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决定一切doc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思维.决定一切doc
思维,决定一切 象咨询公司一样管理企业 本书涉及市场营销、战略管理、人力资源 管理咨询是什么? 就是要导入一种系统的思维模式,提供一种决定问题的办法和工具。 许多企业不理解,为什么企业多年解决不了的问题,咨询公司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就能解 决?为什么企业家反复强调的问题,员工理解不了甚至还提出反对意见,而咨询公司在 短期内就可以让他们理解并接受? 其实咨询公司并不是“神”,他们也不是万能的,他们只不过是掌握了有效解决问题的方 法和工具。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获得了系统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大量的信息会给决策带来很大的难度。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问 题的关键,有效地安排好时间、人才和资金,是企业管理中的难点。不同的人在作决策 时的时间关注点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关注细节,他们经常会在某些细节问题上进行深入 的探讨,很容易钻进牛角尖。如同样是战略问题,有些人关注战略的具体指标体系的设 置,他们会花很多时间去考虑这个问题,而不愿意多花点时间作战略调研;相反地,有 些企业却很重视战略决策的信息收集和分析,他们知道,如果收集不到正确的市场信息 ,那么指标体系再完美也没有用。 我们在咨询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以下两种情况。 一种是企业的对接人员很重视咨询的细节,他们期望每一个环节都能尽善尽美,他们将 主要的精力都消耗在每次会议的精心准备上,消耗在每个项目文件的咬文嚼字上,消耗 在对老板意图的详细贯彻上,并且在讨论会上无休止地讨论着微观的问题。 另一种是抓大放小。这类企业认为,应尽快学习咨询公司的学习能力、思考模式,使其 转化为中高层领导的执行力。他们注重的是与咨询公司就主要问题进行的头脑碰撞,注 重学习咨询公司的思考模式,并自发地学习项目的主要理论模型与知识。 两种企业最终的结果都是理解并执行了咨询项目,但效果却不一样。相对而言,关注细 节的公司对项目的理解程度要高一些,他们对项目的执行情况也不差,但缺点是他们只 就问题解决问题,并没有跳出问题来看问题,也就是说,以后遇到相同的问题时,他们 有可能还要找咨询公司帮助解决;而关注方式方法的企业可能在项目的细节方面理解较 弱,但他们却掌握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了 。 因此,咨询公司如果只是提供一些漂亮的咨询方案给企业,那它只是提供了“鱼”,只有 给企业带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时,他才可以说他给企业提供了“渔”。 咨询的思维绝对不是策划的思想 我们强调思维方式的重要性,但是,千万不要将思维方式理解为“点子”或者是“策划”, 因为两者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 我们不赞成将“咨询”与“策划”等同起来。“咨询”是理性的,它关注的是科学与逻辑;“策 划”是感性的,它偏重的是创意和传播。 我们强调思维的重要性,并不是说要将管理的问题通过所谓的创意来解决。中国目前咨 询市场有两种主要的经营模式,一种是以前的“策划”业,也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策划” 大师之类的,另一种是“咨询”业,也就是在西方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顾问公司。 “策划”是中国专有的名称,尽管很多策划人士努力想在西方寻找产业的来源,结果却收 获甚少,最多与广告行业有点联系,策划在英文中的翻译只能是planning,但广告行业 却是属于communication,因此我们说策划是中国特有的职业。 其实中国的策划业是介于咨询业和广告业两者之间的一种职业,说它是行业可能还有点 勉强,将它说成职业会准确一些。大部分的策划人士都和新闻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因为这和职业发源有关系。以前许多策划都是通过广告或媒体帮助企业进行品牌设计 或企业形象传播的,因此许多策划人士都是以品牌和CI设计起家的,他们有着很好的媒 体网络,文笔自然是高人一等,他们的创意也经常出人意料。在中国这种过渡经济时期 ,许多的企业行为都是短期行为,他们其实并不关心什么“战略”,而只关注“策略”,而 “策划”恰恰是帮助他们实现梦想的一种手段。