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解释

  文件类别:其它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小:51K

  下载次数:206

  所需积分:3点

  解压密码:qg68.cn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

清华大学卓越生产运营总监高级研修班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指标解释
1.房地产 从广义上讲,房地产是房产与地产的总称,指国家、集体及个人所拥有的房屋和土地。但就我国目前房地产业的业务范围而言,它包括归国家所有的城镇生产性或非生产性用地—城市地产,及附着在其上的城镇生产、生活用建筑和辅助设施—城市房产。农村生产用地、用房及宅基地等不属城市房地产业的业务范围。国家有偿征用农村土地用于城镇建设时,只有所有权转让过程结束后,才纳入城市房地产业的经营范围。
2.房产价格 房产价格按取得所有权(使用权)的方式分为房屋销售价格和房屋租赁价格两种形式。
3.房屋销售价格 房屋销售价格指房产所有权转移时买卖双方实际成交的价格。房产买卖时,买房人购买的是房产的所有权,卖房人将房产所有权出让,同时要获得房产所有权出让的价值补偿。它包括商品房销售、公房销售和私房销售三部分。
4.房屋租赁价格 房屋租赁指房屋的所有人出租房屋面取得的实际租金。在此种流通形式中,房屋所有权不变,承租者支付房租,获得一定时期内的房屋使用权;出租者放弃或出让一定时期内的房屋使用权。它包括住宅租赁、办公用房租赁、商业用房租赁和厂房仓库租赁四部分。
5.商品房销售价格 商品房销售价格是指具有经营资格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地产发展商)出售的住宅、写字楼、商业用房以及其他建筑物的市场实际成交价格。其价格由成本、税金、利润、代收费用等组成,它受地段、层次、朝向、质量、材料差价等因素的影响。
6.住宅 住宅是专供人们居住用的房屋。它主要包括普通居住用房、别墅、公寓、宿舍用房等,职工单身宿舍和学生宿舍等也包括在内。
7.非住宅 非住宅是指除了住宅以外的非居住用房屋。它包括办公用房、商业用房和厂房仓库等。
8.公房 公房是指归房管局或各单位管理的住宅和非住宅。它包括直管公房和自管公房。其中,归房管局管理的称直管公房;归各单位管理的称自管公房。
9.公房出售价格 公房出售价格是指以成本价向工薪阶层出售公有住房所实行的价格。它是按房屋建造成本制订的售房价格,包括征地和拆迁补偿费、勘察设计及前期工程费、建安工程费、小区基础设施配套费、管理费、贷款利息和税金等7项因素。
10.私房 私房是指由个人或家庭购买、建造并拥有产权的房屋。一般情况下,居民可以自由出租或出售。公有住宅通过住宅市场出售给个人和家庭,公有住宅也就转为私有住宅。本方案中房改房再上市出售,也包括在私房出售价格的统计中。
11.经济适用房 经济适用房是指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特点。经济性是指住宅价格相对市场价格而言,是适中的,能够适应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适应性是指在住房设计及其建筑标准上强调住房的使用效果,而不是降低建筑标准。它是国家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而修建的普通住房。这类住宅因减免了工程报建中的部分费用,其成本略低于普通商品房,故又称为经济实用房。安居工程住宅也属经济适用房的一类。
12.普通住宅 普通住宅是指按所在地一般民用住宅建筑标准建造的居住用房屋。目前,多为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多层住宅是指2-6层(含6层)的楼房;高层住宅是指6层以上的楼房,高层住宅多安装电梯。由于各地对多层和高层的定义不一致,划分标准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确定。
13.豪华住宅 豪华住宅是指按超出一般民用住宅建筑标准建造的高标准住宅,通常包括别墅和高档公寓。
别墅是指在郊区或风景区建造的舒适式园林住宅,一般拥有私家车库、花园、草坪、院落等。
高档公寓是指其单位建筑面积造价通常高于当地一般民用住宅造价一倍以上的公寓,通常为复式住宅顶层有花园的或多层住宅配有电梯的并拥有较好的绿化、商服、物业管理等配套设施。
14.办公用房 办公用房是指企业、事业、机关、团体、学校、医院等单位的办公用房屋。其中,档
次较高的、设备较齐全的为高标准写字楼,条件一般的为普通办公用房。
15.写字楼 写字楼是指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单位的高档次办公用房。一般拥有较完备的办公设施,且交通便利。
16.商业用房 商业用房是指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的供商业、粮食、供销、饮食业等部门对外营业用的商店、门市部、粮店、书店、供销店、饮食店等房屋。一般指底层临街的房屋。
17.工业厂房
工业厂房指直接用于生产或为生产配套的各种房屋,包括主要车间、辅助用房及附属设施用房。凡工业、交通运输、商业、建筑业以及科研、学校等单位中的厂房都应包括在内。
18.仓库 仓库指工业、交通运输、商业、供销、外贸、物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建造的成品库、半成品库、原材料库、货物仓库、物资储备库以及冷藏库、粮油库等。
19.土地交易价格 土地交易价格是指房地产开发商或其他建设单位在进行商品房开发之前,为取得土地使用权而实际支付的价格,不包括土地的后续开发费用、税费、各种手续费和拆迁费等。土地交易方式一般包括:出让、转让、租赁等。
20.土地出让 土地出让方式是土地使用权取得者取得用地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土地资产处置的一种方式。出让的土地使用权是土地使用者向国家购买的一种财产权,土地使用者不仅可以占有、使用和取得土地收益,还可以独立支配和处置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有协议、招标和拍卖三种形式。
21.土地转让 土地转让方式是指土地使用者在以出让方式得到土地使用权以后,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利益对土地使用权进行再转移的行为。它包括出售、交换和赠与等形式。
22.土地租赁 土地租赁方式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在一定年限内直接出租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按年交付租金的行为。以租赁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不得转让、转租和抵押。
23.居民住宅用地 居民住宅用地指用于建造居民居住用房屋所占用的土地。其中,用于建造豪华住宅的土地为豪华住宅用地,用于建造普通住宅的土地为普通住宅用地。
24.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指工业生产或与工业生产相配套的各种活动所占用的场所,包括车间用地、仓库用地、辅助用房用地及附属设施用房用地等。
25.商业、旅游、娱乐用地 商业、旅游、娱乐用地指用于开展商业、旅游、娱乐活动所占用的场所。如用于建造商店、粮店、饮食店、公园、游乐场、影剧院、俱乐部等占用的土地。
26.其他用地 其他用地指用于建造服务业用房、办公用房、教育用房、医疗用房、科学实验研究用房等所占用的土地。如理发馆、照相馆、旅馆、办公室、教室、医院、科研所等占用的土地。
27.项目地段 项目地段是指根据项目所在地段的土地级别而划分的项目等级。其中,土地级别是指根据土地使用价值及所处地段繁华程度的不同而划分的土地等级。目前各地的标准不一,例如北京市的土地级别分为一、二、三、四级,而福建省的土地级别分为一、二、三、四、五级。土地没有进行级别划分的地区,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划分为繁华、一般和偏僻三大类。
28.项目结构 项目结构是按房屋建筑的主要承重部分(如梁、柱、墙及各种构架)所用的主要材料划分为不同的结构类型,一般可分为:
(1)钢架结构:承重的主要结构是用钢材建造的。
(2)钢、钢筋混凝土结构:承重的主要结构是用钢、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如一栋房屋的一部分梁柱采用钢制构架,一部分梁柱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
(3)钢筋混凝土结构:承重的主要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
(4)混合结构:承重的主要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和砖木建造的。如一栋房屋的粱是用钢筋混凝土制成,以砖为承重墙;或者梁是木材制造,柱是钢筋混凝土建造的。
(5)砖木结构:承重的主要结构是用砖、木材建造的。如一栋房屋是木制房架、砖墙、木柱建造的。
(6)其他结构:凡不属于上述结构的房屋都归此类。如土砖木结构(土基墙、砖柱、木梁)、木结构、竹结构、砖拱结构、窑洞等。
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和新型材料的问世而出现的一些新结构,如悬索结构、薄壳结构、大模板现浇结构、空间网架结构等,都应按上述划分标准分别列入有关结构中。
【实有房屋】 是指已建成并达到入住或使用条件的、含自有(私有)房屋在内的各类房屋。
【实有住宅】 是指已建成并达到入住及使用条件的、含自有(私有)住宅在内的住宅。
【住宅套数】 是指按照设计要求已建成并达到入住、使用条件的成套住宅的套数。
【成套住宅】 是指由若干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室内走道或客厅等组成的供一户使用的住宅。
【房屋施工面积】 是指报告期内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包括本期新开工面积和上年开发跨入本期继续施工的房屋面积,以及上期已停建在本期复工的房屋面积。本期竣工和本期施工后又停建缓建的房屋面积仍包括在施工面积中,多层建筑应填各层建筑面积之和。
【房屋新开工面积】 是指在报告期内新开工建设的房屋建筑面积,不包括上期跨入报告期继续施工的房屋面积和上期停缓建而在本期恢复施工房屋面积。房屋的开工应以房屋正式开始破土创槽(地基处理或打永久桩)的日期为准。
【房屋竣工面积】 是指房屋按照设计要求已全部完工,达到入住和使用条件,经验收鉴定合格(或达到竣工验收标准),可正式移交使用的房屋建筑面积总和。
【竣工房屋价值】 是指在报告期内竣工房屋本身的建造价值。竣工房屋价值按房屋设计和预算规定的内容计算。包括竣工房屋本身的基础、结构、屋面、装修以及水、电、暖、卫等附属工程的建造价值,也包括作为房屋建筑组成部分而列入房屋建筑工程预算内的设备(如电梯、通风设备等)的购置和安装费用;不包括厂房内的工艺设备、工艺管线的购置和安装,工艺设备基础的建造,办公及生活用品等家具的购置等费用,购置土地的费用,迁移补偿费和场地平整的费用,以及城市建设配套的投资。竣工房屋价值一般按结算价格计算。
【居住人口】 是指与住宅统计范围一致的居住人口。以公安局的统计数据为准。
【居住户数】 是指与居住人口数相应的户数。"户"以公安派出所核发的户口簿为准,一个户簿即一户。
【人均住宅建筑面积】 (新增指标)是指按居住人口计算的平均每人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计算公式:
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人)=住宅建筑面积/居住人口
【人均住宅使用面积】 是指按居住人口计算的平均每人拥有的住宅使用面积。计算公式:
人均住宅使用面积(平方米/人)=住宅使用面积/居住人口
【户均住宅套数】 (新增指标)是指按居住户数计算的平均每户拥有的住宅套数。计算公式:户均住宅套数(套/户)=住宅套数/居住户数
【住宅成套率】 (新增指标)是指成套住宅建筑面积与实有住宅建筑面积的比例。计算公式:
住宅成套率(%)= 成套住宅建筑面积/实有住宅建筑面积×100%
【住宅自有(私有)率】 (新增指标)是指自有(私人所有)的住宅建筑面积与实有住宅建筑面积的比例。计算公式: 住宅自有率(%)= 自有(私有)住宅建筑面积/实有住宅建筑面积×100%
【住房困难户数】 (新增指标)是指报告期末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住房困难标准的户数。



