,用于能源。
(3)轮作农作圈,粮食。
(4)谷草农作圈,粮畜产品,以粮食为主。
(5)三圃农作圈,粮畜产品,以畜产品为主。
(6)畜牧圈。
再向外是毫无任何经济价值的荒野。 这种圈状分布,常被称为屠能圈。前的状况如何?
三、龙哈德区位三角形理论
1、1880,德国经济学者W·Launhaldt。
由原料产地、燃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构成的“区位三角形”。
2、背景。19世纪中叶以后,西欧的机器大生产空前发展,基础性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区位问题提到日程上来。
四、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1、理论背景
1900S初,韦伯A·Weber,
《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和《工业区位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理论》。
根据19世纪60年代后德国和西欧的工业发展资料,建立了推理和应用的区位论体系。
2、理论假设
影响工业区位形成的各类条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因子,其中只有少数具有普遍意义。
最小费用点的三个指向,
即决定工厂最佳位置的因子主要有:
运输成本
劳力成本
集聚
3、工业寻求最优区位3阶段
(1)第一阶段,暂定劳动费与聚集效益因子都不起作用,孤立地研究在只有运费因子单独起作用的情况下,工业最合理的布局模式;
(2)第二阶段,研究在加进了劳动费因子的作用时,上述工业布局模式将发生何种变形;
(3)第三阶段,研究当加进聚集效益因子的作用时,这一工业布局模式又会相应地发生何种变形。
第二节 近现代区位论
一、克里斯托勒的中心地理论
二、廖什景观
三、现代区位论的进一步发展
一、克里斯托勒的中心地理论
1、理论背景
亦称城市区位理论。
德国,Walter. Christaller,把区位论由古典学派转换为近代学派。1930,《德国南部的中心地》。
在区位经济理论研究上,既要运用经济学原理,又要通过地理调查树立样板。
从研究地图上的聚落分布开始,通过调查研究,确立了中心地原理。
2、建立的步骤
克里斯托勒中心地理论的概念建立分3个步骤:
(1)据已有区位理论,确定个别经贸活动的市场半径。
(2)引进空间上组合概念,形成多中心商业网络。
(3)将各种经贸活动(工业区位、城市、交通线等)的集聚纳入一套多中心网络的等级序列中去。
在探讨市场中心和服务范围关系结构时,形成六边形市场区模型。
二、廖什景观
廖什:德国经济学,A·Losch
1940,《区位经济学》
1、理论假定
(1)工业中心周围是农业区域,其居民是工业品的购买者;这些居民偏好相同,他们有相同个人需求曲线。
(2)工厂规定价格,运费则由消费者负担。只要这些居民的需求是有价格弹性的,那么有两种情况并存:距离中心点越远的居民需求越少;以工业所在地为中心的半径越大,到中心点购买工业品的消费者就越多。
(3)假定没有新的企业加入到这个地区,那么工业区位主要由对它的产品的需求量来决定。
(4)工业如果设在它能够吸引足够数量的消费者的地点,它就能获得利润,否则,它就不能获利,而不能获利的地点,它就不适宜成为工业所在地。
2、对产品的需求取决于4个因素
价格高低、需求强度、市场半径、单位距离的产品运输成本。

在平均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工厂要增加总利润量,必须使销售量增加或总成本减少。
廖什认为,近代西欧的工业区位正是按产品需求量的大小而逐步形成的,每一个新出现的工业点都离不开它周围的消费者。
3、廖什景观
将市场网络按照经济法则排列,所形成的具有等级序列的空间分布称为经济景观。

在自然条件和人口分布密度均质的情况下,经济景观有规律地扩展,形成三角形、聚落和城市分布、六边形市场区形。
三、现代区位论的进一步发展
1、研究范围的扩大
1930初,瑞典的俄林,B·Ohlin,《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
认为屠能和韦伯的古典区位论是孤立的微观理论,而把区位研究同地域分工和区际国际贸易结合,这就把贸易理论看成区位论的一部分,从而成为一般的宏观理论。后来,经济学者把前一种微观理论称之为特殊区位论,后一种宏观理论称之为一般区位论。
2、动态化
1980以来,英国的威尔逊(A·Wilson)和比利时的爱伦(P·Allen)
结合耗散结构和突变理论,分别就空间相互作用模式和中地论结构进行动态模拟,取得了很大的理论突破。
3、动态分析和中长期预报
近几年来,区位论的研究得到了不断的深入和发展,系统论、信息论和运筹学方法,使区位经济理论和应用大大向纵深发展。
4、区位经济学的产生
艾萨德,把单个厂商的最佳区位扩展为区域的综合发展,建立区域空间的总体均衡,完成区位论向区域经济学的转变。
经济危机的产生,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开始关注区域经济问题,探讨经济的区域差异的形成机制。
市场作用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别。条件优越的地区,还积累有利条件,进一步遏制了条件较差地区的经济发展。
缩小地区差别,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加强国家干预。60年代后,开始大力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80年代后,区域化、集团化和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第三节 经济活动区位
一、经济活动区位
二、区位决策及其影响因素
三、区位论的主要内容
四、区位论的价值
一、经济活动区位
1、经济区位

经济主体所占据的场所。
具体表现为空间的位置。
讨论: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经济区位的影响?
2、区位单位
布局于区位上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经济单位,是区域经济的主体。
各种经济法人单位,生产单位。
3、区位因素(因子)
区位单位进行空间配置的制约因素。
区位的优劣取决于四个区位因素:
(1)具有地区性的不易转移的投入物供给。
(2)具有地区性的不易转移的需求状况。
(3)从区位外部输入的投入物供给。
(4)外部需求。
二、区位决策及其影响因素
1、区位决策
经济主体的区位选择过程。
生产要素具有不完全流动性和分割性,不同区位的区位因素有很大差异:
优势区位将给经济主体带来额外的经济利益:优势区位将吸引大量厂商、居民的聚集,并带动资金、人口、物资的聚集。
但即使区位因素是均质的,聚集本身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仍会产生要素聚集,形成城镇。
2、区位选择与生产者、消费者均衡
(1)生产者均衡。
(2)消费者均衡。

由于所处空间位置的不同,居民的就业和消费有很大的差异。
3、厂商与居民区位选择的一般趋势
(1)区位优势改善了资源约束和收入约束,货币效率提高:区位优势,对于厂商,同样的投入可以增加产出,或者同样产出可以节约成本;对于消费者,同样支出可以提高效用或者相同的效用满足可以降低支出。
(2)对于区位优势的竞争必然出现:
——提高土地使用价格;厂商之间的竞争使得市场份额缩小,产品价格下降——造成厂商利润的下降,直到集聚规模达到最大。
——居民聚集,相互竞争使得房地产价格上涨,工资水平下降;拥挤成本增加,达到最大人口密度。经济从其他区位继续发展,这样使得各地的区位趋于均衡。
4、区位决策偏好
(1)居民的区位决策偏好。不同收入阶层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不同,高收入阶层对于较大的空间更具有偏好,而对于一般商品的偏好相对较低。对于较高的交易费用可以承担或者不太在乎。因此高收入阶层对于区位的依赖程度较低,居住在城镇郊区。
(2)厂商的决策偏好。劳动密集型厂商对于人口聚集地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加工企业对于原料的购进和产品的运出距离较敏感。小厂商必须紧紧依赖中心聚集区域;大型厂商可以远离城区以节约土地成本。
三、区位论的精粹
在经济活动中寻求:
1、最低运输费用和最低生产成本。
2、最低的购买价格。
3、最大市场区位和最大利润。
4、最优地利用社会经济基础,以求获得最佳的生产、生活条件和适宜环境。

