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研究十四期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医药经济研究十四期
领导参阅 医药经济研究 (第14期) 中国医药企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 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专家委 2004年5月20日 重建中医药重大战略地位, 为13亿中国人民的健康造福 ——当代中医药发展与管理改革研究报告 中医药学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个 伟大贡献,她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当今中国人民生命健康提 供了重要保证。毛泽东说:“中国对世界有大贡献的,我看中医是一项”,“中国中医药学 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由于西医进入中国 并逐步占据统治地位,更由于许多国人自贬并歧视中医,中医药地位日益下降,发展处 境艰难。近20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西方医学开始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 环境- 生物医学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医药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与未来医学发展方向非常一 致,国际对中医药开始重新审视并日益重视。现在,必须重新确立中医药的重大战略地 位,全面振兴中医药,建立中西医并重这一真正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医疗卫生保健体系 ,为13亿中国人民的健康造福。 一、抗击非典看中医药的比较优势 中国历史上曾遭遇无数次疫病侵袭,但从未像欧洲那样一死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上亿人 ,原因是中医药在防大疫上屡建奇功。这次抗击非典疫情中医药再立新功。去年的非典 袭击了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内地染病者5300多例,占世界的60%以上。全球非典的 病死率为11%,台湾为27%、香港和新加坡均为17%,中国内地则为7%。中国内地效果 之所以好,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医药介入了非典治疗过程,中西医结合发挥了特殊作用。 其一,降低了死亡率。广州中医介入最早最深,病死率不到4%;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 院治疗50余名非典病人,无一人死亡。在北京,中医介入后病死率只是介入前的20%。其 二,降低了治疗成本。西医治疗非典病人的人均费用是5万元以上,中医费用大大低于西 医,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以中医为主治疗非典病人,费用最高的一例只有5000多元 。其三,减少了后遗症。由于大量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西医治疗的非典病人目前 患肺部纤维化和骨坏死病等的人超过1/3,以中医为主治疗的病人至今尚未发现特别的后 遗症。 中医治疗非典的作用与意义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同。在WHO与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去年10月联合主办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国际研讨会”上,专家一致认为,中医药抢 救了大量非典患者的生命;在预防和恢复期治疗方面,迄今西医尚无针对性治疗方法, 中医有其独到之处;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是安全的,潜在效益很大。专家一致建议,治 疗非典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尽可能早期、全程、合理使用中医药;应将中医纳入公共 突发事件临床救治体系;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经验可作为其他国家防治急性传染病的参 考。 二、中医药发展面临严重困境 中医药学的伟大历史作用和重要现实意义不容否认,西医的科学性和普遍作用已成公 认,两者各具比较优势。