【房屋性质分类名词解释】

aa 房屋、商品房、房改房、存量房、集资房、微利房、平价房、解困房、再上市房、廉租住房、花园式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寓式住宅等。

【房屋用途名词解释】

aa 住宅、成套住宅、非成套住宅、集体宿舍、跃层住宅、公用设施用房、商业用房、经营用房等




【房屋产别名词解释】

aa 国有房产、直管房产、自管房产、军队房产、私有(自有)房产联营企业房产、涉外房产、其他房产、期房、有限产权房等

【房屋建筑结构名词解释】

aa 钢结构、钢、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合结构、砖木结构、其他结构




【房屋建筑楼层名词解释】

aa 假层、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塔式高层住宅、单元式高层住宅、通廊式高层住宅、跃层住宅

【房屋建筑质量名词解释】

aa 完好房屋、基本完好房屋、一般损坏房屋、严重损坏房屋、危险房屋



【房屋面积名词解释】

aa 房屋使用面积、房屋建筑面积、成套住宅建筑面积、产权面积
房屋预测面积、房屋实测面积、共有建筑面积、套内面积等

【房屋建设状名词解释】

aa 房屋施工面积、房屋新开工面积、房屋竣工面积、竣工房屋价值




【商品房销售常见名词解释】

aa 楼花、期房、起价、均价、复式商品房、跃层式商品房、水景商品房、灰空间、商住住宅、会所、外飘窗、中空玻璃等

【房地产交易税费名词解释】

aa 房地产契税、房产税、交易费、权属登记费、土地收益金、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开发费等




【房屋权属登记名词解释】

aa 权属登记、总登记、初始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他项权利登记、注销登记、权利申请人、共有权证、宅基地证等

【房屋拆迁名词解释】

aa 拆迁、强制拆迁、房屋拆迁补偿、拆迁房屋承租人、拆迁许可证、拆迁纠纷裁决、货币补偿基准价、产权调换等




【房屋修缮术语】

aa 房产折旧、房屋耐用年限、房屋修缮、房屋完好率、保修期、
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商品房维修基金、房改房维修基金
公共维修基金额、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

【住房功能细分术语】

aa 套型、层高、室内净高、住宅开间、住宅进深、平台、露台、过道、壁橱、壁龛、吊柜、走廊、架空房屋、阁楼、骑楼、幢
廊、柱廊、檐廊、非封闭阳台、凹阳台、自然层、技术层等




【建筑物的各项比率】

aa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住宅成套率、住宅自有(私有)率户型比、面积误差比、住宅平均层数、住宅建筑净密度
拆建比、居住区用地、住宅用地、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城市居住用地名词解释】

aa 居住区用地、住宅用地、道路用地、居住区(级)道路、小区(级)路、组团(级)路、宅间小路、公共绿地、配建设施、其它用地、道路红线、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建筑工程常见名词解释】

