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家庭教育的报告与问答》

  音像名称:《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家庭教育的报告与问答》

  作者:编委会

  出版公司:

  市场价格:29元

  本站特价:29

  包含盘数:全一册 32开精装

  赠送积分:29 积分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家庭教育的报告与问答》

产品介绍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家庭教育的报告与问答》

详细内容
这是《19岁的孪生博士--家庭教育的思考与纪实》一书的作者金慰康、张英霞夫妇的又一力作。

金慰康、张英霞夫妇获得“全国优秀家长”后,几年来,应邀出席了几十场报告会和各种讲座,分别以“让我们重新认识家庭教育”、“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快乐学习,享受学习”和“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人生”为主题,介绍了家庭教育的经验和体会,并解答了听众提出的问题。

这是一本介绍家庭教育的书。
  如果您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看书,建议您用一分钟的时间,浏览这本书的目录,也许会引发您的一些思考。
  如果您工作比较忙,没有更多的时间看书,建议您用十分钟的时间,看看《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的内容概要,主要观点尽在其中。
  如果您对家庭教育有兴趣,可以看看《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上篇四个讲座的内容,或许您会有新的见解。
  如果您对家庭教育的某些问题正在寻求答案,建议您看看《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下篇有关家庭教育的问题解答,可能这本书会对您有所帮助。
  无论您用哪种方式、从哪个角度来看这《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都是作者的荣幸!
作者简介
张英霞,女,1954年12月生,空军军官。
金慰康,男,1954年12月生,空军军官。
金慰康、张英霞夫妇的一对双胞胎儿子,14岁上大学,18岁读硕士,19岁读博士。他们在上学期间,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三好学生”、“三热爱好少年”、“军训先进个人”,先后获得“北京市红领巾奖章”、“中航技奖学金银奖”、“北航金质奖章”、“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 “冯如杯竞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目前,已经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国家核心科学技术杂志上发表了数篇论文。
金慰康、张英霞夫妇被授予“全国优秀家长”、“北京市好家长标兵”、“北京市首届五好文明家庭”,国内外一些新闻媒体对他们的家庭相继进行了宣传和报道。
金慰康、张英霞夫妇著有《19岁的孪生博士——家庭教育的思考与纪实》,2003年1月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中国大陆发行,4月再版。该书已由香港星岛出版社购得版权并以中文繁体,在海外出版发行。 

