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经第一卷

  文件类别:其它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小:155K

  下载次数:184

  所需积分:2点

  解压密码:qg68.cn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

清华大学卓越生产运营总监高级研修班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法句经第一卷
本来想把古文拿来对照,但是经过再三翻阅、再三斟酌,还是决定作罢。读者如果有看过奥修大师先前的著作,应该有信心可以直接透过他崭新而且清晰的说理来了解佛陀的话语。
佛陀的伟大无庸置疑,无人能够否认,但光是透过佛经古文的了解,似乎还有一些隔阂,如今,跟佛陀达到同样意识高度的奥修大师,对这位出生在他本国的超级大师,以现代的语言直攻要点来加以阐释……我的感觉是:佛经变得不再那么深奥难懂。至于有一些部份必须要亲自去证悟才能够了解的,只好自己在静心上下功夫。
近年来,整个世界的科技每每有重大的突破,同样地,对内在真理的探讨和诠释也有很多新时代的作品,我们不拟放弃传统的精髓部份,但是我们又怎能置现代的贡献于不顾呢?奥修代表新时代的佛学大师和禅学大师。
我们崇拜金刚经和心经,认为它们是境界极高的作品,但是当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已经接近了那个境界?我们是否仍然需要在一些扎实的基本静心上下功夫?或者,我们是否还有一些人世间的七情、六欲尚未了断?奥修告诉我们,要从现在的我开始,从实际的我开始,而不是从理想的我着手……法句经所讲的就是那么实际的佛理。更实际的,本书同时回答门徒们的问题,读者可以从中获取与自身有关的贴切了解。
尽情地去生活,翻遍各个角落的各个石头,不要只是以一个思想家而存在,要同时成为一个经验者。偶尔停下脚步,找寻一些宁静的空间来深入自己的内在,在一动和一静之间,在动静两极的交互运作之下,让生命活现,让能量流动,让意识提升,让觉知开启。
在全然的意识和觉知当中,痛苦和难题将会自动消失,当内在的光被点亮,黑暗就会自动消失。

谦达那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
于台北

译者序……………………………………………………………………………………………………………..1
引言………………………………………………………………………………………………………………..1
原序 ………………………………………………………………………………………………………………2
第一章 我们就是我们所想的……………………………………………………………………………………3
第二章 一张空的椅子……………………………………………………………………………………………12
第三章 真或假……………………………………………………………………………………………………21
第四章 只是幸运罢了,我猜想!………………………………………………………………………………30
第五章 清醒就是生命……………………………………………………………………………………………40
第六章 透过一个暗色的玻璃……………………………………………………………………………………49
第七章 藉着观照…………………………………………………………………………………………………59
第八章 一个新阶段的开始………………………………………………………………………………………69
第九章 坐在心的洞穴里…………………………………………………………………………………………77
第十章 既不是这样,也不是那样……………………………………………………………………………….87

引言

佛陀受到了很多误解,不仅被他的敌人误解,也被他的朋友误解,事实上,被朋友的误解比被敌人的误解来得多。
  他比世界上其它任何人都受到更多的误解,而它的原因就是:他是最深奥的师父之一。他的洞见是那么地深,所以一定会被误解。
我根本不是在解释佛陀,因为我不是一个佛教徒,我不是一个跟随者,我跟佛陀一样地经验到了同样的东西,所以当我在谈论佛陀的时候,就好象我在谈论我自己。
它不是一种评论,也不是一种解释,佛陀只是要跟你谈话的一个借口,一个将我自己的了解传达给你的美丽借口。
希望这件事能够被记住:我所谈论的是我自己的经验,我使用佛陀来作为一个挂钉,将我自己的了解和经验挂在它上面。
我爱这个人,我非常喜爱这个人,因为其它没有人曾经像佛陀一样碰触到那样的深度和高度,他仍然保持是人类意识所曾经到达的最高峰----埃弗勒斯峰。
奥修大师
法句经第五卷