1、农业生产布局

集约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问题。必须重新思考,以使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更符合国情,更符合中国绝大部分农村的实际状况。
蔬菜运往北京和河北的运输,总体社会总福利如何?
2、节约运输
我国运输业的区域差异较大,发达与很不发达交错并存,导致农副产品丰收成灾、资源浪费的例子太多。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对搞好我国的工业区划、合理安排工业投资布局等都具有直接的指导价值。
3、城市的作用
城市应在所在的地域中,发挥中心地的功能。
以城市为中心,形成紧密联系的区域经济。城市规模越小,中心地等级越低,它所发挥的功能也越小。
第二章 经济区划
第一节 经济区划
第二节 中国经济开放地区
第一节 经济区划
一、经济区
二、经济区划
三、中国经济区划类型
一、经济区
1、经济区
以生产经营的地域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
经济区的特点:
(1)经济区内经济基础和条件的一致性。
(2)经济目标的一致性。
(3)经济区内与区外的条件差异性。

2、经济区划
指在全国或者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根据一定的经济条件进行分区,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3、经济区划的原则
(1)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具有经济区内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
(2)地区优势和国民经济综合发展相结合,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
(3)地区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相结合。以中心城市为核心,通过区域交通通讯网络,上下级城市密切联系,城市与农村相互结合成区域整体。经济中心的规模和经济实力决定了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和吸引力的强弱。
(4)经济区的界限与行政区域一致。统计数字可获得性。
(5)同级经济正确地理范围上不重叠。

1、聚类分析法
将影响经济区划的各个因素划分成不同的层次,从最低层次的因素聚类分析开始,该层次相近的地区分为一类;
然后逐次分析更高或更综合的一个层次,根据其异同再进行聚类分析;
直至因素系统的最上层次;
最后一次的分类结果是一级经济区。然后根据经济区的详略程度要求,向下截取,得出若干层次的经济区划系统。
2、地域分工分析法
根据劳动的地域分工规律及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特征,采用自上而下的程序划分经济区。
3、经济中心分析法
以城市为中心划分经济区。
第一,根据各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影响范围确定全国的城市等级系统。
第二,确定各个层次同级相邻城市腹地的范围的分界线。
第三,根据各城市的吸引范围大致确定经济区系统的界限。
第四,进行个别调整。
三、中国经济区划类型
1、地域划分的经济区类型
(1)数省毗邻地(市)组成的经济联合协调组织,如淮海经济区、中原经济区、陕、甘、宁、川毗邻地(市)经济联合会等等;
(2)沿江、沿路各地(市)的经济联合组织,如长江沿岸地(市)联席会、陇海———兰新沿线地(市)经济联席会、京九沿线地(市)经济联席会等等;
(3)以特大城市和省会城市为中心组成的经济协作区。除第三类协作区理论上已有准确透彻的说明,对前两类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了较大作用的区域经济组织,无论对其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理论上至今未见系统总结。
2、按照经济功能划分的经济区类型
(1)综合经济区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各产业部门的发展都比较迅速。
(2)单一功能的经济区有专门为了发展某个产业而划分的,有为了尽快解决某个经济问题而划分的,有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加速发展某些特定区域而制定的特别政策区域,如特区。
3、国家宏观经济区划
中国的经济区划:
(1)按照行政区域。
(2)沿海和内地。
(3)六大协作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
(4)三大地带,东、中、西部。
在每个大经济区的规划制订实施,有不易界定的问题;其次,这种大经济区在整个区域组织系统中侧重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发挥作用,迄今也未界定清楚。
新的分区
新的分区
(1)东北区,经济水平较高,城镇化水平最高,老工业基地。
(2)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
(3)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江苏、浙江。
(4)东南沿海地区,福建、广东、海南。
(5)西北区,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
(6)中部区,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
(7)西南区,云南、贵州、广西、四川、西臧。
4、经济协作区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自发建立了很多协作区,如华北经济技术协作区、上海经济区等,除了官方会议外,还有商品交流、学术交流等。类型有:
(1)综合经济协作区,在多个领域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如上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
(2)资源开发经济协作区,相关区域联合开发优势资源。晋陕豫蒙宁能源基地协作区。
(3)城市经济协作区,以发达大城市和临近的大中城市为核心,组织周围腹地,形成经济协作区。如武汉经济协作区、苏锡常经济协作区。
(4)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协作区,共同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鄂豫川陕毗邻经济协作区等。
5、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是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域。
80s年提出86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将集中精干科技力量,专款选择重点领域,跟踪国际高技术发展前沿,以在00年后形成高技术产业。
88年实施火炬计划,通过建立多功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市场为导向,兴办机制灵活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技术,世界先进水平或前沿的技术;新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
88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起步,91年全国成立27个国家级。给予优惠政策。94年有52个国家级。
第二节 中国经济开放地区
一、经济特区
二、保税区
三、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布局
一、经济特区
1、特区

