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瓶颈——民营企业批判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成长的瓶颈——民营企业批判
成长的瓶颈 ——民营企业批判 作者:余治国 目录 序 从“倒U曲线”谈起 第一章 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民营企业 第一节 民营企业发展简史 第二节 民营企业的优势 第二章 “草根”与“贵族”——民营企业发展的社会障碍 第一节 举步维艰 第二节 全球化的冲击 第三节 市场与信用 第三章 企业与家族——民营企业家族管理的误区 第一节 家族管理与家族化管理 第二节 皇亲与大臣 第三节 太子接班 第四章 直觉与制度——民营企业运作的误区 第一节 非理性的思维方式 第二节 残缺的制度 第五章 短视与投机——民营企业的战略匮乏症 第一节 战略缺失症 第二节 肤浅的策划 第三节 扩张与死亡 第四节 企业家精神与战略 第六章 企业生命之根——民营企业虚弱的竞争力 第一节 核心竞争力与生存 第二节 多元化战略的异化 第三节 民族产业当自强 第七章 惟我独尊与以人为本——民营企业的管理陷阱 1. 企业家的狂躁症 附录:谏太宗十思疏 第二节 权术不是管理 第三节 没有任何借口吗 第四节 职业经理人的困惑 第五节 请尊重员工 第八章 民营企业与中国社会 民营企业管理最根本的问题不在于管理 附录: 论民营企业家的个人修养 跋 序 从“倒U曲线”谈起 “倒U曲线”在经济学中又称“库兹涅茨曲线”。“倒U曲线”现象主要是指企业在原始资本 积累和原始创业阶段,其业绩与规模呈现正常的上升趋势,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 ,产品和利润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时,会出现停滞不前甚至于严重的业绩和利润下降趋势 ,直到消亡这样一种轨迹。“倒U曲线”既可以指企业的产品、销售额和利润,也可以指它 的业绩和规模,但从本质上主要是指企业发展的运行轨迹。 有三个民营企业案例: 案例一:A公司是以生产和经营高技术含量的中西药、保健品、生物药、美容品为主 ,兼营保健食品和现代建筑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创建于1990年10月。它以减肥茶 起家,连续在1993、1994年实现利润2亿元,到1994年时其产值和利润已跃居国内同行业 之首,完成了企业规模的原始扩张,实现了企业初期固定资产的快速积累和跳跃式整体 推进发展的战略意图。但是,好景不长,由于管理方面(尤其是人力资源政策的极大缺陷 )的先天不足,于1994年底出现巨大的经营危机;其总裁D君于1995年6月突然宣布企业进 入休整期,从此销声匿迹。 案例二:B公司成立于1988年7月,其前身为某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B公司是集技工 贸于一体,以科技开发为基础,以信息产业、环保产业和医药产业为支柱的多元化发展 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公司。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公司凭借人才方面的优势,先后开发出 包括国家级重点新产品等在内近200项高技术产品,获各类地方级、国家级奖励和荣誉称 号无数。该公司是一个拥有大批一流人才的大型企业,拥有员工1000多人,平均年龄仅 29.5岁,其中30岁以下的就占70%,而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则占员工总数的4 8%,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近90%。1999年3月16日,创立了以信息和环保产业为主 营方向的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8月通过收购股权加大医药板块的资本投入。但是去年以 来,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缺陷和薄弱及由此导致的某些人才的使用不当,使得B公司 业绩和效益大大滑坡;在资本市场上也在今年上半年由绩优蓝筹股转为出现前所未有的 业绩预警。 案例三:目前,被北京某大报评为“2001年度最佳公司——最具爆发力的民营公司”C公 司,在保健品市场一向不显山露水,却于2001年6月8日率先撞开资本市场的大门,被业 界誉为“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一次性筹措到17亿元资金(以发行价计算),这在中国资本市 场前所未有,标志着国内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已经打通。”为什么该公司此时会如此恰当地 选择进入资本市场?原因可能正如其董事长E君所言:“现在,面临着国外大企业的竞争, 我们不能光靠盈利来扩大规模,那样速度太慢了。民营企业要做大,只有两条路:出让 给优秀的跨国企业,再就是上市……上市是为了加强竞争力,把企业发展下去。”