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教案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
中国文化概论 (第三次修订) 二00三年二月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 一、“文化”界说(板书内容) 1、古人:文——纹理、修养。化:教化。文化:以文教化 2、文化含义:人化,人类化,人化自然 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1、广义: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物质、精神) 文化体系的构成:四层说:物态、制度、行为、心态 2、狭义: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精神) 三、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德 伦理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以前的中国文化 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1、目的: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 2、意义:认识民族自身、提高人文素质,创造美好未来,挖掘经济价值 3、方法:(1)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2)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研习文 化典籍,考察名胜古迹,文化遗址,历史文物)(3)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 一、课程性质:授课对象为各专业本科生,属公共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高等院校对学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环节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概况,更好地弘扬民 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继承优秀文化,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通过学习,研究中 国文化,使学生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使学生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 们当前的国情,使学生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更加美好的新文化。开 设本课程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三、教学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要力求在教学中达到以下要 求: 1、课堂讲授与直观教学相结合。除课堂口头讲授以外,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音像手 段,努力做到直观、形象、深刻。有条件时,学校应为本课程配备投影仪、幻灯机、音 响、电视机、录像机、影碟机及有关的教学资料。 2、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中国文化历经数千年演化,内容异常丰富。我们既 要对它的来胧去脉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又要避免被无法穷尽的枝节材料所淹没,因此要 将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结合起来。 3、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研读具有经典意义的文献,对于学生把握中国文化 的精髓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要为学生开出有关书目,必要时在课堂上加以导读。此外, 中国文化的众多要素,是以非文本的形式存留于生活之中的,所以,很有必要带领学生 参观博物馆、名胜古迹、文化遗址。 4、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和方法,批判地继承前 贤已经取得的成就,同时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开拓创新。教学中,要在文化素质“内化 ”上下功夫,要在如何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上进行大胆探索,在弘扬民族 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前提下使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 四、教学重点 本课程整部教材分绪论、上编、中编、下编四个部分。其中上、中、下三编共涉及十 九章内容。绪论部分重点介绍较有影响的有关“文化”的概念,广义与狭义文化的内涵及 外延。上编部分除介绍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 外,重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以便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纵向 的了解。中编部分对中国文化的主要门类和成就进行介绍,除引导学生对中国文字和典 籍、科学技术、教育、史学、宗教、伦理道德等内容进行了解和研究外,重点学习和研 究哲学、文学、艺术。下编部分,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基本精神、价值系统,另一方面要重点介绍中国传统向近代、现代的转变,着力探讨如 何创新当代文化,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各章教学重点详见各章安排。 五、课时安排 绪论 全面提高文化素质 2 1.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2 2.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4 3. 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2 4.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6 5. 第五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2 6. 第六章 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 4 7. 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2 8. 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 2 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6 第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 6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 4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2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宗教 4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哲学 6 第十五章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2 第十六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2 第十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2 第十八章 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2 第十九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 4 总学时 68 六、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概论》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 1994年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中国文化概论》 金毅著 1995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3、《中外文化辞典》 周笃文主编 1991年南海出版公司出版 4、《中国文化源流手册》 庄福林、张瑞昌编著 1990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5、《中国文化史》 冯天瑜等编著 199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6、《中国通史》 198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 七、本课程与其它有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与哲学、大学语文、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大学美育、音乐鉴赏等课程有密切的 联系,与经济类专业课程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哲学课为学习本课程打下了认识和把握 文化问题思维方式上的基础,德育、美育课程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意蕴,经济类课程为学 习本课程提供了众多材料。