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扬舟自行自渡——对“人生经营”的思考
188
——对“人生经营”的思考
人生经营,不是要赚取外汇,不是要赚取国钞,而是要“赚取”人生的意义和人生价值。其核心内容是:营造美好人生,成就有益众生的事业。前提和途径,是要觉悟成佛。佛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
——薛永新
不但市场有个经营问题,人生也有个经营问题。尤其是对我们从事企业工作的人而言,更有一个将两种经营合而为一的问题。市场经营的问题,由于到处都有各种各样的理论和表述,林林总总的市场经营思路,想必很多人并不陌生。所以,这里主要从“人生经营”的角度出发,以“人生经营”的探讨为主,兼顾讨论使两种经营相统一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自从我们觉悟到人的“生老病死”,觉悟到“人生苦短”,觉悟到今生的生命现象并不像花谢了花还会再开,我们便被一些遥远而深刻的忧虑所缠绕,其中,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今生的道路,是三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可以说,每个人在他懂得生老病死,特别是对死亡现象有所领略之后,就一直被这三个问题所缠绕。
从这三个问题的提出,到力图对它们的解决,这中间全部过程,我认为,涉及到的就是“人生经营”的问题。
由于时代不同,国度与地区不同,也由于各种文化思潮和社会倾向的不同影响,人们在人生的海洋中,各自的“人生经营”方式和状况也是不尽相同的。人们“人生经营”的结果,也各不一样。
很多人的“人生经营”都是从半路起家,凭空着手的。他们“人生经营”的起点,也许开始于一两句当时当地最流行的话,例如“跟着感觉走”,又如“何不潇洒走一回”等等。这样的“人生经营”往往缺乏深刻生命反思、缺乏透彻的人生觉悟,因而,这样的“人生经营”是动摇不定的,脆弱的。而且这样的“人生经营”每每表现出它的短暂性、局限性,往往不能给人生一个全面的答复,更不能给出一个长期有效的答复。严格的讲,这还不能算是“人生经营”。
严格意义上的“人生经营”,基于对世界宇宙的本质有一个深刻而正确的觉悟,对人生与世界的关系,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一个深刻而正确的觉悟。基于这样的觉悟,来设计人生,追求人生,实施人生的全部计划,释放人生的能动能量,以实现人生在世的全部价值,领受人生在世的真正意义,这才是“人生经营”。
为了达到上述几种基本的觉悟,古今中外,众多的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家、艺术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自古往今来,进行了不知多少探索与尝试,付出了不知多少真心诚血。
佛学的创始人释迎牟尼就是他们当中最伟大的一个。释迦牟尼本是迦毗罗卫国王子,过着无忧无虑、充满欢乐的生活。有一次到王宫外面游玩,看见一农夫耕地的情景,当时烈日当空,把大地烤得十分灼热,农夫在这热土中汗流夹背,满身污泥,情态辛苦万分。而耕牛的情形也惨不忍睹:牛的身上勒着绳索,身后拖着犁头,牛也艰难而吃力地挪动脚步,农夫的鞭子还不断地抽打在牛的身上,使牛皮开肉绽,血迹斑斑。犁头划过之处,许多虫仔又被翻出土面,引来天上飞鸟争相啄食。看着这一幕生存斗争的悲剧,释迦牟尼心中产生了疑惑,这就是所谓的生活吗?
又有一次,释迦牟尼走出王宫,看到一个老人牙齿脱落、头发斑疏、皮肤黝黑、行走艰难,便问驾车人是怎么回事。驾车人告诉他这是人老的状态,每个人都会走到这一步,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一天。释迦牟尼心想,我将来也会老吗?心中从此抹不去那老人凄凉可怖的神情。后来又有一次出游,释迦牟尼遇见一个生病的人,此人已是骨瘦如柴,不断地辗转呻吟,其态令人生怖,其呻吟之声却声声夺人心怀。释迦牟尼从随行人那里得知,这种痛苦不堪、痛不欲生的状态就叫做病,人人都有可能得病,人间总是这样。......
更让释迦牟尼震惊的是,不久后他又碰见一支送葬的队伍,人们抬着死尸从眼前走过,一路悲咽哀号、撕心裂肺、泪流满面的人群捶胸顿足,头发散乱了也顾不上理一理,泣泪纵横的人们簇拥着那具令人触目惊心的死尸,这些情景使释迦牟尼感到非常不安,难道这就是人生的归宿吗?
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和内心深深的震撼,释迦牟尼开始苦苦思索人生的意义和摆脱苦难的出路。他离家出走,放弃了荣华富贵的王宫生活去追寻人生幸福的真理。离开王宫后,释迦牟尼进入雪山修苦行,饱受种种艰辛,历尽种种磨难,几年过去,仍然一无所获。但他寻觅人生真理的意志没有变。后来,他坐在一棵菩提树下,一连十天七夜,凝神聚思,终于豁然醒悟......
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也是在接触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现象后,才立志去探索人生的奥秘和寻找摆脱苦难的道路的。同样的生、老、病、死现象,也是我们所熟悉的。我们的内心也曾经历过生老病死现象的震撼。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同程度上思索过人生的意义,但是,我们的思索到底是否产生了什么有价值的成果呢?我们的思索,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接近人生真理了呢,还是相反越来越迷惘、越来越远离人生真谛了呢?这些都是我们“人生经营”中所要理清的基本问题。
也许,我们由于这样那样的内外原因,无法把对人生的思索深入进行下去,半路上放下思考的负担,一生以随波逐流为打算,不再探寻曾经想要探寻的道理。也许,我们的思索出了偏差,在探索的路上跌过一些跟斗,因而丧失继续探索的信心,从此自认自己智慧低下,甘愿不再探究人生的真谛。也许真的,光靠我们自己,一生也寻思不出个究竟。
好在早已有像释迦牟尼世尊这样的圣哲先贤已为我们进行过透彻的思考,好在他们思索的结果早已由各种文字予以记载,代代相传于人世。只要我们愿意,只要我们对人生意义还抱有热切的追求,我们完全可以从他们为我们留下的思想宝库中,直接获得心智的启迪;也完全可以从他们的智慧中得到对我们心灵、对我们的精神境界以及对我们今生今世的光辉照耀,提升我们的人生价值,证取此生存在的意义,圆满自己的一生。
那么,佛学对人生的基本认识有哪些呢?首先,让我们来谈谈“苦谛”。
