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营企业的角度看WTO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从民营企业的角度看WTO
从民营企业的角度看WTO 席卷国内媒体的“WTO热”到现在已渐渐冷却下来,到这个时候才来谈这个话题,从新 闻效应的角度讲显然是过了点时,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但我觉得等到高潮过后再来看 问题,人们的头脑可能会更加清醒一些。 去年12月11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我们的中央政府与世界贸易组织达成了准入协议 。和任何个人新加入一个组织的兴奋心情一样,全国上下的舆论在那阵子也是极为亢进 的。然而仔细梳理一下这段时间的新闻报导以及背景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反应又是矛 盾的,一种宣传调子的色彩可谓是欢欣鼓舞:十五年的漫长期盼终于变成了现实,我们 即将步入全球自由贸易的“欢乐之谷”。另一种调子则是忧心忡忡,担心要“变天”;认为 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个残酷无情的“动物凶猛世界”,一时间诸如“与狼共舞”、“来势汹汹” 、“大浪袭来如何应对”之类带有点血腥味的字眼充斥着大小媒体,气氛渲染得不说让人 恐慌,至少也是使人的皮肤发紧。搞得似乎咱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刚过上几天好日子 就要像羊羔落入虎狼之口一样,令人不寒而栗! 多少年的实践证明,说得太美好的事情无论对国家、对企业、对个人都不会有的, 因为天上不会凭白无故地掉馅饼;描述得太坏的事也未必很多,假如加入WTO算是的话, 相信我们的政府绝不会自己设套子自己往里钻的。 需要提醒人们注意的是,WTO有它自己非常准确的界定含义,入世对我国的影响无论 如何不是一个无限大的含义。WTO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制定规则、开放市场、解决纠纷三个 方面,因此挑战首先是针对政府的。世贸组织主要管政府,对企业没有太直接的影响, 有影响也是间接的。 当然我们不能以为影响是间接的就可以等闲视之。WTO的一个主要要求是在贸易方面 实行国民待遇,即要求对各类企业都要同等待遇,这样的规则对广大中小企业较为有利 。倒是那些长期以来倍受国家保护、照顾的企业,往后的日子反而是有点那个了。 但即便从企业的角度看,虽然“与狼共舞”是入世后人们使用最多的一个词汇,考虑 到目前中国500强企业的年平均销售额仅为世界500强的2%,说句老实话,我们暂时还没 有上升到和人家共舞的层面,现在就说“过招”只能是抬举自己。 更况且体系规则的建立并不会自动地实行,市场经济需要建立在诚实守信用的道德 基础之上,这也同样需要时间的熏陶。 人在同陌生人初次打交道时一般都很谨慎,心理上很戒备,这是正常的。国家之间 也差不多。因此当我们乍接触一个名叫“WTO”的玩意,在预测它闯进来后对原有经济秩序 的冲击时,难免有些过激反应,这是我对前一阶段WTO热的一个大致看法。何况许多人对 WTO的实质并不懂,只是把别人的观点不加思考地拿过来套用,其结果只会起误导作用。 其实WTO对不同性质企业的关联度是不同的,民营企业在未来WTO背景下的前景如何 呢?下面我试着谈一点学习体会。 WTO只是个大舞台,演好演坏还得靠自己 必须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大势所趋,虽然其间交织着各个国家和地区错综复 杂的利益关系和激烈的竞争,必然要经过许多曲折和反复,但这种潮流是任何人也无法 阻挡的。 不管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人们只能是 接受而不是逃避。中国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加速向现代化迈进,其中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 化进程就是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必备条件,而WTO正好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尽快融为一体的 可能性。 打个比方说,加入WTO犹如给我们提供了在世界舞台上演戏的机会。但舞台和演戏不 是一码事,它并不足以保证演出成功,演砸锅也是可能的。 也就是说加入WTO只是让我们获得了挤身于世界经济繁荣的入场券和参赛资格,并不 能保证我国经济将顺利发展。那种以为一经加入就万事大吉的想法是幼稚的,也是不切 题的。我们只能说相反的命题——如果不加入麻烦更多——成立。 我想以上这个判断对国家对国企对民企都适用,因此比机会更加重要的是能力。与 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要想生存下去,关键还是要利用加入WTO后的过渡时期苦练内 功,以全力提高我们自身的竞争力为第一要义。 