aa a建设中
a
【规划设计图纸常用名词解释】

aa a建设中
a




(二)填报说明

1.调查表式中,项目编码、项目地段码和项目结构码如何填写?
上述三个编码的长度分别为四位、二位、一位。在调查表的说明中列有上述编码及其含义,各调查单位应根据不同调查项目的具体情况,将相应编码填入调查表式的□中。
2.调查表式中,单位名称、单位代码如何填写?
方案规定调查表中的调查单位为房地产的出售(出租、交易)单位。
  单位代码为各地调查单位的自然顺序码,三张调查表的编码应分别编制,其码长为四位:土地交易价格调查表中,单位代码的首位码为1;房屋销售价格调查表中,单位代码的首位码为2;房屋租赁价格调查表中,单位代码的首位码为3,三张表的后三位码统一从001开始,依次上升。为便于比较和管理,该代码最好由各地城调队统一编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
  举例说: 北京市在商品房销售价格调查中调查了A、 B两房地产开发公司,在A公司调查了AA写字楼,在B公司调查了BB别墅,则需填报两张房屋销售价格调查表。其调查表的单位名称分别为A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名称和B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名称,其项目名称分别是AA和BB,单位代码分别为2001和2002,而项目编码则分别为2210和2131。如果同时在A房地产公司调查了CC高标准写字楼的租赁价格,则需填报一张房屋租赁价格调查表。其调查表的单位名称为A房地产开发公司,其项目名称为CC,单位代码为3001,而项目编码则为6100。
3.房地产价格调查中的价格是怎样定义的?
房地产价格调查中所调查的价格均是买方(承租方)为取得房地产所有权(使用权)所支付的实际成交价格(租金),不包括与交易有关的各种税费、手续费、中介费和物业管理费等。
由于房屋销售(交易)价格受房屋地段、环境、 层位、朝向、装修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房地产销售(交易)价格有基价、起价、平均交易价等等。为便于资料收集和数据可比,方案规定填报价格为调查项目某特定代表样本的实际销售(交易)价,不是调查项目的综合平均销售(交易)价。如选定A栋公寓楼为调查项目,报告期共销售五套公寓,其中二、五层各销售一套,三层销售了三套,则可选定三层中的某一套作为特定样本,单独考察该套公寓基期和报告期的价格变动,来代表该栋公寓楼的价格变动。而报告期的销售面积和金额则为上述五套公寓的面积和金额合计数。房屋销售(交易)价格统一按建筑面积计算。
4.土地交易价格如何填报?
目前我国土地价格按是否含地上建筑物价格分为地价(指纯土地部分价格),楼面地价(每单位建筑面积的土地价格,指地价与建筑面积之比);按不同交易方式分为协议价、招标价和拍卖价;按地价虚实分为市场成交价、评估价格等等。由于地价受地段、地面建筑物种类及其面积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通常情况下地价的高低是由土地的地段、使用方向、拟建面积、成交双方的交涉等因素来确定的。
为便于资料的采集和可比,本方案所说的土地交易价格界定为:房地产开发商在进行商品房开发之前,为取得土地使用权而实际支付的成交价,不包括土地的后续开发费用、税费、各种手续费、拆迁费等。该成交价可以是任何交易方式形成的,但在调查时要保证其交易方式在基期和报告期的一致性。
5.房地产价格调查中,价格资料应从哪里取得?
由于房地产价格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其价格资料的来源在各地有所不同。从主管部门看,有房地产管理局(土地管理局)和房改办等。从社会调查对象看,有房地产开发商(销售商)、旧房交易中心等。各地应依照方案所规定的抽选原则,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调查对象。通过初步调查,就各调查资料的来源渠道简列如下,供各地参考。
①土地交易价格:可通过土地管理部门的国土年综6表或土地管理局的地价评估中心,了解到土地交易的有关价格资料和买卖单位。若不能从土地管理局获得全部资料,还可从上述部门了解到买方或卖方,通过对买方或卖方的典型调查,进一步获得有关土地的交易价格。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土地二级市场交易越来越多。因此,方案建议土地资料最好从买方调查取得。
②经济适用房销售价格、公有住房出售价格和私房出售价格:可通过房地产管理局、房改办或房产交易中心调查取得。一般来说,经济适用房具有政府行为性质,房管部门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有关资料,即使数据不全,也可了解到当地经济适用房的名称,再通过对其进行典型调查,获得有关数据;各地房改办每年都发布当地公房出售的指导价格。因此,公有住房的出售价格既可从房改办取得,也可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购房户进行抽样调查获得,但要保证报告期和基期价格的可比;私房的产权过户应在房地产管理局办理。因此,其样本资料可从房地产管理局获得,从旧房交易中心也可获得一些辅助资料。
③普通住宅销售价格和豪华住宅销售价格:可通过房地产管理局或房地产开发商(销售商)调查取得。如上所述,商品房交易的产权过户和确认是通过房地产管理局完成的。所以,普通住宅和豪华住宅的样本资料原则上可从房地产管理局获得,即使资料不全,也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房地产开发商(销售商)进行典型调查取得。
④非住宅销售价格:可通过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地产管理局或开发区调查取得。在房地产管理局获得有关样本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房地产开发商或开发区进行典型调查取得。
⑤公房租赁价格:既可通过房地产管理局调查取得,也可通过典型调查取得。通常情况下,公房租赁价格水平由当地房地产管理局制订。因此,当地房地产管理局应是该项价格调查的主渠道。租价单位为:元/平方米.季。
⑥私房租赁价格:可通过民办租赁中介机构、房地产管理局或典型调查取得。按规定,私房出租应到当地房地产管理局登记,这部分私房的价格即可获得。还有部分没到房管部门登记的私房,其价格一方面可从民办租赁中介机构获得,另一方面可通过对私房承租者进行典型调查取得。租价单位为:元/平方米.季。
⑦办公用房租赁价格、商业用房租赁价格和厂房仓库租赁价格:可通过对房地产开发商或承租方进行典型调查取得。仓库的租价单位为:元/立方米.季。其他租价单位为:元/平方米.季。
6.房地产价格调查中的基期价格如何确定?
房地产交易往往是一次性买卖,其基期价格较难取得。在缺乏房地产交易的基价时,可通过以下方法推算:
①用同类房屋、同级地段(同级地段内繁华位置接近)、同样结构的非本座建筑物的基期平均销售(租赁)价格替代。
②根据同类房屋、同级地段、同样结构的平均销售(租赁)价格的变动幅度,推算基期价格。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 为基期价格, 为报告期价格, 为同类房屋、同级地段、同样结构的平均价格变动幅度。
③可用当地基期同级地段、同类房屋、同样结构的平均销售(租赁)价格替代。
④可通过房地产开发(销售)商、土地管理局和房管部门的有关专家进行科学评估测算。
7.房地产价格调查中的权数资料如何取得?
由于房地产价格调查的数据资料来源渠道多,构成复杂和数据取得较困难等原因,方案中暂时决定中类以上(含中类)采用固定权数(该固定权数一年调整一次),而中类(不含中类)以下则采用样本资料作权数(详见房地产价格指数的计算公式),待条件成熟时,小类也采用固定权数。
固定权数的确定,要遵循同度量可比性原则,理论上要求是该调查项目上年度的全社会销售(交易、租赁)额,其资料来源主要是当地房地产管理局(土地局)、房改办等房地产主管部门、统计局和旅游局等政府部门,也可通过重点调查或典型调查并辅之专家咨询和科学推算取得。
这里就权数的具体渠道简介如下,供参考:
①房屋销售价格指数表中,商品房及其中住宅和非住宅的权数资料来源于房地产管理局的相应项目的销售额,如不能满足需要,也可参考统计局投资处的相应项目的投资额。
②房屋销售价格指数表中,私房出售及其中住宅和非住宅的权数资料来源于当地房地产交易所中相应项目的交易额。
③房屋销售价格指数表中,公有住房的权数资料来源于当地房改办公室。
④土地交易价格指数表中,居民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商业旅游娱乐和综合用地的权数资料来源于当地土地管理部门。
⑤房屋租赁价格指数表中,住宅及其中的公房和私房租赁的权数资料可根据城调队住户调查分户资料中有关住房调查表的数据推算。
⑥房屋租赁价格指数表中,办公用房(包括高标准写字楼、普通办公用房)和商业用房的权数资料来源于当地建设厅的城综10表。
⑦房屋租赁价格指数表中,厂房仓库及其中的工业厂房和仓库的权数来源有两个渠道:若城市规模较小,该调查项目主要集中在一定区域内(如开发区),则通过典型调查并辅之科学推算求得;若不能用上述方法取得,可通过调查样本资料进行推算。
三张综合表的权数之和均为一千,保留一位小数。大类权数为其相应中类权数之和。
8.期房交易价格如何处理?
  方案规定期房交易价格统一折算为现房价格。折算方法是在期房价格的基础上加上房款的同期居民储蓄存款利息。如1999年2月以20万元购买一套公寓期房,2000年6月底入住。则折算为现房价格为:20万元+20万元的一年期利息(1999年2月-2000年2月)+20万元的三个月定期利息(2000年3月-2000年5月)+20万元的一个月活期利息。为计算方便,不计复利。


