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王者——巴菲特新传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熊市王者——巴菲特新传
2003年5月3日在美国奥马哈举行的伯克夏公司股东大会一定会开得非常愉快热烈,因为这家作为世界第二大富翁巴菲特投资载体的公司去年大获全胜,全年利润总额达到创记录的42.9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3倍。
伯克夏的帐面收益较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走势超过了32.1%,一举扭转了过去几年欠佳的投资记录,巴菲特再一次捍卫了“股神”和“奥马哈的圣人”的地位。
巴菲特靠什么投资秘笈得以“复辟”?卷土重来的他又会如何大展鸿图?想必是众多读者关心的话题。
为此我们以2002年伯克夏公司的年报和巴菲特致股东的一封信为依据,给大家一个2003年版的巴菲特。
巴菲特简介
投资大亨沃伦-巴菲特
净资产:323亿美元
婚姻状况:已婚,三个孩子
受教育程度: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硕士
巴菲特旗下的Berkshire Hathaway公司去年股价上升了14.4%,仅这一点就足以令世人瞠目。
1930年8月30日,沃伦.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
1931年,刚刚跨入11岁,他便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1947年,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但他学得教授们的空头理论不过瘾,两年后便不辞而别,辗转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格雷厄姆反投机,主张通过分析企业的赢利情况、资产情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来评价股票。他教授给巴菲特丰富的知识和决窍。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门生。
1950年巴菲特申请哈佛大学被拒之门外。
1951年,21岁的巴菲特学成毕业的时候,他获得最高A+。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30万美元,但年末则升至50万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资本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有100万是属于巴菲特个人的。当时他将几个合伙人企业合并成一个“巴菲特合伙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资额扩大到10万美元。情况有点像现在中国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资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
1966年春,美国股市牛气冲天,但巴菲特却坐立不安尽管他的股票都在飞涨,但却发现很难再找到符合他的标准的廉价股票了。虽然股市上疯行的投机给投机家带来了横财,但巴菲特却不为所动,因为他认为股票的价格应建立在企业业绩成长而不是投机的基础之上。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6500万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增长了59%,而道•琼斯指数才增长了9%。巴菲特掌管的资金上升至1亿零400万美元,其中属于巴菲特的有2500万美元。
1968年5月,当股市一片凯歌的时候,巴菲特却通知合伙人,他要隐退了。随后,他逐渐清算了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几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渐渐演变成了股灾,到1970年5月,每种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1970年-1974年间,美国股市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没有一丝生气,持续的通货膨胀和低增长使美国经济进入了“滞胀”时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却暗自欣喜异常因为他看到了财源即将滚滚而来──他发现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报刊业,因为他发现拥有一家名牌报刊,就好似拥有一座收费桥梁,任何过客都必须留下买路钱。1973年开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蚕食《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他的介入使《华盛顿邮报》利润大增,每年平均增长35%。10年之后,巴菲特投入的1000万美元升值为两个亿。
