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国无线通信市场的走势及发展策略探讨(doc)

  文件类别:市场分析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小:19K

  下载次数:111

  所需积分:2点

  解压密码:qg68.cn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

清华大学卓越生产运营总监高级研修班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2004年中国无线通信市场的走势及发展策略探讨(doc)
2004年中国无线通信市场的走势及发展策略探讨 摘要:在回顾2003年我国无线通信主要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2004年我国移动通信,尤 其是WLAN与宽带固定无线接入等无线通信市场的发展前景,探讨了相关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GII NGN 3G WLAN MMDS LMDS 一、引言   2003年,我国的无线通信发展势头良好。至2003年10月,中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 5694亿户,已超过固定电话用户2.5514亿户,这是中国移动通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无 论固网运营商还是移动运营商均看好WLAN(P-WLAN/O- WLAN)连接Internet的高速能力及其可移动性,纷纷跟进其热点(Hot Spots)布局,并加速相应宽带品牌的运作,以求抡占未来高端宽带无线用户先机。同时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文,确定以我国自主研发的WAPI(W 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技术为我国WLAN的强制性安全标准,并于2003年12月1日起强制执行。 这对我国乃至全球的WLAN市场与产业发展将产生深远的战略影响,并为宽带无线WLAN网 络的通信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对宽带(固定)无线接入而言,信息产业部于2003年将 3.5GHz频段MMDS型地面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的使用频率评选(招标)试点范围由原先的5个 城市扩大到省(区、市)级及计划单列市级的32个城市,掀起了新一轮宽带无线接入建设 与可赢利商业模式的探索热潮,并在积极筹划对3.5GHz的频率资源进行适当扩充,以期 为3.5GHz宽带无线接入的规模运行提供更好的资源支撑。对26GHz频段的高频段大容量 LMDS型宽带无线接入的商用试验,几大基础运营商亦已积极展开。在此基础上,展望20 04年的中国无线通信市场的发展前景,可谓前途光明,尤其是在接入与个性化的应用层 面。2004年至2005年,中国乃至全球宽带无线技术的发展将是非常关键的一年。 二、NGN及3G的演进   目前,在NGN的前后向兼容、可赢利多业务增值发展等方面有关各方已无异议,所缺 的是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对此,仅ETSI给出了NGN的定义,称NGN是一种规范和部署网 络的概念,通过分层、分面和开放接口方式给业务提供者和运营商提供一个平台,借以 达到生成、部署和管理各种新业务的目的。显然,从“网络”角度看,ETSI的定义依然不 能令人满意。 NGN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将由NGN的具体实施逐步向GII这一理想目标迈进,意味着新的网 络时代即将到来。从广义角度看,应该说NGN是一种目标网络,而非下一代Internet网( Internet2或NGI),亦不是下一代电信网及有线电视网,而是以分组化IP协议为基础的融 语音、视象、数据于一体的面貌全新的网络。它将真正使网络设施不受时间、空间和带 宽限制,充分实现网络个性化,使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完美地融合起来。从 网络核心层面看,自接入层面乃至应用层面,将大量应用中间件、分布智能控制、软交 换及软件无线电等一系列软件工程技术。它将逐步获得接近于零的网络时延与优良的端 到端QoS性能,令人满意的网络与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及足以信赖的网络安全性。网络 接入可实现灵活、多样和个性化的5W(5A)方式无缝隙宽带接入,有效实施人对人、人对 机(包括物体)和机对机的连接与通讯,具有跨协议、跨标准的国际漫游能力。以市场驱 动与业务驱动为导向,使得呼叫控制与网络传送层和业务层完全分离,从而实现业务的 快速布设与移植,并充分利用平台的开放性,积极发挥运营商和第三方的创造性,丰富 业务种类。   围绕NGN问题的探讨和辩论,将大大推进以IP为基础的新一代网络在QoS、安全性、 智能网管等方面的改进和可赢利商业模式的探索,促进由TDM/SDH/ATM为主导的网络向 新一代IP网络的平滑演进。