为了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由中央政府设立,给予特殊的经济管理权限,允许海外投资者进行投资活动的特殊地区。
1979年广东率先提出创办经济特区,1980年批准成立。
目前有国家级的经济特区5个: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
2、特区的特点
(1)经济发展外向型,利用外资规模大。
(2)产业结构先进,基础设施发达,第三产业比重高。
(3)地理位置优越,有海外经济来往。
(4)静态不平衡,打破低层次的静态平衡,形成一种层次发展的动态平衡。
3、给予特区的优惠政策
(1)赋予较大经济管理权限,如项目审批权限相当于省级政府;非中央统管的工作,有权灵活处理;属中央统管的外交、公安、海关、税收等,由国务院制定特殊办法。
(2)特区内企业有充分经营自主权。
(3)特区企业实行优惠税率和特殊的关税政策,特区内的组织购买用于特区建设的非个人消费品可以免征关税和工商统一税。
(4)投资者可按照协议规定取得一定期限内的土地使用权。
(5)对来特区工作、探亲和旅游的外国人实行特殊的入境签证手续。
4、特区效应
(1)窗口效应,联结海内外的窗口,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迅速缩短差距。
(2)试验效应,如何进行开放改革,都没有成功的经验可遵循,摸着石头过河,即使出现失误,也不会对经济造成很大的损害。
(3)吸收效应,通过国家的放权让利,产生良好的投资环境,吸收外资。
(4)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
(5)示范效应,对内地发展和政策选择产生示范作用。
(6)训练效应,流动的劳动力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经验。
二、保税区
1、保税区
是特区中的特区,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区。
1987年开始在深圳沙头角设立。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具有一定范围的封闭式、综合性的对外开放的区域。
主要是利用保税区处于关境口岸的地缘优势,发展国际贸易。
2、政策措施
(1)国境以内、关境以外,非保税区产品进入保税区视同出口,保税区产品进入非保税区视同进口。国境外进入保税区的非个人消费品、保税区内加工的运输出境的产品,免进出口许可证,免关税和工商统一税。
(2)保税区允许建立生产性的外商投资企业和中资企业,从事出口产品的生产,并享受相应的所得税优惠。
(3)允许生产性企业从事企业生产用的原材料、零部件、设备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允许其对直接对外承接与生产相关的加工业务。等等。
三、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布局
1、沿海地区对外开放
(1)第一层次是经济特区。
(2)第二层次是1984年设立14个沿海开放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给予较大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权力,其兴办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与特区相同的某些优惠政策。
(3)第三层次,1985年开始扩展沿海开发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环渤海地区的一些县市。
2、沿江地区对外开放
长江的上海至重庆。
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为契机。
3、沿边地区开放
22000公里的边境线,与15个国家接壤,由内地单向联系,变成联结国内外的中间桥梁。
4、内陆开放
西部开发为契机的内陆地区大发展的机遇。
第三章 城镇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中心地理论
第二节 城镇的经济效应
第三节 城镇职能
第四节 城镇体系
第一节 中心地理论
一、理论基础与假设
1、中心地理论
central place theory
理论基础:屠能的农业区位论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2、假设
(1)均匀的平原,生产所需的资源特征是均匀分布。
(2)运输条件在任何地方都可行,且运输距离各处都相等。
(3)人口均匀分布,他们的偏好都相同。
(4)投入物和技术等的获得成本相同。
(5) 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都是理性的,生产者尽可能扩大生产区。
(6)人们总是从最低、最近的中心地购买商品和劳务,厂商规定其产品的出厂价格,运费由消费者承担。
二、理论内容
1、中心地
一个经济活动区域必须具有自己的核心,这些核心由若干大小不等的城镇组成。
城镇具有商业、娱乐、教育、文化等多种服务功能。城镇大都位于其服务区域的中心部位,被成为中心地。
市场区是中心地理论的地域细胞,一切市场系统均建立在这一细胞及其组合的图形之上。
2、市场门坎
能够满足中心地生存下去所必须获得的基本收益的市场区的范围。如果市场区小于这个范围,中心地就不能生存下去。
门槛人口:商业服务活动中的每一行业内,其活动和规模有很大差异,因而形成了各自的服务范围。一定规模的商业服务,由于接受服务人次数的限制,其市场区是同居民平均光顾次数呈反比的。
3、等级分布
中心地的大小和排列具有规律性,按照规模大小可以分为等级。中心地的级别越高,数量越少,服务功能越多,中心地的级别越低,数量越多,服务功能越少。 根据门槛人口原则,可将各商业、服务行业分为高、中、低不同级别的序列,把各种行业的序列按地域再进行归并。
市场区结构和分布就是一个由大小经贸点和市场区交错叠合而成的市场网络。任何一个经贸点(城市、村镇、商业服务点等)均在网络中占有一定位置,具有相对固定的市场区,从而整个市场网络形成典型蜂巢状体系。
4、六边形
屠能圈所认定的圆形的缺陷:有一部分接受不到服务,或者接受重叠的服务。
其变换过程一般从分散的服务面,到服务面粘连以及服务面重叠,最后形成六边形市场区,
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三、中心地等级体系三原则
1、市场原则
在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地区,一般遵循市场原则。
(1)每一个低级市场区为3个高级市场区所分享。
(2)每个高级中心地实际上只辖有自身和其他两个完整的低级中心地(6/3),即一个较高的中心地的市场区正好是下一级市场区的3倍,即K=3。
(3)高一级中心地的面积正好是低一级的3倍。
(4)等级体系中,市场区系列为1,3,9,27,81;1、2、6、18……
2、交通原则
在新开发地区,移民拓荒一般是沿着交通线进行,较低级的中心地会在两个较高级的中心地之间的中点发展起来,导致较高级中心地的市场区是下一级的4倍,即K=4。1、3、12、48……
3、行政原则
在交通偏僻和自给自足地区,不同等级的中心地的分布首先受制于行政管理和政治控制的需要,低级中心地完全被包围在高一级的中心地之内,以消除行政上摸棱两可的可能。市场区和行政区是一致的,高级中心地可以管理7个低级的,即K=7,1、6、42……。
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一国家的城镇分布可能出现的等级体系:一级城市1个,二级城市2个,三级城市6-12个,四级城市42-54个,五级城市118个。
四、中心地理论作用和局限性
1、理论作用
城市布局和城镇化的选址依据。
2、 缺陷
(1)静态一般均衡。
(2)许多因子如资源、地形等会引起城市区位的变异。
(3)一个国家和区域内城市体系往往是在一个、几个枢纽、中心的刺激下经过许多历史时期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的行为原则是会发生变化的。
(4)现代消费者行为常常受到广告左右,所以城市的商业职能不再取决于它的地点位置,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家的活动本领。
第二节 城镇的经济效应
一、聚集效应 二、规模效应
三、优位效应 四、创新效应
五、辐射效应
一、聚集效应
1、运输成本
节约运输成本就可以有效的降低总成本,提高利润和市场竞争力,降低运输成本的最佳途径是生产场所与市场的集中。
生产要素成本的降低,劳动力、资金、物资等的集聚,会使供求信息更加对称,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增加,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要素成本。
对某一地区进行纵向考察,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呈现正相关。好的基础环境设施,使企业或某一单位内部的经营成本降低。这种成本的降低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由大家共享,即具有外部经济效益。
2、引起初始聚集的原因
城镇等区位点特殊的有利条件,运费和劳动费的最低。
城镇具有高度的聚集性,是区域人口、经济、信息、技术、活动等的集中地,集中程度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而提高,是区域内高质量的点。
3、聚集的次序
(1)原始聚集,农产品的流通交换以及农业生产工具的生产和交换。
(2)消费品制造业和资本品制造业的聚集。聚集:单个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各类工厂的集中――不同产业的集中。
(3)直接为制造业服务的聚集,管理、金融机构、法律组织、技术咨询、通讯交通、研究机构、高校。
(4)为了前两种服务的聚集,如房地产、建筑业、宾馆、饮食、商店和娱乐,家庭服务。
4、聚集的效益来源
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共同使用公共设施、集中管理。
如果某区域的聚集效益的增加引起的生产成本的降低>运输费用+劳动费用,更多的企业将聚集该点。
聚集效益服从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有一定的限度。拥挤后下降。
5、聚集经济的来源
一种外部经济
(1)社会生产条件和辅助行业所提供的、价格较低的专门服务的共享。
(2)技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通过人际交往进行传播和互相学习。
(3)高效率的区域劳动力市场。
(4)厂商之间的合作加强。
(5)相互竞争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
6、交易以及集市的形成
人的经济行为是追求自身经济福利的最大化,对于自然是生产,对于社会是交换或者更为广泛的交易。
交易过程中,必须确定产权,支付交易费用。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越大,交易成本越高。使用企业这种组织可以替代这种不确定性交易。
空间距离、交易技术和交易方式能够影响交易费用,货币的出现减少了交易等待的时间和费用,市场的出现,降低了搜寻成本。
7、人口的集中与城市的形成
(1)较高级的生活方式、安全、舒适吸引了一些富人居住。富人的城镇。
(2)较高的收入,吸引了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及其家属。有一定技能的人的城镇。
(3)较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劳动力进入,所有人的城镇。
(4)穷人的城镇。
二、规模效应
1、规模效应
规模扩大导致生产成本降低,商品价格下降,购销两旺。
城镇不断发展,人口集中和生产要素集聚形成越来越大的规模,生产者和居民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追求规模经济的前提是有足够的市场潜力,生产出来的产品应该有销路才行,这就在客观上需要市场的集中。城镇的存在正是满足了企业的这种不断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的需求。
2、城镇的合理规模
城市的规模究竟有多大是最好,争议很大
主张大城市论者认为,发展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其边际产出和经济效益较高,如测算各类城市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提供的利税。
世界银行专家认为,城市只有达到15万人的聚集,经济效益才能表现出来,而还没有事实证明城市大到什么程度才不经济。

