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交易综论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产权交易综论
第一编 产权交易基本理论 第一章 产权交易概述 第一节 产权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一个重要的概念:“现代产权制度”,并且肯定“产权是所有 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 制度”,让企业界和理论界为之振奋,更为重要的是它彻底解决了姓“资”姓“社”的问题, 是我国改革理论的第三次大突破,今后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在产权归属清晰 的前提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有了基础。 一、产权概念的发展渊源 20世纪30年代在西方经济学中提出了产权理论。产权是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常用的一个名 词,在西方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中,“产权经济学”是最为热门的一个分支,它以企业产权 和组织制度为研究对象,R·科斯1959年发表的《联邦通讯委员会》和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 本问题》被认为是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开山之作,此后,阿尔奇安、德姆塞茨、诺斯、张 五常、威廉森等对产权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产权”这个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下半叶以后,在中国使用的相当广泛,对它的理解和定 义也有很多种,令人莫衷一是。要对产权概念作准确、完整的定义,必须进行深入的理 论分析。 根据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定义,产权是对个人财产行为权利的法律界定。为进一步具体说 明产权概念,有必要将“产权”(Property rights)与“所有权”(Owner rights)联系起来分析。产权与所有权有着逻辑联系且区别微妙,但两者各有其独特涵义 。所有权偏重于说明人与物的关系,指某人(相对于其他人)对某物拥有所有权,某物归 某人所有。产权则是指人们对自己所拥有的财物的使用而引起的互相认可的行为规范, 它偏重于说明人与人的行为关系,即所有者之间行为权利的关系。“产权安排确定了每个 人相对于物的行为规范,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他与其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或承担不遵守 这种关系的成本。” 所有权与产权都是考察人们的社会财产关系,但二者所偏重的方面不同。个人拥有某一 物,这是所有权;在法律上或规则上对财物所有者支配自己所特有的权利作出界定和限 制,这便是产权。 产权理论的内容既多且杂,但其基本的逻辑线索是十分明了的,专业化分工的好处必须通 过人们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交易才能实现,人们合作与交易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在不合作、 不交易时所不能实现的利益。要使合作与交易成功,就必须解决好利益分配问题。合作 与交易的实质是产权的让渡,因此,利益分配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产权的界定和交易的规 则与方式。在交易费用为零时,不论产权的初始分配如何,也不论交易规则是什么,资 源的自由和配置最终可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在交易费用不为零时,交易费用决定着交 易规则的选择和自由交换的结果,此时产权设定、交易方式和交易规则决定着人们的利 益,也就决定着人们的经济行为和资源配置效率。根据这一逻辑线索,产权理论可概括 为两个词:产权和交易费用。 产权经济学家都非常推崇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此原理认为自由交换可使资 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现实中,有许多情况使这一原理并不总是有效的,其中 一种情况是存在外部性时,“看不见的手”将失灵。多数西方经济学家都认为自由交换无 法解决外在性问题,此时将出现“市场失灵”。西方产权理论企图证明在交易费用为零的 情况下,市场仍是解决外在性问题的最好手段,因此产权理论的基本逻辑又可以概括为 :市场是最有效的配置资源的方法,但外在性使市场失灵,外在性的本质在于当事人之 间有相互影响,且这种影响不能通过市场交易解决。这种相互影响之所以不能通过市场 来解决,其原因在于:(1)影响他人的权利或不受他人影响的权利没有界定,从而无法自 由交换。(2)这种权利虽有界定,但相互交易这种权利的交易费用太高。