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音像名称:2005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作者:

  出版公司:

  市场价格:350元

  本站特价:350

  包含盘数:共一册

  赠送积分:350 积分

2005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产品介绍

详细目录:

我国大都市圈发展的地缘分析 陈述彭(院士)
  一、核心城市发展规划的战略定位
  二、大都市圈的地缘优势
  三、交通一体化与区域管理
  四、洋山港与长江黄金水道的航运建设
  五、大都市圈发展诱发的潜在风险
  六、建设和谐社会与宜居城市

中国的城镇化问题 邹德慈(院士)
  一、城镇化的国际经验
  二、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三、促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战略思路
    1.当前中国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城镇化的需求分析
    3.战略思路

走资源节约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仇保兴(副部长)
  一、国外城市化发展的教训及我国城镇化面临的危机
  二、选择资源节约型的城镇化模式

    1. 城镇分布必须顺应自然资源的约束
    2. 坚持“紧凑型”的城镇规划建设方针
    3.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之路

  三、建立促进我国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三个层次调控目标
综论篇
第1章 2005年中国城市发展综述
  一、中国在世界城镇化进程中的影响和地位
    1.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
    2. 追求公平的人类发展
    3. 关注全球的人居运动
    4. 迎接城市发展的更大挑战
  二、中国的城镇化
    1. 城镇化进程已处于中期加速阶段
    2. 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已基本适应
    3. 城镇群发展模式的快速推进
    4. 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
    5. 资源型城市已进入经济转型新阶段

  三、中国的城市建设
    1. 城市建设的水平与地区差异
    2. 宜居城市建设受到关注
    3. 加大城镇住房建设和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力度
    4. 城市信息化建设逐步展开

  四、中国的城市问题
    1. 自然资源问题
    2. 形象工程问题
    3. 城市灾害与公共安全问题
    4. 城市公共政策问题
    5. 城市人居环境问题
    6. 城市交通问题
    7. 城市历史文化环境保护问题

  五、中国城市发展展望
    1. 城镇化进程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化
    2.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转变城镇发展模式
    3. 规划好“农民的城市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 发挥城市规划的调控和引导作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5. 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第2章 2005年中国城市发展大事概要
  一、中央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国务院批复北京总体规划,正式提出建设“宜居城市”
  三、中国大力实施稳定房价的房产政策
  四、圆明园湖底“防渗膜”事件引发对城市生态的关注
  五、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城市科学知识 胡锦涛全面阐述我国城镇化思想
  六、中共中央建议重点建设天津滨海新区
  七、吉林化工厂爆炸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八、中国“澳门历史城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九、烟台获2005年度“联合国人居奖”
  十、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
  十一、建设部颁布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十二、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3章 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一、世界城镇化的几种主要模式
    1. 英国模式
    2. 美国模式
    3. 日本模式
    4. 拉美和非洲模式
  二、关于中国城镇化的几种主要理论
    1. 大城市发展论
    2. 小城镇发展论
    3. 多元城镇化理论
  三、中国城镇化模式分析
    1. 以城镇群为特征的发展模式
    2. 以小城镇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四、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
    1. 历史回顾与现状
    2. 城镇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3.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
  五、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
    1. 多样化城镇化发展战略
    2. 区域化城镇化发展战略
    3. 生态化城镇化发展战略
    4. 信息化城镇化发展战略

第4章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综述
  一、中国城市交通概况
    1. 城市居民出行基本状况
    2. 机动化发展水平
    3. 城市道路建设水平
    4.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
    5.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发展水平
    6. 停车系统建设水平
    7. 城市交通环境污染
    8. 城市交通投资状况
    9. 城市交通技术发展状况

  二、城市交通的任务和发展目标
    1.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 城市交通发展的基本国策
    3. “十一五规划纲要”对城市交通发展的要求
    4. 城市交通发展目标

  三、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1. 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2. 优化调整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充分挖掘既有设施潜力
    3. 提高城市客货运输组织管理水平,实现城市交通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4. 加强城市环境保护
    5. 建立合理的交通投资体制和价格机制
    6. 重视城市交通的系统研究,加大城市交通研究投入