“苦谛”被佛学认为是人生的真谛之一。“苦谛”的意思是说,人生犹如一个无边无际的苦海,苦,是人生的真实本相。人的一生,从生到死,一直都将与“苦”相伴相随。“苦”,才是人生之中最基本的真实。“苦”是常;而“乐”是无常,“乐”逝去后又是更苦。虽然帝王与平民所苦的内容表面不一样,但“苦”是一样的。“苦”也是注定的。没有人不苦。虽然“苦”的程度,“苦”的结果表面不一样,但总括下来,不外乎有“八苦”。
“八苦”是佛学对“苦谛”的进一步阐释。所谓“八苦”,乃是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和五取蕴苦。在以上“八苦”为主线的人生旅途上又还有“十二因缘”随时随地随机无常地与之相交织、相缠绕,激发出植根于“八苦”之中而又蔓延于无常世态之中的千千万万具体的“苦花”、“苦果”。并且,还有“八风”随时随地随机无常地不断侵扰人的心灵;此外,还有系缚身心的“九结”,驱役众生的“十使”,缘境而生的“三毒”、“五欲”......等等。
总之,将人生喻为“苦海”、“火宅”一点也不过份。总地来说即是:“人生甚短,安少苦多。”(《大宝积经》卷九)
那么有人一定会问,按照佛学对人生之苦的这样理解,人生不是毫无价值、毫无意义了吗?有人甚至会认为佛学的这些理解偏向消极。确实,如果我们对佛学的了解就到此为止的话,我们免不了要误以为佛学思想偏于消极。然而以上所言及的只是佛学思想中的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佛学的积极意义是建立在这个起点之上和之后的。正因为这个起点看上去如此消极,所以,我们更能体会到佛学思想所包含的积极意义更加的宝贵。按我的粗浅体会,佛学首先把真诚无伪的真相告诉我们:看吧,这件事是如此的糟糕,确实是如此糟糕,它原本就是这样,现在,让我们在此基础上来试着改善吧,这里有一些改善的思考和方法,让我们一起在此基础上共同致力于寻找和设计改善它、甚至超越它的人生之路吧。
佛学所描述的那个起点,确实是消极味很浓很重的,但那种消极不是佛学的消极,而是人生的本相,例如“生老病死”是人生所固有的,而不是佛学带来的。佛学带来的是以下两点,这两点恰恰是无比积极的:第一点,就是基于对人生的洞见,提醒众生正视“人生是苦”这一本真本相,使众生觉悟;第二点便是在接受“人生是苦”这一铁定的事实、铁定的真谛的基础上,着手建立人生学问:那种能最大限度改善人生状况、协助众生顺应人生规律、与众生共同超渡“苦海”、于“苦谛”之背景上,达到天、人合一,虚空境界,永远脱离苦海,尽可能营造美满人生的学问。
佛学浩潮的经典中,归纳地讲,就是这样的一门人生学问。这门学问指导我们怎样解脱痛苦、消除烦恼、破除迷误、端正人生,以及在短暂的人生中,怎样使人生获得意义和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
由于篇幅关系,更由于我对佛学思想掌握水平还较浅薄的关系,对这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在这里无法全面论及。这里,只能就我体会较多、较集中的一些问题简单地提出一些讨论。
首先谈第一个问题——
营造一颗善良、正直、无私、明白、坦荡的美好心灵,是人生经营中最重要、最基本、最需要持之以恒的一项人生工程。
这里,先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要用“人生经营”这一提法。这是因为“经营”一词容易被当今众人理解、把握和接受。经营一词所包含的行为特征不外是:根据对某种项目的认识和了解,设计一个与该项目有关的价值目标,并设计出一套达到和实现目标的方法程序,然后根据这些设计不断地、一点一滴地、一件事一件事地去做,直至实现目标。这些特征恰好与我们想要讨论的人生问题相似。人生也有一个认识问题,在具备一定认识的基础上,也有一个确定人生的价值目标的问题,为实现所确定的目标,每个人也都面临着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自我设计和自我人生道路、人生方式的设计等问题,这些设计出来后,也有一个按照这些设计不断地、一点一滴、一件事一件事去做,直至实现目标的问题。这相当于说,人生也可纳入自我的管理。就是在这一点上,情形如同经营。所以,我们用“人生经营”这一提法,强调人生的可设计性、可塑造性、人生价值的可提升性、可实现性和将它们纳入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同时,也便我们要探讨的问题变得直接一些,感性一些,便于理解和把握。即:“人生经营”。
人生经营,要赚取的不是外汇,不是国钞,而是“赚取”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其过程也就是:营造美好人生。
我们从美好心灵的营造入手,来展开整个美好人生的营造,是因为心灵在人生中的作用和地位十分重要。佛学里面也讲到人生痛苦和苦难的总根源就在于“无明”,这个“无明”当然说的心灵领域里面的事,说的是心的蒙昧、不觉悟。《分别缘生经》云:“不知真实说无明。”特指对佛教所说的真实的事、理、谛等的无知,是“根本烦恼”之一。
佛学中在中国盛行的禅宗更有“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开悟”之说,也端端强调了从心灵上入手了悟人生、改善人生的重要性和优先性。
《五灯会元》上讲:“如今且要识心达本,但得其本,不愁其末”。《传心法要》上讲:“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达摩大师破相论》上讲:“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心地观经》云:“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虚堂和尚说:“世间之灯,莫若心灯最明。心灯一举,则毫芒刹海,光明如昼。”彻悟掸师云:“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即为业缚,业不随心转,即能缚心。”
慧能《六祖坛经》上讲:“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其中的“灯”也是指的“心灯”。禅宗各派在传授心法时,要求的是“以心传心”“心心相印”。这种传承方式同时也叫做“灯灯相传”,六祖慧能这里所说的“一灯能除千年暗”指的就是“心灯”,比喻开悟了的心其智慧像明灯一样,能照耀人心。
以上摘引,都说明一点,心很重要,修心很重要,正心很重要。佛即心,心即是佛,亿万佛均从心里流出。众生具佛性,心即神,神即心,亿万神仙也是从心里流出。天育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精足气盛、气盛神旺。仙即山、人,他们已觉悟,信仰佛、信仰神,即信仰自已的良心,而不是医学讲的肉团心。心即意念、灵魂。