1980年,他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7 %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乐改变了经营策略,开始抽回资金,投入饮料生产。其股票单价已长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于赚了多少,其数目可以让全世界的投资家咋舌。
1992年中巴费特以74美元一股购下435万股美国高技术国防工业公司——通用动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价上升到113元。巴费特在半年前拥有的32,200万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万美元了
1994年底已发展成拥有230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工业王国,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纺纱厂,它已变成巴菲特的庞大的投资金融集团。从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琼斯指数近17个百分点。如果谁在1965年投资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话,到1994年,他就可得到1130万美元的回报,也就是说,谁若在30年前选择了巴菲特,谁就坐上了发财的火箭。
2000年3月11日,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的网站上公开了今年的年度信件——一封沉重的信。数字显示,巴菲特任主席的投资基金集团伯克希尔公司,去年纯收益下降了45%,从28.3亿美元下降到15.57亿美元。伯克希尔公司的A股价格去年下跌20%,是90年代的唯一一次下跌;同时伯克希尔的账面利润只增长0.5%,远远低于同期标准普尔21的增长,是1980年以来的首次落后。
保险帝国(上篇)
(1)饮水思源
1951年的一个周末,一位美国大学生敲响了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EICO,以下简称“盖可”)的大门。敲了半天,终于有警卫前来开门。由他引领,年青人拜见了当天唯一在办公室的公司副总裁——罗里莫•大卫。年青人询问了很多问题,大卫则用了四个小时讲述了盖可公司的特点,好好地给年青人上了一课。
45年后,这位已近70岁的“年青人”仍满怀感激地在致股东的信中提及93岁的大卫:“自从我认识大卫后,45年以来他一直就是我崇拜的偶像之一,而他确实也从未让我失望过,大家必须了解如果没有大卫在1951年那个寒冷的星期六的慷慨解说,伯克夏就绝对不可能会有今天的成就,多年来私底下,我已不知感谢他多少次了,但是今天在这里我觉得应该籍着年报代替伯克夏所有的股东向他致上深深的谢意”。
1999年,“年青人”又籍着致公司股东的信的机会,宣告96岁的大卫将出现在伯克夏的股东大会上。
“年青人”的感谢是有理由的,因为哪怕是2003年的现在,他仍接受盖可公司和当年入门保险业奥妙的恩泽。
(2)投资初恋
这位“年青人”就是巴菲特,1950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巴菲特之所以产生拜访盖可公司的兴趣,是因为他崇拜的老师格雷厄姆是该公司的董事。盖可创建于1936年,创建人古德温是一位保险会计师。公司的主要特色有二:第一,公司的客户是政府雇员,尽管汽车事故比较频繁,但政府雇员作为一个整体,驾驶汽车出事的概率要比其他人低地多。第二,公司的产品直接通过邮寄直销而不是通过保险代理商来,这样可节省保险费的10%—25%。
1948年,格雷厄姆的投资公司以72万美元的代价买下了盖可的50%股份。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强迫格雷厄姆投资公司将持股比例下降10%,因为这是《投资公司法》的规定。格雷厄姆只得把股份转让给雇员,后来,盖可发展成了一个拥有十几亿美元资产公司时,那些员工都成了百万富翁。当时的巴菲特也是盖可的受益者。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几个月后,他回到家乡奥马哈担任经纪人。巴菲特把重心全部摆在盖可这只股票之上,他作成的第一笔生意就是把它介绍给自己的阿姨。
由于初出茅庐,巴菲特推销盖可并不成功,于是1951年他自己分四次买进盖可股票,总共持有350股,成本为10282美元,但这笔钱占了巴菲特当时身家的50%以上。1952年,巴菲特以15259美元出清。
看似赚了笔钱的巴菲特后来深深后悔,因为20年后,他所卖的盖可股票价值1300万美元。
(3)终成眷属
但,巴菲特对保险业的偏好没因抛出盖可股票而停止。他投资过堪萨斯城人寿保险公司和马萨诸塞州人寿保险公司等保险业股票。他所控制的投资公司伯克夏在1967年3月出资860万美元购买了奥马哈的两家头牌保险公司——国民赔偿公司和火灾及海运保险公司的全部流通股。至此,伯克夏公司抛离了原本的纺织主业,开始了保险帝国的营造。
巴菲特收购了保险公司,也取得了业内的真经,比如,巴菲特从国民赔偿公司创始人杰克•林沃特学到了很多保险业的经验和原则。