加入WTO最深远的意义在于为中国的改革事业“保驾护航” 时下人们经常在议论入世后对哪些产业有利、对哪些行业冲击更大。这些当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奠定了进一步改革的制度基础。在当前中国各项改 革都到了一个瓶颈(甚至骑虎难下)的时候,其意义一点也不亚于1978年著名的中共中 央十一届三中全会。 回顾历史,前二十年的改革特征概括起来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虽然也同样是 没什么经验,但基本上是还原和矫正在之之前被错误地扭曲的东西,是“拨乱反正”,因 此并不是毫无轨迹可寻。但以后的路怎么走,人们首先在理论上就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年纪大一点的人也许还记得,前总书记赵紫阳曾经公开坦承“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我们 也搞不清楚”。我在这里重提这句话不是为其翻案(这句话当然还是错的),而是说明中 国的改革只有撇开一些目前暂时看不到结果的争论,通过融入全球化,依靠广大人民的 实践、依靠经济活动自发的改革趋向去寻找进一步的发展,这才是没有最好办法的最好 办法。 清醒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的经济问题、制度问题、利益集团问题以及地方保护等 等问题目前制约着改革的前进。渐进式改革虽然较为稳妥,但也固化了人们的利益关系 ,某些部分甚至构成了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阻碍。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一直 都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借助外力求发展的先例,这一次也不例外。 加入WTO后,通过承诺在一定的过渡时期后实施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原则,这种外部要 求自然成了成为推动国内市场完善,使之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既定目标前进的动 力。也就是说,加入WTO之后,我国改革的动力不仅要依靠生产力的内部释放(通过调整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而且也将由强大的外部力量所推动。 WTO的根本原则要求其成员国必须全面实行市场经济。作为改革开发的产物,民营企 业是市场经济的天然朋友。由于它从来不属于嫡系,虽然没有得到过什么好处,也没有 什么“原罪式”的负担,因此越是继续开放越是有利。因此对于WTO的到来,民营企业自然 持热烈欢迎的态度。 民营企业要克服恐惧心理,树立正确的得失观 首先应该认识到,我们讨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得与失是站在企业立场看问题的, 对于老百姓来说其实是增进福利的事情,这是两个不同的境界。 其次要看到,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拥有142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家庭,其中比中国经济 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占绝大多数。既然它们在世贸组织(以前是关贸协定组织)中已生活 了很多年,其国民经济不仅没有被冲跨,相反还从中受了不少益处,中国这个世界贸易 排名第七的大国还担心什么?! 记得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代表团1997年访华时,曾到北京大学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与中方学者进行了一次座谈。会上他们问了一些很直接的问题,反映出在是否接纳中国 这件事上美国人有顾虑。他们怕什么?怕的是中国的改革方向是不是会继续朝着市场经 济进行下去,中国的国有企业会不会在加入世贸后因为特殊的身份在国际市场进行不平 等的竞争等等,所以说感到担心的不仅仅是咱们自己。(关于对立双方互相防范的心理 ,央视“实话实说”节目曾经播过这样一个案例,拾金不昧者与失主之间在还钱过程中一 开始就生波折,双方都十分警惕,都在干防止对方敲诈的事情。这个故事很经典,企业 也经常有此类事情发生,打工者和雇主的心都是悬着的。) 又比如,在WTO谈判过程中我方一直强调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而西方却总是要求我们 尽可能地开放市场,双方的立场和逻辑在很长一个时期看上去不能统一,其实这里面既 有利益的分歧,也有沟通的问题。