其实,我们现代人,生活在现实中的人,只要稍加审视和思考,也不难懂得“心”的重要性。道理很简单,我们一生的所有行为,都是由心支配的,心是我们全部人生行为的总根本。这个道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亲身体会到。我们的理想、梦想、妄想、冥想、猜想、思想、想象和回忆等等,都是在“心”的领域内发生和展开的。我们的苦与乐,我们的七情六欲,我们的知识、意志和情感,都是在“心”的范围以内形成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生活的主要内容,在于人的心灵生活;人生的主要领域,是心灵领域。虽然表面上看,人生是以一连串行为和事件构成,但是,脱离心灵的观照与感知,这些行为和事件又怎么能够被纳入“人生”的范畴来思考和经验呢。
由此,当我们试图进行“美好人生”的营造时,第一个焦点问题不得不落在美好心灵的营造上。
1•观心。
观心,是佛学中常用的一个词语,指的是佛学界进行人生修炼的一种基本方法。佛学各派以及众多佛家高人积累了很多“观心”的具体方法和“心要”,内容十分丰富。这里我们介绍一些较为简单易行的方法,便于大家获得入门体会,然后讲讲通过“观心”,为我们营造美好人生产生哪些作用。
①.观心的来去、有无,知心本空。
内省静观自己的心灵活动,审视心从何来(即意念从何来),能到何去,这样久久追踪,渐渐明白心无从何来,也无从何去,也并无所住;心没有实体,也没有实相;然后渐渐使“心中”堆积的东西与“本心”分别开,最后知道,心原本是空。正如婴儿之心。
这一过程对美好心灵的营造具有基础意义。因为要营造美好心灵,先得对心灵的本来面目和真相有所了悟。这就像要建高楼大厦,得先勘测地质结构一样,是一项基础工作。
同时,观心的过程,也有较高层次的意义,那就是了悟“心即是佛”这一至深又至浅的佛学原理,运用于人生。应当知道,佛学不仅主张众生平等,同时也认为“众生”与“佛”是平等的。“悟了是佛,不悟是众生”,“众生本来是佛”,“迷时是众生”,“悟了便是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佛是觉悟了的人,说到底是人生的一种至高境界,是人生价值的实现之所在,因而是人生的一个价值目标。并且,人人都可以实现这一目标,成为一个完全彻底觉悟了的人,也即:成佛。这与我们讨论的营造美好人生不仅不相违背,而且,恰恰是一致的。
另外,观心的“本空”,易于了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佛学色空观,为进一步明悟人生的大道和真谛打下基础。
由此可知,“观心”是重要的,基础的,不容忽略。
②.观心的喜怒哀乐,观心之所想所念所欲,知心究竟为谁所缚。
人在“心动”的时候,更当静观本心。当喜怒哀乐袭上心来时,应当及时内观自己,看看心里面发生的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例如“观喜从何来”,观想“喜”会到哪里去,观想“喜”去之后将会留下什么,心会怎样转变,同时,观审生起“喜心”的各种因缘(原因、条件)。看看这些因缘是否将会长存,如果这些因缘一旦离去,将会在“心”中引起什么样后果。需知,所谓因缘总地讲乃是指各种相关条件的临时依存关系。它的特点就是无常,各种条件中,如果有一个条件失去,整个依存关系也可能就此开始破裂,或者,原有条件未变,但又有一个新的条件参加进来,也可致原有依存关系的离散瓦解。以爱的喜悦而论,生活中一些似乎偶然碰到的事情,例如某晚家庭一方回家太晚这一点,就有可能导致“喜悦”条件的转变,如果发生争执,事情朝着不妙的方向发展,就会进一步瓦解原本带来“喜悦”的那些因缘,再进一步,别的因缘又开始发生作用了,例如一气之下到歌厅舞厅饮酒、跳舞,新的因缘进入了生活的视野,一切都变了。然而“心”在这些过程中都发生了些什么,承受了些什么,留下了些什么,这都是值得用“观心”的方式去加以审视的。
一般而言,在没有达到对人生有所彻悟的阶段,人心总是被无常的因缘所系缚的。所谓系缚,就是捆绑。没有觉悟的心,总是在各种来去不由人的“因缘合和”的捆绑和驱役之下,受尽折腾之苦的。所谓“伤心”、“痛心”、“醉心”、“心被带走”、“心已死了”,谈的就是这种状态。在以后的论述中,我们将看到,这些都是“无明”导致的,同时,这些也都是可以“解脱”的。正因为有系缚,所以才有解脱。
用同样的“观心”方法,我们还当“观怒”“观哀”“观乐”,观一切心灵中发生的事,看它们何来、何去、何因、何果。看它们怎样构成了对“心”的系缚,怎样完成了“牵肠挂肚”,怎样做到了“撕心裂肺”以及怎佯迷住了“心窍”,怎样影响了人生等等。
总之,在自己人生的因缘聚散、因缘合和中,观“八苦”与“心”的关系,观“心”中的“九结”、“十使”。最好每日都有一定的时间来做“观心”这一课,久久坚持下去,终有一悟。
这一课的目标是:观察到“心”被“物”、“境”、被“因缘”、被“欲”所系缚的真相,以及观察领悟到这些系缚对人生产生的实际影响,达到了悟“系缚”而了悟“解脱”,从此进入对美好人生的营造阶段。把“心”和捆绑它的因素分解开,见到“本心”。
佛学认为,人的“本心”本来是清净的,本来是无苦无乐,安宁圆融的。“心”之所以坠入苦海,只是因为“心”被迷惑,迷于物,迷于欲,迷于境,迷于贪恋,迷于因缘,迷于不知本心等等,只要这些迷惑一破,“本心”又可重现,即佛学所讲的“见性”。按禅宗观点,见性即是成佛。人生的价值由此而得以提升。
另外,佛学当中有一种相当智慧的方法,可以为我们“观心”一课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这种方法的核心关键是:把“八苦”当作“大师”,从“八苦”中学习。据我的体会,这种方法,使人进步很快,觉悟很快。具体做法,也是“观心”,观“八苦”与“心”的关系,观“八苦”凭什么障住了“心”,最后,观怎样将“心”与“八苦”相分离。解脱那“心”。然后,进入对“心”的营造与维护,把握人生意义,实现人生价值。
③观“心”与“行”,知“有心必有行,有行必有果,有果必有报应”,进而知“心不能不正,不能不修”。
这一课的重点是观察“心”与“行为”(包括动作和言语)的关系。这种观察可以是反省式的、现在式的,也可以是未来推测式的。方式方法没有限制,总之以“心”与“行”的关系为观察的重点,而观察的焦点可以延展至“行为”与“后果”、“后果”与“报应”之间关系纽带上。等等。
通过这一课,要明白:一切行为都来源于心,一切行为都有一定的后果,一切后果都有相应的报应。进而要警醒:人生不能不对“心”实施管理;为使人生具有意义,使人生具有价值,不能不在“营造美好心灵”上面下功夫;明白“正心”“修心”“营造美好心灵”,是追求人生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这件事别人无法代替,一切全靠自己。
这一课的具体内容因人而异。但总地讲,不外乎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观审那些“好的”过程:好心——好行为——好结果——好报应;二是观察“坏的”过程,坏心眼——坏行为——坏结果——坏报应;三是观审那些“被中断”的过程,那些经过“内心斗争”而没有付诸行动的过程,重新给予审视判断......