因此,本课程在教学时要充分运用学生已经学习的内容,加 以提练和深化,提高文化修养。 本课程和以上课程又有明显的分工,本课程主要是在学生已经获得的哲学及历史知识 的基础上,运用各门课程提供的材料,着重学习文化常识,提高文化素质。 八、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求及建议 可根据条件,适当安排1——2次文化艺术实践活动(如参与文化艺术节,观赏演出,参 观展览等),使课堂教学上的理论讲授通过学生的文化艺术实践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掌 握。 九、本课程在书面练习方面的要求 1、每章课后布置思考题(详见每章所附思考题)。 2、主要作业形式:论文。一般安排三次,要求能把学习的有关内容与个人的见解结合起 来,并有理论上的深度。 绪 论 (2学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介绍“文化”、“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 的涵义、源流、范畴,构成特点与地位。进而使学生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 法。 二、教学重点 1、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文化”概念的说法,明确“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 的多维概念。 2、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区别。 3、明确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及传统文化的主要对象。 三、教学效果 1、对“文”、“化”字义的解释要从简。 2、可设计些适合课堂上问答的问题,如填空、单选、多选、判断等,以测试学生对 有关文化问题的了解程度。 绪 论 1. 一、 文化的涵义: 人类从野蛮到文明,靠文化进步,从生物的人到社会的人靠文化教化。人们的个性、 气质、情操,靠文化培养;人们的崇高与渺小,靠文化赋予;人们各种各样的人生观、 价值观,靠文化确立。那么,文化究竟是什么? 当今世界关于文化的定义,据统计已经有260多种。迄今为止,“文化”仍是学术界众 说纷纭的问题。实际上,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文化作为人类社 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自身同样长久的历史,一部人类史就是人的文化史,人类生 活的方方面面,都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民族文化、企业文化、饮食文化、酒 文化、陶瓷文化、服饰文化等等,也就是说,文化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 首先,让我们看看古人是怎样理解“文化”这个概念的。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对“文”作解释较早的是《易经·系辞下》中有这样一 段话:“物相杂,故曰文。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 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这段文字中“观鸟兽之文”,就是指观察鸟兽身上的各色交错的纹理。这段文字说明, 我们的祖先包牺氏重视观察自然与人类自身,从自然界与人类自身领悟道理,概括为“八 卦”来通天地万物之神妙,来分类归纳万事万物的情状。现代科学研究,中国的“八卦”应 该看作是逻辑数理的祖先,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计算方法就是借鉴了“八卦”的进位方法 。这里主要是用“文”来表示动物身上的纹理。后来,在此基础上,“文”字又有许多引申 意义。其一,引申为文字、文章。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诗词曲赋。其二,引申为古代的 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其三,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 为文彩。其四,在礼乐制度和修养的基础上还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如成语“文质彬 彬”(《论语·雍也》)中的“文”即指文采和修养德行。总之,“文”在古人心目中,起初指 纹理,后来又引申出近十几种引申义。其中,文字、文章、修养、德行与现在人们理解 的“文化”一词的意义最为接近。 “化”的本意有三个方面:一是变化,二是生成,三是造化。主要指事物动态变化的过 程。《庄子·逍遥游》中的“化而为鸟,其名曰鹏”,中的“化”即指变化。《易·系辞下》中“男 女构精,万物化生”中的“化”即生成,化生也是生成。雌雄构精,于是生成各种动物及某 些植物。以上三个本义,最基本的是指改变、变化。即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在此基 础上,后来又引申为风俗、风气教化等等。“化”字的引申义与现代人理解的“文化”一词 最相近的是“教化”,也即伦理德行的化成,如“潜移默化”。 “文”与“化”并联使用(但不是一个整词)最早见于《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 ,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教材 第2页),其中“刚柔交错”四个字加括号,是今人高 补的,原文空缺。这段文字是任何研究中国文化的人不能忽略的。这段文字说,日月往 来,阴阳并陈,刚柔交错成文,这就叫作“天文”。文化教育旨在使人行当所行,止当所 止,这就叫做“人文”。治国者观察天文,用以认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观察人文,用以 教化,造就天下的人。很显然,这里所说的“天文”,既指“自然变化规律”,也指“人对自 然变化规律的认识”。这里所说的“人文”,既指社会变化规律,也指人对人伦社会规律的 认识。“天文”、“人文”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我们要注意的 是,这段文字中“文”与“化”分开使用,但整段文字强调的是“以人文教化天下百姓。”具 有明确的文明教化之意。 西汉以后,“文”与“化”经常一块连用,后来渐渐凝固为一个词。但并未出现现代意 义上人们常的“文化”一词。按照古人的理解,“文化”就是“以文教化”。近代(五四前后 )在译介西方有关语汇(拉丁文culture)时,借用中国固有的“文明”、“文化”等词,赋 予新义,就产生了我们今天通常所理解的“文化”一词。不过中国的“文化”一词侧重于精 神领域的“文治教化”,而“文明”一词则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 把“文化”作为一个内涵丰富,众多学科探究的对象,实际上发源于近代欧洲。西方 语言的文化一词与汉语的文化有相近的一面,又有相异之处。《牛津词典》把1510年作为 文化的精神、人文用法在英语首次出现的日期。但此时的文化主要指栽培、种植的意义 以及由此引申出的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等涵义。 自中世纪起,文化与今日的文化概念相当,英语中的文化“culture”的本义指精神文 化,即人文——宗教文化,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有精神和人文的指向,因此,各国对文化的 理解稍有差异,但也有共同之处。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作了系统阐释,他说“文 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的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
