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MBO寻觅坦途的不坦之途

  文件类别:其它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小:13K

  下载次数:71

  所需积分:2点

  解压密码:qg68.cn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

清华大学卓越生产运营总监高级研修班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方大MBO寻觅坦途的不坦之途
|方大MBO寻觅坦途的不坦之途 | |2003-03-24 | | | |编者按:在市场对管理层收购(MBO)的争论日渐白热化的同时,加入MBO大 | |军的上市公司明显增多,如洞庭水殖、胜利股份、维科精华、鄂尔多斯、 | |佛塑股份、特变电工等,还有多家上市公司在下属控股公司实施了MBO,如| |阿继电器、金丰投资等。此外,受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以及《上市公司| |收购管理办法》的刺激,预计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酝酿推出MBO方案。作 | |为最早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之一,深圳方大引爆了上市公司2002年 | |开始的MBO热潮,探询方大的MBO之路,勾勒其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利弊得失 | |和实施后内部管理的嬗变,应该是有意义的。 | | | |方大集团股份公司是一家搞新型建材和氮化镓(GaN)基半导体材料及器件的| |企业,前身是成立于1991年12月的蛇口方大集团,1995年方大在B股市场上| |市(200055),1996年在A股市场上市(000055),取得资金支持的方大扩大新| |型建材产业规模,注重技术研发,获得长足发展,成为我国新型建材行业 | |综合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 | | 2001年6月20日,方大的大股东深圳方大经济发展公司(由蛇口方大集 | |团更名,下称经发公司)宣布,将其所持有的4890万股方大法人股转让给邦| |林科技,每股转让价格3.28元;2001年9月又将1110万股法人股转让给邦林| |科技,每股转让价格为3.55元人民币,转让总金额为19979.7万元人民币。| |2001年9月经发公司又将其所持有的4711.2万股深圳方大法人股转让给时利| |和公司,每股转让价格为3.08元人民币,转让总金额为14510.496万元。 | | | |邦林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7日,熊建明持股85%;时利和公司成立于2001年| |6月12日,由方大公司除了熊建明之外的其他高层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共同| |出资成立。 | | 股权转让后,经发公司完全退出方大,而邦林公司和时利和公司分别 | |持有深方大6000万股和4711万股,成为公司的第一和第二大股东。此次收 | |购后,熊建明个人直接和间接持股份约占股本总额的24.3%,成为公司实际| |上的第一大股东。方大对邦林公司与时利和公司有关情况的披露,使得方 | |大的MBO之举早早浮出水面。 | | 方大MBO的特例性之一是它不涉及国有股权转让,而公司在实施MBO后 | |业绩的下滑,更使这家公司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 | 亏损之后——坦途犹可期 | | 市场竞争之下适者生存,熊建明不太认同"强者恒强、大者恒大"之说 | |。他认为,现代企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技术"和"人"这两个层面,支持企 | |业发展的核心是技术,企业发展的关键是人,必须对市场、客户有快速反 | |应的能力。 | | 实施的管理层收购和进行管理机制大变革使得方大最终更贴近市场, | |企业组织架构中的每一环节都贴近客户,每个人的责任都很明确,正是熊 | |建明所想要的。 | | 新的体制下,表面上方大各家子公司对外仍保持独立法人资格,但其 | |经营管理职能已全部被剥离,划归由集团统一设立的营销、制造、工程、 | |采购、技术和财务等六大业务中心,熊建明称之为"管理组织结构形式内部| |虚拟化、管理体制实体化";与此同时,实施业务流程重组合并,内部管理| |"扁平化",减少了中间层次。根据改革的需要,方大内部的主要岗位都在 | |搞竞聘上岗,管理岗位压缩了三分之一,有的要调换岗位,有的被分流甚 | |至被淘汰,压力一下子到了每个人的头上。去年10月到如今,从这四、五 | |个月的实施情况看,改革效果明显,突出表现在管的事多了,管事的人却 | |少了,工作效率提高,市场反应能力也提高。 | | 方大内部管理主要围绕市场来进行,一下子理顺了内部管理,各项工 | |作有据可查,各部门间的竞争与合作也调动起来了。 | | 熊建明对2002年出现亏损一直感到无比歉意,但他并不认为亏损的影 | |响很严重,毕竟方大的经营情况没有大的变化,企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摆 | |在那里,企业技术核心、销售网络、管理架构、人才机制等依然健康。更 | |重要的是,在发展底谷期方大还趁机对内部进行了大调整,实施的MBO和管| |理变革令企业更具活力。在方大人的眼里,未来只要抓住新型建材市场的 | |新机遇、继续做大半导体IC产业,方大的MBO之路依然光明,方大的前景依| |然可以看好。 | | 观点集粹 | | 上市公司实施MBO的十大特点 | | | |1、企业创业色彩浓厚,或者企业领导人在企业发展中功绩突出,企业领导| |人及其团队在经营上对企业的控制力很强。 | | 2、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前景比较好,有管理效率空间。 | | | |3、所有制背景上,国有企业或集体控股企业为主,大多数公司产权不清晰| |,缺乏终极委托人。 | | 4、产业背景上,多数属于竞争性产业。 | | | |5、收购人通常是高层管理人员,部分公司如粤美的等考虑了普通员工,方| |大则考虑了技术骨干,宇通客车还涉及公司以外的私人。 | | 6、收购对象通常是上市公司本身,但也有一些上市公司MBO的对象是 | |下属子公司,如阿继电器等。 | | | |7、收购主体上,通过设立私人控股的有限公司来间接收购,达到控股目的| |,并尽量避免关联交易与同业竞争。 | | | |8、通常采取协议收购方式,在定价方面基本参考净资产指标,法人股转让| |价格通常在净资产基础上进行折让。 | | | |9、受让方资金来源于对收购后股份公司股权的抵押贷款和现金分红,比如| |方大就采取股权质押贷款方式,粤美的和宇通客车则采取了大比例现金分 | |红;目前一些上市公司如全兴股份则开始采取信托融资方式。 | | | |10、大多数实施MBO的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缺乏及时性和有效性,尤其| |是交易价格、资金来源、还款方式等重要信息没有得到及时披露。 | | 上市公司实施MBO的五大问题 | | | |1、收购主体的合法性:《公司法》第十二条就企业对外投资设置的限制性规| |定。如果按照这一条,大多数收购方都无法完成MBO。另外,部分公司的MB| |O还涉及职工持股会的做法,但职工持股会的性质是社会团体法人,不能从| |事投资活动。 | | 2、定价的合理性:目前上市公司MBO操作收购定价大多围绕企业资产 | |净值波动,但账面价值法割裂了资产的实际价值与收购成本之间的联系, | |容易在确定净资产值时做手脚,对部分具有管理与财务效率空间的企业有 | |利;个别上市公司通过职工安置、资产核销、债务剥离等手段减少收购总 | |量、提高资产质量,来实现对管理层的历史补偿,但这些做法缺乏相应依 | |据。 | | | |3、融资障碍:贷款通则关于信贷融资不得用于股权收购的规定,对上市公| |司实施MBO所产生的融资需求形成制约;信托解决方案有其优势,但监管部| |门态度尚不明确,有行政风险;风险基金的融资角色也存在法律和行政上 | |的障碍。 | | 4、运作风险:实施MBO会导致企业命脉完全掌控在少数人手中,一旦 | |监管不力,就有可能产生大股东兼内部人滥用股权侵吞中小股东利益,掏 | |空上市公司的严重问题。 | | 5、企业经营风险:实施MBO虽可以改变产权关系,但如果企业不能在 | |此基础上很好地实现资产结构调整及业务重新整合,调动员工积极性,则 | |有可能导致经营亏损的风险,令管理层收购陷入困境。 | | 方案酝酿四载——波澜不兴 | | 方大早在1997年就开始考虑建立股份激励方面的问题。 | | 由于方大已不是初创企业,要给员工授予股份,在现行法律框架内, | |实际上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熊建明和董事会秘书卢卫卫等人曾为此做了 | |大量工作,尝试设计出三套期权方案,以及员工持股计划、B股回购、法人| |股回购和大股东股份回购等,有些方案相当超前,最后却因为种种原因都 | |没有成功。在四处碰壁之后,方大只能另辟蹊径。 | | | |据说熊建明是受到境外一位投资银行家所赠书籍以及四通搞MBO的启发,才| |决定试着搞管理层收购的。从严格意义上讲,管理层收购在西方国家主要 | |运用于反收购,并不是最好的激励方式,熊建明也认为,搞期权激励的效 | |果可能更好,但在当时条件下,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 | | |上市公司搞MBO通常要涉及几大问题:资金或融资、收购主体设计、收购定| |价、运作风险、信息披露等,国有股还会涉及主管部门审批,牵涉面相当 | |广。为解决所涉及的问题,方大进行了很多探索,所实施的MBO之所以被认| |为是一次比较成功的经典案例,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坚持"透明度"和"规范性| |"的运作有很大的关系。 | | 从"透明度"的角度,方大在运作中对信息披露的准确完整比较注意: | |方大在实施当时即发布了转让方、受让方、上市公司三方公告,详细披露 | |受让价格与数量,受让方成立时间、经营范围及大股东情况,实施结束后 | |还作出提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方大还于2001年8月4日和11月13日披露 | |了邦林科技、时利和公司分别以其所持深圳方大法人股向银行进行3年期质| |押贷款的情况。方大内部人士后来回忆当时实施的情况时指出,在方案制 | |订与披露过程中,方大都积极与监管部门协商沟通,取得了监管部门的理 | |解与支持。 | | 方大在资金来源、公司治理结构安排、实施风险揭示及回避同业竞争 | |等方面尽量遵守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尽量不引起各种争议,对"规范性" | |也是尽量恪守。 | | | |方大搞管理层收购需要动用资金4亿多,很显然需要得到融资支持,从信息| |披露情况看,收购方运用了财务杠杆,取得了银行质押贷款,现在这已是 | |上市公司搞MBO的最普通做法。当然由于当时信托融资方式尚未成气候,方| |大只能采取股权质押融资方式。 | | 在解决融资问题时,方大明确首笔收购资金由管理层自己出,并采取 | |措施确保上市公司不对管理层收购股权提供资金或担保,也不搞一些...
方大MBO寻觅坦途的不坦之途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