讨论:从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城市规模越大,工资水平越高,地价也越高。
3、规模经济
产出增长的倍数大于投入增长的倍数,规模利益。规模是指生产批量。
规模变化:(1)生产设备条件不变,生产规模的变化;(2)生产设备条件变化时,生产规模的变化。
规模经营:随产量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不断地降低。
规模经济指规模的收益递增现象,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向下倾斜,即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
一般指工厂的规模经济;企业集团的规模经济指若干工厂联合成一个经营实体,形成规模的扩张和纵向一体化。
4、规模经济的四个层次
(1)工厂plant的规模经济:工厂内部。干中学对于工人熟练程度的提高;规模扩大,实行专业化,节省劳动转换过程中闲置的时间;大规模生产有利于新技术。
(2)企业的规模经济 Firm,企业规模大有利于各工厂的专业化分工和各工厂的协作,节约企业间交易成本。
(3)产业industry的规模经济,产业密集便于提供各种基础设施与各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专业人才、专业服务以及各种专门零部件生产集中都带来规模经济。
(4)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使国际贸易的范围更加广泛瑞士的手表生产。
三、优位效应
1、优位效应
城镇一般是交通便利、环境条件优越的地点。经济活动布局的边际效益提高,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活动聚集。
大量的生产和经济活动部门,互为市场,相互提供和利用燃料、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甚至废料,扩大了市场规模,增强了相互之间的协作性。
2、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城镇总是最先在最适合的地理位置产生并发展。
(1)自然资源的差异,影响了制造业的定位。如煤矿、金属矿所在地、油田所在地等等,往往形成城镇;
(2)交通便利地区也容易形成城镇,所以城镇所在地往往具有资源优位效益。穷乡僻壤指的便是交通闭塞。
如在硬化公路产生以前,城市往往在水边建立;在航海业发达的国家,沿海地区城市崛起;铁路产生后,铁路沿线开始出现大量城市。
四、创新效应
1、创新
(熊彼得):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是一种内生因素。
2、创新的内容
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定型、产业投资、产品商业化和产品对市场的适应等复杂的过程。
创新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主导产业中,主导产业群所在城市就是增长极,通过扩散效应带动腹地的发展。
3、创新的条件(一)
(1)单个企业不能操纵技术创新的全部过程和创新所需的各种要素,个人或单个企业无法闭门造车。
(2)高新技术所需的合作创新,市场或等级组织都无能为力;一方面市场的能力是有限的,因为创新所必需的知识难以交易或交易费用很高;另一方面单个企业不能控制全部的创新过程,它必须跨越组织边界。因此,实现技术创新必须通过众多企业的合作,造成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特殊的文化氛围
3、创新的条件(二)
(3)创新需要创新企业所建立的他们自己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创新是一种社会过程,需要企业间既竞争又合作的特殊文化氛围。创新孕育在一种氛围之中。
(4)区位的共享使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面对面谈判、信息交换、新思想的交流和创新的扩散成为可能。当大量人口集中在某一区域并从事类似的工作时,通过与其他人的交往可以得到培训,并通过工人他们自己的语言形成一种从事工作所需的工作能力和技能的氛围,年青人从小吸收它。
五、辐射效应
1、辐射效应
辐射效应:城镇的发展对于周边地区产生有利的扩散作用,从而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2、辐射扩散的类型
(1)无形扩散,信息技术、教育。
(2)有形扩散,人才流动和资金、物资流动。
通过发展经济增长点,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或产品的发展,诱发新的市场需求,扩大对其它部门产品的需求。
第三节 城镇职能
一、交易和城镇形成
二、城镇的经济职能
三、城镇的其他职能
一、交易和城镇形成
1、交易及交易制度
(1)人的行为是为了获得满足,理性行为是满足最大化。最有效的方式是分工和专业化。有分工就有交易。
(2)满足的出发点不同,交易的动机不同。交易行为复杂产生交易成本,交易活动越多,交易的成本越高。
(3)交易制度,降低交易成本。包括市场管理制度,也有企业制度、产权制度等。
例如: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机会主义等行为使得交易成本很高。企业的存在,能够降低交易成本。
2、集市的产生
(1)运输、信息传播产生交易的空间成本;
(2)供求不一致产生等待所造成的时间成本。
通过一种约定,可以很好的解决空间和时间问题。
集市的出现正迎合了这种需求。有交易需要的人定期定点进行,各取所需,互通有无,使自己得到更大的满足。
3、城镇的产生
(1)交易成本进一步降低——交易场所设施不断更新。
(2)专门为交易服务的产业出现。
(3)为了更好的实现交易,生产向集市所在地集中。
(4)为提高收入和生活水平,人口随着聚集到集市。

非农化进程脱离对土地的依赖,加快了这一过程——城镇出现。
二、城镇的经济职能
1、贸易中心职能

贸易和市场是城镇的基础职能,各种物资的集散地和对外辐射地。
城镇的级别越高,大宗的批发贸易和对外市场联系和越强。
2、服务中心职能
最初是为了当地的生产和贸易服务,产生了专门的服务机构和从事服务业的人群。
后来不仅对内服务,还对外周边区域服务,替代了物流进行对外经济辐射。
3、信息中心职能
物流和服务的集中,必然导致通讯、交通事业的发达,城镇称为信息的中转站。
开始是以物流和服务为载体,后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信息产业独立。
4、生产中心职能
制造业向城镇的聚集,可以更好地获得规模和聚集经济效益,成为制造业的大本营。
处于发展中期的城镇,其生产职能往往非常重要,随着工业化的普及,才开始下降。
5、金融中心职能
城镇工商业的发展,储蓄、结算、汇兑、投资等对于生产经营变得非常重要。
金融业越来越有利可图,并逐渐成为其他各业的基础。
三、城镇的其他职能
1、政治职能,首都,首府。
2、军事职能。军事重镇,要塞,边防。
3、文化职能,大学城,艺术城,宗教圣地。
4、旅游名胜,疗养和度假。
第四节 城镇体系
一、城镇体系概述
二、城镇规模体系
三、城镇空间体系
四、桑托斯的城镇职能体系
一、城镇体系概述
1、城镇体系
指在一定区域内,
以中心城市为核心,
由职能各异、规模不等、
相互分工又密切合作的城镇
组成的空间体系。
2、城镇体系的层次性
城镇等级序列:
(1)国家级城市体系。大城市可以为全国服务。
(2)地区城市体系。
(3)地方城镇体系。中心城镇所在区域服务。
3、城市场理论
城镇在区域内经济、文化和政治生活中的影响,随其职能不同、相互之间距离的远近而不同,这种影响,就如同磁力场一样,被称为城市场。

