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048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研究(doc)

  文件类别:其它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小:20K

  下载次数:83

  所需积分:3点

  解压密码:qg68.cn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

清华大学卓越生产运营总监高级研修班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0105048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研究(doc)
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研究 于树江[1]1 戴大双2 武春友2 王云峰1 (1.河北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 天津300130 2.大连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 大连116023)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产业创新的理论内涵,分析了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的主要特点 ,指出创新投入低、创新系统失效、创新主体缺位等是我国传统产业创新中存在的 主要问题,并就此提出了促进传统产业创新的主要思路。 关键词 传统产业 产业创新 区域创新系统 1 引言 传统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产业升级改造任务繁重 。《“十五”计划纲要报告》中指出,今后五年要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 ,特别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关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 重点。其中,要把传统产业改造放在重要位置,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 统产业。传统产业改造是系统工程,基于系统思想的传统产业改造是产业的创新问题, 最终体现是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研究我国传统产业 创新的特点,分析创新活动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探求有效的思路与途径,提升我国 传统产业创新的内在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2 我国传统产业现状 2.1传统产业含义 传统产业是一个历史相对概念,至尽没有见到对传统产业的标准定义,这里介绍一些 学者对它的理解,以把握其主要内涵,并不期望给出严格的定义解释。 北方交通大学的王稼琼等认为,传统产业是相对于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新兴工业 而言的,主要包括钢铁、煤炭、电力、建筑、汽车、纺织、轻工、造船等工业[1]。 台冰根据Dosi技术规范理论,把技术活动分为传统技术和高技术,把相应技术所支撑 形成的产业称为相应的产业。因此,产业可以分为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使用传统技 术规范来解决各种生产问题而形成的产业称为传统产业;而运用新的技术规范即高新技 术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无法用传统技术解决问题而出现的新产业称为高技术产业。[2] 刘世锦等认为,传统产业是以传统技术进行生产和服务的产业,是指工业化过程中起 支柱与基础作用的产业。主要是工业,也包括传统农业和第三产业的一部分。工业经济 时代的支柱产业是纺织、钢铁、机电、汽车、化工、建筑等物质生产工业。[3] 郑红认为传统产业是相对于新兴产业而言的,主要包括钢铁、煤炭、电力、建筑、汽 车、纺织、造船业等产业[4]。多数传统产业生产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严重制约了我国 经济的发展。 通过大家对传统产业的理解,可以概括出我国传统产业的主要特征: (1) 产业发展历史一般较长; (2) 产业技术相对落后; (3) 主要以外延式扩大再生产。 2.2传统产业技术现状 传统产业仍在各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它现在提供着将来仍将提供着经济建设 、人民生活所需的大部分商品和服务。传统产业本身从来没有停止过发展,但各产业、 各国家、各区域的产业发展模式与发展阶段不同,造成了不同的产业表现与产业竞争力 。通过对部分传统产业的描述,可以发现我国传统产业设备陈旧,生产技术落后,提供 的单位效益较低,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整体综合效益的提高。 (1) 生产装备落后 我国大中型企业普遍技术水平落后国际水平5~10年,能耗普遍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 以上,资源利用率低20%,成本高30%,可靠性和寿命低20%。据对1995年第三次工业普 查资料的数据计算:(1)我国有24.6%的生产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机械行业作为 国民经济其他行业提供装备的部门,生产设备十分陈旧,只有11.82%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有52.74%的设备只达到国内一般水平,还有近20%的设备处于国内落后水平。 (2) 产品质量档次低,结构性矛盾突出 据对9省市639家重点机械企业调查,1995年生产的主导产品技术水平达国际80年代末 90年代初水平的占17.8%,居国际80年代中期水平的占26.9%,居国际70年代初水平的 占48.7%,还有7%的产品属于国际60年代水平。 (3)技术开发能力薄弱,缺乏技术储备 国外大企业大都有较长远的技术储备,超前研究开发一般在十年左右。我国大多数企 业包括相当一批国家重点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企业普遍没有技术储备 。[5] 3 从产业创新系统角度分析我国传统产业 3.1产业创新系统 产业创新系统是指为了获取新的和互补的技术、从互补资产和知识利用的结合中获得 收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克服(或创造)市场中的进入壁垒、取得协同经 济效果、分散创新风险,关联性很强的企业(包括专业供应商)、知识生产机构(大学 、研究机构、工程公司)、中介机构和顾客通过附加值生产链相互联系形成的网络。[6 ] 产业创新系统是创新系统理论在产业演进过程中的应用,它强调产业演进过程中为促 进创新进行制度建设,强调促进创新系统各主体间的互动以克服传统的系统失效。