综合
国内生产总值:指按国土原则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货币表现。它不包括中间消耗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这些最终产品和劳务,不论是本国居民投资、本国居民生产的,还是外国居民投资、外国居民生产的,只要是在这个国家的领土范围之内,就全部计入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从生产角度来说,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从分配角度来说,是这些部门劳动者收入、税金、利润、固定资产折旧等项目之和;从使用角度来说,是最终使用于消费、投资以及净出口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所以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分配法、使用法。国外净要素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即为国民生产总值。
增加值:增加值是指常住单位生产过程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它可以按生产法计算,也可以按收入法计算,按生产法计算,它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按收入法计算,它等于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之和。
固定资产折扣: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而应提取的补偿价值,它反映了全部固定资产在本期生产中的资产转移价值。各类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从成本费用中提取的折旧费。对不计提折旧的单位,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部队和居民住房则应进行虚拟折旧。
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为常住单位提供劳务而获得的各种报酬,它反映劳动者参与增加值创造而获得的原始收入。具体包括从各种来源开支的货币工资和实物工资,即单位以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形式,从成本、费用和利润中为劳动者支付的各种开支,以及个体和其他劳动者通过参加社会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各种劳动报酬。
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与补贴之差,它反映政府从本期创造的增加值中所得的原始收入份额。生产税是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和规费,具体包括销售(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值税、管理费开支的税、应交纳的养路费、排污费和水电附加等,以及烟酒专卖上缴政府的专项收入。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是政府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收入转移,因此视为负税处理,包括政策亏损补贴、粮食系统价格补贴、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收入等。
营业盈余: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固定资产折旧价值、支付劳动者报酬和上缴政府生产税净额后的余额,它反映企业参与增加值创造而应得到的原始收入份额。该指标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但要扣除利税后项目中支付的工资、福利及公益金等。
三次产业: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它是世界上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咨询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水利服务业和水利业,公路、内河(湖)航道养护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发展速度:用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根据两个时期发展水平的对比而得。由于比较的标准时期不同,发展速度可分为定期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两种。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 - 1 (或100%)就是增长速度。即增长速度=发展速度 - 1(或100%)。
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我国计算平均增长速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习惯上经常使用的“水平法”,又称几何平均法,是以间隔最后一年的水平同基期水平对比来计算平均每年增长(或下降)的速度;另一种是“累计法”又称代数平均法或方程法,是以间隔年内各年水平的总和同基期水平对比来计算平均每年增长(或下降)的速度。具体计算方法,可参照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的《平均增长速度查对表》。
在一般正常情况下,两种方法计算的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比较接近,但在经济发展不平衡出现大起大落时,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差别较大。
人口与劳动力
人口数: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年度统计的年末人口数是指每年12月31日24时的人口数。
外来暂住人口:指户口登记地在外县、市而目前在本市暂住的人口。
性别比:反映两性人口之间比例的指标。指在总人口中或在各年龄人口中,男性人数比女性人数之比。通常用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应有多少男性人口。
出生率(又称粗出生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平均每千人所出生的人数的比率,一般用千分率表示。
死亡率(又称粗死亡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的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
总迁移率:是反映人口迁移变动总规模的相对指标,是某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迁入人数及迁出人数之和与同时期平均人口数之比,一般用百分率表示。
净迁移率:是反映人口迁移变动的相对指标之一,是某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迁入与迁出相抵销后的余额与同时期平均人数之比,一般用百分率表示。
计划生育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计划内出生人数与总出生人数之间的比率,一般用百分率表示。
节育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已落实节育措施的已婚龄妇女人数与同期已婚育龄妇女人数之间的比率,一般用百分率表示。
从业人员: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职工:指在国有经济、城镇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其他经济单位及其所属机构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
城镇集体经济单位职工:指在城镇集体经济单位及其管理部门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
其他经济单位职工:指在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单位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
农业
耕地面积:是指种植农作物、经常进行耕锄的田地面积。
农作物播种面积:是指实际播种或移植有农作物的面积。
农作物总产量:是指本年度内生产的各种农作物总产量,不论计划内外,数量多少,耕地上与非耕地上的农作物产量,都应统计在内,不得遗漏。
农业机械总动力:是指主要用于农、林、牧、副、渔业的各种动力机械的动力总和。
农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一定时期内(通常按日历年度的一年计算)的全部农业产品总量。
农村经济总收入:是指本单位当年经营的收入中可用以抵偿本年开支并在国家、集体、农民之间进行分配的农、林、牧、副、渔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各项经营收入和利息、租金等非生产收入,但不包括那些不能用来分配、属于借贷性质或暂收性质的收入,如贷款收入、预购定金、国家投资、农民投资等。
农村经济总费用:是指为实现当年各项生产经营收入应由当年负担的各项费用开支,包括生产费用、管理费用和其它费用三项。
农村经济纯收入:是指当年“总收入”减去“总费用”后,当年所得的纯收入部分。
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指农户全年总收入中,扣除各项费用性支出后,最终归农民所有的按农村常住人口平均的收入。
工业
工业: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家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具体包括: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如采矿、晒盐、森林采伐等(但不包括禽兽捕猎和水产捕捞);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粮油加工、食品加工、轧花、缫丝、纺织、制革等;对采掘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炼铁、炼钢、化工生产、石油加工、机器制造、木材加工等,以及电力、自来水、煤气的生产和供应等;对工业品的修理、翻新,如机器制造设备的修理、交通运输工具(包括小卧车)的修理等。
轻工业:是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直接或以农产品为基本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纺织、缝纫、皮革、和毛皮制作、造纸以及印刷等工业;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文教体育用品、化学药品制造、合成纤维制造、日用化学制品、日用化学制品、日用玻璃制品、日用金属制品、手工工具制造、医疗器机制造、文化和办公用机械制造等工业。
重工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按其生产性质和产品用途,可以分为下列三类:采掘(伐)工业,是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包括石油开采、煤炭开采、金属矿开采伐等工业;原材料工业,指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材料、动力和燃料的工业。包括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学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电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业;加工工业,是指对工业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制造的工业。包括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机械设备制造工业、金属结构、水泥制造等工业,以及为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等工业。
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业产品总量,它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它包括:在本企业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规定不需包装的产品除外)的成品价值,工业性作为一整体,按企业产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工业总产值采用“工厂法”计算,即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来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不能把企业内部各个车间(分厂)生产的成果相加。但在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重复计算。
资产总计: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资产按其流动性(即资产的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划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其它长期资产和递延税款借项等,即为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计项。
固定资产原价:是指企业在建造、购置、安装、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固定资定时实际支出的全部货币总额。它一般包买价、包装费、运杂费和安装费等。
固定资产资产合计:是指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清理、在建工程、待处理固定净损失所占用的资金合计。
固定资产净值:是指固定资产原价减去历年已提折旧额后的净额。
负债:是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其偿还形式可以用货币,也可以用资产或提供劳务的方式进行。包括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和递延税款贷项等,即为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负债合计项。
实收资本:是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人投入的资本。包括有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外商资本、个人资本。
产品销售收入:是企业在销售产品的销售收入和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取提的业务收入。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应负担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消费税、资源税和教育附加。
产品销售成本:是指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等主要经济业务的实际成本。
产品销售利润:是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收入扣除其成本、费用、税金后的利润。
利润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的财务成果,包括营业利润、补贴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以前年度损失调整。
应交增加税:是指工业行业在报告期内应交纳的增值税。
资产利税率:是在一定时期内已实现的利润、税金总额与同期的资产(固定资产净值和流动资产平均余额)之比。
