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税行为与反避税技巧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避税行为与反避税技巧
避税行为 与反避税技巧 最新税制下避税与反避税基本理论 6 第一节 新税制下避税内容综述 6 第二节 避税效应、客观原因分析 13 第三节 避税行为的法律特征与其合法性 15 第四节 反避税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17 第五节 反避税的基本检验标准 19 第六节 反避税的法律措施与级别管理 20 第一节 我国反避税的不足与操作程序 23 第二节 完善税制、堵塞避税政治漏洞 25 第三节 规范定价标准反避税的三种主要手段 29 第四节 强化税收征管是反避税的重要途径 32 第五节 通过全面了解税收情况交流反避税经验 35 第六节 培养征管人员素质提高反避税技能 36 第一节 转让定价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37 第二节 材料计价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方式 44 第三节 折旧计算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48 第四节 费用分摊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55 第五节 技术改造时机选择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60 第六节 筹资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64 第七节 租赁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69 第八节 新产品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73 第九节 综合利用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76 第十节 横向联合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78 第十一节 信托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80 第十二节 技术引进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82 第十三节 补偿贸易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84 第十四节 挂靠科研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85 第十五节 出口退税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87 第十六节 调整组织结构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91 第十七节 税负转嫁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93 第十八节 再投资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97 第一节 三资企业避税的特点和方式 100 第二节 我国对三资企业的避税行为的反避税措施 102 第三节 对实物投资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措施 104 第四节 对中外合谋串通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措施 106 第五节 以转让出资为名抽回资金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措施 108 第六节 转让利润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措施 110 第七节 隐藏技术转让价款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措施 112 第八节 利用承包工程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措施 113 第九节 利用汇率变动差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措施 115 第十节 “三来一补”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措施 118 第十一节 利用经营期限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措施 119 第十二节 利用汇出利润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措施 121 第十三节 利用控股权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措施 123 第一节 增值税合理避税要点 125 