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目标实例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质量目标实例
前 言 以集中全体员工的力量来实现企业领导者制定的方针,要求每个员工对领导者的方针加 以分解、设定目标,然后通过提高个人的业务技-X水平或通过提高某项管理工作体系的 水平加以实现,以改善公司的“体质”。 ------综合管理体系即方针管理体系 方针:涉及到管理的总的宗旨内容。 目标:涉及到具体的目的。 方针管理是以目标管理为基础的,而目标管理又是在方针的指导下进行的。如:有质量 方针、财务方针、环保方针等。 1、组织经营的目的: 1) 提供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包括品种、质量、数量、交货期、价格等)的产品或服务, 为社会创造财富; 2) 尽可能地为组织获得最大的利润。(总方针最少包含此内容) 2、组织的经营手段:专业技-X和管理技-X。 3、组织的经营活动的资源: 1) 人:有效发挥; 2) 财:有效利用; 3) 物:有效利用; 4) 信息:正确、及时、全面。 第一章 概 述 一、如何理解质量方针? 1. 质量方针是组织总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与总方针一致。 2. 质量方针由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 3. 质量方针要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宗旨和方向) 4. 质量管理原则是制定质量方针的基础。 二、如何理解质量目标?(定性---评审;定量----测量) 1. 质量目标是组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2. 质量目标是建立在质量方针基础上的。 1) 质量目标不能脱离质量方针,更不能违背质量方针; 2) 质量目标与质量方针不可能一一对应; 3) 某一质量方针内容可能引出多项质量目标; 4) 质量方针相对稳定,质量目标却可能随时调整; 5) 质量方针在组织中一般只有一个,而质量目标在组织的不同部门、不同层次却有所不同 。 3. 质量目标需要层层进行分解,落实到每个员工。 所谓分解,就是将上一级实现质量目标的措施变为下一级的质量目标;或者将上一级的 质量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较小的目标,由下一级来完成。(要求:横到边、纵到底,即每 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都应承担完成质量目标的任务。同时有利于测量、分析、检查、 考核和奖惩)。 4. 2000版GB/T19000-ISO9000族标准加强了质量目标管理的地位,表现在: 1) 将质量目标从质量方针中分解出来,成为独立的管理内容; 2) 对质量目标的管理融入到相当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素中; 3) 将质量目标作为指导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4) 对质量目标的实施与否要进行测量、分析、评审和改进。 三、94版与2000版对质量方针要求的区别? 1. 质量方针由谁制定: 1) 94版:负有执行职责的供方管理者,易理解为质量工作者; 2) 2000版:最高管理者。 2. 对质量的承诺: 1) 94版对质量的承诺是静态的; 2) 2000版对质量的承诺则是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 a、满足要求的承诺(静态); b、持续改进的承诺(动态),即组织的质量方针必须强调持续改进,即使通过认证, 也还要持续改进,包括对产品、过程和体系的改进,才能保持认证、注册资格。 3. 质量方针的贯彻执行: 1) 94版突出“贯彻执行”这几个字; 2) 2000版的质量方针是通过为建立和评审质量目标框架的方式来得到贯彻执行的。当质 量目标作为子要素提出来后,事实上质量方针已经得到了解决。 4. 与质量目标的关系: 1) 94版未分开; 2) 2000版单独列出,更具可操作性。 5. 沟通和理解: 1) 94版:确保各级人员理解; 2) 2000版: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和理解。 四、质量方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对建立质量方针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清; 2. 质量方针管理形式主义化; 3. 组织有两个质量方针(一个书面、一个实质); 4. 未能将质量方针落实到实处; 5. 质量方针缺乏组织的特点。 第二章 建立方针和目标的目的和意义 一、方针和目标的作用 1. 从心理学看方针和目标的作用。 1) 人的一切言论、行动都受心理活动的指导和制约; 如:原始人去采摘野果之前,首先要确定一个大致的方向,这就好象是一个“方针”; 其次要准备采摘什幺和采摘多少,这就好象是一个“目标”。这个“方针”和“目标”指导 着劳动者去进行自己的“劳动”,并对其劳动进行制约,不让其劳动超出预定的轨道。 