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第3次过剩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第5讲第3次过剩
第五讲、第三次过剩和粮食保护价 1. 更大规模的粮食相对过剩 2. 粮食保护价政策 3. 保护价成本效益分析 4. 保护价政策背后的理念 规模更大的粮食相对过剩 好像是为了证实我国粮食生产对价格信号的反应能力,在人们对粮价上涨的危机感尚 未消除之际,1996年粮食产量越过一万亿斤的历史性台阶。以此为标志,粮食供求关系 按照它重复展示的周期变动程序拉开了第三次市场过剩序幕,并在1997- 98年达到高潮。 不相信市场调节作用人们会用粮食省长责任制政策来解释1996年粮食产量增长。实际 上省长责任制行政干预对增产有效果,并相应加剧了1996年以后的粮食过剩;但其作用 无论积极还是消极都是较为次要的。粮食产量增长主要是1995年真实粮价高峰水平拉动 的产物,是市场调节机制(包括过度调节作用)的表现。米袋子省长责任制不应是其主 要原因,否则无法解释非市场体制下“以粮为纲”那样空前力度的行政干预无法解决人们 温饱水平的粮食需要。没有价格信号和市场机制作用,任何一种行政干预手段不可能有 改革以来包括1996年那样粮食增产效果。 一万亿斤产量是过去认为到2000年也难以达到的计划目标,于是引发产量数据可靠性 的争论。低估价格信号作用的成见使人们难以理解1996年粮食增长,于是怀疑统计数据 可靠性。统计部门将1996年粮食产量数据上报后,被责成重新复查数据是否包含了较大 水份。由于当时统计制度下粮食是唯一用抽样调查方式产生的农产品数据,由于抽样调 查的数据产生程序比较规范和客观,统计部门最终有可能成功地消除人们对数据可靠性 的疑虑。 然而,这并不足以使一些研究人员根本改变认识,他们转而提出一万亿斤产量不代表 我国现阶段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问题在于,如果实际产出不反应生产能力,那末所谓“综 合生产能力”实在缺少一个正常概念所应起码具有的具体内涵和实用价值呢。 实际上1万亿斤产量揭开了第三次粮食过剩的序幕。这次过剩规模比前两次有过之无 不及,原因在于没有充分消化第二次过剩,供求变动周期中的紧缺阶段期比较短暂,因 而与前一次过剩有某种叠加性质。 过剩仍是通过粮食过量库存和真实粮价走势传达它来临的消息。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1995年末农户人均存粮高达540公斤。1996年通货膨胀较低但真实粮价很高,从经济收益 上看是抛售存粮的好时机。结果1996年年末农户人均库存量比上年狂泄43公斤,是有该 项统计以来农户存粮减少最多的一年。假定存粮农户人口总数为八亿,则1996年库存减 少总量在320亿公斤以上。到1997年末,农户人均粮食库存上升到550公斤的历史最高水 平。 过剩在国有粮食部门表现得更为明显。国家于1996年开始高保护价敞开收购粮食,使 当年增产的740亿斤粮食以及农户方面约640亿斤增加出售的存粮转化为国有部门过量库 存;1995年创纪录的近400亿斤净进口粮食形成结转库存;仅这三方面因素就估计使199 6年的国有粮食过量库存增加了近1800亿斤。1997年年末国家粮食库存量为4000亿斤,合 理需要量约为1500亿斤。过量库存超过2000亿斤,其中大部分估计是在1996年形成的。 库存量异常增长再次形成空前规模的仓容危机。国有粮食部门的现有正规仓容能力在 1500亿斤左右,对于实际周转及储备需要来说缺口不大,但无法容纳4000亿斤库存。过 量粮食库存有的堆放在空置厂房,兵营,校舍等临时仓库内,更多则不得不户外露天存 放。粮食库存在压占资金利息和经营费用等资金成本之外,还会发生显著的自然损耗。 非正常储存条件的存粮无疑会更多地发生实物性损耗。 反应粮食相对过剩市场信号是真实粮价变动趋势。从图3上看,真实粮价在1995年达 到周期性高峰水平之后,1996年开始明显回落。1997年粮价快速下跌,已显著低于长期 均衡水平,1998年粮价仍在一路下跌。 保护价新对策 由于“双推论”逻辑影响,与前两次过剩实施市场化改革的应对思路迥然不同,这次过 剩时政府一度以价格保护为中心采取对策。 1996年出台了两项极为重要的价格政策:从新粮上市起把国家粮食定购价提高40%左 右,并从秋季开始以定购价为保护价(即“地板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1996年市场价 仍显著高于长期均衡价,再次提价使定购价显著超出市场价,因而上述政策意味着政府 在显著高于市场均衡价以上确定了干预性的“地板价(THE FLOOR PRICE)”,高出比例据估计约在15-20%以上。 