资产利税率反映每单位(通常是每万元)资产所提供的利润税金额。它是考察和评价部门或企业资金运用的经济效益,分析资金投入效果的主要分析指标。
产值利税率:是报告期已实现的利润、税金总额(包括利润总额、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应交增值税)占同期全部工业总产值的百分比。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是指现行综合评价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及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的指数:它是以若干项代表性经济效益指标,分别除以各项指标的标准值。再乘以各自的权数,加总后除以总权数求得。
工业产品销售率:是反映工业产品已实现销售的程度,是分析工业产销售衔接情况、研究工业产品满足社会需求的指标。
总资产贡献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全部资产获利能力,是企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评价和考核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
注:税金总额为产品销售税金及应交增值税之和,平均资产总额为期初、期末资产总计的算术平均值。
资本保值增值率:是反映企业净资产变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企业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客观存在是指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与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
资产负债率:是指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反映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
流动资金周转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次数,反映投入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一般以一年时内周转多少次表示。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工业企业投入生产成本及费用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反映企业降低成本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全员劳动生产率:是指反映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一般用平均每人一年创造的工业增加值表示。
固定资产投资与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国有经济单位投资、城乡集体经济单位投资、其他各项经济类型的单位投资和城乡居民个人投资。按照我国现行计划管理体制,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额分为基本建设、更新建设、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部分。
基本建设投资:基本建设是企业、事业、行政单位以扩大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新建、扩建工程及有关工作台。包括:(1)列入中央和各级地方本年基本建设计划的建设项目,以及虽未列入本年基本建设计划、但使用以前年度基建计划内结转投资(包括利用基建设备材料)在本年继续施工的建设项目;(2)本年基本建设计划内投资与更新改造计划内投资结合安排的新建项目和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达到大中型项目标准的扩建项目,以及为改变生产力布局而进行的全厂性迁建项目;(3)国有单位既未列入基建计划,也未列入更新改造计划的总投资在5万元以上的新建、扩建、恢复项目和为改变生产力布局而进行的全厂性迁建项目,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增建业务用房和行政单位增建生活福利设施的项目。
更新改造投资:更新改造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对原有设施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和技术改造,以及相应配套的工程有有关工作(不包括大修理和维护工程)。包括:(1)列入中央和各级地方本年更新改造计划的项目和虽未列入本年更新改造计划,但使用上年更新改造计划内结转的投资在本年继续施工的项目;(2)本年更新改造计划内投资与基本建设计划内投资结合安排的对企、事业单位原有设施进行技术改造或更新的项目,和增建主要生产车间、分厂等其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未达到大中型项目标准的项目,以及由于城市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需要而进行的迁建工作;(3)国有企、事业单位既未列入基建计划也未列入更新改造计划,总投资在家万元以上的属于改建或更新改造性质的项目,以入由于城市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需要的进行的迁建工程。
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未列入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包括:
(1)国有单位按规定不纳入基本建设计划和更新改造计划管理、总投资在5万元以上的以下工程:用油田维护费和石油开发基金进行的油田维护和开发工程;煤炭、铁矿、森工等采掘采伐业用维简费进行的开拓延伸工程;交通部门用公路养路费对原有公路、桥梁进行改建的工程;商业部门用简易建筑费建造的仓库工程。
(2)集体经济单位固定资产投产:包括城建集体经济单位和农村集体经济单位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计划总投资在5万元以上的项目。农村集体经济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为农村抽样调查队根据抽样调查资料推算。
(3)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及其经济类型的企、事业单位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其计划总投资在5万元以上的、未列入基本建设计划和更新改造计划的项目。
(4)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和农村个人投资。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包括市、县城、镇、工矿区所辖范围内的全部私人建房,不论其房主是否系本地的常住户口均应包括:农村个人投资包括农村个人建房及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资。农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为农村抽样调查队根据抽"
城镇私人建房投资综合范围为市、县城、镇、工矿区所辖范围内的全部私人建房,不论其房主是否系本地的常住户口均应包括。
农村私人投资综合范围包括:
⑴农民和国营农场、林场、牧场、渔场职工的个人新建房屋(含农民在城、乡结合部的建房)或推倒在原地重建房屋新增加建筑面积在2平方米以上(不包括大修理)。
⑵单纯购置设备、工具、器具、大牲畜等,总值在2元以上。
农村集体固定资产投资综合范围为村及村以上农村集体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在五万元以上的项目。具体包括:
⑴村及村以上农村集体单位固定资产投资。
⑵村及村以上农村集体与各种经济类型联合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指在报告期内施工的全部房屋建筑面积。包括本期内新开工的,上期施工跨入本期继续施工,上期停建本期复工的房屋建筑面积。
房屋建筑本年(季)新开工面积:指在本年(季)内新开工的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不包上期施工跨入本期继续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以及上期停建本期复工的面积。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指在报告期内,按照设计所规定的工程内容全部完成,达到了设计规定的交付条件,经质检部门验收鉴定合格的房屋建筑面积。
新增生产能力:指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活动而增加的设计能力或工程效益,它是用实物形态表示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效果。新增生产能力的计算,是以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的单项工程(或项目)为对象。当单项工程(或项目)建成、经有关部门鉴定合格、正式移交投入生产,即可计算新增生产能力。
房屋建筑面积竣工率:指一定时期内房屋竣工面积占同期房屋施工面积的比率。它是从房屋建筑施工速度的角度反映投资效果和建筑业经济效益的指标。
新增固定资产:指通过投资活动所形成的新的固定资产价值。包括已经建成投入生产或交付使用的工程价值和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工具、器具的价值及有关应摊入的费用。它是以价值形式表示的固定资产投资成果的综合性指标,可以综合反映不同时期、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成果。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指一定时期新增固定资产与同期完成投资额的比率。它反映各个时期固定资产动用速度、衡量建设过程中投资效果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运输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指在一定时期内实际达到《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1-88》规定的等级公路,并经公路主管部门正式验收交付使用的公路里程数。凡达到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1-88》规定的技术等级的公路,均统计为公路里程。包括大、中城市的郊区公路,以及公路通过城镇(指县城、集镇)街道的里程数和公路桥梁长度、隧道长度、渡口的宽度以及分期修建的公路已验收交付使用的里程。不包括大、中城市街道,国、省干线断头路里程,农业生产用道路以及新建公路尚未进行验收交付使用的路段里程。两条或多条公路共同经由同一路段的重复里程,只计算一次。
货(客)运量:指运输业实际运送的货物(旅客)数量。货运按吨计算,客运按人计算。货物不论运输距离长短,货物类型,均按实际重量统计;旅客不论行程远近或票价多少,均按一人一次作为客运量统计。半价票,小孩票也按一人统计。货(客)运量反映运输业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服务的数量,也是制定和检查运输生产计划,研究运输发展规模和速度的重要指标。
货物(旅客)周转量:指运输业运送的货物(旅客)与其相应运输距离的乘积之和,通常以吨公里和人公里为计算单位。计算货物周转量通常按发出站与到达站之间的最短距离,也就是计费距离计算。它是反映运输业生产总成果的重要指标,也是编制和检查运输生产计划,计算运输效率,劳动生产率以及核算运输单位成本的主要基础资料。
货物吞吐量:是指经由水运进、出港区范围,并经过装卸的货物数量。货物吞吐量分别按国内进口(装卸)、出口(装船),外贸进口、出口统计。货物吞吐量按货物实际重量吨统计,以货物交接清单或货单上记载的重量吨为准。如无实际重量吨,可根据船舶装载情况来推算。在本港区内的水运转口分别按进口和出口各计算一次吞吐量。货物吞吐量是衡量港口生产规模的一个主要数量指标。
邮电业务总量:是以货币表示的邮电部门为社会提供通信服务的总数量。它是以各类业务的实物量分别乘以相应的不变单价,求出各类业务的货币量加总求得(出租代维及其他业务按业务收入直接相加)。邮电业务量按专业分类:有邮政业务量,如函件、包裹、汇票、报刊、邮政快件、特快专递、储蓄、集邮、出租及其他业务等;电信业务量,如公众电报、用户电报、传真、长途电话、本地电话、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电子信箱、可视图文、出租代维及其他业务等。
程控电话用户:是指在电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通过程控式电话交换机进本地电话网,占用程控电话号码的电话用户。
移动电话用户:是指在电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通过移动电话交换机进入移动电话网,占用移动号码的电话用户。
国内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加上农民和各种所有制的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直接销售给非农业居民和社会集团的农副产品及手工制品的金额的总和。
商品购进总额:指从本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购进(包括从国外直接进口)作为转卖或加工后转卖商品。本指标由从生产者购进额,从批发零售贸易业购进额,进口额和其他项目组成。
商品销售总额:指对本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出售(包括对国(境)外直接出口)的商品(包括售给本单位消费用的商品)。
期未库存:指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已取得所有权的全部商品。
批发贸易业:指所有那些向国内外生产经营单位和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中介机构(以上均包括个体经营者)出售商品的活动。
零售贸易业:指所有那些向最终消费者(城乡居民)和社会公共消费者(社会集团)出售商品的活动。
餐饮业:指专门从事饭馆、菜铺、饭铺、冷饮馆、酒店、茶馆等行业,其他部门所属的对外营业的食堂。
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指在农村集市和城市集市上买卖双方(包括农民、非农民居民、机关、团体、工商企业、个体商贩)成交的全部商品金额。
实收资本:指按照合同、协议或企业申请书所规定的注册资本中实际收到的资本额。包括以现金、实物、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场地使用权计价的实缴资本投资和外商投资收益的再投资。
流动资产合计: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固定资产合计:核算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无形及递延资产: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但是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用,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
所有者权益合计: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它等于资产合计-负债合计。
商品销售收入(营业收入):指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销售收入、接受其他单位委托代销商品的收入和餐饮企业的营业收入。
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指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销售商品应负担的税金和餐饮企业应由各项经营业务负担的税金及附加。
利润总额:指企业全年实现的利润。
应交增值税: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应交纳的增值税额合计。
计算公式: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进项税额
限额以上企业的划分标准:

