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MBA发展报告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中国MBA发展报告
中国MBA发展报告 发信站: 一塌糊涂 BBS (Thu Jan 8 03:39:24 2004), 本站(ytht.net) 作者:XJEP 转载 2004-1-7 9:37:44 出处:博客中国(Blogchina.com) 原始出处: 管理学堂 一、MBA概述。。。 16 1.1国外MBA教育。。。 16 1.2中国MBA发展的三个阶段。。。 17 1.3EMBA在中国的发展。。。 18 1.3.1 EMBA发展概况。。。 18 1.3.2EMBA未来的发展。。。 19 1.4、国外院校与国内院校优势比较。。。 20 二、教育市场的监管与出路。。。 21 2.1MBA教育面临的内外部环境。。。 21 2.2教育市场的监管与出路。。。 21 2.2.1中国的 AACSB. 21 2.2.2监管体制变革。。。 22 2.2.3未来构想。。。 22 三、国内MBA教育面临的问题。。。 23 3.1体制问题。。。 23 3.2市场较混乱。。。 23 3.3生源不理想。。。 23 3.4师资不过硬。。。 24 3.5教学太传统。。。 24 3.6市场期望过高或过低。。。 24 四、中国商学院未来所面临的挑战。。。 25 4.1优秀生源的竞争。。。 25 4.2遭PMP、MPA的分流。。。 25 4.3国外教育机构的引入。。。 26 4.4国外学成归国人员。。。 26 4.5跨国公司自己办学。。。 26 五、中国MBA教育的对策与出路。。。 26 5.1改革MBA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26 5.2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7 5.3进一步理顺MBA教育管理体制,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 27 5.4改革MBA考试录取制度。。。 28 5.5开通EMBA培养渠道。。。 28 5.6扩大对外开放,鼓励合作办学。。。 28 5.7推动管理教育的产业化,积极稳妥地发展远程MBA教育。。。 28 六、商学院的品牌建设。。。 29 6.1中国MBA教育进入品牌时代。。。 29 6.2商学院的品牌与所属大学的品牌。。。 30 6.3商学院的品牌建设。。。 30 七、世界MBA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31 7.1 MBA教育的国际化趋势。。。 31 7.2 适应新经济要求的MBA项目的发展。。。 31 7.3 MBA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创新。。。 32 7.4 MBA教育项目的特色化。。。 32 7.5 MBA教育管理的产业化。。。 32 八、结语—互联网时代的MBA教育。。。 33 一、MBA概述 1.1国外MBA教育 MBA作为一种学位,诞生于本世纪初的美国。这一学位的设立,与当时美国提倡 “科学管理”的理念密切相关。在此以前,人们更为关心的是如何适当分配盈余。但 科学管理引起的这场伟大革命使人们认识到,盈余的分配并非头等大事,最重要的是 增加盈余,也就是把蛋糕做大。MBA由此应运而生,它所致力培养的,就是懂得这种 “科学管理”的职业经理人员。 1908年,哈佛大学商学院首创MBA,10年后,美国多家商学院及管理学院相继设 立了MBA学位。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呈扩张倾向,与此相对应,MBA一时呈现供不应 求之势。这期间,MBA的课程设置添加了市场营销、统计学、经济学、经营决策等。 这种转换说明MBA教育自管理向经营的倾斜,倾斜的趋势至今还在继续。 自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欧洲诸国先后成立了多家商业管理学院培养MBA,法 国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英国的伦敦商学院、瑞士的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都是在这一时 期建立的。逐渐,MBA开始向全世界呈辐射状发展。 目前,美国MBA教育主要有三种类型:著名管理学院的MBA,如哈佛大学、斯坦福 大学等,其教学安排充分考虑高层管理职务的要求,尤其注重战略管理一类的整合性 课程以及多专业课程之间的协调;一般大学管理学院的MBA,这类MBA教育计划在学制 和质量上参差不齐,其优点是较灵活,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来设置教学计划。为了 鉴定这类MBA教学的质量,美国管理学院联合会制定了涉及评分、课程设置、图书设 施、师资等方面的考核标准;高级管理人员MBA(EMBA即executive MBA),由芝加哥大 学管理学院首创,主要为企业在职高级行政人员开设的学位教育计划。