中国文化概论 (第三次修订) 二00三年二月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 一、“文化”界说(板书内容) 1、古人:文——纹理、修养。化:教化。文化:以文教化 2、文化含义:人化,人类化,人化自然 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1、广义: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物质、精神) 文化体系的构成:四层说:物态、制度、行为、心态 2、狭义: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精神) 三、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德 伦理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以前的中国文化 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1、目的: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 2、意义:认识民族自身、提高人文素质,创造美好未来,挖掘经济价值 3、方法:(1)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2)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研习文 化典籍,考察名胜古迹,文化遗址,历史文物)(3)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 一、课程性质:授课对象为各专业本科生,属公共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高等院校对学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环节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概况,更好地弘扬民 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继承优秀文化,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通过学习,研究中 国文化,使学生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使学生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 们当前的国情,使学生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更加美好的新文化。开 设本课程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三、教学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要力求在教学中达到以下要 求: 1、课堂讲授与直观教学相结合。除课堂口头讲授以外,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音像手 段,努力做到直观、形象、深刻。有条件时,学校应为本课程配备投影仪、幻灯机、音 响、电视机、录像机、影碟机及有关的教学资料。 2、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中国文化历经数千年演化,内容异常丰富。我们既 要对它的来胧去脉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又要避免被无法穷尽的枝节材料所淹没,因此要 将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结合起来。 3、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研读具有经典意义的文献,对于学生把握中国文化 的精髓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要为学生开出有关书目,必要时在课堂上加以导读。此外, 中国文化的众多要素,是以非文本的形式存留于生活之中的,所以,很有必要带领学生 参观博物馆、名胜古迹、文化遗址。 4、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和方法,批判地继承前 贤已经取得的成就,同时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开拓创新。教学中,要在文化素质“内化 ”上下功夫,要在如何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上进行大胆探索,在弘扬民族 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前提下使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 四、教学重点 本课程整部教材分绪论、上编、中编、下编四个部分。其中上、中、下三编共涉及十 九章内容。绪论部分重点介绍较有影响的有关“文化”的概念,广义与狭义文化的内涵及 外延。上编部分除介绍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 外,重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以便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纵向 的了解。中编部分对中国文化的主要门类和成就进行介绍,除引导学生对中国文字和典 籍、科学技术、教育、史学、宗教、伦理道德等内容进行了解和研究外,重点学习和研 究哲学、文学、艺术。下编部分,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基本精神、价值系统,另一方面要重点介绍中国传统向近代、现代的转变,着力探讨如 何创新当代文化,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各章教学重点详见各章安排。 五、课时安排 绪论 全面提高文化素质 2 1.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2 2.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4 3. 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2 4.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6 5. 第五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2 6. 第六章 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 4 7. 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2 8. 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 2 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6 第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 6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 4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2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宗教 4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哲学 6 第十五章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2 第十六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2 第十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2 第十八章 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2 第十九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 4 总学时 68 六、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概论》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 1994年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中国文化概论》 金毅著 1995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3、《中外文化辞典》 周笃文主编 1991年南海出版公司出版 4、《中国文化源流手册》 庄福林、张瑞昌编著 1990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5、《中国文化史》 冯天瑜等编著 199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6、《中国通史》 198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 七、本课程与其它有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与哲学、大学语文、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大学美育、音乐鉴赏等课程有密切的 联系,与经济类专业课程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哲学课为学习本课程打下了认识和把握 文化问题思维方式上的基础,德育、美育课程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意蕴,经济类课程为学 习本课程提供了众多材料。