因此,科斯认为 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通过对相互影响权的界定,可让市场来解决外在性,因此, 可以说产权理论企图证明通过产权界定可使外在性内在化。这时初始产权的分配不影响 资源配置效率。根据这一逻辑线索,产权理论可以概括为两个词:产权和外在性。 交易费用为零是一个非常不现实的假设。在现实中,交易费用总是存在的,当交易费用 为正时,产权的初始分配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也就是说不同的产权分配方案会有不同的 资源配置效率。产权安排是一种基础性的经济制度。因此,产权经济学家把上述论点概 括为:当交易费用为正时,产权制度是重要的。这句话道出了产权经济学家的基本观念 :产权制度是影响经济效率以及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根据这一逻辑线索,产权理论可 概括为:产权制度是经济问题的核心。 二、新古典经济与产权经济学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对经济制度的结构和规则的分析和解释,关于商品价值和 “经济剩余”的本质的讨论构成这一学科的中心议题,讨论的逐步展开将关于资本主义经 济制度的基本特点和运行规律的研究引向深入。但自李嘉图以后,古典政治经济学对经 济制度的结构和规则的研究逐步让位于特定制度下经济主体的行为结果的预测和验证, 关于商品价值和“经济剩余”的本质理论让位于资源优化配置的计算。西方现代经济学发 展的主流,从边际主义、凯恩斯理论到“新古典综合”,都表现出一种理论的工具性倾向 ,而抛开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制度分析的传统。新古典经济学将经济当事人——生产者和消 费者简单地视为生产函数或消费函数,这些方程就像一个黑匣子,其内在结构和特性是 无需观察的,而其行为则是可预测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基本上是在斯密定义的市场 价格体系的逻辑前提下日益精密的演绎推理,主要致力于既定制度条件下经济主体的行 为预测和调节的研究。在对经济主体行为的研究中,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推导过程实际 上蕴含了经济人完全理性、完全竞争、信息完全和对称、未来具有确定性、不存在外部 性、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等理论假定。在上述假定下,经济主体总是可以相互达成自愿 的交易以增进彼此的福利。而个人之间以各自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经济行为和竞争能够 导致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由于在上述假定条件下交易几乎没有摩擦,交易费用可以 忽略不计,所以新古典经济学不研究产权制度与资源配置的关系,而主要发展了价格和 交换的理论。 但是,新古典经济学在理论上存在着三个根本性的缺陷,严重削弱了它解释现实经济方 面的能力。这三个缺陷是: (一)企业的存在是一个既定前提。即先假设企业的存在,再探讨企业的行为。至于企 业存在的根本原因,企业的规模、内部结构及其与市场的边界等取决于什么因素,都不 是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这一理论把企业简单地视为一个生产方程,这一方程是由 一个给定的技术水平定义的。企业的职能就是根据这个方程将投入转换为产出。 (二)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竞争性理论模型假定:在私有制条件下,经济主体之间的交 易界限是清晰的,因而不存在交易摩擦,即不存在交易成本。在交易成本为零的假设下 ,这一理论所关注的是在既定的私有制条件下如何解释市场的力量,如何建立市场主体 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模型。新古典经济学论证了竞争性市场必然能达到帕累托最优,并确 定了帕累托最优和竞争性均衡之间的精密联系,在此基础上将福利经济纳入了新古典经 济学体系。但现实世界与这一理论模型相去甚远。在现实世界中,经济主体根据利益最 大化原则进行决策时只具有有限理性,而不具有完全理性;信息是不完全的和非对称的 ;竞争是不完全的;未来具有不确定性;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的不一致导致了 外部性的存在;规模经济的存在导致自然垄断等等。以上状况决定了市场是不完全的, 因而经济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难以避免。所谓机会主义行为是指“用虚假的或空洞的,也 就是非真实的威胁或承诺”为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机会主义行为的后果是行为人在追求 私利的同时,对他人或社会的利益造成损害。这一后果使得交易的“帕累托最优”难以达 到。为了克服机会主义行为,就必须支付费用,这一费用便是“交易成本”。 (三)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以追求个体效用最大化为核心理论,将市场简单地看作是一种 工具,将个体经济行为简单地归纳为数学中的“求极值”原理。但这一理论却无法克服两 个障碍:一是个体效用之间无法比较;二是在追求社会效用最大化过程中,需将个体效 用转化为统一的社会效用,但却不存在一个统一的衡量社会效用的尺度。 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正是在批评新古典经济学的上述缺陷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在 产权经济学中,被新古典经济学所忽视的交易成本成为一个基本的分析工具,在交易成 本不为零的假设下,产权成为制约效用的一个基本变量,同时也成为影响成本函数的一 个基本变量。如果产权界定不清,交易成本就会上升,这将影响个体追求效用最大化, 最终影响社会效用最大化。 产权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主要是来自新古典经济学。科斯承认,产权经济学是利用正统经 济理论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并去发展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但它通过分析角度的转换,确实对新古典经济学产生了革命性意义。在经济分析单位上 ,产权经济学确立了以交易作为基本分析单位;在对经济组织的认识上,产权经济学认 为市场和企业都是经济活动的组织形态,在资源有效配置上二者可以互相替代;在经济 分析重点上,产权经济学使产权成为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从而将市场运行的考察与产 权制度分析直接联系起来。通过以上的角度转换和方法变革,产权经济学在克服新古典 经济学的缺陷方面确实前进了一步,从而更能满足现代经济学研究的需要。 三、科斯——产权理论的代表 “科斯定理”、“科斯第二定理”及其推论构成了科斯产权理论的主要内容。“科斯定理” 企图证明在交易费用为零时通过私人协议解决外在性的可能性,从而“证明”斯密的“看不 见的手”比庇古等人所认为的更有效。“科斯第二定理”企图证明在交易费用为正时,财产 权、法律等制度安排影响资源配置结果。科斯之后的产权理论家以科斯的产权理论为理 论基础,着力于研究产权结构和激励机制及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主要探索不同的产权 结构对投入——报酬制度及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社会利益格局如何受产权设 定的影响以及产权结构本身如何演变。 (一)科斯定理的含义 科斯的产权理论主要是由他的两篇论文阐释。一篇是1959年的《联邦通讯委员会》,另一 篇是1960年的《社会成本问题》。在《联邦通讯委员会》中,科斯选择无线电频率作为对产 权进行经济分析的主题。他的结论是:面对人们争相广播引起的相互干扰,应通过在频 率中划分产权,让市场来解决这一问题。只要对产权作明确的划分,减少社会总产出损 失的目标可通过市场本身轻而易举地达到,而且还会更有效。科斯说:“对产权的划分是 市场交易的基本前提”。在这篇论文中,他已阐述了后来被称为“科斯定理”的基本思想。 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正如其题目所示,是针对“外部性”问题而发的。一个工 厂A污染周围的农场B,就是A对B产生“负的外部性”的例子。科斯反对庇古关于解决相互 损害问题的传统,即导致损害的一方必须受到限制。科斯说:如果这样,受到限制的一 方必然会受到损害。科斯认为,传统的福利经济学对“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方法(如对A征 税、追究A的法律责任)是不对的,因为忽视了“外部性”问题的“相对性”:“问题通常被想 成是:A对B造成损害我们应该如何制约A?但这种想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我们所处理的 问题是相对的。若想避免对B造成损害则势必对A造成伤害。故其真正的问题是:应该允 许A损害B,还是允许B损害A?核心所至,乃是怎样能避免较大的损害。”这段话的含义是 :庇古传统只看到外部性的生产者A伤害了外部性的消费者B,没有看到为保护B而限制A 的做法也会伤害A。对A的限制会引起A的损失,不限制A会引起B的损失。对A的限制所引 起的损失可能大于不对A进行限制,听任它去伤害B所造成的损失,则不对A进行限制(听 任它去损害B)的社会总产值大于对A进行限制(使他不去损害B)的社会总产值,因此,这 时应该不对A进行限制。总之,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宗旨是使社会总产值最大化,而不应该 拘泥于使A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等。这里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科斯把对别人造成损害 的权利看作是一种生产要素,生产要素的使用能为其所有者创造价值,则A以损人利己的 权利(当这样作能带来更大的社会总产值时),科斯把损人利己的权利看作是损人利己者 可以得到也可以得不到(得到与否依产值最大化要求而定)的权利。 科斯认为,只要界定了合法权利(产权),即界定外...