2) 为人处事“方针”是:对人要真诚、坦白、热忱、友好,对己要严格、节俭,对事要认真 、负责,等; 3) 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方针”一旦形成,就会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 4) 人生目标是在人生方针指导下确定的。 5) 目标的作用: a、激励作用:对人的心理而言,能增强人的信心,逼迫人下决心; b、限制作用:目标通过人的意志过程,促使人去实施达到目标的措施,逼迫人去坚 持,使人具有恒心; c、凝集作用: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使人充分调动自己的力量,为目标的实现聚集资 源、时间和劳动; d、愉悦作用:目标达到后,又给人的心理一种愉悦作用,使人感到高兴。 最后,正是因为目标具有这些作用,所以那些人生目标明确的人,往往意志坚强 、充满信心,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辉煌成绩,令人们敬佩和赞赏。 2. 从管理方看方针和目标的作用。 1) 协调需要方针和目标; 所谓目标,就是组织所追求的目的。方针指明了方向,目标明确了目的。当组织中的 人步调不统一时,有人这样做,有人那样做,就需要用方针和目标去协调。 所谓协调,就是把那些不符合方针目标要求的人或活动识别出来,要求他们纠正。组 织的人越多,机构越复杂,协调的任务就越大,就越需要有明确的方针和目标。一个 组织之所以管理混乱,往往就是协调出了问题。没有明确的和统一的方针和目标,又 是协调中的最大问题。如果大家目标都一致了,即使有混乱现象也便于协调。 2) 所谓控制; 是通过各种手段让组织中的所有活动及其结果都被限制在所预期的范围之内。这预期 的范围,对活动而言,就是方针规定的总的宗旨和方向;对活动结果而言 ,就是目标的规定。 组织通过不断的测量、检查、分析和判断,一但发现有人的活动超越了方针规定的范 围,或者某一活动结果超越了(包括未达到)目标规定的界限,就要采取措施,迫使其 纠正、改变其结果。 二、建立质量方针的目的和意义: 组织的方针是指导组织行为的准则。组织的所有行为,包括设立的目标,选择的战略、 制定的策略等,都离不开方针的指导。组织的方针反映了组织的经营目的和组织的哲学 。质量方针往往成为总方针的钢。 1. 质量方针是统一全体员工质量意识的准则; 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是组织质量管理首先要解决的大问题。如果组织的质量意识差, 是不可能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的,更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实际上是统一员工的质量意识。 1) 用什么去统一? 组织是用最高管理者的质量意识去统一员工的质量意识的。最高管理者的质量意识, 实际上就是组织的质量方针。 2) 统一到什幺水准上? 组织要求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统一到质量方针规定的水准上来。 2. 质量方针是处理质量问题的准绳。 在组织的日常活动中,时时处处,人人都可能碰到质量问题,例如加工的产品是否合格 、工作是否按程序去做、出现不合格怎幺办等。质量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处理这些质 量问题。所谓处理,包括指导、协调、控制、处置等。 不符合质量方针的事就不能做。即使是文件或程序已经规定了的,凡是与质量方针相抵 触的,不符合质量方针要求的,不管是什幺部门制定的,不管是哪位领导决定的,都应 当按质量方针的要求修改或纠正,不能允许其与质量方针长期抵触和背离。 如:生产部追求数量、不顾质量;销售部扩大销售,将有问题出销等,这些都应按质量 方针以及体现质量方针的有关文件来统一大家的认识。 3. 质量方针是建立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 邓小平首先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然后才确定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和“分两步走”的具体目标。 方针有“以顾客至上”,就应当有与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有关的目标,如顾客满意率、投 诉率、为顾客服务的具体指针。 4. 质量方针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 质量管理体系是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部目的,就是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1) 质量方针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规定了方向和原则,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要的文件、过 程、人员都不得违背; 2) 质量方针作为一种指导思想,指导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包括进行质量职能分解、确 定相关机构或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定相关的过程、分配和管理相关的资源等; 3) 质量方针是检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果的最高标准。 