学员一般由企 业推荐,费用由企业支付,每周一天授课时间,课程内容广泛,理论与实际并重。 从课程设置来看,美国MBA教育计划一般有20至22门课,48至58个学分,全日制 为二年制。第一学年课程主要是核心课程,包括内部或组织环境(如组织行为学)、外 部及社会环境(如经济学)、专门职能领域(如会计、金融、营销)、定量技术(如统计 学、决策分析、计算机方法)等四个方面的10至13门课程。学生只有在完成第一学年 课程后才被允许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第二学年课程为专业课选修课程,一般为管理 和工商领域当代热点问题,同时也与导师的学术兴趣及研究方法相关。选修课一般要 求至少10门,可以在其他学院或系选修。 美国MBA教育水平和学校数量,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其他国家也大多有自己的 名牌MBA,比如日本有名的MBA大学是一桥大学和庆应大学,英国有伦敦商学院、阿什 里奇管理学院和克兰菲尔德管理学院等,法国有欧洲工商管理学院、马赛高等商学院 、巴黎高等管理学院等,澳大利亚有麦考瑞大学、新威尔士大学等,新加坡有国立大 学企业管理学院和博伟工商管理学院等,新西兰有梅西大学商学院等。 1.2中国MBA发展的三个阶段 MBA是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缩写,直译应为“商业管理硕士” ,中国习惯译为“工商管理硕士”。中国的MBA教育实践从1991年国家教委在9所院校 的试点正式开始。而实际上第一次出现MBA是在1984年,中国政府与当时的欧共体合 作,在北京办起了第一所MBA学校,也就是现在的中欧工商管理学院的前身。 1993年 试点院校扩大到26所。1998年,又有30所高校加入这一行列。现在中国的MBA学校已 经有60多所,遍布在27个省市,到2002年初累计招生的MBA学生近5万人,毕业生也已 有1.5万人。清华、北大、中欧、复旦是中国最负盛名的MBA学校。 中国的 MBA 教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80年代的学习和导入阶段,二是90 年代的探索和试验阶段,三是2001年以来的发展和完善阶段。 中国MBA教育的学习和导入阶段:正值80年代初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在 这期间,主要有三个中外合作培养 MBA 和培训管理人员的项目, 包括在 1991 年依 托上海交通大学、欧共体发起的中欧管理学院。 中国 MBA 教育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始于1991年5月,当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 批准清华大学等 9 所高校试行招收和培养MBA。1993 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又 批准了北京大学等 17 所大学试行招收和培养 MBA。1997 年重庆大学等 29 所高校 也获得 MBA 学位授予权。至此,全国共有 57 所高校招收和培养 MBA。至 2001 年 4 月,全国累计招收 MBA 研究生 4.7 万多名,累计授予 MBA 学位 13,238 名。现 在,全国每年约 6 万人报考 MBA,60 多所高校每年招生约 1 万人。 第三个阶段:从 2000 年开始,在国家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指导下,全 国学位与教育发展中心对全国 54 所大学的 MBA 学位教育质量分两批进行了全面评 估。接受第一批评估共有 26 所;接受第二批评估的共有 28 所。这两批评估的大学 采用相同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程序和方法,即选用 20 个指标,涉及教学设施、师 资队伍、教学管理、教学组织、教学效果和办学特色 6 个方面。 2002 年 8 月,中国大陆的 30 所大学获得国务院学位办的批准,开始在 MBA 教育的基础上试行 EMBA 教育。目前,一场以培养高级经理人为目标的教育试验正在 中国大陆悄然进行。30 所高校一方面通过聘请国外一些名校教授或与国外某些高校 合作,另一方面组织本校优秀师资,招收具有本科学历、8 年以上工作经验和担任企 业高层管职务的管理者攻读 EMBA 学位。 经过十多年的实践,中国MBA教育各个方面都有了质的变化。1994年出台了MBA指 导性教学计划,以后又经过1998年的修正,这与国外商学院的核心课程设计相比没有 什么显著的差异,甚至在学术角度上的要求更高一些。在教材方面,从初期的大量翻 译国外教材,到现在一些优势院校也开始自编教材或是直接采用原版教材。目前国内 从事MBA教育的教师有2000多人。教师水平一直以来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博士学位 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管理教育的师 资力量有了很大的加强,各大学博士点的不断增加以及留学人员的回归潮流为发展提 供了动力。