行业类别 统计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限额以上企业
批发业 年销售额 万元 2000及以上
零售业 年销售额 万元 500及以上
餐饮业 年销售额 万元 200及以上
说明:现行外贸企业一律包括在批发业中。
物价
物价指数:是用来反映报告期所销售(或购进)的全部商品价格总水平比基期水平升降变动程度的相对数。通常以百分数表示,是一种经济指数。
物价指数按其包括范围的不同,分为单项商品价格指数(或称个体物价指数)、商品类别价格指数(或称物价类指数)和物价总指数。反映某种商品的平均价格水平变动程度的指数叫做单项商品价格指数;反映某一类或全部商品价格总水平变动程度的指数,叫物价类指数或物价总指数。物价指数按其所采用基期的不同,分为环比物价指数(以上一期为基期)、年距环比物价指数(以上年同期为基期)和定期物价指数(以某一固定时期为基期)。目前国家统计部门编制的物价指数主要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等。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商品零售物价的调整变动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影响居民购买力和市场供需平衡,影响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因此,计算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可以从一个侧面对上述经济活动进行观察和分析。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综合了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民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取得。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
外经旅游
海关进出口总额:指实际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包括贸易和非贸易)的价值总和。主要包括对外贸易实际进出口货物,来料加工装配、补偿贸易、进料加工进出口货物,国家间及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物资和赠送品,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华人捐赠品,租赁期满归承租人所有的租赁货物,边境地方贸易及边境地区小额贸易进出口货物(边民互市贸易除外),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进出口货物和公用物品,到、离岸价格在规定限额以上的进出口货样和广告品(无商业价值、无使用价值和免费提供出口的除外),从保税仓库提取在中国境内销售的进出口货物,以及其他进出口货物。海关进出口总额反映一个国家在对外经济贸易方面实际进出口货物的总规模。
外贸出口总额:包括一般贸易出口,三来一补出口,三资企业出口。
贸易出口:指由外贸进出口公司、工农贸易进出口公司和地方性的进出口公司由国家统一安排的出口、代理出口和自营、联营出口,其中包括进料加工出口,以及各进出口公司在国内以外汇结算方式售给友谊商店、华侨商店、出国人员服务公司和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和外资企业等的出口商品。
“三来一补”出口:指来料加工装配出口按工缴费计算,中小型补偿贸易按金额计算。
“三资”企业出口:指三资企业自己出口的本企业产品。不包括委托外贸进出口公司出口的商品。
创汇总额:包括一般贸易出口、“三来一补”出口、三资企业出口和非贸易出口。
实际利用外资:指我国政府、部门、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通过对外借款、吸收客商直接投资以及向境外发行债券、股票等方式筹借的境外资金。
外资的形式可以是现汇、实物、工业产权或专有技术等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
我国自有外汇和中国银行自有外汇资金发放的外汇贷款购置国外设备和材料,华侨、港澳同胞的捐赠,联合国或其他国际组织的无偿赠送资金、无偿援建的项目均不属于外资范围。
利用外资的方式有:对外借款,外国(或港澳地区)企业和经济组织或个人在我国境内开办独资企业,与我国境内的企业或组织共同开办合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项目或合作开发资源,以及补偿贸易、国际租赁等。
对外借款:指我国政府、部门、企业和中国银行等单位向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企业等借用的长期、短期资本,到期需还本付息。借款按不同渠道划分为:1.外国政府贷款;2.国际金融组织贷款;3.外国银行贷款;4.出口信贷;5.发行债券、股票。
外商直接投资:指外国企业和经济组织或个人(包括华侨、港澳同胞以及我在境外注册的企业)按我国有关政策、法规,在我国境内开办外商独资企业,与我国境内的企业或合作开发资源的投资以及外商从企业得到收益的再投资。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指国内各部门为来我国旅游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和台湾同胞提供商品和劳务而得到的外汇收入。包括供应商品、饮食和提供住宿、交通、邮电、文化娱乐、导游等各项服务所得的全部外汇收入。
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在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与再分配时,筹集的预算内财政资金,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各项税收和国营企业纯收入。
各项税收,包括工商税、农业税、盐税、建筑税和海关税等。
企业收入,包括国营企业所得税、调节税和上缴利润等。
财政支出:是国家为执行其职能,对财政预算收入资金的运用,财政支出主要有基本建设支出和行政支出。
基本建设支出是指国家预算内的基本建设拨款,不包括国家预算外自筹的各种基本建设资金。
行政事业费支出包括国家行政机关管理费支出和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
银行信贷存款:指企业、机关、团体或居民根据必须收回的原则,把货币资金存入银行或其他信用机构保管并取得一定利息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根据存款对象的不同可划分为:企业存款、财政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基本建设存款、城镇居民储蓄、农村存款等科目。它是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
银行信贷贷款:银行或其他信用机构根据必须归还的原则,按一定利率,为企业、个人等提供资金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我国银行贷款,分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城乡个体工商户贷款以及农户贷款等科目。
承保额:又叫保险金额。它是保险人对被保险人负担损失补偿或约定给付的金额,它是保险合同上的最高责任额,也是计算保费的依据。
保费:又叫保险费。是保险人根据保险合同的有关规定,为被保险人取得因约定危险事故发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补偿(或给付)权利,付给保险人的代阶。包括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储金收入。
赔款:保险事故发生后,经查证确属保险责任范围以内的保险标的损失,保险人根据保险合同的规定覆行赔偿义务,给予被保险人的款项叫做赔款。赔款可分为已决赔款和未决赔款两种。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之后,所余下的实际收入。计算公式为:可支配收入=实际收入-个人所得税-家庭副业生产支出-记帐补贴
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指调查用于日常生活的全部支出,包括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等八大类支出,均按用途划分归类。
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是指农村住户年内从各种来源得到的全部实际收入(包括现金收入和实物收入)。由基本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等三部分组成。
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是总收入扣除相应的各项费用性支出后,归农民所有的收入。它既可以用于生产、非生产投资、改善物质和文化生活,以及用于再分配的支出和结余的收入。这个指标用来观察农民实际收入水平,以及农民扩大再生产和改善生活的能力。
农村居民家庭生活费支出:是指农民住户年内用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实际支出,直接反映农民的生活水平、研究农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基本指标。生活消费支出包括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等消费支出。
社会事业
工程技术人员:指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自然科学技术专业人员,包括: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和未评定职称的技术人员。
农业技术人员:指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从事农业技术工作的自然科学技术专业人员,包括:高级农艺师、农艺师、助理农艺师、技术员和未评定职称的技术人员。
科学研究人员:指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科学技术专业人员,包括:正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实习员、技术员和未评定职称的技术人员。
发明: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所称的发明是指对有关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所称的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所称的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在校学生数:是指具有学籍的注册学生总数。
学龄儿童入学率:指调查范围内已入小学学习的学龄儿童占校内外学龄儿童总数(包括弱智儿童在内,但不包括盲聋哑儿童)的比重。
电影放映单位:指具有放映机器设备、固定或不固定的放映场所与专职或兼职的放映技术人员,经有关部门登记批准,经常为一定的观众对象放映电影的机构。包括经批准对外开放进行营业,并与电影发行放映管理机构分帐的专用放映单位和军委系统租片单位。
医院:指设有固定床位能收容病人住院并能为病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包括县及县以上医院、农村乡卫生院、其他医院三部分。按所属性质分为卫生部门、工业及其他部门、集体经济单位三类。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按业务性质分为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
卫生技术人员:指卫生事业机构支付工资的全部固定职工和合同制职工中现任职务为卫生技术工作的专业人员。包括中医师、西医师、中西医结合高级医师、护师、中药师、西药师、检验师、其他技师、中医士、西医士、护士、助产士、中药剂士、西药剂士、检验士、其他技士、其他中医、护理员、中药剂员、西药剂员、检验员,其他初级卫生技术人员。
医生:指经卫生部门审查合格,从事医疗工作的专业人员。分为中医医生和西医医生。包括卫生技术人员中的中医师、西医师、中西结合高级医师、中医士、西医士和其他中医。
律师 指受聘参加法律顾问处工作,提任法律顾问、刑(民)事代理人、刑事辩护人,办理非诉讼事件、解答法律询问,代写法律事务文书等主要从事律师业务的专职法律工作者和兼职律师。
公证人员 指在国家公证机关依法办理公证事务的司法人员。包括公证员、助理公证员和在公证处工作的其他人员。
调解人员 在人民调解委员会担负调解民间一般民事纠纷和轻微违法行为所引起的纠纷的工作人员。包括调解委员会的委员和调解小组的调解员。
社会福利事业单位 指集中收养社会孤老、残、幼的机构。包括由民政部门管理的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人福利院和城镇集体办的福利院,以及农村集体举办的敬老院。
社会福利事业单位收养人数 包括民政部门管理的和城镇及农村集体举办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中收养的老人、少年儿童、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残疾人员和精神病人。
废水排放总量 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生产废水指企、事业单位在生产、科研过程中向外环境排放的所有排放口的废水量总和。生活污水指城镇居民区和企、事业单位职工集中居住区排放的污水量。
统计术语
国民生产总值 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简称GNP)。一个国家常住机构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这个国家的常住机构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非常住机构单位。同时,国外生产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机构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概念,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与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有所区别,一是核算范围不同,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都只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而国民生产总值对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都进行计算。二是价值构成不同,社会总产值计算社会产品的全部价值;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增加的价值,即增加值,不计算中间产品和中间劳务投入的价值,国民收入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也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价值,即只计算净产值。
国民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计算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1)生产法(或称部门法),是从各部门的总产值(收入)中减去中间产品和劳务消耗,得出增加值。各部门增加值的总和就是国民生产总值;(2)支出法(或称最终产品法),即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国内资产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库存净增或净减)+出口与进口的差额;(3)收入法(或称分配法),是将国民生产总值看作为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劳动)所创造的增加价值总额。因此,它要以工资、利息、租金、利润、资本消耗、间接税净额(即间接税减政府补贴)等形式,在各种生产要素中间进行分配。这样,将全国各部门(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上述各个项目加以汇总,即可计算出国民生总值。
社会总需求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1年)由社会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和购买力总量。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由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和流动资产投资需求组成。消费需求由居民个人消费需求和社会集团消费需求组成。二是国外需求,即产品和劳务的输出。
测算社会总需求有两种方法:一是从需求形成角度测算,就是在生产指标基础上,按影响总需求的因素作出调整,以得到社会总购买力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社会总需求=本期国内生产总值-本期储蓄+本期银行信贷收入
+本期财政赤字+本期出口
二是从需求使用角度测算,就是把社会总购买力可能使用去向的各个项目加总在一起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社会总需求 = 本期投资 + 本期消费 + 本期国外
需求总量 需求总量 需求总量
上述需求总量和供给总量比较,反映着以货币支付力所代表的需求与实物(包括劳务 )供应之间的平衡状况。
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长期经济建设的实践表明,总需求过大,投资膨胀,经济增长过快,超过社会财力、物力、资源的承受能力,各方面都绷得很紧,这种状况难以持久,最终会引起经济上的大起大落,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因此,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注意调控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
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需要。为了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及产品质量的提高,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也要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保证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需要。搞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有一个比较稳定和宽松的社会经济环境。总需求过大,往往会引起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往往导致企业生产行为和居民消费购买行为的混乱。由于企业无法依据正常的信息进行生产和引发的居民的抢购行为,社会经济秩序难以稳定。因此,为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也必须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
总供给与总需求差率 是指总供求差额与需求总额之比。在我国总需求一般大于总供给的情况下,就是未实现的需求量占总需求量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
供求差率= 供给总额-需求总额/需求总额×100%
在进行社会总供求的平衡统计分析时,供求总量平衡的统计分析是主要内容之,即将总供给和总需求双方加以对比,就可以得出总供求差率和总供求差额、总供求比率、总供求平衡波动率。需要指出的是:供求差率与供求差额、供求比率都是以反映需求的经济量作为对比基准的。这种指标构造主要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运行中“需求大于供给”的基本格局而形成的。
社会总产值 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以货币表现的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和商业(包括饮食业和物资供销业)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值之和,也称社会总产品。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物质生产总成果的重要指标。
在实物形态上,社会总产值可分为生产资料(第一部类)和消费资料(第二部类)两大部类。在价值形态上可分为:(1)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物质消耗c);(2)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其中包括相当于劳动报酬的那部分必要产品价值(v)和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的价值(m)。
社会总产值不同于国民生产总值。除了理论基础不同外,计算的范围和方法不同。社会总产值是包括物耗在内的社会产品的总价值,而国民生产总值只是新增加的价值。社会总产值只包括物质生产部门,而国民生产总值则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内的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总投资 是指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产投资之和。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固定资产的全部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以及与工程项目有关的地质勘探和勘察设计的支出等。流动资产投资是指各部门占用的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商品库存,以及战略物资储备等的增加额。
总投资不同于MPS(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中的国民收入积累。主要区别在于,积累是扩大再生产投资,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而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折旧,是包括扩大再生产投资和简单再生产投资在内的全部投资。
总投资,反映投资的总规模,对于研究投资规模、投资效益、投资结构、投资需求与有效供给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社会总供给 它与社会总需求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对基本概念。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由社会生产活动实际可以提供给市场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总量。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由国内生产活动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等行业提供的产品,也包括由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银行保险、商业服务业等行业提供的服务,即国内生产总值。二是由国外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即商品和劳务输入。其计算公式为:
社会总供给= 本期国内
生产总值 + 本期
进口 - 本期不可
分配部分
本期不可分配部分,是指国内生产总值中当年不能进行分配的部分,如人工培育正在生长过程中的牲畜、树木、由于天灾人祸造成的损失等。
由于各时期的供求状况相互影响,在测算社会总供给时,应考虑各时期之间的衔接。其计算公式又可表示为:
社会总供给= 本期形成的
社会总供给 + 期初供给
结余总额
投资率 通常是指一定时期(年度)内总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但国内生产总值由于受进出口的影响,又有生产额和使用额的区分。因此,投资率也可以从以下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其计算公式为:
投资率= 总投资额/国内生产总值生产额×100%