第二节 增值税反避税查处技巧 127 第三节 增值税避税案例与反避税查处技巧分析 129 第四节 营业税避税要点与手段 135 第五节 营业税反避税查处技巧 136 第六节 交通运输业避税案例与反避税查处技巧分析 137 第七节 建筑业避税案例与反避税查处技巧 139 第八节 金融保险业避税案例与反避税查处技巧 142 第九节 文化体育业避税案例与反避税查处技巧 145 第十节 娱乐服务业避税案例与反避税查处技巧 146 第十一节 邮电通信业避税案例与反避税查处技巧 149 第十二节 消费税避税的主要方面分析 149 第十三节 消费税反避税查处技巧 153 第十四节 消费税避税案例与反避税查处要点分析 153 第十五节 企业所得税避税的主要方法 159 第十六节 企业所得税反避税防范措施与技巧 161 第十七节 企业所得税避税案例与反避税查处要点分析 165 第十八节 土地增值税避税案例与反避税查处要点分析 178 第十九节 印花税避税案例与反避税查处要点分析 190 第二十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避税案例与反避税查处要点分析 194 第二十一节 资源税避税案例与反避税查处要点分析 197 第二十二节 房产税避税案例与反避税查处要点分析 199 第一节 个体工商户避税重要方法 202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避税主要方法 203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中不同收入形式的主要避税方法 204 第四节 个人所得税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210 第五节 个人避税与反避税案例技巧分析 217 第一节 当前国际避税主要方法 227 第二节 典型国际避税方法案例解析 232 第三节 国际反避税经验举要 235 第四节 国际反避税核定价格的标准 244 最新税制下避税与反避税基本理论 第一节 新税制下避税内容综述 依法纳税是每个企业和个人应尽的义务。纳税人必须依照税法规定办理税务登记,设 置账薄,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记收、算账,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申报,及时缴纳税款, 接受税务机关的检查,纳税人在承担这些义务的同时,也享有相应的权利,诸如合法避 税、节税、转嫁,合法减免税权,税务诉讼权和检举权等。在强调纳税人义务的同时, 也不应忽视纳税人权利。因为纳税人权利意识的增强,也有利于他们自觉履行纳税义务 。纳税人权利观念的淡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履行纳税义务的自觉性,同时,也助 长了税务机关执法过程中各种违法现象的产生。当然,纳税人首先必须遵纪守法,只有 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其合法的权利和经济利益才能得以维护。 合法避税作为企业的权利是以企业依法纳税、依法尽其义务为基础的,其前提是企业 尽其法定之义务,因而应该受到法律和社会的认可、保护。从税法建设本身来看,合法 避税是纳税人对税法中叫“不违法”内容的合理运用。因为,税法中“允许”、“不允许”和 “应该”、“不应该”的内容实际上使企业同时得到了“非不应该”、“非不允许”的内容。正 是这些法律上的“非不应该”、“非不允许”内容构成企业合法及非违法避税的依据和途径 。纵观国内、国外合理避税,都是对税法中“非不允许”、“非不应该”的成功利用。对纳 税人来说,研究、分析合法避税并不断进行实践不仅可以给其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和货 币收入,使其创造的产品价值和利润有更多的部分合法留归纳税人自己,而且能够帮助 纳税人树立法制观念和依法纳税意识,从而提高纳税人素质。因为,合法避税不同于偷 、逃税,它不是对法律的违背和践踏,而是以尊重税法、遵守税法为前提,以对法律和 税收的详尽研究为基础,是对现有税法不完善及特有缺陷的发现和利用。避税的同时有 助于政府和执法部门及时发现税制及税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健全税收制度,完善税 法,有助于实现经济生活规范化和社会生活规范化,有助于建立一个健全的法律社会。 既然避税不同于逃税,不仅合法,而且又有一系列好的社会效应,为何还要反避税呢 ?其实,避税的合法性和非违法性是从法律角度而言的,就其经济影响而言,合法的避 税与非法的偷逃税之间的区别就毫无意义,因为两者同样减少财政收入,同样歪曲了经 济活动水平,因此反避税的深层次的理由源于经济而非法律,此外,提倡政府反避税还 有一层好处在于:要求政府制定出更为严格而完备的税法。高质量的税法在纳税人“钻空 子”的过程中产生。因此,提倡反避税,一是有利于财政收入;二是有利于经济公正;三 是有利于高质量税法的出台。 避税实际存在三种情况,即合法的,非违法的,表面合法实质是违法的。 合法的避税,也称为节税,意指纳税人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通过经营结构和交 易活动的安排,对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以减轻纳税负担,取得正当的税收利益。这 在税务上不应反对,只能予以保护。 