这一价格保护政策不仅决定了90年代后期粮食政策走势,对国家财政带来巨大负担, 在我国粮食政策乃至整个农业政策演变的历史上具有标志性地位,需要细致分析。 什么是粮食保护价? 首先要界定两点概念性问题。第一,区分“保护”一词两种含义。一种是把日常语言中 “保护”一词概念,另一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保护政策。后者是针对市场经济基本原则而 言的,手段之一是政府以高于市场价的干预价收购粮食和农产品,替代或限制市场机制 作用,以达到某种控制目标。保护价是上述保护政策的一种形式,即政府通过实施支持 性的“地板价”对市场价格机制进行干预的政策工具。 第二,进一步区分两种保护价。一种是以刺激粮食产量和并农民转移收入的保护价, 特征是把价位定在均衡价以上,具有提升均衡产量并向粮农均衡收入的政策目标。另一 种是以市场稳定为目标的保护价,特征是把价位定在均衡价以下和周期低谷以上,主要 设计功能是降低粮价周期波动振幅,不一定具有提升粮食产量和粮农收入的作用。 区分两类保护价关键是政策支持价格与市场均衡价比较价位。从政策实践上看政府进 行价格干预的动机可能是多样的,往往既有产量和收入动机,也有市场稳定考虑,因而 两类保护价干预手段可能会相互渗透而难以区分。 我国粮食保护价政策源起和发展 价格保护理念和政策可以上溯到第一次粮食过剩和85粮改时期:依据当时政策,如果 市场价格下降到原来的统购价格以下,国家将无限制收购;此后实际市场价格从未下降 到统购价水平,所以这一承诺从未发生实际作用,但是它至少在原则上表达了政府可能 进行价格保护的意向。 这一思路不断发展和具体化。如1990年粮食产量再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国务院44和 55号文件都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最低保护价和最高限价。1993年颁布“中华人 民共和国农业法” 规定了对粮食及其它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进行价格保护原则。1993年国务院12号 文件等文件,除了重申粮食价格保护原则,还对实施方式及资金来源做了规定。当时政 府领导人指出:“农业生产风险大,比较利益低,既有自然风险,又有市场风险,政府必 须给予保护。…….最重要的是价格保护。首先从粮食做起,今后逐步扩大到其它农产品” 。 上述政策演变含义耐人寻味: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传统,似乎导致对粮食价格干预 具有一种特殊的亲和力;粮食价格政策从挤压到保护转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以价格自 由化为基本内容之一的粮食市场化改革面临特殊困难。 我国粮食保护价政策的实施 尽管粮食保护价理念由来已久并呼声愈高,但从政策实践上看,1996年以前还不能说 是真正大规模地实施了粮食保护价政策。85粮改明文规定的保护价水平是当时的统购价 。统购价经济功能是通过剪刀差转移农民收入,虽经1979年提价20%,仍远远低于市场均 衡价,还可能低于市场周期低谷价,因而以统购价为基准的保护价在经济学意义上没有 实际作用。 90年代初政府规定的保护价基准水平是当时的定购价,它与1985年的比例价很相近, 可能已经高于市场周期低谷价。然而由于政策还不够配套,尤其是地方政府因财政考虑 没有价格保护积极性,加上1994年以后随着市场粮价上升后,保护价又低于市场价,所 以也没有实际作用。 直到1996年以前保护价并未得到真正实施。但是1994和1996年两次大幅度提高定购价 ,使其显著高于市场均衡价,1996年政府又明确要求国有粮食部门用定购价无限制收购 农民粮食,于是粮食保护价政策终于在多年酝酿准备后得到大张旗鼓的实施。 保护价的成本效益分析 保护价作为一种政策手段必然既有功效也有成本,可以当从成本效益两方面分析。 粮食价格保护政策都不是我国原创,外国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工业化带来经济结构转 变和粮食以及农业生产相对甚至绝对下降的形势下,都曾利用价格支持手段来保护本国 粮食生产和农业部门。 