强调各城市场之间相互作用和关联。
二、城镇规模体系
1、城镇规模体系理论
在一个区域内,城镇的位次排列与其数量一般呈现显著的反向关系,呈金字塔形分布。 这种分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顺序-规模法则
即城镇人口与其序列之间的关系遵循一定的规律性。
公式一:
P*R=K
其中P=城镇人口数,R=在区域内按照人口规模排列的位次,K=常数。
公式二:

令K=P1
P=P1/R
P1是该区域内按照人口规模排列为第一位或首位的城镇人口数。第2位城镇的人口是首位城镇人口的1/2,第10位城镇人口是首位城镇人口的1/10。
公式三:
以q为参数,修正后的公式:
P=P1/(R*q)
当q=1时,与上述公式相同。经济发达国家,自然增长。
当q>1时,第一位城市比其他城市规模大得多,是首位型城市体系。墨西哥,贫富差距显著。
当q<1时,城市人口分布较均匀。幅员辽阔的国家,中国。
(2)城市指数
四城市指数: S4=P1/(P2+P3+P4) =大约1
十一城市指数;S11=P1/(P2+P3+P4+……+P11)=大约1。

P1、P2、P3、P4、……、P11:指按照人口数自大而小排列的第n位次城镇的人口数量。
(3)城市首位度
首位城市:区域内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
城市首位度: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比,反映该国或该地区城市的规模结构和人口聚集程度。
城市首位度〈2 :表明结构正常
〉2:结构失衡、过度集中
阿根廷的城市首位度是10.2,秘鲁是10.1,都是过度城市化的结果。
2、最佳城镇人口规模
选择最佳人口规模的不同标准:
(1)财政开支最小。U形。
(2)现有城镇居民的福利最大。倒U形。
(3)未来城镇居民的福利最大。
(4)生产经营单位的利润最大化。
3、中国的城镇规模体系
(1)城镇类型:城镇规模按户籍注册的非农人口数划分。
超大型城市:200万以上
特大城市:100万以上
大城市:50-100万
中等城市:20-50万
小城市:少于20万
建制镇
(2)中国的城市结构
超、特、大、中、小等5级城市体系:
(1)全国个数分别是11、23、44、195、393个。金字塔分布比例: 1: 2: 4: 18: 36。
(2)人口规模(万人),
分别为 4000、3000、3000、6000、4500。
倒U形: 1: 0.7: 0.7: 1.4: 1。
(3)经济规模(城区工业总产值、亿元)。
分别是:12900、8500、9000、22000、22000。
不规则: 1: 0.66: 0.72: 1.72: 1.73。
三、城镇空间体系
1、城镇宏观空间结构

(1)世界,城镇分布在中纬度平原地带:
美国东北大西洋沿岸、五大湖沿岸
日本太平洋沿岸、欧洲西北、英国。
(2)中国城镇分布:
沿海地带和长江沿岸构成的T形分布。
东中西三大地带空间结构明显。
2、城镇中观空间结构
对于各省级而言,省会、地级市、县级市、县城镇、小城镇四级体系。
出现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的趋势:沈阳与大连,济南与青岛,福州与厦门。
讨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分离?
——制度约束?
3、城镇空间聚集过程
(1)分散向心发展,二三产业和人口不断聚集,处于不同地域的经济中心城镇大量出现。
(2)聚集向心发展,出现区域性大城市,规模越来越大,逐渐与其他城镇在规模层次上分出档次,成为控制其他城镇的城镇中心。
(3)分散离心发展,以大城市为中心,周边的小城市,专门为其服务,成为卫星城。
(4)城市群带。以交通线为纽带,大城市及其卫星城,或者是距离较近的大城市之间,形成土地的增值,逐渐发展成城市群带或大都市圈。
四、桑托斯的城镇职能体系
1、工业在城镇体系的分布
(1)地方城镇最低一级,工业生产满足当地居民最基本需要。
(2)中等城市,工业适应较成熟的消费需求,为满足生产、流通等更为复杂的需求。
(3)大城市。其工业能够对自身的大多数经济需求作出反应,并参与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
2、飞地
指与当地经济少有联系的产业门类或区域。
(1)某国的一块土地跑到另一国。
(2)某一单位的土地与其成片的土地相分离,而坐落于其他单位土地范围内的零星土地。
(3)外向型工业集中的地区,其工业门类由国外需求决定,与周边经济联系较少,大多是飞地。

欠发达国家在大城市之外从事外向型工业的可能性大,因为不需要特定的本地市场。
3、城市经济的两种循环
(1)高级循环主要是资本密集型大工业;高级循环往往到区域之外寻找合作伙伴,表现为空间上的不连续。
(2)低级循环是非现代化的小规模工业和零售、贸易。低级循环在城市周边地区寻找合作,表现为空间的连续。
大城市的人口多,对于低级循环的需求量大,但是由于高级循环的存在,低级循环不太重要。在中小城市,低级循环更为重要。
第四章 区域产业布局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区位
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指向
第三节 产业合理布局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区位
一、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1、自然环境
2、自然资源
3、人口和劳动力因素
4、资金
5、市场因素
6、交通运输
7、科技发展状况
1、自然环境
(1)气候条件:雨量、空气湿度、光照、风、各种自然灾害。
(2)地质条件:地面坚实程度、地震、地磁。
(3)植被条件:风景、休闲去处。
(4)河流、山脉等。

决定农业生产布局、工业门类、城市建设。
2、自然资源
(1)土地状况
(2)水源条件
(3)矿产资源
(4)能源状况
自然资源对于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小的原因
自然资源对于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小的结果
自然资源对于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小的原因
(1)交通运输业发展,使得运费率降低。
(2)产业结构高级化,产品中自然资源含量减少,科技含量提高。
(3)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
(4)生产成本在市场价格中的比重减少。

越是发展初期和落后地区,对于资源的依赖程度就越高。
自然资源对于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小的结果
产业布局自由度增加:
工业布局在市场或交通枢纽。

例如:钢铁企业的布局
初期是移铁就煤——用煤比较多;
中期是移煤就铁——能耗降低;
后期是全部移动,就市场、劳动和聚集——劳动力和市场越来越重要。
3、人口和劳动力因素
(1)企业必须有最低的劳动力数量。
(2)高新技术产业对科技人员的要求也有一个门坎数量。
(3)劳动力价格差异。
4、资金
(1)内部资金来自自我积累。
(2)外部资金来自投资。
5、市场因素
任何产品都有一个门坎需求量,低于此数值,企业就不能投产。
保本需求量和销售量。
6、运输
运输本身的制约性在下降。
站点和港口的作用在增强,因为:
随着运输技术的提高,
运输过程中装载的价值增值一般要大于运输距离的劳动耗费。
7、科技发展状况
科技进步
(1)提高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
(2)扩展产业布局的地域范围
(3)改善资源的平衡状况,使自由度增加。
(4)优化产业分布,降低运输和能源成本。
(5)改变产业内部结构,对能源和原料的依赖改变。
二、影响产业布局的主要机制
1、利益驱动机制。
2、宏观调控机制。
1、利益驱动机制
投资,以企业为主体,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
利益的不统一:国家利益、地方利益和企业利益、个人利益。
如何统一各方面的利益。
2、宏观调控机制
指导和控制经济布局的盲目性。
产业布局:大中型企业项目的区位选择。
三、产业布局的一般区位选择
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运费、生产成本、市场价格

