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的困惑

  培训讲师:宋承敏

讲师背景:
宋承敏:简历职称:编审、教授、研究员职务: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副主任(司长)研究方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企业管理、智慧城市宋承敏,教授,研究员,编审,现任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主任(司长)。1974年江苏省南通市插队。198 详细>>

宋承敏
    课程咨询电话:

创新中的困惑详细内容

创新中的困惑

创新中的困惑
讲师:宋承敏

现在,创新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为了前进,我们需要创新。创新是生命。可是,有时
候创新也给我们带来许多问题。经常听到一句话,不创新等死,创新找死。另有一句话
,不要把创新当做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我们究竟如何创新,如何正确地创新?
当我们老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可能求助于创新。再有就是我
们去创造全新的产品和服务,开拓新的市场。这两种情况都是理所当然的。问题出现在
哪里?
有的人没有意识到创新的本来的目的。因为创新是潮流,大势所趋,我就顺潮流,赶
时髦,为创新而创新。如果你的创新市场并不认可呢?创新的目的是创好,创有用。创
新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创新是过程而不是结果。不管是新的还是旧的,消费者欢迎不
欢迎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要处理好创新和质量的关系。如果达不到一定的质量,市场不会认可。也许开始
的时候消费者有新鲜感,但是后来还是会放弃。据有关部门调查,有一半创新型企业的
寿命不超过五年。
我们要处理好创新和市场接受的关系。有一些创新,质量很好,但是也可能由于价格
、不方便、不习惯、消费者比较生疏等等原因,市场一时接受不了。因此也要注意市场
现时消费水平、发育程度、发展阶段等问题。
创新问题必须和保守问题联系在一起探讨。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创新好,守旧就不好
,有的必须创新,有的可以守旧,有的还需要返璞归真。正因为提倡大力创新,就必须
注意有的还真不能创新,必须保持优良传统。为什么有的创新不成功?有人在创新和守
旧之间犹豫彷徨,因为我们要处理好创新和守旧的关系。
我们在网上“华闻天下”看到2015年6月12日一篇文章,题目叫“中医亡于药”,很有分
析的意义。
中医要不要创新?
中医药肯定是要创新的,日本、韩国的经验说明了这一点。中医药的治病原理一方面
要继承发扬,不断总结提高,另一方面要用现代科学去研究它,注意不是去取代它,取
代不了。要用现代人的语言、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去说明它。中医药完全西医化、现代
化肯定是不行的,中医侧重于经验和感觉,西医侧重于解剖和检验。中医把局部看成整
体,西医把整体分解为局部,给你开一刀。中医讲阴阳互补,经络,西医讲系统。各有
所长。
中药加工既要保持原有加工方式,膏丸散丹,又要逐步标准化、工业化、科学化。但
是在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同时,本来就不能降低标准,而且要进一步提高。
举例。中药用的今年用的枇杷叶必须是去年从树上摘下来的老叶,树龄至少三五年。
用鬃刷把枇杷叶背面的毛刷得干干净净,放在竹垫上晾到八九成干,以一公斤为单位,
一叶一叶码好用绳子扎起来,再立起让它彻底干燥。做药的时候,拿出来,用药刀切成
0.5厘米厚的丝,锅里加炼熟的蜂蜜和适量开水,放入枇杷丝拌匀,用文火炒到枇杷丝既
能很均匀地沾上蜜,又不黏手,取出放凉即可。”
但现在农民们一般都是怎么采集落叶?都是直接用一根金属的或者竹制的长签扎地上
的落叶,管它老叶、新叶。很多叶子在泥里已经腐烂
,再一下雨,浸泡过后还有什么用?采回来洗都不洗,毛也不去,晒干一扎。炮制的时
候,甚至连绳子都不解,蜜炙就更不用提了,直接往提取罐里倒。