这一政策具有吸引力原因之一,在于它能够刺激本国粮食生产较快发展,一定时期内 改变由于市场经济比较优势规律作用粮食生产增速甚至绝对量下降的趋势。例如,由于 采取保护政策,欧共体由粮食净进口地区变为净出口,日本,南韩提高了大米自给率。 但扭曲市场机制必然要付效率低下的成本,由于保护政策体现了政府意志,效率损失表 现为财政补贴费用。从国际范围看,在农业保护主义盛行的国家和地区,财政补贴占到 粮食等农产品价值的三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以上,政府因此发生巨额亏损都是常见现象 。粮食保护价既能刺激增产也会带来亏损,这既是经济学常识,也是普遍的观察事实。 我国粮食价格保护当然也会受上述成本效益规律支配。值得注意的是,国外即便是在 农业保护政策上走得较远的国家,在实施保护价收购时仍要根据财政支持能力等约束条 件,事先限定保护收购的数量。相比之下,我国价格保护特点是无限制敞开收购,并向 农民承诺价格不会变。可见我国价格保护政策的信号更强,至少在1996年保护力度很大 ,从理论逻辑上推论增产成效和亏损代价必然更为显著。 我国粮食生产继1995年丰收和1996年特大丰收之后,1997和1998两年仍是较大丰收年。 与过去谈粮食“两丰一歉”或“两丰两歉一平”一类说法,具有很大异常性。反常现象应有 反常原因,这应主要是价格保护政策功劳,在绝对或相对意义上实现了政府的粮食稳定 增长目标。同时高价收购也使农民得到暂时的实惠,从农民收入来看,1996年农村人口 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高达9%,远远高于1990- 1997年间的4.2%的平均水平,其中高强度的保护价政策显然起到了相当大作用。这些是 保护价在增产和增收方面的成效。 另一方面就是财务成本。1996年第三次粮食过剩序幕已经拉开,真实市场粮价进入改 革以来第三次急速走低的周期下行阶段,国有粮食系统用高于市场价格敞开买进的大量 粮食,或者锁定为过量库存并通过自然损耗和库存经营成本实现亏损,或者由于在较低 价位上脱手在市场上实现亏损。1996年到1998年第一季度的短短两年间,国家粮食亏损 竟高达近千亿元。如同增产增收效果很灵验一样,亏损效应也立竿见影。 巨额粮食亏损有四个原因,其中保护价最重要。 第一,在市场粮价周期性急速走低时用高于市场均衡价的保护价敞开收购粮食必然会 通过增加过量库存而发生亏损,这是近年粮食亏损激增的最根本原因。1996年粮食市场 名义价格是每斤约一元,国家保护价显著高于这一价位,因而估计1800亿斤左右过量库 存粮食收购费用在2000亿元之数。即便让最有效率的粮商来执行保护价收购政策也必然 会发生巨额财务亏损。保护价政策是巨额亏损充分条件。 第二,保护价与亏损关系之间因果联系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具有连续作用的动态效果 。保护价——库存量——亏损额三者之间存在动态因果联系,是因为高于市场均衡价的保护 价信号会刺激粮食生产,使下一年产量比没有保护价来得高。在已经发生市场过剩背景 下,增产效应会加剧过剩或抑制延缓市场价格机制本身对过剩的正常调节,相应使国有 粮食部门过量库存扩大,并通过自然损或不得不低价销售(包括在国际市场亏本出售, 给别国消费者提供补贴)实现亏损。也就是说,保护价的动态效果会使粮食财务亏损滚 动发生和扩大。 第三,国有粮食企业效率低下导致亏损。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般比非国有企业效率低 。CCER在1995年调查表明,小麦仓储和加工的经营成本对于私营粮商占其收购价格的36 %,而国有粮食企业则要占到66%。也就是说,即便让国有企业完全以赢利为目的经营, 不执行政策性任务,也会由于效率低而发生亏损。因为只要不是国有垄断,而是实行“双 轨制”存在非国有企业经营活动,市场价格就可能主要由更有竞争力的非国有企业成本和 报价决定,从而使经营成本较高的国有企业发生亏损。 过去国有粮食部门有可能在特定时期不发生亏损或亏损较小,前提条件是凭借国家低 价强制收购政策从农民那里收购粮食,然后用市场价格卖出去,即用不等价交换设定的 人为价差来弥补国有企业的效率损失。 第四是“粮鼠”原因。一是粮食部门个别坏人化公为私犯法行为,二是国有粮食企业或某 级管理机构违背财经纪律,挪用粮食收储资金搞其它经营活动,然后把所得收益打入企 业的经营利润。都会造成粮食亏损(或有利润时利润额下降),还会带来国有存粮帐实 不符...