原序

据说《法句经》(the Dhammapada)是佛陀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因此,多少年代以来,有无数的佛学专家加以注解。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真的需要另外一种注解吗?对于一个走向二十一世纪,越来越确定说他正在面对最终虚无的人,这十二卷对法句经——走向最终真理的途径——的评论会对他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吗?
这十二卷的《奥修法句经》之所以珍贵在于它是来自一位成道的师父对另外一位师父--佛陀——的评论,或者,至少可以说,是对他的话语的评论。
直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些知识份子曾经努力过,想要来解释佛陀试图传达给他门徒的话语,然而佛陀的讯息并不是智性的,因此,不论他们的努力是多么地真诚,他们的解释都无法让读者碰触到佛陀话语的真髓,只有一个本身已经经验到佛陀的话语所从出的泉源的人才算具备了必要的资格,而可以来正确地阐释这么高超而发光的一个存在。
就这一点来看,奥修当之无愧,不仅是因为他达到了跟佛陀同样的意识高度。事实上,在佛陀之后的二十五个世纪里,人类的意识也有发展。佛陀本身有谈到超出成道之外的状态。在奥修里面,我们看到了一个到目前为止最高度进化的人。
奥修的评论并不是在评论“关于”什么,也不是围绕着什么东西在评论,或者是对什么在评论,而是他似乎进入了佛陀的心,或者佛陀已经进入了他,或者两个人已经合而为一。不管怎么说,经过奥修的解释,佛陀的话语变得具有震撼力,有一种立即性,有一种生命力,相较之下,学者们的评论就显得有气无力。
奥修谈论很多神秘家,其中最主要的有:希腊的怀沙格拉斯、蒲鲁太纳斯和赫拉克赖脱,印度的马哈维亚(大雄)、克里虚纳、卡比儿、曼舒耳、那那克、哥拉、戈拉克和沙马德;中国和日本的老子、庄子、列子、巴休、临济、南泉、百丈、赵州、僧璨、一休、大惠,以及耶稣、鲁米、位比亚,和现代的拉玛克里虚纳、拉曼马赫西、戈齐福和克利虚纳姆提。听过那些演讲的人都会感觉到,不管他在谈论谁,都会有一个同样的现象发生:奥修不只是在谈论耶稣或赵州——他变成了他们。
很清楚地,奥修对佛陀的爱是独一无二的,奥修对佛陀所感觉到的亲和力也是最持久的。在他三十五年的演讲生涯当中,奥修一再一再地将佛陀拉进来,有时候谈到他生活的逸事,有时候提及佛陀告诉门徒的话,似乎佛陀的讯息最接近奥修讯息的精髓。事实上,奥修在一九八九年四月十日对门徒最后的公开演讲的最后一段话是:
记住你自己是一个佛,这是最宝贵的经验,因为它是你的永恒,它是你的不朽,它不是你,它是你的存在,你跟星星、树木、天空和海洋是一体的,你不是分开的,佛陀的最后一句话是“沙马沙提”—— 记住你是一个佛——“沙马沙提”。
(摘自《禅宗宣言》(The Zen Manifesto)一书。)
在这个越来越冷酷的时代里,人们的头脑里似乎就只是在想要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来结束我们整体的生命。我们不禁要问,在这样的时代里,这些经文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法句经的第一段经文是这样写的:
我们就是我们所想的,我们是怎么样都是来自我们的思想,我们用我们的思想来创造出这个世界。