策划在广告行业是很有必要存在的,因此 策划到现在为止还是很有市场,或者说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还需要策划这一职业的存 在。 但咨询却是一种严肃的职业,它来不得半点虚夸,它在西方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 强调科学地预测和分析,需要理性的思维、结构化的模式,它的理论基础是管理学。 因此,这两种模式在本质上有着根本的差别,但在中国这块特殊土壤上,它们又阴差阳 错地联系在一起。例如品牌,策划公司设计的方案是通过某种方式吸引客户的眼球,像 公司老总喝涂料、企业百里长街求车等,而咨询公司拿出的方案却是如何从战略的高度 设置品牌模式,建立品牌诉求点,确立品牌传播途径等,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差异 。 因此,如果你想在短期内引起轰动效应,那么策划或广告公司会很适合你;如果你想从 长期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那么只有咨询公司才能真正帮你实现这个愿望。 通过表象看本质 相信许多人都知道柏拉图的“洞穴”寓言。 寓言讲的是许多人住在一个巨大的山洞里,身上套着枷锁,无法任意动弹,只能面对洞 壁。他们身后有个火堆,在他们与火堆中间,许多物体来来去去。火光将这些物体的身 影投射在沿壁上,落在他们眼前。这些人错把影子当做物的真相,岁月就这么静静流逝 。 柏拉图认为,世间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都像洞中囚犯,长久为假象与现实的阴影所蒙骗 ,而逃脱洞穴的人把外界的真相带回洞穴中,却不一定能使人信服。 这与我们在企业中所碰到的问题是何等暗合! 如果你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真正的问题,那么你所解决的肯定不是问题。 哲学家海森堡说过:“提出正确的问题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企业领导会认为,这是因为某些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但实际情况却往往与他们想的不一样。一方面在于企业领导是当局者迷,另一方面在 于他们没有系统解决问题的理论和工具,也有可能是他们没有时间去系统地分析和整理 。 正如医生与病人的关系一样,作为一名职业医生,他的职责更多地是从专业的角度去分 析病人的原因,而不是仅仅听了病人的病情汇报后就对症下药。也就是说,可能病人说 他呕吐的原因是吃了不干净的食物,但真正的原因可能是他的胃有问题! 咨询也一样,往往企业所理解的问题并不是他们实际要解决的问题,而是另一种问题的 表象。如有时企业和我们说,他们要做企业文化咨询,但经过我们的详细了解后发现, 企业真正要咨询的其实是战略。因为缺乏战略的指引,员工没有奋斗的目标,于是我们 为他们做的咨询方案是先战略后文化。有的企业说员工没有责任心,产品质量经常出现 问题,因此他们的结论是要通过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加强质量意识。但经过我 们的初步诊断,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是其规章制度不完善,员工经常不按照流程和标准 进行生产,所以质量问题始终解决不了。 咨询的关键是首先要找准问题,然后才有可能解决问题 咨询必须透过企业纷繁复杂的表象问题,抓住其症结所在,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使咨询走 入迷途。经盛公司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管理顾问,应该具备通过表象看本质、能紧紧 抓住核心问题的能力。 这种找准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需要专业培训与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在项目的调研阶段,缺 乏经验的管理咨询顾问经常会陷入表象问题之中。在访谈阶段,企业内部人员基于不同 的利益驱动,向咨询顾问反映企业内部方方面面的问题,但绝大多数问题并非是企业症 结所在,而是企业发展中必然遇到的问题。 在每日的访谈总结会中,经常也会有咨询顾问提出或这或那的问题,并以此作为进行分 析的基点。比如,有的咨询顾问反映,很多基层员工认为现在的企业没有凝聚力了,因 为他们回忆起企业初创时企业领导人与他们共同在生产线上奋战的岁月,认为那时的老 板很贴近员工,可以一起学习一起吃饭,可现在员工连领导的面都见不到。如果仅仅从 这些情况就贸然得出该企业缺乏凝聚力,其结果往往是错的。我们知道,领导者经历了 企业初创期以后,就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未来的构想与发展上,把握的大的战略方 向,而不是勤于具体的业务。