正因如此,党中央早在50年代就明确了“中西医并重”的发展方 向,提出了中西医疗体系“长期并存,共同发展”的正确方针,并在1982年将“发展传统医 学”写入《宪法》第21条。但长期以来,中央方针和宪法精神并未得到认真执行,在具体的 法律与政策、行政管理与国家投资、科研发展与医疗实践等各个方面,普遍重西医轻中 医,中医地位不断下降,发展面临困境。 一是中医人员与机构发展缓慢,中医力量不断萎缩。 全国中医医生1949年27.6万人,2001年32.4万人,52年只增长17.4%;同期的西医医生 为8.7万人和175.1万人,增长了近20倍;中西医医生人数比例由3.2:1变为1:5.4。目 前全国共有医务工作人员500多万人,中医药工作人员约50万人,只占1/10。2001年,全 国等级医院中,以西医占绝对优势的综合和专科医院14953家,中医院2492家,二者之比 约为6:1,且中医院规模普遍小于西医院。2003年,全国医药高等院校共136所,其中西 医院校72所,综合大学中的西医22所,中医院校28所,中西医院校之比为3:1,且中医院 校规模很小。1995年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在校生256,003人,西医与中医在校生之比为5:1 。 二是中医院校按西医模式培养学生,中医教育日益衰退。 我国中医院校每年招收成千上万学生,但培养出来的真正中医不多,有中医科研成就 者很少,名中医罕见,与西医院校状况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根本原因是中医院校教育严 重西医化。语言上,外语要求不低,中文要求不高,古汉语训练缺乏,许多学生基本不 看、也看不懂中医古籍;课程安排上,中西医课时几乎相等,理化知识与西医理论学习 要求不低,中医传统理论基本训练严重不足,甚至《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也不深入研读 ;技能培养上,西医的仪器实验不少,中医的望、闻、问、切等临床硬功夫训练不多。 毕业后,多数学生不会用中医理念看病,多半人纷纷转行西医,或名行中医实以西医为 主。上中医药学研究生深造者,大都不是在中医理论基础及临床诊疗水平上提高,而是 按照西医培养要求重仪器重实验,提出硕士做到细胞、博士做到分子水平才能毕业。不 少中医硕士、博士不会用中医理论与技能临床看病,多数难以称为是真正的中医。 中医研究院一位教授感叹地说,由于课程设置和考试关系,他的21个研究生的外文和 计算机水平都很高,但很少在中医上下功夫,甚至连《本草纲目》的《序》都念不懂,这样 培养出来的人已无多少中医味道了,更难说是高级中医人才了,他们当教授后再教出来 的学生还能是真正中医? 三是否定师徒传承的传统培养模式,纯正中医后继乏人。 以师带徒、师徒传承是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传统方式,几千年来造就了一批批名医。 中医精髓和技能往往“只可心授、不可言传”,故自古师徒如父子,自当尽心传授。西方 研究生制度普遍缺乏真正的师生情感,真知绝活难以直接传承。但现行医疗制度与政策 ,基本否定师徒传承,使其基本无立足之地。纯正中医后继乏人,这已成中医发展的极 严重问题。目前,解放前留下来的全国著名老中医已所剩无几,均已达耄耋之年;50年 代主要按传统方式培养的国内知名中医大夫已为数不多,均已年逾古稀;其后主要按西 医式教育培养的中医,在传统中医上有真成就者甚少。据统计,全国名老中医目前已不 足300人。 我国不少师徒传承的民间中医,治疗水平高、成本低、效果好,深受群众欢迎,但大 都得不到正式承认。现行执业中医师考试制度均要求考西医(约占考试内容的2/5),民 间医生大都因西医知识不足过不了考试关。现行行医执照制限制了正常民间行医,民间 医生多因无法领到执照不能公开行医,若行医即属非法,将遭取缔。现行医疗执法监督 制度阻碍了正常民间行医,民间行医出了事故,哪怕是正常事故,因无行医执照,若有 人提起诉讼,必受制裁。医疗制度的这些限制,迫使许多真正的民间医生只得地下行医 、非法行医。由于老百姓对民间中医的需求巨大,于是,三教九流的江湖郞中也混迹其 中,良莠不齐,民间中医市场十分混乱。据统计,2001年全国私人卫生机构136853所, 205698人,私人诊所中,中医占48%,中医治疗为主占47.3%,中西医结合占16%。 四是按西医医院方式管理中医医院,中医已无真正的临床基地。 目前全国2500多家等级中医院没有一家是真正的传统中医医院,几乎都是中西医“结 合”医院。查病,主要靠西医仪器来检测与化验;断病,主要靠化验单数据来判定;处方 ,主要按西医思维与理论来开方治病;抓药,则是中药西药并用、中药西药为主互见; 验效,主要靠西医仪器来检验治疗效果。据统计,2001年全国等级中医医院的药品收入 中中药只占40%,西药则占60%。因此,可以说目前的许多中医医院已越来越不姓“中医 ”了,在很大程度已不具有中医临床基地性质了。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60年代以来培养的多数中医已不大会运用传统中医的望、闻、 问、切和辨证论治了,必须借助西医仪器才能诊疾断病。