中药材历来讲究原产地,是为“道地”。这是五千年来通过实践摸索出的规律。大量验
证表明,一旦改变了环境,药效往往就不行了。文革之前,中药如果需要异地种植,必
须经过三代,考察是不是有疗效。用第一代的种子种第二代,第二代的种子再种第三代
,直到三代药材的疗效和原产地药材一致,才允许移植。现在则随心所欲了,想去哪里
种就去哪里种。
前一段时间检查出鱼腥草有问题。什么问题?从原料上就不对。过去鱼腥草主要生长
在深山的水沟溪泉两边,没有污染,煮了以后给小孩退烧很快就能见效。现在云南、贵
州、四川,把鱼腥草洒在大地里,像种蔬菜一样。本身那个地是农田,已经施过很多年
的化肥农药。长出来后用耙一耙,装在竹筐浸到水塘里,把泥洗掉就挑到集市上去当蔬
菜卖了。当天卖不完怕烂掉才拿回去晒干,卖出去做药。肺炎发烧,以小孩居多。小孩
病情变化很快,以往一服药就能扳过来,延误了就可能致命。你说拿这样没什么疗效的
鱼腥草做药,吃了能不死人吗?
不道地的药材一轰而上大量供应,优质的原产地药材则遭到人们竭泽而渔式的掠抢。
如今浙江各中药房,已经难以看到原汁原味的“浙八味”了。云南白药最重要的原材料野
生重楼,又名七叶一枝花,已经濒临灭绝。道地药材大多产于老少边穷地区,无论用什
么手段,如果能使产量倍增,对当地都是有吸引力的。麦冬使用壮根灵后,单产可以从
300公斤增加到1000多公斤。党参使用激素农药后,单产量也可增加一倍。但药效可想而
知。
就像我们吃黄瓜,头尾两端味道不一样,当归各个部位的药效不同。当归头止血,当
归身补血,当归尾破血(催血),不能乱用。以前用当归,都要分清部位,一钱一钱算得
很仔细。现在去配药,药房的人说,当归都长得很大,给你一整根,都啃光也不会出事
情,当然,也没什么疗效,跟吃萝卜差不多。一名老医生告诉记者。
药材中农药残留超标的真相更令人震惊,这也是我国中药材出口最大的拦路虎
。从检测统计可以看出,我国中药材中农药残留污染具有普遍性,几乎在所有的样品中
都有检出。二三十年前,为了消灭长白山上的松毛虫,政府曾组织飞机在林区大规模洒
下666等剧毒农药,至今该成分仍不时在长白山区的人参中被检出。
岷县当归又称“岷归”,为药材界公认的“道地药材”。前段时间岷县“毒当归”闹得沸沸
扬扬。由于黄芪、当归、党参等药材常发麻口病,束手无策的农民最后只能用各类高毒
高残农药一起“招呼”。吓得不少想买当归的朋友,不惜绕道到香港去买。
“抢青”之祸。
内行人都知道这句谚语:“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药王孙思邈更在一千
多年前直接指出,不按时节采摘的中药材,有名无实,跟烂木头没有什么两样。
  中药市场放开以后,药材变成了“农副产品”,没多少人再指导农民种药了。现在种
药主要靠价格调节,哪个上涨种哪个,哪种方法长得最大最快就用哪种。为了尽早上市
,药农采收的天麻里面都是瘪的。桔梗生长两三年才能达标,现在人工种植一年就可以
了。
杜仲等皮类药材,过去选择的标准是皮必须有0.3厘米厚,树龄一般10-
15年,折断后杜仲丝拉都拉不动,那才有效。现在不管年限,也不管加工、研炒了,当
年种的都拿来用,都是薄皮和枝皮的,也根本没有丝,疗效相差极大。黄芩五寸长才能
用,现在才长到一寸长就被挖出来了。甘草、大黄三年以上的才能达标,可农民一旦遇
到价好的年份,就会提前采收。
还有药用价值极高的辽五味子,本应到10月才能采收,已经提前3个月遭受了抢青之
祸,采回来的青果还要喷上药水焐红,而真正自然成熟的五味子则无处寻觅。
中药也有“三聚氰胺”
药材采集之后,最基本的工作是除去泥沙和混杂物。然而目前市场上的药材,茵陈、
蒲公英、菟丝子等所含泥沙重量几乎占20%以上。丹皮不刮皮抽心,白芍不去老根,板蓝
根不去根头部,桃仁、杏仁不去皮,酸枣仁大量含壳,麦冬、莲子不去心……
饮片切法不同,药效也不同。板蓝根薄片的浸出物还原糖含量明显高于斜片、厚片。
但现在药工怕切到手,随意把药片薄片改厚片,厚片改块状。片薄如飞的天麻,只能停
留在老药工的记忆中了。
既然在加工修治上竭尽全力偷工减料,功夫都花到哪里去了?——“面子工程”,俗称“
打磺”。既为了饮片色泽好看,延长保质期,又能让霉变药材焕然一新。
打磺本来是传统的熏制方法,目前的问题是反复打磺,造成硫超标。更有甚者是直接
将硫黄粉洒在药材上面,注重养生的老百姓叫苦不迭,从我国进口药材的韩国商家也是
颇为头痛。为了获得二氧化硫不超标的白芷,他们只能每年从中国直接进口新鲜白芷自
己加工。
当今中国,已经被戏称为“化学大国”,中药商在这方面的“追求”更是孜孜不倦。近年来
为了让药材更好看,除了打磺,还增加了用双氧水浸泡天麻漂白,用氧化铁水洗丹参染
色,拿洗衣粉搓掉霉斑……