因此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该是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有效的 沟通机制,中层干部没有承担起相应的企业文化传播的职责。 合格的管理顾问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有些员工想离开企业,他们在访谈中透露出来的 信息很多都是对企业的不满,如果就此将这些信息不经过分析就急于得出结果的话,那 结论肯定是错误的。 记住,没有问题的企业才真有问题,但不是所有的企业问题都需要咨询公司解决。关键 问题咨询公司可以协助解决,次要问题可以通过发展来解决。 70%共性与30%个性 作为管理咨询公司,每年接触的行业起码在十个以上,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行业特性, 所以不同行业的企业都会和我们强调说,我们是一个特殊的行业! 那是不是所有的行业都只有特殊性而没有共性呢? 答案是否! 在我们看来,所有行业70%的特征都是一样的,只有30%的特征才可能是个性的! 因此,锻炼通过表象看本质能力的关键就在于必须紧紧把握企业管理的根本性规律,结 合西方企业发展历史与中国企业的发展轨迹,以70%的共性来看待30%的个性,才不至于 陷入行业特性的沼泽。不要为了个性而个性,没有共性,哪来的个性? 在70%共性的指导下处理30%的个性问题 不同的行业都会强调各自的特殊性。其实,只要是企业,面临的绝大部分问题都是企业 的共性问题。所有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有70%是一样的,只有30%的问题才 可能是差异化的。我们重点解决的是30%的差异化问题,而70%的共性问题是必须解决的 。 站在70%的角度看30%,问题将不再是问题;站在30%的角度看70%,那么问题就是问题。 例如钻石行业是资源导向型行业,因为每一颗钻石都是独一无二的、天然的,从事钻石 行业需要极其丰富的经验。我们有个具有十多年历史的钻石客户就是这样的行家。正如 我们所预料的,客户经常会在与咨询公司前期的商务谈判中一再强调本行业的与众不同 。而事实上,只要抓住钻石行业是资源导向型行业的基本规律,抓住战略的基本出发点 ,那么问题就好解决了。 当我们面对每一个新客户的时候,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是否配备有行业背景的咨询顾 问?是否有该行业的咨询成功案例?很多MBA也在谈论做咨询项目时行业背景的重要性。 他们简单地认为,做电力行业企业就应配备电力行业工作背景的咨询顾问,做快速消费 品就应该配备有快速消费品从业经验的咨询顾问。 我们换个角度考虑:中国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具有行业咨询成功经验是否是该项目成 功的必要且充分条件?我们认为,其既非必要条件,也非充分条件,关键在于能否以正 确而又灵活的咨询思路、本着从客户根本利益的角度出发去主导客户、主导项目运作。 再回过头看企业管理人员对于咨询顾问行业熟悉程度的要求。我们认为这里有个度的问 题,专业的咨询顾问应该把握得住自己专业的咨询思维和分析方法,而对于行业的熟悉 程度当以了解为限。对咨询顾问来说,他们只要做到能分析国内外同业竞争对手的成功 经验、捕捉行业的基本特性、把握所处行业应具备的战略思维方向就可以了。 处于共同经济环境中的中国企业具有共同的管理缺陷;处于全球化经济环境中的全球企 业,都面临着许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任何企业管理者,都必须遵循共同的经济规律 。我们理解客户公司管理人员追求企业个性的心情,然而,企业的个性是建筑在70%的共 性基础上的。 整合行业信息 整合行业信息,是咨询顾问能够快速进入某行业的理由。 如果咨询顾问只靠自己的能力学习新行业知识,无论他多么聪明,也不可能在短短的三 四个月内将一个行业了解透彻,因此,如何整合行业的信息资源是咨询顾问迅速掌握行 业情况的先决条件。 对于咨询公司来说,客户公司中的每一个员工都是老师。通过访谈、调研、讨论、头脑 风暴会等各种形式,加上对行业各种专家的访谈与沟通,咨询顾问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 内掌握到行业最关键的信息。 80%的信息集中在20%的问题上。咨询顾问并不需要了解所有的行业信息,只要了解20%决 定行业发展的关键信息就可以了。 因此咨询顾问一定要在培养跳出问题看问题的宏观掌控能力的基础上快速提升自己的学 习能力。咨询客户涉及多个行业,这需要咨询顾问能在短时间内学习新的行业关键知识 ;只从事某一行业的咨询顾问,其视野是狭窄的,而且也极易形成思维惯性与惰性,也 无法从其他行业的发展中汲取可用的经验为自己所用,形成不了咨询顾问与行业企业管 理者之间真正的价值区别。 有的咨询顾问一进入客户公司,便忙着搜集相关的行业资料...