三、建立质量目标的目的和意义 质量目标所确定的预期结果更具体,可以帮助组织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去达到规定的结 果。 1. 质量目标对激发员工积极性的作用。 1) 质量目标可以激励员工,使他们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士气高涨; 2) 质量目标可以给员工作一个示范,使员工明白什幺是该做的,什幺是不该做的,自己的 工作要达到什幺目标,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3) 质量目标又对员工的个人目标起着导向作用,鼓励他们也将自己工作的个人目标与质量 目标挂钩,甚至统一起来; 4) 质量目标可以凝聚全体员工的思想和智能,使他们团结一心去为实现质量目标而努力。 目标一致,行动才全一致。 2. 质量目标对提高产品质量的作用。 1) 质量目标的本质是产品质量达到一个新水平的预期标准。实现了质量目标,产品质量也 就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2) 为了实现质量目标,就要分析现存的质量问题,并针对质量问题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和预防措施,以消除不合格或潜在的不合格。实现质量目标的过程,实质上是质量改 进的过程。持续改进,对产品质量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 3) 即使不存在改进问题,质量目标也是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的重要措施。 3. 质量目标对作业有效性的作用。 实现质量目标的过程是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过程。 1) 作业者(员工)有质量目标的激励、示范和导向,加强控制或进行改进,可以减少作业的 无效性,降低过程的资源消耗和损失; 2) 又可以提高过程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增强产出的数量,提高产品的质量。 4. 质量目标对财务业绩的作用。 1) 通过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降低了损失,这是节支; 2) 提高了产出效率,扩大了市场占有率,这是增收。 根据质量成本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适当增加预防成本,可以大大降低故障成本(内、 外部故障)。质量目标都应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相联系。美国一家电话电报公司发现 ,当顾客感觉到质量有了提高时,三个月以后,公司的财务状况得到明显好转。 5. 质量目标对相关方的满意和信任的作用。 1) 顾客是直接受益者,因而可以提高其满意程度,并且使他们更加信任组织,更加放心; 2) 对于员工来说,实现质量目标的过程,是自己积极性和创造力发挥的过程,从而提高了 他们在组织管理中的地位,因而对职业会增加满意程度; 3) 所有者可以从财务结果的改善中获益,并对组织更加具有信心; 4) 组织实现质量目标,把供方和合作者也纳入进来,他们也会增强合作的信心; 5) 社会从组织业绩中也可以获益,如税收、就业、环保等。 2. 质量方针的制定 一、制定质量方针时应考虑的问题: 1. 与总方针一致。需要按以下6个方面进行必要的考虑: 1) 对总方针进行必要的评审。 对组织已成文或未成文的经营思想、发展战略的总方针进行评审。如果其中没有质量 的内容,或者质量在其中没有成为中心、成为纲、成为组织之本,那么就应该进行必 要的修正改进。 2) 用质量方针暂时替代总方针。 组织经营无非是两大目的:一是为社会创造财富,二是为自己获得利润,而质量在实 现这两大目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质量管理为纲,也就可以以质量方针为纲。 3) 将总方针中有关质量的部份提取出来作为质量方针。 如已有较完善的总方针,可以将其中涉及质量部份提取出来加以适当调整、扩展或修正 ,形成质量方针(很少)。 4) 通过评审来解决冲突。 冲突的两种情况: a、质量方针所提出的要求过高,超出了总方针或其它子方针所能承受的压力; 如:有的组织提出“质量要创世界一流”的质量方针,可是该组织的总方针中根本没 有产品出口的发展要求,其人才方针、技-X方针等也未有类似的规定。 b、总方针或其它方针不能和质量方针协调,将质量降到了次要位置。 如:质量方针规定了“质量第一”的要求,可是其总方针或生产管理方针却强调“千 方百计完成生产任务”。这样,当任务与质量发生冲突时,又执行哪一个方针呢? 5) 适当降低质量方针的要求,以求与总方针保持一致。 如:组织经营状况欠佳,资金流动困难,生产极不正常,就不必去提什幺“争创一流 ”、“争创名牌”;承诺也只需承诺满足顾客及法律法规的最低要求。 6) 方针变动应对其一致性进行评审。 修订的过程,实际上是对组织...