如果佛陀的思想在当时被认为是革命性的,它在今日却是广泛地被接受。我们创造出我们自己,同时也创造出我们的世界。我们之中有很多人已经开始了解到,我们所面对的这个世界是由分裂的、压抑的、不平衡的和不快乐的人类所创造出来的,但是我们之中并没有很多人可以了解到,这些似乎是无法挽救的糟糕的现代人如何能够创造出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和谐和具有创造力的实体。佛陀知道这个答案,这个答案也是所有神秘家所提出来的:透过静心、正确的思考、觉知和"沙马沙提"来提升意识。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比现在更需要佛陀的经典。
然而因为佛陀只是对世界上极少的比例的人口讲道,他只是在他那个时候对印度一个小小的比阿省的人讲道,因此他所讲的话就二十五世纪之后的现代人来说,它的吸引力一定会有所限制。
奥修在过去十五年的讲道里面,他的听众包括了美国人、澳洲人、奥地利人、比利时人、英国人、加拿大人、中国人、荷兰人、法国人、芬兰人、德国人、印度人、意大利人、爱尔兰人、日本人、拉丁美洲人、纽西商人、挪威人、俄国人、西班牙人、瑞士人和瑞典人,奥修的影响及于各种不同的文化和语言背景之下的人类。奥修能够对现代的男人和女人讲道,不管他们是谁,不管他们来自这个星球的哪一个地方。
除此之外,对那些视严肃为神圣的人来讲,奥修还有一种不神圣的幽默感,他擅长在正当的时机运用贴切的笑话,他会以下列的笑话来解释佛陀的话语“塔沙塔”(tathata)——接受:
有一个人头上有三根头发,他走进一家美发厅,他要求要洗头、润丝,而且还要绑一条辫子。美发师开始工作,但是一会儿之后吃了一惊,有一根头发掉了下来。
“没关系,” 绅士说:“我可以改梳中分头。”
美发师很小心地将其中一根头发住右边梳,然后挑起第二根头发,不过在那个时候,那根头发也掉了下来,他简直尴尬死了。
“不必担心” 那个顾客说:“我只好头发很凌乱地到处走动!”
在奥修使佛陀的话语变成现代化的过程当中,佛陀话语固有的优雅和可爱并没有丧失,而且,如奇迹般地,还有增加。奥修的演讲弥漫着非比寻常的清晰,以及在狂喜中对“那最终的”的经验。他的话语,或是透过他所带出来的佛陀的话语,从来不会陈腐,也不会平淡,而是带着不变的、令人屏息的诗意。
比方说,在谈论爱的时候,他说:“爱,地球就会再度变成一个乐园。爱之所以那么地美就是因为它并不特别指向什么,爱毫无理由地从你身上散发出来,它是你洋溢的喜乐,它是你心的分享,它是你整个人的存在之歌的分享……小鸟在早上歌唱,布谷鸟在远处呼唤……没有原因地,只是因为心中充满了喜悦,所以就迸出歌来。
奥修建议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来看书,“带着很大的宁静来面对书,就好象一面镜子,只是反映,不加以解释,那么你就能够了解它真正的意义,而不是你加在它上面的意义。——
当你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你或许会想要将下列的概念记在头脑里,或是记在你的“没有头脑”里——法句经的演讲只是一些话语的选择,虽然奥修的话语很美,但是他提醒我们说,最多它们只能够当成翅膀来传达他想要分享的更内在的部份,那个部份是不能够说的,那个部份是存在于声音与声音之间的宁静。
直到我们有能力了解那个不被稀释的宁静之前,这部法句经能够当成“话语”和“无言”之间最美的桥梁。
女门徒:普蕾姆.玛尼夏
于印度普那

