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北辰:试析导致中国教育不平等的制度因素

 作者:寇北辰    168

 摘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离不开教育的进步。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教育的不平等显现越发显著。本文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教育不平等现状出发,试图透过现象寻求背后的真正原因和实质,从而发现导致教育不平等的制度因素,最后提出消除教育不平等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教育不平等,公平,制度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管子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可见,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重视教育工作,就深明教育是长久之计。数千年来,教育制度历经变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培养出无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

在欣慰着教育成果的同时,我们更要以敏锐的眼光发现有悖于教育发展的不良现象,并加以解决。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逐步形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而社会的和谐有赖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却依靠人民的思想观念,而人的思维来源于学习和实践,如果每个人都必须亲历才能获得思维那么社会就无法进步,所以说大多数的思想都来源于借鉴千人的智慧,这就需要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就表明,促进教育公平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

教育的不平等现象在我国表现尤为严重,例如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教育的不平等,富人子女与穷人子女的教育不平等,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平等;知识教育、能力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的不平等。从教育制度因素出发分析这些不平等的现象及原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一方面,教育是一门关系国计民生、国富民强的学科,其理论研究来源于教育实践,通过对我国教育不平等现状进行研究可以形成新的教育学理论,并指导教育实践。另一方面,教育的不平等直接或间接地剥夺了部分人受到公平教育的权力,使教育事业不能形成“和谐”的局面,从而给部分人带来了损失,给社会埋下一定的隐患,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继承人的潜力无法得以全面挖掘与发挥,这将不利于社会的进步。综合上述两方面的因素,中国教育的不平等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从制度上消除不平等显现势在必行。

二、中国的教育不平等现状

(一)教育不平等的定义

“平等”通常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受到相等的待遇,没有专断的特权。“教育平等”即人们在教育方面受到相同、公平的待遇,反之,“教育不平等”即人们在教育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歧视或不公平待遇。

当然,教育平等并不一味要求绝对平均和完全相等,而是要求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经济状况、不同出身和职业的人给予公平受教育的机会、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

(二)中国教育不平等现象

中国的教育不平等是普遍存在的、多种形式的问题。下面列举出比较突出的集中教育不平等现象。

1、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不平等。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教育的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广大的农村,尤其是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同城市教育相比存在着不平等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农村学生数量上远远超过城市,然而农村教育经费及其短缺,平均水远远低于城市。另一方面,优秀的年轻教师大都选择到城市工作而不愿到条件较差的农村落户,因此导致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和年龄等的不合理。

2、普通学校与重点学校不平等。按道理讲,既然都是为培养优秀人才为目的,那么所有的学校都应同样地以教育人才为目标。然而“国家重点”、“省重点”“市重点”这样的提法和做法颇令人费解。“重点”是区别于“一般”和“普通”的。重点学校的拥有普通学校无法比拟的硬件资源和教师力量,正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才蛊惑着家长们趋之若鹜,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送进所谓的重点学校。这又造成了教育的另一种不平等,即家庭社会地位高、经济背景好的学生能够选择“好学校”,而社会地位低、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只能把孩子送到“差学校”。

3、后进生与优等生教育不平等。不同的孩子先天的智力状况不相等,有的孩子确实聪明,而有的孩子也的确反应迟钝一点。但是大多数人智力相差无几,影响他们一生的往往是后天教育。如果教育方法得当,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优秀的社会接班人。然而在很多学校,学习差的学生就被冠以“差生”的称号,成为老师批评和同学戏弄的对象,幼小的心灵受到打击和伤害;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被老师宠爱,被同学追捧,甚至还被老师开小灶,额外地学习更多的新知识。这就产生了教育中的“马太效应”,成绩好的更好,成绩差的更差。

4、传统教育与国际教育不平等。所谓传统教育,就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简称,时下亦称为“国学”。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数千年的历史,诸多古典文献凝结了古人卓越的智慧,至今仍被奉为经典。虽然也有封建文化的糟粕,但更多的是值得传承和延续的财富。然而国学教育却被忽视了,国外学校在学习《孙子兵法》、《天工开物》、《论语》的时候,我们的天之骄子却在背单词,而且从小学三年级一直背到博士阶段,这不能不说是极具讽刺性的现象。此外,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三个月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这样的广告,却难以找到“从《史记》探寻历史的真实”这样的字眼。试问,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在一生中用到外语的机会有多少,而脱离传统文化的可能又有多少?我们从答案中显然可以看到传统教育与国际教育的不平等。