因此,本课程在教学时要充分运用学生已经学习的内容,加 以提练和深化,提高文化修养。 本课程和以上课程又有明显的分工,本课程主要是在学生已经获得的哲学及历史知识 的基础上,运用各门课程提供的材料,着重学习文化常识,提高文化素质。 八、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求及建议 可根据条件,适当安排1——2次文化艺术实践活动(如参与文化艺术节,观赏演出,参 观展览等),使课堂教学上的理论讲授通过学生的文化艺术实践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掌 握。 九、本课程在书面练习方面的要求 1、每章课后布置思考题(详见每章所附思考题)。 2、主要作业形式:论文。一般安排三次,要求能把学习的有关内容与个人的见解结合起 来,并有理论上的深度。 绪 论 (2学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介绍“文化”、“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 的涵义、源流、范畴,构成特点与地位。进而使学生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 法。 二、教学重点 1、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文化”概念的说法,明确“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 的多维概念。 2、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区别。 3、明确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及传统文化的主要对象。 三、教学效果 1、对“文”、“化”字义的解释要从简。 2、可设计些适合课堂上问答的问题,如填空、单选、多选、判断等,以测试学生对 有关文化问题的了解程度。 绪 论 1. 一、 文化的涵义: 人类从野蛮到文明,靠文化进步,从生物的人到社会的人靠文化教化。人们的个性、 气质、情操,靠文化培养;人们的崇高与渺小,靠文化赋予;人们各种各样的人生观、 价值观,靠文化确立。那么,文化究竟是什么? 当今世界关于文化的定义,据统计已经有260多种。迄今为止,“文化”仍是学术界众 说纷纭的问题。实际上,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文化作为人类社 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自身同样长久的历史,一部人类史就是人的文化史,人类生 活的方方面面,都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民族文化、企业文化、饮食文化、酒 文化、陶瓷文化、服饰文化等等,也就是说,文化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 首先,让我们看看古人是怎样理解“文化”这个概念的。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对“文”作解释较早的是《易经·系辞下》中有这样一 段话:“物相杂,故曰文。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 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这段文字中“观鸟兽之文”,就是指观察鸟兽身上的各色交错的纹理。这段文字说明, 我们的祖先包牺氏重视观察自然与人类自身,从自然界与人类自身领悟道理,概括为“八 卦”来通天地万物之神妙,来分类归纳万事万物的情状。现代科学研究,中国的“八卦”应 该看作是逻辑数理的祖先,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计算方法就是借鉴了“八卦”的进位方法 。这里主要是用“文”来表示动物身上的纹理。后来,在此基础上,“文”字又有许多引申 意义。其一,引申为文字、文章。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诗词曲赋。其二,引申为古代的 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其三,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 为文彩。其四,在礼乐制度和修养的基础上还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如成语“文质彬 彬”(《论语·雍也》)中的“文”即指文采和修养德行。总之,“文”在古人心目中,起初指 纹理,后来又引申出近十几种引申义。其中,文字、文章、修养、德行与现在人们理解 的“文化”一词的意义最为接近。 “化”的本意有三个方面:一是变化,二是生成,三是造化。主要指事物动态变化的过 程。《庄子·逍遥游》中的“化而为鸟,其名曰鹏”,中的“化”即指变化。《易·系辞下》中“男 女构精,万物化生”中的“化”即生成,化生也是生成。雌雄构精,于是生成各种动物及某 些植物。以上三个本义,最基本的是指改变、变化。即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在此基 础上,后来又引申为风俗、风气教化等等。“化”字的引申义与现代人理解的“文化”一词 最相近的是“教化”,也即伦理德行的化成,如“潜移默化”。 “文”与“化”并联使用(但不是一个整词)最早见于《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 ,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教材 第2页),其中“刚柔交错”四个字加括号,是今人高 补的,原文空缺。这段文字是任何研究中国文化的人不能忽略的。这段文字说,日月往 来,阴阳并陈,刚柔交错成文,这就叫作“天文”。文化教育旨在使人行当所行,止当所 止,这就叫做“人文”。治国者观察天文,用以认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观察人文,用以 教化,造就天下的人。很显然,这里所说的“天文”,既指“自然变化规律”,也指“人对自 然变化规律的认识”。这里所说的“人文”,既指社会变化规律,也指人对人伦社会规律的 认识。“天文”、“人文”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我们要注意的 是,这段文字中“文”与“化”分开使用,但整段文字强调的是“以人文教化天下百姓。”具 有明确的文明教化之意。 西汉以后,“文”与“化”经常一块连用,后来渐渐凝固为一个词。但并未出现现代意 义上人们常的“文化”一词。按照古人的理解,“文化”就是“以文教化”。近代(五四前后 )在译介西方有关语汇(拉丁文culture)时,借用中国固有的“文明”、“文化”等词,赋 予新义,就产生了我们今天通常所理解的“文化”一词。不过中国的“文化”一词侧重于精 神领域的“文治教化”,而“文明”一词则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 把“文化”作为一个内涵丰富,众多学科探究的对象,实际上发源于近代欧洲。西方 语言的文化一词与汉语的文化有相近的一面,又有相异之处。《牛津词典》把1510年作为 文化的精神、人文用法在英语首次出现的日期。但此时的文化主要指栽培、种植的意义 以及由此引申出的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等涵义。 自中世纪起,文化与今日的文化概念相当,英语中的文化“culture”的本义指精神文 化,即人文——宗教文化,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有精神和人文的指向,因此,各国对文化的 理解稍有差异,但也有共同之处。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作了系统阐释,他说“文 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的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
- 10跟我学礼仪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