第一章 我们就是我们所想的
第一句经文:
我们就是我们所想的。

我们就是我们所想的,我们是怎么样都是来自我们的思想,我们用我们的思想来创造这个世界。当你用不纯的头脑来说话或行动,烦恼就会跟随着你,就好象轮子跟随着拉车的牛。
我们就是我们所想的,我们是怎么样都是来自我们的思想,我们用我们的思想来创造这个世界。当你用纯净的头脑来说话或行动,快乐就会跟随着你,就好象你的影子一定会跟随着你一样。
“看他怎么骂我,又打我,损我,又抢夺我。”如果你带着这样的想法来生活,你就会生活在怨恨之中。
“看他怎么骂我,又打我,损我,又抢夺我。”如果你抛弃这样的想法,你就会生活在爱之中。
在这个世界里,怨恨从来就没有办法驱除怨恨,只有爱能够驱除怨恨,这是自古以来不变的法则。
有一天你将会过世,如果你知道这一点,你怎么会再去争吵?
风能够很容易地吹倒一棵脆弱的树,如果你追求感官的快乐,如果你放纵在食物和睡觉里,你也会被连根拔起。
风无法吹倒一座山,诱惑碰触不到一个醒悟、强壮,而且又谦虚的人,碰触不到一个能够自主,而且又能够了解道的人。
如果一个人的思想污浊,如果他是鲁莽的,而且充满欺骗,他怎么能够穿黄袍?
不论是什么人,如果他是他自己本性的主人,如果他很明白、很清晰、而且很真实,他才真的可以穿黄袍。
我所钟爱的菩萨……是的,我就是这样在看你们,你们也必须这样来看你们自己。菩萨意味着佛的本质,意味着种子状态的佛,意味着还在睡觉的佛,也是具有很好的潜力可以醒悟过来。就那个意义而言,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菩萨,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被称为菩萨,只有那些开始找寻光,开始渴望黎明,在他的心里面,种子已经不再是一颗种子,而是已经发芽、已经开始成长的人,才可以被称为菩萨。
因为你们渴望成为有意识的,渴望成为警觉的,因为你们对真理的追寻,所以你们都是菩萨。真理并没有离得很远,但是世界上只有非常少数幸运的人会去渴求它。它并没有离得很远,但它是费力的,它很难去达成。它之所以很难去达成并不是因为它的本质是如此,而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投资在谎言里。
好几世以来,我们都有投资在谎言里。因为我们对谎言的投资太多了,以致于光是那个真理的概念就会使我们感到惊讶。我们会想去避开它,我们会想去逃离真理。谎言是最佳的逃离之处,它是很方便,而且很舒服的梦,但是梦终究是梦,它们能够暂时蛊惑你,它们能够暂时奴役你,但那只是暂时的。每一个梦都会带来很大的挫折,每一个欲望都会带来很深的失败。
但是我们却继续冲向新的谎言,如果旧的谎言已经被知道了,我们就立刻再发明新的谎言。记住,只有谎言能够被发明,真理不能够被发明,真理已经存在!真理必须被发现,而不是被发明,谎言无法被发现,它们必须被发明。
头脑对谎言觉得很好,因为头脑可以变成发明者,或是变成“做者”,当头脑变成做者,自我就被创造出来了。对真理你不能够做什么……因为你没有什么事可以做,所以头脑就停止了,当头脑停止,自我就消失了、蒸散了,那是一个危险,那是最终的危险。
你们已经在走向那个危险,你们已经走了几步,摇摇晃晃地、一跛一拐地、探索地、踌躇地、带着很多怀疑,但你们还是已经走了几步,因此我称呼你们为菩萨。
这部法句经……佛陀的教导——只能教给菩萨,它不能教给一般的、平凡的大众,因为他们无法了解。
佛陀的这些话语来自永恒的宁静,唯有当你在宁静当中接受它们,它们才能够达到你,佛陀的这些话语来自非常纯净的心灵,除非你变成一个工具、一个接受器,很谦虚、没有自我、很警觉、很觉知,否则你将无法了解它们。理智上你会了解,因为它们只是一些非常简单的话语,它们是可能的最简单的话语,但是它的简单就是问题之所在,因为你并不简单。要了解简单,你需要有简单的心,因为只有简单的心能够了解简单的真理,只有那纯净的能够了解那来自纯净的。