第5讲第3次过剩
第五讲、第三次过剩和粮食保护价 1. 更大规模的粮食相对过剩 2. 粮食保护价政策 3. 保护价成本效益分析 4. 保护价政策背后的理念 规模更大的粮食相对过剩 好像是为了证实我国粮食生产对价格信号的反应能力,在人们对粮价上涨的危机感尚 未消除之际,1996年粮食产量越过一万亿斤的历史性台阶。以此为标志,粮食供求关系 按照它重复展示的周期变动程序拉开了第三次市场过剩序幕,并在1997- 98年达到高潮。 不相信市场调节作用人们会用粮食省长责任制政策来解释1996年粮食产量增长。实际 上省长责任制行政干预对增产有效果,并相应加剧了1996年以后的粮食过剩;但其作用 无论积极还是消极都是较为次要的。粮食产量增长主要是1995年真实粮价高峰水平拉动 的产物,是市场调节机制(包括过度调节作用)的表现。米袋子省长责任制不应是其主 要原因,否则无法解释非市场体制下“以粮为纲”那样空前力度的行政干预无法解决人们 温饱水平的粮食需要。没有价格信号和市场机制作用,任何一种行政干预手段不可能有 改革以来包括1996年那样粮食增产效果。 一万亿斤产量是过去认为到2000年也难以达到的计划目标,于是引发产量数据可靠性 的争论。低估价格信号作用的成见使人们难以理解1996年粮食增长,于是怀疑统计数据 可靠性。统计部门将1996年粮食产量数据上报后,被责成重新复查数据是否包含了较大 水份。由于当时统计制度下粮食是唯一用抽样调查方式产生的农产品数据,由于抽样调 查的数据产生程序比较规范和客观,统计部门最终有可能成功地消除人们对数据可靠性 的疑虑。 然而,这并不足以使一些研究人员根本改变认识,他们转而提出一万亿斤产量不代表 我国现阶段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问题在于,如果实际产出不反应生产能力,那末所谓“综 合生产能力”实在缺少一个正常概念所应起码具有的具体内涵和实用价值呢。 实际上1万亿斤产量揭开了第三次粮食过剩的序幕。这次过剩规模比前两次有过之无 不及,原因在于没有充分消化第二次过剩,供求变动周期中的紧缺阶段期比较短暂,因 而与前一次过剩有某种叠加性质。 过剩仍是通过粮食过量库存和真实粮价走势传达它来临的消息。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1995年末农户人均存粮高达540公斤。1996年通货膨胀较低但真实粮价很高,从经济收益 上看是抛售存粮的好时机。结果1996年年末农户人均库存量比上年狂泄43公斤,是有该 项统计以来农户存粮减少最多的一年。假定存粮农户人口总数为八亿,则1996年库存减 少总量在320亿公斤以上。到1997年末,农户人均粮食库存上升到550公斤的历史最高水 平。 过剩在国有粮食部门表现得更为明显。国家于1996年开始高保护价敞开收购粮食,使 当年增产的740亿斤粮食以及农户方面约640亿斤增加出售的存粮转化为国有部门过量库 存;1995年创纪录的近400亿斤净进口粮食形成结转库存;仅这三方面因素就估计使199 6年的国有粮食过量库存增加了近1800亿斤。1997年年末国家粮食库存量为4000亿斤,合 理需要量约为1500亿斤。过量库存超过2000亿斤,其中大部分估计是在1996年形成的。 库存量异常增长再次形成空前规模的仓容危机。国有粮食部门的现有正规仓容能力在 1500亿斤左右,对于实际周转及储备需要来说缺口不大,但无法容纳4000亿斤库存。过 量粮食库存有的堆放在空置厂房,兵营,校舍等临时仓库内,更多则不得不户外露天存 放。粮食库存在压占资金利息和经营费用等资金成本之外,还会发生显著的自然损耗。 非正常储存条件的存粮无疑会更多地发生实物性损耗。 反应粮食相对过剩市场信号是真实粮价变动趋势。从图3上看,真实粮价在1995年达 到周期性高峰水平之后,1996年开始明显回落。1997年粮价快速下跌,已显著低于长期 均衡水平,1998年粮价仍在一路下跌。 保护价新对策 由于“双推论”逻辑影响,与前两次过剩实施市场化改革的应对思路迥然不同,这次过 剩时政府一度以价格保护为中心采取对策。 1996年出台了两项极为重要的价格政策:从新粮上市起把国家粮食定购价提高40%左 右,并从秋季开始以定购价为保护价(即“地板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1996年市场价 仍显著高于长期均衡价,再次提价使定购价显著超出市场价,因而上述政策意味着政府 在显著高于市场均衡价以上确定了干预性的“地板价(THE FLOOR PRICE)”,高出比例据估计约在15-20%以上。 