一言难尽话炮制
很多人都听说过何首乌能治少白头,但为此闹肚子的也比比皆是。原来生首乌中含有
一种蒽醌衍生物,能滑肠致泻。必须经过炮制,让蒽醌衍生物水解成无泻下作用,降低
毒性,才可以正常行使乌须黑发的功效。
红顶商人胡雪岩开设的胡庆余堂,收藏着一套国家一级文物——金铲银锅。紫雪散祖传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放入白银钵内,用黄金铲搅拌煎熬。
很多人以为这不过是药店的噱头,后来经过化验证实,白银含有硝酸银、弱蛋白银,
对人体黏膜有抗菌消炎作用:金箔则具有镇惊、安神功效。
“中药加工炮制,一是减毒性,二是增加疗效,三是改变归经。”“半夏有毒,临床大
都经炮制后使用,分为法半夏、姜半夏、童子尿半夏。用盐卤、生石灰炮制的法半夏,
用于健胃。童子尿半夏,主治跌打损伤、胃里咳血。姜半夏则是治疗妇女妊娠反应。而
生半夏则是催吐的。”
现在的药厂和医院,虽然有炮制标准,但都锁在柜子里,好多都是不炮制,或者炮制
不到家。即使某些著名的大药店也存在此类现象。“炮制首乌传统用黑豆煮,药材商代以
锅底灰,甚至用墨汁染色。白术就是往锅里一倒,根本不翻炒,上面是白的,中间是黄
的,下面的则是焦黑的。”
炮制不得法,轻则减效,重则害命。一名具有40年临床经验的中药师发现,炮制用醋
如果用工业醋酸或食用醋酸配制的食醋,都有一定的毒性,能引起30%左右的小鼠死亡,
而使用发酵米醋则无此不良反应。马兜铃则闹出过肾病风波,一时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主要原因就是国外为了减肥,把马兜铃直接当茶饮,而不知道我们药典规定马兜铃要用
蜂蜜炮炙解毒。 
一位医生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收治过多位因服用了炮制不到家的中药材,而导致中毒
的病人。更令人担忧的是,虽然炮制技术乃是中药的核心,但是后继无人,很多饮片厂
甚至雇佣了对中药炮制一知半解的初中生、高中生来作业。
“现在善鉴别精炮制的中药专家,全国只剩下两位‘高徒’,所有中药炮制方面的专家加
在一起,总共40多位。说句难听的话,死一位少一位。”
而一家驰名全国的老字号
,由于老药工总坚持老规矩,新领导不乐意了,退休时一个都没留。有些人就这样流失
到深圳的外商合资药店当技术指导,我国炮制技术面临泄密之虞。
高价买“药渣”
“我买西洋参的时候特别烦,有时候一泡就没有味道了。”有位医生气愤地告诉记者,
这类西洋参早已被萃取过有效成分。
  很多冬虫夏草也已被提炼,药材商将“药渣”用啤酒浸泡,误导消费者以为是真货。
没有经过萃取的虫草外观饱满、色黄而亮,现在市场上至少70%的冬虫夏草
,都被提取了有效成分,干巴巴的,虫体较硬,也没有香菇一样的香气。
即使正规药材市场,都充斥着以“药渣”冒充的正品,这让制药厂也很头疼。不买就得
停产,买了药品质量肯定有问题。权衡再三,最终还是经济利益占了上风。
以下这些药材都发现过“被萃取”现象:人参、西洋参、党参、冬虫夏草、黄连、黄柏
、牡丹皮、首乌藤、金银花、连翘、八角茴香、山茱萸、连翘、桔梗、淫羊藿、川贝、
五味子、益母草、泽泻、白术、鸡血藤,柴胡、穿山甲、紫河车等。
如果说从前的中药造假,还只是在等级上以次充好,如今则是花样百出了。
专家曾跑遍了全国17个中药材市场,总结出来常见的造假手法有山肉萸掺进葡萄皮,
黄芩中掺桑寄生,用塑料做穿山甲甲片,
把树枝包上毛皮包切成片冒充鹿茸,在海马肚子里灌玻璃胶,往虫草上粘铅粉……中成药
造假则更有隐蔽性。比如衡量萸肉的质量标准是熊果酸的含量,一些药厂就往里掺山楂
,结果一样达标,疗效只有天知道了。
救救中药,救救中医
求医问药的人们经常感叹,找到合格的好中药难,找到一位好中医,就更难了。医之
用药如用兵,须有良医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才能精确打击。
但中国还有多少中医专家呢?
“过去能被国家外派给其他国家领导人治疗疾病的‘名师’已基本上没有了,只有高徒这
一称谓,其中中医有145人,计划让他们再带上一批具有一定中医水平的中年中医,总数
达到500人。”
凡是师傅带徒弟的,基本上是学徒出身,没有这种学历,一律不能考执业医师,也就
无法行医。仅有一条狭窄之门,允许七八十岁的带五六十岁的,五六十岁的带四五十岁
的。如此以来,只有提高,没有继承。
“我在中医药局好几年,问老中医:‘你带了几个徒弟?’他说上面给安排的,又不是
我自己带徒弟。如果是我自己带徒弟,肯定会像亲生儿子一样教他。现在我都七八十岁