第5章 2005年我国城市房地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一、国家强化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
    1. 2000年到2004年,我国房地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
    2. 进入2005年以后,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力度
  二、房地产业仍保持了较高的行业增长
    1. 投资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与GDP增长的对应关系趋向合理
    2. 开发资金来源的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企业自筹资金大幅增长
    3. 商品房施工、竣工、销售面积均有较大增长
    4. 商品房价格涨幅趋缓
    5. 土地购置和开发面积同比有小幅增减
    6. 空置房增加幅度较大
  三、进入积极创建和谐人居的新阶段
    1. 建设“亲情住宅小区”,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2. 坚持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促进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
    3. 重视文脉传承,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和谐
    4. 建设开放式住宅小区,促进住宅小区与城市之间的和谐

第6章 中国城市信息化发展概况
  一、城市信息化及其发展现状
    1.信息化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
    2.信息化是合理推进城市化的重要途径
    3.城市信息平台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
    4.我国城市信息化现状与相关事件
    5.中小城市信息化
  二、城市信息化标准框架体系
    1.城市信息化框架体系
    2.基础设施
    3.应用服务
    4.带动产业改造
  三、城市信息化主要技术新进展
    1.网络技术新进展
    2.数据库技术进展
    3.数据集成、共享与挖掘技术进展
    4.虚拟现实技术进展
    5.遥感技术进展
    6.卫星导航技术进展
    7.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展
  四、信息技术在城市领域的应用
    1.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
    2.信息技术在城市房地产领域的应用
    3.信息技术在城市交通领域的应用
    4.信息技术在城市安全领域的应用
    5.信息技术在市政管理中的应用
    6.信息技术在城市环保领域的应用
    7.信息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8.信息技术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应用

第7章 中国城市灾害问题与对策
  一、现状
    1.总体情况
    2.重大城市灾害案例

  二、成就与问题
    1.成就
    2.主要问题
    3.从治本的角度编制减轻城市灾害规划措施不力

  三、对策
    1.加强城市减灾与综合灾害风险管理信息保障
    2.增加减灾物资生产能力和合理布局救灾物资储备基地
    3.加强城市减灾能力建设
    4.城市规划中落实减灾

第8章 中国城市竞争力分析
  一、研究背景与文献回顾
    1.研究背景
    2.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城市竞争力的理论框架
    1.城市竞争力的理论前提
    2. 城市竞争力的概念框架

  三、中国城市竞争力评估方法
    1.数据来源说明
    2.计量方法解释
    3.分析方法介绍

  四、调查研究发现
    1.城市未来前景预期良好,城市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亟待改进
    2.外部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内部充足的发展动力和信心,使城市经济持续充满活力
    3.居民生活态度积极、思想观念开放、社会文化多样化,科学发展观初现“端倪”
    4.拥有良好的基础教育、高素质的劳动力和创新价值取向,具备创新型城市的潜力
    5.城市医疗存在问题最为突出,医疗体制改革亟待走出困境
    6.城乡差距较为严重,城乡统筹发展任重道远
    7.城市服务水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需要加快服务业发展
    8.城市创新能力一般,自主创新建设的诸多方面有待加强
    9.企业内部管理与决策机制有待完善,外部支撑环境存在明显不足
    10.政府在提高服务水平和改善服务方面仍有待提高
    11.精神文明建设中现实与理想仍有差距

  五、计量研究发现
    1.竞争力格局
    2.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
    3.发展阶段与动力

  六、提升中国城市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观察篇
第1章 自然资源问题
  一、自然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能源资源日趋紧缺
    2. 土地资源明显不足
    3. 水资源面临危机

  二、问题产生的背景及原因分析
  三、缓解资源供需矛盾的对策建议
    1.适时调整发展战略,走节约型的资源消费道路
    2.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
    3.加强规划宏观调控,努力创建资源节约型城市
    4.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引导小汽车合理有序地使用
    5.健全法制体制机制,进一步促进民主和公众参与

第2章 形象工程问题
  一、城市建设中的形象工程
    1. 基本情况
    2. 表现形式
    3. 负面影响
    4. 中央政策及其效果

  二、城市形象工程风行的历史背景
    1. 全球背景
    2. 中国的社会经济背景

  三、杜绝形象工程的对策
    1.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 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3. 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制度
    4. 财税重点由生产性增值税转向消费性增值税
    5. 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监管的法律效力
    6. 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加强监督