这一价格保护政策不仅决定了90年代后期粮食政策走势,对国家财政带来巨大负担, 在我国粮食政策乃至整个农业政策演变的历史上具有标志性地位,需要细致分析。 什么是粮食保护价? 首先要界定两点概念性问题。第一,区分“保护”一词两种含义。一种是把日常语言中 “保护”一词概念,另一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保护政策。后者是针对市场经济基本原则而 言的,手段之一是政府以高于市场价的干预价收购粮食和农产品,替代或限制市场机制 作用,以达到某种控制目标。保护价是上述保护政策的一种形式,即政府通过实施支持 性的“地板价”对市场价格机制进行干预的政策工具。 第二,进一步区分两种保护价。一种是以刺激粮食产量和并农民转移收入的保护价, 特征是把价位定在均衡价以上,具有提升均衡产量并向粮农均衡收入的政策目标。另一 种是以市场稳定为目标的保护价,特征是把价位定在均衡价以下和周期低谷以上,主要 设计功能是降低粮价周期波动振幅,不一定具有提升粮食产量和粮农收入的作用。 区分两类保护价关键是政策支持价格与市场均衡价比较价位。从政策实践上看政府进 行价格干预的动机可能是多样的,往往既有产量和收入动机,也有市场稳定考虑,因而 两类保护价干预手段可能会相互渗透而难以区分。 我国粮食保护价政策源起和发展 价格保护理念和政策可以上溯到第一次粮食过剩和85粮改时期:依据当时政策,如果 市场价格下降到原来的统购价格以下,国家将无限制收购;此后实际市场价格从未下降 到统购价水平,所以这一承诺从未发生实际作用,但是它至少在原则上表达了政府可能 进行价格保护的意向。 这一思路不断发展和具体化。如1990年粮食产量再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国务院44和 55号文件都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最低保护价和最高限价。1993年颁布“中华人 民共和国农业法” 规定了对粮食及其它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进行价格保护原则。1993年国务院12号 文件等文件,除了重申粮食价格保护原则,还对实施方式及资金来源做了规定。当时政 府领导人指出:“农业生产风险大,比较利益低,既有自然风险,又有市场风险,政府必 须给予保护。…….最重要的是价格保护。首先从粮食做起,今后逐步扩大到其它农产品” 。 上述政策演变含义耐人寻味: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传统,似乎导致对粮食价格干预 具有一种特殊的亲和力;粮食价格政策从挤压到保护转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以价格自 由化为基本内容之一的粮食市场化改革面临特殊困难。 我国粮食保护价政策的实施 尽管粮食保护价理念由来已久并呼声愈高,但从政策实践上看,1996年以前还不能说 是真正大规模地实施了粮食保护价政策。85粮改明文规定的保护价水平是当时的统购价 。统购价经济功能是通过剪刀差转移农民收入,虽经1979年提价20%,仍远远低于市场均 衡价,还可能低于市场周期低谷价,因而以统购价为基准的保护价在经济学意义上没有 实际作用。 90年代初政府规定的保护价基准水平是当时的定购价,它与1985年的比例价很相近, 可能已经高于市场周期低谷价。然而由于政策还不够配套,尤其是地方政府因财政考虑 没有价格保护积极性,加上1994年以后随着市场粮价上升后,保护价又低于市场价,所 以也没有实际作用。 直到1996年以前保护价并未得到真正实施。但是1994和1996年两次大幅度提高定购价 ,使其显著高于市场均衡价,1996年政府又明确要求国有粮食部门用定购价无限制收购 农民粮食,于是粮食保护价政策终于在多年酝酿准备后得到大张旗鼓的实施。 保护价的成本效益分析 保护价作为一种政策手段必然既有功效也有成本,可以当从成本效益两方面分析。 粮食价格保护政策都不是我国原创,外国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工业化带来经济结构转 变和粮食以及农业生产相对甚至绝对下降的形势下,都曾利用价格支持手段来保护本国 粮食生产和农业部门。 这一政策具有吸引力原因之一,在于它能够刺激本国粮食生产较快发展,一定时期内 改变由于市场经济比较优势规律作用粮食生产增速甚至绝对量下降的趋势。例如,由于 采取保护政策,欧共体由粮食净进口地区变为净出口,日本,南韩提高了大米自给率。 