思维.决定一切doc
思维,决定一切 象咨询公司一样管理企业 本书涉及市场营销、战略管理、人力资源 管理咨询是什么? 就是要导入一种系统的思维模式,提供一种决定问题的办法和工具。 许多企业不理解,为什么企业多年解决不了的问题,咨询公司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就能解 决?为什么企业家反复强调的问题,员工理解不了甚至还提出反对意见,而咨询公司在 短期内就可以让他们理解并接受? 其实咨询公司并不是“神”,他们也不是万能的,他们只不过是掌握了有效解决问题的方 法和工具。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获得了系统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大量的信息会给决策带来很大的难度。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问 题的关键,有效地安排好时间、人才和资金,是企业管理中的难点。不同的人在作决策 时的时间关注点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关注细节,他们经常会在某些细节问题上进行深入 的探讨,很容易钻进牛角尖。如同样是战略问题,有些人关注战略的具体指标体系的设 置,他们会花很多时间去考虑这个问题,而不愿意多花点时间作战略调研;相反地,有 些企业却很重视战略决策的信息收集和分析,他们知道,如果收集不到正确的市场信息 ,那么指标体系再完美也没有用。 我们在咨询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以下两种情况。 一种是企业的对接人员很重视咨询的细节,他们期望每一个环节都能尽善尽美,他们将 主要的精力都消耗在每次会议的精心准备上,消耗在每个项目文件的咬文嚼字上,消耗 在对老板意图的详细贯彻上,并且在讨论会上无休止地讨论着微观的问题。 另一种是抓大放小。这类企业认为,应尽快学习咨询公司的学习能力、思考模式,使其 转化为中高层领导的执行力。他们注重的是与咨询公司就主要问题进行的头脑碰撞,注 重学习咨询公司的思考模式,并自发地学习项目的主要理论模型与知识。 两种企业最终的结果都是理解并执行了咨询项目,但效果却不一样。相对而言,关注细 节的公司对项目的理解程度要高一些,他们对项目的执行情况也不差,但缺点是他们只 就问题解决问题,并没有跳出问题来看问题,也就是说,以后遇到相同的问题时,他们 有可能还要找咨询公司帮助解决;而关注方式方法的企业可能在项目的细节方面理解较 弱,但他们却掌握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了 。 因此,咨询公司如果只是提供一些漂亮的咨询方案给企业,那它只是提供了“鱼”,只有 给企业带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时,他才可以说他给企业提供了“渔”。 咨询的思维绝对不是策划的思想 我们强调思维方式的重要性,但是,千万不要将思维方式理解为“点子”或者是“策划”, 因为两者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 我们不赞成将“咨询”与“策划”等同起来。“咨询”是理性的,它关注的是科学与逻辑;“策 划”是感性的,它偏重的是创意和传播。 我们强调思维的重要性,并不是说要将管理的问题通过所谓的创意来解决。中国目前咨 询市场有两种主要的经营模式,一种是以前的“策划”业,也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策划” 大师之类的,另一种是“咨询”业,也就是在西方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顾问公司。 “策划”是中国专有的名称,尽管很多策划人士努力想在西方寻找产业的来源,结果却收 获甚少,最多与广告行业有点联系,策划在英文中的翻译只能是planning,但广告行业 却是属于communication,因此我们说策划是中国特有的职业。 其实中国的策划业是介于咨询业和广告业两者之间的一种职业,说它是行业可能还有点 勉强,将它说成职业会准确一些。大部分的策划人士都和新闻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因为这和职业发源有关系。以前许多策划都是通过广告或媒体帮助企业进行品牌设计 或企业形象传播的,因此许多策划人士都是以品牌和CI设计起家的,他们有着很好的媒 体网络,文笔自然是高人一等,他们的创意也经常出人意料。在中国这种过渡经济时期 ,许多的企业行为都是短期行为,他们其实并不关心什么“战略”,而只关注“策略”,而 “策划”恰恰是帮助他们实现梦想的一种手段。策划在广告行业是很有必要存在的,因此 策划到现在为止还是很有市场,或者说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还需要策划这一职业的存 在。 