质量目标实例
前 言 以集中全体员工的力量来实现企业领导者制定的方针,要求每个员工对领导者的方针加 以分解、设定目标,然后通过提高个人的业务技-X水平或通过提高某项管理工作体系的 水平加以实现,以改善公司的“体质”。 ------综合管理体系即方针管理体系 方针:涉及到管理的总的宗旨内容。 目标:涉及到具体的目的。 方针管理是以目标管理为基础的,而目标管理又是在方针的指导下进行的。如:有质量 方针、财务方针、环保方针等。 1、组织经营的目的: 1) 提供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包括品种、质量、数量、交货期、价格等)的产品或服务, 为社会创造财富; 2) 尽可能地为组织获得最大的利润。(总方针最少包含此内容) 2、组织的经营手段:专业技-X和管理技-X。 3、组织的经营活动的资源: 1) 人:有效发挥; 2) 财:有效利用; 3) 物:有效利用; 4) 信息:正确、及时、全面。 第一章 概 述 一、如何理解质量方针? 1. 质量方针是组织总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与总方针一致。 2. 质量方针由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 3. 质量方针要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宗旨和方向) 4. 质量管理原则是制定质量方针的基础。 二、如何理解质量目标?(定性---评审;定量----测量) 1. 质量目标是组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2. 质量目标是建立在质量方针基础上的。 1) 质量目标不能脱离质量方针,更不能违背质量方针; 2) 质量目标与质量方针不可能一一对应; 3) 某一质量方针内容可能引出多项质量目标; 4) 质量方针相对稳定,质量目标却可能随时调整; 5) 质量方针在组织中一般只有一个,而质量目标在组织的不同部门、不同层次却有所不同 。 3. 质量目标需要层层进行分解,落实到每个员工。 所谓分解,就是将上一级实现质量目标的措施变为下一级的质量目标;或者将上一级的 质量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较小的目标,由下一级来完成。(要求:横到边、纵到底,即每 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都应承担完成质量目标的任务。同时有利于测量、分析、检查、 考核和奖惩)。 4. 2000版GB/T19000-ISO9000族标准加强了质量目标管理的地位,表现在: 1) 将质量目标从质量方针中分解出来,成为独立的管理内容; 2) 对质量目标的管理融入到相当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素中; 3) 将质量目标作为指导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4) 对质量目标的实施与否要进行测量、分析、评审和改进。 三、94版与2000版对质量方针要求的区别? 1. 质量方针由谁制定: 1) 94版:负有执行职责的供方管理者,易理解为质量工作者; 2) 2000版:最高管理者。 2. 对质量的承诺: 1) 94版对质量的承诺是静态的; 2) 2000版对质量的承诺则是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 a、满足要求的承诺(静态); b、持续改进的承诺(动态),即组织的质量方针必须强调持续改进,即使通过认证, 也还要持续改进,包括对产品、过程和体系的改进,才能保持认证、注册资格。 3. 质量方针的贯彻执行: 1) 94版突出“贯彻执行”这几个字; 2) 2000版的质量方针是通过为建立和评审质量目标框架的方式来得到贯彻执行的。当质 量目标作为子要素提出来后,事实上质量方针已经得到了解决。 4. 与质量目标的关系: 1) 94版未分开; 2) 2000版单独列出,更具可操作性。 5. 沟通和理解: 1) 94版:确保各级人员理解; 2) 2000版: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和理解。 四、质量方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对建立质量方针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清; 2. 质量方针管理形式主义化; 3. 组织有两个质量方针(一个书面、一个实质); 4. 未能将质量方针落实到实处; 5. 质量方针缺乏组织的特点。 第二章 建立方针和目标的目的和意义 一、方针和目标的作用 1. 从心理学看方针和目标的作用。 1) 人的一切言论、行动都受心理活动的指导和制约; 如:原始人去采摘野果之前,首先要确定一个大致的方向,这就好象是一个“方针”; 其次要准备采摘什幺和采摘多少,这就好象是一个“目标”。这个“方针”和“目标”指导 着劳动者去进行自己的“劳动”,并对其劳动进行制约,不让其劳动超出预定的轨道。 2) 为人处事“方针”是:对人要真诚、坦白、热忱、友好,对己要严格、节俭,对事要认真 、负责,等; 3) 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方针”一旦形成,就会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 4) 人生目标是在人生方针指导下确定的。 