总之,透视“心”与“行”的关系,并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结合其它课程,想想该建设什么样一颗心。
④.观“心”与“业”谁支配谁。观“心”所造“业”,知“业可缚心”,知“心可造业”,知“美好事业,出自美好心灵“,知“恶业”出自“恶心”,“善业”出自“善心”。
彻悟掸师语录中说:“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即为业缚;业不随心转,即能缚心。”
我们在观“心”与“业”的关系时,可将彻悟掸师的这条语录作为“观”的线索,依次修“观”。即:首先观“心”能否“造业”、“转业”,“业”是否由“心造”、是否随“心转”。这里需要解释一点,佛家所言的“业”首先是“作为”“作业”“行为”(包括言行)这个中性含意,然后是“业”中分善恶,分出“善业”与“恶业”;彻悟惮师这里所讲的“造业”和“转业”当作中性讲,即:包括“造善业”和“造恶业”。另外,佛家所谓“业”,大到可指国事,小到一言一行一个眼色,都是“业”。
我们可根据自己不同的亲身经历,“回观”我们曾经做过的“善业”或“恶业”,在我们的“回观”之中,重新带着审视的目光,看看我们当初“造业”时,“心”与“业”之间的关系,是否如彻悟禅师所说的那样。这样的回观是很有必要的,这个步骤的作用,也在于帮助我们对“心”有一个基本而全面的认识,以便最终我们在“营造美好心灵”时,能够得心应手,能够顺理成章,能够驾轻就熟。
另一个重要的“回观”内容是“转业”问题。“转业”这里当作“心”对“业”的支配来理解。如果,“心想事成”在我们自己那里不是一句来自别人的空泛的问候,而是我们经历的事实的话,可以说,我们的“心”确实达到了能“转业”的地步,同时也印证了彻悟禅师所言的“业随心转”这一层。
然而,如果“回观”之中历历在目的是“凡心所想,均无有成”的话,那我们“回观”所要印证的是以下两个层面:其一,观察体悟“心”无力转动事业反被“业”所缚的状态,并从中省察“心”与“业”的关系;其二,观察体悟“业不随心转”的现象,省察为什么“业不随心转”时,“业”就具有“能缚心”这一特征。
以上“观心”内容,每个人最好引入自己亲自的经历来进行,那样一来生动,二来贴切,三来体会较深,四来便于觉悟。例如,曾经从事过企业经营而今已倒闭、散伙或:“休克”的当事人,就以自己当初经营的前前后后为“回观”区域,回观那时的“心”与“业”怎样相互作用,回观“造”“转”“缚”三个焦点。另外一些曾经成功地从事过企业经营,或曾经在事业上所有建树的人,则可将自己的光荣历程作为“回观”区域,观审成功的前前后后,“心”与“业”的相互关系,省察、体会“造”、“转”、“缚”(或“无缚”)几个焦点。如果有的人尚未从事过较大的“业”,则应以较小的“业”作为回观对象,实在没有太多人生经历,而又想根据上述方法进行“观心”的,起码可以将“学业”或其它一些“小奋斗”、“小事件”作为“回观”的案例。
总而言之,通过观“心”与“业”关系,应达到以下目的。
(1)真正体悟到一切业均由心造;(如果能体悟到连最小的过失实际上也是由心造那就更好);
(2)真正体悟到:心可支配业,业也可支配心;(如果能清算出自己一生中的“心”由哪些“业”所缚、所捆绑更好);
(3)真正体悟到,坏心眼只能“造恶业”和必然“造恶业”,无论怎样伪装、修饰,结果所造的还是恶业;
(4)真正体悟到:恶业终究难成,反成为“缚心”的枷锁,使人生走不完的曲折,甚至到一定程度之后再也没有回头的路,(这一点可以从报刊杂志上一些生动的治安案例和人生悲剧中,寻找“移观”或“旁观”的对象,将心比心去作对“心”与“业”的观照,从中省悟);
(5)真正体悟到:“善业”只会出自“善心”(哪怕是所谓“恶人偶然行善”,其实也是由他“一念向善”所为,正如“好人偶然作恶”,其实也是“一念不善”所致);
(6)真正体悟到:美好事业,美好人生,只能出自美好的心灵,此外再无别的根基;
(7)真正体悟到:应当以彻悟人生为人生第一要“业”,以在此基础上营造一颗美好的心灵为第二要“业”。
总地讲,观心是我们了悟自心的基本方式和途径。了悟自心,又是了悟人生的极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可以说:观心是我们“人生经营”中的一项基本的日常操作。从观心开始到真正了悟自心,其间也有一个过程。有意于“营造美好人生”者,应当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发下大愿,不见真心不罢休。日常里不急不缓,诚意观照,总有了悟之时。悟是自己的事,别人无法替代。但愿人人都能“见性成佛”,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佛学著名经典《五灯会元》上有一则故事,记述于此,想必对大家有一定的启发、帮助。故事里讲的是慧可有一天去向达摩大师请法,慧可对达摩大师讲“我心未宁,乞师与安”。意思是说自己心里很烦乱,无法安宁,想请达摩大师帮助其安心。达摩大师听后答到“将心来,与汝安”。意思是说,要为你安心可以,请把心拿来,我为你安。慧可听了蓦地一怔;寻思良久,终于答道:“觅心了不可得。”意思说,刚才我暗暗寻找心在哪里,可是终归是不可得。达摩大师微微一笑,说:“我与汝安心竟(毕)。”意思是说,安心完毕,我助你安心完毕。
这则故事中,达摩大师要慧可把心拿来,就是在引导慧可进入“观心”过程,这一招来得自然而然,机锋机用,一下子将慧可引入对“心”的观照和体悟过程,可以说是直指人心的一种典范。而慧可于此单刀直入的观心过程中终发现“觅心了不可得”,达摩却说已经帮他安了心了。这些表面的对话包含的深刻意思是什么呢?意思是:看到了吗?明白了吗?心是空的,心本是空的,心本是明净的,心本是宁静的,心本是无牵无挂无染无住圆融无碍的,你那些烦乱不过是束缚你心的一些业障而已,它们不是你心。你的心是空,像天空一样是空,那些烦乱不过是因“业”而生、因境而生、因因缘巧合而生或因妄想而生的一些乌云罢了,就算乌云中还有些怪鸟吧,但它们毕竟不是你的心,它们乱飞乱腾本来于你的心毫不相干,就像云和鸟飞过哪里,天空根本无所谓一样;你之所以因它们的翻飞而觉烦乱,只是因为你执着于它们罢了。你的执持是错的,颠倒的,你若执持你的天空一样的本心,那就对了,那就不会觉着有什么烦乱了,这样,也算是我帮你安了心了,执持一变,心就安了,这是因为你的心本自安宁,众生的心本自安宁,只是因为无明而执持错了,纠正执持,执持到自己原本的真心,一切就安宁明净了。所以,实际上是心自安,心本安。此时你的心就像镜子那样,什么东西来时映照一下,去时不留痕迹,任随来的来,任随去的去,于心无损,于心无益,于心无增,于心无减。即使镜子上铺满了灰尘,镜子又有什么所谓呢?无所谓,镜子仍然是镜子,镜子仍然安宁明净,灰尘脏是灰尘脏,镜子依然本自明净。(当然最好把心比作天空,因为心本是空的,用天空作比再合适不过了——雷霆、闪电、慧星、流星……一切均于天空无损,任随来的来去的去,天守常空而已。道家在有关“天”无为而生养万物这一点上,有一种实质与佛学相通,因为道家这样讲,也是指导人们应持有一种像天空品格的心,而佛学则认为这样的那颗心才是众生本来的心。)