作为国内 民营药业的典型代表,B公司只用不到1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家族企业向公众公司、由保 健品企业向综合药业的成功转型,其中最成功之处就是它所网罗的职业经理人及其先进 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策略。 考察上述三个案例,就会发现我国民营企业常常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阶段时,就 会上演一幕幕“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悲剧。 在民营企业中,称得上大型企业的,不足800家,约占总数的0.004%,真可谓凤毛麟 角。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无法向大型企业迈进的“瓶颈”。那么到底, 在这个跨越上,存在着什么障碍,能使这么多企业纷纷“下马”呢? 本书就这个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提出一些肤浅的见解,以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如果翻阅本书的民营企业家、民营企业员工、关心民营企业发展的人们、关心中国经 济发展的人们,能够从拙作中能够体会到些许作者的苦心,本书写作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 在这里,我还要强烈呼吁能够有更多的人来关心我们的民营企业,因为一个健康的社 会经济体系中民营企业应该是主流,而不是处在边缘地位的尴尬局面。 作者个人非常喜欢“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这两句话,就用这两句话与所有希望并相信中华民族能够崛起的朋友们共勉。 余治国谨识于交通大学 2004年11月10日 第一章 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民营企业的活力 第一节 民营企业发展简史 中国的事业是民营企业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一个 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民营企业的迅速崛起,民营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据统计,全国已有3200多万户个体私营企业,解决了一亿多人的就业问题,我国民营企业总 户数已达800万家,分别占全国企业总数99%、工业产值60%、工业增加值40%、实现利税 77%、出口额60%、城镇就业机会的75%,民营企业的年产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 远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GDP中所占比重已达到61%,拥有的 资产占全社会资产的比重已超过20%,民营企业产值已“三分天下”甚至“二分天下”。我们 现在完全可以说,民营经济是国家经济的主要成分,中国经济的未来完全依赖于民营企 业。 同时随着中国加入WTO,国有企业要改制,以后没有纯的国有企业了,都是股份制企 业,它是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也是国家的股份,有综合性的混合经济所有制。从这个 意义上讲民营经济一定是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力量。 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民营企业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生命周期过短。据统计,我国民营 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5000家民营企业,生存时间超过5 年的只有430家,其余91.4%的企业已烟消云散;生存期超过8年的企业仅占总数的3%左右 。一般民企真正发展的黄金时期也就在2到年,之后要么倒闭、要么长期停滞徘徊。沈阳 飞龙集团、山东三株集团、珠海巨人集团、郑州亚细亚集团、广东中山爱多集团、广东 顺德万家乐公司、广东太阳神集团、深圳银广厦集团、瀛海威集团、中式快餐店"红高粱 "……,如同流星一般划过天空,万人翘首,最终却陨落。每天都有无数民企开业,标志着 创业者个人事业的开始,每天又有无数的民企倒闭,鹤然而逝。中国的企业可真是江山 易改,城头变幻,一声叹息。 力帆集团老总尹明善说过一句话:“我的成功要换在市场经济国家是不可能的”。这句 话含蓄的说明了民营企业成功与失败的深层原因。实际上,民营企业家是不是完全依靠 自己的个人能力与素质起家的: 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历史的原因,早期中国私营企业主大多是社会边缘人士 ,即无法进入主流社会层面的人士,包括劳改劳教释放人员、返城无业知青、个体户、 农民、城镇无业人员、被国营企业开除或辞退人员,所受教育有限、层次不高。他们往 往从个体户开始,凭着一股草莽英雄的勇气在商海中冲撞,一不小心就发了财,成了民 营企业家。 