非违法的避税,这种避税行为往往是由于税法本身存在漏洞,使纳税人能够利用税法 不完善之处作出有利于减轻税负的安排。这种避税行为,会使国家税收蒙受损失,但因 为于法无据,税务局不可能像对待偷税一样给予法律制裁。所以,只有完善税法,以杜 绝漏洞。 表面合法实属违法避税,即欺诈避税,是在合法外衣掩盖下,用欺诈手段逃税的违法 行为。这种情况在国际税收中相当普遍。一般也是利用税法的判别规定和优惠政策,通 过“挂靠”和“虚设机构”,以合法之名行逃税之实。对这类欺诈避税行为只有加强检查, 一经查明真相,应按偷逃税论处。 很多人以为所谓避税就是给偷税、漏税加了一个好看的帽子,它们的本质没有太大的 差别。真是这样吗? (一)什么叫偷税 偷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使用欺骗、隐瞒等非法手段,不按规定缴纳应纳 税款的行为。其行为是否构成偷税要从三个方面分析: 1.主观上是“故意”,也就是说事先知道有关税法规定或有意采用事先知道不符合有 关制度和规定的手段。 2.客观上使用了欺骗、隐瞒等非法手段。 3.行为产生的结果是“不按规定缴纳应纳税款”。 例如,伪造、涂改、销毁账册、票据或记账凭证;虚列、多报成本费用;少报、隐瞒 应税项目、销售收入或经营利润;转移资产、收入和利润等以达到逃避应纳税款的,都 属于偷税行为。 (二)常见的偷税行为 1.“大头小尾”。这是一种利用发票进行偷税的手段。发票是正确计算增值税、消费 税、营业税等的重要依据。有的纳税单位和个人,为了达到偷逃税的目的,在开具发票 时,采取单联填写的方法。如在发票联单独填写商品成交的数额,而在记账联、存根联 上填写与实际商品成交数量、金额小几倍、乃至几十倍、上百倍的数量和金额。在申报 纳税时,以记账联、存根联数量和金额为依据,偷逃了大量的税款。这种利用发票进行 偷税的手段,称谓“大头小尾” 2.“移花接木”。这也是一种利用发票进行偷税的手段。即纳税人在销售商品开具发 票时,根据实际发生的销售商品名称、销售数量、单位价格和金额,以及购货姓名开具 发票,而发票的记账联、存根联上,纳税上都采取暗中更换的手段,变更购货人名称、 商品名称等。 3.“瞒天过海”。这是一些中间商贩在从事转手贩卖商品中隐瞒销售收入,以偷漏营 业税、增值税和所得税的行为。例如,甲向乙进货,转售给丙,为避税收,甲乙串通, 要乙在发票上直接开丙的抬头。这样,甲转手贩卖获得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应负担的营 业税与所得税就逃掉了。 对于偷税者,税务机关除令其限期照章补缴所偷税款外,并处所偷税款五倍以下的罚 款;对直接责任人员和指使、授意、怂恿偷税行为者,可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对情 节严重的,还应提请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什么叫漏税 漏税是指纳税人非故意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例如,由于不了解、不熟悉税法规 定和财务制度,或会计核算差错,或因业务管理差错,或因工作粗心,错用税率,漏报 应税项目,少计课税对象,少计应税数额以及计算技术上的差错而造成未缴、少缴应纳 税款的情况等,都属于漏税行为。漏税和偷税的区别,主要在主观上是否是故意行为, 但对主观的分析是建立在对漏税形式的事实的分析上,也就是说漏税者的解释是否有说 服力。 对漏税者,税务机关应当令其照章补缴所得税款,逾期未缴的,从漏税之日起,按日 加收漏税款5%的滞纳金。 (四)避税与偷税的区别 从上文可以看出,避税与偷税的区别是很难从定义上看出来的,以下试图从两个方面 加以区分。 1.经济方面 (1)经济行为上,偷税是对一项已发生的应税经济行为全部或部分的否定,而避税 只是对某项应税经济行为的实现形式和过程进行某种人为的安排和解释,使之变为非税 行为。 (2)税收负担上,愉税是在纳税人的实际纳税义务已发生并且确定的情况下,采取 不正当或不合法的手段逃避其税义务,结果是减少其应纳税款,是对其应有税收负担的 逃避,不能叫减轻。而避税是有意减轻或解除税收负担,只是采取正当或不正当的手段 ,对经济活动的方式进行组织安排。 (3)税基结果上,偷税直接表现为全社会税基总量的减少,而避税却并不改变全社 会的税基总量,而仅仅造成税基中适用高税率的那部分向低税率和免税的那部分转移。 故偷税是否定应税经济行为存在,避税是否定应税经济行为原有形态。 2.法律方面 (1)法律行为上,偷税是公然违反践踏税法、与税法对抗的一种行为。它在形式上 表明纳税人有意识地采取谎报和隐匿有关纳税情况和事实等非法手段,达到少缴或不缴 税款的目的,其行为具有欺诈的性质。在纳税人因疏忽和过失而造成同样后果的情况下 ,尽管纳税人可能并非故意隐瞒这一主观事件,但其疏忽和过失本身也是法律不允许的 或非法的。 避税是在遵守税法、拥护税法的前提下,利用法律不及的缺陷或漏洞进行税负减轻少 纳税的实践活动。尽管这种避税也是出自纳税人的主观意图,但它并不像逃税行为那样 具有欺诈性质,形式上是遵守税法的。 (2)法律后果上,偷税行为是属于法律上明确禁止的行为,因而一旦被有关当局查 明属实,纳税人就要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这方面,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税法对隐 瞒事实的逃税行为都有处罚规定。根据逃税情节的轻重,有关当局可以对当事人作出行 政、民事以及刑事等不同性质的处罚。...