⑤.“观心”的更高层目标:生起“四无量心”
在心灵建设中,单凭“观心”这一环,是不大可能直接生起“四无量心”的;要真能生起“四无量心”我们还需掌握本章后面叙述的内容。因为生起“四无量心”,实际上是心灵建设的最后目标。但“观心”作为最基本的一个环节,这一环做好了,才有利于我们最后达到生起“四无量心”的目标。这一目标在本章后面有专门叙述,在此只是提醒一下“观心”是最后实现目标的基础,不容忽略。而且,“观心”过程中得到的一些方法和体会,可以在将来用于观察和守护“四无量心”。读者当于此处有所留心。
2•于自心上,了悟“四大皆空”“色空不二”。知自性是佛。
为什么要把对“四大皆空”的了悟和对“色空不二”的了悟当作我们“营造美好人生”中的一项内容来谈呢?这是因为要“营造美好人生”,就得先做好“营造美好心灵”这一“生命内工程”,而“营造美好心灵”这个工程的最后标志是,生起“四无量心”,然而,“四无量心”并不是说生就能生的,也不是坚决要生就能生起的。即使有人一时间像是生起了“四无量心”,也有可能是很表面的、很巧合的,换一种场合,他又变了,“四无量心”又不在了,没有了。这种情况,不能算是生起了“四无量心”,也许仅仅是一念之慈、一念之志、一念之喜、一念之合而已。这些“念”固然是“好念”,已经难得,但它们像没有植根于土壤之中的种子,飘浮而过。虽然它们包含了向着“四无量心”发展的可能,包含了慈、悲、喜、舍四种基因,但是,作为飘浮无根的“一念”,毕竟不能与“四无量心”同语。这之间,差别在哪里呢,就在于缺乏“土壤”。这当然只是一种简单比喻,也许不太恰当,但道理确实如此,这个道理就是:四种“念”,要升华为四种“心”,升华为稳定的四种“无量”的心,还需要具备一些其它的条件。而我们认为这些条件中就有:了悟“四大皆空”,了悟“色空不二”。所以,这里将这两个问题提出来,当作我们“人生经营”中一项“基本建设”来对待。
“四大皆空”一语在我国流行甚广,人皆有所耳闻,但其真意,未必人人尽知。多数情况下,人们知其语,而不知真意,或者大都对其意有所误解。这里,我们希望能放下成见、偏见,重新理会其原本真意。对“色空不二”也希望如此。
佛学所谓“四大”,指的是“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共四大。“四大”是佛学用来说明宇宙万象之存在的四种基本构成成份。佛学认为世界是由“四大”和合因缘而成,世间一切事物,包括人生,都是由“四大”在一定的、无常的“因缘”变化之中,因缘假合而成(称为“缘起”);随之又必然在无常“因缘”的离散变化中分解、消亡,从在,变为不在,剩下一个“空”,什么都没有了(称作“缘灭”),这就和这之前“空”是一样。“有”之前是空,从“有”变为“无”,又是空。因缘假合,凭空而生,因尽缘灭,终究又回到“空”。“四大”假因缘而合,在物叫“成”,在人叫“生”,未“成”未“生”前,是“空”;“四大”因“因尽缘灭”而散,在物叫“灭”,在人叫“死”,灭后死后,依然是“空”。这就是佛学所言“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是佛学宇宙观的体现,也是佛家开悟众生最基本、最重要的法理之一。与
“色空不二”结合起来看,“四大皆空”是佛学对宇宙本体论认识的归结 --“空”。宇宙本性是“空”,本体是空。这并不是那种“完全没有”的“空”,那是“顽空”“死空”,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空”,一种“真实的空”,是“真空”。是妙智慧“有内容”的“空”,而这些“内容”的实质等于“空”。是有流变的“空”。但无论怎样,本质是“空”。是“非有非无有的空”。
佛学对世界万物的存在问题,不主张简单她用“有”或“无”作结论。万物从“因缘”而生,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这就是“空”。“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这个道理。物,在时是“有”,但不过是“假有”,“假有”也是“有”,断不可当作“无”:但毕竟“非真有”,毕竟“非实有”,所以,毕竟只能叫做“空”,对佛学之"空"有一定了解后,我们来看看什么叫做“色空不二”。
《心经》上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什么是“色”呢?
色,即是世间一切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事物,无论是人、是物、是事,还是法,无论有形无形,无论有灵性的、无灵性的,都属于“色”的范畴。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我们通常认为“存在”的一切,都属于“色”的范畴。
“色”,就是“万有”,相当于现代哲学中的“存在”概念。而“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说的就是“万有”和“空”是一回事,“万有”虽“有”,毕竟是从“空”,从“因缘”暂时假合而生的并无实性真体的“假有”(又称“妙有”),并且注定要从“因缘”的无常分离中很快重新化为“乌有”,还原为“空”。所以,总地看,“色”(即“万有”)不过是“空”的一种无常表现而已,压根儿就属于“空”。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意思,也是说“存在”是“空”的表现,“存在”是“空”的无常的表现,“存在”并无真性实体。“存在”没有固定不变的、独立的自性。“存在”是“空”。
值得特别强调的是,佛学的这一观点,是佛学区别于任何其它的宗教、区别于其它任何哲学的重要区别点。只有佛学才如此透彻地将“存在”看作是“空”。这一点,对我们来说极为重要。对我们这里所谈的“营造美好人生”来说极为重要。因为:
只有明白了“存在”是“空”,是一组“无常”的表现,我们才会真正懂得,让心执着于“存在”,执迷于“存在”中的一些小小环节,是多么愚蠢,多么“无明”;让“人生”整个地“栽”在这些小小的并无实性真体的“假有”之中,使宝贵人生成为苦海汪洋,又是多么的“蠢得可惜”、“苦得可笑”、“栽得冤枉”。更重要的是:
悟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心”才能得到真正“解脱”,“心”才会不再执迷于“万有”“心”才可能不受各种“缚”。因追求各种“假相”追得迷失道路的“心”,才会在大觉大悟中回归;颠倒了的人生,才能重新摆正。也只有在这时,我们才谈得上“营造美好心灵”、“营造美好人生“。
说真话,当“心”正受各种欲望驱使,受各种“物”束缚,受各种“境”牵制,受各种“不明之业”捆绑之时,谈什么“营造美好心灵”呢?