记得美国前首席谈判代表巴舍夫斯基说过,他们从来 没有认为中国不是发展中国家,但由于中国是大国,在国际贸易中,大国(哪怕是发展 中国家)同样可以影响国际贸易价格,所以中国不能适用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条件。另外 值得一说的是,不要以为在谈判中让步就是吃了大亏什么的,其实谈判就是一个让步和 妥协的艺术,让步有时候并不是以牺牲自己利益为代价的,而是在整个谈判过程中形成 共识的一个手段。只有善于沟通,才能找到利益平衡点,才能达成协议。 既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生活是极其相似的,人的心理反应也差不多,加入的一方 和接纳的一方心存疑虑也就不难理解了。所以说忧患是正常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嘛!),恐惧则毫无必要。厉以宁教授说得好,只有夕阳企业,没有夕阳产业。即便是 那些暂时受打击比较大的企业,关键也还是在于应对措施的正误,不要把企业的兴衰简 单地归罪与人。 再举一个例子。日本战败初期是接受盟军的全面管制,为了保证盟军司令部制定的 “以日本经济的独立作为目标的企业合理化和经济安定九原则”方针的完全实现,总司令 部请来了原美国底特律银行总经理道奇公使。道奇来了,在经过一番调研之后,他指出 : “日本当前的经济是由美国的援助和日本政府的国家补助金构成的两只脚的高跷经济 。” “除非切断这两只脚,靠自己的脚站起来,否则日本的经济就难以重建。因此即使发 生摩擦也应实施九原则,切断虚假的脚——高跷。” 在这种见解下,他指令日本政府设法把包括特别会计、公团、复兴金融金库在内的 预算收支做平衡,废止由复兴金融金库融资和贸易资金操作的补助金。一开始人们认为 这会给日本的企业带来危机,许多人心存疑虑,但后来的许多经济史学家都承认,尽管 当时一度出现了既不是通货紧缩又不是通货膨胀的所谓“模拟式通货膨胀”,这一政策成 了日本经济独立的基础。 中国现在的经济形势在某种意义上与上述情况有点类似,WTO的到来也许短时间内要 和一些企业“作对”,长远地看问题,利国利企利民。 入世后民营企业理论上拓宽了生存发展空间 对中国的民企来说,入世意味着获得了在中国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上与同行平等 竞争的机会。有数据表明,此这之前国家对个体私营经济在经营范围上有限制的规定高 达60多项。从产业领域来看,目前限制个体私营经济进入的领域只有极小一部分关系到 国计民生,大部分是眼下市场投资回报率较高的行业,如电信、保险和金融机构,而入 世后这一部分有相当多的已被列入逐渐对外开放的领域。 根据国民待遇原则,既然对外开放了,对内当然也放开了。以前民营企业在诸如市 场准入、上市融资、进出口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将会逐步取消。至于那些希望谋求海外 发展的民营企业,出口通道也更加畅通了。 但我为什么要说民营企业是“理论上”拓宽了生存空间呢?因为要考虑到中国的国情 。实际情况表明,在很多领域,对内开放要落后于对外开放,民营企业在未来的市场开 放中也许不会比以前更容易抢占先机。说不定在入世以后,呼吁国民待遇的不再是外资 企业,而是我们的民营企业。 关于这一点,我们目前能够说的大概只有“拭目以待”了。但即使出现这种现象,我 想也是过渡性的。 民营企业的传统优势逐步在消退 民营企业的成功依靠的什么?粗算起来大概有创业者吃苦耐劳、比国营企业更加廉 价的劳动力、经营手法相对灵活、人际网络优势这些方面(说不出口的内容可能还包括 逃税等不太光彩的事情)。加入WTO之后,这些维持企业存在的东西可能面临很大的困难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原先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能量反倒有可能被释放出来。 民营企业和市场经济是天然的结合,但国有制企业与市场经济也是可以结合的。在 与集体、民营企业竞争中,国有企业在生产成本和市场营销方面不具备优势,这是其缺 点,但国有企业的研发能力强,员工综合素质高,这些方面民营企业是无法望其项背的 。 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从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讲,有三点非常重要,第一是如何 积累互补性的知识,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动态竞争力;第二是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 信誉,这是企业的价值所在。最后,企业要学会从竞争战略到合作战略的思维转变。前 两点我十分赞成,第三点我觉得改为“企业要学会把发展战略细化实施的本领”似更好。 为什么现在的许多企业没有积极性去积累互补性的知识,这与企业的产权制度有关 。各级经理人员因为可以理解的原因(缺少起码的职业安全感),都在积累如何使企业 依赖于自己,而不是自己依赖于企业,这样他们就很难有积极性去积累这种互补性的知 识。以上三个问题看似国有企业做得不好,实质上许多民营企业也做得不怎么样。 在WTO到来之前,...