但是缺乏实践经验这个痼疾不是选派一些教师出国学习就可以解决的。现 在许多学校纷纷开始尝试中外合作,利用外方的教学实践提供经验,帮助国内的教学 。目前国内的师资水平应付MBA课程已经没有太大问题,但在要求更高的EMBA及短期 课程培训方面就难以承担,仍然需要假以时日。 1.3EMBA在中国的发展 1.3.1 EMBA发展概况 EMBA英文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缩写,是针对已经 担任中层以上管理工作,并且具有承担更多管理责任潜力的企业中高层经理人员的工 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一般称为高级经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它由美国芝加哥大 学商学院于1943年首创,并在七十年代在美国得到广泛效仿。 EMBA是MBA专业学位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二者定位有所差别,MBA入学需要入学 基础考试,这就给那些管理经验丰富,但离开应试环境多年的企业管理人员设置了门 槛。而EMBA入学笔试、面试均由大学单位自行组织,设置门槛大为降低。中国国家规 定,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8年以上工作经历,较大规模企业的现职高层管理人员 才可报名EMBA。MBA多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团队讨论”的方式,EMBA则更注重在 启发的基础上,将课程与学员实际体验结合,因此更适合正在商场实战的高层管理者 。 2002 年 8 月,中国大陆的 30 所大学获得国务院学位办的批准,开始在 MBA 教育的基础上试行 EMBA 教育。目前,一场以培养高级经理人为目标的教育试验正在 中国大陆悄然进行。30 所高校一方面通过聘请国外一些名校教授或与国外某些高校 合作,另一方面组织本校优秀师资,招收具有本科学历、8 年以上工作经验和担任企 业高层管职务的管理者攻读 EMBA 学位。 国内的30家EMBA可以大致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以外籍教授为主型,授课教授 通常来自世界各著名的商学院,以武汉大学、中欧为代表。其优点就是每门课程都能 配备世界上最好的教授,能够迅速的使EMBA的授课质量达到国际顶尖的水平,其豪华 阵容甚至可能超过国际著名的商学院。不过这需要极强的协调能力和国际号召力。 第二种类型是联合办学型,通常与国际某个商学院合办,引进其部分授课阵容然 后配以本校的优秀教授,以中山大学、上海财大等为代表。优点就是能够保持项目的 稳定性,不过这种模式很早就在国内试行,但由于利益分配等原因,最后往往流于形 式。 第三种是华人外教型,以华人外教为主,以北大、人大为代表。这些教授多在国 外的高校取得教职,功成名就,掌握着先进的理念又熟悉中国的现实。然而一个不可 忽视的事实是:尽管这些华人教授在经济学界建树颇多,可是在EMBA教学领域中的地 位却并不尽如人意。 第四种是本土型,多有国内优秀的MBA教授为主。由于世界一流的教授永远都是 稀缺的,大部分学校的EMBA由于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源,不得不立足于本土化,以教授 熟悉中国国情作为卖点。这类EMBA往往定位于低端市场。 在未来几年里面,中国的EMBA将维持一个比较高的需求。第一,是中国民营企业 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需要高级的管理人才,这将成为中国EMBA生源的主要来 源之一。第二,世界上其他的企业进入中国,他们需要能够迎接中国挑战的,适应中 国国情的EMBA的人才,这样就需要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未来三年、四年以后,将会出 现EMBA入学高峰。据统计,中国至少有400家企业的5000多名高级管理人员急需接受 EMBA培训。以目前EMBA的收费标准,今后5年内,将有大约10亿元的市场需求。 1.3.2EMBA未来的发展 1.价格等级区分的EMBA各取所需 EMBA的身价一直是最受关注的话题,而有些培训机构开始打价格牌来吸引不同层 次的学生,其中一些民办EMBA纷纷打出低价,北京光华管理研修中心董事长邵明路谈 及原因时说,中高级职业经理市场是10万元以下的定位,这些人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 自身的充电需求又非常强烈的。而像北大、清华、复旦等老字号仍然保持较高的价位 ,复旦的EMBA甚至还提高了价格。他们针对的是大型企业的高级经理人这个相对稳定 的群体,因此价格也能保持稳定。 2.以专业划分的特色EMBA走俏 一些EMBA培训机构根据市场走俏的热门行业推出特色的EMBA课程,由于课程都是 倾向热门行业设立的,所以...