另一方面,医院为了生存和发 展,大量购买西药与医疗仪器设备,西药进出医院的价差大、仪器检测化验费贵,医院 盈利靠它,医生创收靠它,医院上等级也靠它。中医药虽然简便廉验,若靠它收费,根 本无法养活医院,医生也只有受穷。 五是以西医标准评判中医,贬低甚至否认中医成果。 中医西医本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各自有一套临床方法与评判标准,两者基 本无法兼容。但在现行医疗理念与制度下,中医的诊病、治病与验效,中药新药的开发 、评审与推广,基本采用西医标准来判定。贬低甚至根本就不承认中医临床“实践标准” ,非要经西医认可中医的疗效和科研成果才算,这在中国医学界早已是司空见惯、习以 为常了。 早的如1956年石家庄用中医治疗乙脑,疗效奇佳,且无后遗症,但卫生部不予承认。 中医大夫蒲辅周一人成功治疗乙脑167人,主管部门却以其使用了多达98组中药处方,没 有规范的统计学意义,不承认其疗效。近的如刘海若,英国两次宣布其“脑死亡”,回国 后进宣武医院,先用西医方法治疗两周无效,后让中医试,中医采用方药、针灸、按摩 等手段综合治疗,起死回生,效果显著。但对外宣传时开始不提中医,后才说是“中西医 结合”的成果。 最典型的是抗击非典。广州采用中医药治疗非典,效果非常显著,但在一段时间里得 不到承认。广州中医专家应邀向国家非典科技攻关组介绍经验,一些权威人士说:“你们 要拿出一个规范性的东西,和西医进行对比”,“没有与西医对比,说明不了问题”。中医 认为非典只是一种温病,有办法治疗,但中医却要经过多方呼吁后才让介入非典治疗。 西医认为非典是全新疾病,既无治疗先例,也无可靠药物,但西医西药从一开始就可全 面进入非典治疗过程。一些对温病确有疗效的中医药方剂必须经过白鼠实验证明能够“杀 死”非典病毒才允许进入临床,而西医明知抗生素等西药不仅杀不死非典病毒且副作用极 大,却无须讨论即可名正言顺地大剂量试验,结果是1/3以上患者落下了骨坏死等后遗症 。 六是片面理解中药现代化,中药科研走向废医存药。 中药现代化的提法是正确的,但如何现代化却是一个非常严肃和科学的问题。从中药 现代化的多年实践来看,基本思路是按西医科研途径与标准,主要采取数量化、客观化 办法,通过动物实验与数据统计,搞清中药的化学成分,提取其有效物质,制成类似西 药的专治某种病的“新型中药”。采用这种方法,若是借以从中药中开发出新西药,本来 无可非议;但若将其作为中药现代化的主要甚至唯一途径,其结果不是中药现代化,而 是中药的西药化。 如被称为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王牌”成果的“青蒿素”,通过有效成分提纯后,它已不具 备中药的四气五味等性能,不能参与中药处方的配伍,已不再是中药,应与黄连素等植 物药提取物一样,归于西药范畴。又如,1992年比利时一诊所开出减肥“中药”“苗条丸” ,患者服用一年多,一半人出现严重肾病,经研究发现是药中所含马兜钤酸成分所致; 后又发现另一些中药也含有马兜钤酸。这被西方舆论大肆宣扬为所谓“马兜钤酸肾病”、 “中药肾病”事件,使中药形象大为受损。其实,这是中药成分化的结果,是将中药当食 品长期过量食用的结果,它恰恰违背了中医辨证论治、辨病用药的根本要求。 按照现行中药现代化的片面做法,根本不可能开发出类似六味地黄丸的名方成药来。 六味地黄丸不专治某一种病,可治好的病达400多种,但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针对各种 肾阴虚病辩证施治。若按西医病名使用六味地黄丸,则什么病也治不了。中药现代化走 简单模仿西药研制的道路,将使中药学研究逐步失去自身理论基础、脱离特有临床经验 体系特点,使中药科研走向异化。其结果,不仅永远赶不上西药,而且将重蹈日本“废医 存药”覆辙。这只会阻碍中医药学发展,绝不可能实现中医药现代化。 三、中医药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这既有人们观念问题,也有管理制度问题,还有中医自身的问题。 首先,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导致人们普遍轻视中医。 西方医学进入中国后,其科学性和普效性得到人们广泛认同。同时也使不少国人产生 了片面的、极端的认识,对传统中医文化采取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态度,怀疑、贬低甚至 完全否定中医药。清末维新运动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时,即有人开始否定中医。 受“西化”风潮影响,当时的许多民族精英人物都认为中医虽有疗效但并不科学,典型观 点是“中医尽可愈病,但无人能以愈病之理愈人”。国民党政府曾两次试图取消中医。19 14年教育总长汪大燮提出:“余决意今后废去中医,不用中药”;1929年卫生部还通过了 《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但...