第3章 公共安全问题
  一、城市公共安全面临挑战
    1.问题的提出
    2.当前城市公共安全的特点

  二、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成因分析
    1.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加快
    2.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出现新变化
    3.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问题

  三、关于城市公共安全的政策建议
    1.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公共安全理念
    2.建立健全城市公共安全的法制体系
    3.构建城市公共安全的管理体制
    4.制定和完善城市公共安全的应急预案
    5.建立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应急运行机制
    6.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基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第4章 公共政策问题
  一、中国的城市公共政策
    1.公共政策与城市公共政策
    2.城市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  
    3.城市发展思想的演变历程
    4.城市公共政策与城市规划
  二、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研究
    1.城市规划社会功能的考察
    2.法律制度与城市规划的社会功能
    3.行政体制环境与城市规划的社会职能
    4.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
    5.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
  三、政策过程与城市规划
    1.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问题
    2.城市规划的制定
    3.城市规划的实施
    4.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
  四、改进城市规划工作的政策建议
    1.强化城市规划的政策性
    2.打破城市规划的制度障碍
    3.强化城市规划师的公共利益观

专题篇
专题1 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一、引言
  二、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回顾
  三、我国主要城镇化政策的评析
  四、中国城镇化已经处在中期加速阶段
  五、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已基本适应
  六、对中国未来城镇化进程的展望
  七、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刍议
    1.农业、农村、农民支撑了我国的城镇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中国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2.近于无穷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与有限的城镇吸纳力是中国城镇化的基本矛盾
    3.大量进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现象会在相当长时期里存在下去,但最终要完成由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换
    4.中国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进入城镇化的中期阶段
    5.因地制宜是我国城镇化的永恒原则
    6.我国城镇化带有浓厚的政策调控的色彩

专题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
  一、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同时并进,相辅相成
  二、新农村建设是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三、规划建设好重点小城镇是实施健康城镇化的重要环节

专题3 宏观调控下的城市房地产业发展
  一、住宅和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加强
    1.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商品房销售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逐年提高
    2. 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逐年上升
    3. 房地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2005年国家对住宅和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力度大
    1.2004-2005年度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相继出台
    2.国家宏观调控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3.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成就和政策改进

  三、房地产价格继续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1.全国主要城市房地产价格变化
    2.房价、地价的关系分析
    3.关于租售比的分析
    4.全国和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判断

  四、2006年房地产政策趋势

专题4 香港公营房屋发展概况
  一、香港公营房屋的成就
  二、公营房屋政策
  三、公营房屋规划与设计
  四、公营屋?管理

专题5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与展望
  一、城盟•中国
  二、全球级城市群(Global Region)内涵
  三、透视长三角
    1.2005年长三角城市群规模与产出
    2.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
    3.城市群等级结构合理,空间联系日趋密切
    4.区域整合进程分析
  四、展望


  一、城市化的动力结构:内生与外生
    1. 内生动力是基础、是主导
    2. 外生动力是特色、是加速器

  二、城市化路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
    1. 自下而上的城市化
    2. 自上而下的城市化

  三、发展的空间过程:分散与集聚
    1. 早期空间分散化特征明显
    2. 中后期空间集聚趋势强化

  四、城市化的空间结构:单中心与多中心
    1. 从单中心到双向辐射
    2. 深圳的崛起与双中心格局的建立
    3. 环珠江口巨型都市带和网络结构的形成

  五、城市化的效益:数量与质量
    1. 1990年代中期以前以数量增长为主要导向
    2. 1990年代中后期以后更加重视城市化的质量提升

  六、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启迪

专题7 中国—东盟10+1战略推动下的广西城市发展
  一、中国与东盟10+1战略对广西城市发展的影响
    1. 加速了城镇化进程
    2. 优化城镇体系结构
    3. 激活城市经济活力
    4. 加速基础设施建设
    5. 加快城市功能完善
    6. 推进城市环境整治
    7. 提升城市文化品质
    8. 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9. 促进城市对外交往

  二、广西城市发展展望
    1. 发展定位
    2. 区域规划
    3. 空间结构
    4. 基础设施
    5. 城市形象
    6. 城市互动