我已经等了很久……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你们已经准备好,已经可以播种,这些非常重要的话语可以再度被讲出来。有二十五世纪的时间,根本就没有象我们现在的这种聚会存在。是的,有少数几个成道的师父跟少数几个门徒——最多半打——法句经曾经在一些小小的聚会里被教导,但是那些小小的聚会无法蜕变为数这么庞大的人类,它就好象用汤匙将糖洒进海里,它无法使海洋变甜,只是在浪费你的糖而已。
一个伟大的,从来没有听过的试验必须被进行,它必须是大规模的,大到至少人类最主要的部份都会接触到,至少人类的灵魂、人类的核心,能够被它所唤醒。在周围的部份,平庸的头脑将会继续睡觉,让他们睡觉,但是在中心的部份,在聪明才智存在的地方,那个灯可以被点亮。
时间已经成熟了,时机已经来到了,我在此的整个工作就是要创造出一个“佛圈”,一个可以将这些永恒的真理再度讲出来的能量圈,这是一个稀有的机会,只有偶而,在经过了好几个世纪之后,才会有这样的机会存在,不要错过它,要非常警觉、非常留意,不只是用头来听这些话语,还要用你的心,用你整个人的每一个细胞来倾听,让你的整个人都被这些话语所搅动。
在这十天的宁静之后,正好是可以将佛陀带回来的时候,使他再度活在你们的心中,使他再度在你们里面走动,让佛陀之风吹过你们。是的,他可以再度被唤回来,因为没有人曾经消失过。佛陀已经不再是一个具身的人,他的确不在任何地方以一个人存在,但是现在他的本质和他的灵魂是宇宙灵魂的一部份。
如果有很多很多人带着很深的渴望、很大的渴望,带着祈祷的心来欲求它,很热情地来欲求它,那么那个已经消失而进入宇宙灵魂的灵魂就可以以无数的方式再度显现出来。
一个真正的师父永远不会死,他不可能死。对真正的师父来讲,死亡是不会出现的,对他们来讲,死亡是不存在的,因此他们才被称为师父,他们已经知道了生命的永恒。他们看到身体消失,但身体并不是全部,身体只是外围,身体只是外衣,身体只是房子或住所,但是客人永远不会消失,客人只是从一个住所换到另外一个住所。有一天,到了最后,客人会开始生活在天空下,没有庇护所……但那个客人还是会继续,只有作为房子的身体会来了又去,会生下来,然后死掉,但是有一个内在的持续,那是永恒的、无时间性的、不朽的。
每当你能够爱上一位师父,一位像耶稣、佛陀、查拉图斯特或老子这样的师父,如果那个热情很全然,你就会立刻跟他接通。
我在谈论佛陀并非只是一个评论,它是创造出一个接通的桥梁。佛陀是曾经在这个地球上存在过的最重要的师父之一,他是无与伦比的,他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你能够尝到他的本质,你就会无限地获益,你将会受到无限的祝福。
我觉得非常高兴,因为在这十天的宁静之后,我可以告诉你们说,现在你们之中已经有很多人准备好在宁静中跟我交流,那是最终极的沟通。语言是不足的,语言只能够说出一部份,但是宁静能够完全交流。
而使用语言也是一种危险的游戏,因为那个意义会停留在我这里,只有语言会到达你,你将会赋予它你自己的意思,你将会加上你自己的色彩,它将不会包含它应该包含的同样真理,它将会包含其它的东西,其它远比原意来得差的东西,它将会包含你的意义,而不是我的意义。你可能会曲解语言,事实上,几乎不可能避免曲解,但是你无法曲解宁静,要不然就是你了解,要不然就是你不了解,只有这两种可能。
在这十天里,只有两种人会在这里:那些了解的和那些不了解的。但是没有一个人误解。你无法误解宁静,那就是宁静之美。那个分界线是绝对的:或者你了解,或者你完全不了解,没有什么好误解的。
使用语言的情形刚好相反:很难去了解,而且很难去了解说你不了解,这两者都几乎不可能,只有第三者才是唯一的可能:误解。