医药经济研究十四期
领导参阅 医药经济研究 (第14期) 中国医药企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 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专家委 2004年5月20日 重建中医药重大战略地位, 为13亿中国人民的健康造福 ——当代中医药发展与管理改革研究报告 中医药学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个 伟大贡献,她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当今中国人民生命健康提 供了重要保证。毛泽东说:“中国对世界有大贡献的,我看中医是一项”,“中国中医药学 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由于西医进入中国 并逐步占据统治地位,更由于许多国人自贬并歧视中医,中医药地位日益下降,发展处 境艰难。近20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西方医学开始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 环境- 生物医学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医药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与未来医学发展方向非常一 致,国际对中医药开始重新审视并日益重视。现在,必须重新确立中医药的重大战略地 位,全面振兴中医药,建立中西医并重这一真正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医疗卫生保健体系 ,为13亿中国人民的健康造福。 一、抗击非典看中医药的比较优势 中国历史上曾遭遇无数次疫病侵袭,但从未像欧洲那样一死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上亿人 ,原因是中医药在防大疫上屡建奇功。这次抗击非典疫情中医药再立新功。去年的非典 袭击了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内地染病者5300多例,占世界的60%以上。全球非典的 病死率为11%,台湾为27%、香港和新加坡均为17%,中国内地则为7%。中国内地效果 之所以好,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医药介入了非典治疗过程,中西医结合发挥了特殊作用。 其一,降低了死亡率。广州中医介入最早最深,病死率不到4%;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 院治疗50余名非典病人,无一人死亡。在北京,中医介入后病死率只是介入前的20%。其 二,降低了治疗成本。西医治疗非典病人的人均费用是5万元以上,中医费用大大低于西 医,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以中医为主治疗非典病人,费用最高的一例只有5000多元 。其三,减少了后遗症。由于大量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西医治疗的非典病人目前 患肺部纤维化和骨坏死病等的人超过1/3,以中医为主治疗的病人至今尚未发现特别的后 遗症。 中医治疗非典的作用与意义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同。在WHO与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去年10月联合主办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国际研讨会”上,专家一致认为,中医药抢 救了大量非典患者的生命;在预防和恢复期治疗方面,迄今西医尚无针对性治疗方法, 中医有其独到之处;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是安全的,潜在效益很大。专家一致建议,治 疗非典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尽可能早期、全程、合理使用中医药;应将中医纳入公共 突发事件临床救治体系;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经验可作为其他国家防治急性传染病的参 考。 二、中医药发展面临严重困境 中医药学的伟大历史作用和重要现实意义不容否认,西医的科学性和普遍作用已成公 认,两者各具比较优势。正因如此,党中央早在50年代就明确了“中西医并重”的发展方 向,提出了中西医疗体系“长期并存,共同发展”的正确方针,并在1982年将“发展传统医 学”写入《宪法》第21条。