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例市场化MBO”样板解剖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国内“首例市场化MBO”样板解剖
|国内“首例市场化MBO”样板解剖 | |2004-02-19 | | 2003年9月4日,湖北武汉市国资办宣布,武汉当地的著名大型国有企 | |业武汉有机实业公司的全部国有股权由该公司管理层收购。 | | 与以往国内众多的管理层收购案例显著不同的是,武汉有机的管理层 | |的收购是在一次完全公开的激烈竞价之后完成的,因此被武汉市党委机关 | |报《长江日报》誉为“全国首例市场化MBO案例”。 | | 另外与众不同的是,武汉有机是武汉市效益最好的国有企业之一,早 | |在2000年以董事长周鸿墩为首的管理层就提出改制要求,理由是国有一股 | |独大的体制将会最终拖死企业。但当时政府认为,既然效益这么好,没有 | |必要急着改革。然而到了2003年,武汉市政府态度大转,提出“靓女先嫁” | |的改革思路,决定对武汉有机进行改制。 | | 武汉有机“秀色可餐”,各路媒人立即踏破门槛,一场暗战异常激烈。 | |同样与众不同的是,与那些声名显赫的“外来户”相比,一开始以周鸿墩为 | |首的管理层竟是一个被武汉当地国资管理部门忽视的竞争者。但最后,却 | |是这个被忽视的竞争者夺了标。 | | 国企MBO曾因存在大量暗箱操作与合谋而广遭诟病,曾被指为“国有资 | |产流失的主渠道”。也正因此,财政部在2003年4月以“防止一些当事人利用| |新的交易形式谋取不当利益”为由,对管理层收购的行为暂停受理和审批。| |在财政部”禁令”下达不到半年且未明确宣布解除的时候,武汉有机的MBO竟| |然成功! | | 解剖这个“范例”,对国内大量有待重组的国企及其管理者来说,饶有 | |意味。 | | 武汉有机MBO风云 | | 经过一番激烈的暗战,全国首例“市场化MBO”在武汉诞生,管理层以1.| |5亿元的最高价格竞标成功 | | 2003年9月1日,“火炉”武汉酷热依旧,一身白色工作服的周鸿墩焦灼 | |地赶到位于汉口香港路的武汉市产权交易所。这一天,武汉有机实业公司3| |037万股国有股在此挂牌竞价出让,周鸿墩代表武汉有机实业公司的管理层| |前来竞标。周是武汉有机实业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 | 破旧的交易所二楼大厅里挤满了五六十人。同另外三个竞争对手一样 | |,周鸿墩坐在交易大厅的第一排,依抽签次序,他最后一个开标。 | | 最后的时刻终于到来。上海复星开价1.2亿元,浙江升华拜克开价1.15| |亿元,中国远大集团开价8180万元,当周鸿墩报出1.5亿元开价时,上海复| |星的代表金博士一声“哎呀!”,懊恼之情溢于言表,因为武汉有机几天前 | |一次安全事故,使他们临时降低了3000万元价码。 | | 升华拜克专门聘请的代表——浙江大学化工学院郑津洋教授的表情也极 | |不自在,但他愣了片刻上前同周鸿墩握手祝贺。远大集团的代表匆匆退场 | |,在电梯间依然不停地抒发怨言,直到两天后,负责操作此事的中国远大 | |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钟鸣才特地打电话祝贺周鸿墩。 | | “价格标”在产权交易所见了分晓,但“发展标”还得经武汉市国资办组 | |织评审,即标书中关于如何发展武汉有机的构想,包括发展规划、经济指 | |标、员工安置、人才培养、环境保护等。只有连中“双标”,才能笑到最后 | |。 | | 由武汉市主管经济的李涛副市长挂帅,市国资办、化工行业协会、化 | |工教授组成的10人专家小组对4家竞购方进行评审,武汉市纪检部门全程监| |督,以10分为基准,评审结果是:有机管理层9分,上海复星8分,升华拜 | |克7分,远大6分。这似乎没有什么悬念,对于武汉有机的将来发展没有人 | |比有机管理层更有发言权。 | | 三天之后,武汉市国资办宣布竞购结果,武汉有机管理层成为赢家, | |武汉有机的MBO成功。 | | 一笔好买卖 | | 对于武汉市国资办来说,这是一笔好买卖。 | | 在产权交易市场挂牌之前,武汉市国资办委托的评估事务所对武汉有 | |机的国有股进行了资产评估,企业资产总额为1.72亿元,国有净资产为635| |0万元,每股2.06元,但国资办声明,这只作参考,最终售价“受供求关系 | |影响”。 | | 根据武汉市政府在2003年5月制订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66号文件,购| |买国有产权者,凡一次性交付股权款的优惠30%,安排职工90%以上的优惠1| |0%,本地投资者再优惠10%,也就是说最大的优惠可打对折。但从出售国有| |资产所得收入中支出的员工的补偿、安置以及社保、医保等费用部分不打 | |折。 | | 武汉有机在岗职工1106名,30年工龄以下的职工约占75%,他们将以64| |0元/年的价格买断工龄,30年以上的职工到退休年龄领取退休金,加上为 | |职工办理社保、医保,有机安置职工费用,总计为1000余万元。 | | 从有机管理层1.5亿元的报价中扣除这1000余万元的费用后再打对折,| |大约为7000万元左右,故有机管理层的MBO价格应该为8000万元。但最后实| |际成交价格是8187.5万元,购得公司全部国有股权,占公司股权的54.39% | |。 | | 有机管理层的价格在打折之后仍高出评估净资产值的30%,“市政府从 | |中净赚了1800多万元”。 | | 一笔不得不做的买卖 | | 2003年9月17日,周鸿墩将近6000万元首付款交到武汉市国资办,并代| |表公司管理层在国有资产转让协议上签字,待各种手续办齐后,补交余款 | |。自此,55岁的他再也不是能够享受退休津贴的“市管干部”,摇身变为“周| |老板”。 | | 尽管从三家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手中成功地抢走了持股权,但周鸿墩实 | |在无法轻松。为融资购买股权,月工资只有2500元的周鸿墩向信托公司贷 | |款9000万元,然后管理层按职务大小量化股权和贷款,在每个人的头上都 | |悬着一把巨额债务的利剑。 | | 但对于周鸿墩与他的管理层来说,这是一笔不得不做的买卖。 | | 武汉有机的前身是1966年成立的国营武汉有机合成化工厂,隶属于武 | |汉市化工局,在化工局撤销之后,武汉化工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成为其授权 | |经营单位。 | | 1994年,有机第一次改制,成立股份公司,总股本为5583.6万股,国 | |有股东变更为武汉葛化集团,持有3037万股,占54.39%,中外合资企业武 | |汉瑞达科技有限公司持有240万股,武汉市化工进出口公司占200万股,湖 | |北省化工进出口公司占50万股,申银万国证券武汉青年路营业部持10万股 | |。 | | 此外,还有1000万股的职工股权,是以1994年前应付职工工资节余入 | |股的。在1980年代末期,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标准需经主管部门审批,武汉 | |有机效益较好,但超额完成经济指标的工资奖金不能下发,在成立股份公 | |司时便以职工合股基金的名义持有17.91%的股份。 | | 1996年,武汉有机在武汉市柜台股票交易市场发行股票,共筹集1046.| |6万元,但由于后来柜台股叫停,这18.75%的股份却仍在社会人士手中,这| |些持股者主要为武汉市化工行业人员。 | | 自股份制改造以来,有机的效益节节攀升,年利润增长率在10%以上。| |2002年公司销售额4亿元,利税7000万元,是武汉市化工行业效益最好的企| |业之一。其主打产品苯甲酸纳的产销量居世界第一,氯化苄产销量居国内 | |第一、全球第四。 | | 1995年时,武汉市化工系统有19家国有企业,到2003年初只剩下4家,| |其中规模最大的武汉葛化集团(为武汉有机的控股单位)多年业绩不佳,仅2| |002年的亏损额就达9000多万元。惟武汉有机一枝独秀,职工工资在1000元| |左右,远高于武汉市企业的平均水平。 | | 但由于国有股“一股独大”,武汉有机的问题也开始暴露,而且越来越 | |严重。 | | 首先是人才不断流失。 | | 2000年,经上级核准,武汉有机总经理的月收入为1000元、副总经理8| |00元。到2001年时,总经理的工资为1500元,副总经理1200元。到2003年9| |月改制前,总经理的工资增至2500元,副总经理为2000元。 | | 据公司内部决定,公司科技人员底酬为每月1500元,项目完成后可有4| |000元至2万元奖励等,一般而言,中层干部和科技骨干最高的年收入可达4| |万元。 | | 显然,武汉有机是一个价廉的人才富矿,每到年底,来有机重金挖人 | |的企业比比皆是,他们开出的价码至少是月薪5000元、年终奖10万元,甚 | |至还分配股份。 | | 面对如此悬殊的收入差距,自2000年以来,从有机“跳槽”的科技和营 | |销骨干近20名,大都跑到浙江、广东的民营企业。这些人还往往带走的一 | |个新产品、一片市场,他们所去的企业逐渐成为武汉有机强劲的市场对手 | |。 | | 武汉有机的另一个痛楚就是屡遭“劫富济贫”。 | | 1995年7月,武汉化工原料厂宣告破产,上级领导对武汉有机说:“他 | |们与你们同属一个系统,他们没饭吃了,你们帮助背一下。”要求有机将该| |厂整体收购,恢复生产。当时,武汉化工原料厂有2086人,每月发工资就 | |需60万元,启动生产每月将亏损100多万元。在上级部门“不换思想就换人”| |的压力下,有机被迫接管武汉化工原料厂。近年来,有机为此付出了3600 | |余万元的代价。 | | 1998年底,武汉市的一家上市公司通过有关部门出面,要求合并武汉 | |有机,“进行资产重组”,其真实意图是将有机包装进去,为这家上市公司 | |取得配股资格。 | | 由于这家上市公司装备、技术及经营管理明显落后,有机上下坚决抵 | |制,某上级领导对此十分恼火,对有机董事长周鸿墩说:“这个企业是谁的| |?是政府的,我们才是老板。你算什么?”幸好此时证监会出台了相关规定| |,“重组”才不了了之。 | | 如果照这样继续玩下去,武汉有机的前途是十分黯淡的。在周鸿墩看 | |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改变企业的国有性质。 | | 所以对周鸿墩的管理层来说,改制是一笔不得不做的买卖,哪怕付出 | |血本也是在所不惜。 | | 惜嫁 | | 2000年5月26日,武汉市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工作会召开,会上通过的10| |2号文件将改制目标定为“退”、“转”、“变”,即国有资本全部退出或退出控| |股地位,企业转变为民营企业或混合所有制企业,职工改变国有企业职工 | |的身份。 | | 机会终于来临了。武汉有机副总经理胡忠心立即拟定改制报告申请, | |但市国资办的答复是,102号文件的范围主要指中小企业,武汉有机属大型| |企业,故不在考虑之列,“先放一放”。 | | ...
国内“首例市场化MBO”样板解剖
|国内“首例市场化MBO”样板解剖 | |2004-02-19 | | 2003年9月4日,湖北武汉市国资办宣布,武汉当地的著名大型国有企 | |业武汉有机实业公司的全部国有股权由该公司管理层收购。 | | 与以往国内众多的管理层收购案例显著不同的是,武汉有机的管理层 | |的收购是在一次完全公开的激烈竞价之后完成的,因此被武汉市党委机关 | |报《长江日报》誉为“全国首例市场化MBO案例”。 | | 另外与众不同的是,武汉有机是武汉市效益最好的国有企业之一,早 | |在2000年以董事长周鸿墩为首的管理层就提出改制要求,理由是国有一股 | |独大的体制将会最终拖死企业。但当时政府认为,既然效益这么好,没有 | |必要急着改革。然而到了2003年,武汉市政府态度大转,提出“靓女先嫁” | |的改革思路,决定对武汉有机进行改制。 | | 武汉有机“秀色可餐”,各路媒人立即踏破门槛,一场暗战异常激烈。 | |同样与众不同的是,与那些声名显赫的“外来户”相比,一开始以周鸿墩为 | |首的管理层竟是一个被武汉当地国资管理部门忽视的竞争者。但最后,却 | |是这个被忽视的竞争者夺了标。 | | 国企MBO曾因存在大量暗箱操作与合谋而广遭诟病,曾被指为“国有资 | |产流失的主渠道”。也正因此,财政部在2003年4月以“防止一些当事人利用| |新的交易形式谋取不当利益”为由,对管理层收购的行为暂停受理和审批。| |在财政部”禁令”下达不到半年且未明确宣布解除的时候,武汉有机的MBO竟| |然成功! | | 解剖这个“范例”,对国内大量有待重组的国企及其管理者来说,饶有 | |意味。 | | 武汉有机MBO风云 | | 经过一番激烈的暗战,全国首例“市场化MBO”在武汉诞生,管理层以1.| |5亿元的最高价格竞标成功 | | 2003年9月1日,“火炉”武汉酷热依旧,一身白色工作服的周鸿墩焦灼 | |地赶到位于汉口香港路的武汉市产权交易所。这一天,武汉有机实业公司3| |037万股国有股在此挂牌竞价出让,周鸿墩代表武汉有机实业公司的管理层| |前来竞标。周是武汉有机实业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 | 破旧的交易所二楼大厅里挤满了五六十人。