5、就业教育与升学教育不平等。1999年以来,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和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出台,使得全国的家长们再次把目光投向普通高中,导致学校盲目追求升学率,而中专、技校、中职等职业学校招生严重不足。同时不少学生和家长直接把考上大学与找到好工作、拥有美好未来直接画上等号。根据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果来看,一方面是应试教育或升学教育直接影响下,使教育不以就业为导向,而是以学历为导向。

6、知识、素质和能力教育不平等。学校不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更要该是学习个人修养素质、锻炼各种能力的场所。以知识教育为中心的教育必会培养出“高分低能”的无用人才,这个教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因此提出了素质教育,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在新世纪能够担当历史重任的高素质人才的新的教育方式和教育体系。但目前我国知识教育、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发展仍然不平等,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仍然落后于知识教育 。

三、中国教育不平等的制度因素

当前,中国教育制度中的不平等正深刻而广泛的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要想彻底消除不平等现象,还给人们一个公平的教育,必须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教育不平等是由区域性经济差异、教育资源配置差异、阶层差异以及其他因素等造成,归根结底中国教育的不平等现象是制度不公平所致,如重点学校制度、教育资源分配制度、考试与选拔制度等。此外,中国教育制度的不公平还包括更广泛、更深入的内容,在本文不一一探讨。

(一)重点学校制度

我国基础教育中的重点学校制度的显著特征,就是把少数学校树立为重点发展、培养尖子学生的国家重要教育基地,国家在经费投入、师资建没和招生等多方面进行重点保障,重点学校在权力、资源上更有获取的优势,更多地得到政府的支持。重点学校制度设计之初的目的是为国家迅速地培养高端人才,这一目的在强调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背景中被合理化。重点学校的制度层层设置重点学校,加剧了基础教育领域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在地区内、区域内学校之间差距的拉大,通过公共财政、教育政策等促进重点学校建设制度性地制造了学校等级,造成了一大批基础薄弱的“差校”。造成了学校的分化,也造成学生发展、学生身份的分化,更是造成了中国公共教育独有的以巨额高费择校的现象。这种把学校、学生分为不同等级,选拔少数“尖子”的教育制度,形成了以精英主义为特征的基础教育体系,形成了竞争重点学校、重点班级的竞争型教育结构,也导致了以“应试教育”为本的选拔尖子学生的学校教育目标。

(二)教育资源分配制度

在国家公共教育体系中,政府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扶持少数学校,而忽略多数非重点学校(农村地区薄弱学校更多),通过国家政策和教育制度实行学校分层,造成等级化的学校教育体制,这是不公正的。因为这种等级化的体制强化一些学校、班级和学生对有限的教育资源的占有,把多数学生纳人教育资源薄弱的学校,把基础教育变成了“选材厂”。大多数人的教育资源、教育机会与教育权益是受剥夺的,是欠缺的,给他们的人格自尊造成打击,给他们的发展前景和生活前景造成严重影响,也给他们参与社会合作的意愿和能力造成贬抑。因此,国家在教育制度设计上,不应当判断哪一类学生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从而给予更多的资源;不能判断哪一类型的教育更有价值,更值得投资。因为这样的制度设计会导致教育和社会的不公正,从而给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损害。

(三)考试与选拔制度

考试制度是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各种考试中,高考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然而高考制度同样导致了教育不平等,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高考加分制度。从初衷来讲,加分政策是为了鼓励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脱颖而出。但制度本身对那些经济条件差、教育资源的缺乏的学生来说已经是一种不公平,加之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政策被某些利益群体所利用,例如某市19名加分学生中竟有13名是“权势家庭子女”,此时不公平现象更佳严重。二是高考与户籍挂钩。全国统一的试卷,统一的评分,在各省的招生名额和录取分数相却不相同。同样的成绩,由于户籍不同,一个能够进入北京大学,另一个只能进入二本。为了选择名校,“高考移民”现象层出不穷,背后的不公平显然是罪魁祸首。三是高考推荐保送制度。一方面,被保送的学生几乎没有疑问可以进入大学,而未能被保送的大多数学生可能因为一次高考失误而失去进入大学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权力等因素在内,被保送的学生未必是成绩最优秀的学生,甚至是成绩偏差的,这又给成绩好的学生带来了不公平待遇。