从民营企业的角度看WTO
从民营企业的角度看WTO 席卷国内媒体的“WTO热”到现在已渐渐冷却下来,到这个时候才来谈这个话题,从新 闻效应的角度讲显然是过了点时,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但我觉得等到高潮过后再来看 问题,人们的头脑可能会更加清醒一些。 去年12月11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我们的中央政府与世界贸易组织达成了准入协议 。和任何个人新加入一个组织的兴奋心情一样,全国上下的舆论在那阵子也是极为亢进 的。然而仔细梳理一下这段时间的新闻报导以及背景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反应又是矛 盾的,一种宣传调子的色彩可谓是欢欣鼓舞:十五年的漫长期盼终于变成了现实,我们 即将步入全球自由贸易的“欢乐之谷”。另一种调子则是忧心忡忡,担心要“变天”;认为 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个残酷无情的“动物凶猛世界”,一时间诸如“与狼共舞”、“来势汹汹” 、“大浪袭来如何应对”之类带有点血腥味的字眼充斥着大小媒体,气氛渲染得不说让人 恐慌,至少也是使人的皮肤发紧。搞得似乎咱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刚过上几天好日子 就要像羊羔落入虎狼之口一样,令人不寒而栗! 多少年的实践证明,说得太美好的事情无论对国家、对企业、对个人都不会有的, 因为天上不会凭白无故地掉馅饼;描述得太坏的事也未必很多,假如加入WTO算是的话, 相信我们的政府绝不会自己设套子自己往里钻的。 需要提醒人们注意的是,WTO有它自己非常准确的界定含义,入世对我国的影响无论 如何不是一个无限大的含义。WTO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制定规则、开放市场、解决纠纷三个 方面,因此挑战首先是针对政府的。世贸组织主要管政府,对企业没有太直接的影响, 有影响也是间接的。 当然我们不能以为影响是间接的就可以等闲视之。WTO的一个主要要求是在贸易方面 实行国民待遇,即要求对各类企业都要同等待遇,这样的规则对广大中小企业较为有利 。倒是那些长期以来倍受国家保护、照顾的企业,往后的日子反而是有点那个了。 但即便从企业的角度看,虽然“与狼共舞”是入世后人们使用最多的一个词汇,考虑 到目前中国500强企业的年平均销售额仅为世界500强的2%,说句老实话,我们暂时还没 有上升到和人家共舞的层面,现在就说“过招”只能是抬举自己。 更况且体系规则的建立并不会自动地实行,市场经济需要建立在诚实守信用的道德 基础之上,这也同样需要时间的熏陶。 人在同陌生人初次打交道时一般都很谨慎,心理上很戒备,这是正常的。国家之间 也差不多。因此当我们乍接触一个名叫“WTO”的玩意,在预测它闯进来后对原有经济秩序 的冲击时,难免有些过激反应,这是我对前一阶段WTO热的一个大致看法。何况许多人对 WTO的实质并不懂,只是把别人的观点不加思考地拿过来套用,其结果只会起误导作用。 其实WTO对不同性质企业的关联度是不同的,民营企业在未来WTO背景下的前景如何 呢?下面我试着谈一点学习体会。 WTO只是个大舞台,演好演坏还得靠自己 必须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大势所趋,虽然其间交织着各个国家和地区错综复 杂的利益关系和激烈的竞争,必然要经过许多曲折和反复,但这种潮流是任何人也无法 阻挡的。 不管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人们只能是 接受而不是逃避。中国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加速向现代化迈进,其中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 化进程就是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必备条件,而WTO正好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尽快融为一体的 可能性。 打个比方说,加入WTO犹如给我们提供了在世界舞台上演戏的机会。但舞台和演戏不 是一码事,它并不足以保证演出成功,演砸锅也是可能的。 也就是说加入WTO只是让我们获得了挤身于世界经济繁荣的入场券和参赛资格,并不 能保证我国经济将顺利发展。那种以为一经加入就万事大吉的想法是幼稚的,也是不切 题的。我们只能说相反的命题——如果不加入麻烦更多——成立。 我想以上这个判断对国家对国企对民企都适用,因此比机会更加重要的是能力。与 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要想生存下去,关键还是要利用加入WTO后的过渡时期苦练内 功,以全力提高我们自身的竞争力为第一要义。 加入WTO最深远的意义在于为中国的改革事业“保驾护航” 时下人们经常在议论入世后对哪些产业有利、对哪些行业冲击更大。