  三、结语

专题8 城市大型活动的交通战略与规划
2005年南京“十运会”城市交通评述
  一、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十运会交通的基础
    1. 铁路新客站建成启用,亮化美化城市窗口
    2. 长江三桥竣工通车,完善大交通格局
    3. 公路改造一新,对外交通功能增强
    4. 城市快速内环、“经六纬九”等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初步建成,河西新城道路交通配套逐步完善
  二、交通组织实施方案是保障十运交通的关键
    1. 挑战和目标
    2. 全市交通组织实施方案和效果
    3. 开幕式交通组织实施方案和效果
  三、智能交通系统是重要技术手段
  四、交通组织演练是检验完善交通组织方案的重要途径
  五、结语

2008年北京奥运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一、奥运会交通的特点
  二、奥运会城市交通总体目标
  三、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1. 交通设施体系构建
    2. 交通体系的运行与管理
    3. 构建新体系的基本政策

  四、2008北京奥运会交通对策
    1. 充分发挥智能交通技术的作用
    2. 完善、权威的组织体制与协调机制
    3. 分层次的交通服务
    4. 全面的交通规划和交通组织
    5. 必要的交通需求管理
    6. 深入的交通宣传
    7. 注重实效的系统设计

  五、结束语

2010年上海世博会交通实施规划
  一、背景
    1. 客流集散的时效性
    2. 背景交通压力的客观性
    3. 世博到达交通结构控制的必要性

  二、世博交通行动纲领
    1. 指导思想
    2. 调控目标
    3. 整体调控

  三、世博专项行动计划
    1. 交通枢纽系统
    2. 轨道交通系统
    3. 道路系统
    4. 地面公交系统
    5. 水上交通系统
    6. 公共停车系统
    7. 交通信息服务引导
    8. 营销策略及游客组织
    9. 园区内外交通衔接
  四、结语

2010年广州亚运交通发展战略思考
  一、缘起
  二、挑战
    1. 城市交通需求分析
    2. 亚运交通需求分析
  三、思路
    1. 指导思想
    2. 战略目标
    3. 战略定位
    4. 战略层次

  四、建设
    1. 对外-打造交通四大枢纽
    2. 对内-构筑双快交通体系
    3. 整体-体现绿色交通理念

  五、组织
    1. 具体目标
    2. 设施功能划分 
    3. 运行组织管理 

  六、结语

专题9 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回顾与展望
  一、中国“数字城市”的背景和发展
  二、城市规划信息化发展展望
    1. 坚持技术创新
    2. 建设数据中心
    3. 迈向定量分析
    4. 推动公众参与
    5. 数字城市技术应用于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专题10 资源型城市问题与转型研究
  一、资源型城市、矿业城市与资源枯竭型城市
    1.资源型城市的界定与分类

  二、资源型城市主要发展问题与资源枯竭型城市“矿竭城衰”
    1.资源型城市主要发展问题
    2.资源衰竭(枯竭)型城市——最大的问题城市群体

  三、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概况
    1.资源型城市已进入经济转型的新阶段
    2.我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采用的策略
    3.我国矿业城市转型状况分析

  四、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试点与示范作用
    1.煤炭资源逐渐减少,实施经济转型成为阜新发展脱困的必然选择
    2.煤炭业衰退转移,接续主导产业选择培育是阜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核心
    3.阜新的接续主导产业发展
    4.体制创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前提与保证
    5.转型示范作用

  五、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选择原则和标准
  六、建设和谐资源型城市必须妥善处理八个关系
    1. 要处理好构建和谐社会与三大文明建设的关系
    2. 要处理好矿业产业内部的关系
    3. 要处理好矿业产业与非矿产业之间的关系
    4. 要处理好生产与安全的关系
    5. 要处理好城乡之间的关系
    6. 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7. 要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
    8. 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专题11 城市知识竞争力述评
  一、WKCI的由来
    1. WKCI的创立者
    2. WKCI的创立思路与依据

  二、WKCI的内涵
    1. WKCI参评地区的遴选标准与变化
    2. WKCI的指数及涵义

  三、WKCI及地区知识密集率的排序

  四、WKCI对我国重点城市地区发展战略的启示
    1. 我国对知识经济和地区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有待加强和深化
    2. WKCI的理论模型与指标体系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城市有重要借鉴意义