5) 目标的作用: a、激励作用:对人的心理而言,能增强人的信心,逼迫人下决心; b、限制作用:目标通过人的意志过程,促使人去实施达到目标的措施,逼迫人去坚 持,使人具有恒心; c、凝集作用: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使人充分调动自己的力量,为目标的实现聚集资 源、时间和劳动; d、愉悦作用:目标达到后,又给人的心理一种愉悦作用,使人感到高兴。 最后,正是因为目标具有这些作用,所以那些人生目标明确的人,往往意志坚强 、充满信心,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辉煌成绩,令人们敬佩和赞赏。 2. 从管理方看方针和目标的作用。 1) 协调需要方针和目标; 所谓目标,就是组织所追求的目的。方针指明了方向,目标明确了目的。当组织中的 人步调不统一时,有人这样做,有人那样做,就需要用方针和目标去协调。 所谓协调,就是把那些不符合方针目标要求的人或活动识别出来,要求他们纠正。组 织的人越多,机构越复杂,协调的任务就越大,就越需要有明确的方针和目标。一个 组织之所以管理混乱,往往就是协调出了问题。没有明确的和统一的方针和目标,又 是协调中的最大问题。如果大家目标都一致了,即使有混乱现象也便于协调。 2) 所谓控制; 是通过各种手段让组织中的所有活动及其结果都被限制在所预期的范围之内。这预期 的范围,对活动而言,就是方针规定的总的宗旨和方向;对活动结果而言 ,就是目标的规定。 组织通过不断的测量、检查、分析和判断,一但发现有人的活动超越了方针规定的范 围,或者某一活动结果超越了(包括未达到)目标规定的界限,就要采取措施,迫使其 纠正、改变其结果。 二、建立质量方针的目的和意义: 组织的方针是指导组织行为的准则。组织的所有行为,包括设立的目标,选择的战略、 制定的策略等,都离不开方针的指导。组织的方针反映了组织的经营目的和组织的哲学 。质量方针往往成为总方针的钢。 1. 质量方针是统一全体员工质量意识的准则; 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是组织质量管理首先要解决的大问题。如果组织的质量意识差, 是不可能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的,更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实际上是统一员工的质量意识。 1) 用什么去统一? 组织是用最高管理者的质量意识去统一员工的质量意识的。最高管理者的质量意识, 实际上就是组织的质量方针。 2) 统一到什幺水准上? 组织要求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统一到质量方针规定的水准上来。 2. 质量方针是处理质量问题的准绳。 在组织的日常活动中,时时处处,人人都可能碰到质量问题,例如加工的产品是否合格 、工作是否按程序去做、出现不合格怎幺办等。质量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处理这些质 量问题。所谓处理,包括指导、协调、控制、处置等。 不符合质量方针的事就不能做。即使是文件或程序已经规定了的,凡是与质量方针相抵 触的,不符合质量方针要求的,不管是什幺部门制定的,不管是哪位领导决定的,都应 当按质量方针的要求修改或纠正,不能允许其与质量方针长期抵触和背离。 如:生产部追求数量、不顾质量;销售部扩大销售,将有问题出销等,这些都应按质量 方针以及体现质量方针的有关文件来统一大家的认识。 3. 质量方针是建立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 邓小平首先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然后才确定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和“分两步走”的具体目标。 方针有“以顾客至上”,就应当有与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有关的目标,如顾客满意率、投 诉率、为顾客服务的具体指针。 4. 质量方针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 质量管理体系是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部目的,就是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1) 质量方针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规定了方向和原则,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要的文件、过 程、人员都不得违背; 2) 质量方针作为一种指导思想,指导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包括进行质量职能分解、确 定相关机构或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定相关的过程、分配和管理相关的资源等; 3) 质量方针是检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果的最高标准。 