这十天有一种奇特的美,同时有一种神秘的庄严,我已经不再真的属于此岸,我的船已经等我等很久了,我应该要走了。我仍然停留在这个身体里,那真的是一项奇迹,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你们,你们的爱、你们的祈祷和你们的渴望,你们想要我在此岸多逗留一阵子,因此那个不可能的就变成可能。
在这十天里,我并不觉得跟我的身体在一起,我觉得好象被拔了根似的,我觉得好象被放错位置了。当你并不觉得你在身体里,而你还停留在身体里,那是很奇怪的,继续生活在不属于你的地方也是很奇怪的。我的家在彼岸,那个呼唤不停地出现,但是因为你们需要我,所以由于宇宙的慈悲——你们也可以称之为神的慈悲——它还让我多停留在身体里一阵子。
它很奇怪,它很美,它很神秘,它很壮丽,它如魔术般地,你们之中已经有很多人感觉到,你们之中已经有很多人以不同的方式感觉到它,有少数人把它感觉成一种非常可怕的现象,好象死亡在敲门,有少数人将它感觉成一种很大的混乱,有少数几个人感到很震惊,十分震惊,但是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被感动到。
只有新来的人有一点茫然,他们无法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我对他们也觉得感谢,虽然他们无法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他们还是继续等待,他们等待我讲话,他们等待我说些什么,他们仍然在希望,有很多人担心我可能不会再讲话……那也是一个可能,我对自己并没有那么确定。
说话对我来讲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它已经变得越来越是一种努力。我必须说些什么,所以我继续对你们说些什么,但是我比较喜欢你们尽快准备好,而可以只是静静地坐着……听鸟叫声和它们的歌唱……或者只是听你自己的心跳……只要在这里,什么事都不要做……
尽快准备好,因为我随时都可能停止演讲。让这个消息传到世界上的各个角落:那些只想透过语言来了解我的人,他们必须快一点来,因为我随时都可能停止演讲。无法预测地,任何一点,它都可能发生,它甚至可能在一句话还没有讲完的中间发生,那么我就无法讲完那一句话!那么它将会永远都悬在那里……未完成的。
但是这一次你们把我拉了回来。
佛陀的这些话语被称为“法句经”(The Dhanmapado;达摩帕达),这个名称必须被加以了解。“达摩”(Dhamma)意味着很多东西,它意味着最终的法则或道。最终的法则意味着那个使整个宇宙结合在一起的,它是看不见的,摸不到的,但是它的确存在,否则整个字宙将会解体。如此庞大、无限的宇宙能够运作得那么顺利、那么和谐,这就是足够的证明说一定有一个潜在的“流”在连接每一样东西,在结合每一样东西,在衔接每一样东西。我们并不是孤岛,最小的草叶也跟最大的星星连结在一起。摧毁一片小小的草叶,你就摧毁了某种对存在本身具有莫大价值的东西。
在存在里面没有阶级,没有什么东西是渺小的,也没有什么东西是伟大的。最大的星星和最小的草叶,它们两者平等地存在,因此“达摩”这个字又有另外的意义,那个另外的意义就是“公正”、“平等”和“没有阶级的存在”。存在是绝对的共产主义,它不分阶级,它是全部融为一体,因此“达摩”这个字的另外一个意义就是“公正”。
第三个意义就是“正义”或“美德”。存在是美德的,即使你找到某些东西你无法称之为美德,那一定是因为你的误解,否则存在绝对是美德的,任何在此发生的永远都很正确地在发生,错误的从来不会发生,它或许对你而言看起来是错误的,因为你具有某种概念说正确的是什么,但是当你没有任何偏见地看,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对的,一切都是对的。生是对的,死也是对的,美是对的,丑也是对的。