了,徒弟五六十岁,他都形成自己观点了,能跟我学什么?什么也学不了!’中医这不是
等死吗?前年我写了调查文章,有领导批示我反映的问题很好,要允许中医带徒弟,可
惜下到执行层面就不了了之。“从中医人数上的变化,就能说明问题。西医人数,从195
0年到2004年,增长了70多倍,达157万人。而中医从1950年的27万-
30万人,达到2004年的27万人,实现了零增长!况且这27万人和55年前的那27万人,医
疗水平无法相比。”
自从清末太医院被废止,中医药就开始走上了不被重视之路,经过“现代化”的洗礼,
如今更是日渐风雨飘摇。
“中药现代化没错,只是我们的路走错了!”著名专家认为:“中药要走自己的现代化
之路,而不是全盘西药化。”
一位药工批评说:“现在该研究的不研究。比如传统硫黄熏蒸加工方式有不足的一面
,但农民收的鲜药不处理无法卖出,怎么解决?没有人管。”
欧盟药典委员会草药专家组组长格哈德·弗兰兹,数年来研究中草药。在世界中联中
药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上,他表示“西方的植物药偏重于对已知化学成分的研
究;而中草药则是基于对‘阴阳’理论的研究。中药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过来的,西药
则是纯粹的化合物。因此,我们在尝试让中药和西药达到统一,结合两者的长处做一些
整合工作。”
一位评论者提供了另一个思考角度:“目前西医、中医,西药、中药,谁更科学,以我们
目前人类的认知能力,无法做出判断。所以最关键的不是谁先压倒谁,而是先保护,不
要让两大体系中的一个先行消亡。”
“洋中药”启示录
中医药在全世界愈来愈受到重视,但是这一切,都与中国无关。我国的贡献,仅在于
为日韩等国的汉方药提供原材料。
1949年,大局已定,苏共代表米高扬来到西柏坡。滹沱河畔,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品
尝着汾酒和红烧鱼,堪称美食家的米高扬赞不绝口。
毛泽东笑道:“我相信,一个中药,一个中国菜,这将是中国对世界的两大贡献。”这
番评价,他在1953年杭州刘庄宾馆小憩时,又再次重提。
他不会想到,作为中草药的发源地,今天中国大陆拿到的份额,只是世界草药销量的
2%,日本则以90%的市场份额牢牢占据第一把交椅。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则占5%-
7%。曾获得日本医师会授予“最高功勋奖”的日本医学权威大冢敬节,1980年去世前,曾
叮嘱弟子:“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10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不幸言中。
在日本,超市药店中卖得最火的,莫过于汉方药,甚至中国游客来此都会大买特买,
带回去分赠亲友。
一杯喝下去,不一会儿就舒服多了。现在已经好几年过去,没有再复发过。”一位在
日本常年出差的中国工程师告诉记者。
汉方药是在公元513年经朝鲜引入日本的,受宠1000多年。明治维新之后,汉方医学
遭到抛弃,又在几年前再度重兴。“中医学概论”2006年成为日本医生临床考试内容之—,
2008年又被纳入日本医生资格考试。
生产汉方药的龙头企业集中在津村等少数企业手里,他们特意在深圳开办一家涉足中
药饮片的药业公司,高薪聘请从中国药企退休的老药工担当技术指导,涉及人参、桂皮
、柴胡等500余种中药材原料、中药饮片。
日本汉方药界,对饮片炮制技术的热情不止于此。
据炮制泰斗回忆,只要他被请去日本讲学,对方总是不忘询问饮片炮制的关键环节。
但提出想去参观一下他们的炮制技术,却被断然拒绝。
美国方面也不乏“卧底”。一位药界人士告诉记者,几年前美国人曾以旅行团的方式到
山西运城来治疗结核病,当地有一位老中医有独门绝技。他曾公开打擂台:“你们哪家医
院说治不好,最后发了病危通知的,都可以送到我这里。我保证一个月好转,三个月出
院。”而美国病人来此,正是为了拿到他那张治疗结核病的方子。2008年,美国有关部门
又拨款500万元给北京协和医院,委托该院帮其了解我国中药材资源和开发利用情况。著
名中医学家老先生,则收了一位美国徒弟。
如今中国六七十岁的老中医,到美国去就有可能享受“敞开绿卡”的特殊优待。
一位中医学教授,在国内开不了药店,更开不起医院——他是老师
,没有办法考执业医师,没有处方权。开医院则必须有100平方米的地方,配上检验员、
药师,以及5名以上的医生。63岁那年,他远赴重洋。在美国,直接住在儿子家里坐诊。