归结起来讲,“四大皆空”“色空不二”的色空观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全都无有自性,全都空幻不实。比如人体的四大:气代表风,温度代表火,血液、脂肪、津液代表水,骨头、烂不掉的筋代表地。如人死的时候,先断掉气(风),没有气,温度就没有了,就息了;没有风、火,血液等就保不住了,水就流入地下了,剩下骨头,变为了土;到头来全是空。众生有的几分钟,有的几万年,到头来均毁亡,是空。建筑物上干年也要毁亡,还是空。因此,人们对现实世界应当无所执著与贪婪。这样的心灵,这样的人生,才是见到自己“本性”的;这样的心灵,这样的人生,才会是无束无缚、无污无染、无碍无障的。这样的心灵,这样的人生,才是合符自然本性的,也才是佛性人生。
通过了悟“色空不二”,我们应当从各种执著系缚中得以解脱自心,达到“明心见性”“自性自见”。按佛学(特别是禅宗)的理解,“见性”即是“佛”。六祖慧能讲,“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苦迷,佛是众生”。意思是讲:自己的本性(空性)如果被自己觉悟,则你就是佛,用不着四处求佛;如果自己执迷不悟,则你依然是众生:虽然你本性是佛,虽然你本来是如来,但是由于你执著于色相、我相,未了悟“色即是空”的真相,所以,你只能是苦海众生。
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所谓“佛”,就是指觉悟了的人。佛,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而
且,我们本具佛性,只因执迷而浪费了佛性本具的人生。可见,要营造美好人生,觉悟是多么重要。而这种觉悟,最根本的就在于对“空”的觉悟,悟得这个“空”,人生便豁然解脱、四通八达,无所障碍。就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那样,当悟空一念执于色,痛苦和烦恼就来了,在书里,这一道理是用“紧箍咒”这样一种法器来给予形象表现的。
3.观“无常”知生灭,知“死缘”多于“生缘”;知“人命宝贵”当努力精进,不可执迷。
《四十二章经》上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佛问弟子“人命在几间?”,弟子答:“数日间。”佛说,看来你并不知道,然后又问另一个弟子,那个弟子说在“饭食间”,佛说,你也不知道,然后又问另外一个弟子,这个弟子说在“呼吸间”,佛说,善哉,善哉,你是真知道的。
这个故事强调了“人命在呼吸间”,一息不来,千载长往的观念,属于佛学中的“无常
观”,又称为“死想”。佛学认为,在人生中,“生缘”是很少的,很难得的,而“死缘”却
很多,死的机会、机缘却很多。《大智度论》中讲:“一切宝中,人命第一。”“人命”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是人生的真正所在。常作“无常观”(修“无常观”),目的在于策励我们自己珍惜难得而易失的“人命”,珍惜每寸光阴,努力精进。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论及“人生经营”时,要把“无常观”拿出来讨论的原因。
什么是“无常”呢?
“无常”的含意,首先是指世间一切事物无时无刻、刹那不停、刹那不断地处在“生灭迁变”之中。
例如人有生老病死,人的生命没有一刹那停止过变化,前一刹那和后一刹那已是永远的不同,人的生命在一生中,并没有两刹那是相同的;因此说,人的生命并没有固定不变的实性真体,能有的只不过是一场无常的流变而已。再以众生之心念为例,前念灭,后念生,念念迁变,于境、于物、于欲、于因缘交错集散中,忽喜忽乐,忽哀忽怒,忽愁忽苦,忽贪忽痴,依然是一场无常的流变,喜怒哀乐皆无真性可言。又如世界之“成住坏空”,也是刹那不停,刹那不断。前一刹那的世界与后一刹那的世界已是永远的不同,正如西方哲学所认识到的,“人不可能两次涉入同一条河流”(实际上更是不可能两次涉入同一潭死水,而且相反也是一样:同--潭死水也不可能两次浸泡同一个人)。因此说,世间万物也没有固定常在的独立的真体实性,现实世界不过是“无常流变”的一场汇演而已。
而要真正看透人与世界的真实本性的话,这个本性只有一个,那就是无常。世界无常,人生无常,诸行无常。
确立起这样的“无常观”,对我们营造美好人生来说很重要,因为只有知道了人生的真相,我们才可能谈得上营造人生。因为只有明白了“无常”是真,我们才可以真地免去人生的各种贪恋与执滞,不再因为贪恋与执迷而颠倒人生,试想,当我们明白了“以为有常”是人生一大迷误,明白了无论怎样贪恋,怎样执着也无用,因为世界是无常的这些人生道理,我们还会像从前那样颠倒着营生吗?破除了“以为有常”这个大迷误,我们被颠倒的人生,才能再颠倒过来。这是人生的一次翻身和解放。我们的生命只有在回归真如本性时,我们才可以谈营造美好人生。而在没有了悟“无常”之前,我们的各项追求,都是与人生之道背道而驰的,都是远离自然本性的,所以,都是烦恼。
对“无常”,有真的觉悟,则:“烦恼人生”立即还原为“菩提人生”。
其实,回头来看,惟其无常,所以才有世间的生生不息;惟其无常,才有富饶到极端的千姿百态;惟其无常,才显生机勃勃;惟其无常,此心才算是一颗活着的心;惟其无常,此心才不执守一个无根的死点;惟其无常,生命才会有真作为;惟其无常,生命之花才在吐故纳新中不重复地一次次盛开。因此,无常,也意味着更新。意味着大自然的本质就是欢迎一切更新。人生的本质也是在更新中奉献。
当然,我们学习本章本节的意义主要在于:觉悟了“无常”是常之后,得以从对具体琐事和目标的贪恋执迷中超拨出来,自觉地使我们的人生在顺应“无常”、顺应“更新”的同时,尽可能对人类有意义、对社会有意义、对众生有意义。于“无常”中实现人生无比珍贵的价值。
《水上泡经》有一个故事,很有启发性。值得转录于下:
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一位公主,在下大雨后迷上了庭院中积水上那些七彩游动的美丽的水泡泡,硬要叫父王给她用水泡串成华缦来做装饰,无论国王怎佯解释说那些水泡乍生乍灭,不可执持,可公主执意非要不可,并以自杀相逼。国王无奈,只好下召四处寻找能串水泡的能工巧匠,但无人应召。后来来了一位老者(智者),人们都为老人捏了一把汗,不知他怎样能够应付得了这桩明摆着办不到的差事。然而老者胸有成竹,不紧不慢,叫来公主,然后请公主自己选择如意的水泡,选一个就替她串一个。公主高兴地听从了老者的要求,自己亲自选择水泡,结果,取一个就破一个,取一个又破--个,屡取屡破,弄得公主心生烦乱,渐渐终于悟出了水泡的虚幻不实,于是舍弃了此事。终于有了皆大欢喜的美好结局。
佛祖讲的这个故事,意义深刻而又形象生动,它说明了世间一切事物都像水泡一样虚幻不实、生灭无常,不可以刻意去执持,更不该对执持有贪恋和入迷。如果贪恋、入迷,人生注定颠倒,人生注定烦恼,并且还要殃及别人。
但愿这个故事能帮助我们开悟。
4•常观“八苦”,求解脱之真理,生起“四无量心”。