通过 产业创新系统的建设与完善,提升产业技术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我国用高新技术和 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传统产业的创新,需要从创新系统的角度进行分析 与指导。 3.2我国传统产业创新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 3.2.1 投入特点 (1) 人力资源方面 1997年,我国每万名劳动力中从事R&D活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为8.4人,而日本 1993年为79.6人,美国1993年为74.3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为 47人。我国的这一指标大致相当于经合组织国家的1/5,相当于最发达国家的1/10。创新 人力资源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研究机构,企业所占比例低,如下表1所示。 表1 R&D人员按执行部门的分布比较 单位:千人 | |年份 |R&D人员合计|研究机构|(%) |企业 |(%)|高校 |(%)| |中国 |1990 |617.1 |279.7 |45.3 |153.8 |24.9 |127.9 |20.7 | |美国 |1987 |801.4* |92.2 |11.5 |589.8 |73.6 |119.4 |14.9 | |日本 |1987 |778.5 |75.6 |19.77 |462.7 |59.4 |240.2 |30.9 | |英国 |1978 |261.4 |71.3 |27.3 |190.1 |72.7 | | | |印度 |1986 |240.7 |185.1 |76.9 |55.6 |23.1 | | | |韩国 |1986 |87.4 |15.0 |17.1 |43.1 |48.8 |29.8 |34.1 | *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数。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技术指标1992》第36页 (2) 财力方面 就研究与开发经费看,美国每年的R&D支出为1600亿~1700亿美元,日本每年的R& D支出在700多亿美元,而我国、印度、墨西哥等“科技发展中国家”的R&D投入在60亿美 元以下。据统计,1997年我国的R&D支出为481.9亿元(折合58.6亿美元),仅相当于美国 的1/30,日本的l/13。 就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看,瑞典为3.05%,日本为2.90%,瑞士为 2.68%,韩国为2.61%,美国为2.45%,而我国1998年仅为0.64%。这一比例只相当于 发达国家的l/5~l/4,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l/3。 就人均R&D经费看,1994年世界R&D经费总额合计为4390亿美元,人均78美元。中国 1997年的人均R&D经费仅为3.9美元,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l/20。 更为突出的是中国企业R&D经费支出比例明显偏小,企业在科技活动中没有处于主体 地位,如下表2所示。 表2 企业R&D经费占全国R&D经费比重 单位:% | |研究机构 |高等学校 |企业 |其它 | |中国 |50.1 |12.1 |27.4 |10.4 | |美国 |12.4 |15.6 |69.1 |2.9 | |日本 |8.0 |12.2 |75.5 |4.4 | |德国 |13.2 |14.4 |72.0 |0.4 | |韩国 |3.9 |8.5 |73.9 |13.6 |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技术指标1992》第47页 3.2.2 产业创新系统演进特点 在我国行政体制时期(1949年—1978年),从创新系统的角度来看,产业创新的特点 可以描述如下: (1) 集中计划,用行政指令统一配置资源.中央政府集中一切资源,用行政手段有计划地投 入重点领域或方向。 (2) 企业作为金字塔式的行政组织中的一级,隶属于上级主管部门。企业虽然是独立的经济 核算单位,但不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国家通过各项指令、经济政策和各种行政法规决 定了企业的基本经营活动。 (3) 科研机构作为一级行政单位而存在,科研体系相对独立于生产系统之外。国家集中力量 建立了一大批国立R&D机构(与国有企业同称为“全民所有制单位”),其科研成果无偿给 生产单位使用,不受专利保护(国家没有专利法),其活动也受到国家计划的控制,大部 分企业一般则没有R&D机构。 这一阶段时期,生产系统与科研系统的分离是最大特点,是产业创新的最大体制性障 碍。 进入转型期(1979年-- )以来,从对企业的放权让利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行政指令逐渐让位于市场调节, 创新资源配置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突出表现在企业的创新资源有一定程度增加,大学 的研究投入与产出均有较大提高。但研究系统与生产系统脱离的特点基本没有发生变化 ,企业依然没有成为创新的主动主体。[7] 3.2.3创新主体互动特点 创新系统讲求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在合作中共享创新资源,在交流中促进创新的产 生与扩散。我国传统产业演进过程中,明显表现出创新主体间缺乏联系,存在严重的系 统失效的特点,可以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合作形式的分布这一侧面反映这一特点。 表3 大中型企业中独立进行技术创新企业的比重 | |开展技术创新 |独立进行的企|同国内其它企 |同高校、研究 |其它(| | |活动的企业( |业(%) |业合作的企业 |机构合作的企 |%) | | |个) | |(%) |业(%) | | |1992|954 |66.2 |6.9 |22.3 |4.6 | |1993|1484 |57.3 |9.2 |24.6 |8.9 |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技术指标1994》第68页 虽然我国创新资源在企业的分布比例明显偏低,但另一方面,由于传统产业演进过程 中的系统失效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造成企业的创新过程中缺乏与其它创新主体的互动 。此外,我国企业合作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主要以技术贸易方式进行,这种技术导入 方式具有静态、间断的特点,不利于企业动态、持续的创新能力的...
0105048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研究(doc)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