处于2.5G/2.75G,WLAN/WPAN/WMAN/WWAN及3G+/4G夹 击中的3G虽然处境艰难并引起了不少质疑,但依然在按FDD/TDD两大走向,沿着2G/2.5 G/2.75G/3G/3G+/4G的轨迹向前演进。一般说来,这是一种前/后向兼容式的演进,与N GN的概念和要求相一致,是NGN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从个性化含义上看,在未来的N GN及GII的接入与应用方面,必将是无线通信的世界。在目前的全球信息通信环境下,W LAN和宽带固定无线接入等宽带无线通信的发展,必须与NGN的概念与发展目标紧密联系 在一起。NGN系统结构的一种重要设想,就是对新老交替的各种无线通信接入手段,包括 新一代的FWA,移动通信以及各种有线和无线接入手段,均统一在以新型IP为基础的NGN 核心平台上,实现有线与无线、固定与移动以及通信网、计算机网与广播电视网的有机 融合。   IMT- 2000,即通常所说的3G,蕴含着在2000MHz上工作,2000年开始商用,最高速率为2000k bit/s(室内环境下),支持移动多媒体业务等与“2000”有关的含义。在2G移动通信的成 功发展与普及的鼓舞下,人们对3G标准的制订与业务的发展寄予了厚望。曾希望从2000 年起逐步开创移动通信新时代。在2000年于伊斯坦布尔召开的ITUWRC- 2000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上,有关各方经过激烈辩论,最终审议通过了所谓的五种标准 、六种方案,即IMT-DS WCDMA,IMT-MC cdma2000,IMT-CT UTRA TDD-TD-CDMA(HCR- TDD,3.84Mcps),TD-SCDMA(LCRTDD,1.28Mcps),IMT-SC,UWC-136,IMT- FTDECT。 三、3G及其标准化    在无线通信领域第一次全面规划了全球广域漫游的核心频段与附加扩展频段之后,为多 标准、多频段、多模式的运行以及为进一步的演进与融合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明 确了业务类别,对初级多媒体业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频谱利用效率方面也取得 了长足进步。与GSM相比,广域覆盖的用户容量约增加了四倍。在Internet/IP业务的飞 速发展和相应的市场需求驱动下,以及在IEEE802.xy的标准化和NGN研究热潮的推动下, cdma20001X一马当先,大大推进了3G+/4G的标准化工作,客观上为形成目前这种2.5G/3 G/3G+/4G等下一代宽带无线NGBW的发展营造了有利环境,为无线领域加速向NGN方向迈进 创造了有利条件。但3G的标准化工作仍存在某些不足与弊端,对其进行客观的反思是有 益的。   尽管在确定3G的频谱需求及技术方案时,对市场和业务作了一定的调查研究,但缺 乏对市场动态需求的深刻理解。因此,这种调查基本上是以技术驱动为主,而非对市场 驱动为主。3G的最高速率定为2Mbit/s似乎太低,而所谓B3G/4G框架的最高速率则全然相 反,快速移动(250km/hr)时的速率定为100Mbit/s,静止或固定状态下则高达1000Mb it/s,这与2G相比有两个量级以上(500- 694倍)的差距。3G至真正4G的时间、技术与市场空间必将导致2.5G/2.7 5G/3G/3G+这一以3G为中心的“3G演进”显得比纯“3G”更为重要,而且无论在人们的心理 上还是在实际需求上,都可能对3G的成功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3G理应是3G演进的重头 戏,但对原始3G期望过高,不适当地加以渲染,甚至在局部利益驱动下,不切实际地进 行3G频谱资源的拍卖,将对3G的建设、运营和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对移动宽带市场的培 育、对产业链构成的复杂性与艰巨性,以及对3G标准的阶段稳定性、终端和内容多样化 的重要性等认识不足,将导致3G与大众的期望背道而驰。    由这些分析可以看出,既要充分肯定3G即将来临的必要性与必然性以及制定3G标准的重 要性,又应积极反思3G及3G标准制订的经验教训,以确保今后的标准研究工作能以市场 驱动为导向,做得更合理,更有生命力。鉴于市场驱动和未来全球个人多媒体通信的全 面覆盖以及IEEE 802.xy标准化的推进势头和NGN与NGBW的发展趋势,注重以3G的演进为中心来处理问题 ,比仅注重3G更为重要。 四、FDDITDD的有机互补及其发展   FDD/TDD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均向尽量发扬自身长处,克服自身弱点,甚至向统一 的自适应平台结构方向发展。有人认为,FDD是一种应给予更多关注的主流技术,而忽视 甚至贬低或排斥TDD的重要作用,这是不适当,不正确的。应该指出,一种在物理层及M AC层甚至更高层,联合处理以IP平台为基础的、对无线QoS进行有效控制的自适性动态优 化系统结构的TDD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已初露头角。在这方面,TDD往往有更容易装备的 特征。在2 002年10月发布的中国信部无[2002]479号文中关于中国第三代公众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 规划中,为TDD规划了55+100=155MHz频谱,为国际所罕见。FDD亦获得了12 0+60+170=350MHz频谱。