二、上世纪八七到八八年的价格双轨制,差价总额达到几百亿元,大部分差价都落入 了民企老板与少数政府官员手中。 三、上世纪九十初期的原材料投机生意,很多人低价买高价卖赚取市场差价而起家; 九二到九三年的房地产开发热,大片土地转手之间就赚得几十万、上百万元;九十年代 中期的炒股热,一些胆大者低价购进大量股票,一夜之间成了暴发户;是朋友、同事参 股合资开办的合伙企业。 四、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的国有企业转制过程中,过去在党、政、军、行政、事业单 位掌握一定权力,或者在国企、民营企业当经理人期间聚拢了大量资源的人,在机会适 当的时候,跣足下海,开公司办企业,实际是将过去的权力和市场关系变现,将无形资 源变现为有形的货币。一批特权者变着法倾吞国家财产发了大财。这是一种公然破坏市 场经济环境,人为制造市场不公平竞争的现象-。 五、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由于各种原因,下岗工人、失去土地或因为种种原因不 愿困守乡村的农民, 以及刚刚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这是中国数量最大的一拨创业者,也是小打小闹的 小生意。这一类型的小老板,占中国创业者总数的90%。其中许多人是被逼上梁山,为了 谋生混口饭吃。这批人中极少数因为偶然的机遇成长为大中型企业的,因为现在国内市 场已经不像二十多年前,像刘永好兄弟、鲁冠球、南存辉他们那个创业时代,经济短缺 ,机制混乱,机遇遍地。如今这个时代,多得是每天一睁眼就满世界找钱的主儿,少得 是赚钱的机会,用句俗话来说,就是狼多肉少,仅仅想依靠机遇成就大业,早已经是不 切实际的幻想了。 我们还要面对一个事实,就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素质也普遍偏低。这是因为: 一、有关权威部门在九十年代末对温州民营企业家做的一次述职调查结果显示:小学 毕业在3.86%、初中毕业占40.3%,高中毕业在38%,大专毕业占14.1%,本科毕业占3.1% 。这表明,民营企业家的主体部分的学历还是普遍偏低。由于绝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家出 身于社会边缘人士,无论是思维模式还是行为方式都局限在他出身背景的圈子里。个体 户的所有活动都不需要正规企业的那种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激励;农民的生产活 动多数是小农经济形态,独家独户,精耕细作,自己自足,与外界的协调和配合很少, 并不需要什么组织运作,处于半封闭的状态;而城镇无业人员长期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 外的边缘人,是城市社会中低层中的低层,完全靠自己的单打独斗来生存。所以,民营 企业家从创业开始就不具备现代企业家精神。当企业规模扩大,运作复杂之后,他们所 创办的现代公司与他们内心深处的小农意识或市侩式的思维方式之间产生了极大的矛盾 。 二、中国市场经济的反站不过短短二十来年,民营企业发展成规模型企业也不过十年 左右,整个中国民营经济形态尚未形成稳定而成熟的运作模式,正如邓小平所说的,现 在一切都还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到哪算哪。很多人都说西方管理不适合应用于中国民 营企业,实际上是中国民营企业与种种发达先进而成熟的西方管理文化与技术相去甚远 ,民营企业远远没有达到应用现代西方管理的境界。只不过走过了二十年的道路的中国 民营企业家与经过了长达几百年的市场经济磨练的西方企业家相比,不过像小孩一样幼 稚。从本质上来说,中国民营企业还没有跨越西方百年前的泰罗制时代,甚至大部分的 民营企业还远远没有达不到这个水平。 三、很多民营企业家是靠胆子大、眼光、善于投机、善于钻政策空子、善于打擦边球 而起家发财的。在他们身上,更多的是市井钻营者的机敏和梁山好汉式的豪气,这些民 营企业家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套住上家的货款、如何为延迟付款找借口、如何通过某种手 段让合作伙伴落入其设下的圈套、如果摆脱追债者的纠缠。民营企业家身上更多的是生 意人的精明与狡黠、甚至是街头地摊式的精于算计,缺乏的是哲学家的头脑、企业家的 眼光和政治家的胸怀。还有一些民营企业家因具有政府背景而通过权利寻租,将国家资 产侵为己有,这仅仅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而已,这些人的能力更多的是体现在玩弄政治 权术、上窜下跳、欺上瞒下的官场,根本谈不上什么经营与管理。当企业发展壮大之后 ,需要现代化、专业化、规则化和制度化经营的时候,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家就显示出无 奈与无能。民营企业老板绝大部分都是地主老财型、跑江湖的生意人型、博彩投机型、 红顶商人型,具有现代企业家精神和一定哲学素养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这决定了大部 分的民营企业家都没有一种长远发展、服务社会和振兴民族经济的思想境界。我们可以 毫不夸张的说,大部分民营企业都不是学习型企业,而是游击式的投机型企业;大部分 民营企业老板都...