上篇: 家庭教育报告
 一、让我们重新认识家庭教育
(一) 不可忽视的家庭教育
(二) 家庭教育教什么?怎么教?
(三) 家庭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二、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一) 夸孩子——神奇的动力
(二) 赏识是“夸”的源泉
(三) 如何“夸”孩子
(四) “夸”不等于溺爱
三、快乐学习,享受学习
(一) 学习应该是一种享受
(二) 方法对了事半功倍
(三) 习惯好了终身受益
四、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人生
(一) 做“人”比成“才”更重要
(二) 健康的人生需要健康的人格
(三) 溺爱,会毁掉孩子的美好人生
中篇: 孪生博士的成长经历
一、先天不足,历经艰辛成长——3岁以前的家庭教育
(一) 科学喂养,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
(二) 塑造性格,给孩子一个健全的人格
(三) 启迪智力,给孩子一个聪明的头脑
二、管教结合,塑造良好品质——4~6岁时的家庭教育
(一) 把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放在首位
(二) 不失时机地抓好孩子的智力开发
(三) 注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四) 持之以恒地抓好孩子的身体锻炼
三、超常教育,启迪聪明智慧——7~10岁时的家庭教育
(一) 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培养
(二) 智力的开发
(三) 能力的培养
(四) 正确指导孩子的学习
四、艰苦奋斗,奠定发展基础——11~14岁时的家庭教育
(一) 世界观的教育
(二) 文明礼貌教育
(三) 学习的引导
(四) 动手能力培养
五、坚定信念,扬起人生风帆——15~18岁时的家庭教育
六、比翼双飞,攀登科学高峰——19~20岁时的家庭教育
(一) 写给孩子18周岁时的信
(二) 写给孩子20周岁时的信
下篇: 家庭教育问答
一、孩子缺乏爱心怎么办?
二、孩子缺乏同情心怎么办?
三、孩子缺乏上进心怎么办?
四、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五、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六、孩子不遵守秩序怎么办?
七、孩子不尊重老师怎么办?
八、孩子不尊重父母怎么办?
九、孩子与父母感情生疏怎么办?
十、孩子不愿意与父母交谈怎么办?
十一、孩子打架骂人怎么办?
十二、孩子撒了谎怎么办?
十三、孩子不怕惩罚怎么办?
十四、孩子特别贪玩怎么办?
十五、孩子特别自私怎么办?
十六、孩子早恋怎么办?
十七、孩子交友不慎怎么办?
十八、孩子经不起挫折怎么办?
十九、孩子依赖性过强怎么办?
二十、孩子做事缺乏持久性怎么办?
二十一、孩子没有自信心怎么办?
二十二、孩子自我控制力差怎么办?
二十三、孩子做事没有责任感怎么办?
二十四、孩子总是胆小怎么办?
二十五、孩子性格孤僻怎么办?
二十六、孩子性格急躁怎么办?
二十七、孩子特别好动怎么办?
二十八、孩子动作总是慢怎么办?
二十九、孩子自尊心过强怎么办?
三十、孩子总是自卑怎么办?
三十一、孩子嫉妒心重怎么办?
三十二、孩子对奖励不感兴趣怎么办?
三十三、孩子迷恋游戏机怎么办?
三十四、孩子迷恋上网怎么办?
三十五、孩子迷恋动画片怎么办?
三十六、孩子不愿意做家务怎么办?
三十七、孩子不爱惜玩具怎么办?
三十八、孩子吃饭挑食怎么办?
三十九、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弱怎么办?
四十、孩子动手能力弱怎么办?
四十一、孩子学习兴趣不高怎么办?
四十二、孩子学习自觉性差怎么办?
四十三、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四十四、孩子记忆力不强怎么办?
四十五、孩子观察力弱怎么办?
四十六、孩子不愿意思考问题怎么办?
四十七、孩子想象力弱怎么办?
四十八、孩子创造能力不强怎么办?
四十九、孩子口头表达能力不强怎么办?
五十、孩子早期开发不够怎么办?
五十一、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怎么办?
五十二、孩子学习方法不好怎么办?
五十三、孩子学习习惯不好怎么办?
五十四、孩子学习环境不好怎么办?
五十五、孩子写作业拖拉怎么办?
五十六、孩子学习粗心怎么办?
五十七、孩子学习偏科怎么办?
五十八、孩子考试紧张怎么办?
五十九、孩子高考没有被录取怎么办?
六十、孩子的家庭教师作用不明显怎么办?

书摘:
中篇: 孪生博士的成长经历
  一、先天不足,历经艰辛成长——3岁以前的家庭教育
  我们的孩子出生时早产,只有7个多月。当时,哥哥先呱呱坠地,而弟弟却怎么也不肯出来,20分钟后,情况十分危急,经验丰富的医生立即用产钳夹住他的小脑瓜,把他拖了出来。由于早产,又是双胞胎,小哥俩体重很轻,哥哥重1650克,弟弟重1800克。因为早产发育不全,小哥俩生命垂危,死神离他们只一步之遥,情况十分危急,医院立即组织了全力抢救,孩子被送人保温箱。
  经过十多天的精心抢救和照料,终于将两个孩子从死亡线上拽了回来。与正常足月婴儿相比,小哥俩瘦得皮包骨头,但却十分精神,大家都喜欢叫医院给他们起的小名:“大双”、“小双”。孩子一直住了近一个月的医院,身体健康情况基本稳定后才出院。
  当时,孩子的母亲在南京远郊的一所部队医院工作,孩子的父亲在远离南京几百公里外的部队工作,由于分居两地,两个孩子全由母亲独自照料。在休完两个月的产假后,一边上班,一边抚养孩子。虽然一对可爱的宝宝给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医院的同事和邻居也为照料孩子帮了不少忙,但是,毕竟是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况且孩子早产,先天不足,体重远远低于同龄的孩子,体弱多病,要把孩子带好,可想而知有多么难。
……

 其他书刊

相似教材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