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汽车消费市场及其特征分析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上海的汽车消费市场及其特征分析
第一章 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及其近况
近几年,中国面临着市场需求严重不足,消费支出持续低迷,居民储蓄存款超常增长的局面。尽管政府大力倡导提高消费需求,并逐步采取措施培育新的消费品市场,但是效果甚微。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中国的汽车消费。据最新统计数据,日本平均每29人拥有1辆汽车,美国平均每18人拥有1辆汽车,西欧平均2人1辆,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墨西哥、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平均10-20人1辆,中国目前是平均每千人2辆。中国汽车的普及率如此之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家庭对汽车的需求量很小。为什么中国的汽车需求迟迟启动不起来?本文拟从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特点来分析其中的原因。
1.1近年来中国汽车的消费状况(1)
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汽车需求量占汽车需求总量的比例逐年提高。到1995年,汽车所占的市场份额已跃居中国汽车市场9类车型的首位,达23%,1998年,则上升到了32%,预计到2000年,汽车需求占总需求的比例将达到40%-50%。
但从近年汽车销售量看, 1997年销售4753万辆,增长率为2.29%;1998年销售5083万辆,增长率为6.95%;1999年上半年增长率为5.78%,依市场惯性看,该年汽车增长率难以突破7%。尽管各汽车厂家从1997年末开始纷纷大规模、大幅度地降价,却未能激发市场的有效需求。1998-1999年总体产销增幅不大,库存积压严重,市场启而不动。同时,汽车消费市场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私人选购汽车的比重加大,但选购汽车的档次还是以低价位为主。
1.2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特点
1.2.1 汽车消费市场的结构
“社会集团”和私人是中国汽车消费主体的两大构成部分,公款买车一直是中国汽车的传统消费方式。其实,各国汽车工业起步都是首先依仗了公费购车市场,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的公费购车市场确实支持了汽车工业的起步,而且由于中国公务员的收入还低,公费购车市场还有存在的必要。近来在一系列政策的影响下,集团消费在汽车市场中地位的日趋弱化已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公务用车占汽车市场总需求的比率在逐年下降,但目前仍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集团消费占汽车总消费的60%,仍具绝对优势。
近5年来,中国私人购车市场空前活跃,私人购车的需求量平均增长幅度为28.1%,而同期非私人汽车的需求量平均只增长68%。1996、1997年私人购买汽车的数量分别为7万辆和10万辆,而1998年已接近20万辆,占汽车总需求的比重已近40%。但总体上,绝大多数私人购车是用于营运、商务兼生活用车,纯粹的生活消费购车比例还相当小。10多年来,中国出租车总量增长了近10倍,其中很大一部分为汽车。出租用汽车的增长对中国汽车需求的稳定增长起了重要作用。而近几年,私人购车(用于纯消费)持续升温,尤其是1997年,全国各地的汽车交易市场上私人购车比率月月上升。私人消费购车已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结构已出现了公务、出租和私人用车三分天下的格局。
尽管汽车的私人消费比例还很小,但应该看到中国汽车私家消费的潜能很大。资料显示:在全国大约3亿家庭中,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富豪型家庭占1%,3-10万元的富裕型家庭占6%,1-3万元的小康型家庭占55%。全国城乡居民银行存款已突破6万亿元,家庭购车潜能不言而喻。从国际汽车市场的发展规律看,当一个家庭的2年收入之和相当于一辆汽车的售价时,这个家庭便要买车。按此标准测算,价值在10万元左右的汽车就有至少2100万辆的潜在需求量。如果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有5%转化为购车消费,也可消化售价10万元左右的汽车300万辆。可见,即使汽车在中国还未达到普及的程度,只要有比例很小的一部分家庭参与消费,其绝对数量就相当可观。据一项调查显示,64%的人渴望拥有一辆汽车,40%的人说200年内拥有一辆汽车是自己的奋斗目标。一旦这些潜在的汽车需求得到实现,不仅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结构会发生重大改变,更趋于合理,而且巨大的需求也将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上海的汽车消费市场及其特征分析