专题12 创意城市发展问题
  一、创意时代的城市发展
    1. 世界进入创意时代
    2. 创意时代的城市理论
    3. 美国的创意城市

  二、大学在创意城市中的作用
    1. 大学:创意城市的基础设施
    2. 大学对城市空间的作用与三区联动
    3. 美国哈佛大学对于城市发展的案例

  三、上海建设创意城市的战略思考
    1. 上海创意人才发展战略
    2. 上海创意技术发展战略
    3. 上海包容社区发展战略

专题13 当前中国城市生态规划建设研究
  一、前言
  二、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与生态环境演变

    1. 中国城市发展过程
    2. 城市化面临的资源压力
    3. 城市化面临的的生态环境恶化

  三、生态城市综合规划建设案例
    1. 扬州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
    2. 台州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四、城市生态小区建设案例
    1. 北京良乡北潞春生态小区
    2. 扬州海德生态小区

  五、城市绿地生态规划建设案例
    1. 北京市环城绿化隔离带生态规划
    2. 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

  六、启示与展望
    1. 加强城市生态规划理论研究
    2. 加强规范化管理
    3. 建立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循环型社会体系
    4. 推进生态社区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5. 保护区域和城市生态用地,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6. 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鼓励公众参与

案例篇
案例1 北京市东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
  一、建设背景
  二、城市管理新模式的创新点
  三、新模式运行的情况和效果
  四、创建城市管理新模式引发的深层次思考
案例2 广州城市战略规划推动下的行动规划
  一、引言

  二、作为行动的战略规划
    1. 战略规划背景:挑战和机遇的应对
    2. 从战略规划咨询到战略规划纲要
    3. 战略规划实施总结

  三、战略规划推动下的行动
    1. 重大项目建设
    2. 多层次规划的编制
    3. 新的行政区划调整

  四、重大新事件与战略规划
    1. 广州新客站的建设:“西联”战略的新诠释
    2. 2010年亚运会:广州的新机遇
  五、战略规划:应对、检讨、行动

案例3 沈阳市老工业基地改造
  一、核心城市的责任——着眼于区域整体的审时度势
  二、城市空间的战略——迈向多中心的都市空间战略
    1.回顾:城市空间演变及发展趋势
    2.决择:都市空间发展结构与模式
    3.行动:城市空间发展的近期策略

  三、次区域规划的实践——重构空间发展的新秩序战略
    1.大浑南地区发展规划
    2.沈西工业走廊发展规划
    3.沈抚大都市区概念规划

案例4 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系统

  一、背景
  二、防灾减灾的具体措施
    1. 深入开展科普活动,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2. 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规划和应急方案,防患于未燃
    3. 建立和完善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全面提升和整合信息处理能力
    4. 建立和完善灾害处理应急指挥系统和减灾救灾综合协调机制
    5. 加强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提高防灾能力
    6. 推进经常性社会救助网络建设和制度建设,逐步形成社会化灾难救助机制

  三、成功经验
    1. 坚持城市防灾减灾建设与创建生态城市
    2. 加强城市应急综合管理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3. 推进城市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应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4. 科学决策,依法办事是搞好城市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管理的前提
    5.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用身影和行动指挥是城市防灾减灾建设管理的关键
    6. 加强廉政建设,强化监督机制是推进城市防灾减灾建设管理的有力保障
    7. 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万众一心是加快推进城乡防灾减灾建设的重要举措

案例5 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
  一、苏州古城的历史价值
    1. 物质遗产
    2. 非物质遗产
    3. 集双遗产于一城
    4. 贤能辈出,人文荟萃

  二、保护与发展并举的实践
    1. 坚持“全面保护古城风貌,建设现代化新区”的方针
    2. 始终把握住古城保护三个最核心的问题
    3. 提出“重点保护、合理保留、普遍改善、局部改造”的方针

  三、保护古城要明确法律地位
  四、保护古城要确立为全民责任
    1. 树立全民保护古城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强化全民保护意识
    2. 正确处理居民意愿、专家意见、政府意志三者关系
    3. 探索全社会保护的路子

  五、保护古城要采取治本措施
    1. 制定科学的古城保护与城市发展战略
    2. 提高基础设施水平
    3. 加强环境整治
    4. 进一步搞好城市景观设计

  六、保护与发展并举是通达之路

案例6 攀枝花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索
  一、把工业和旅游业同步发展作为攀枝花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二、攀枝花工业和旅游业同步发展的具体实践
    1. 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为抓手,构建新型工业体系,营造旅游业发展良好环境
    2. 以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重塑攀枝花城市新形象,增强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吸引力