中国MBA发展报告
中国MBA发展报告 发信站: 一塌糊涂 BBS (Thu Jan 8 03:39:24 2004), 本站(ytht.net) 作者:XJEP 转载 2004-1-7 9:37:44 出处:博客中国(Blogchina.com) 原始出处: 管理学堂 一、MBA概述。。。 16 1.1国外MBA教育。。。 16 1.2中国MBA发展的三个阶段。。。 17 1.3EMBA在中国的发展。。。 18 1.3.1 EMBA发展概况。。。 18 1.3.2EMBA未来的发展。。。 19 1.4、国外院校与国内院校优势比较。。。 20 二、教育市场的监管与出路。。。 21 2.1MBA教育面临的内外部环境。。。 21 2.2教育市场的监管与出路。。。 21 2.2.1中国的 AACSB. 21 2.2.2监管体制变革。。。 22 2.2.3未来构想。。。 22 三、国内MBA教育面临的问题。。。 23 3.1体制问题。。。 23 3.2市场较混乱。。。 23 3.3生源不理想。。。 23 3.4师资不过硬。。。 24 3.5教学太传统。。。 24 3.6市场期望过高或过低。。。 24 四、中国商学院未来所面临的挑战。。。 25 4.1优秀生源的竞争。。。 25 4.2遭PMP、MPA的分流。。。 25 4.3国外教育机构的引入。。。 26 4.4国外学成归国人员。。。 26 4.5跨国公司自己办学。。。 26 五、中国MBA教育的对策与出路。。。 26 5.1改革MBA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26 5.2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7 5.3进一步理顺MBA教育管理体制,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 27 5.4改革MBA考试录取制度。。。 28 5.5开通EMBA培养渠道。。。 28 5.6扩大对外开放,鼓励合作办学。。。 28 5.7推动管理教育的产业化,积极稳妥地发展远程MBA教育。。。 28 六、商学院的品牌建设。。。 29 6.1中国MBA教育进入品牌时代。。。 29 6.2商学院的品牌与所属大学的品牌。。。 30 6.3商学院的品牌建设。。。 30 七、世界MBA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31 7.1 MBA教育的国际化趋势。。。 31 7.2 适应新经济要求的MBA项目的发展。。。 31 7.3 MBA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创新。。。 32 7.4 MBA教育项目的特色化。。。 32 7.5 MBA教育管理的产业化。。。 32 八、结语—互联网时代的MBA教育。。。 33 一、MBA概述 1.1国外MBA教育 MBA作为一种学位,诞生于本世纪初的美国。这一学位的设立,与当时美国提倡 “科学管理”的理念密切相关。在此以前,人们更为关心的是如何适当分配盈余。但 科学管理引起的这场伟大革命使人们认识到,盈余的分配并非头等大事,最重要的是 增加盈余,也就是把蛋糕做大。MBA由此应运而生,它所致力培养的,就是懂得这种 “科学管理”的职业经理人员。 1908年,哈佛大学商学院首创MBA,10年后,美国多家商学院及管理学院相继设 立了MBA学位。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呈扩张倾向,与此相对应,MBA一时呈现供不应 求之势。这期间,MBA的课程设置添加了市场营销、统计学、经济学、经营决策等。 这种转换说明MBA教育自管理向经营的倾斜,倾斜的趋势至今还在继续。 自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欧洲诸国先后成立了多家商业管理学院培养MBA,法 国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英国的伦敦商学院、瑞士的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都是在这一时 期建立的。逐渐,MBA开始向全世界呈辐射状发展。 目前,美国MBA教育主要有三种类型:著名管理学院的MBA,如哈佛大学、斯坦福 大学等,其教学安排充分考虑高层管理职务的要求,尤其注重战略管理一类的整合性 课程以及多专业课程之间的协调;一般大学管理学院的MBA,这类MBA教育计划在学制 和质量上参差不齐,其优点是较灵活,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来设置教学计划。为了 鉴定这类MBA教学的质量,美国管理学院联合会制定了涉及评分、课程设置、图书设 施、师资等方面的考核标准;高级管理人员MBA(EMBA即executive MBA),由芝加哥大 学管理学院首创,主要为企业在职高级行政人员开设的学位教育计划。学员一般由企 业推荐,费用由企业支付,每周一天授课时间,课程内容广泛,理论与实际并重。 从课程设置来看,美国MBA教育计划一般有20至22门课,48至58个学分,全日制 为二年制。