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为什么能成为中国人才年(doc)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2004年为什么能成为中国人才年(doc)
2004,中国人才年:历史的声音 魏成 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已于2003 年12月20日在北京落下了帷幕。这次会议所具有的全局指导意义已经勿庸赘述,最重要 的是会议传递出这样一个强烈的信号:本次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才工作 的高度重视,更充分说明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这次会 议过后,“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变成了时下很流行的一句话,这其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 出本次人才工作会议与十六大精神的一脉相承。 中国的人才政策在建国至今的50余年中几经动荡,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人才”所处的 地位也多次变革。从毛泽东时代承诺的“教授的待遇问题国家会考虑,要给高薪水”,到 邓小平时代提出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到了90年代初期,江泽民更是明确的表示: “目前我们国家还比较落后,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主要靠人才。归根到底,今后综合国 力的比较中,人才素质很重要,我们要尊重人才。”再到这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 人才的待遇一步步提升。这期间虽然也经历过文革中的“臭老九”和党对知识分子的“团结 、教育、改造”这些并不公正的待遇,但历史的车轮最终还是为知识分子正了名。到了现 在,情况再次发生了变化,社会对于人才的定义也不再局限于“知识分子”的范畴。但总 的来说,国家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确实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这一结果固然是振奋人 心,但个中的原因恐怕不是一两句话就说的清楚的。 第一个里程碑是1977年。那是与现代教育制度隔绝而被尘封了11年的人才,经过了百 中选一的惨烈之后,换来了头顶上神圣的“大学生”称号——一毕业就是行政22级,完全服 从国家的安排调度,那时负责在《学生派遣证》上盖章的,还是学校的人事处。在这批直 到现在还广受怀念的人才当中,很多已经当仁不让的成为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中流砥柱, 但也有很多沉浮于茫茫人海。 第二个里程碑是1985年。那时的武汉大学已经开始成立了“毕业生分配办公室”,部分 高校毕业生开始有了“指导性计划”,这次的尝试使得“坚决服从分配”开始动摇,人才流 动的第一次浪潮开始悄悄的流动在中原大地,形形色色的人才开始涌往沿海地区。 第三个里程碑是1989年。从这一年开始,国家宣布学生择业可以“双向选择”。又过了 三年之后,高校毕业生开始完全自主择业。于是,人才流动的第二个热潮开始掀起,而 且这个热度直到现在也丝毫没有要冷却的意思。 第四个里程碑是2000年。这一年开始启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计划推动人才完成了从“ 精英”到“大众”的过渡,在那之后的短短三四年间,适龄青年的大学毛入学率达到了约1 5%。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对于“人才”社会判断标准并没有随之而变得大众化,在大多数 人的眼中,“大学生”就等同于“人才”。这种狭隘的人才观导致了我国目前人才结构的严 重失衡:缺少国际化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既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竞争需要,又能够 充分激发人才创造性和活力的人才管理机制更是完全没有建立起来。更为重要的是,广 大号称“21世纪人才”的大学生并没有对这种现实表现出足够清醒的认识。 正如人才工作决定中指出的那样:“我国人才工作正处于需要进一步整合力量、全面 推进的重要阶段。”形势已经有点刻不容缓的意味:一是我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全面提高了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人才市场也必将面临对外开放和国际竞争的挑战 ,狼会来,国际化的人才更会来;二是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已经作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人才市场作为社会 主义市场体系中重要的要素市场,必须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健 全完善人才市场体系;三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才资源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 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人才配置的市场化、国际化趋势不 断加强。种种迹象表明,世界范围内新的一轮人才竞争马上就要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党 中央的这次全国人才会议确实是一个及时而又必要的举措。 “人才”,这样一个普通老百姓经常脱口而出的简单词汇,如今已经浓墨重彩地出现在 了中国共产党和最高政府的正式文件中。历史前进的脚步无可阻挡,“人才兴业,人才兴 政,人才兴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回避的趋势。最近30年以来的经济 形势和世界风云也反复印证着这样一个真理:能否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将决 定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人才强国战略必然也必须成为每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议事日程。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人才年”已经呼之欲出,而且,它必将掀起又一轮的人才流动大 潮!需要我们惊醒的是:只有做好准备,中国,才能成为这个大潮中最大的受益者!