重点:设计单个企业最佳区位
1、选择线路运费最低点
假设:一个市场和多种原料。求最低运费点: F=f(miRi+Rk) 最小

单位产品的运费=运费率[(单位产品耗费的所有原料的质量其各自的运输距离)+单位产品的运输距离]
2、选择总运费最低点
总运费=线路运输费用+站点费用+其他费用。

站点运费固定,线路费用随着距离而增加,其他费用还与货物的体积和各类特性有关。

在交通线起点和迄点、中间转运点的地方往往成长为工业城市。
港口和车站往往是运费最小的区位所在。
3、寻找劳动费用最低点
劳动费用的影响越来越大。

劳动费用分为:
(1)简单劳动费用,遍地。
(2)复杂劳动费用,城市。
4、考虑聚集效应影响
聚集的效益可能要大于偏离运费和劳动费用最低点所增加的费用。
聚集效应越来越重要。
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指向
一、影响产业布局的因子
二、产业布局指向
一、影响产业布局的因子
1、原料
2、原料指数
3、区位重量
4、劳动费指数
5、聚集效益指数
1、原料
(1)广布原料:广泛分布在各个地方的原料,如空气、水、砂石。企业主要使用这些广布原料,则区位的选择性大,可以布局在消费区域。
地方原料:只分布在某些特定地点的原料。
(2)纯原料:在生产中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的原料。企业可以自由配置,可以在消费区域。
失重原料:在生产中部分重量转移到产品中去的原料。应该配置在原料地。
2、原料指数
原料指数=耗用的地方原料的重量/产品重量。
(1)原料指数>1时,指向原料地布局;
(2)原料指数=1,比较自由,布局在交通站点;
(3)原料指数<1,消费区域布局。
3、区位重量
=总运输重量/产品重量
=(耗用的地方原料的重量+产品重量)/产品重量=1+原料指数。
(1)区位重量>2,原料地布局;
(2)区位重量=2,自由布局,在交通站点;
(3)区位重量<2,消费区域布局。
4、劳动费指数
(1)劳动费指数(产量)=劳动费用/产品重量。考虑简单劳动。劳动费指数越大,则单位产品中耗用的劳动就越多,劳动费用对布局的影响就越大。
(2)劳动费指数(产值)=劳动费用/产品价值,考虑到复杂劳动。
5、聚集效益指数
=聚集所引起的生产成本的降低/(运输费用的增加+ 劳动费用的增加)。
要素聚集产生正外部性,但是会增加运输费用,劳动力成本也较高。
二、产业布局指向
1、布局指向。
2、布局指向类型。
3、影响布局指向的因素。
1、布局指向
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的作用下,产业布局所反映出某种特点的倾向。
2、布局指向类型
(1)能源指向。能源耗费在生产成本中占据较高的比例,35-60%。发电、冶炼化工。
(2)原料地指向。原料消耗高,采掘、塑料、钢铁、木材加工、纺织、糖业、水产加工。
(3)消费地指向。为消费地服务,不易储存。机械制造、食品、缝纫服装、商业饮食服务第三产业等。
(4)劳动力指向。劳动费用支出占有较大比重,仪器制造、纺织、制革、制药、工艺品。
(5)自由指向,交通通讯设施,教育等。
3、影响布局指向的因素
(1)企业规模技术特征,随着规模扩大,采用技术和管理方式,对于资源的要求不同。
(2)企业所有权,归属与就业问题。
(3)科技发展,科技的贡献率越来越高。
(4)市场竞争。产品无差异时,趋向于分散;有差异时趋向于集中。
第三节 产业合理规模与布局
一、企业的合理规模
二、地域的合理规模
三、产业的合理规模
四、产业的合理布局评价
一、企业的合理规模
1、单个企业的合理规模
2、联合企业的合理规模
3、范围经济
1、单个企业的合理规模
(1)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即:最大利润。
(2)盈亏平衡点分析:能盈利的最低规模和最大规模。
2、联合企业的合理规模
把彼此有联系的企业的生产联合在一起。
(1)可以减少原料和能源消耗;
(2)节约运费和运输时间;
(3)节约储备,减少仓储和其他流通费用;
(4)充分利用废料,减少污染。
3、范围经济
假定生产2种产品y1,y2,如果C(y1,y2)< C(y1)+C(y2),则称为范围经济。