投资率= 总投资额/国内生产总值使用额×100%
国内生产总值生产额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而国内生产总值使用额则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实际使用于国内投资与消费的总规模。因此,前者可以观察投资与国家经济实力的关系,从中看出投资规模的经济承受能力,后者可以观察可供国内使用的国内生产总值在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分配,从中可以看出投资与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
投资率有别于过去以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计算的积累率
( 积累额/国民收入使用额 ×100%)
比较起来,投资率能更确切地观察建设与生产、建设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同时,投资率有利于国际比较
总消费 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对于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最终消费支出的合计,或说是指国内生产总值中最终用于消费的部分。它包括居民个人、企业(集体)和政府部门用于最终消费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全部支出。
居民个人消费支出包括居民个人用于物质产品和服务上的全部支出。企业(集体)最终消费支出是指企业(集体)用于公共福利的各种消费支出,包括企业及农村集体购买和公共消费品、集体福利设施以及为集体服务的服务支出等。政府部门的消费支出是指政府及社会团体等社会公共服务部门用于维持日常工作的一切费用支出加固定资产折旧,包括购买的物质产品和服务。
国内生产总值的总消费不同于MPS中的国民收入消费。前者是包括物质产品和服务消费在内的全部消费支出,后者则仅包括物质产品的消费。总消费从全社会的角度反映了消费的总规模,有利于研究和观察全社会的消费需求与有效供给及消费构成、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关系等重要问题,为国家制定消费政策提供依据。
国民经济核算 是指对一定范围和一定时间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与利用所进行的计量;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所进行的计量;对经济运行中形成的总量、速度、比例、效益所进行的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部门、企业在一定时期拥有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怎样利用它们进行经济、科技、社会活动;取得多少成果、形成多少收入;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如何进行分配;积累与消费比例如何;投入与产出、供给与需求、部门与部门、环节与环节之间的比例是否协调;纵向、横向比较,发展变化如何,等等,都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测量和计算。这种测量和计算,就叫国民经济核算。它是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而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国民经济核算有两种含义:一是广义的,包括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它们相辅相成,分工协作,有机地组成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二是狭义的,仅指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核算。国民经济核算可区发为五个层次,即企业(单位)的经济核算,部门(行业)的经济核算,地区的经济核算,全国的经济核算,国际的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功能: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测量系统。运用它可以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二是科学管理和决策的信息系统。采用大量信息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计划、决策的确定和执行情况,起着重要的咨询、服务与监督作用;三是社会经济运行的预警系统。对宏观经济运行是否正常,各种商品市场价格、供求状况等微观经济行为起着预警和导向作用;四是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的共同语言系统。运用它更便于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和对比分析。
目前,国际上基本有两种宏观经济核算体系。一种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另一种是国民帐户体系(SNA)。两者都是观测宏观经济运行的应用科学,各有特点,各有长处。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MPS和SNA正朝着相互协调、相互接近的方向前进。
国民经济类型划分 是指以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和国家有关法规为依据划分经济类型的规定。是为科学统一地划分国民经济中的各种经济类型,规范统计口径,以便正确反映和研究所有制结构及经济类型的变化情况,为宏观决策、管理和业务管理提供依据。
根据《关于经济类型划分的暂行规定》,目前,经济类型可划分为以下几种: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其他经济。
实物劳动生产率 是指根据某种产品实物量计算的平均每一职工(或工人)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这是通过产品实物来反映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劳动效率指标。我国目前有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通称全员效率)和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两个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全员效率) = 产品产量/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 = 产品产量/生产工人(包括学徒)平均人数
计算实物劳动生产率的产品产量,是报告期生产的,并符合质量标准或合同规定的合格产品产量。不包括不合格品和废品的数量
全员劳动生产率 是指根据产品价值量指标计算的平均每一个职工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量。它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其计算公式为:
全员劳动生产率= 工业总产值/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除了计算工业,还可计算其它行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了计算的可比性,1981年以前各年的资料按指数换算成1980年的不变价格。
统计调查体系 是指若干相互联系的统计调查方法所构成的整体。对于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要了解其数量变化情况,客观上需要区别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采取不同的调查方法。概括来讲,根据被调查事物的性质不同,可分别采取经常调查或一次性调查。经常调查在于了解事物在一段时期内发生的总量,如产量、产值、投资额等。一次性调查在于了解某一时点上事物存在的总量,如人口数,资金占用量等;根据调查范围的不同,可分别采用全面调查或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包括调查总体的全部单位,如普查、全面报表制度。非全面调查只包括被调查总体的一部分单位,如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等,根据调查组织形式的不同,可分别采用统计报表制度或专门调查。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统计系统所使用的统计调查体系主要是以全面报表制度为基础,适当辅之以抽样调查、普查和重点调查等方法。近年来,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统计调查体系逐渐得到调整,全面报表制度的基础地位有所削弱,而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等方法日益得广泛应用
国家统计调查体系
1994年7月20日,国务院以国发[1994]42号文发出《国务院批转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国家普查制度改革统计调查体系请示的通知》。通知说:
国务院原则同意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国家普查制度 改革统计调查体系的请示》,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统计是实行科学决策和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必须尽快建立同期性的普查制度,并逐步改革和完善统计调查体系。各地区各统计部门要大力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切实帮助统计部门改善工作条件,并在人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支持。
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国家普查制度,改革统计调查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国有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我国乡镇企业以及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等多种经济成分迅速发展,给现行的统计调查工作带来许多新的问题。一方面,统计调查对象的规模迅猛扩展,仅工业企业就由34万多家增加到860多万家。另一方面,统计调查对象的构成日趋复杂,不仅多种经济万分同时并存,而且国有经济中也出现了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多种经营形式;特别是随着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产权的流动与重组,不同所有制的经济主体投资于同一企业的状况将日趋扩大,财产混合所有的经济单位越来越多。由于利益格局的变化很大,被调查者对统计调查的合作与支持程度大为降低,统计信息在运行过程中的人为干扰现象日益增多,信息失真的危险性逐步增大。
根据上述情况,必须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参照国际成功经验,从根本上改革我国统计调查方法,建立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重点调查、科学核算等为补充的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国家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为此:特请示如下:
一、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实行周期性的普查制度。普查项目包括:人口、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和基本统计单位等。人口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工业普查、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分别在逢0、3、5、7的年份实施。建立基本统计单位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逢一、六的年份实施。
这些普查都属于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必须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政府统计部门会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的财政预算。
二、大力推广应用抽样调查技术,逐步确立抽样调查在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当前,要在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产量调查、城乡住户调查、价格调查和人口变动情况等项抽样调查工作的同时,抓紧在工业、商业、建筑业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中深入研究并广泛应用抽样调查方法,从根本上改变过分依赖全面统计报表的状况。
为此,除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城乡社会经济调查队外,急需建立一支机支灵活、精干高效的企业调查队伍,这支队伍负责对遍布全国城乡的各种所有制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以及个体经济进行抽样调查;开展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发展市场体系密切相关的快速专项调查;进行企事业单位的统计登记工作,建立和管理企事业单位名录库等。