这些当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奠定了进一步改革的制度基础。在当前中国各项改 革都到了一个瓶颈(甚至骑虎难下)的时候,其意义一点也不亚于1978年著名的中共中 央十一届三中全会。 回顾历史,前二十年的改革特征概括起来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虽然也同样是 没什么经验,但基本上是还原和矫正在之之前被错误地扭曲的东西,是“拨乱反正”,因 此并不是毫无轨迹可寻。但以后的路怎么走,人们首先在理论上就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年纪大一点的人也许还记得,前总书记赵紫阳曾经公开坦承“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我们 也搞不清楚”。我在这里重提这句话不是为其翻案(这句话当然还是错的),而是说明中 国的改革只有撇开一些目前暂时看不到结果的争论,通过融入全球化,依靠广大人民的 实践、依靠经济活动自发的改革趋向去寻找进一步的发展,这才是没有最好办法的最好 办法。 清醒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的经济问题、制度问题、利益集团问题以及地方保护等 等问题目前制约着改革的前进。渐进式改革虽然较为稳妥,但也固化了人们的利益关系 ,某些部分甚至构成了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阻碍。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一直 都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借助外力求发展的先例,这一次也不例外。 加入WTO后,通过承诺在一定的过渡时期后实施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原则,这种外部要 求自然成了成为推动国内市场完善,使之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既定目标前进的动 力。也就是说,加入WTO之后,我国改革的动力不仅要依靠生产力的内部释放(通过调整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而且也将由强大的外部力量所推动。 WTO的根本原则要求其成员国必须全面实行市场经济。作为改革开发的产物,民营企 业是市场经济的天然朋友。由于它从来不属于嫡系,虽然没有得到过什么好处,也没有 什么“原罪式”的负担,因此越是继续开放越是有利。因此对于WTO的到来,民营企业自然 持热烈欢迎的态度。 民营企业要克服恐惧心理,树立正确的得失观 首先应该认识到,我们讨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得与失是站在企业立场看问题的, 对于老百姓来说其实是增进福利的事情,这是两个不同的境界。 其次要看到,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拥有142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家庭,其中比中国经济 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占绝大多数。既然它们在世贸组织(以前是关贸协定组织)中已生活 了很多年,其国民经济不仅没有被冲跨,相反还从中受了不少益处,中国这个世界贸易 排名第七的大国还担心什么?! 记得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代表团1997年访华时,曾到北京大学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与中方学者进行了一次座谈。会上他们问了一些很直接的问题,反映出在是否接纳中国 这件事上美国人有顾虑。他们怕什么?怕的是中国的改革方向是不是会继续朝着市场经 济进行下去,中国的国有企业会不会在加入世贸后因为特殊的身份在国际市场进行不平 等的竞争等等,所以说感到担心的不仅仅是咱们自己。(关于对立双方互相防范的心理 ,央视“实话实说”节目曾经播过这样一个案例,拾金不昧者与失主之间在还钱过程中一 开始就生波折,双方都十分警惕,都在干防止对方敲诈的事情。这个故事很经典,企业 也经常有此类事情发生,打工者和雇主的心都是悬着的。) 又比如,在WTO谈判过程中我方一直强调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而西方却总是要求我们 尽可能地开放市场,双方的立场和逻辑在很长一个时期看上去不能统一,其实这里面既 有利益的分歧,也有沟通的问题。记得美国前首席谈判代表巴舍夫斯基说过,他们从来 没有认为中国不是发展中国家,但由于中国是大国,在国际贸易中,大国(哪怕是发展 中国家)同样可以影响国际贸易价格,所以中国不能适用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条件。