“八苦”在前面已有表述,指的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和五取蕴苦。这里将“八苦”再次提出来讨论,与前不同的用意在于:要把对“八苦”的认识与领悟,当作“人生经营”的“基本功”来对待。一是通过内观自己,从自己的人生历程中认识和领悟 “八苦”。二是将对“八苦”的认识与领悟推广开,多多体察众生的(别人的)“八苦”内容。因为“八苦”相当于一种分类,“苦”得不具体。“苦”的提法只是一种“向导”,具体的“苦”的内容,是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展开的。生动的事例在一定的佛理观照下,特别具有说服的力量。在知道“八苦”和佛学所谓“苦谛”之后,带着佛理的观照,重新审视自己和周边的实际生活,有助于我们真正透彻地领悟佛学真谛和人生真谛,所以,想要营造美好人生的人;应当把观想和观审“八苦”当作一门“人生经营”中的基本功课,不断地拜“八苦”为“八师”,从“八苦”的教育中,领悟人生真理。
我们看到,八苦之中,除了生苦、死苦是我们几乎无法过问、无法回避的外,其它的六苦多多少少都可以通过我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去减轻一些,减少一些,而其中的“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这四苦,却明摆着能在我们正确的、超越的人生态度作用下,被彻底断除。所以不能轻视“八苦”这门功课。为什么要把观审“八苦”扩大到别人那里去呢?因为每个人经历暂时都很有限,没有爱过的人,不知道“爱别离苦”,没有怨恨过的人,不明白“怨憎会苦”,身体还健康的人,暂时也不知“病苦”等等。
我的一位朋友曾经抽烟很厉害,后来不抽了,问他为什么不抽了,他说他在医院亲眼看见了一个肺癌病人。他说他看到病人那皮包骨的样子和病人眼中的神态,他突然就厌恶抽烟,知道自己再也不会抽烟了。这个例子就能说明,超出自己的经历去观审“八苦”,得到领悟的机会就多一些。这位朋友身体很好,当时并不知“病苦”的味道,如果没有观照那个肺癌病人病状的机会,恐怕他还会大抽特抽香烟,直到自己落入病魔的圈套,自己得肺癌,那不是晚了吗?显然,这位朋友也从那位病员的“苦”中学到了东西,从而避免了相应的“病苦”落到自己人生中的可能,这不是很好吗?这个道理表现出来的,正是所谓“人生经营”的一个小细节。“营造美好人生”有许多细节工作要做。观审自己与他人的“八苦”,能为我们进行很多细节工作提供内容和机遇。所以,我们主张,以“八苦”为线索,有意识地从自己的生活、从自己所熟悉的人的生活中、从每天由报刊杂志新闻媒体公开的那些人生悲剧中,去搜寻和印证“八苦”中所含的佛学原理和精神,并积累相关的体会、体悟,早日求得对“苦谛”的全面了悟,以便寻求解脱之道。
再者,扩大观审“八苦”的范围和对象,有利于我们了解众生疾苦,有利于我们最终明白什么是众生什么是佛,有利于我们在现实中为减除众生疾苦而寻找到更具体的方式方法,有利于我们自已在了悟人生真理之后,生起 “四无量心” ,为更多的人做更多的好事,实现我们人生的价值。
报纸上电视上出现的那些罪人,都是人生问题上出了问题的人,都是执迷不悟的人。报纸上刊物上,那些早早自杀的人,都是些苦不堪言的人。我们说死是人生最大的苦,而他们却是活着比死了还苦,所以宁愿以死来减轻活着的苦。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也是人生出了问题,很多道理没有了悟,人生没有经营好,没有营造好。可是,按佛学的见解,他们原本也有佛性啊,只可惜不知迷于哪一窍,颠倒了人生,自己见不到自己的佛性,被这样欲那样欲所障碍,落入恶性因果报应,断送了难得的人生。
要是他们早一点就有了“人生经营”的意识,早一点就有“营造美好人生”的意识,并且早一点从佛学思想中悟得人生真谛,情况又会怎样呢?
所以我们要把眼光放开,才能了解什么叫人生,什么叫美好人生。当我们了悟了人生真
谛,懂得了心本无缚无束无障无碍无染无污;懂得了世间一切皆无实性真体,皆是无常迁变,刹那不停;懂得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懂得了众生本是佛,迷时是众生,悟时是佛;懂得了众生在苦海,佛在法海,一迷一悟两个世界、两种人生、两样命运......总之,当我们了悟佛法大义,终得以对人生有了觉悟,终得以见到自身佛性之后,面对芸芸众生,我们当生起“四无量心”。这是我们美好人生的价值所在。
什么是“四无量心”?佛经上讲:“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
慈无量心:思惟如何为众生做好事,给众生利乐。不分亲疏,不论贵贱,不计恩怨,给予一切众生利乐。佛学认为,慈就是为众生创造通往喜乐的因缘。
悲无量心:把众生的苦难当作自己的苦难,思维如何才能拯救众生脱离苦难。为一切众生拔除苦难。佛学认为,悲,乃是为众生创造脱离苦难的因缘。
喜无量心:见众生离苦得乐,真心喜悦,不起嫉妒。
舍无量心:对众生一视同仁,无憎无爱,平等对待。把自己的一切交给社会、造福众生。
佛学的根本宗旨是众生幸福,众生平等。释迦牟尼佛就希望六道轮回的众生都幸福。观世音菩萨也是专门救苦救难。地藏菩萨本身是成佛的,但他发下宏愿,要渡尽地狱一切众
生才成佛,在地狱内凡是有改恶从善的,有一丝悔改的,他都要解救。
此外,佛学所谓“众生”不仅是指大,也包括所有有生命的,包括低等生物在内。佛祖
“以身饲虎”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
佛经上讲,很久以前,有个大车国王,他有三个儿子:摩诃波罗、摩诃提婆、摩诃萨锤。一次在山中游玩,见一雌虎产下七只小虎,精疲力尽,奄奄一息,快要死了。大王子说:这只老虎产下七仔,无暇寻食,在饥饿逼迫下,恐怕会把自己的幼虎给吃掉。二王子听了便说,太可怜了,这只老虎不久就会死去,我有什么能耐可以救它一命呢?三王子心想:我一生虚度光阴,我的身体虚弱败坏,于人于己都没有什么益处,我今天何不舍弃它,使它在生死之海中,作一条拯救众生的大船呢?于是他让两位王兄先行一步,自己回到竹林中,脱去衣服,躺到老虎身边,想用自己的身体拯救老虎。但老虎实在太虚弱,连吃下他的力气也没有。三王子便用竹尖在自己颈子上刺了一个洞,用流出的鲜血喂老虎,直到老虎食血后恢复了力气,一口气把他吃得干干净净为止。这个三王子据说就是佛祖的前身。
这则故事表明了佛家拯救众生出苦海的四无量心。把爱护一切生命的佛家情怀展示得生动感人。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这里不去一一讲述。从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心灵、解脱的心灵,了悟宇宙真理和人生真理的心灵,是怎样的至直至善至美。这样的心灵便是我们“营造美好人生”所要追寻的目标。有了这样的心灵,人生才会美好。多一些这样的心灵,人间才会美好。
愿我们在“营造美好心灵”这一课上,天天进步。愿苦海终究变菩提。
苦海亦法海,愿我们借佛学的智慧,扬起觉悟的风帆,自性自渡,并普渡众生。
以上是有关“人生经营”中对“营造美好心灵”的简单阐述。我们扼要地谈到了观
“心”、观“色空不二”、观"无常"、观“苦”而生“四无量心”四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将它们理解为“营造美好心灵”的四个步骤,也可理解为四个层面,或四个角度。就像一幢建筑物有很多面,有很多层,有很多角度一样,实际上各个方面都是无法分开的,都是交融在整体之中的,都是相辅相成,相互融汇贯通的。我们无论从哪一个方面入手都是一样,要把“营造美好心灵”当作在内心修建一幢建筑物来对待,任何一面都是不可缺少的,任何一面孤立地做起来就没有什么价值意义。我们要完成的是一幢内心建筑,只有当这个建筑不是限于局部作业,而是全面完工时,我们“营造美好心灵”的工作才算是有了结果。判断这个建筑是否全面完工,就在于看它是否产生出预先我们设计的功能,在这里,就是看最终我们能否生起“四无量心”。