产权交易综论
第一编 产权交易基本理论 第一章 产权交易概述 第一节 产权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一个重要的概念:“现代产权制度”,并且肯定“产权是所有 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 制度”,让企业界和理论界为之振奋,更为重要的是它彻底解决了姓“资”姓“社”的问题, 是我国改革理论的第三次大突破,今后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在产权归属清晰 的前提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有了基础。 一、产权概念的发展渊源 20世纪30年代在西方经济学中提出了产权理论。产权是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常用的一个名 词,在西方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中,“产权经济学”是最为热门的一个分支,它以企业产权 和组织制度为研究对象,R·科斯1959年发表的《联邦通讯委员会》和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 本问题》被认为是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开山之作,此后,阿尔奇安、德姆塞茨、诺斯、张 五常、威廉森等对产权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产权”这个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下半叶以后,在中国使用的相当广泛,对它的理解和定 义也有很多种,令人莫衷一是。要对产权概念作准确、完整的定义,必须进行深入的理 论分析。 根据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定义,产权是对个人财产行为权利的法律界定。为进一步具体说 明产权概念,有必要将“产权”(Property rights)与“所有权”(Owner rights)联系起来分析。产权与所有权有着逻辑联系且区别微妙,但两者各有其独特涵义 。所有权偏重于说明人与物的关系,指某人(相对于其他人)对某物拥有所有权,某物归 某人所有。产权则是指人们对自己所拥有的财物的使用而引起的互相认可的行为规范, 它偏重于说明人与人的行为关系,即所有者之间行为权利的关系。“产权安排确定了每个 人相对于物的行为规范,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他与其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或承担不遵守 这种关系的成本。” 所有权与产权都是考察人们的社会财产关系,但二者所偏重的方面不同。个人拥有某一 物,这是所有权;在法律上或规则上对财物所有者支配自己所特有的权利作出界定和限 制,这便是产权。 产权理论的内容既多且杂,但其基本的逻辑线索是十分明了的,专业化分工的好处必须通 过人们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交易才能实现,人们合作与交易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在不合作、 不交易时所不能实现的利益。要使合作与交易成功,就必须解决好利益分配问题。合作 与交易的实质是产权的让渡,因此,利益分配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产权的界定和交易的规 则与方式。在交易费用为零时,不论产权的初始分配如何,也不论交易规则是什么,资 源的自由和配置最终可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在交易费用不为零时,交易费用决定着交 易规则的选择和自由交换的结果,此时产权设定、交易方式和交易规则决定着人们的利 益,也就决定着人们的经济行为和资源配置效率。根据这一逻辑线索,产权理论可概括 为两个词:产权和交易费用。 产权经济学家都非常推崇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此原理认为自由交换可使资 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现实中,有许多情况使这一原理并不总是有效的,其中 一种情况是存在外部性时,“看不见的手”将失灵。多数西方经济学家都认为自由交换无 法解决外在性问题,此时将出现“市场失灵”。西方产权理论企图证明在交易费用为零的 情况下,市场仍是解决外在性问题的最好手段,因此产权理论的基本逻辑又可以概括为 :市场是最有效的配置资源的方法,但外在性使市场失灵,外在性的本质在于当事人之 间有相互影响,且这种影响不能通过市场交易解决。这种相互影响之所以不能通过市场 来解决,其原因在于:(1)影响他人的权利或不受他人影响的权利没有界定,从而无法自 由交换。(2)这种权利虽有界定,但相互交易这种权利的交易费用太高。因此,科斯认为 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通过对相互影响权的界定,可让市场来解决外在性,因此, 可以说产权理论企图证明通过产权界定可使外在性内在化。