成长的瓶颈——民营企业批判
成长的瓶颈 ——民营企业批判 作者:余治国 目录 序 从“倒U曲线”谈起 第一章 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民营企业 第一节 民营企业发展简史 第二节 民营企业的优势 第二章 “草根”与“贵族”——民营企业发展的社会障碍 第一节 举步维艰 第二节 全球化的冲击 第三节 市场与信用 第三章 企业与家族——民营企业家族管理的误区 第一节 家族管理与家族化管理 第二节 皇亲与大臣 第三节 太子接班 第四章 直觉与制度——民营企业运作的误区 第一节 非理性的思维方式 第二节 残缺的制度 第五章 短视与投机——民营企业的战略匮乏症 第一节 战略缺失症 第二节 肤浅的策划 第三节 扩张与死亡 第四节 企业家精神与战略 第六章 企业生命之根——民营企业虚弱的竞争力 第一节 核心竞争力与生存 第二节 多元化战略的异化 第三节 民族产业当自强 第七章 惟我独尊与以人为本——民营企业的管理陷阱 1. 企业家的狂躁症 附录:谏太宗十思疏 第二节 权术不是管理 第三节 没有任何借口吗 第四节 职业经理人的困惑 第五节 请尊重员工 第八章 民营企业与中国社会 民营企业管理最根本的问题不在于管理 附录: 论民营企业家的个人修养 跋 序 从“倒U曲线”谈起 “倒U曲线”在经济学中又称“库兹涅茨曲线”。“倒U曲线”现象主要是指企业在原始资本 积累和原始创业阶段,其业绩与规模呈现正常的上升趋势,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 ,产品和利润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时,会出现停滞不前甚至于严重的业绩和利润下降趋势 ,直到消亡这样一种轨迹。“倒U曲线”既可以指企业的产品、销售额和利润,也可以指它 的业绩和规模,但从本质上主要是指企业发展的运行轨迹。 有三个民营企业案例: 案例一:A公司是以生产和经营高技术含量的中西药、保健品、生物药、美容品为主 ,兼营保健食品和现代建筑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创建于1990年10月。它以减肥茶 起家,连续在1993、1994年实现利润2亿元,到1994年时其产值和利润已跃居国内同行业 之首,完成了企业规模的原始扩张,实现了企业初期固定资产的快速积累和跳跃式整体 推进发展的战略意图。但是,好景不长,由于管理方面(尤其是人力资源政策的极大缺陷 )的先天不足,于1994年底出现巨大的经营危机;其总裁D君于1995年6月突然宣布企业进 入休整期,从此销声匿迹。 案例二:B公司成立于1988年7月,其前身为某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B公司是集技工 贸于一体,以科技开发为基础,以信息产业、环保产业和医药产业为支柱的多元化发展 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公司。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公司凭借人才方面的优势,先后开发出 包括国家级重点新产品等在内近200项高技术产品,获各类地方级、国家级奖励和荣誉称 号无数。该公司是一个拥有大批一流人才的大型企业,拥有员工1000多人,平均年龄仅 29.5岁,其中30岁以下的就占70%,而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则占员工总数的4 8%,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近90%。1999年3月16日,创立了以信息和环保产业为主 营方向的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8月通过收购股权加大医药板块的资本投入。但是去年以 来,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缺陷和薄弱及由此导致的某些人才的使用不当,使得B公司 业绩和效益大大滑坡;在资本市场上也在今年上半年由绩优蓝筹股转为出现前所未有的 业绩预警。 案例三:目前,被北京某大报评为“2001年度最佳公司——最具爆发力的民营公司”C公 司,在保健品市场一向不显山露水,却于2001年6月8日率先撞开资本市场的大门,被业 界誉为“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一次性筹措到17亿元资金(以发行价计算),这在中国资本市 场前所未有,标志着国内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已经打通。”为什么该公司此时会如此恰当地 选择进入资本市场?原因可能正如其董事长E君所言:“现在,面临着国外大企业的竞争, 我们不能光靠盈利来扩大规模,那样速度太慢了。民营企业要做大,只有两条路:出让 给优秀的跨国企业,再就是上市……上市是为了加强竞争力,把企业发展下去。”作为国内 民营药业的典型代表,B公司只用不到1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家族企业向公众公司、由保 健品企业向综合药业的成功转型,其中最成功之处就是它所网罗的职业经理人及其先进 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策略。 