第一学年课程主要是核心课程,包括内部或组织环境(如组织行为学)、外 部及社会环境(如经济学)、专门职能领域(如会计、金融、营销)、定量技术(如统计 学、决策分析、计算机方法)等四个方面的10至13门课程。学生只有在完成第一学年 课程后才被允许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第二学年课程为专业课选修课程,一般为管理 和工商领域当代热点问题,同时也与导师的学术兴趣及研究方法相关。选修课一般要 求至少10门,可以在其他学院或系选修。 美国MBA教育水平和学校数量,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其他国家也大多有自己的 名牌MBA,比如日本有名的MBA大学是一桥大学和庆应大学,英国有伦敦商学院、阿什 里奇管理学院和克兰菲尔德管理学院等,法国有欧洲工商管理学院、马赛高等商学院 、巴黎高等管理学院等,澳大利亚有麦考瑞大学、新威尔士大学等,新加坡有国立大 学企业管理学院和博伟工商管理学院等,新西兰有梅西大学商学院等。 1.2中国MBA发展的三个阶段 MBA是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缩写,直译应为“商业管理硕士” ,中国习惯译为“工商管理硕士”。中国的MBA教育实践从1991年国家教委在9所院校 的试点正式开始。而实际上第一次出现MBA是在1984年,中国政府与当时的欧共体合 作,在北京办起了第一所MBA学校,也就是现在的中欧工商管理学院的前身。 1993年 试点院校扩大到26所。1998年,又有30所高校加入这一行列。现在中国的MBA学校已 经有60多所,遍布在27个省市,到2002年初累计招生的MBA学生近5万人,毕业生也已 有1.5万人。清华、北大、中欧、复旦是中国最负盛名的MBA学校。 中国的 MBA 教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80年代的学习和导入阶段,二是90 年代的探索和试验阶段,三是2001年以来的发展和完善阶段。 中国MBA教育的学习和导入阶段:正值80年代初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在 这期间,主要有三个中外合作培养 MBA 和培训管理人员的项目, 包括在 1991 年依 托上海交通大学、欧共体发起的中欧管理学院。 中国 MBA 教育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始于1991年5月,当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 批准清华大学等 9 所高校试行招收和培养MBA。1993 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又 批准了北京大学等 17 所大学试行招收和培养 MBA。1997 年重庆大学等 29 所高校 也获得 MBA 学位授予权。至此,全国共有 57 所高校招收和培养 MBA。至 2001 年 4 月,全国累计招收 MBA 研究生 4.7 万多名,累计授予 MBA 学位 13,238 名。现 在,全国每年约 6 万人报考 MBA,60 多所高校每年招生约 1 万人。 第三个阶段:从 2000 年开始,在国家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指导下,全 国学位与教育发展中心对全国 54 所大学的 MBA 学位教育质量分两批进行了全面评 估。接受第一批评估共有 26 所;接受第二批评估的共有 28 所。这两批评估的大学 采用相同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程序和方法,即选用 20 个指标,涉及教学设施、师 资队伍、教学管理、教学组织、教学效果和办学特色 6 个方面。 2002 年 8 月,中国大陆的 30 所大学获得国务院学位办的批准,开始在 MBA 教育的基础上试行 EMBA 教育。目前,一场以培养高级经理人为目标的教育试验正在 中国大陆悄然进行。30 所高校一方面通过聘请国外一些名校教授或与国外某些高校 合作,另一方面组织本校优秀师资,招收具有本科学历、8 年以上工作经验和担任企 业高层管职务的管理者攻读 EMBA 学位。 经过十多年的实践,中国MBA教育各个方面都有了质的变化。1994年出台了MBA指 导性教学计划,以后又经过1998年的修正,这与国外商学院的核心课程设计相比没有 什么显著的差异,甚至在学术角度上的要求更高一些。在教材方面,从初期的大量翻 译国外教材,到现在一些优势院校也开始自编教材或是直接采用原版教材。目前国内 从事MBA教育的教师有2000多人。教师水平一直以来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博士学位 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管理教育的师 资力量有了很大的加强,各大学博士点的不断增加以及留学人员的回归潮流为发展提 供了动力。但是缺乏实践经验这个痼疾不是选派一些教师出国学习就可以解决的。现 在许多学校纷纷开始尝试中外合作,利用外方的教学实践提供经验,帮助国内的教学 。