但是我们的头脑很小,我们的了解有限,我们无法看到整体,我们总是只看到一小部份,我们就象一个躲在门后,而透过钥匙孔来看市街的人,他总是会看到一些事情……是的,某人在移动,一部车子突然经过,一下子它不在那里,一下子它又在那里,另外一下子,它就永远走掉了,我们就是这样在看存在,我们说某件事是在未来,然后它来到现在,然后它又进入过去。
事实上,时间是人类的发明,它一直都是现在!存在不知道过去,也不知道未来,它只知道现在。
但是我们坐在钥匙孔的后面在看。一个人不在那里,然后突然间他出现了,然后跟他的出现一样地突然,他消失了。如此一来,你必须创造出时间。在那个人出现之前,他是在未来,他以前就在那里,但是对你来讲,他是在未来,然后他出现,现在他是在现在。他是一样的!然后你无法透过你的钥匙孔来看到他,他变成了过去。没有什么事是过去,也没有什么事是未来,所有的一切一直都是现在,但是我们的看法非常有限。
因此我们一直在问说为什么世界上会有苦难,为什么会有这个,或是有那个……为什么?如果我们能够看整体,所有的这些为什么都会消失。要看整体,你必须走出你的房间,你必须把门打开……你必须抛弃这种钥匙孔的看法。
头脑就是一个钥匙孔,一个非常小的钥匙孔。跟广大的宇宙相比,我们的眼睛、耳朵和手算什么?我们能够掌握到什么?没有什么太重要的东西。对于那些很小的真理的片断,我们会变得太过于执着。
如果你看整体,每一样东西都按照它所应该的样子存在,那就是“每一样东西都对”的意思,错误的不存在,只有神存在,魔鬼是人所创造出来的。
“达摩”的第三个意义可以是“神”,但是佛陀从来不使用“神”这个字,因为已经变成错误地跟“一个人”的概念连结在一起,但“法则”是一个“在”,而不是一个人。因此佛陀从来不使用“神”这个字,但是每当他想要传达跟“神”有关的东西,他就会使用“达摩”这个字,他具有一个非常深奥的科学家的头脑,因为如此,所以有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无神论者,其实他不是,他是世界上空前绝后最伟大的有神论者,但是他从来没有谈到神,他从来不使用那个字,就是这样而已,但是当他使用“达摩”,他所指的完全相同。“那个是的”就是“神”这个字的意思,而那刚好就是“达摩”的意思。
“达摩”也意味着“修行”(disciplihe)——这个字的不同层面。一个想要知道真理的人将必须以很多方式来修行他自己。不要忘记“修行”这个字的意义,它只是意味着去学习的能力,它只是意味着可以去学习,有去学习的接受性,因此才会有“门徒”(disciple)这个字。“门徒”意味着一个准备放弃他旧有的偏见,准备将他的头脑摆在一旁,没有任何偏见、没有任何先行观念地去洞察那个事实。
“达摩”同时意味着最终的真理。当头脑消失,当自我消失,那么还剩下什么呢?的确有某种东西留下来,但是它不能够被称为“某种东西”,因此佛陀称之为“空无”,但是,让我提醒你,否则你将会误解他:每当他使用“空无”(nothing)这个字,他是意味着“没有东西”(no-thing),将这个字分成两部份,不要以一个字来使用它,在no和thing之间加一个连字号,那么你就能够很精确地了解“空无”(nothing)这个字的意义。
最终的法则并不是一样东西,它并不是你能够观察的一个客体,它是你的内在性,它是主体性。
佛陀一定会完全同意丹麦的思想家齐克果,他说:真理是主体性。那就是事实和真理之间的不同。事实是一个客观的东西,科学继续在找寻越来越多的事实,但是科学永远无法到达真理,就那个字的定义,它就是无法到达。真理是科学家的内在性,但是他从来不去看它,他继续观察其它的东西,他从来没有觉知到他自己的本性。
这就是“达摩”这个字的最后一个意义:你的内在性、你的主体性、你的真理。

法句经第一卷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