C(y1)+C(y2)— C(y1,y2)是范围经济的大小。
二、地域的合理规模
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其规模由环境容量决定:
1、资源要素,原材料,能源。
2、资金要素,经济实力。
3、人口和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科技和管理。
4、基础设施,交通通讯,能源,供水,热等。
5、自然环境,环境保护支出。
三、产业合理规模
1、产业经济效益。
2、产业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四、产业合理布局评价
1、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最大化。
2、产业结构的优化。
第五章 区域产业结构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概述
第二节 产业主导性选择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
第四节 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五节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概述
一、区域产业结构
二、主导产业
三、非主导产业
一、区域产业结构
1、区域产业结构
2、产业分类
1、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内具有不同经济功能各产业部门的组成及其比例关系。
2、产业分类
(1)马克思的两大部类,生产和生活资料部门。
(2)农轻重三大部门,计划时期。
(3)霍夫曼分类,消费资料、资本资料和其他产业。
(4)按照分工顺序,三次产业。
(5)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6)功能,主导产业、关联产业(配合和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基础产业、潜导产业。
(7)区域分工要求,区域专门化产业,辅助配套产业和非专门化产业。
二、主导产业
1、区域专门化产业
2、主导产业
1、区域专门化产业
以分工为基础,发挥区域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主要为区域外提供产品的产业。
(1)区位商(劳动力专门化率)= 某产业占本区域劳动力数量的比例/该产业在较高级别区域的劳动力数量比例。如果区位商>1,则说明是专门化分工产业,越高,专门化越高。
(2)增加值专门化率=某产业占本区域增加值的比重/该产业在较高级别区域的增加值比重。当增加值专门化率>1,越大,专门化程度越高。
2、主导产业
指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专门化产业,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产出规模大,产值比重大,关联效应强,是区域经济的主体或核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非主导产业
1、关联产业。
2、潜导产业。
3、非专门化产业。
4、一般专门化产业。
1、关联产业
是直接配合和围绕主导产业发展起来的产业,在投入产出或工艺上与主导产业有直接联系。
包括后向关联(上游产业)、前向关联(下游产业)和侧向关联。
辅助配套产业:为专门化产业提供产前、中、后辅助配套的产业,功能是确保专门化产业的顺利发展。
2、潜导产业
是指具有潜在发展前途的产业,在未来可能上升为主导产业。
朝阳产业。
3、非专门化产业
主要满足区域内部需求的自给性产业,包括基础设施、农业等基础性产业,具有普适性。
4、一般专门化产业
包括过去的主导产业;潜导产业。
区位商〉1,但不太高的产业。
第二节 产业主导性选择
一、主导产业的选择
二、非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主导产业的选择
1、区域内部相对比较优势指标
(1)区域内增加值比重=某产业的增加值/该地区GDP>15%,具有一定规模。
(2)区域内部比较劳动生产率=某产业劳动生产率/该区域内平均劳动生产率>2。
(3)区域内比较资本产出率=某产业资本产出率/该区域平均资本产出率>2。
(4)区域内比较经济效率指标=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资本产出率>2。
2、区域之间比较优势分析
比较成本=本区域某产品的销售成本/更高层次同类产品的销售成本。
3、产业关联度
由特定经济技术条件所决定的、产业之间相互对中间产品的需求,使某产业发展与其他产业相联系,构成产业关联。
初级产品的前向联系大,制成品的后向联系大;中间投入型产品的前向联系大,最终产品的后向联系大。
4、关联度与区域优势
关联度高、区域优势明显,肯定是主导产业。
但如关联度与区域优势不一致,应该首先考虑区域优势。原因:
(1)高关联度往往是趋同的,各地容易重复建设;
(2)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越来越体现在技术的扩散,而不是物质产品的相互利用;
(3)关联度的计算可能不科学,在小区域内关联度小的,可能在较大区域内的关联度高。
5、确定主导产业的依据
(1)较高劳动力专门化率,即区位商>2;
(2)产业规模足够大,区域内增加值比重较大。
(3)较高产业关联度,能够强力带动区域内部其他产业的发展。
(4)市场潜力较大,具有实际和潜在巨大需求和高收入弹性。
(5)比较优势、劳动生产率较高,能够合理配置资源,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6、主导产业选择的一般趋势
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相适应。
(1)区域经济发展初期,主导产业以农业、矿业、农产品加工和纺织业为主,并开始生产为这些产业服务的较复杂的技术的制造业,如纺织机械、农用机械。
(2)快速发展阶段,主导产业采取先进技术的制造业、组装业。
(3)成熟期,以高新技术产业、信息服务业为主。
二、非主导产业的选择
1、一般专门化产业的选择。
2、辅助配套产业的选择。
3、非专门化产业。
1、一般专门化产业的选择
(1)原主导产业,夕阳产业。
(2)潜导产业,适当超前投入和引导、保护。
(3)其他,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市场需求,但区域优势不强,能够充分利用闲置资源。
2、辅助配套产业的选择
(1)后向联系产业,为专门化产业提供产前服务和原料。
(2)前向联系产业,为专门化产业提供产后服务,进一步加工。
(3)侧向联系产业,为专门化产业提供产中服务配套,饮食、维修、中介等,还有特殊的需要,如钢铁厂与纺织厂在工人性别上的互补。
3、非专门化产业
(1)区域性消费倾向强或不宜长途运输。
(2)广布产业,产品需求大,要求不高。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
一、产业结构的演进
二、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
三、主导产业的转换
一、产业结构的演进
1、产业结构的演进
2、产业演进的有序性
3、产业结构转换能力
1、产业结构的演进
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随主导产业的更替而发生的由低级向高级变化的过程。
2、产业演进的有序性
(1)生产要素的密集度,由劳动密集——资金密集——资金技术密集——知识技术密集。
(2)采纳新技术革命成果的能力,由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新兴与传统相结合产业 。
(3)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四产业。
(4)低附加值——高附加值——更高附加值。
3、产业结构转换能力
推动一个区域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合理转换的各种要素和条件的总称。
决定因素:
经济资源禀赋
现有经济条件
适当的产业政策
二、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
1、配第-克拉克定律。
2、霍夫曼定律。
3、精加工化规律。
4、技术集约化规律。
1、配第-克拉克定律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接着向第三产业转移。
劳动力的分布在第一产业越来越少,二三产业越来越多。
其原因是不同产业之间在收入上的差异。
2、霍夫曼定律
工业化进程中,消费品部门的增加值与资本品部门的增加值的比例,即霍夫曼比例,不断下降。根据霍夫曼比例的变化,工业化4阶段:
(1)6-4,消费品在制造业中占统治地位。印度。
(2)3.5-1.5,资本品生产迅猛发展,但仍低于消费品生产。日本、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
(3)1.5-0.5,资本品和消费品基本相当。美国、法国、德国。
(4)1以下。没有国家。
3、精加工化规律
工业生产由以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为核心向以加工和组装为中心的结构变化过程。
工业增长对于原料的依赖在降低。
4、技术集约化规律
(1)工业化初期,劳动力数量在工业中的地位突出,劳动集约型工业为主;
(2)随着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工业资源结构中的资本积累居突出地位,以资本集约型工业为主;
(3)随着工业精加工化,技术和劳动力质量将成为工业资源结构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成为技术集约型工业化阶段。
三、主导产业的转换
1、区域经济增长的阶段
(1)待开发阶段。传统农业处于主要地位,经济水平、劳动生产率低。劳动力资源多。
(2)成长阶段。优势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工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劳动力向城镇区域转移。(3)成熟阶段。基本现代化,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农业基本实现现代化。技术创新能力强。
(4)高级阶段。完全实现现代化,追求精神享受。
2、产业更替论
库兹涅茨认为:
(1)各产业均存在增长率递减规律,具有与技术创新相联系的生命周期。
所有产业的发展先是加快,后放慢,主导产业不断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构成不同主导产业部门依次更替的动态序列。
(2)主导和潜导产业的转换
产业更替是技术创新的结果,产品的生命周期决定了发展的过程:
——进入成熟阶段后期的主导产业,需求收入弹性下降,资金供给增长势头减缓,市场饱和,生产增长缓慢,甚至是负增长。
——原有的潜导产业增长速度加快,规模迅速扩大,与处于停滞的原有主导产业的规模相当,便开始达到主次产业的交替更换。