三、建立质量目标的目的和意义 质量目标所确定的预期结果更具体,可以帮助组织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去达到规定的结 果。 1. 质量目标对激发员工积极性的作用。 1) 质量目标可以激励员工,使他们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士气高涨; 2) 质量目标可以给员工作一个示范,使员工明白什幺是该做的,什幺是不该做的,自己的 工作要达到什幺目标,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3) 质量目标又对员工的个人目标起着导向作用,鼓励他们也将自己工作的个人目标与质量 目标挂钩,甚至统一起来; 4) 质量目标可以凝聚全体员工的思想和智能,使他们团结一心去为实现质量目标而努力。 目标一致,行动才全一致。 2. 质量目标对提高产品质量的作用。 1) 质量目标的本质是产品质量达到一个新水平的预期标准。实现了质量目标,产品质量也 就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2) 为了实现质量目标,就要分析现存的质量问题,并针对质量问题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和预防措施,以消除不合格或潜在的不合格。实现质量目标的过程,实质上是质量改 进的过程。持续改进,对产品质量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 3) 即使不存在改进问题,质量目标也是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的重要措施。 3. 质量目标对作业有效性的作用。 实现质量目标的过程是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过程。 1) 作业者(员工)有质量目标的激励、示范和导向,加强控制或进行改进,可以减少作业的 无效性,降低过程的资源消耗和损失; 2) 又可以提高过程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增强产出的数量,提高产品的质量。 4. 质量目标对财务业绩的作用。 1) 通过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降低了损失,这是节支; 2) 提高了产出效率,扩大了市场占有率,这是增收。 根据质量成本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适当增加预防成本,可以大大降低故障成本(内、 外部故障)。质量目标都应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相联系。美国一家电话电报公司发现 ,当顾客感觉到质量有了提高时,三个月以后,公司的财务状况得到明显好转。 5. 质量目标对相关方的满意和信任的作用。 1) 顾客是直接受益者,因而可以提高其满意程度,并且使他们更加信任组织,更加放心; 2) 对于员工来说,实现质量目标的过程,是自己积极性和创造力发挥的过程,从而提高了 他们在组织管理中的地位,因而对职业会增加满意程度; 3) 所有者可以从财务结果的改善中获益,并对组织更加具有信心; 4) 组织实现质量目标,把供方和合作者也纳入进来,他们也会增强合作的信心; 5) 社会从组织业绩中也可以获益,如税收、就业、环保等。 2. 质量方针的制定 一、制定质量方针时应考虑的问题: 1. 与总方针一致。需要按以下6个方面进行必要的考虑: 1) 对总方针进行必要的评审。 对组织已成文或未成文的经营思想、发展战略的总方针进行评审。如果其中没有质量 的内容,或者质量在其中没有成为中心、成为纲、成为组织之本,那么就应该进行必 要的修正改进。 2) 用质量方针暂时替代总方针。 组织经营无非是两大目的:一是为社会创造财富,二是为自己获得利润,而质量在实 现这两大目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质量管理为纲,也就可以以质量方针为纲。 3) 将总方针中有关质量的部份提取出来作为质量方针。 如已有较完善的总方针,可以将其中涉及质量部份提取出来加以适当调整、扩展或修正 ,形成质量方针(很少)。 4) 通过评审来解决冲突。 冲突的两种情况: a、质量方针所提出的要求过高,超出了总方针或其它子方针所能承受的压力; 如:有的组织提出“质量要创世界一流”的质量方针,可是该组织的总方针中根本没 有产品出口的发展要求,其人才方针、技-X方针等也未有类似的规定。 b、总方针或其它方针不能和质量方针协调,将质量降到了次要位置。 如:质量方针规定了“质量第一”的要求,可是其总方针或生产管理方针却强调“千 方百计完成生产任务”。这样,当任务与质量发生冲突时,又执行哪一个方针呢? 5) 适当降低质量方针的要求,以求与总方针保持一致。 如:组织经营状况欠佳,资金流动困难,生产极不正常,就不必去提什幺“争创一流 ”、“争创名牌”;承诺也只需承诺满足顾客及法律法规的最低要求。 6) 方针变动应对其一致性进行评审。 修订的过程,实际上是对组织...
质量目标实例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
- 10跟我学礼仪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