避税行为与反避税技巧
避税行为 与反避税技巧 最新税制下避税与反避税基本理论 6 第一节 新税制下避税内容综述 6 第二节 避税效应、客观原因分析 13 第三节 避税行为的法律特征与其合法性 15 第四节 反避税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17 第五节 反避税的基本检验标准 19 第六节 反避税的法律措施与级别管理 20 第一节 我国反避税的不足与操作程序 23 第二节 完善税制、堵塞避税政治漏洞 25 第三节 规范定价标准反避税的三种主要手段 29 第四节 强化税收征管是反避税的重要途径 32 第五节 通过全面了解税收情况交流反避税经验 35 第六节 培养征管人员素质提高反避税技能 36 第一节 转让定价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37 第二节 材料计价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方式 44 第三节 折旧计算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48 第四节 费用分摊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55 第五节 技术改造时机选择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60 第六节 筹资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64 第七节 租赁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69 第八节 新产品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73 第九节 综合利用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76 第十节 横向联合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78 第十一节 信托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80 第十二节 技术引进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82 第十三节 补偿贸易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84 第十四节 挂靠科研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85 第十五节 出口退税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87 第十六节 调整组织结构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91 第十七节 税负转嫁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93 第十八节 再投资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97 第一节 三资企业避税的特点和方式 100 第二节 我国对三资企业的避税行为的反避税措施 102 第三节 对实物投资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措施 104 第四节 对中外合谋串通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措施 106 第五节 以转让出资为名抽回资金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措施 108 第六节 转让利润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措施 110 第七节 隐藏技术转让价款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措施 112 第八节 利用承包工程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措施 113 第九节 利用汇率变动差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措施 115 第十节 “三来一补”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措施 118 第十一节 利用经营期限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措施 119 第十二节 利用汇出利润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措施 121 第十三节 利用控股权避税法的反避税查处措施 123 第一节 增值税合理避税要点 125 第二节 增值税反避税查处技巧 127 第三节 增值税避税案例与反避税查处技巧分析 129 第四节 营业税避税要点与手段 135 第五节 营业税反避税查处技巧 136 第六节 交通运输业避税案例与反避税查处技巧分析 137 第七节 建筑业避税案例与反避税查处技巧 139 