(3)产业结构更新的客观性
各产业部门按照经济增长的速度可以分为高增长部门、低增长部门、潜在高增长部门三类。
高增长部门对区域发展起支撑作用,当其增长速度减缓时,新的高增长部门会取代,这样交替更迭。
政府通过行政和法制手段,严格限制低增长部门的需求和供给,迫使资源向高增长部门转移。但若不当也会限制潜在高增长部门的技术创新。
3、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罗斯托认为:
主导产业的序列不能随便改变,必须经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将经济增长分为如下6个阶段:
经济增长的阶段
(1)传统社会,主导产业是农业。
(2)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主导部门体系是食品、饮料、烟草、水泥和 砖瓦等。 (3)起飞阶段,主导产业体系是非耐用消费品生产,如纺织业。
(4)成熟阶段,重型工业和制造业体系,如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和肥料。
(5)大众高额消费阶段,汽车工业体系。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服务业和城市建筑业。
4、消费品与资本品
钱纳里的观点:
人均收入较低时,消费品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较大,而资本品所占比重较小;
当收入水平较高时,消费品比重明显下降,资本品比重大幅度提高,机械、运输、石油制品、冶金等部门发展非常迅速。
不同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
不同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
(1)早期主导产业,食品、皮革、纺织。特点:都满足最低限度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收入弹性小,技术简单。
(2)中期主导产业,非金属矿物制品、橡胶提炼加工、木材制品、石油化工、煤炭。特点:生产中间物品和最终产品,需求收入弹性高。
(3)后期主导,服装、印刷、非金属矿物制品、纸张、冶金和机械。特点:中间需求为主,需求收入弹性高,前向联系大。
第四节 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产业结构的问题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导向
四、区域产业结构评价
一、产业结构问题
1、区域产业结构问题
(1)基础产业薄弱:农业基础不稳,基础设施滞后。
(2)区域之间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小而全。
(3)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地区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的突出症结:资源配置效率低。因此,制定产业政策的目的是提高区域经济效益。
2、粗放与集约
粗放是以资源、资金的双高投入拉动经济高速增长;集约主要通过提高要素质量、管理效率、要素重组实现经济增长。
粗放还是集约,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1)一种资源配置在发达区域可能是粗放的,但在欠发达区域可能是集约的;
(2)一种资源配置在一个区域今天可能是集约的,在后来的发展由于新技术的出现等条件的变化而由此引起的原先资源配置比较成本提高则成为粗放的。
3、正确看待资源密集类型
发展趋势: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必须是渐进的、有条件的。
欠发达区域,资本短缺、高新技术取得困难,只有廉价的劳动力,应该主要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不能过快地放弃劳动密集型。
二、产业结构调整机制
1、市场机制
(1)市场机制:价格信号引导,通过要素流动和重组,使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相吻合。
需求结构变化,反映在价格体系上;某行业产品价格下降,利润率降低,该行业的资源就会转移到价格上涨的行业中去,直到形成新的均衡。
(2)市场机制的缺陷
微观、短期、事后调节。缺点:
1)价格体系频繁波动,产出波动,使得产业结构不稳定。
2)产业结构调整比较滞后。
3)价格信号不能很好体现技术进步状况,产业结构变动方向可能比较模糊。
4)资源转移存在成本,会给社会总福利水平造成一定损失。
2、计划机制
(1)计划机制:模拟市场功能,根据库存的增减,调整各产业结构;或者根据现有供求状况及其趋势,制定各产业投资结构,通过新增资源在各行业的配置,协调产业结构。
(2)计划机制的缺陷
相对稳定性、事前、宏观。
1)难以真实反映需求变化,需求很复杂。
2)无法完全按计划进行生产,计划目标和完成情况之间往往有很大偏差。
3)决策层次之间存在利益偏差,难以优化配置资源。
三、产业结构调整导向
1、导向选择的基本依据
调整产业结构主要是一个导向问题。
(1)自然资源状况;
(2)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总水平;
(3)国际和全国地域分工需要。
2、产业结构导向类型
(1)资源导向型,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资源型产业占主导地位;
(2)结构导向型,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以主导产业为核心、使资源开发与加工制造业协调发展;
(3)技术导向型,使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方向转变。
四、区域产业结构评价
1、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优势的适应
充分利用相对较多和便宜的区域内资源。
适应区域优势,才具有较强的经济竞争力,符合国家经济布局的大局。
2、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阶段的适应
体现于主导产业
衰退主导产业能否顺利退出;新兴主导产业能否及时承担起推动经济下一步发展的任务。
主导产业功能是否充分发挥。
3、区域产业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产业之间关联如何,
配套与辅助产业与主导产业之间是否协调。
4、产业结构的应变能力如何
随着区域内外条件变化,调整顺利与否。
应变是否及时,迅速。
第五节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一、稳定农业基础
二、大力发展工业
三、积极开发市场和发展商业
一、稳定农业基础
1、名优特新农产品开发,中药材种植。
2、提高农产品质量。
3、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4、农业资源资本化战略,把资源转化为资本。
二、大力发展工业
1、乡镇工业的产业结构
(1)思路:通过延长农业生产链,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增值,即农业产业化。
目前农产品的销售、储藏、加工能力还相当滞后,几乎每年都有关于农产品滞销而导致大量腐烂的报道,如蒜薹、西瓜等。
(2)农业产业化的内容
1)粮食等加工制作,植物油、精炼油生产、食品加工。
2)蔬菜、瓜果保鲜加工,腌制品生产。
3)畜牧水产保鲜加工,肉蛋奶加工,皮毛皮革加工等。
4)特种养殖和保健品生产加工。这些产业投资少,科技含量不高,可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产业化方式
1)实行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集约化经营。形成一定规模,构成邻近城市经济网络中的一个部分。
2)与城市中大中型企业合作,为它们进行产品初级加工,如对棉花初级加工,畜产品屠宰、冷冻、保鲜,蔬菜类脱水加工,反季节种植,净菜处理等等。
2、乡镇工业的空间定位
利用城市或增长点的规模优势和外部经济优势,是乡镇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
有些乡镇企业虽靠资源优势迅速发展,但达到一定规模后,由于受市场限制,效益急转直下,资源和市场双重制约。
乡镇企业必须向城镇迁移,但是要妥善处理迁移成本和运营的制度成本问题。
3、名牌战略
(1)名牌战略是以提高产品质量、信誉为手段,以企业品牌的无形资产为纽带,树立良好形象,提高市场占有率,促进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名牌战略的本质
是创造工作,而非单纯宣传工作。 “家喻户晓”并不一定是名牌。
创造性必须以企业实力为后盾,以科技投入为保证,借助名牌实现产品的高附加值。
名牌产品、名牌企业的多少,集中体现了区域经济实力,争创名牌,是每个企业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
名牌有其赖以产生的技术基础和体制环境。如青岛。
4、集团化和市场组装
(1)通过资本重组和企业重组,以区域内的龙头企业为核心组建企业集团,增强企业实力,有利于形成主导产业。
(2)区域性集团企业由于受交通、信息和管理能力等方面制约,往往依靠地方保护主义庇护勉强占领一部分地方市场,走不出去。
(3)可将生产成本中心放在当地,充分利用现有装备和当地资源;将营销、设计、科研和信息中心放在大城市,或到国外建立销售窗口。
(4)市场组装是联合外部知名企业,搭船上路。
三、积极开发市场和发展商业
1、市场的形成
(1)在农村,特别是小集镇,一直存在着周期性的传统性集市贸易,在集市上交易的主要是农民自己生产的,并为其他农民所需的日常生活必需品,集市起调剂余缺的作用。
(2)自发市场的缺陷
组织化程度低,交易双方仅仅是靠着传统的交易原则以及社会伦理道德来维系和处理交易关系,缺乏规范市场秩序的规则和法律。
由于市场的自发组织,市场处于一种分散状态,不易形成规模。
(3)市场需要由政府参与维持
发育到一定程度后。
加强对市场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
制订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各方经商主体。制订和完善市场法规和市场规则,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保障市场有序运行。
义乌市中国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城、温州的皮鞋、服装市场。
2、促进对当地产品的需求
只有当地居民喜欢的产品,才有可能成为外地市场的优势产品。
当地充足的需求,造就了生产实力,降低生产成本,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区域经济学》讲义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