20世纪60年代后期,保险业本身就是个相当赚钱的行当。仅1968年,国民赔偿公司保费收入2000万美元,税后利润达到220万美元。而巴菲特又利用了保险公司稳定的现金流进行证券投资组合操作。伯克夏公司在1967年收购上面所说的两家保险公司时,它们拥有2470万美元的债券和720万美元的股票,两年后,该组合的价值就达到4200万美元。
整个70年代,巴菲特一共购买了3家保险公司,并另外组建了5家保险公司。
整个60年代当然也是盖可公司的黄金时代。不过,70年代初期,在公司董事长大卫退休后不久,继任的管理阶层犯了一连串严重的错误,他们低估了保险理赔的成本,使得公司对外销售保单的订价过低,此举导致公司几乎面临倒闭的命运。所幸后来由于杰克•拜伦在1976年接手公司,并采取紧急的补救措施后,才使得公司幸免于难。
公司股票的价格也从1972年的历史最高点每股61美元跌到1976年的每股2美元。
就在这时,巴菲特出手了。伯克夏在1976年下半年买进大量的盖可股份,之后又小幅加码,到了1980年底,巴菲特总共投入4570万美元取得该公司33.3%的股权。在往后的15年内,巴菲特并没有再增持股份,不过由于盖可不断地回购自家公司的股份,伯克夏在盖可的持股比例逐渐增加到50%左右。
到了1995年,巴菲特同意以23亿美元买下盖可公司另一半的股份(1951年,盖可公司的总市值不过只有700万美元)。巴菲特向股东解释出“天价”收购的理由之一是:“盖可拥有两位相当优秀的经理人,一位是专门负责保险部门营运的托尼,一位是专门负责投资部门营运的辛普森”。
巴菲特对辛普森的投资天份评价极高:“从1980年的这段期间,盖可的投资在辛普森的管理下,年度平均投资报酬率高达22.8%,同期标普只有15.7%。辛普森在盖可所采取谨慎保守专注集中的投资方式与伯克夏一致,有他在,对伯克夏来说绝对有相当大的帮助,而他的存在同时也使得伯克夏可以确保查理(伯克夏的副董事长)跟我本人万一要是有任何突发状况时,能够有一位杰出的专业人士立即接手我们的工作”。
这并非溢美之词,辛普森一直做得很出色。2003年2月巴菲特在给股东的信中还谈到,在几年乏善可陈的投资记录后,伯克夏终于有了起色。但这不包括辛普森,因为他为盖可公司管理的证券早已持续领先标普指数,
同样,盖可公司也是巴菲特每年必须评点的“好学生”。盖可仍保持了公司创始时的保险直销定位,该公司的竞争优势完全拜其超低成本的经营模式所赐。巴菲特的对此的介绍是:“低成本代表低售价,低售价自然能够吸引并留住优良的保险客户,而整个营业流程在满意的客户向他们的朋友推荐盖可时划下完美的句点。靠着客户的推荐,盖可每年至少因此增加100万张保单,占新接业务量的半数以上,也使得我们新接业务成本大幅下降,从而又进一步降低我们的成本”。面对2002年的盖可业绩,巴菲特用略带夸张的口气说是仿佛在做梦
熊市王者——巴菲特新传
2003年5月3日在美国奥马哈举行的伯克夏公司股东大会一定会开得非常愉快热烈,因为这家作为世界第二大富翁巴菲特投资载体的公司去年大获全胜,全年利润总额达到创记录的42.9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3倍。
伯克夏的帐面收益较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走势超过了32.1%,一举扭转了过去几年欠佳的投资记录,巴菲特再一次捍卫了“股神”和“奥马哈的圣人”的地位。
巴菲特靠什么投资秘笈得以“复辟”?卷土重来的他又会如何大展鸿图?想必是众多读者关心的话题。
为此我们以2002年伯克夏公司的年报和巴菲特致股东的一封信为依据,给大家一个2003年版的巴菲特。
巴菲特简介
投资大亨沃伦-巴菲特
净资产:323亿美元
婚姻状况:已婚,三个孩子
受教育程度: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硕士
巴菲特旗下的Berkshire Hathaway公司去年股价上升了14.4%,仅这一点就足以令世人瞠目。
1930年8月30日,沃伦.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
1931年,刚刚跨入11岁,他便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1947年,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但他学得教授们的空头理论不过瘾,两年后便不辞而别,辗转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格雷厄姆反投机,主张通过分析企业的赢利情况、资产情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来评价股票。他教授给巴菲特丰富的知识和决窍。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门生。
1950年巴菲特申请哈佛大学被拒之门外。
1951年,21岁的巴菲特学成毕业的时候,他获得最高A+。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30万美元,但年末则升至50万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资本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有100万是属于巴菲特个人的。当时他将几个合伙人企业合并成一个“巴菲特合伙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资额扩大到10万美元。情况有点像现在中国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资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