考察上述三个案例,就会发现我国民营企业常常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阶段时,就 会上演一幕幕“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悲剧。 在民营企业中,称得上大型企业的,不足800家,约占总数的0.004%,真可谓凤毛麟 角。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无法向大型企业迈进的“瓶颈”。那么到底, 在这个跨越上,存在着什么障碍,能使这么多企业纷纷“下马”呢? 本书就这个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提出一些肤浅的见解,以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如果翻阅本书的民营企业家、民营企业员工、关心民营企业发展的人们、关心中国经 济发展的人们,能够从拙作中能够体会到些许作者的苦心,本书写作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 在这里,我还要强烈呼吁能够有更多的人来关心我们的民营企业,因为一个健康的社 会经济体系中民营企业应该是主流,而不是处在边缘地位的尴尬局面。 作者个人非常喜欢“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这两句话,就用这两句话与所有希望并相信中华民族能够崛起的朋友们共勉。 余治国谨识于交通大学 2004年11月10日 第一章 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民营企业的活力 第一节 民营企业发展简史 中国的事业是民营企业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一个 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民营企业的迅速崛起,民营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据统计,全国已有3200多万户个体私营企业,解决了一亿多人的就业问题,我国民营企业总 户数已达800万家,分别占全国企业总数99%、工业产值60%、工业增加值40%、实现利税 77%、出口额60%、城镇就业机会的75%,民营企业的年产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 远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GDP中所占比重已达到61%,拥有的 资产占全社会资产的比重已超过20%,民营企业产值已“三分天下”甚至“二分天下”。我们 现在完全可以说,民营经济是国家经济的主要成分,中国经济的未来完全依赖于民营企 业。 同时随着中国加入WTO,国有企业要改制,以后没有纯的国有企业了,都是股份制企 业,它是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也是国家的股份,有综合性的混合经济所有制。从这个 意义上讲民营经济一定是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力量。 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民营企业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生命周期过短。据统计,我国民营 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5000家民营企业,生存时间超过5 年的只有430家,其余91.4%的企业已烟消云散;生存期超过8年的企业仅占总数的3%左右 。一般民企真正发展的黄金时期也就在2到年,之后要么倒闭、要么长期停滞徘徊。沈阳 飞龙集团、山东三株集团、珠海巨人集团、郑州亚细亚集团、广东中山爱多集团、广东 顺德万家乐公司、广东太阳神集团、深圳银广厦集团、瀛海威集团、中式快餐店"红高粱 "……,如同流星一般划过天空,万人翘首,最终却陨落。每天都有无数民企开业,标志着 创业者个人事业的开始,每天又有无数的民企倒闭,鹤然而逝。中国的企业可真是江山 易改,城头变幻,一声叹息。 力帆集团老总尹明善说过一句话:“我的成功要换在市场经济国家是不可能的”。这句 话含蓄的说明了民营企业成功与失败的深层原因。实际上,民营企业家是不是完全依靠 自己的个人能力与素质起家的: 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历史的原因,早期中国私营企业主大多是社会边缘人士 ,即无法进入主流社会层面的人士,包括劳改劳教释放人员、返城无业知青、个体户、 农民、城镇无业人员、被国营企业开除或辞退人员,所受教育有限、层次不高。他们往 往从个体户开始,凭着一股草莽英雄的勇气在商海中冲撞,一不小心就发了财,成了民 营企业家。 二、上世纪八七到八八年的价格双轨制,差价总额达到几百亿元,大部分差价都落入 了民企老板与少数政府官员手中。 三、上世纪九十初期的原材料投机生意,很多人低价买高价卖赚取市场差价而起家; 九二到九三年的房地产开发热,大片土地转手之间就赚得几十万、上百万元;九十年代 中期的炒股热,一些胆大者低价购进大量股票,一夜之间成了暴发户;是朋友、同事参 股合资开办的合伙企业。 