第八节 金融保险业避税案例与反避税查处技巧 142 第九节 文化体育业避税案例与反避税查处技巧 145 第十节 娱乐服务业避税案例与反避税查处技巧 146 第十一节 邮电通信业避税案例与反避税查处技巧 149 第十二节 消费税避税的主要方面分析 149 第十三节 消费税反避税查处技巧 153 第十四节 消费税避税案例与反避税查处要点分析 153 第十五节 企业所得税避税的主要方法 159 第十六节 企业所得税反避税防范措施与技巧 161 第十七节 企业所得税避税案例与反避税查处要点分析 165 第十八节 土地增值税避税案例与反避税查处要点分析 178 第十九节 印花税避税案例与反避税查处要点分析 190 第二十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避税案例与反避税查处要点分析 194 第二十一节 资源税避税案例与反避税查处要点分析 197 第二十二节 房产税避税案例与反避税查处要点分析 199 第一节 个体工商户避税重要方法 202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避税主要方法 203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中不同收入形式的主要避税方法 204 第四节 个人所得税的反避税查处技巧 210 第五节 个人避税与反避税案例技巧分析 217 第一节 当前国际避税主要方法 227 第二节 典型国际避税方法案例解析 232 第三节 国际反避税经验举要 235 第四节 国际反避税核定价格的标准 244 最新税制下避税与反避税基本理论 第一节 新税制下避税内容综述 依法纳税是每个企业和个人应尽的义务。纳税人必须依照税法规定办理税务登记,设 置账薄,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记收、算账,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申报,及时缴纳税款, 接受税务机关的检查,纳税人在承担这些义务的同时,也享有相应的权利,诸如合法避 税、节税、转嫁,合法减免税权,税务诉讼权和检举权等。在强调纳税人义务的同时, 也不应忽视纳税人权利。因为纳税人权利意识的增强,也有利于他们自觉履行纳税义务 。纳税人权利观念的淡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履行纳税义务的自觉性,同时,也助 长了税务机关执法过程中各种违法现象的产生。当然,纳税人首先必须遵纪守法,只有 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其合法的权利和经济利益才能得以维护。 合法避税作为企业的权利是以企业依法纳税、依法尽其义务为基础的,其前提是企业 尽其法定之义务,因而应该受到法律和社会的认可、保护。从税法建设本身来看,合法 避税是纳税人对税法中叫“不违法”内容的合理运用。因为,税法中“允许”、“不允许”和 “应该”、“不应该”的内容实际上使企业同时得到了“非不应该”、“非不允许”的内容。正 是这些法律上的“非不应该”、“非不允许”内容构成企业合法及非违法避税的依据和途径 。纵观国内、国外合理避税,都是对税法中“非不允许”、“非不应该”的成功利用。对纳 税人来说,研究、分析合法避税并不断进行实践不仅可以给其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和货 币收入,使其创造的产品价值和利润有更多的部分合法留归纳税人自己,而且能够帮助 纳税人树立法制观念和依法纳税意识,从而提高纳税人素质。因为,合法避税不同于偷 、逃税,它不是对法律的违背和践踏,而是以尊重税法、遵守税法为前提,以对法律和 税收的详尽研究为基础,是对现有税法不完善及特有缺陷的发现和利用。避税的同时有 助于政府和执法部门及时发现税制及税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健全税收制度,完善税 法,有助于实现经济生活规范化和社会生活规范化,有助于建立一个健全的法律社会。 既然避税不同于逃税,不仅合法,而且又有一系列好的社会效应,为何还要反避税呢 ?其实,避税的合法性和非违法性是从法律角度而言的,就其经济影响而言,合法的避 税与非法的偷逃税之间的区别就毫无意义,因为两者同样减少财政收入,同样歪曲了经 济活动水平,因此反避税的深层次的理由源于经济而非法律,此外,提倡政府反避税还 有一层好处在于:要求政府制定出更为严格而完备的税法。高质量的税法在纳税人“钻空 子”的过程中产生。因此,提倡反避税,一是有利于财政收入;二是有利于经济公正;三 是有利于高质量税法的出台。 避税实际存在三种情况,即合法的,非违法的,表面合法实质是违法的。 合法的避税,也称为节税,意指纳税人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通过经营结构和交 易活动的安排,对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以减轻纳税负担,取得正当的税收利益。这 在税务上不应反对,只能予以保护。 非违法的避税,这种避税行为往往是由于税法本身存在漏洞,使纳税人能够利用税法 不完善之处作出有利于减轻税负的安排。这种避税行为,会使国家税收蒙受损失,但因 为于法无据,税务局不可能像对待偷税一样给予法律制裁。所以,只有完善税法,以杜 绝漏洞。 表面合法实属违法避税,即欺诈避税,是在合法外衣掩盖下,用欺诈手段逃税的违法 行为。