1966年春,美国股市牛气冲天,但巴菲特却坐立不安尽管他的股票都在飞涨,但却发现很难再找到符合他的标准的廉价股票了。虽然股市上疯行的投机给投机家带来了横财,但巴菲特却不为所动,因为他认为股票的价格应建立在企业业绩成长而不是投机的基础之上。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6500万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增长了59%,而道•琼斯指数才增长了9%。巴菲特掌管的资金上升至1亿零400万美元,其中属于巴菲特的有2500万美元。
1968年5月,当股市一片凯歌的时候,巴菲特却通知合伙人,他要隐退了。随后,他逐渐清算了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几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渐渐演变成了股灾,到1970年5月,每种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1970年-1974年间,美国股市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没有一丝生气,持续的通货膨胀和低增长使美国经济进入了“滞胀”时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却暗自欣喜异常因为他看到了财源即将滚滚而来──他发现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报刊业,因为他发现拥有一家名牌报刊,就好似拥有一座收费桥梁,任何过客都必须留下买路钱。1973年开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蚕食《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他的介入使《华盛顿邮报》利润大增,每年平均增长35%。10年之后,巴菲特投入的1000万美元升值为两个亿。
1980年,他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7 %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乐改变了经营策略,开始抽回资金,投入饮料生产。其股票单价已长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于赚了多少,其数目可以让全世界的投资家咋舌。
1992年中巴费特以74美元一股购下435万股美国高技术国防工业公司——通用动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价上升到113元。巴费特在半年前拥有的32,200万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万美元了
1994年底已发展成拥有230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工业王国,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纺纱厂,它已变成巴菲特的庞大的投资金融集团。从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琼斯指数近17个百分点。如果谁在1965年投资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话,到1994年,他就可得到1130万美元的回报,也就是说,谁若在30年前选择了巴菲特,谁就坐上了发财的火箭。
2000年3月11日,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的网站上公开了今年的年度信件——一封沉重的信。数字显示,巴菲特任主席的投资基金集团伯克希尔公司,去年纯收益下降了45%,从28.3亿美元下降到15.57亿美元。伯克希尔公司的A股价格去年下跌20%,是90年代的唯一一次下跌;同时伯克希尔的账面利润只增长0.5%,远远低于同期标准普尔21的增长,是1980年以来的首次落后。
保险帝国(上篇)
(1)饮水思源
1951年的一个周末,一位美国大学生敲响了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EICO,以下简称“盖可”)的大门。敲了半天,终于有警卫前来开门。由他引领,年青人拜见了当天唯一在办公室的公司副总裁——罗里莫•大卫。年青人询问了很多问题,大卫则用了四个小时讲述了盖可公司的特点,好好地给年青人上了一课。
45年后,这位已近70岁的“年青人”仍满怀感激地在致股东的信中提及93岁的大卫:“自从我认识大卫后,45年以来他一直就是我崇拜的偶像之一,而他确实也从未让我失望过,大家必须了解如果没有大卫在1951年那个寒冷的星期六的慷慨解说,伯克夏就绝对不可能会有今天的成就,多年来私底下,我已不知感谢他多少次了,但是今天在这里我觉得应该籍着年报代替伯克夏所有的股东向他致上深深的谢意”。