四、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的国有企业转制过程中,过去在党、政、军、行政、事业单 位掌握一定权力,或者在国企、民营企业当经理人期间聚拢了大量资源的人,在机会适 当的时候,跣足下海,开公司办企业,实际是将过去的权力和市场关系变现,将无形资 源变现为有形的货币。一批特权者变着法倾吞国家财产发了大财。这是一种公然破坏市 场经济环境,人为制造市场不公平竞争的现象-。 五、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由于各种原因,下岗工人、失去土地或因为种种原因不 愿困守乡村的农民, 以及刚刚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这是中国数量最大的一拨创业者,也是小打小闹的 小生意。这一类型的小老板,占中国创业者总数的90%。其中许多人是被逼上梁山,为了 谋生混口饭吃。这批人中极少数因为偶然的机遇成长为大中型企业的,因为现在国内市 场已经不像二十多年前,像刘永好兄弟、鲁冠球、南存辉他们那个创业时代,经济短缺 ,机制混乱,机遇遍地。如今这个时代,多得是每天一睁眼就满世界找钱的主儿,少得 是赚钱的机会,用句俗话来说,就是狼多肉少,仅仅想依靠机遇成就大业,早已经是不 切实际的幻想了。 我们还要面对一个事实,就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素质也普遍偏低。这是因为: 一、有关权威部门在九十年代末对温州民营企业家做的一次述职调查结果显示:小学 毕业在3.86%、初中毕业占40.3%,高中毕业在38%,大专毕业占14.1%,本科毕业占3.1% 。这表明,民营企业家的主体部分的学历还是普遍偏低。由于绝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家出 身于社会边缘人士,无论是思维模式还是行为方式都局限在他出身背景的圈子里。个体 户的所有活动都不需要正规企业的那种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激励;农民的生产活 动多数是小农经济形态,独家独户,精耕细作,自己自足,与外界的协调和配合很少, 并不需要什么组织运作,处于半封闭的状态;而城镇无业人员长期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 外的边缘人,是城市社会中低层中的低层,完全靠自己的单打独斗来生存。所以,民营 企业家从创业开始就不具备现代企业家精神。当企业规模扩大,运作复杂之后,他们所 创办的现代公司与他们内心深处的小农意识或市侩式的思维方式之间产生了极大的矛盾 。 二、中国市场经济的反站不过短短二十来年,民营企业发展成规模型企业也不过十年 左右,整个中国民营经济形态尚未形成稳定而成熟的运作模式,正如邓小平所说的,现 在一切都还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到哪算哪。很多人都说西方管理不适合应用于中国民 营企业,实际上是中国民营企业与种种发达先进而成熟的西方管理文化与技术相去甚远 ,民营企业远远没有达到应用现代西方管理的境界。只不过走过了二十年的道路的中国 民营企业家与经过了长达几百年的市场经济磨练的西方企业家相比,不过像小孩一样幼 稚。从本质上来说,中国民营企业还没有跨越西方百年前的泰罗制时代,甚至大部分的 民营企业还远远没有达不到这个水平。 三、很多民营企业家是靠胆子大、眼光、善于投机、善于钻政策空子、善于打擦边球 而起家发财的。在他们身上,更多的是市井钻营者的机敏和梁山好汉式的豪气,这些民 营企业家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套住上家的货款、如何为延迟付款找借口、如何通过某种手 段让合作伙伴落入其设下的圈套、如果摆脱追债者的纠缠。民营企业家身上更多的是生 意人的精明与狡黠、甚至是街头地摊式的精于算计,缺乏的是哲学家的头脑、企业家的 眼光和政治家的胸怀。还有一些民营企业家因具有政府背景而通过权利寻租,将国家资 产侵为己有,这仅仅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而已,这些人的能力更多的是体现在玩弄政治 权术、上窜下跳、欺上瞒下的官场,根本谈不上什么经营与管理。当企业发展壮大之后 ,需要现代化、专业化、规则化和制度化经营的时候,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家就显示出无 奈与无能。民营企业老板绝大部分都是地主老财型、跑江湖的生意人型、博彩投机型、 红顶商人型,具有现代企业家精神和一定哲学素养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这决定了大部 分的民营企业家都没有一种长远发展、服务社会和振兴民族经济的思想境界。我们可以 毫不夸张的说,大部分民营企业都不是学习型企业,而是游击式的投机型企业;大部分 民营企业老板都...
成长的瓶颈——民营企业批判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
- 10跟我学礼仪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