但咨询却是一种严肃的职业,它来不得半点虚夸,它在西方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 强调科学地预测和分析,需要理性的思维、结构化的模式,它的理论基础是管理学。 因此,这两种模式在本质上有着根本的差别,但在中国这块特殊土壤上,它们又阴差阳 错地联系在一起。例如品牌,策划公司设计的方案是通过某种方式吸引客户的眼球,像 公司老总喝涂料、企业百里长街求车等,而咨询公司拿出的方案却是如何从战略的高度 设置品牌模式,建立品牌诉求点,确立品牌传播途径等,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差异 。 因此,如果你想在短期内引起轰动效应,那么策划或广告公司会很适合你;如果你想从 长期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那么只有咨询公司才能真正帮你实现这个愿望。 通过表象看本质 相信许多人都知道柏拉图的“洞穴”寓言。 寓言讲的是许多人住在一个巨大的山洞里,身上套着枷锁,无法任意动弹,只能面对洞 壁。他们身后有个火堆,在他们与火堆中间,许多物体来来去去。火光将这些物体的身 影投射在沿壁上,落在他们眼前。这些人错把影子当做物的真相,岁月就这么静静流逝 。 柏拉图认为,世间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都像洞中囚犯,长久为假象与现实的阴影所蒙骗 ,而逃脱洞穴的人把外界的真相带回洞穴中,却不一定能使人信服。 这与我们在企业中所碰到的问题是何等暗合! 如果你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真正的问题,那么你所解决的肯定不是问题。 哲学家海森堡说过:“提出正确的问题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企业领导会认为,这是因为某些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但实际情况却往往与他们想的不一样。一方面在于企业领导是当局者迷,另一方面在 于他们没有系统解决问题的理论和工具,也有可能是他们没有时间去系统地分析和整理 。 正如医生与病人的关系一样,作为一名职业医生,他的职责更多地是从专业的角度去分 析病人的原因,而不是仅仅听了病人的病情汇报后就对症下药。也就是说,可能病人说 他呕吐的原因是吃了不干净的食物,但真正的原因可能是他的胃有问题! 咨询也一样,往往企业所理解的问题并不是他们实际要解决的问题,而是另一种问题的 表象。如有时企业和我们说,他们要做企业文化咨询,但经过我们的详细了解后发现, 企业真正要咨询的其实是战略。因为缺乏战略的指引,员工没有奋斗的目标,于是我们 为他们做的咨询方案是先战略后文化。有的企业说员工没有责任心,产品质量经常出现 问题,因此他们的结论是要通过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加强质量意识。但经过我 们的初步诊断,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是其规章制度不完善,员工经常不按照流程和标准 进行生产,所以质量问题始终解决不了。 咨询的关键是首先要找准问题,然后才有可能解决问题 咨询必须透过企业纷繁复杂的表象问题,抓住其症结所在,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使咨询走 入迷途。经盛公司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管理顾问,应该具备通过表象看本质、能紧紧 抓住核心问题的能力。 这种找准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需要专业培训与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在项目的调研阶段,缺 乏经验的管理咨询顾问经常会陷入表象问题之中。在访谈阶段,企业内部人员基于不同 的利益驱动,向咨询顾问反映企业内部方方面面的问题,但绝大多数问题并非是企业症 结所在,而是企业发展中必然遇到的问题。 在每日的访谈总结会中,经常也会有咨询顾问提出或这或那的问题,并以此作为进行分 析的基点。比如,有的咨询顾问反映,很多基层员工认为现在的企业没有凝聚力了,因 为他们回忆起企业初创时企业领导人与他们共同在生产线上奋战的岁月,认为那时的老 板很贴近员工,可以一起学习一起吃饭,可现在员工连领导的面都见不到。如果仅仅从 这些情况就贸然得出该企业缺乏凝聚力,其结果往往是错的。我们知道,领导者经历了 企业初创期以后,就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未来的构想与发展上,把握的大的战略方 向,而不是勤于具体的业务。因此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该是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有效的 沟通机制,中层干部没有承担起相应的企业文化传播的职责。 