目前国内的师资水平应付MBA课程已经没有太大问题,但在要求更高的EMBA及短期 课程培训方面就难以承担,仍然需要假以时日。 1.3EMBA在中国的发展 1.3.1 EMBA发展概况 EMBA英文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缩写,是针对已经 担任中层以上管理工作,并且具有承担更多管理责任潜力的企业中高层经理人员的工 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一般称为高级经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它由美国芝加哥大 学商学院于1943年首创,并在七十年代在美国得到广泛效仿。 EMBA是MBA专业学位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二者定位有所差别,MBA入学需要入学 基础考试,这就给那些管理经验丰富,但离开应试环境多年的企业管理人员设置了门 槛。而EMBA入学笔试、面试均由大学单位自行组织,设置门槛大为降低。中国国家规 定,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8年以上工作经历,较大规模企业的现职高层管理人员 才可报名EMBA。MBA多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团队讨论”的方式,EMBA则更注重在 启发的基础上,将课程与学员实际体验结合,因此更适合正在商场实战的高层管理者 。 2002 年 8 月,中国大陆的 30 所大学获得国务院学位办的批准,开始在 MBA 教育的基础上试行 EMBA 教育。目前,一场以培养高级经理人为目标的教育试验正在 中国大陆悄然进行。30 所高校一方面通过聘请国外一些名校教授或与国外某些高校 合作,另一方面组织本校优秀师资,招收具有本科学历、8 年以上工作经验和担任企 业高层管职务的管理者攻读 EMBA 学位。 国内的30家EMBA可以大致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以外籍教授为主型,授课教授 通常来自世界各著名的商学院,以武汉大学、中欧为代表。其优点就是每门课程都能 配备世界上最好的教授,能够迅速的使EMBA的授课质量达到国际顶尖的水平,其豪华 阵容甚至可能超过国际著名的商学院。不过这需要极强的协调能力和国际号召力。 第二种类型是联合办学型,通常与国际某个商学院合办,引进其部分授课阵容然 后配以本校的优秀教授,以中山大学、上海财大等为代表。优点就是能够保持项目的 稳定性,不过这种模式很早就在国内试行,但由于利益分配等原因,最后往往流于形 式。 第三种是华人外教型,以华人外教为主,以北大、人大为代表。这些教授多在国 外的高校取得教职,功成名就,掌握着先进的理念又熟悉中国的现实。然而一个不可 忽视的事实是:尽管这些华人教授在经济学界建树颇多,可是在EMBA教学领域中的地 位却并不尽如人意。 第四种是本土型,多有国内优秀的MBA教授为主。由于世界一流的教授永远都是 稀缺的,大部分学校的EMBA由于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源,不得不立足于本土化,以教授 熟悉中国国情作为卖点。这类EMBA往往定位于低端市场。 在未来几年里面,中国的EMBA将维持一个比较高的需求。第一,是中国民营企业 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需要高级的管理人才,这将成为中国EMBA生源的主要来 源之一。第二,世界上其他的企业进入中国,他们需要能够迎接中国挑战的,适应中 国国情的EMBA的人才,这样就需要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未来三年、四年以后,将会出 现EMBA入学高峰。据统计,中国至少有400家企业的5000多名高级管理人员急需接受 EMBA培训。以目前EMBA的收费标准,今后5年内,将有大约10亿元的市场需求。 1.3.2EMBA未来的发展 1.价格等级区分的EMBA各取所需 EMBA的身价一直是最受关注的话题,而有些培训机构开始打价格牌来吸引不同层 次的学生,其中一些民办EMBA纷纷打出低价,北京光华管理研修中心董事长邵明路谈 及原因时说,中高级职业经理市场是10万元以下的定位,这些人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 自身的充电需求又非常强烈的。而像北大、清华、复旦等老字号仍然保持较高的价位 ,复旦的EMBA甚至还提高了价格。他们针对的是大型企业的高级经理人这个相对稳定 的群体,因此价格也能保持稳定。 2.以专业划分的特色EMBA走俏 一些EMBA培训机构根据市场走俏的热门行业推出特色的EMBA课程,由于课程都是 倾向热门行业设立的,所以...
中国MBA发展报告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
- 10跟我学礼仪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