  三、攀枝花市工业和旅游业同步发展的几点体会
    1. 选择城市产业发展道路,必须紧扣城市特色、突出城市自身比较优势
    2. 选择城市产业发展道路,必须要与人民愿望相一致、以满足人民要求为目的
    3. 工业发展必须坚持清洁生产,为旅游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4. 旅游业发展必须坚持加强城市建设,为工业发展搭建平台
案例7 绍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绍兴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客观要求与政策落实的契合
    1. 中央政策
    2. 浙江省地方政策
    3. 绍兴市的相关政策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较强的经济实力,均质化的区域背景
    1. 综合实力较强,区域发展相对均衡
    2. 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期,城乡联系日趋紧密
    3. 城乡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区位优势逐渐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绍兴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纲要”
    1. 分阶段、分步骤的战略目标
    2. 物质空间与政策体制相结合的战略纲领
    3. 切实可行的战略措施

  四、“规划纲要”的推进与实施
    1. 推进城市化
    2. 新型工业化
    3. 农业产业化
    4. 农村社区化
    5. 农民非农化

  五、绍兴城乡一体化的经验借鉴
    1. 较强的经济实力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重要的先决条件
    2. 强劲的政府调控能力成为有效的政策保障
    3.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推进方式成为有效的实施途径

案例8 绥芬河市口岸城市建设
  一、绥芬河城市概况
    1. 基本情况
    2. 发展历程
    3. 经济特征
    4. 人口特点

  二、发展规划与建设举措
    1. 面临环境与问题
    2. 发展战略的举动
    3. 城市建设的配合
    4. 制度机制的创新

  三、经验借鉴与讨论
    1. 关于边境口岸城市的发展趋势和绥芬河市的多元战略
    2. 关于边境城市产业发展的困境与绥芬河市的应对
    3. 关于边境城市面临的竞争与绥芬河的制度创新

案例9 佛山市资源整合与发展
  一、佛山市区域整合
    1. 佛山市区域整合的动力
    2. 区域整合手段
  二、佛山市区域整合带来城市新发展
    1. 加强区域协调与合作,实现—体化发展
    2. 实施组团城市发展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3. 城乡协调发展
    4. 产业整合与发展

  三、佛山市区域整合遇到的问题
    1. 区域整合尚需情感认同
    2. 城市组团内部的协调发展问题
    3.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问题

  四、结语
案例10 义乌市大陈镇建设与发展
  一、背景概述:商贸名城与衬衫之乡
    1. 义乌:商贸名城
    2. 大陈镇:中国衬衫之乡

  二、大陈镇经济产业发展特点:服装块状经济
    1. 服装产业主导性突出
    2. 服装产业与专业市场互动发展
    3. 小企业构成大集群
    4. 服装从贴牌打工到运作品牌

  三、大陈镇服装行业发展历程
    1. 第一阶段(78年——88年):萌芽起步阶段
    2. 第二阶段(88年——92年):集聚发展阶段
    3. 第三阶段(92年至今):规模发展阶段

  四、大陈镇发展与建设可借鉴的经验
    1. 务实的战略保证了城镇持续发展
    2. 发展地区块状经济(或产业集群)
    3. 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
    4. 不断进取的人文精神
    5. 高起点发展社会事业,营造人文氛围

案例11 武汉汉正街市场的调整和改造升级
  一、市场背景的简介
    1. 市场恢复阶段(1979-1982年)
    2. 市场发展阶段(1983-1991年)
    3. 市场繁荣阶段(1992-1999年)
    4. 市场调整阶段(2000年至今)

  二、市场崛起的点评
    1. 面向农村、统筹城乡的市场定位是汉正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 培育主体、公平竞争的发展导向是汉正街繁荣和发展的动力
    3. 价廉物美、诚实守信的营销策略是汉正街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4. 管理规范、服务完善的交易环境是汉正街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三、市场形势的分析
    1. 较高的品牌认知程度
    2. 较优的区位发展环境
    3. 较强的商贸辐射能力
    4. 较大的延伸拓展空间
    5. 较浓的商业人文氛围

  四、市场发展的构想
    1. 发展定位
    2. 发展布局
    3. 发展对策
 工具书

相似教材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