这时初始产权的分配不影响 资源配置效率。根据这一逻辑线索,产权理论可以概括为两个词:产权和外在性。 交易费用为零是一个非常不现实的假设。在现实中,交易费用总是存在的,当交易费用 为正时,产权的初始分配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也就是说不同的产权分配方案会有不同的 资源配置效率。产权安排是一种基础性的经济制度。因此,产权经济学家把上述论点概 括为:当交易费用为正时,产权制度是重要的。这句话道出了产权经济学家的基本观念 :产权制度是影响经济效率以及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根据这一逻辑线索,产权理论可 概括为:产权制度是经济问题的核心。 二、新古典经济与产权经济学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对经济制度的结构和规则的分析和解释,关于商品价值和 “经济剩余”的本质的讨论构成这一学科的中心议题,讨论的逐步展开将关于资本主义经 济制度的基本特点和运行规律的研究引向深入。但自李嘉图以后,古典政治经济学对经 济制度的结构和规则的研究逐步让位于特定制度下经济主体的行为结果的预测和验证, 关于商品价值和“经济剩余”的本质理论让位于资源优化配置的计算。西方现代经济学发 展的主流,从边际主义、凯恩斯理论到“新古典综合”,都表现出一种理论的工具性倾向 ,而抛开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制度分析的传统。新古典经济学将经济当事人——生产者和消 费者简单地视为生产函数或消费函数,这些方程就像一个黑匣子,其内在结构和特性是 无需观察的,而其行为则是可预测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基本上是在斯密定义的市场 价格体系的逻辑前提下日益精密的演绎推理,主要致力于既定制度条件下经济主体的行 为预测和调节的研究。在对经济主体行为的研究中,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推导过程实际 上蕴含了经济人完全理性、完全竞争、信息完全和对称、未来具有确定性、不存在外部 性、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等理论假定。在上述假定下,经济主体总是可以相互达成自愿 的交易以增进彼此的福利。而个人之间以各自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经济行为和竞争能够 导致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由于在上述假定条件下交易几乎没有摩擦,交易费用可以 忽略不计,所以新古典经济学不研究产权制度与资源配置的关系,而主要发展了价格和 交换的理论。 但是,新古典经济学在理论上存在着三个根本性的缺陷,严重削弱了它解释现实经济方 面的能力。这三个缺陷是: (一)企业的存在是一个既定前提。即先假设企业的存在,再探讨企业的行为。至于企 业存在的根本原因,企业的规模、内部结构及其与市场的边界等取决于什么因素,都不 是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这一理论把企业简单地视为一个生产方程,这一方程是由 一个给定的技术水平定义的。企业的职能就是根据这个方程将投入转换为产出。 (二)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竞争性理论模型假定:在私有制条件下,经济主体之间的交 易界限是清晰的,因而不存在交易摩擦,即不存在交易成本。在交易成本为零的假设下 ,这一理论所关注的是在既定的私有制条件下如何解释市场的力量,如何建立市场主体 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模型。新古典经济学论证了竞争性市场必然能达到帕累托最优,并确 定了帕累托最优和竞争性均衡之间的精密联系,在此基础上将福利经济纳入了新古典经 济学体系。但现实世界与这一理论模型相去甚远。在现实世界中,经济主体根据利益最 大化原则进行决策时只具有有限理性,而不具有完全理性;信息是不完全的和非对称的 ;竞争是不完全的;未来具有不确定性;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的不一致导致了 外部性的存在;规模经济的存在导致自然垄断等等。以上状况决定了市场是不完全的, 因而经济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难以避免。所谓机会主义行为是指“用虚假的或空洞的,也 就是非真实的威胁或承诺”为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机会主义行为的后果是行为人在追求 私利的同时,对他人或社会的利益造成损害。这一后果使得交易的“帕累托最优”难以达 到。为了克服机会主义行为,就必须支付费用,这一费用便是“交易成本”。 (三)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以追求个体效用最大化为核心理论,将市场简单地看作是一种 工具,将个体经济行为简单地归纳为数学中的“求极值”原理。但这一理论却无法克服两 个障碍:一是个体效用之间无法比较;二是在追求社会效用最大化过程中,需将个体效 用转化为统一的社会效用,但却不存在一个统一的衡量社会效用的尺度。 