2004年为什么能成为中国人才年(doc)
2004,中国人才年:历史的声音 魏成 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已于2003 年12月20日在北京落下了帷幕。这次会议所具有的全局指导意义已经勿庸赘述,最重要 的是会议传递出这样一个强烈的信号:本次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才工作 的高度重视,更充分说明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这次会 议过后,“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变成了时下很流行的一句话,这其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 出本次人才工作会议与十六大精神的一脉相承。 中国的人才政策在建国至今的50余年中几经动荡,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人才”所处的 地位也多次变革。从毛泽东时代承诺的“教授的待遇问题国家会考虑,要给高薪水”,到 邓小平时代提出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到了90年代初期,江泽民更是明确的表示: “目前我们国家还比较落后,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主要靠人才。归根到底,今后综合国 力的比较中,人才素质很重要,我们要尊重人才。”再到这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 人才的待遇一步步提升。这期间虽然也经历过文革中的“臭老九”和党对知识分子的“团结 、教育、改造”这些并不公正的待遇,但历史的车轮最终还是为知识分子正了名。到了现 在,情况再次发生了变化,社会对于人才的定义也不再局限于“知识分子”的范畴。但总 的来说,国家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确实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这一结果固然是振奋人 心,但个中的原因恐怕不是一两句话就说的清楚的。 第一个里程碑是1977年。那是与现代教育制度隔绝而被尘封了11年的人才,经过了百 中选一的惨烈之后,换来了头顶上神圣的“大学生”称号——一毕业就是行政22级,完全服 从国家的安排调度,那时负责在《学生派遣证》上盖章的,还是学校的人事处。在这批直 到现在还广受怀念的人才当中,很多已经当仁不让的成为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中流砥柱, 但也有很多沉浮于茫茫人海。 第二个里程碑是1985年。那时的武汉大学已经开始成立了“毕业生分配办公室”,部分 高校毕业生开始有了“指导性计划”,这次的尝试使得“坚决服从分配”开始动摇,人才流 动的第一次浪潮开始悄悄的流动在中原大地,形形色色的人才开始涌往沿海地区。 第三个里程碑是1989年。从这一年开始,国家宣布学生择业可以“双向选择”。又过了 三年之后,高校毕业生开始完全自主择业。于是,人才流动的第二个热潮开始掀起,而 且这个热度直到现在也丝毫没有要冷却的意思。 第四个里程碑是2000年。这一年开始启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计划推动人才完成了从“ 精英”到“大众”的过渡,在那之后的短短三四年间,适龄青年的大学毛入学率达到了约1 5%。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对于“人才”社会判断标准并没有随之而变得大众化,在大多数 人的眼中,“大学生”就等同于“人才”。这种狭隘的人才观导致了我国目前人才结构的严 重失衡:缺少国际化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既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竞争需要,又能够 充分激发人才创造性和活力的人才管理机制更是完全没有建立起来。更为重要的是,广 大号称“21世纪人才”的大学生并没有对这种现实表现出足够清醒的认识。 正如人才工作决定中指出的那样:“我国人才工作正处于需要进一步整合力量、全面 推进的重要阶段。”形势已经有点刻不容缓的意味:一是我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全面提高了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人才市场也必将面临对外开放和国际竞争的挑战 ,狼会来,国际化的人才更会来;二是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已经作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人才市场作为社会 主义市场体系中重要的要素市场,必须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健 全完善人才市场体系;三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才资源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 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人才配置的市场化、国际化趋势不 断加强。种种迹象表明,世界范围内新的一轮人才竞争马上就要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党 中央的这次全国人才会议确实是一个及时而又必要的举措。 “人才”,这样一个普通老百姓经常脱口而出的简单词汇,如今已经浓墨重彩地出现在 了中国共产党和最高政府的正式文件中。历史前进的脚步无可阻挡,“人才兴业,人才兴 政,人才兴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回避的趋势。最近30年以来的经济 形势和世界风云也反复印证着这样一个真理:能否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将决 定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人才强国战略必然也必须成为每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议事日程。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人才年”已经呼之欲出,而且,它必将掀起又一轮的人才流动大 潮!需要我们惊醒的是:只有做好准备,中国,才能成为这个大潮中最大的受益者!
2004年为什么能成为中国人才年(doc)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
- 10跟我学礼仪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