但扭曲市场机制必然要付效率低下的成本,由于保护政策体现了政府意志,效率损失表 现为财政补贴费用。从国际范围看,在农业保护主义盛行的国家和地区,财政补贴占到 粮食等农产品价值的三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以上,政府因此发生巨额亏损都是常见现象 。粮食保护价既能刺激增产也会带来亏损,这既是经济学常识,也是普遍的观察事实。 我国粮食价格保护当然也会受上述成本效益规律支配。值得注意的是,国外即便是在 农业保护政策上走得较远的国家,在实施保护价收购时仍要根据财政支持能力等约束条 件,事先限定保护收购的数量。相比之下,我国价格保护特点是无限制敞开收购,并向 农民承诺价格不会变。可见我国价格保护政策的信号更强,至少在1996年保护力度很大 ,从理论逻辑上推论增产成效和亏损代价必然更为显著。 我国粮食生产继1995年丰收和1996年特大丰收之后,1997和1998两年仍是较大丰收年。 与过去谈粮食“两丰一歉”或“两丰两歉一平”一类说法,具有很大异常性。反常现象应有 反常原因,这应主要是价格保护政策功劳,在绝对或相对意义上实现了政府的粮食稳定 增长目标。同时高价收购也使农民得到暂时的实惠,从农民收入来看,1996年农村人口 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高达9%,远远高于1990- 1997年间的4.2%的平均水平,其中高强度的保护价政策显然起到了相当大作用。这些是 保护价在增产和增收方面的成效。 另一方面就是财务成本。1996年第三次粮食过剩序幕已经拉开,真实市场粮价进入改 革以来第三次急速走低的周期下行阶段,国有粮食系统用高于市场价格敞开买进的大量 粮食,或者锁定为过量库存并通过自然损耗和库存经营成本实现亏损,或者由于在较低 价位上脱手在市场上实现亏损。1996年到1998年第一季度的短短两年间,国家粮食亏损 竟高达近千亿元。如同增产增收效果很灵验一样,亏损效应也立竿见影。 巨额粮食亏损有四个原因,其中保护价最重要。 第一,在市场粮价周期性急速走低时用高于市场均衡价的保护价敞开收购粮食必然会 通过增加过量库存而发生亏损,这是近年粮食亏损激增的最根本原因。1996年粮食市场 名义价格是每斤约一元,国家保护价显著高于这一价位,因而估计1800亿斤左右过量库 存粮食收购费用在2000亿元之数。即便让最有效率的粮商来执行保护价收购政策也必然 会发生巨额财务亏损。保护价政策是巨额亏损充分条件。 第二,保护价与亏损关系之间因果联系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具有连续作用的动态效果 。保护价——库存量——亏损额三者之间存在动态因果联系,是因为高于市场均衡价的保护 价信号会刺激粮食生产,使下一年产量比没有保护价来得高。在已经发生市场过剩背景 下,增产效应会加剧过剩或抑制延缓市场价格机制本身对过剩的正常调节,相应使国有 粮食部门过量库存扩大,并通过自然损或不得不低价销售(包括在国际市场亏本出售, 给别国消费者提供补贴)实现亏损。也就是说,保护价的动态效果会使粮食财务亏损滚 动发生和扩大。 第三,国有粮食企业效率低下导致亏损。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般比非国有企业效率低 。CCER在1995年调查表明,小麦仓储和加工的经营成本对于私营粮商占其收购价格的36 %,而国有粮食企业则要占到66%。也就是说,即便让国有企业完全以赢利为目的经营, 不执行政策性任务,也会由于效率低而发生亏损。因为只要不是国有垄断,而是实行“双 轨制”存在非国有企业经营活动,市场价格就可能主要由更有竞争力的非国有企业成本和 报价决定,从而使经营成本较高的国有企业发生亏损。 过去国有粮食部门有可能在特定时期不发生亏损或亏损较小,前提条件是凭借国家低 价强制收购政策从农民那里收购粮食,然后用市场价格卖出去,即用不等价交换设定的 人为价差来弥补国有企业的效率损失。 第四是“粮鼠”原因。一是粮食部门个别坏人化公为私犯法行为,二是国有粮食企业或某 级管理机构违背财经纪律,挪用粮食收储资金搞其它经营活动,然后把所得收益打入企 业的经营利润。都会造成粮食亏损(或有利润时利润额下降),还会带来国有存粮帐实 不符...
第5讲第3次过剩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
- 10跟我学礼仪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