但长期以来,中央方针和宪法精神并未得到认真执行,在具体的 法律与政策、行政管理与国家投资、科研发展与医疗实践等各个方面,普遍重西医轻中 医,中医地位不断下降,发展面临困境。 一是中医人员与机构发展缓慢,中医力量不断萎缩。 全国中医医生1949年27.6万人,2001年32.4万人,52年只增长17.4%;同期的西医医生 为8.7万人和175.1万人,增长了近20倍;中西医医生人数比例由3.2:1变为1:5.4。目 前全国共有医务工作人员500多万人,中医药工作人员约50万人,只占1/10。2001年,全 国等级医院中,以西医占绝对优势的综合和专科医院14953家,中医院2492家,二者之比 约为6:1,且中医院规模普遍小于西医院。2003年,全国医药高等院校共136所,其中西 医院校72所,综合大学中的西医22所,中医院校28所,中西医院校之比为3:1,且中医院 校规模很小。1995年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在校生256,003人,西医与中医在校生之比为5:1 。 二是中医院校按西医模式培养学生,中医教育日益衰退。 我国中医院校每年招收成千上万学生,但培养出来的真正中医不多,有中医科研成就 者很少,名中医罕见,与西医院校状况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根本原因是中医院校教育严 重西医化。语言上,外语要求不低,中文要求不高,古汉语训练缺乏,许多学生基本不 看、也看不懂中医古籍;课程安排上,中西医课时几乎相等,理化知识与西医理论学习 要求不低,中医传统理论基本训练严重不足,甚至《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也不深入研读 ;技能培养上,西医的仪器实验不少,中医的望、闻、问、切等临床硬功夫训练不多。 毕业后,多数学生不会用中医理念看病,多半人纷纷转行西医,或名行中医实以西医为 主。上中医药学研究生深造者,大都不是在中医理论基础及临床诊疗水平上提高,而是 按照西医培养要求重仪器重实验,提出硕士做到细胞、博士做到分子水平才能毕业。不 少中医硕士、博士不会用中医理论与技能临床看病,多数难以称为是真正的中医。 中医研究院一位教授感叹地说,由于课程设置和考试关系,他的21个研究生的外文和 计算机水平都很高,但很少在中医上下功夫,甚至连《本草纲目》的《序》都念不懂,这样 培养出来的人已无多少中医味道了,更难说是高级中医人才了,他们当教授后再教出来 的学生还能是真正中医? 三是否定师徒传承的传统培养模式,纯正中医后继乏人。 以师带徒、师徒传承是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传统方式,几千年来造就了一批批名医。 中医精髓和技能往往“只可心授、不可言传”,故自古师徒如父子,自当尽心传授。西方 研究生制度普遍缺乏真正的师生情感,真知绝活难以直接传承。但现行医疗制度与政策 ,基本否定师徒传承,使其基本无立足之地。纯正中医后继乏人,这已成中医发展的极 严重问题。目前,解放前留下来的全国著名老中医已所剩无几,均已达耄耋之年;50年 代主要按传统方式培养的国内知名中医大夫已为数不多,均已年逾古稀;其后主要按西 医式教育培养的中医,在传统中医上有真成就者甚少。据统计,全国名老中医目前已不 足300人。 我国不少师徒传承的民间中医,治疗水平高、成本低、效果好,深受群众欢迎,但大 都得不到正式承认。现行执业中医师考试制度均要求考西医(约占考试内容的2/5),民 间医生大都因西医知识不足过不了考试关。现行行医执照制限制了正常民间行医,民间 医生多因无法领到执照不能公开行医,若行医即属非法,将遭取缔。现行医疗执法监督 制度阻碍了正常民间行医,民间行医出了事故,哪怕是正常事故,因无行医执照,若有 人提起诉讼,必受制裁。医疗制度的这些限制,迫使许多真正的民间医生只得地下行医 、非法行医。由于老百姓对民间中医的需求巨大,于是,三教九流的江湖郞中也混迹其 中,良莠不齐,民间中医市场十分混乱。据统计,2001年全国私人卫生机构136853所, 205698人,私人诊所中,中医占48%,中医治疗为主占47.3%,中西医结合占16%。 四是按西医医院方式管理中医医院,中医已无真正的临床基地。 目前全国2500多家等级中医院没有一家是真正的传统中医医院,几乎都是中西医“结 合”医院。查病,主要靠西医仪器来检测与化验;断病,主要靠化验单数据来判定;处方 ,主要按西医思维与理论来开方治病;抓药,则是中药西药并用、中药西药为主互见; 验效,主要靠西医仪器来检验治疗效果。据统计,2001年全国等级中医医院的药品收入 中中药只占40%,西药则占60%。因此,可以说目前的许多中医医院已越来越不姓“中医 ”了,在很大程度已不具有中医临床基地性质了。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60年代以来培养的多数中医已不大会运用传统中医的望、闻、 问、切和辨证论治了,必须借助西医仪器才能诊疾断病。另一方面,医院为了生存和发 展,大量购买西药与医疗仪器设备,西药进出医院的价差大、仪器检测化验费贵,医院 盈利靠它,医生创收靠它,医院上等级也靠它。中医药虽然简便廉验,若靠它收费,根 本无法养活医院,医生也只有受穷。 