四、消除中国教育不平等现象的基本思路

不公平的教育体制不利于公民平等地接受公共教育和提高素质,不利于社会公正的提高和教育公正的实现。忽视社会公正和教育公正会对教育改革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使教育本身的道德危机增大,在社会上产生对公共教育的信任危机。教育公平是一定社会给全体社会成员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公共教育资源的一种权利和发展状态,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实现教育公平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社会经济的持续和谐发展,进而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物质基础;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正常流动,保证人与人、阶层与阶层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消除中国教育不平等现象的基本思路是改革不公平的教育制度。

(一)遵循教育权利公平原则

1、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平等。我国将九年义务制教育确定为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的、起码的和最低的教育,接受基本教育是每个社会成员的权利。一方面,每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义务教育,即有学上;另一方面,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教育条件平等,包括教育硬件设施的配置即教室、实验设施、教学工具、图书资料等和教育软件即教师素质水平都应当达到一定的标准。

2、非基础教育权利比例平等原则。实现义务教育后的教育机会平等。每个人因其先天条件不同、才智不同、需求不同,按比例分配原则既公正地分配了有限的教育资源,体现了教育公平,又可以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体现了教育效率。

3、教育利益补偿原则。针对我国业已存在的教育差距、社会制度,在分配教育的权利时,对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利群体的教育权利实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偿,使不利群体普遍地得到由教育带来的收益,从而为最终实现教育的真正公平创造条件的重要原则。

(二)加大财政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我国实行的是科教兴国战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把教育放在了重要地位,但我国教育经费的增长却明显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而且在这样有限的教育资源分配中,又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因此要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大对义务教育和弱势群体的专项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增加经常性专项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力量,由国家遵循公平原则,对教育资源统筹规划、合理配置。

(三)调整教育评估体系,促进教育平等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导致了学校分等级,学生分好坏,单纯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在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教育方式已不能满足全面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要求,迫切需要我们将以精英教育为主要目的的教育评估体系转变为以素质教育为主要目的的评估体系。在新的评估体系的促进下,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善教育行为,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五、小结

本文在明确选题背景和意义的条件下,描述当前我国教育不平等现象,如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普通学校与重点学校、后进生与优等生、传统教育与国际教育、就业教育与升学教育、知识素质和能力教育之间的不平等。从而寻求导致教育不平等的制度因素,如重点学校制度、教育资源分配制度以及考试与选拔制度等。最后,提出教育公平创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思路为:一要遵循教育权利公平原则;而要加大财政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三要调整教育评估体系,促进教育平等。
 

寇北辰
寇北辰 寇北辰,管理资源网专栏人物,寇北辰先生,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著名管理学家、教育学家、经济学家、五行管理学创始人,现任中国农大MBA导师、中国管理科学院特邀研究员、上海巨鹏企业总裁
 中国教育 不平等 北辰 国教 不平 平等 因素 导致 制度 教育 中国

扩展阅读

2024年3月15日—3月16日,姜上泉导师在济南市主讲第230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2天训战营。金锣集团、临工集团、新华医疗、联创集团、惠发食品等近30家企业的130多位经管人员参加了2天《利

  作者:姜上泉详情


2023年12月14日—12月16日,姜上泉导师在上海市银星皇冠大酒店主讲第223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延锋集团、远景能源、蒙牛集团、科达集团、晶科集团、浦耀贸易、拓尚实业等

  作者:姜上泉详情


2023年12月7日—12月9日,姜上泉导师在济南市主讲第222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东阿阿胶、兖矿集团、圣泉集团、玫德集团、中东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的经管人员参加了3天2夜《

  作者:姜上泉详情


庞大的人口规模,旺盛的用户需求,让中国成为了极为繁荣、活跃的互联网市场。4年前,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总裁、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刘胜义在戛纳广告节上向世界介绍,中国网民的特征是热爱社交,娱乐驱动,追求个性

  作者:李欣详情


2023年11月9日—11月18日,姜上泉导师在上海市、武汉市主讲第219期-220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并在东莞市主讲《降本增效目标达成》。三菱重工、上汽集团、平安集团、金

  作者:姜上泉详情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金字塔”的塔基,是支撑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数字化浪潮下,中小微企业要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加速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然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仍

  作者:王京刚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