另外 值得一说的是,不要以为在谈判中让步就是吃了大亏什么的,其实谈判就是一个让步和 妥协的艺术,让步有时候并不是以牺牲自己利益为代价的,而是在整个谈判过程中形成 共识的一个手段。只有善于沟通,才能找到利益平衡点,才能达成协议。 既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生活是极其相似的,人的心理反应也差不多,加入的一方 和接纳的一方心存疑虑也就不难理解了。所以说忧患是正常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嘛!),恐惧则毫无必要。厉以宁教授说得好,只有夕阳企业,没有夕阳产业。即便是 那些暂时受打击比较大的企业,关键也还是在于应对措施的正误,不要把企业的兴衰简 单地归罪与人。 再举一个例子。日本战败初期是接受盟军的全面管制,为了保证盟军司令部制定的 “以日本经济的独立作为目标的企业合理化和经济安定九原则”方针的完全实现,总司令 部请来了原美国底特律银行总经理道奇公使。道奇来了,在经过一番调研之后,他指出 : “日本当前的经济是由美国的援助和日本政府的国家补助金构成的两只脚的高跷经济 。” “除非切断这两只脚,靠自己的脚站起来,否则日本的经济就难以重建。因此即使发 生摩擦也应实施九原则,切断虚假的脚——高跷。” 在这种见解下,他指令日本政府设法把包括特别会计、公团、复兴金融金库在内的 预算收支做平衡,废止由复兴金融金库融资和贸易资金操作的补助金。一开始人们认为 这会给日本的企业带来危机,许多人心存疑虑,但后来的许多经济史学家都承认,尽管 当时一度出现了既不是通货紧缩又不是通货膨胀的所谓“模拟式通货膨胀”,这一政策成 了日本经济独立的基础。 中国现在的经济形势在某种意义上与上述情况有点类似,WTO的到来也许短时间内要 和一些企业“作对”,长远地看问题,利国利企利民。 入世后民营企业理论上拓宽了生存发展空间 对中国的民企来说,入世意味着获得了在中国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上与同行平等 竞争的机会。有数据表明,此这之前国家对个体私营经济在经营范围上有限制的规定高 达60多项。从产业领域来看,目前限制个体私营经济进入的领域只有极小一部分关系到 国计民生,大部分是眼下市场投资回报率较高的行业,如电信、保险和金融机构,而入 世后这一部分有相当多的已被列入逐渐对外开放的领域。 根据国民待遇原则,既然对外开放了,对内当然也放开了。以前民营企业在诸如市 场准入、上市融资、进出口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将会逐步取消。至于那些希望谋求海外 发展的民营企业,出口通道也更加畅通了。 但我为什么要说民营企业是“理论上”拓宽了生存空间呢?因为要考虑到中国的国情 。实际情况表明,在很多领域,对内开放要落后于对外开放,民营企业在未来的市场开 放中也许不会比以前更容易抢占先机。说不定在入世以后,呼吁国民待遇的不再是外资 企业,而是我们的民营企业。 关于这一点,我们目前能够说的大概只有“拭目以待”了。但即使出现这种现象,我 想也是过渡性的。 民营企业的传统优势逐步在消退 民营企业的成功依靠的什么?粗算起来大概有创业者吃苦耐劳、比国营企业更加廉 价的劳动力、经营手法相对灵活、人际网络优势这些方面(说不出口的内容可能还包括 逃税等不太光彩的事情)。加入WTO之后,这些维持企业存在的东西可能面临很大的困难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原先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能量反倒有可能被释放出来。 民营企业和市场经济是天然的结合,但国有制企业与市场经济也是可以结合的。在 与集体、民营企业竞争中,国有企业在生产成本和市场营销方面不具备优势,这是其缺 点,但国有企业的研发能力强,员工综合素质高,这些方面民营企业是无法望其项背的 。 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从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讲,有三点非常重要,第一是如何 积累互补性的知识,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动态竞争力;第二是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 信誉,这是企业的价值所在。最后,企业要学会从竞争战略到合作战略的思维转变。前 两点我十分赞成,第三点我觉得改为“企业要学会把发展战略细化实施的本领”似更好。 为什么现在的许多企业没有积极性去积累互补性的知识,这与企业的产权制度有关 。各级经理人员因为可以理解的原因(缺少起码的职业安全感),都在积累如何使企业 依赖于自己,而不是自己依赖于企业,这样他们就很难有积极性去积累这种互补性的知 识。以上三个问题看似国有企业做得不好,实质上许多民营企业也做得不怎么样。 在WTO到来之前,...
从民营企业的角度看WTO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
- 10跟我学礼仪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