为了给其他医生也留点饭吃,他的规矩是一天只看30个病人。为了避免低劣药材之祸
,特意从香港进口药材。一个月收入9万多美元,交完税还有6万多。在美国,10万美元
就可以买一栋房了。“在美国开诊所什么都不要,但是就一条,每隔一天卫生部门会来检
查处方,他们想学东西。”
湖南中医学院一位副教授,将自己在美国的考察,写成了《美国市场中草药的热销,
对我国的中草药研究的反思与建议》一文。他在文中谈道:“1994年美国已经通过一条法
规,中草药这样的补充品,不经FDA批准,就可以直接进入美国市场,在有机食品专卖店
销售。看见美国有机食品专门店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中草药制剂,真是既高兴,又惭愧
,高兴的是中草药制剂在美国这么受欢迎,中医药发展有望。惭愧的是在琳琅满目的中
草药制剂中,没有一种是中国制造的产品。”
今年4月份,他的小外甥女被诊断为鼻内有炎症,西药用抗生素。他女儿拒绝了,去
有机食品专卖店买了一支德国生产的纯中药喷剂,一喷见效,清鼻涕立刻不流了。婴儿
使用尿不湿有一个副作用,就是很容易患尿布炎。将美国加州宝宝公司生产的一种纯中
药软膏抹上去,10分钟内红色炎症就会消失。
我国古方“六神丸”,日本拿去改造后,开发出“救心丹”,曾一度风靡全球,被誉为“
救命神药”,年销售额1亿多美元。日本老牌的汉方药“正露丸”,也已经返销中国。在向
中国申请中药专利的国家里,以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最热衷。2006年底,葡萄牙国
立波尔图大学正式开设中医专业,并招收了首批27名学生。来中国研读自然科学的外国
留学生中,学习中医药的人数位居第一。
中医药在全世界愈来愈受到重视,但是这一切,都与中国无关。我国的贡献,仅在于
为日韩等国的汉方药提供原材料。
一位老中医则告诫说:“我们的中医药界要自尊自爱,不能始终靠‘外力’来带动。国
外重视了一下,就急急忙忙去研究。国外没什么动静了,立刻视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藏为
敝屣。
在此,我们不厌其烦地介绍中医药的情况,就是说明创新和守旧的关系远远比我们想
象得复杂得多,因为到底谁优谁差一时半会是无法判断的,市场也分长时间的和短时间
的。创新难就难在这里。