合格的管理顾问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有些员工想离开企业,他们在访谈中透露出来的 信息很多都是对企业的不满,如果就此将这些信息不经过分析就急于得出结果的话,那 结论肯定是错误的。 记住,没有问题的企业才真有问题,但不是所有的企业问题都需要咨询公司解决。关键 问题咨询公司可以协助解决,次要问题可以通过发展来解决。 70%共性与30%个性 作为管理咨询公司,每年接触的行业起码在十个以上,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行业特性, 所以不同行业的企业都会和我们强调说,我们是一个特殊的行业! 那是不是所有的行业都只有特殊性而没有共性呢? 答案是否! 在我们看来,所有行业70%的特征都是一样的,只有30%的特征才可能是个性的! 因此,锻炼通过表象看本质能力的关键就在于必须紧紧把握企业管理的根本性规律,结 合西方企业发展历史与中国企业的发展轨迹,以70%的共性来看待30%的个性,才不至于 陷入行业特性的沼泽。不要为了个性而个性,没有共性,哪来的个性? 在70%共性的指导下处理30%的个性问题 不同的行业都会强调各自的特殊性。其实,只要是企业,面临的绝大部分问题都是企业 的共性问题。所有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有70%是一样的,只有30%的问题才 可能是差异化的。我们重点解决的是30%的差异化问题,而70%的共性问题是必须解决的 。 站在70%的角度看30%,问题将不再是问题;站在30%的角度看70%,那么问题就是问题。 例如钻石行业是资源导向型行业,因为每一颗钻石都是独一无二的、天然的,从事钻石 行业需要极其丰富的经验。我们有个具有十多年历史的钻石客户就是这样的行家。正如 我们所预料的,客户经常会在与咨询公司前期的商务谈判中一再强调本行业的与众不同 。而事实上,只要抓住钻石行业是资源导向型行业的基本规律,抓住战略的基本出发点 ,那么问题就好解决了。 当我们面对每一个新客户的时候,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是否配备有行业背景的咨询顾 问?是否有该行业的咨询成功案例?很多MBA也在谈论做咨询项目时行业背景的重要性。 他们简单地认为,做电力行业企业就应配备电力行业工作背景的咨询顾问,做快速消费 品就应该配备有快速消费品从业经验的咨询顾问。 我们换个角度考虑:中国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具有行业咨询成功经验是否是该项目成 功的必要且充分条件?我们认为,其既非必要条件,也非充分条件,关键在于能否以正 确而又灵活的咨询思路、本着从客户根本利益的角度出发去主导客户、主导项目运作。 再回过头看企业管理人员对于咨询顾问行业熟悉程度的要求。我们认为这里有个度的问 题,专业的咨询顾问应该把握得住自己专业的咨询思维和分析方法,而对于行业的熟悉 程度当以了解为限。对咨询顾问来说,他们只要做到能分析国内外同业竞争对手的成功 经验、捕捉行业的基本特性、把握所处行业应具备的战略思维方向就可以了。 处于共同经济环境中的中国企业具有共同的管理缺陷;处于全球化经济环境中的全球企 业,都面临着许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任何企业管理者,都必须遵循共同的经济规律 。我们理解客户公司管理人员追求企业个性的心情,然而,企业的个性是建筑在70%的共 性基础上的。 整合行业信息 整合行业信息,是咨询顾问能够快速进入某行业的理由。 如果咨询顾问只靠自己的能力学习新行业知识,无论他多么聪明,也不可能在短短的三 四个月内将一个行业了解透彻,因此,如何整合行业的信息资源是咨询顾问迅速掌握行 业情况的先决条件。 对于咨询公司来说,客户公司中的每一个员工都是老师。通过访谈、调研、讨论、头脑 风暴会等各种形式,加上对行业各种专家的访谈与沟通,咨询顾问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 内掌握到行业最关键的信息。 80%的信息集中在20%的问题上。咨询顾问并不需要了解所有的行业信息,只要了解20%决 定行业发展的关键信息就可以了。 因此咨询顾问一定要在培养跳出问题看问题的宏观掌控能力的基础上快速提升自己的学 习能力。咨询客户涉及多个行业,这需要咨询顾问能在短时间内学习新的行业关键知识 ;只从事某一行业的咨询顾问,其视野是狭窄的,而且也极易形成思维惯性与惰性,也 无法从其他行业的发展中汲取可用的经验为自己所用,形成不了咨询顾问与行业企业管 理者之间真正的价值区别。 有的咨询顾问一进入客户公司,便忙着搜集相关的行业资料...
思维.决定一切doc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
- 10跟我学礼仪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