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正是在批评新古典经济学的上述缺陷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在 产权经济学中,被新古典经济学所忽视的交易成本成为一个基本的分析工具,在交易成 本不为零的假设下,产权成为制约效用的一个基本变量,同时也成为影响成本函数的一 个基本变量。如果产权界定不清,交易成本就会上升,这将影响个体追求效用最大化, 最终影响社会效用最大化。 产权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主要是来自新古典经济学。科斯承认,产权经济学是利用正统经 济理论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并去发展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但它通过分析角度的转换,确实对新古典经济学产生了革命性意义。在经济分析单位上 ,产权经济学确立了以交易作为基本分析单位;在对经济组织的认识上,产权经济学认 为市场和企业都是经济活动的组织形态,在资源有效配置上二者可以互相替代;在经济 分析重点上,产权经济学使产权成为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从而将市场运行的考察与产 权制度分析直接联系起来。通过以上的角度转换和方法变革,产权经济学在克服新古典 经济学的缺陷方面确实前进了一步,从而更能满足现代经济学研究的需要。 三、科斯——产权理论的代表 “科斯定理”、“科斯第二定理”及其推论构成了科斯产权理论的主要内容。“科斯定理” 企图证明在交易费用为零时通过私人协议解决外在性的可能性,从而“证明”斯密的“看不 见的手”比庇古等人所认为的更有效。“科斯第二定理”企图证明在交易费用为正时,财产 权、法律等制度安排影响资源配置结果。科斯之后的产权理论家以科斯的产权理论为理 论基础,着力于研究产权结构和激励机制及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主要探索不同的产权 结构对投入——报酬制度及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社会利益格局如何受产权设 定的影响以及产权结构本身如何演变。 (一)科斯定理的含义 科斯的产权理论主要是由他的两篇论文阐释。一篇是1959年的《联邦通讯委员会》,另一 篇是1960年的《社会成本问题》。在《联邦通讯委员会》中,科斯选择无线电频率作为对产 权进行经济分析的主题。他的结论是:面对人们争相广播引起的相互干扰,应通过在频 率中划分产权,让市场来解决这一问题。只要对产权作明确的划分,减少社会总产出损 失的目标可通过市场本身轻而易举地达到,而且还会更有效。科斯说:“对产权的划分是 市场交易的基本前提”。在这篇论文中,他已阐述了后来被称为“科斯定理”的基本思想。 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正如其题目所示,是针对“外部性”问题而发的。一个工 厂A污染周围的农场B,就是A对B产生“负的外部性”的例子。科斯反对庇古关于解决相互 损害问题的传统,即导致损害的一方必须受到限制。科斯说:如果这样,受到限制的一 方必然会受到损害。科斯认为,传统的福利经济学对“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方法(如对A征 税、追究A的法律责任)是不对的,因为忽视了“外部性”问题的“相对性”:“问题通常被想 成是:A对B造成损害我们应该如何制约A?但这种想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我们所处理的 问题是相对的。若想避免对B造成损害则势必对A造成伤害。故其真正的问题是:应该允 许A损害B,还是允许B损害A?核心所至,乃是怎样能避免较大的损害。”这段话的含义是 :庇古传统只看到外部性的生产者A伤害了外部性的消费者B,没有看到为保护B而限制A 的做法也会伤害A。对A的限制会引起A的损失,不限制A会引起B的损失。对A的限制所引 起的损失可能大于不对A进行限制,听任它去伤害B所造成的损失,则不对A进行限制(听 任它去损害B)的社会总产值大于对A进行限制(使他不去损害B)的社会总产值,因此,这 时应该不对A进行限制。总之,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宗旨是使社会总产值最大化,而不应该 拘泥于使A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等。这里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科斯把对别人造成损害 的权利看作是一种生产要素,生产要素的使用能为其所有者创造价值,则A以损人利己的 权利(当这样作能带来更大的社会总产值时),科斯把损人利己的权利看作是损人利己者 可以得到也可以得不到(得到与否依产值最大化要求而定)的权利。 科斯认为,只要界定了合法权利(产权),即界定外...
产权交易综论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
- 10跟我学礼仪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