同另外三个竞争对手一样 | |,周鸿墩坐在交易大厅的第一排,依抽签次序,他最后一个开标。 | | 最后的时刻终于到来。上海复星开价1.2亿元,浙江升华拜克开价1.15| |亿元,中国远大集团开价8180万元,当周鸿墩报出1.5亿元开价时,上海复| |星的代表金博士一声“哎呀!”,懊恼之情溢于言表,因为武汉有机几天前 | |一次安全事故,使他们临时降低了3000万元价码。 | | 升华拜克专门聘请的代表——浙江大学化工学院郑津洋教授的表情也极 | |不自在,但他愣了片刻上前同周鸿墩握手祝贺。远大集团的代表匆匆退场 | |,在电梯间依然不停地抒发怨言,直到两天后,负责操作此事的中国远大 | |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钟鸣才特地打电话祝贺周鸿墩。 | | “价格标”在产权交易所见了分晓,但“发展标”还得经武汉市国资办组 | |织评审,即标书中关于如何发展武汉有机的构想,包括发展规划、经济指 | |标、员工安置、人才培养、环境保护等。只有连中“双标”,才能笑到最后 | |。 | | 由武汉市主管经济的李涛副市长挂帅,市国资办、化工行业协会、化 | |工教授组成的10人专家小组对4家竞购方进行评审,武汉市纪检部门全程监| |督,以10分为基准,评审结果是:有机管理层9分,上海复星8分,升华拜 | |克7分,远大6分。这似乎没有什么悬念,对于武汉有机的将来发展没有人 | |比有机管理层更有发言权。 | | 三天之后,武汉市国资办宣布竞购结果,武汉有机管理层成为赢家, | |武汉有机的MBO成功。 | | 一笔好买卖 | | 对于武汉市国资办来说,这是一笔好买卖。 | | 在产权交易市场挂牌之前,武汉市国资办委托的评估事务所对武汉有 | |机的国有股进行了资产评估,企业资产总额为1.72亿元,国有净资产为635| |0万元,每股2.06元,但国资办声明,这只作参考,最终售价“受供求关系 | |影响”。 | | 根据武汉市政府在2003年5月制订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66号文件,购| |买国有产权者,凡一次性交付股权款的优惠30%,安排职工90%以上的优惠1| |0%,本地投资者再优惠10%,也就是说最大的优惠可打对折。但从出售国有| |资产所得收入中支出的员工的补偿、安置以及社保、医保等费用部分不打 | |折。 | | 武汉有机在岗职工1106名,30年工龄以下的职工约占75%,他们将以64| |0元/年的价格买断工龄,30年以上的职工到退休年龄领取退休金,加上为 | |职工办理社保、医保,有机安置职工费用,总计为1000余万元。 | | 从有机管理层1.5亿元的报价中扣除这1000余万元的费用后再打对折,| |大约为7000万元左右,故有机管理层的MBO价格应该为8000万元。但最后实| |际成交价格是8187.5万元,购得公司全部国有股权,占公司股权的54.39% | |。 | | 有机管理层的价格在打折之后仍高出评估净资产值的30%,“市政府从 | |中净赚了1800多万元”。 | | 一笔不得不做的买卖 | | 2003年9月17日,周鸿墩将近6000万元首付款交到武汉市国资办,并代| |表公司管理层在国有资产转让协议上签字,待各种手续办齐后,补交余款 | |。自此,55岁的他再也不是能够享受退休津贴的“市管干部”,摇身变为“周| |老板”。 | | 尽管从三家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手中成功地抢走了持股权,但周鸿墩实 | |在无法轻松。为融资购买股权,月工资只有2500元的周鸿墩向信托公司贷 | |款9000万元,然后管理层按职务大小量化股权和贷款,在每个人的头上都 | |悬着一把巨额债务的利剑。 | | 但对于周鸿墩与他的管理层来说,这是一笔不得不做的买卖。 | | 武汉有机的前身是1966年成立的国营武汉有机合成化工厂,隶属于武 | |汉市化工局,在化工局撤销之后,武汉化工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成为其授权 | |经营单位。 | | 1994年,有机第一次改制,成立股份公司,总股本为5583.6万股,国 | |有股东变更为武汉葛化集团,持有3037万股,占54.39%,中外合资企业武 | |汉瑞达科技有限公司持有240万股,武汉市化工进出口公司占200万股,湖 | |北省化工进出口公司占50万股,申银万国证券武汉青年路营业部持10万股 | |。 | | 此外,还有1000万股的职工股权,是以1994年前应付职工工资节余入 | |股的。在1980年代末期,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标准需经主管部门审批,武汉 | |有机效益较好,但超额完成经济指标的工资奖金不能下发,在成立股份公 | |司时便以职工合股基金的名义持有17.91%的股份。 | | 1996年,武汉有机在武汉市柜台股票交易市场发行股票,共筹集1046.| |6万元,但由于后来柜台股叫停,这18.75%的股份却仍在社会人士手中,这| |些持股者主要为武汉市化工行业人员。 | | 自股份制改造以来,有机的效益节节攀升,年利润增长率在10%以上。| |2002年公司销售额4亿元,利税7000万元,是武汉市化工行业效益最好的企| |业之一。其主打产品苯甲酸纳的产销量居世界第一,氯化苄产销量居国内 | |第一、全球第四。 | | 1995年时,武汉市化工系统有19家国有企业,到2003年初只剩下4家,| |其中规模最大的武汉葛化集团(为武汉有机的控股单位)多年业绩不佳,仅2| |002年的亏损额就达9000多万元。惟武汉有机一枝独秀,职工工资在1000元| |左右,远高于武汉市企业的平均水平。 | | 但由于国有股“一股独大”,武汉有机的问题也开始暴露,而且越来越 | |严重。 | | 首先是人才不断流失。 | | 2000年,经上级核准,武汉有机总经理的月收入为1000元、副总经理8| |00元。到2001年时,总经理的工资为1500元,副总经理1200元。到2003年9| |月改制前,总经理的工资增至2500元,副总经理为2000元。 | | 据公司内部决定,公司科技人员底酬为每月1500元,项目完成后可有4| |000元至2万元奖励等,一般而言,中层干部和科技骨干最高的年收入可达4| |万元。 | | 显然,武汉有机是一个价廉的人才富矿,每到年底,来有机重金挖人 | |的企业比比皆是,他们开出的价码至少是月薪5000元、年终奖10万元,甚 | |至还分配股份。 | | 面对如此悬殊的收入差距,自2000年以来,从有机“跳槽”的科技和营 | |销骨干近20名,大都跑到浙江、广东的民营企业。这些人还往往带走的一 | |个新产品、一片市场,他们所去的企业逐渐成为武汉有机强劲的市场对手 | |。 | | 武汉有机的另一个痛楚就是屡遭“劫富济贫”。 | | 1995年7月,武汉化工原料厂宣告破产,上级领导对武汉有机说:“他 | |们与你们同属一个系统,他们没饭吃了,你们帮助背一下。”要求有机将该| |厂整体收购,恢复生产。当时,武汉化工原料厂有2086人,每月发工资就 | |需60万元,启动生产每月将亏损100多万元。在上级部门“不换思想就换人”| |的压力下,有机被迫接管武汉化工原料厂。近年来,有机为此付出了3600 | |余万元的代价。 | | 1998年底,武汉市的一家上市公司通过有关部门出面,要求合并武汉 | |有机,“进行资产重组”,其真实意图是将有机包装进去,为这家上市公司 | |取得配股资格。 | | 由于这家上市公司装备、技术及经营管理明显落后,有机上下坚决抵 | |制,某上级领导对此十分恼火,对有机董事长周鸿墩说:“这个企业是谁的| |?是政府的,我们才是老板。你算什么?”幸好此时证监会出台了相关规定| |,“重组”才不了了之。 | | 如果照这样继续玩下去,武汉有机的前途是十分黯淡的。在周鸿墩看 | |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改变企业的国有性质。 | | 所以对周鸿墩的管理层来说,改制是一笔不得不做的买卖,哪怕付出 | |血本也是在所不惜。 | | 惜嫁 | | 2000年5月26日,武汉市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工作会召开,会上通过的10| |2号文件将改制目标定为“退”、“转”、“变”,即国有资本全部退出或退出控| |股地位,企业转变为民营企业或混合所有制企业,职工改变国有企业职工 | |的身份。 | | 机会终于来临了。武汉有机副总经理胡忠心立即拟定改制报告申请, | |但市国资办的答复是,102号文件的范围主要指中小企业,武汉有机属大型| |企业,故不在考虑之列,“先放一放”。 | | ...
国内“首例市场化MBO”样板解剖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
- 10跟我学礼仪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