这充分体现了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D的重视与支持,并贯彻了 FDD/TDD有机互补与健康发展这一指导思想,为我国的3G及3G的演进提供了相应的资源 ,为前后向兼容方式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而且,TDD的发展非常成功,在3G的扩展频 段范围内还有更多的频谱规划与分配空间。FDD/TDD的有机互补与健康发展可为3G的演 进营造非常有益的战略资源环境。同时亦应指出,在WRC- 2003大会上,在采用动态频率选择(DFS)技术的支撑下,宽带无线局域网R(W)LAN获得了 455MHz的新带宽,可为全球至少提供19个非重叠WLAN信道。所有这些,均为宽带无线TD D提供了重要的发展舞台。笔者衷心期望国际上能充分理解FDD/TDD有机互补与健康发展 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并期望这种决策能在全球得到响应与执行。 五、3G演进的市场前景   1.3G及3G演进的国际市场预测   根据UMTS论坛的预测,3G移动运营商在其全面启动商业运作后10年内,将可获得10 000亿欧元的收入。至2 01 0年,全球的3G年收入大约可达3200亿美元,亚太地区的收入约达1180亿美元。   2.3G及3G演进的市场/业务类别预测   2G/2.5G业务,如消息类业务、定位类业务等与3G业务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可为 3G的市场培育与发展奠定基础。但在此基础上,业务的增强与一些新业务的演进必须依 靠3G及3G的演进。典型的3G业务可划分为两大类,即实时语音/视频类业务与信息/内 容类业务。前者包括常规语音/简单语音业务、丰富语音/增强语音业务(可同时传送视 频图象、照片、图片、传真及数据等)以及包括(准)实时流媒体在内的视频(交互式)多媒 体业务,而后者又包括移动ISP支持的无线接入类和个性移动类业务(移动门户支持的个 性化用户信息娱乐类业务及多媒体消息类业务与定位类业务)。应该指出,今后8~10年 内,语音类业务对主导运营商的收入依然会有重要作用。但当NGBW全面启动五年之后, 数据、视频类业务将快速攀升,语音业务对ARPU的贡献份额将决定以IP为基础的低价位 语音宽带业务的进展速度。不过,语音业务将始终是人们最主要与最方便的信息沟通手 段。这是无庸质疑的,在国外是如此,在中国更是如此。   3.3G与3G演进的市场潜力   3G与3G的演进必将以后向兼容市场为依托。中国移动是全球最大的GSM网络运营商。 中国联通到200 3年9月2 0日已有1500万CDMA(cdma IS-95+和cdma 1X)用户,将成为全球最大的cdma 2000 1x类网络运营商。从TDD与FDD互补角度出发,中国频率资源规划部门已对TDD给予了155 MHz的巨大支持,5GHz宽带无线的发展还有更大的资源潜力。TD- SCDMA之类TDD技术本身具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并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因此,各类3G主 流技术将会在中国市场上大显身手。预测表明,到2 0 05年,中国移动通信用户可达3.5- ——4亿户,约占全球移动用户的1/5。尽管目前大多为低端用户,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 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及服务内涵必将稳步提高,用户结构必然发生变化。真正全面 启动3G之后,包括运营业、制造业及增值业务在内,6—8年内产业/市场总规模有望达到 数万亿人民币。因此,众多外国厂商十分看好中国3G市场决非偶然。中国的3G及3G演进 的市场无疑是十分光明的。当然,让预测成为现实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这需有成功的 市场培育以及可持续的全面创新与合作策略,包括与国外同行的“共赢”合作在内。   4.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与竞争格局    近期,移动通信运营与市场竞争格局不会发生剧变,但争夺2G/2.5G对3G的后向兼容用 户却将更加剧烈。cdma 1X相对于GPRS的速率与应用优势会逐步有所增强,移动用户的增长率以低端用户为主仍 会维持较高水平。短信业务仍将是增长的热点,MMS(彩信或彩e等)在与SP/CP的合作整 合中将稳步完善与增长,GSM 1x的成功推进可能会对未来的两大3G FDD制式,甚至对TD-SCDMA制式的发展产生战略性影响。WCDMA/HSxPA及cdma 2000 1x/EV- x有效切入时间的抉择策略,包括它与WLAN的组合运作,可能会成为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 战略思考的焦点。   (1)2 004年中国移动通信的增长态势    就公众移动通信而言,由于3G在中国的启动愈来愈迫近,两大移动公司及两大固网公司 为争夺未来的后向兼容移动用户/类移动用户将更加激烈。移动用户绝对增长量可望大 于信息产业部设定的5200万户这个目标,...
2004年中国无线通信市场的走势及发展策略探讨(doc)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