1999年,“年青人”又籍着致公司股东的信的机会,宣告96岁的大卫将出现在伯克夏的股东大会上。
“年青人”的感谢是有理由的,因为哪怕是2003年的现在,他仍接受盖可公司和当年入门保险业奥妙的恩泽。
(2)投资初恋
这位“年青人”就是巴菲特,1950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巴菲特之所以产生拜访盖可公司的兴趣,是因为他崇拜的老师格雷厄姆是该公司的董事。盖可创建于1936年,创建人古德温是一位保险会计师。公司的主要特色有二:第一,公司的客户是政府雇员,尽管汽车事故比较频繁,但政府雇员作为一个整体,驾驶汽车出事的概率要比其他人低地多。第二,公司的产品直接通过邮寄直销而不是通过保险代理商来,这样可节省保险费的10%—25%。
1948年,格雷厄姆的投资公司以72万美元的代价买下了盖可的50%股份。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强迫格雷厄姆投资公司将持股比例下降10%,因为这是《投资公司法》的规定。格雷厄姆只得把股份转让给雇员,后来,盖可发展成了一个拥有十几亿美元资产公司时,那些员工都成了百万富翁。当时的巴菲特也是盖可的受益者。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几个月后,他回到家乡奥马哈担任经纪人。巴菲特把重心全部摆在盖可这只股票之上,他作成的第一笔生意就是把它介绍给自己的阿姨。
由于初出茅庐,巴菲特推销盖可并不成功,于是1951年他自己分四次买进盖可股票,总共持有350股,成本为10282美元,但这笔钱占了巴菲特当时身家的50%以上。1952年,巴菲特以15259美元出清。
看似赚了笔钱的巴菲特后来深深后悔,因为20年后,他所卖的盖可股票价值1300万美元。
(3)终成眷属
但,巴菲特对保险业的偏好没因抛出盖可股票而停止。他投资过堪萨斯城人寿保险公司和马萨诸塞州人寿保险公司等保险业股票。他所控制的投资公司伯克夏在1967年3月出资860万美元购买了奥马哈的两家头牌保险公司——国民赔偿公司和火灾及海运保险公司的全部流通股。至此,伯克夏公司抛离了原本的纺织主业,开始了保险帝国的营造。
巴菲特收购了保险公司,也取得了业内的真经,比如,巴菲特从国民赔偿公司创始人杰克•林沃特学到了很多保险业的经验和原则。
20世纪60年代后期,保险业本身就是个相当赚钱的行当。仅1968年,国民赔偿公司保费收入2000万美元,税后利润达到220万美元。而巴菲特又利用了保险公司稳定的现金流进行证券投资组合操作。伯克夏公司在1967年收购上面所说的两家保险公司时,它们拥有2470万美元的债券和720万美元的股票,两年后,该组合的价值就达到4200万美元。
整个70年代,巴菲特一共购买了3家保险公司,并另外组建了5家保险公司。
整个60年代当然也是盖可公司的黄金时代。不过,70年代初期,在公司董事长大卫退休后不久,继任的管理阶层犯了一连串严重的错误,他们低估了保险理赔的成本,使得公司对外销售保单的订价过低,此举导致公司几乎面临倒闭的命运。所幸后来由于杰克•拜伦在1976年接手公司,并采取紧急的补救措施后,才使得公司幸免于难。
公司股票的价格也从1972年的历史最高点每股61美元跌到1976年的每股2美元。
就在这时,巴菲特出手了。伯克夏在1976年下半年买进大量的盖可股份,之后又小幅加码,到了1980年底,巴菲特总共投入4570万美元取得该公司33.3%的股权。在往后的15年内,巴菲特并没有再增持股份,不过由于盖可不断地回购自家公司的股份,伯克夏在盖可的持股比例逐渐增加到50%左右。
到了1995年,巴菲特同意以23亿美元买下盖可公司另一半的股份(1951年,盖可公司的总市值不过只有700万美元)。巴菲特向股东解释出“天价”收购的理由之一是:“盖可拥有两位相当优秀的经理人,一位是专门负责保险部门营运的托尼,一位是专门负责投资部门营运的辛普森”。
巴菲特对辛普森的投资天份评价极高:“从1980年的这段期间,盖可的投资在辛普森的管理下,年度平均投资报酬率高达22.8%,同期标普只有15.7%。辛普森在盖可所采取谨慎保守专注集中的投资方式与伯克夏一致,有他在,对伯克夏来说绝对有相当大的帮助,而他的存在同时也使得伯克夏可以确保查理(伯克夏的副董事长)跟我本人万一要是有任何突发状况时,能够有一位杰出的专业人士立即接手我们的工作”。
这并非溢美之词,辛普森一直做得很出色。2003年2月巴菲特在给股东的信中还谈到,在几年乏善可陈的投资记录后,伯克夏终于有了起色。但这不包括辛普森,因为他为盖可公司管理的证券早已持续领先标普指数,
同样,盖可公司也是巴菲特每年必须评点的“好学生”。盖可仍保持了公司创始时的保险直销定位,该公司的竞争优势完全拜其超低成本的经营模式所赐。巴菲特的对此的介绍是:“低成本代表低售价,低售价自然能够吸引并留住优良的保险客户,而整个营业流程在满意的客户向他们的朋友推荐盖可时划下完美的句点。靠着客户的推荐,盖可每年至少因此增加100万张保单,占新接业务量的半数以上,也使得我们新接业务成本大幅下降,从而又进一步降低我们的成本”。面对2002年的盖可业绩,巴菲特用略带夸张的口气说是仿佛在做梦
熊市王者——巴菲特新传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
- 10跟我学礼仪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