这种情况在国际税收中相当普遍。一般也是利用税法的判别规定和优惠政策,通 过“挂靠”和“虚设机构”,以合法之名行逃税之实。对这类欺诈避税行为只有加强检查, 一经查明真相,应按偷逃税论处。 很多人以为所谓避税就是给偷税、漏税加了一个好看的帽子,它们的本质没有太大的 差别。真是这样吗? (一)什么叫偷税 偷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使用欺骗、隐瞒等非法手段,不按规定缴纳应纳 税款的行为。其行为是否构成偷税要从三个方面分析: 1.主观上是“故意”,也就是说事先知道有关税法规定或有意采用事先知道不符合有 关制度和规定的手段。 2.客观上使用了欺骗、隐瞒等非法手段。 3.行为产生的结果是“不按规定缴纳应纳税款”。 例如,伪造、涂改、销毁账册、票据或记账凭证;虚列、多报成本费用;少报、隐瞒 应税项目、销售收入或经营利润;转移资产、收入和利润等以达到逃避应纳税款的,都 属于偷税行为。 (二)常见的偷税行为 1.“大头小尾”。这是一种利用发票进行偷税的手段。发票是正确计算增值税、消费 税、营业税等的重要依据。有的纳税单位和个人,为了达到偷逃税的目的,在开具发票 时,采取单联填写的方法。如在发票联单独填写商品成交的数额,而在记账联、存根联 上填写与实际商品成交数量、金额小几倍、乃至几十倍、上百倍的数量和金额。在申报 纳税时,以记账联、存根联数量和金额为依据,偷逃了大量的税款。这种利用发票进行 偷税的手段,称谓“大头小尾” 2.“移花接木”。这也是一种利用发票进行偷税的手段。即纳税人在销售商品开具发 票时,根据实际发生的销售商品名称、销售数量、单位价格和金额,以及购货姓名开具 发票,而发票的记账联、存根联上,纳税上都采取暗中更换的手段,变更购货人名称、 商品名称等。 3.“瞒天过海”。这是一些中间商贩在从事转手贩卖商品中隐瞒销售收入,以偷漏营 业税、增值税和所得税的行为。例如,甲向乙进货,转售给丙,为避税收,甲乙串通, 要乙在发票上直接开丙的抬头。这样,甲转手贩卖获得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应负担的营 业税与所得税就逃掉了。 对于偷税者,税务机关除令其限期照章补缴所偷税款外,并处所偷税款五倍以下的罚 款;对直接责任人员和指使、授意、怂恿偷税行为者,可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对情 节严重的,还应提请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什么叫漏税 漏税是指纳税人非故意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例如,由于不了解、不熟悉税法规 定和财务制度,或会计核算差错,或因业务管理差错,或因工作粗心,错用税率,漏报 应税项目,少计课税对象,少计应税数额以及计算技术上的差错而造成未缴、少缴应纳 税款的情况等,都属于漏税行为。漏税和偷税的区别,主要在主观上是否是故意行为, 但对主观的分析是建立在对漏税形式的事实的分析上,也就是说漏税者的解释是否有说 服力。 对漏税者,税务机关应当令其照章补缴所得税款,逾期未缴的,从漏税之日起,按日 加收漏税款5%的滞纳金。 (四)避税与偷税的区别 从上文可以看出,避税与偷税的区别是很难从定义上看出来的,以下试图从两个方面 加以区分。 1.经济方面 (1)经济行为上,偷税是对一项已发生的应税经济行为全部或部分的否定,而避税 只是对某项应税经济行为的实现形式和过程进行某种人为的安排和解释,使之变为非税 行为。 (2)税收负担上,愉税是在纳税人的实际纳税义务已发生并且确定的情况下,采取 不正当或不合法的手段逃避其税义务,结果是减少其应纳税款,是对其应有税收负担的 逃避,不能叫减轻。而避税是有意减轻或解除税收负担,只是采取正当或不正当的手段 ,对经济活动的方式进行组织安排。 (3)税基结果上,偷税直接表现为全社会税基总量的减少,而避税却并不改变全社 会的税基总量,而仅仅造成税基中适用高税率的那部分向低税率和免税的那部分转移。 故偷税是否定应税经济行为存在,避税是否定应税经济行为原有形态。 2.法律方面 (1)法律行为上,偷税是公然违反践踏税法、与税法对抗的一种行为。它在形式上 表明纳税人有意识地采取谎报和隐匿有关纳税情况和事实等非法手段,达到少缴或不缴 税款的目的,其行为具有欺诈的性质。在纳税人因疏忽和过失而造成同样后果的情况下 ,尽管纳税人可能并非故意隐瞒这一主观事件,但其疏忽和过失本身也是法律不允许的 或非法的。 避税是在遵守税法、拥护税法的前提下,利用法律不及的缺陷或漏洞进行税负减轻少 纳税的实践活动。尽管这种避税也是出自纳税人的主观意图,但它并不像逃税行为那样 具有欺诈性质,形式上是遵守税法的。 (2)法律后果上,偷税行为是属于法律上明确禁止的行为,因而一旦被有关当局查 明属实,纳税人就要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这方面,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税法对隐 瞒事实的逃税行为都有处罚规定。根据逃税情节的轻重,有关当局可以对当事人作出行 政、民事以及刑事等不同性质的处罚。...
避税行为与反避税技巧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
- 10跟我学礼仪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