有关企业调查队伍的机构、编制、干部、经费和基建投资等问题由国家统计局同有关部门另行商定。
三、加快统计信息自动化建设。随着统计调查体系的改革,计算工作量将大量增加,因而对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建设的要求会更高、更迫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工作,并增加投入,以便于大规模、高效率、全方位、深层次地开发利用统计信息资源,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四、健全统计机构,稳定干部队伍。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繁重的统计工作的需要,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从组织上保障统计任务的完成。在这次机构改革中,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的要求,切实加强各级政府统计机构和业务主管部门统计机构的建设。
全面统计 是指全面统计调查,即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全部进行统计调查的一种方法。全面统计调查能够掌握所有调查单位的全面情况,但此种方法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同时可能出现的调查误差也较大,因而调查内容限于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指标。如工农业产品产量、人口数、耕地面积、工资总额、固定资产投资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统计工作中采用全面统计的方法将逐步减少
重点调查 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全部单位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这些重点单位在全部单位中虽然只是一部分,但它们在所研究现象的总量中却占有绝大比重,因而对它们进行调查就能够反映全部现象的基本情况。例如,我们要了解全国钢铁生产的增长情况,只要对全国为数不多的大型钢铁企业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就可以掌握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了。重点调查的单位可以是一些企业、行业、也可以是一些地区、城市。此种方法的优点是,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少,而又较快地搜集到统计信息资料。一般来讲,在调查任务只要求掌握基本情况,而部分单位又能比较集中反映研究项目和指标时,就可以采用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 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在对所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少数有代表性的单位作典型,进行深入周密的调查研究,所谓“解剖麻雀”就是典型调查。典型调查的特点在于:调查单位少,且调查单位经过全面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便于进行深入、具体、周密的调查。典型调查和全面统计结合,既可以掌握全面情况,又具有典型材料,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丰富生动的资料。
抽样调查 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观察,并根据观察结果推断总体的一种全面调查方法,其主要特点是:
(1)总体的各单位都有一个指定的概率被抽取,其中,每个单位有同等概率被抽中的,称为等概率抽样;被抽中的概率不相等的,称为不等概率抽样。
(2)随机原则。不论是等概率或不等概率抽样,在抽取样本单位时必须通过一个或几个随机的步骤进行,而不得采取主观、有意的选择方式。
(3)从数量上推断总体。即以样本的估计值来推断总体有关参数,并可以控制抽样误差的大小。
抽样调查相对于全面调查,具有节省人力物力、调查误差小、操作灵活和取得资料较快等优点,因此,被人们看作是统计调查中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我国政府统计部门的人口变动情况调查、城乡住户调查、农产量调查、物价调查以及农村劳动力结构、固定资产结构等调查均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今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抽样调查将得更加广泛的应用。
住户调查 是一项以住户为调查对象的一种社会经济调查。住户是指由共同生活、共同消费,并有着共同收支的一群人组成的经济单位,他们可以是亲属关系,也可以是非亲属关系,或两者兼而有之;一个住户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家庭组成。
通过住户调查,可以了解诸如人口、劳动力、就业、收入来源、支出去向、商品消费、储蓄、住房、以及资产、负债、文化教育、卫生、妇女儿童、营养健康等多方面的情况和统计资料,为有关部门和领导机关提供决策咨询资料。
统计指数 又称综合统计指数,指数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程度的相对数。它的主要作用有三:(1)反映复杂经济现象各构成因素的总变动;(2)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变动的影响;(3)研究总平均指标变动中各组标志水平和总体结构变动的作用。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前者是反映个体经济现象变动的相对数。如个别产品的物量指数、个别商品的价格指数等。后者是表明全部经济现象变动的相对数。如工业总产量指数、消费品零售物价总指数等。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两种,即综合指数和平均数形式的指数。通过综合两个总量指标对比计算出来的指数称为综合指数,它是总指数的基本形式;后者是前者的变形。
国民经济类型划分 是指以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和国家有关法规为依据划分经济类型的规定。是为科学统一地划分国民经济中的各种经济类型,规范统计口径,以便正确反映和研究所有制结构及经济类型的变化情况,为宏观决策、管理和业务管理提供依据。
根据《关于经济类型划分的暂行规定》,目前,经济类型可划分为以下几种: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其他经济。
大中小型企业划分 是指采用产品生产能力、职工人数、固定资产原值作为划分企业规模的标准。企业规模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大型企业一般技术处于领先地位,产量多,效率高,经济效益好,是起主导作用的骨干企业。目前划分企业生产规模采用两个标准:(1)凡产品比较单一的行业,以产品生产能力作为划分大、中、小型的标准;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以其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来划分。如电力、原煤、石油、钢铁、有色金属、硫酸、烧碱、合成氨、汽车、拖拉机、水泥、平板玻璃、纺织、造纸、制糖、手表、缝纫机、自行车等;(2)凡产品种类繁多,难以按生产能力划分的,则以固定资产原值作为划分标准。
职业分类 是以在业人口本人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类。这种分类不问其所有制形式、用工形式及分属行业。目前,我国职业分类可分为8大类。排列顺序如下:
第一大类: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第四大类:商业工作人员
第五大类:服务性工作人员
第六大类:农林牧渔劳动者
第七大类: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
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
大中小城市划分 是指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按市区(不包括市辖县)的非农业人口总数多少对城市规模进行划分。目前我国统计工作中将城市分为以下几组:
(1)100万人口以上为特大城市;
(2)50-100万人口为大城市;
(3)20-50万人口为中等城市;
(4)20万人口以下为小城市。
上述分组,随着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改革的深入发展,将会调整。
经济模型 是指经济理论的数学表述。经济模型是一种分析方法,它极其简单地描述观实世界的情况。现实世界的情况是由各种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构成的,非常错综复杂,因而除非把次要的因素排除在外,否则就不可能进行严格的分析,或使分析复杂得无法进行。通过作出某些假设,可以排除许多次要因此,从而建立起模型。这样一来,便可以通过模型对假设所规定的特殊情况进行分析。经济模型本身可以用带有图表或文字的方程来表示。
经济模型主要用来研究经济现象间互相依存的数量关系。其目的是为了反映经济现象的内部联系及其运动过程,帮助人们进行经济分析和经济预测,解决现实的经济总题
可比价 是指在不同时期的价值指标对比时,扣除了价格变动的因素,以确切反映实物量的变化。按可比价格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用产品产量乘某一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另一种是用价格指数换算。
扣除价格因素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价值指标,在不同年份之间进行对比时,有各年间价格变动因素,而不能确切反映实物量的增减变动。为此必须消除价格变动因素,使之可比,才能真实反映经济发展动态。扣除价格因素的办法,是利用可比价格进行不同年份间价值指标的对比。
小康与小康标准 “小康”一词源于《礼记》,是与“大同”比较而言的一种生活比较殷实,可以安然度日的社会经济状况。
现今,所谓小康标准即邓水平同志提出的我国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它是指在全面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使我国人民的生活在温饱的水平上进一步提高的阶段性标志,逐步实现物质生活比较宽余,精神生活比较充实,生活环境改善,人口素质提高,公益事业发展,社会治安良好。如何才能达到“小康”,国家统计局不久前提出了一个试算标准,待总结完善申报批准后正式执行。有关综合经济部门和科研单位,也在研究“小康标准”计算方法。
综合国力 是指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它包括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外交实力等等。用以反映一个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事务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和所处地位的高低。经有关专家测算,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四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的综合国力已上升到世界第6位,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宏观调控 是指政府为实现宏观(总量)平衡,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对货币收支总量、财政收支总量、外汇收支总量和主要物资供求的调节与控制。由此扩展开来,通常把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采取的其他措施也纳入宏观调控的范畴。
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表现为国家利用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对市场经济的有效动作发挥调控作用。
“瓶颈”制约 是指一种被形象化了的经济现象,如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及煤电油钢等能源、原材料的发展及供给能力滞后于日益增长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总体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制约因素。国民经济发展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了这些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承受能力。就好比一个瓶子,由于其颈部比瓶身要细,因而限制了瓶内液体顺畅地大量地流出,只能是缓慢地涓涓细流,不管瓶体多粗,容量多大,其流量都受制于瓶颈的大小。因此,要想获得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在不远的将来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就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消除“瓶颈”制约,并力争使这些基础产业超前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条件

指标解释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