 

宋承敏老师的其它课程

三中全会精神最实际解读宋承敏教授司长企业家市领导国家发改委经济管理中国科学院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党支部、总支、党委委员、副书记、书记•1、意义•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

 讲师:宋承敏详情


新型城镇化研究的缺失讲师:宋承敏Thedeficiencyofthecurrentresearchonthenewurbanization本文是对新型城镇化研究中的过失的分析,从存在的不足去探讨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本文的意义是分析了包含新型城镇化在内的许多研究不把重点放在问题的解决上的缺失,许多成果局限于研究界,自己写自己看,缺乏对实践者的吸引力和实用性。本

 讲师:宋承敏详情


现在特别需要智慧城市讲师:宋承敏(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北京市,100824)摘要:为什么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在于只要我们推进和实现治理国家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的改革就是有说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有说服力的。在前进道路上存在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要找到科学方法。信息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武器。现代化就是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和

 讲师:宋承敏详情


现在特别需要智慧城市讲师:宋承敏(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北京市,100824)摘要:为什么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在于只要我们推进和实现治理国家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的改革就是有说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有说服力的。在前进道路上存在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要找到科学方法。信息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武器。现代化就是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和

 讲师:宋承敏详情


智慧城市的意义讲师:宋承敏国家有关部委已经推出了一批智慧城市名单。我们一般理解智慧城市就是运用新的信息技术管理城市。现在我们应该从更加深刻的角度认识智慧城市对于我们的意义。因为思想引领技术,技术改变思想。有的人提出,老的现代化已经告一段落,新的全球化已经开始。老的现代化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大城市病、贫富分化等问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讲师:宋承敏详情


中国特色研究   12.06

中国特色研究讲师:宋承敏为什么要研究?说中国特色的人不少,到底什么是中国特色?应该给予系统的研究。中国特色一直在变化。内容丰富。问题复杂。传统文化应是中国特色。但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被认为是普世价值,外国人做得好,中国有些人做得并不好,是中国特色吗?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带来了凝聚力,也带来了矛盾。中国人的矛盾非常复杂。历史悠久,带来了传统文化

 讲师:宋承敏详情


十九大后的投资形势分析讲师:宋承敏课程背景:十九大胜利召开,新时期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中国经济将如何走向?“房子是用来住的”定调会给房地产市场带来那些影响?投资股票是否合适时期?低风险工具无法追及通胀,高风险工具又难以掌控……如何有效地管理与控制金钱财富?是放在众多投资者面前的一道难关。本课程,即从解读经济发展为起点,分析判断最新的形势,探究当前重要

 讲师:宋承敏详情


十九大新机遇讲师:宋承敏一、十九大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发展道路,吹响了冲锋号二、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分析调研过的各地和一万家企业的情况,分析新机遇三、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矛盾就是我们的新机遇四、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新发展新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a供给侧结构性改革b创新型国家c乡

 讲师:宋承敏详情


十九大后经济战略解读与机遇讲师:宋承敏课程背景:今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阶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时期如何理解“新时代”如何理解“决胜阶段”,两个一百年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了解课程收益:从全球解读新时代从历史解读新时代从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形势解读新时代从中国社会全面发展解读新时代解读“新时代”的机遇解读新时代的挑战提出我们的对策课程时间:2天

 讲师:宋承敏详情


未来经济分析与地产讲师:宋承敏课程背景:欲决战中国经济,必知中国经济政策的演变趋势;欲知中国经济政策的演变趋势,必知中国经济政策演变的内在逻辑;预知中国经济的演变逻辑,必须找到中国经济政策逻辑起点。改革、发展、稳定的内在逻辑关系是分析中国经济政策演变趋势的逻辑起点。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您将学习到最本质、最透彻、最清晰的关于中国经济政策演变的内在逻辑,学习到

 讲师:宋承敏详情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