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焦虑

 作者:池向东    117

创新成了一个使用频次很高、很热门的词汇,似乎谁不讲几句创新谁就是落后。理论创新、战略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品牌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没有什么不被冠以创新的了,创新被抬到至高无尚、生死攸关的高度。

什么是创新?美国科学家熊彼得1934年的定义说,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包括新的产品、新的质量、新的方法、新的市场、新的材料、新的组织等。这个概念有点老,但确实很经典,所以常被引用。也有人说:创新就是创造一种新的资源。近年又把创新分为原始创新、集约创新、引进后消化吸收再创新。

为什么要创新?理由是环境在变化,在剧变,在速变,你能说环境没有变,你敢说不再变吗?既然你承认这个前提,所以,你不创新,就不能适应,就会被淘汰。这真是铁一样的逻辑。

环境会怎么变?没有人能说得清,即使是大趋势,也是预判预测,至于更具体的变化,简直没有人能够回答,就是有人敢说,也类似那些股评家一样,说了是不负责兑现的。

于是问题来了。大家都承认要创新,也想去创新,但大家又不知道环境如何变,也不清楚怎么创新才能适应。于是,抱怨说:不创新是等死,创新是找死,陷入了一种创新的焦虑。

有一个“意外后果定律”——任何创新都可能会产生意料之外的结果。由于创新是为“未知的不确定性”来创新,创新愈多,未知的意外不确定性也就愈多,未知的不确定性愈多,需要的创新也就愈多。难怪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

几乎所有成功的企业都在给我们讲他们创新的故事,并强调这是持续发展并能成功的根本。几乎所有的商业杂志都把公司遭遇挫折或失败的原因,清一色地归咎于不能快速创新应变。真的是这样吗?事实并非如此。柯林斯称这些观点是“美丽的谎言”。他认为,卓越的企业和管理者,并非具有远见卓识,喜欢创新,急于变化。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是喜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少以预测的未来作为决策的依据。反而对于自己的优势,长期坚持,严格遵循过去有效的方法,不轻易变革。其实,我们最知道自己有过多少失败的创新,也了解一些别的企业有哪些创新失败的案例,甚至看到过不少因拥抱创新而死去的企业。事实告诉我们,绝不是所有的创新都会支持企业持续成功。有时候马不停蹄的创新或者在基本模式上的创新,可能正是失败的原因所在。那么,我们到底还要不要创新呢?

毫无疑义地说:我们需要创新。但不是把创新做为目的,而是做为手段,目的是价值追求。不要别人挠,你就痒。创新本身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确定什么样的创新是适合你并有效的。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实践。亚里士多德说过:“良好的实践,本身就是目的。”因此,不论是何种新技术、新方法、新趋势,都要遵重事实,都要注重实证,都要稳妥推进。在这方面,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和“先做特区”的方式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世界上总有些东西,有些道理是基本不能变的。没有这种一致性也就没有多样性。以不变应万变,不是绝对不变,而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规律,该变的则变,不该变的不能变。有历史感、系统观、辩证法,能把控不变中的变和变中的不变,这才能把复杂回归简单,这才是大智慧。
 

 焦虑 创新

扩展阅读

2024(第十三届)全国商业数字化技术与服务创新研讨会暨2024(第十一届)全国渠道服务转型巡回首站于3月1日在西安举行。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和经济商业模式的推动,数字化在零售行业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

  作者:mys5518详情


对于汽车行业而言,从品牌传播到落地销售,从新车上市炒热概念赚足眼球,到引导用户实际到店进而购买,是一个长期而漫长、体系化整合传播的过程。在80、90后汽车消费主力军关注的众多内容载体中,视频能够最直

  作者:李欣详情


引导语:  2012年,金色十月,联纵智达家居事业部与东鹏瓷砖牵手,服务内容是为期8个月的单店营业力提升项目。之所以服务这个板块,原因也很简单:在目前房产调控、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企业“渠道为王、终

  作者:贾同领详情


与近20年我国房地产业总体上的蓬勃发展相比,国内在房地产金融方面的实践和研究都显得较缓慢,譬如许多专业人士对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房地产投资基金、房地产私募基金、夹层融资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等概念还是

  作者:张健详情


前言:这几年,银行业创新的意识普遍有所提高,把创新提高到了一个战略的高度。农行紧跟时代的步伐,抓住发展的机遇,抓住创新的机遇,在今年提出了一个口号,就是“打造创新型银行”,要结合市场的变化、客户需求的

  作者:胡一夫详情


前言:创新必须要像穿衣吃饭一样成为公司每个成员的日常必须,创新的冲动必须存在在于公司每个员工的头脑之中,“我要创新”必须深深植入公司的DNA之中。企业竞争环境不断创新,创新管理方式却日益折旧;创新话题

  作者:胡一夫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