第一章 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及其近况
近几年,中国面临着市场需求严重不足,消费支出持续低迷,居民储蓄存款超常增长的局面。尽管政府大力倡导提高消费需求,并逐步采取措施培育新的消费品市场,但是效果甚微。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中国的汽车消费。据最新统计数据,日本平均每29人拥有1辆汽车,美国平均每18人拥有1辆汽车,西欧平均2人1辆,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墨西哥、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平均10-20人1辆,中国目前是平均每千人2辆。中国汽车的普及率如此之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家庭对汽车的需求量很小。为什么中国的汽车需求迟迟启动不起来?本文拟从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特点来分析其中的原因。
1.1近年来中国汽车的消费状况(1)
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汽车需求量占汽车需求总量的比例逐年提高。到1995年,汽车所占的市场份额已跃居中国汽车市场9类车型的首位,达23%,1998年,则上升到了32%,预计到2000年,汽车需求占总需求的比例将达到40%-50%。
但从近年汽车销售量看, 1997年销售4753万辆,增长率为2.29%;1998年销售5083万辆,增长率为6.95%;1999年上半年增长率为5.78%,依市场惯性看,该年汽车增长率难以突破7%。尽管各汽车厂家从1997年末开始纷纷大规模、大幅度地降价,却未能激发市场的有效需求。1998-1999年总体产销增幅不大,库存积压严重,市场启而不动。同时,汽车消费市场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私人选购汽车的比重加大,但选购汽车的档次还是以低价位为主。
1.2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特点
1.2.1 汽车消费市场的结构
“社会集团”和私人是中国汽车消费主体的两大构成部分,公款买车一直是中国汽车的传统消费方式。其实,各国汽车工业起步都是首先依仗了公费购车市场,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的公费购车市场确实支持了汽车工业的起步,而且由于中国公务员的收入还低,公费购车市场还有存在的必要。近来在一系列政策的影响下,集团消费在汽车市场中地位的日趋弱化已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公务用车占汽车市场总需求的比率在逐年下降,但目前仍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集团消费占汽车总消费的60%,仍具绝对优势。
近5年来,中国私人购车市场空前活跃,私人购车的需求量平均增长幅度为28.1%,而同期非私人汽车的需求量平均只增长68%。1996、1997年私人购买汽车的数量分别为7万辆和10万辆,而1998年已接近20万辆,占汽车总需求的比重已近40%。但总体上,绝大多数私人购车是用于营运、商务兼生活用车,纯粹的生活消费购车比例还相当小。10多年来,中国出租车总量增长了近10倍,其中很大一部分为汽车。出租用汽车的增长对中国汽车需求的稳定增长起了重要作用。而近几年,私人购车(用于纯消费)持续升温,尤其是1997年,全国各地的汽车交易市场上私人购车比率月月上升。私人消费购车已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结构已出现了公务、出租和私人用车三分天下的格局。
尽管汽车的私人消费比例还很小,但应该看到中国汽车私家消费的潜能很大。资料显示:在全国大约3亿家庭中,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富豪型家庭占1%,3-10万元的富裕型家庭占6%,1-3万元的小康型家庭占55%。全国城乡居民银行存款已突破6万亿元,家庭购车潜能不言而喻。从国际汽车市场的发展规律看,当一个家庭的2年收入之和相当于一辆汽车的售价时,这个家庭便要买车。按此标准测算,价值在10万元左右的汽车就有至少2100万辆的潜在需求量。如果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有5%转化为购车消费,也可消化售价10万元左右的汽车300万辆。可见,即使汽车在中国还未达到普及的程度,只要有比例很小的一部分家庭参与消费,其绝对数量就相当可观。据一项调查显示,64%的人渴望拥有一辆汽车,40%的人说200年内拥有一辆汽车是自己的奋斗目标。一旦这些潜在的汽车需求得到实现,不仅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结构会发生重大改变,更趋于合理,而且巨大的需求也将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上海的汽车消费市场及其特征分析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
- 10跟我学礼仪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