“人生经营”中,美好心灵的营造,可算是我们的经营之本,是“人生经营”的基本投
入。真正意义上的“人生经营 ”,没有“无本生意”可做,因为“人生经营”首先是自己生命中的事,中间没有“串串”的位置,它和饮水、吃饭一样,别人无法帮你喝水,你也无法替别人吃饱。这种无人可以担代的事,必须自己去做。如果有人愿意放弃心灵的建设,不想把握美好人生,愿意以烂为烂,执迷不悟,不想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投入,那也没法,那是无缘,佛学上有一个观点,佛不渡无缘之人,也就只好算了。
心灵的建设完成后,我们便面临“人生经营”中的第二个问题:行动。这意味着“营造美好的人生行为”这个问题。
“营造美好的人生行为”中所谓“人生行为”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身,二是口,三是意。身代表一切行为、举止、表情、仪态、眼神等以动作性为主的行为。口代表言谈、言论、语气、语音、哭笑、歌吟等以发音交流为主的行为。意代表意念、意向、意图、意见、意识、主意、见解等以心理活动为主的内心行为。
对这三个方面的行为,也有一个建设、管理和营造的问题。当然,这比前面所言“心灵的营造”要容易一些,因为是在前一步完成的基础上来进行的。佛学认为,心是万行之本,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心与行为是相表里的。如果我们在“营造美好心灵”阶段,做得扎实、做得到位、做得好,自己一生“人生行为的机制”也就早已大体形成,剩下的不外乎是到现实生活各境遇中,面对各种因缘和合以及面对拥挤着八万四干“尘劳”的人生环境,去激发、运用和印证这套“美好的心灵——行为”机制,丰富自己具体的人生行为罢了。
另一方面,这些行为,也算心灵的实际运用,这些行为落实在众生之中,产生美好的作用,产生利益众生的作用,产生在世间众生间种植无量善因的作用,这也是我们“人生经营”所要达到的目标。
另外,通过行为,我们可印证和检验我们美好的心灵究竟营造得怎样。在行为形成的反馈中,我们可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心灵结构和精神结构。也就是说,心灵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一点不像建筑物,建筑物只要住进了人,一般就不再调整了。心灵的建筑,即使已派上用场,还得天天修整,不断建设,因为心是活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在人生历程中,通过行为的反馈来常常检省、常常印证,以行为及其后果为镜子,反复观照心灵,努力做到美好的心灵与美好的人生行为绵延无尽,为众生、为自已的人生不断创造利益。将四无量心作为四无量因,于行为之中形成四无量行,让众生与社会实受四无量报和四无量应。用无数具体的行为来丰富“人生奉献”的真意。
如果我们选择了“办企业”的途径来输送我们的人生行为,那么,这也是“人生经营”中要讨论的第三个大问题,即:化企业经营为人生经营。
也就是说,把上述人生经营的根本道理用来作为企业经营的根本道理,把人生经营的根本大法,用作统摄企业的根本大法。将企业人格化,或者说将佛性的心灵,形成企业四无量心,让企业的生死存亡,像众生的生老病死那样,在一系列根本的觉悟中被解脱和超越。让企业以佛性为自性,以佛性为大法,为法不为利,为众生谋利益。这个问题不去多谈,想必,觉悟了的人,自然能领会。
最后,重复一遍——
人生经营,不是赚取外汇,也不是赚取国钞;人生经营是要“赚取”人生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人生经营,是把人生拿来经营,是经营人生,经营的原则和目标是使人生实现更高的价值。
——是在没有意义(空)的前提下和背景上,创造和赋予人生以更充实更美满的意义。
愿人人都能经营好人生。
每个人的人生都经营好了,世界也就无比光辉灿烂,无比圆融美满。
扩展阅读
京刚「说」未来:企业数字化转型:再认 2023.11.01
近年来,随着国家数字化政策不断出台、新兴技术不断进步、企业内生需求持续释放,数字化转型逐步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乃至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 本文重点分析当下阻碍企业数字
作者:王京刚详情
从下游几家客户经营战略来看营销 2023.04.12
三年前,在浙江工商大学就读MBA,每每听到老师讲到企业经营战略规划时候,总感觉与自己有些遥远,所选用的案例都是名企,比如早就灰飞烟灭的三株,太阳神。成功再度创新转型的巨人,美国的GE专业多元化,海尔的
作者:蒋观庆详情
守望营销:回归营销基本面的思考与实践 2023.04.06
思路决定出路,我一直坚信这样的观点。当我们出发在旅途中,我们一定要知道为什么要出发?盲目和不切实际的行动必遭失败。多年的营销生涯,从最早接触到推销到现在的顾问销售,10余年过去了。营销从何而来?今天的
作者:蒋观庆详情
关于构建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的思考 2023.04.06
企业绩效通常指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效果和效率。企业绩效包括两部分,一是企业整体的绩效,二是员工的个人绩效。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是将企业的战略目标与绩效评价系统结合起来,使企业战略和目标转变为具体的绩效目
作者:姜燕芬详情
建材家居门店空间布局思考 2023.03.30
建材家居门店,特别是面积较大的独立门店,应该结合消费者习惯,在整体空间布局时,思考哪些因素呢?1. “第一亮点”顾客进门第一眼看到的产品至关重要,这个产品要有亮点,才会给店面印象加分,使得顾客愿意继续
作者:贾同领详情
门店动线与“磁石点”设计思考 2023.03.30
动线,就是顾客受店面布局、产品展示等因素而在店面内行走轨迹,单一顾客的路线虽有其随意性,但全体顾客的运动轨迹是有规律可循的。店面的动线设计,就是让顾客在店内购物的过程中尽可能经过更多区域,看到更多的产
作者:贾同领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厂家招商准备工作之沟 5
- 2太古可口可乐第2期降 15
- 3一定要脱离产品谈招商 19
- 4员工不是被招聘进来的 29
- 5姜上泉老师:降本必增 16
- 6西安王晓楠:2024 1444
- 7辅警或迎来转正新契机 43
- 8西安王晓楠:辅警月薪 55
- 9什么是小型门店的底层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