五是以西医标准评判中医,贬低甚至否认中医成果。 中医西医本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各自有一套临床方法与评判标准,两者基 本无法兼容。但在现行医疗理念与制度下,中医的诊病、治病与验效,中药新药的开发 、评审与推广,基本采用西医标准来判定。贬低甚至根本就不承认中医临床“实践标准” ,非要经西医认可中医的疗效和科研成果才算,这在中国医学界早已是司空见惯、习以 为常了。 早的如1956年石家庄用中医治疗乙脑,疗效奇佳,且无后遗症,但卫生部不予承认。 中医大夫蒲辅周一人成功治疗乙脑167人,主管部门却以其使用了多达98组中药处方,没 有规范的统计学意义,不承认其疗效。近的如刘海若,英国两次宣布其“脑死亡”,回国 后进宣武医院,先用西医方法治疗两周无效,后让中医试,中医采用方药、针灸、按摩 等手段综合治疗,起死回生,效果显著。但对外宣传时开始不提中医,后才说是“中西医 结合”的成果。 最典型的是抗击非典。广州采用中医药治疗非典,效果非常显著,但在一段时间里得 不到承认。广州中医专家应邀向国家非典科技攻关组介绍经验,一些权威人士说:“你们 要拿出一个规范性的东西,和西医进行对比”,“没有与西医对比,说明不了问题”。中医 认为非典只是一种温病,有办法治疗,但中医却要经过多方呼吁后才让介入非典治疗。 西医认为非典是全新疾病,既无治疗先例,也无可靠药物,但西医西药从一开始就可全 面进入非典治疗过程。一些对温病确有疗效的中医药方剂必须经过白鼠实验证明能够“杀 死”非典病毒才允许进入临床,而西医明知抗生素等西药不仅杀不死非典病毒且副作用极 大,却无须讨论即可名正言顺地大剂量试验,结果是1/3以上患者落下了骨坏死等后遗症 。 六是片面理解中药现代化,中药科研走向废医存药。 中药现代化的提法是正确的,但如何现代化却是一个非常严肃和科学的问题。从中药 现代化的多年实践来看,基本思路是按西医科研途径与标准,主要采取数量化、客观化 办法,通过动物实验与数据统计,搞清中药的化学成分,提取其有效物质,制成类似西 药的专治某种病的“新型中药”。采用这种方法,若是借以从中药中开发出新西药,本来 无可非议;但若将其作为中药现代化的主要甚至唯一途径,其结果不是中药现代化,而 是中药的西药化。 如被称为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王牌”成果的“青蒿素”,通过有效成分提纯后,它已不具 备中药的四气五味等性能,不能参与中药处方的配伍,已不再是中药,应与黄连素等植 物药提取物一样,归于西药范畴。又如,1992年比利时一诊所开出减肥“中药”“苗条丸” ,患者服用一年多,一半人出现严重肾病,经研究发现是药中所含马兜钤酸成分所致; 后又发现另一些中药也含有马兜钤酸。这被西方舆论大肆宣扬为所谓“马兜钤酸肾病”、 “中药肾病”事件,使中药形象大为受损。其实,这是中药成分化的结果,是将中药当食 品长期过量食用的结果,它恰恰违背了中医辨证论治、辨病用药的根本要求。 按照现行中药现代化的片面做法,根本不可能开发出类似六味地黄丸的名方成药来。 六味地黄丸不专治某一种病,可治好的病达400多种,但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针对各种 肾阴虚病辩证施治。若按西医病名使用六味地黄丸,则什么病也治不了。中药现代化走 简单模仿西药研制的道路,将使中药学研究逐步失去自身理论基础、脱离特有临床经验 体系特点,使中药科研走向异化。其结果,不仅永远赶不上西药,而且将重蹈日本“废医 存药”覆辙。这只会阻碍中医药学发展,绝不可能实现中医药现代化。 三、中医药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这既有人们观念问题,也有管理制度问题,还有中医自身的问题。 首先,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导致人们普遍轻视中医。 西方医学进入中国后,其科学性和普效性得到人们广泛认同。同时也使不少国人产生 了片面的、极端的认识,对传统中医文化采取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态度,怀疑、贬低甚至 完全否定中医药。清末维新运动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时,即有人开始否定中医。 受“西化”风潮影响,当时的许多民族精英人物都认为中医虽有疗效但并不科学,典型观 点是“中医尽可愈病,但无人能以愈病之理愈人”。国民党政府曾两次试图取消中医。19 14年教育总长汪大燮提出:“余决意今后废去中医,不用中药”;1929年卫生部还通过了 《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但...
医药经济研究十四期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
- 10跟我学礼仪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